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屈原列传》PPT课件46张
千百年备受推崇,屈原的可贵之处在哪?
经世价值 彪炳史册
屈原作品中也贯穿着深沉的爱民思想,“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等诗句,无不体现出深切的关心民瘼和挽救民生疾苦的愿望。除此之外,屈原还是一个顺应时代的政治改革家。在《离骚》《惜往日》等篇章中,他追忆当年受楚怀王信用时,受命变法,“明法度之嫌疑”,初步达到了“国富强而法立兮”的目的。
高二选必中《屈原列传》
1.掌握本课常见实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体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屈原列传》学习目标
经世价值 彪炳史册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 表:八 书:
记帝王;述诸侯;叙人臣;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项羽本纪》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屈原贾生列传》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补充: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2.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
经世价值 彪炳史册
屈原作品中也贯穿着深沉的爱民思想,“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等诗句,无不体现出深切的关心民瘼和挽救民生疾苦的愿望。除此之外,屈原还是一个顺应时代的政治改革家。在《离骚》《惜往日》等篇章中,他追忆当年受楚怀王信用时,受命变法,“明法度之嫌疑”,初步达到了“国富强而法立兮”的目的。
高二选必中《屈原列传》
1.掌握本课常见实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体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屈原列传》学习目标
经世价值 彪炳史册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 表:八 书:
记帝王;述诸侯;叙人臣;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项羽本纪》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屈原贾生列传》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补充: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2.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但《史记》只写到汉武帝为止,故汉代续补《史记》者丛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汉书》最为后世推崇,它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
《屈原列传》课件精品PPT27张
绌:(被)免官 患:担心 厚币:丰厚的礼物 质:见面礼 如:到、往
从亲:合纵相亲 详去:假装离开 委:献给 诚:确实,果真 诈:欺骗
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 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 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 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 不救楚,楚大困。
盖:大概 诽:指责他人 ,发牢骚 刺:讽刺 条贯:条理 约:简约 称文:使用的文字和文辞 小:寻常事物 迩:近的
淫:过度 ,无节制 称:提到 明:阐明 毕见:全表现出来 微:含蓄
指:意旨、含义 远:深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 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 可也。
立:继位,登基 反:返回 虽:即使 存:关心 三致志:再三表达意愿。
咎:责怪 嫉:痛恨 冀幸:希望 反复:回归 卒:最终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 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 于张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 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 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更有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
这篇传记主要就是为人才的身世遭遇鸣不平,抒发一种
忠心耿耿,才干卓绝,却受打击、受压抑,报国无门,以致
穷困潦倒,抑郁而死的愤慨。
•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被楚王一再排 斥,再被顷襄主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精品PPT27张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后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状后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后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状后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状后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状后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宾前
成语
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 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 《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史记》这 篇传记,是 记载屈原生 平事迹最早 、最完整的 文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 疏”。 第二部分( 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 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 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
刺当世政治的包括“ 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
主旨
自学指导二 5min
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
(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常识、特殊句式等)
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罹,遭受
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课件精品PPT57张
史书体例
➢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西汉司马迁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春秋左丘明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东汉班固
➢ 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春秋左丘明
屈原列传
司马迁
➢战国时期 楚 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少年时 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第七段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 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不如毋(wú)行。”怀 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 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 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 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 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 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想要同怀
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 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 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 “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 王最终还是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 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就扣留了怀王, 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 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 回到秦国,终究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 (楚国)埋葬。
(他)远古称道帝喾,近古称道齐 桓公,中古称述商汤王、周武王,用以 指责当世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国家治乱的条理,无不完全显现出来。 他的文笔简约,他的用语含蓄精深,他 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就其文字 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 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但是表达 的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 品中都称许美好的事物。他的品行正直, 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 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 诋毁屈原,顷襄王很生气,就放逐屈原。
《屈原列传》ppt课件60张
楚怀王听信子兰之言而 入秦,秦设骗局绝其后援, 扣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最 终客死于秦,为天下耻笑。
屈原被黜以后写了楚怀王三次受骗,用意何在?
①揭露楚王的昏聩和用人不当造成国家的衰败。 ②用楚国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印证屈原外交上的远见卓识 (力主联齐抗秦),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③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盖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 及对话作铺垫。
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重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点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字 佯:同“佯”,假装。 厚币:丰厚的礼物。 词 委:呈献。 质:同“贽”,见面礼。
绝齐:“绝于齐”的省略,与齐绝交。
第四段
原 文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 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
②结构上:与屈原后来的蒙冤受屈形成对比,为下文 写屈原的冤屈作了铺垫。
屈原由见“任” 到见“疏”,并 创作《离骚》。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 “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 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
第四段
原 文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
第七段
原 文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
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重 婚:名作动,结为儿女亲家 虎狼:像虎狼一样
点 字 词
毋:不 奈何:表疑问的固定形式,译为“怎么、为什么” 欢:在这里指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卒:最终
第七段
第八段
屈原被黜以后写了楚怀王三次受骗,用意何在?
①揭露楚王的昏聩和用人不当造成国家的衰败。 ②用楚国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印证屈原外交上的远见卓识 (力主联齐抗秦),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③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盖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 及对话作铺垫。
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重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点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字 佯:同“佯”,假装。 厚币:丰厚的礼物。 词 委:呈献。 质:同“贽”,见面礼。
绝齐:“绝于齐”的省略,与齐绝交。
第四段
原 文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 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
②结构上:与屈原后来的蒙冤受屈形成对比,为下文 写屈原的冤屈作了铺垫。
屈原由见“任” 到见“疏”,并 创作《离骚》。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 “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 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
第四段
原 文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
第七段
原 文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
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重 婚:名作动,结为儿女亲家 虎狼:像虎狼一样
点 字 词
毋:不 奈何:表疑问的固定形式,译为“怎么、为什么” 欢:在这里指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卒:最终
第七段
第八段
高三复习屈原列传素材课件
生动形象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让读者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故事情节。
简练明快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丰富多样
THANKS
感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啊。)
判断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己死了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被动句
“举以(之)巴陵。”(用它来攻打巴陵。)
省略句
03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探讨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如浓郁的抒情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文风。
分析了屈原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楚国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详细解析了屈原的作品及其表达的思想内涵
05
屈原列传人物形象
屈原对楚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在作品中表达对楚国的忠诚和热爱。
忠诚爱国
才华横溢
忧国忧民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辞赋之祖”。
屈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民族危机深感忧虑。
03
02
01
楚怀王是屈原时代的楚国国君,他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多次提及,是屈原忧国忧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妃,她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描述为善于权谋、心狠手辣的女人。
倒叙手法
屈原列传采用了倒叙手法,从屈原的结局开始叙述,逐步追溯他的生平事迹,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让读者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故事情节。
简练明快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丰富多样
THANKS
感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啊。)
判断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己死了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被动句
“举以(之)巴陵。”(用它来攻打巴陵。)
省略句
03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探讨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如浓郁的抒情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文风。
分析了屈原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楚国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详细解析了屈原的作品及其表达的思想内涵
05
屈原列传人物形象
屈原对楚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在作品中表达对楚国的忠诚和热爱。
忠诚爱国
才华横溢
忧国忧民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辞赋之祖”。
屈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民族危机深感忧虑。
03
02
01
楚怀王是屈原时代的楚国国君,他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多次提及,是屈原忧国忧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妃,她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描述为善于权谋、心狠手辣的女人。
倒叙手法
屈原列传采用了倒叙手法,从屈原的结局开始叙述,逐步追溯他的生平事迹,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屈原列传》ppt课件60张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的句子是:_“__离__骚__”__者__,__犹__离__忧__也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 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__邪__曲__之__害__公__也__,__方__正__之__不__容__也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 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 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国__风__》__好__色__而__不__淫__,__《__小__雅__》__怨__诽__而__不__乱____。
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 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说人坏话、
奉承献媚的小人蒙蔽了国君的眼睛,品行不正的小人危害国家, 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
疏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①其能。怀王使屈
原造为②宪令,屈平属③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chán
之,屈平不与④ 。因⑤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
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 ‘非我莫能为’
也。”王怒而疏⑥屈平。
①害:嫉妒
②造为:制定 ⑤因谗:于是
③属:撰写 ⑥疏:疏远
④与:同意
疏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①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② 宪令,屈平属③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④ 。 因⑤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
《屈原列传复习》课件
流放
最终,屈原被流放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屈原的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 《天问》等,展现了他独特的 文学才华。
风格特点
对后世的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和辞章之美, 以赋予读者深远的思考。
屈原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和文 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屈原与《离骚》
《离骚》的背景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 长诗,描绘了他流亡途中的 心情。
《屈原列传复习》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 屈原。让我们一起探索他的生平、文学成就、思想和历史地位。
屈原的生平
出生背景
屈原出生于春秋时期,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子 弟。
丑闻事件
由于被诬陷,屈原遭受了诽谤和排斥。
求贤若渴
屈原渴望为国家贡献才能,一心追求政治上 的进步。
屈原的历史地位
1
民间传说
2
民间故事将屈原描绘为英雄和伟人,
流传至今。
3
官方评价
官方对屈原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 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学术争议
学者对屈原的历史地位和作品的解读 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结语
屈原的价值
屈原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 的独特魅力。
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学习屈原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获得 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离骚》的内容
诗中反映了屈原对祖国的思 念、对流亡生活的苦闷以及 个人奋斗的决心。
《离骚》的艺术价值
《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 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的家族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2 人生观念
他主张个人奋斗和追求,倡导自我价值的实现。
屈原列传PPT教学课件
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
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 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 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 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 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 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 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 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 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 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名曰端午节
司马迁谈屈原------“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惆代 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构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止失明,厥有帼剧;孙子胶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退而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 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背景材料。
(1)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 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 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 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 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 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 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 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 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 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 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
高三复习屈原列传素材课件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形体容貌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 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 用?
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 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常 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
怀王终于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就断 绝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 怀王非常气愤,不接受。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 收留。又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 葬在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让他的弟弟 子兰做令尹。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 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 子兰。
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 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 祸患啊。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条例系统, 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译文
上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和周武王, (陈述先王之道)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
《屈原列传》优秀课件
楚地独特自然景观的描绘
课件通过展示楚地的山水风光、气候特点等,让学生感受 到屈原作品中浓郁的楚地风情,进而理解地域文化对屈原 创作的影响。
楚国民俗风情的呈现 课件结合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还原楚国民俗风情,如祭 祀、歌舞、服饰等,使学生在了解楚国文化的同时,更加 深入地体会屈原作品的民族特色。
楚辞艺术风格的传承
课件探讨如何在传承屈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审美
需求,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3
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课件注重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屈原作品的艺
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05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 识链接
战国时期其他重要文学作品介绍
《左传》
又称《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 氏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 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
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战国策》
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 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 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 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
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孟子》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屈 原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 立场,不妥协不屈服。
自我完善
屈原在作品中不断追求自 我完善,表达了他对个人 成长和进步的渴望。
对后世影响及现实意义
文学影响
思想影响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和个人品德修养 追求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人 们追求真理、坚守正义。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 解答
学生提问环节,针对课文内容或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屈原列传》复习ppt课件作品
E 固定结构 奈何绝秦欢
( 表疑问,怎么。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5 . 成语典故
( 表反问,怎 么……呢 ? )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 强识”。 随波逐流 :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掌管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 属,我们。
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耀,自夸 动词,讨伐,进攻
动词,声讨 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动词,战胜,打败
状后 状后 状后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后
5、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6、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8、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状后 状后 状后
( 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 ( wéi ) ”与下文 的“自佐”相对 )
六、难句翻译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项脊轩志
动词,记述。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如削葱根
名词,通“旨”,意旨,旨
《屈原列传》PPT课件
2021
20
三、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而 文中4-7段却用大量篇幅来写楚国的 政治,对屈原本人的事迹则写得很少, 为什么?
4-7段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 发生的,这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 运,写楚国的同时也是在写屈原。另一方面, 也意在揭示楚王昏庸,楚国奸臣当道,像屈原 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容于朝廷,所以最 后终于自沉汨罗。
《屈原列传》 ——温故知新
2021
1
温故:
《屈原列传》1-3段检查
2021
2
一、通假字
1.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 6.泥而不滓
2021
3
一、通假字
1.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 3.靡不毕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 5.自疏濯淖:通“浊” 6.泥而不滓:通“涅”,染黑
2021
23
2021
21
四、阅读文章8、9段,说说这两段分别是从 什么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个角度所用的表 达方式,分析这两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怎样 的情感?
• 第8段从屈原(为臣)的角度来写,运用了寓 议于叙的表达方式,意在突出屈原的忠与贤, 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 第9段从怀王(为君)的角度来写,以议论为 主,意在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 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
1.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 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 2.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 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 情况。
2021
19
二、课文第三段指出了屈原写作《离 骚》的原因,ຫໍສະໝຸດ 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面介绍《离骚》的。
【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复习ppt精品课件
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贤人来辅佐自 己。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楚怀王)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四、素材运用
(一)《屈原列传》可证观点、角度: 1.爱国 2.生与死 3.志洁行廉 4.诗穷而后工(指诗人在受到困 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 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 品。) 5.文人的命运 6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楚怀王)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四、素材运用
(一)《屈原列传》可证观点、角度: 1.爱国 2.生与死 3.志洁行廉 4.诗穷而后工(指诗人在受到困 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 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 品。) 5.文人的命运 6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举世_混__浊__而_我__独__清_,__众__人_皆__醉__而__我__独__醒_,是以
见放。 6、明道德之广崇,治__乱__之__条__贯__,_靡__不__毕__现_。
2020/12/2
7
6. 其文约,其__辞__微_,__其__志__洁__,其__行__廉__,_其__称 ___文__小_而__其__指__极__大_,__举__类__迩__而_见__义__远__._
使……破败。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内,在外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诋毁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2020/12/2
12
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骗人的假话
2020/12/2
13
3、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7、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新__浴__者__必_振__衣___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_受__物_之__汶__汶__者__乎__。____.
2020/12/2
8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 通“返”,返回 3、靡不毕见 通“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旨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污浊
❖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2012四川卷)
2020/12/2
6
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哀_民__生__之__多__艰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虽__九__死__其_犹__未__悔__。_
3、路漫漫其修远兮,_吾__将__上__下_而__求__索__。__
4、信而见疑,__忠__而_被__谤_____ ,能无怨乎?
复习重点: 一、文言知识点积累 二、文言句子翻译训练
2020/12/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16
举
(1)推举,举荐。如:举贤以自佐。 (2)全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举国欢腾,举世无双
(3)举起,抬起。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诀以示者三 (4)攻下,占领。如:戍卒叫,函谷举。
(5)拿,拿出来。如: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6)发动,兴起 如: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
其本事矣。(2011山东卷)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4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 平疾王听之不聪 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
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08天津卷) 2、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08安徽卷)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05湖南卷/07上海卷)
4、形容枯槁
古义:形体容貌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2020/12/2
14
一词多义
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写作
2、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
3、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于
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掌管
6、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2020/12/2
9
6、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7、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见面礼
9、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接纳
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2020/12/2
通“披”,披散
10
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作状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问,“呢”
竟为秦所灭
介词,被
为楚怀王左徒
做,担任
为天下笑
介词,悲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动词,制定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为,为了20 Nhomakorabea0/12/2
20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代词 主谓之间 主谓之间 动词,到 音节助词
18
这
以: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连词,来
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介词,用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 连词,因为
不反也
其后楚日以削
连词,表修饰
以辞赋见称
介词,凭借
以刺世事
连词,来
遂自投汨罗以死
连词,表修饰
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让,把
2020/12/2
19
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词,表反
(7)完、尽 如:杀人如不能举
2020/12/2
17
一、虚词
而(连词)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4、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5、竟死于秦而归葬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转折 转折 因果 顺承 顺承 并列
之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屈平之作《离骚》 4、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5、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2602、0/12宋/2 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7、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8、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类。吾属,我们。
9、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2020/12/2
15
1、博闻强志 记忆力 2、聊斋志异 记述 3、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 4、寻向所志 作标记 5、其志洁,其行廉 志趣 6、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意愿
志向
2020/12/2
在内,在外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听力 3、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7、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一样
2020/12/2
11
8、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厚币 9、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10、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
❖ 4. 蝉蜕于浊秽,以蜉蝣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 泥而不滓者也。
❖ 推其志也 ,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 (2009湖南卷) ❖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司
马迁《屈原列传》)(2009四川卷)
❖ 6.屈平正道直行,__竭__忠_尽__智____,以事其君, ___谗__人__间_之____,可谓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