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一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文化史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文化史  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复习线索一、古代思想(线索一)韩非思想: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观点,主张变法革新。

4、墨家思想——墨子(战国)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的显学。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打破;手工业、商业发展;人民渴望和平)墨家思想战国以后,不受人们重视。

(与重农抑商思想兴起有关)5、兵家思想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战国——孙膑——《孙膑兵法》注意的几个问题: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明清批判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文学常识: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六易:《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细节整理:在人性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孟子(性善说)和荀子(性恶说)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荀子(知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庄子(天与人不相胜)四个集大成者:荀子——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注意:其中儒家、道家、法家三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最深远的。

二、古代科技(线索二)第二单元复习线索本单元有两大线索。

一、艺术(包括书法、绘画、戏剧);二、文学(包括诗歌、小说)。

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以表格形式体现。

具体如下:汉字的演变: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秦代的小篆------------------------- 文字统一(先小篆,后推广隶书)篆刻艺术秦汉时代----------篆刻的标志性时期宋元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明中叶以后--------------------篆刻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存在写实为主的宫廷画和民间画与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的两大风格;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自由灵活。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课

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
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
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
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 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孔子故里——曲阜, 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 化古城。西方学者将 孔子与耶稣、释迦牟 尼齐称为“世界三 圣”,以赞扬孔子集 古圣先贤之大成。因 而孔子故乡曲阜便被 誉为“东方圣地”。
敬鬼神 而远之
历史影响
孔子 儒家 为政以德
中国传统文 有教无类、 化的主流; 因材施教、 在世界文化 注重学习 史上有重要 方法 影响 第一个探讨 宇宙本原; 对中国文化 产生深远影 响
老子 道家 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 本原 辩证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 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 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
“三孔”
孔庙
孔府
孔林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现,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面积约9.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河北 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曲阜的孔庙, 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内在自觉;(目标) “礼”是社会的规范、外在约束;(方法) 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 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 才能追求“仁”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 “仁”以礼来维护。 (两者相互制约)
孔子之“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2)主要表现:爱惜民力,以“德”教化; 以“礼”治国 ,逐步改良政治;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 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 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 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指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指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学习指导一、针对课标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在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

针对历史必修三的学习,我们首先要了解其要求:了解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现象和相关人物,人类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把握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基本规律和多元化特征,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思想文化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把握每一课第一单元的课标要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基础上把握好每一课与每一课的联系,每一单元与每一单元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第三目讲)二、学会带着问题去探究历史。

现在不少学校都使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来教学,也有很多学生买了自己的学习资料,学案和资料里就有很多历史思考题。

如果没有学生自己也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然后带着这些思考题去预习去和同学合作学习。

如学到唐诗,就有一个同学给其同学设计了一道题:如果你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位主考官,李白和杜甫同时来参加科举考试,你录取谁为第一名?试说说理由?学到荒诞派戏剧时,有一个同学就思考:如果《窦娥冤》、《哈姆雷特》和《等待戈多》同时在我校演出,我应去看哪部戏剧好呢?学到雪莱的《西风颂》时,有的学生就思考: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西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然后设计问题:两部文学作品里的“西风”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想如果第节课都能这样自主学习,哪有学不好的道理!三、学会对教材的整理归纳的总结,构建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材编写虽已成体系,但很多方面还不便于我们掌握。

我们可对教材通过表格、大小括号的方式对它进行重必然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线索。

因此,在必修三的学习中,应该梳理历史基本线索,并要善于分类归纳总结。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高潮到衰亡的历史。

必修三的文化史,是三条线索构成:一是人类的思想史,二是科技思想史,三是文学艺术历史。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doc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doc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学派的墨子。

法家学派的韩非子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氏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E、“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 B. “君舟民水” C、“性恶论” D、法治(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

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宋朝的程朱理学:北宋时期程颐、程颖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南宋朱熹朱熹的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是围绕着“变革时代中的中国”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一主题包含了从晚清末年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的内容,分别是教材概述、知识点解析和学习方法建议。

一、教材概述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晚清末年的政治动荡”、“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内忧外患之下的民主主义探索”、“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这六个章节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进程,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高峰,而“五四运动”则是中国现代化的伊始,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二、知识点解析1. 晚清末年的政治动荡(第1章)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困局。

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乡民思潮和洋务运动等。

2. 清末新政(第2章)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包括戊戌变法和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人物的思想。

3. 辛亥革命(第3章)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近现代革命的开端,也是较为深刻的一次政治变革。

该章节介绍了辛亥革命的政治、武装和文化三个层面。

4. 内忧外患之下的民主主义探索(第4章)内忧外患之下的民主主义探索,是指中华民族在国家面临多重困境时,积极探索西方民主制度之路。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5. 五四运动(第5章)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在该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开启了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等。

6.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6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它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纪元。

该章节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和历史背景。

三、学习方法建议1. 精读教材和笔记学习历史,首先要做的就是精读教材和笔记。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一单元总结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一单元总结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一单元总结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一单元总结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历史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演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岳麓版的历史必修三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它提供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进化。

在本次学习中,学生与老师一同学习了该教材的第一单元,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历史知识的基本概述。

本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章节。

第一章:古代华夏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历史。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封建制度和中国的哲学思想,例如孔子、老子、庄子等等。

此外,我们也学习了中国的地图,以及一些古代著名的文化景观,如崆峒山、广寒宫等等。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章:秦汉两朝这一章节介绍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秦汉两朝。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学习了秦朝的崛起和末年的覆灭,以及汉朝的兴起和发展。

我们也了解了上古史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例如陪葬的兵马俑、汉朝的司马迁和三国时代的诸葛亮。

通过这个章节,我们看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的变化。

第三章:南北朝时代这一章节介绍了南北朝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这个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

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无名英雄和战胜者的胜利故事,例如北魏的献文帝,并了解到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受到了大力的推进。

第四章:隋唐时代这个章节介绍了隋唐时代期间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

我们学习了唐朝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该朝的宫廷文化、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我们也了解了唐代的一些名人和文化事件,例如李白和白居易,唐朝的安史之乱,还有慈恩寺的建立等。

该章节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征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章:宋元明清时代这一章节介绍了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中国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知识点总结

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主要有哪些?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 背景根本缘由: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周王室衰败,宗法制分封制起先崩溃,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经济:铁器牛耕运用,生产力进步,井田制起先崩溃,小农经济兴起,工商业进展文化:士大夫阶层兴起,供应了人才基础思想概况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 学说: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中庸'①政治学说:A、"礼'("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化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义不容辞于师'(2) 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3) 儒学特征:①重视血亲和伦理道德②重视实践理性③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④重视解决实际问题(4)历史地位: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见依据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5)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6)孔子的政治主见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日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礼'的观念,德治)(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作用:缓解阶级冲突;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2.老子创立道家学派(1)世界观:"道'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一课__《孔子与老子》(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一课__《孔子与老子》(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三)

孔子问礼于老子
二、老子与《道德经》
宋代福建泉州老君岩
1.老子生平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 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 称《老子》。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无 为 而 治
2.老子之思想
(1)哲学思想 a.“道”-世界本源 b.朴素的辩证法
(2)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3.对老子思想的评介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反对严刑竣法——实质是反对 积极 统治者强权政治,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 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 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
1、“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 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 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
2、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原始 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
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
2.孔子之思想学说
(1)政治思想
“仁”:仁者爱人 “礼”:克己复礼 “名”:正“名” 政治主张: (2)人生 观: 为政以德 敬而远之 道德标尺 外在强制 公义强迫 改良政治 关注现实
思 想 核 心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孔子与老子》参考教案2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孔子与老子》参考教案2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

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

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题精选七第1题【单选题】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D、他的行为方式特立独行遭人忌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

”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下,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等。

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位史学家评论中国战国时期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最可能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第5题【单选题】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先秦经典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严刑峻法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第7题【单选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统治秩序自相矛盾的是A、有教无类B、知之为知之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成“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岳麓版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国的制度创新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第15课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17课*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O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修三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 汉字与书法汉字与书法第8课 笔墨丹青笔墨丹青 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诗言志歌咏言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从传奇到小说第11课 梨园春秋梨园春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5课 理性之光理性之光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9课 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美术第20课 电影与电视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第2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第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 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30课 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第31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3的第一单元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3的第一单元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
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
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
大批人才 ❖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
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当仁不让于师” ❖ 3、历史地位: ❖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 ❖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 2、学说: ❖ ①哲学思想: ❖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 3、历史地位: ❖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二)宋明理学:
❖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 者:朱熹)
❖ (1)内容: ❖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
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 ③存天理,灭人欲 ❖ (2)历史地位: ❖ 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
❖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学
❖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
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
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 透。 ❖ 3、 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 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第一、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A.孔子 B.孟子 C.荀子D.老子2.有人画了幅《孔子编书图》,图中反映以下内容,其中没有错误的是:A.孔子把一张纸铺在桌子上B.持着一幅用楷书写的“仁者爱人”的条幅C. 墙上挂着一柄铜剑D.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3.主张“明主悄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赢政4.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5.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制天命而用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6.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7.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①井田制的崩溃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④出现了私人讲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A、理学B、心性学C、心学D、理气论11.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表现有:()①大一统②存百姓③工商皆本④以德治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佛教、基督教B、程朱理学、心学C、佛教、道教D、道教、心学14.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证·食货志》 B.《梦溪笔谈》C.《齐民要求》D.《农政全书》15、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1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7.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封建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③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著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8.“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 楚辞B 汉赋C 汉乐府诗 D先秦散文19、下列不属于宋词发展的原因的是A、商业的发展B、城市的繁荣C、市民数量的增加D、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20、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元杂剧的产生B、昆曲艺术的产生C、京剧的形成D、明代传奇的兴盛21、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A、清朝时期B、明朝时期C、明朝中后期D、元朝末年22、汉字演变的脉络是: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B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C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D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23.“伏如虎跃,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是对唐代哪一位书法家的评价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欧阳询24.下列有关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D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25.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1)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2)文人阶层不断扩大(3)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4)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A(1)(2)(3) B(1)(3)(4)C(1)(2)(4) D(1)(2)26.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B.二人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D.二人的才学、才气的差异27.京剧是吸收了下列哪些剧种融合而成的徽剧(2)汉剧(3)昆曲(4)梆子腔A(1)(2)(3)(4) B(1)(2)(3)C(1)(2) D(2)(3)(4)28、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29.反映了作者“从贱至贵”,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点的“东方医药巨典”是A.《神农本草经》 B.《唐本草》 C.《四部医典》D.《本草纲目》30.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出盛唐气度的是A.《颜氏家庙碑》 B.《兰亭序》 C.《神军策碑》 D.《自叙贴》31.下列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后者的诗作则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

这主要是因为 :()诗仙诗圣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B.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C.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D.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3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儒学也得以复兴,每年孔子诞辰纪念日在曲阜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很多国家也兴办孔子学院,这主要因为()A . 中国和平崛起,儒家文化圈形成B . 中国和平崛起,儒家文化圈形成B . 儒家思想适应了当今国内外形势发展C. 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影响扩大D .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政策33.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 绘画的特点( )A .宫廷画B .汉代帛画C .中国文人画D .民间绘画3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 A .篆刻 B .书法C .剪纸D .“京”字35、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A 、 郑光祖B 、马致远C 、白朴D 、关汉卿36.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A “二程”B 朱熹C 王守仁D 王夫之3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3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39.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郭守敬的《授时历》(3)指南针用于航海(4)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A.(1)(2)(3)(4)B.(1)(2)(3)C.(2)(4)D.(1)(3)40.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世界超过1000年的是(1) 对彗星的记录(2)对太阳黑子的记录(3)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4)“勾三股四弦五”的提出(5)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A.(1)(3)(5)B.(1)(2)(5)C.(2)(3)(4)D.(1)(3)(4)二:材料题41.2005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

2005年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兴起90周年,当年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三: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阅读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1)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三孔”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不同结局和原因:孔子思想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思想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