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再别康桥 课件(55张)

合集下载

《再别康桥》课件(人教版必修1)

《再别康桥》课件(人教版必修1)

• 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 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 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 他是结过婚的。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 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徐志摩听 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 婚。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 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他说:" 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 仪的工作,最后张幼仪同意了,之后两人关系更好, 一礼拜一封信。离婚后他立刻回到了英国,却发现 林徽因已经到美国学建筑学。可能林徽因的父亲认 为徐志摩当女婿不适合。此刻,老婆没了,恋人没 了。两脚踏空,心悲凉。
• 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 适。 • 梁启超证婚人的祝词 •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 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 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 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 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 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 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 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指导:平仄、押韵、节奏等韵律感、音乐美
总结
•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 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 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 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 境之美。
拓展阅读:赏析《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五轮诵读,吟咏诗韵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 乐美,绘画美。新月派 1、 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字数相近 错落排列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ppt课件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ppt课件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 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 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 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 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 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 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 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19日, 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 下,时年35岁。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 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 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 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 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写作背景介绍:
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 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 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 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 中最幸福的日子。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 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 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 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 感触涌上心头。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 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 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 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 别绪。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再别康桥》教育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再别康桥》教育教学课件

康桥情节
徐志摩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 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 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诗句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 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 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 去,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实际上蕴 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 陆小曼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 陆小曼的丈夫可以说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丈夫, 作为婚姻的角色,无疑也是最称职的了。
康桥
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
诗人感悟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 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结诗歌的绘画美
1、诗歌多 采用色彩绚丽而形象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2、巧用动词,动态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撑篙、漫溯、放歌、挥一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
主讲人:某某
徐志摩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怎样的人呢?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 种‘单纯信仰’, 那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 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 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母妃,您别闹了,快点出来呀,篱儿可是带了您喜欢的东西回来呢,您若是还不出来,篱儿可就送给别人咯!”秦华琅强行打起 精神来朝着殿内走去。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再别康桥 教学课件(共61张PPT)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再别康桥 教学课件(共61张PPT)


徐志摩(1896—1931),浙江 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 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 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 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 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 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 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 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 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 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参读材料三: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 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 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 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 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 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 胎的。 ”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 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 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 为“情才” “奇才”的本色。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新月诗派代表。曾留学美、英。“唯爱 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其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 的一夜》、《云游》、《猛虎集》。 最能代表他飘逸、浪漫诗风的诗 作:《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参读材料二: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 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 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 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 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 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 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 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 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 桥的切身感受。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 》课件(共26张PPT)

写作背景介绍:
❖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 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 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 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 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 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 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 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 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 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看一层凄迷;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 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 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 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 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 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 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 诗人的离去而沉默。全诗快乐与惆怅交织,柔美与伤感 并存,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意,表现出了 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寻梦 飘然离去 河畔金柳 康河水草
入 梦 榆阴清潭
星辉寻梦
难分难舍 欢喜 留恋 眷恋 迷恋
苦百无 闷般限 彷珍依 徨惜恋
出梦 飘然离去 凄婉哀伤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 青荇 (xìng) ▪ ▪ 浮藻(zǎo) ▪ ▪ 斑斓 (lán)
长篙(gāo) 漫溯 (sù) 笙萧(shēng)
徐志摩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社诗人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云游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再别康桥》课件(53张PPT)

《再别康桥》课件(53张PPT)

总结诗歌的音乐美
(1)二四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 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 彩。 (2)节奏感强、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回环复沓,运用叠词。
品味诗歌的绘画美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载体,在《再 别康桥》中,作者选择了很多意象,这 些意象一方面来自于剑桥大学周围的环 境,另一方面融入了作者对康桥特别的 情感。请你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5、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诗人“放 歌”了吗?是什么使得诗人的情感发生如此 大的变化?
“放歌”就是放声歌唱,因为诗人泛舟寻 梦,觅得了“一船星辉”般的回忆,眼前的美 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 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
没有,是离别之情,让昔日车水马龙、夏 虫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 心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
1、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和最后一节两个 “悄悄的”有何用意?
(1)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 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 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2)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 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 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 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3、“招摇”常含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换 成“摇晃”行不行?“甘心”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招摇”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康河的水草随微 波起伏飘荡的状态,仿佛在对诗人招手挽 留。如果换成“摇晃”,就表现不出康桥 对诗人欢迎的态度和亲密的关系。
在这样诗情画意中,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 “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 热烈的爱恋。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5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52张PPT)

• 浮藻(zǎo)
漫溯 (sù)
• 斑斓 (lán) 笙箫(shēng)
• 河畔( pàn)
感情:惆怅,惜别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读节奏
• 注:/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 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 △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_表示是重音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 / 轻轻的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追求“爱”,“自 由”和“美”
1916年考入北京 大学,毕业后先后 到美国、英国留学。 历任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教授。历任 《诗刊》增刊、 《新月》月刊等主 编。我国现代著名 诗人、翻译家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新月社成立于1928年,主要成员包括胡适、 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 有成就的诗人,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 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因为提倡 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 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 “格律诗派” 。
写作背景
•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 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 1921-1922年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 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 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 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 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 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学习重点:
1、通过导入部分,认识情感的复杂 性;
2、通过课文背景介绍,了解作者的 情感历程;
3、通过探究学习,欣赏诗歌“三 美”。
4、诵读方法。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 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 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 将要离别康桥。想象自 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 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 “彩虹”似的梦。到晚 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 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 禁的想要“放歌”,快 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 但我不能放歌,
第六节,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 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 夏虫也为我沉默, 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 怅。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 为他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往日欢愉的康桥也无语了,一切都为诗人 的离去归于寂然,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 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过千万 语呀!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 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 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 所以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情才与奇才
• • • • 俊美的外表 纯美的感情 凄美的结局 唯美的康桥
张幼仪
林徽音
陆小曼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 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 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 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 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 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 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 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 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 头号新闻。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 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 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 好”。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62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62张ppt)
• 至此,我们意会到《再别康桥》其实 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巧妙融合,以上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作者深情款款柔声倾诉 ,以下暮色四河星辉灿烂,诗人纵然不舍 再也不能纵情流连了,必须作最后的告别 了。

五六两节,叙事抒情:“漫溯”“放
歌”“沉默”,都足以让人如临其境,要纵
情挥洒对康桥的爱恋与惜别。
• 1、细节描写,传神的表现处诗人的 “那堪离别”!所以要“漫溯”要“放歌”。
体会建筑美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 美
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 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 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 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 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 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 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 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 —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水草”“油油”的“招摇”。更增水 草的自在感:微风轻拂,水波澹澹之中,作 者的爱恋之情油然而生。

本来很普普通通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
眼里变得如此美好?

“物像”源于生活现实,但不再是纯粹的自
然景物或者生活图景,而是经过诗人艺术加工
的融合了诗人的主观情思意趣的“典型化”了
的艺术形象,以此寄托诗人的情感、态度和价
陆小曼:志摩死后,小曼素服终身 。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 像,每隔几天,总要买一束鲜花献上。 1933年清明,小曼回硖石为志摩扫墓, 写了一首感伤的诗:“肠断人琴感未消 ,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 写到湖山总寂寥。”她的生活被彻底改 变了,努力习画,终生不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优质课件
徐志摩的康桥生活过得惬意而充实:“在清早, 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着,有时读书, 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 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 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 钟声,听河畔倦牛刍(chú)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 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 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踏上寻美之旅——(一)意象之美
金柳
青荇
清泉
提示:从色彩、动作、姿态、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
(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 文家,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富商家。 他的诗,风格欧化,有唯美倾向。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集》。
康桥情结
徐志摩曾在1920-1922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两 年,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诗人还 邂逅了一位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林徽因。
清新优美
梦幻空灵
徐志摩的现今生活
“最近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 窘的深处。”
事业南北奔波,理想总是碰壁,“流入怀疑的 颓废”。
踏上寻美之旅——(三)情感之美
眷恋之情 惜别之情 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布置作业:
1、搜集徐志摩其他诗歌作品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雪花的快乐》 《偶然》等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一个画面,字数 100字左右。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揣摩意象,欣赏意境,领会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背诵全诗
河 畔( pàn 青 荇( xìng 揉 碎( róu 长 篙( gāo 斑 斓( lán
) 荡 漾( yàng
)
) 榆 阴( yú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PPT
斑 斓( lán )
荡 漾( yàng ) 榆 荫( yú ) 浮 藻( zǎo )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
通过朗读体会,你觉得此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深情。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 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 淡淡的离情别绪。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剑桥大学
康 桥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诗坛 上活跃着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这就是 以《新月》月刊为阵地的致力于提高 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诗律,以追求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美作 为诗艺目标的“新月派”。
在这个诗派里,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出身巨商名门,才华横溢,思想率真 而又复杂,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汲 取了欧美文化——特别是剑桥文化的精 髓,以他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 像一颗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在中国 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他就 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宁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 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 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在诗 人的心头,对康河的眷恋永远是深情款款的, 是柔情蜜意的。
诗开头一节与结尾一节能否互换?
❖不可以互换。
“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 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 作铺垫。显得飘逸高洁,依依难舍。而“悄悄 ”放在最后,与上一节中的“沉默”相呼应。
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的欢欣愉悦,结尾 “悄悄”重在表达去时的黯然神伤,则见感伤 落寞,无奈决绝。因此不能互换。
啼血,猿猴哀鸣,千言万语,肝肠寸断;而此诗 却以“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 不摹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因伤感而产生的沉重 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 课件
情感: 惆怅 低落 无奈 沉默
宁静和谐、清新飘逸、轻柔幽美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招手作别云彩图〔西天云彩伴我行〕
河畔夕照金柳图〔河畔金柳映斜阳〕
青草水底招摇图〔软泥青荇水底摇〕
榆阴清潭浮藻图〔榆阴天上彩虹梦〕
撑篙漫溯寻梦图〔长篙漫溯星满舟〕
笙箫夏虫沉默图〔笙箫别离虫不鸣〕
挥手惜别云彩图〔云彩不带衣袖挥〕
赏析特色
1.形式〔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照应
2.语言〔音乐美〕:音节和谐 节奏感强 3.意象〔绘画美〕:色彩绚丽 鲜明生动
作业:拓展练习
这里有几个常见的意象:月亮,星星,树 叶,风筝,大海,书籍。请大家从中选取一个 或几个你认为有话可说的意象,表达自己真实 细腻的感情。
诗歌欣赏
再读诗歌, 回味情感。
知背景: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 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 学所在地。徐志摩曾于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 局部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 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 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 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如今又要和它辞别了,自 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Hale Waihona Puke 01 云彩特点:轻盈、飘渺
情感: 难分难舍 依依惜别
02 金柳
比喻 特点:娉婷袅娜、妩媚多姿
情感: 欢喜爱恋
03 青荇
拟人 特点:无拘无束、安闲自在
情感: 迷恋留恋
04 潭水
比喻 特点:缤纷绚丽
情感: 永久眷恋
05 星辉
特点:斑斓,壮丽
情感: 兴奋冲动 陶然忘情

再别康桥 人教版必修1 教学课件

再别康桥 人教版必修1 教学课件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品位诗歌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字数基本为 六字间或八字,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建筑的美 感。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 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绘画美——云清彩泉、、金星柳辉、、青夏荇虫、。
思考康桥: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 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 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物象——意象——意境
“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 眼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 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 给我胚胎的。” 自由之梦——飞翔
写作背景:
❖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 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 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 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 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 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 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 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 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1.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2. 色彩鲜明,具有流动的画面美。 3. 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音韵美) 4. 诗行有变化,但又相对整齐。(建筑美) 5. 表现了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显示了
“五四”民主精神。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 婉沮丧,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 娘,抒发了对康桥浓烈的爱 ;“在康河 的柔波里”诗人“甘做一条水草,” 抒 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夏虫也为我 沉默”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 感情。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一《再别康桥》课件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灵魂之唯 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 此而已 ……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1916年考入北 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 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 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 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 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 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 别剑桥启程回国。
徐志摩作品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 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 《落叶》、《巴黎的鳞爪》、《自 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 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韵律谐和想象 丰富,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 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 的成就,其中《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 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诗歌赏析
侧重写( 康河的)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
中摇荡,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
之意。

”,不
仅体现物我合一,
还表达诗人对康河
永久的眷(恋 )情
怀,愿意永远留在
康河。
诗歌赏析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里,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写榆树下的清潭, 清泉倒映着 (“ 天上的彩虹
”),五彩斑斓, 浮藻间好像沉淀着 ( 彩)虹做的梦境。 这里融情入景,将 人带进梦一般的意 境中。
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 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象 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
意象是体现意境 的基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三美论”
1、绘画美:指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呈现 绚丽多彩的画面。 2、音乐美:指注重押韵,讲究音节和谐 和诗的节奏。 3、建筑美: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
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 的新娘 ,用了什么修辞?抒发作者什 么情感?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河畔的柳树在 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惯于 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用“新 娘”这一形象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 人对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 底招摇; “招摇”一词为什么用得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体现了徐志摩一种什么样的情结?
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 5、撑篙漫溯寻梦图
6、黄昏夏虫沉默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二、鉴赏诗歌 第一节: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 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 了”?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第一节: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 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 了”?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 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表 现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不 忍心惊动康桥。奠定了全诗轻缓的抒 情基调。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根据范例,给每小节诗拟写小标 题, 例 1、挥手作别云彩图
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梳理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例 1、挥手作别云彩图 2、河畔金柳倒影图
客观物象
金柳___新娘 青荇___招摇
再别康桥 (1)
悄然离去 (笙箫 夏虫)
(现实)
一潭___彩虹
星辉___放歌
(2_5)(寻梦)
(6_7)
(现实)
依依不舍
欣喜 眷恋 主观情意
无奈 惆怅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离别诗比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景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泪 别
酒别 壮别 情别 愁别
徐志摩( 1897—1931 ),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1916 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 1918 年赴美学习银 行学。 1920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 1922 年与张幼仪 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 新月社。 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 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 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 年 11 月 19 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 箫;诗人为什么又不能放歌? 这一节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现 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 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境无法追回,他已不能 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 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 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无 语,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归于寂然。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 推向了极致。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1、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
复沓。
2、语言清新流畅,不露雕琢痕迹。 3、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t;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全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 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加之一些动作 性很强的词语的运用,使每一幅画面都给 人以流动的感觉。 例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 虹,青草,星辉斑斓。
黄昏夏虫沉默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进一步品读欣赏诗歌之美 其一美在语言,即音乐美: 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其二美在意境,即绘画美: 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
其三美在形式,即建筑美: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 留下佳作 《再别康桥》
在那里,他接 受了资产阶级教
育,形成以“爱、
自由、美”为核 心的人生观和
“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 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
之倾慕的一个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胡适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 胡适
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英国· 伦敦
剑桥大学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 美 志 的 摩 一 条 水
, !
______
第七节:课文开头和结尾分别用了三个 “轻轻的” 和两个“悄悄”,这说明了什么?
第七节: 课文开头和结尾分别用了三个“轻轻的” 和两个“悄悄”,这说明了什么? 表露诗人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 意,不忍心让康桥与作者一同伤感。 结尾照应开头,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强化 了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之情。
第五节“漫溯”、“慢溯”,哪一个效果更 好些?为什么?
第五节“漫溯”、“慢溯”,哪一个效果 更好些?为什么? 慢溯,即慢慢地逆水而上,只能写出速度 的慢;漫溯,随意地、漫无目的地逆水而上, 不仅能写出速度之慢,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悠闲 自在、对昔日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康桥的无比 喜爱。
第五节:“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 里放歌。诗人为什么要放歌?”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与陆小曼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 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他的主要著 作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小 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 眉小札》。 他的新诗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 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 情的执着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 憾。
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 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其中“ 正如我轻 轻的来”一句中的“轻轻的”传达的是一种 “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的”抒 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 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 对其离别时的眷恋与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 使之更加突出。
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 中的新娘 ,用了什么修辞?抒发作 者什么情感?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 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 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那榆荫下的一潭,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 在水底招摇; “招摇”一词为什么 用得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 心做一条水草”。这体现了徐志摩一 种什么样的情结?
招摇:水草随波起伏的轻盈姿态,并 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 甘心:体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无悔的 依恋、幸福感。
第四节“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 的梦”,在你的理解中,“ 梦”的具体内容 是什么?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 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 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 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 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 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 “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第四节“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在你的理解中,“ 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里的“梦”应当包括过去诗人对未来 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包括追求自由自 在的生活之梦,追求国家富强之梦、追求自 由美好的爱情之梦以及取得辉煌成就的文学 之梦等等。遗憾的是,多年以后,诗人的这 些梦想,都如揉碎在浮藻间的彩虹一样,早 已沉淀在了清清的潭底。所以,这里所抒发 的远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更包含了诗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
第五节:“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 里放歌。诗人为什么要放歌?”
反映出诗人迷恋康桥的感情达到高潮。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离别康桥而去了,想像自 己撑杆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溯,去寻他 “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 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 斓里”放声高歌了。
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 箫;诗人为什么又不能放歌?
重要女性——
林徽因。
在那里,他 遇到了当时伟 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