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潜伏期延长145例临床观察
产程观察
【第二产程观察及处理】
第二产程停滞 宫口开全1小时,胎先露下降无进展。阴道 检查,胎方位异常,徒手转位,转位困难, S+2以上,急行剖宫产;S+3,助产术。 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宫口开全2小时,经产妇 1小时胎儿 未娩出。
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 经产妇宫口扩张至4cm。
外阴消毒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在臀下放便盆或塑料布 肥皂水擦洗 消毒干沙布或棉球盖住阴道口 用温开水冲洗掉外阴肥皂水 最后用0.5%碘伏消毒,取下阴道口沙布或 棉球和臀下便盆或塑料布 辅无菌单于臀下。
★产程观察
严密的产程观察很重要,是正确处理分娩 和降低围生期母儿病死率和患病率的基础。 观察产程的内容包括产妇的血压、脉搏、 饮食、休息、排尿与排便情况及子宫收缩、 子宫颈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和羊水情况 等。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止。 初产妇的子宫颈较紧,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 经产妇的子宫颈松,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短约30秒、强度弱、 间隔时间长,随产程进展,宫缩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 长,宫缩强度也逐渐增加。 宫缩可通过触诊或监护观察,每次至少观察3-5次宫缩, 1-2小时观察一次。 胎心听诊潜伏期1小时检测一次,活跃期15-30分钟检测一 次。
⑴ 潜伏期延长倾向 临产>8小时;
⑵ 潜伏期延长 临产>16小时。
潜伏期延长
宫口扩张未达到3cm,尽快结束产程。
潜伏期延长倾向
给予杜冷丁 100mg im,支持治疗; 4小时无进展,阴道检查,无异常,人工 破膜,观察1小时无进展用小剂量缩宫素 静滴; 头盆不称剖宫产。
产程中活跃期停滞145例原因分析及对母儿的影响
采 用交叉 型产 程 图监 护产 程 ,宫 口开 大 3c m为 产程 进
入 活跃 期 。
1 . 察项 目 3观
十分 重要 。 于胎儿 较大 , 计 不能 经 阴道分 娩者 , 及 时剖 对 估 应
宫 产结束 分 娩翻 另外 。 妇 的精 神状 态能 够影 响官 缩产 程进 。 产 展。 特别 是初产妇 , 容易产 生焦虑 、 紧张和急 躁情绪 。 产妇精 若
神过 度 紧张 。 缩时 喊叫不 停 , 造成 产妇疲乏 , 程 延长 。 宫 易 产 助
观察两 组产 妇 的潜伏 期 、 分娩 方 式 、 生儿 体 重 、 内缺 新 宫
氧及 产后 出血 等情 况 。 14统 计 学 方 法 . 采 用 检 验 、 验 和 秩 和 检 验 ,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x检 P 00 学 意义 接影 响着 活跃 期 的进 展及 分 娩 。枕位 可
异 常及 胎位 是 活跃期 停滞 的主要原 因 , 是 增加 剖 宫产 的 主 也 要 原 因。 本组 资料 1 5例 活跃期 停滞 中 9 4 9例为 非 阴道顺 娩 ,
其 主要 原 因是 枕位 异常 。在 分娩 过程 中 , 儿 大小 是决 定 分 胎
本 文通过对 本 院产妇在产 程过程 中活跃 期停 滞共 1 5例 临床 4
资料的分析 . 探讨其发 生原 因及对母 儿 的影 响 , 现报 道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早破 水 4例 , 26 其 他 1 占 .%; 2例 , 83 占 .%。
3讨 论
活 跃 期 停 滞 原 因 常 有 潜 伏 期 延 长 、 方 位 、 缩 情 况 及 胎 宫
娩 难 易 的主要 因素 之一日 本 组 资料 中 , 。 观察 组新 生儿 平均 出 生体重 高 于正 常组 可能 是造 成难 产 的 因素之一 。 因为 胎儿 较 大 , 头 径线 亦 较 大 , 管 骨 盆正 常 , 胎 尽 因颅 骨 较硬 , 胎头 不 易 变形 . 可 引起 相 对性 头 盆 不称 , 胎 头难 以适 应 产 道而 下 也 使 降受 阻 , 成分 娩 困难 。 以正 确估 计胎 儿体 重 , 预测产 程 造 所 对
产程中潜伏期延长68例临床分析
・
临床 研 究 ・
一
20 0 7年 9月第 4 5卷 第 l 3期
产 潜伏 长6例临 析 程中 期延 8 床分
杨 敏 管 利
( 南 省 濮 阳市 油 田总 医院 妇 产 科 , 南 濮 阳 4 7 0 ) 河 河 5 0 1 [ 要 ] 目的 探讨 产 程 中潜 伏 期 延 长 的 处 理 方 法 及及 时处 理 的 重 要 性 。方 法 选 择 20 摘 0 6年 1 ~2 0 月 06年 6月在 我 院 分娩
l 临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20 0 6年 1 ~20 月 0 6年 6月 在 我 院 分 娩 产 妇 1 2 0 5例 。其 中
产程中出现潜伏期延长的初产妇 6 8例。回顾 分析其潜伏期延长 原 因及妊娠结局 , 将其 随机分 为处理组 3 与非处 理组 3 3例 5例 , 两组在年龄 、 体重 、 胎儿 大小 、 周 比较均 无 明显 差异 。处 理组 孕 于潜伏期超过 8 h有 延 长 倾 向时 予 哌 替 啶 lO g或 地 西 泮 Om lm O g镇静镇痛处理 , 非处理组不予任何处 理期待产程进展 。处
因( 表 1。 见 )
表 1 两组 剖 宫产 原 因
Fi m n 出充分休息或缩宫素对处 理潜伏期 延长同样有 r d at e  ̄
效 和安 全 , 休息是恰 当的, 用强镇静剂后 8 %的产妇顺利进 入活 5
跃 期 , 1 %因是 假临产 宫缩停止 , 另 0 最后 还有 5 %可再发生潜 伏 期异常而需应用缩宫素 。 他不 主张在潜伏期人工破膜 , 因有 1% 0
的产妇中出现潜伏期延长者 6 8例 , 随机分 为处理 组与非处 理组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处 理组剖宫产率 明显低于非处理组 。 结论 重视产程中潜伏 期延 长, 并给予及 时正确处理可 明显降低剖宫产率 。 [ 关键词]潜伏期延长 ; 剖宫产率
产程监测与处理
•
因此,潜伏期延长并不作为剖宫产的指征,有些同 道提出疑问,那是否意味着潜伏期可以无限制的延长? 在进入活跃期之前绝对不做剖宫产?当然不是,必须注 意的是,对于这部分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在人工破膜 术和点滴缩宫素调整至满意宫缩后,经4-6小时以上宫口 扩张及先露下降仍无进展),
第一产程的观察和处理
“新产程专家共识”提供的是一种理念,建议给予产妇更多的 试产时间,从而带来更多的阴道分娩机会,然而应用“新产程 专家共识”指导阴道分娩时,需要结合我国的产科实际情况, 结合当地医院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结合每例产妇的情况,要在 保证母儿安全的情况下灵活应用,不能机械教条地应用。 潜伏期延长发生率仅为 4%-6% ,但不仅仅去等待。在潜伏期,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干预 活跃期异常应积极处理,每2小时进行检查,不可盲目的等待 活跃期延长或停滞,如果达到活跃期停滞的诊断标准可考虑剖 宫产术。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2第 53卷第 2期第 143-144 页。
活跃期:指宫口扩张 3-10cm 。活跃期延 长:超过 8 小时。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宫 口扩张停止〉 4 小时(妇产科学第八版); 指宫口扩张6cm以上至宫口开全,进入活 跃期后宫口扩张速度加快。正常情况下, 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为》1cm/h 。(新产 程标准即处理的专家共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修订 诊断标准及处理
产程的观察与处理
•
产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它同时也是产科最重要、 最基础的问题。在2014年,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 以往的剖宫产史带来的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
西藏尼木县产程潜伏期延长临床病例分析
和正确处理 , 能减 少少数 民族地 区的母 儿不 良结局 。
【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产程
潜伏期延长 难产
.1 p r e tfC - .Deat n y m o
An ls f 3p t n i rln e ae t h s flb r nNi u t Tb t A G To—rn , H NG ayi o 8 a e t w t p oo g dltn aeo a o i muc ny, ie.W N a a Z A s i s h p o
I 床和 实验 医学杂志 2 1 8月 第 1 卷 第 1 l 皇 0 2年 1 6期
伏 期 延 长 I 病 例 分 析 临床
王陶然 张敏 1首都 医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妇产科 北京 ( 科 2 西藏拉 萨市尼木 县人 民 医院妇 产科 西藏 拉 萨 8 0 0 ) 500
ln te e h ae tp ae,a d i i ic msa c e gh n d teltn h s n nt scru tn e,porce ciep aea dn wb m s h xamih c u. ncu in T ep oo g d l- h rta td a t h s n e o a p y i g to c r Co lso v h rln e a tn h s flb rma rdc eo sto ytea,S h a s srs l d i rln e tn h eso l emo i rda dh de i l od — e tp aeo o ype itt n e fd so i a h Otecu e e ut npoo g dl e tp a h udb nt e n a ldt e a s o n meyt e
产程潜伏期延长的护理与分析
针对潜伏期延长采用如 下几点措施进行护理 : ①做好 围产期
保健及宣传T作。② 护理人员应 持理解 、 尊重 、 关心 作为此 间护
理的准绳 , 做好心理护理 。③指导产妇合理饮食 、 休息及大小便 。
④护理人员精心护理 , 应对产妇潜伏 期进 行细致认真观察 。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践 , 对潜伏期延 长采用 以上护理措
减少 ; ④抑制 管内皮损伤 弓 起 的I t i f l板源牛长 子 ( D F 及 l 1 . PG ) 其血管途径激活 , 而抑制 m管 的免疫性损害 。本文 B组 ( d 从 1
【 收稿 日期】 2 1 00一o 一 5 I 2
产 程 潜 伏 期 延 长 的 护 理 与 分 析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降低手术率。
难产的发生 率。产程 中有 规 律宫缩 , 续 5 h兀进 展 应立 即处 持 理, 可肌 肉沣射度冷丁 10m , 0 g或缓慢静脉 推注安定 1 , 0n 产程 g
仍 无进 展者 在 排 除 叫 头 不 称 后 , 予 静 滴 催 产 素 , 动 有 效 给 发
slbetmo erssfco uigA —c t Ka aa i ies . ou l u rn eo i atrd rn ue w sk sa e J d
pda ,9 8 14 1 )7 1 7 5 eit 19 ,2 ( 1 :2 — 2 . r
他免疫 活性细胞壁上 的 F c受体 , 从而抑制 了免疫细 胞的过 度活
论
著
中 医 研 21年3 第8 第6 CI S AD OE N EI L EERH 外 学 究 0 0 月 卷 期 H EE N RI D A SAC N F GM C R
延期妊娠140例临床处理及分析
111 妇 年 龄 2 ~ 5岁 ,月 经 规 则 ,早 孕期 检 查 均 符 合 孕 .. 孕 O3 周 , 中初 产妇 1 0例 , 产 妇 1 其 3 经 O例 。 11 .- 妇 均 无 高 血 压 、 高 征 、 尿病 、 2孕 妊 糖 肾病 、 脏 病 、 娠 肝 心 妊 内胆 汁淤 积症 等 影 响 胎 盘 功能 的 疾病 。 11 .. 院时 孕 周 已达 4 周 或 入 院 后 待 产 至 超 过 4 周 , 不 3入 1 1 但 满4 2周 。
1 0 , 羊 水 粪 染 发 生 率 3 .5 ( 6 10 ,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4 )而 2 % 4 /4 ) 但 8 A g r 分 1 钟 时 ≤7分 者 仅 4例 , 死 产 和 新 生 儿 死 亡 ; pa评 分 无 羊 水 过 少 发 生 率 2 . %( 2 1 0 ; 脐 带 缠 绕 发 生 率 1 . % 28 5 3 /4 ) 85 7
滴 , 法 用量 同前 。 同时 作 催 产 素 激 惹 试 验 ( T) 用 OC 。 124 OC C T阴 性 者 继 续 引产 或试 产 ,如果 连续 引 产 2天 .. T、 S
确保 母 儿 健 康 。
32延 期 妊 娠 的原 因 探 讨 . 由于 分 娩 发 动 机 期 妊 娠 的 发 生 原 因亦 尚无 定 论 。本 研 究 发 现 胎 先 露 未 能 衔 接 者 1 0例 . 8 .1 宫 颈 B s o 2 占 57 %, i p评 分 ≤ h 6分 者 1 6例 , 7 .1 , 示 胎 先 露 不 能 衔 接 和 宫 颈 成 熟 0 占 57 % 提 度 差 可 能 是 发 生 延 期 妊 娠 的 主 要 因 素 。另 外 , 带 缠 绕 、 儿 脐 胎 较 大 、 盆 狭 窄 ( 其 是 骨 盆 入 口平 面 狭 窄 ) 前 置 胎 盘 等 也 骨 尤 、 是 影 响 胎 先 露 衔 接 、 降 及 宫 颈 成 熟 度 的 因 素 . 而 导 致 延 下 从 期 妊 娠 的 发 生 。因此 , 产 科 工作 中 , 于 延 期妊 娠应 充 分 认 在 对 识 , 析 上 述 这 些 可 能 引起 难 产 的 因 素 . 极 处 理 , 确 选 择 分 积 正 分 娩 方 式 , 确保 母 儿 安 全 。 以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目的比較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均为初产妇。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分娩结局:观察产后出血、新生窒息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而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助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0.05).The proportion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asphyxia and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pH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新、旧产程标准1.2.1旧产程标准参照《妇产科学》(8版)[3]。
潜伏期延长:潜伏期时间>16 h。
活跃期:指子宫颈口扩张3~10 cm,活跃期晚期为宫颈口扩张9~10 cm。
活跃期延长:活跃期>8 h;活跃期宫颈口扩张速度为初产妇4 h。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为初产妇>2 h(有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者>3 h)。
胎头下降延缓:在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的速度为初产妇1 h。
滞产:总的产程时间>24 h。
1.2.2新产程标准[4]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仍然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标志。
产程潜伏期延长49例临床分析
表 I 潜伏期延长与头盆关系
维普资讯
山 西 临 床 医 药杂 志
20 0 2年 2月第 l 卷 第 2期 i
24 潜伏期延长与胎头浮动的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中胎头 27 潜伏期延长与其它产程延长的关系 本文4 倒中 伴 . 9 浮动2 例(51 ) 7 5. 对照组l 倒(61 ) 7 2. 两组比较有显著 活跃期延长l 例, l 活跃期早期停滞1 例 0 两者共2 例(36 l 2.
延长。
按凌萝达头盆评分法口, ]根据骨盆大小, 胎儿大小二项
评分相加作为诊断头盆关系的标准。 . 胎头衔接情况: 按产妇临产后第一次检查记录为准, 临 23 潜伏期延长与头盆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中头盆评分≤ 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o0) P .1。 产时胎头颅骨最低位于一2 以上为胎头泽功, 统计学处理采 7
2 0  ̄ 3 ( ): 3) 0 f 1 7 4 1 . .
[] 吴瑞 萍. 2 胡亚美. 江载芳主编. 实用 儿科学[ . 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挂 .9 5 14 19 . 1 3 [ ] 柬 维. 儿 急性 肺 损伤 [] 中 国实用 儿 科 杂 志. 3 小 J.
[ ] 胡 皓夫主编. 1 现代儿 科治疗 学[ . M] 北京: 民军 医出 ^
版 牡 , 9 9 2 6 2 7 1 9 . 1 ~ 1.
1 9 1 1 ) 7 8 9 9, 4( 2 : 0 .
[ ] 汪 受传. 4 中药针剂治疗小 儿肺 炎 的临束评价[ ] 中国 J. 宴用 儿 科 杂志 ,0 0 1 (1 :9 . 2 0 ,5 1 )5 4 ) [] 马 莉 琨黄 连 静脉 滴 注囊 喉水 肿2倒 [ l新 医学 , 5 J
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75例分析
2.3 潜 伏 期延 K与 胎 头 浮 动 及 素 的 关 系 潜 伏 期 延 长 组 中胎头浮动 37例 ,占 49_3%。而对照组 34例 ,^ 29.6%。两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潜伏期延 长组 75例叶1伴行活跃 期 延 长 14例 ,活 跃 期 停 滞 8例 ,两 者 共 22例 , 29.3%。对 照组活跃期延 长 l 1例 ,活跃期停滞 5例 ,两者共 16例 ,^ 13.9% ,两 者 比较 差 异 著 (P<O.01)。潜 伏 期 延 长组 中 ,新 生 JLN 氏 评分 7分 以 下 者 lO例 ,占 13.3% ,对 照 组 巾新 生 儿 阿
表 1 潜伏 期 延 长 与 头 盆 关 系 、分 娩 方 式
延长组 75 29 38.7 27 36 15 20 4 5.3 40 53.3 8 10.7 27 36.0 对照组 l15 73 63.5 33 28.7 7 6.1 2 1.7 96 83.5 7 6.1 12 10.4
产妇潜伏期延长倾向的临床研究
中, 自然分娩 5 例 (6 %)剖宫产 l 例(5 % , O 7. , 9 O 1. )经阴助产 5 仍进展 不好 , 4 要重新估 计头 盆 的关 系 , 在无禁忌证 的情况 下 ,
现母 婴并发症口 I 。为了解 潜伏期延长 的原 因, 并探讨产妇潜 伏 头颅骨最低 点位于一 . 25以上 为胎头浮动 。按产妇 临产后第 1
期延 长倾 向与其处理方法 ,提 高对其 的重视 ,现将 2 0 0 9年 1 次检查记录为准 ,临产后胎头颅骨最低点位于一 2以上为胎头
月~ 0 1 1 2 1 年 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出现潜伏期延长 6 5例临床 浮 动 。
年龄 3 岁 , 6 最小年龄 2 岁 , 0 平均年龄 2.岁 。两组年 龄相 比 2 潜伏期延长与耻骨联合高度 6 4 . 1
无显著性差异 ( .5 。 户 00 )
6 例潜伏期延 长产妇 中, 5 耻骨联合高度 >e 例 , 占 6m2 4 所 比例 3. ; 8 % 对照组 6 例 中耻 骨联合 高度>e 例 , 占比 5 5 6m 5 所
初产妇符合潜伏期延 长诊断者 6 5例( 观察组 ) 与同期足月单 , 使用 S S 1. P S50统计软件 ,采用 x 检验 ,检验水准 以 P : <
. 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 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期延长者 6 5例对 照( 照组 ) 对 。观察组最 00
大年 龄 3 6岁 , 最小年 龄 1 , 9岁 平均年龄 2 . , 照组最 大 2结 果 65岁 对
c p act m r iaa 5p t ns i o ta n ycnr (o t l ru )L regop e3c ev n ew n aia eal e h i e p m prs6 a et wt u t c ot l cnr o p . ag ru s o m cri u d ret g l xn— l r i i h le o og tb x v n
产妇潜伏期延长倾向的临床探讨
产妇潜伏期延长倾向的临床探讨作者:刘兵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潜伏期延长的发病因素及处理。
方法收集从2007年01月至2008年06月间的92例足月单胎头位待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87例潜伏期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待宫口开大3 cm后行阴道检查、破膜、评定羊水性状、胎儿头盆关系、胎方位和胎儿体重等,并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潜伏期延长组胎儿体重≥3500 g者34例(37.0%)对照组胎儿体重≥3500 g者11例(1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产程潜伏期延长;相关因素;分析作者单位:430200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产妇产程中潜伏期延长,易并发头位难产,提升难产率,已被临床所认识。
但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或者是仅局限于潜伏期延长的处理,而耽搁了生产。
因此,能够准确地识别产妇产程的潜伏期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为此,我们对92例产妇潜伏期延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观察与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有关处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从2007年01月至2008年06月间的92例足月单胎头位待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4岁,平均26岁。
另随机抽取同期87例潜伏期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最小22岁,最大37岁,平均27岁。
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及以手腕围纠正后的骨盆入口面前后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并且临产后均经过阴道充分试产[1]。
排除了明显的骨盆因素。
两组在年龄和影响因素上无差异,P>0.05.1.2 处理方法两组待宫口开大3 cm后行阴道检查、破膜、评定羊水性状、胎儿头盆关系、胎方位和胎儿体重等[2]。
1.3 诊断标准临产从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 cm,最大时限为16 h,超过16 h称为潜伏期延长[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2 结果2.1 潜伏期延长与胎儿体重的关系潜伏期延长组胎儿体重≥3500 g者34例(37.0%)对照组胎儿体重≥3500 g者11例(1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表1潜伏期延长与胎儿体重的关系组别例数治疗组9221(22.8)37(40.2)34(37.0)对照组8720(23.0)56(64.0)11(13.0)P2.2 潜伏期延长与胎头浮动早破膜(胎膜早破)关系潜伏期延长组中胎头浮动者43例(46.7%),对照组23例(26.4%),延长组中胎膜早破12例(13.0%),对照组4例(4.6%)。
度冷丁、东莨菪碱用于产程潜伏期延长240例分析
h rA M 4 B. se A,l—Ta e A S y d M e
, od—E l Ab t l H a
A, t 1 ti s e s fe e ta o p r s s o k ea .S en t se at r xr e r o e l h c - r
wa e h h t p y a t lg p e e t n a d la - v t or s : ei o y, rv ni n n n i o o
不 良反 应 , 报 告 如 下 。 现
产妇的精 神状 态影响 宫缩 和产 程进
展 , 产 妇 产 程 长 容 易 产 生 焦 虑 紧 张 和 急 初 躁 情 绪 … 。 由 于 对 分 娩 阵 痛 缺 乏 足 够 的
参 考 文 献
1 乐 杰 , 编 . 产 科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主 妇 北 人
A gr 分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pa评
结论 : 临产 后 使 用度 冷 丁 +东 莨菪 碱 肌 肉 注射 能 缩短 产 程 , 新 生 儿 无 不 良影 响 。 对
关键 词 临产 后 度 冷 丁 东 莨 菪碱
产程
痉 ( 张宫 口) 用。 扩 作 本研究表明 , 度冷丁与东莨菪碱在产 程 中适时适量 使用 , 大改善 了产程 , 大 产 妇阴道分娩率 提高 , 剖宫产 率下 降 , 增 不 加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疗效
cl ngmet[ .n Wa hPC, ek A a maae n M] I: l R t s i
B, tme e l e s Ca b H, r l g S a y T A, ta , d . mp e Su oo y
头位难产148例临床分析
头位难产14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提高对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8例头位难产病例。
结果头位难产产妇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104例(70.3%),是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24例(16.1%),产道异常14例(9.5%),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6例(4.1%)。
行剖宫产术88例(59.5%),阴道助产19例(12.8%),经处理后自然分娩41例(27.7%)。
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在8分以上者115例,4~7分者26例,1~3分者7例。
未发生产妇及围生儿死亡。
结论胎头位置异常为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临产时能够做到严密监测产程,进行必要试产,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婴危害,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头位难产;胎位异常;原因分析;处理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有持续性升高的趋势,研究报道显示,临床上头位难产约占所有分娩总数的12.56%(1),头位难产是发生头先露的异常分娩,此类因胎头之最大径线与骨产道诸径线不尽相适应,导致难产(2)。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心理4大因素的相互协调,其中1个或多个发生异常均可能影响产程的顺利发展,分娩中90%以上是头位,而临床工作中头位分娩时顺产与难产的界限多难以截然分开,因此,,需对临床资料进行积极的总结,耐心观察产程变化,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难产倾向,从而降低难产的危险性。
现回顾分析我院148例头位难产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39例产妇,其中148例头位难产产妇,发生率12.99%,孕周36-42周,平均39周,年龄20-40岁,平均24.5岁,初产妇99例,经产妇49例。
头位难产的诊断标准(3):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即凡是因为难产而需行手术包括剖宫产以及阴道助产结束妊娠而分娩的孕妇为位难产,其中阴道助产包括产钳助产和胎头吸引术,也包括徒手旋转胎头正位术。
过期妊娠154例临床观察
对2 组孕妇 年龄 、 文化 程度 、 居住 地段 、 产前 2 - 3 2 组 分娩方 式 比较 2 组 择期剖 宫产差 异无统 计学
检查 次数 、 是否为外 来人 口、 各期产 程 、 分娩方 式 、 母 婴结局 进 意义 ( P > 0 . 0 5 ) ; 阴道手术产 、 急诊 剖宫产 、 产 妇产道 严重 裂伤 、 产后 出血、产褥病率观察组发生率 明 显高于对照组 , 2 组 比较差
基层 医学论坛 2 0 1 3 年 2月第 1 7 卷第 5 期
一 啮回国密国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观察 组 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低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见表 3 。 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见表 4 。
孕期保健知识 , 应用大众传媒和健康教育手段 , 使人们掌握保 缝合 1 h 2 0 m i n , 出血 1 O 0 0 m L , 给产妇造成严重伤害。 另1 例年
预, 防止不 良结局 的发生 。同时产科工作者与妇女工作者应给
予上述人群更 多的关爱 , 关注文化低 、 边远 、 流动人群 的生活婚
观察组 平均 年龄 ( 2 6 . 5 士 3 ) 岁,
妊娠 易引起新生 儿窒息、 围生儿 不 良结局及 产妇并发症 。提 高
对照组 平 均年龄 ( 2 5 . 3±3 . 1 )岁 , 2组年 龄 比较无 明显 差异 ( f = 0 . 8 2 0 , P > O . 0 5 o 观察组文化程度 较对 照组低 , 观察组居住偏 远 山区较对 照组多 , 观察组外来 人 口较对 照组多 , 观察组 产检 次数较对 照组少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见表 1 。
产时超声监测胎心及胎方位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对高龄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产时超声监测胎心及胎方位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对高龄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李萍梅① 吴知蔓① 姚灵梅① 【摘要】 目的:分析产时超声监测胎心及胎方位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后高龄产妇的产程与妊娠结局。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高龄产妇60例,依据产时监测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予以胎心电子监护仪监测结合Friedman产程管理,n=30)、观察组(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n=30),比较两组的各产程时间、各产程时疼痛度、母婴结局、产后6周盆底功能。
结果: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而剖宫产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会阴撕裂、产时发热、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盆底肌活力值、功值及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时超声监测胎心、胎方位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应用于高龄产妇中可促使产程延长,引导产妇经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风险,改善母婴结局,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
【关键词】 产时超声 胎心 胎方位 新产程时限管理 高龄产妇 产程 妊娠结局 Effect of Intrapartum Ultrasound Monitoring Fetal Heart Rate and Fetal Position Combined with New Labor Duration Management on Labor Proces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Elderly Women/LI Pingmei, WU Zhiman, YAO Lingm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1): 147-15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abor proces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elderly women after intrapartum ultrasound monitoring fetal heart rate and fetal position combined with new labor du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 total of 60 elderly women admitted to Shangra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viewed.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monitoring with a 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 combined with Friedman labor process management, n=3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monitoring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w labor duration management, n=3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rapartum monitoring methods. The duration of each stage of labor, pain degree in each stage of labor,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and pelvic floor function at 6 weeks after deli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6.67%),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26.67%)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33%),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laceration of perineum, intrapartum fever, intrauterine fetal distress, neonatal asphyxia, low birth weight and admission to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otal stage of lab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stages of labor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6 weeks after delivery, the activity value, work value and peak value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trapartum ultrasound monitoring fetal heart rate and fetal position combined with new labor duration management can prolong the labor process, promote natural delivery, reduce the risk of cesarean section, improv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in elderly women.*基金项目:上饶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CZDX33)①江西省上饶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 上饶 334000通信作者:李萍梅 目前我国晚婚晚育人数激增,临床接诊的高龄产妇数量也逐年增多[1]。
潜伏期延长与难产关系的临床观察
因素 及其处理 。方法
潜伏期延长是难产 的最早信号 , 注意观察 潜伏期及时处理 潜伏期延 长能有 效减少难产 发生 率 , 提高顺 产率。 潜 伏期延 长
产 妇潜伏期 延 长是 预 示难 产 的最 早 信 号注 意 观察 潜 伏期延 长对 及时 处 理 难 产 , 高 顺 产 率 存 着 极其 重 要 意 提 义。为了观察探讨潜 伏期 延长 的发生 原 因 , 现将 本院 20 00 年1 0月 ~ 0 1 1 20 年 0月 住院 的 8 7例潜 伏期 延 长病 例 与同 期 10 无潜伏期延 长进 行对 比性 观察 处 理 , 0例 取得 满 意效
2 结果
2 1 发病 率 : . 同期 在我 院足 月单 胎头 位分娩 总数 18 00例 , 其 中潜伏期 延长 8 7例 , 发病率 80 %。 .5 22 致 病 因素 . ①潜 伏期 延 长组 胎 儿体 重 ≥30 g者 3 50 1 例, 同期未发生潜 伏期延长 组胎儿体重 ≥30 g 2 例 , 50 者 1 两 者 比较差异 。有显 著性 (P <00 , :4 9 ) .5 .7 。② 潜 伏期 延长组 中 , 骨盆 内测 量处于 临界值 或 人 口面有 头盆 不称 问 题者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 显著意义 。 23 潜伏期延 长与 浮动 的关 系 潜伏期 延 长组 中胎 头浮 . 动3 7例 , 照 组 中 2 对 6例 , 组 差 异 有 显 著 意 义 (P < 两
展 平 , 口略 开 , 行 人 工 破 膜 。 胎 头 于 破 膜 后 能 紧 贴 子 宫 可
宫子段及 子宫 颈 , 射性 引起 催 产 素 的释放 , 子 宫收 缩 反 使 增强加 速产程进 展 。若 以上处 理均 无 效 , 则需 剖宫 产终 止
初产妇潜伏期延长的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初产妇潜伏期延长的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向丽萍
【期刊名称】《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3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初产妇潜伏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将137例符合产程潜伏期延长诊断者归为延长组,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08例无潜伏期延长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相比较。
结果:延长组胎位异常率,产力异常率及削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导致潜伏期延长的因素包括头盆评分低。
胎儿体重偏大,临产后儿头浮动,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
结论,对孕足月临产的初产妇应注意观察影响潜伏期延长的有关因素,对有潜伏期延长趋势者,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以减少难产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0-12)
【关键词】潜伏期延长;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因素
【作者】向丽萍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足月初产妇潜伏期延长的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J], 陆梦
2.足月初产妇潜伏期延长的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J], 陆梦
3.间苯三酚对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的初产妇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J], 黄芬
4.潜伏期镇痛药物使用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J], 唐瑞; 文娇; 于霞
5.电针对初产妇新产程潜伏期和分娩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 [J], 高忆;王慧霞;翟晓静;刘慧苹;郭祎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程潜伏期延长145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期延长有关致病因素极其难产发生率。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间145例产程潜伏期延长,并与同期168例无潜伏期延长者比较。
结果发现耻骨联合高度≥6 cm是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胎儿体重≥3500 g,头盆评分≤7分等也是潜伏期延长的因素。
结论及时正确识别临产,对处理潜伏期延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程;潜伏期;临产
潜伏期是指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 cm,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 h,最大时限16 h,超过16 h称为潜伏期延长[1]。
潜伏期延长是难产的最早信号[2],但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
本文回顾分析了潜伏期延长有关致病因素极其难产发生率,并加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潜伏期延长者145例,与同期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期延长者168例对照,延长组最大年龄33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24岁,对照组最大年龄31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23岁。
12 异常产程曲线分类本文一伴行型产程图判断,临产至宫口扩大3 cm为潜伏期,潜伏期>16 h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8 h为活跃期延长。
13 按凌罗达头盆评分法,根据骨盆大小、胎儿大小,2项评分相加作为诊断头盆关系的标准。
[3]
14 胎儿衔接情况按产妇临产后第1次检查记录为准,临产时胎儿颅骨最低点位于2以上为胎头浮动。
2 结果
21 发病率同期在我院足月单胎分娩数3629例,其中潜伏期延长145例,发病率40%。
22 致病因素分析。
221 本文145例中耻骨联合高度≥6 cm者50例(345%),对照组168例中耻骨联合高度≥6 cm者10例(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 潜伏期延长与胎儿体重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胎儿体重≥3500 g者51例(352%),对照组胎儿体重≥3500 g者37例(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3 潜伏期延长与头盆关系潜伏期延长组头盆相称即头盆评分≥8分者42例,占290%;头盆不称即头盆评分为7分者56例,占386%,头盆评分为6分者37例,占255%,头盆评分≤5分者10例,占69%。
对照组头盆相称即头盆评分≥8分者110例,占655%;头盆不称即头盆评分为7分者45例,占268%,头盆评分为6分者10例,占60%,头盆评分≤5分者3例,占18%。
可见潜伏期延长组中头盆评分≤7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潜伏期延长与胎头浮动的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中胎头浮动55例(379%),对照组36例(21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潜伏期延长与难产发生率的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145例,自然分娩112例(772%),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26 例(179 %),对照组168例中自然分娩149 例(887 %),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10例(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潜伏期延长与其他产程延长的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145例中伴活跃期延长25例,活跃期停滞13例,两者共38例(262%),对照组活跃期延长11例,活跃期停滞8例,两者共19例(113%)。
26 潜伏期延长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潜伏期延长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13例(90%),对照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6例(36%)。
27 两组产妇入院时宫颈扩张情况。
两组产妇入院时宫颈管均消失,延长组宫颈扩张≥1 cm者124例(855%),对照组宫颈扩张≥1 cm者152例(905%)。
3 讨论
31 潜伏期延长可能预示难产。
本文资料分析潜伏期延长组头盆评分低,胎儿体重≥3500 g以及因头盆不称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果还表明临产后胎头浮动者潜伏期延长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初产妇潜伏期延长与胎头浮动在临床上有相似的意义。
所以临床上不应忽视对潜伏期观察,一旦有潜伏期延长倾向应及时检查及处理。
32 耻骨联合高度是潜伏期延长的因素之一。
本文统计中,潜伏期延长组骨盆测量耻骨联合高度≥6 cm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耻骨联合宽,骨盆倾斜度增大,影响抬头衔接,胎头不能直接压迫宫颈内口及子宫下段,从而不能引起反射性良好的规律宫缩,以致原发性宫缩乏力,导致潜伏期延长。
所以在骨盆检查时,也应注意测量耻骨联合高度,若≥6 cm,临产后须用屈大腿法纠正骨盆倾斜度,以利抬头衔接。
33 潜伏期延长往往受精神因素影响。
本文145例潜伏期延长组中31例因产妇过度疲劳,使用杜冷丁100 mg肌内注射,其中10例产程转为正常且顺利分娩,17例后来加用缩宫素静脉点滴而自然分娩,由此可见精神紧张也可影响潜伏期进展。
34 临产时间探讨。
正常分娩临产时间从规律宫缩伴随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开始,而临床上在异常分娩中如头盆不称或胎头浮动,往往临产即表现为原发性宫缩乏力而误诊为假临产。
故及时正确识别临产时间对早期诊断和处理潜伏期延长有重要意义。
35 潜伏期延长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上往往由于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常常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等待,以至潜伏期延长,增加了难产的发生率。
预防潜伏期延长的关键在于重视对潜伏期的观察,及时识别临产。
对于存在可能造成的难产的潜在因素,如耻骨联合高度≥6 cm,胎头浮动、胎儿较大者更应高度重视。
潜伏期异常的产妇,往往情绪不安,吃睡欠佳,宫缩不协调。
初产妇潜伏期超过一般正常平均值7~8 h尚未进入活跃期者,提示有潜伏期延长倾向,应进行检查及处理,若等到潜伏期延长时再行处理则往往为时已晚,效果常欠佳。
如果潜伏期延长倾向是由于产妇精神过分紧张或体力消耗所引起,可给镇痛镇静剂如杜冷丁100 mg肌内注射或吗啡10 mg肌内注射,进食少者并给予补液,投以VitB1100 mg肌内注射,VitC500~1000 mg加于补液中静脉输入。
肌内注射杜冷丁100 mg以排除假临产,同时起到治疗性休息作用。
对于已排除假临产,产程仍不能进展者,应重新认真估计头盆关系,排除明显头盆不称后,给予1%缩宫素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缩宫素时应专人守护,严密观察,注意调整滴速,发动有效宫缩。
另外,高龄初产妇(≥35岁者)宫颈纤维组织增多影响其扩张即纤维化宫颈,分娩前有反复人工流产史,宫颈可因损伤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或宫颈管粘连及宫颈
痉挛君可引起潜伏期延长[2]。
总之,重视潜伏期观察,及时处理潜伏期延长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04809.
[3]凌罗达,顾美礼难产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