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新教材)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新教材)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节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 海洋水: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 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达98%.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2)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性质。

(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7、水体更新周期最快的是大气水,更新周期最慢的是冰川水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练习1.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A、,B、,C、E、;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圈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

2.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和。

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B、,C、,D、,E、,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4.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第2节水的组成【知识点一】水的电解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有何现象?(2)两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否相等?(3) 通电后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何种气体?实验结论: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组成的。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 水在哪里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
冰川、生物体、地下等 3.水体名称: 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 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二、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
二、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意义是:1 米3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 厘米3 水的质量为 1克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 米3 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p=ρgh
1、ρ指液体的密度
2、h 指液体某处到最高液面的垂
直距离 3、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内 部压强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的深度;
测量 液体内部 压强的大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浮力
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
一、水的浮力
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 一个向上的浮力
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
二、水的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无色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 100℃
无味 凝固点
常温下液体
水的异 常现象
1标准大气压下 0℃
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 时,水热缩冷胀; 4℃以上 时,水热胀冷缩。
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
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神奇的水世界》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里特别有趣的水的知识。

你们知道吗?水可是地球上超级重要的东西。

就像咱们每天都要喝水,小花小草也需要水才能长大。

比如说,夏天咱们出汗多,就会觉得口渴,这是因为身体里的水分跑出去啦,得赶紧补充。

还有,下雨天的时候,地上会有小水坑,太阳一出来,小水坑慢慢就变小了,不见了,这是水变成水蒸气跑到天上去啦。

水还有三种状态呢,冰、水和水蒸气。

冬天的时候,小河会结冰,这就是水变成了冰。

烧水的时候,锅里会冒热气,这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水很神奇呀?《探索水的奥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去探索水的奥秘!想象一下,你在游泳池里游泳,水凉凉的,能让你浮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有浮力呀。

再比如说,你洗手的时候,水会顺着水管流走。

这是因为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还有哦,妈妈煮汤的时候,锅里的水开了会冒泡,这是水在沸腾呢。

水还能溶解好多东西,像白糖、盐放到水里,一会儿就不见了,变成甜甜的水和咸咸的水啦。

怎么样,水是不是很有趣?《水的奇妙之旅》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里关于水的好玩的事儿。

你们有没有试过在冬天,往窗户上哈一口气,窗户就变得雾蒙蒙的?这是因为你嘴里呼出的气里有水蒸气,碰到冷的窗户就变成小水珠啦。

还有,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一会儿冰棍周围就有“白气”,这也是因为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变成了小水珠。

水在大自然里也一直在旅行呢。

从大海里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云,云里的水滴多了又变成雨落下来,流进小河、大海,就这样一直循环。

就像咱们做游戏一样,水也在不停地玩它的旅行游戏,是不是很奇妙呀?《有趣的水知识》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里那些有趣的水知识。

你们都知道鱼能在水里游来游去,那是因为水有压力。

水越深,压力就越大。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荷叶上有水珠滚来滚去,但是荷叶却不会被打湿,这是因为荷叶表面有一层特殊的东西,让水不能粘在上面。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地球水的主体是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2.5L的水,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供应。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在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通过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进行检验;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v=m / ρ)。

其中,ρ表示密度(千克/米或克/厘米),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或厘米)。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千克/米,合1.0克/厘米。

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 1.0×10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构成宇宙无限世界的基本要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原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部分。

在物质中,原子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和分离,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二、元素和化合物每一种物质都由特定的原子构成,这些具有相同原子性质的物质被称为元素。

元素可以通过元素符号来表示,如氧气的元素符号为O。

而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由于不同元素的不同组合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三、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的变化,例如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背景颜色的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其化学组成,形成新的物质。

第二章:机械运动和图示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经历的位置变化。

通过对机械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图示来描述和解释这些规律。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的运动。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直线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了物体的速度。

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的运动。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曲线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曲线的斜率不断变化,代表了物体在不同时间的速度变化。

三、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的基础上具有向前水平运动的运动形式。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抛物线来表示抛体运动,抛物线的形状和方向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第三章:光学基础知识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对光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并且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技术发展中。

一、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姓名一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

目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2、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循环:海陆水循环;小循环;(1)海上内循环;(2)陆上内循环。

二、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负(阴)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氢气。

正(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2、水的电解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不能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水电解产生的V 氢气:V 氧气=2:1三、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公式:ρ = m/v 推导公式:m=ρ v v=m/ρ3、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1g/cm3=1000kg/m3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1.0*10kg/m 3 ;表示的意义:1m 3 水的质量为1000kg ρ酒精= ;ρ铁=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

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大;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小。

四、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物体的作用面积。

3、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推导公式:F=pS S=F/p5、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6、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 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初二学生如何学好八上科学(按章节详细解读)(第一章}

初二学生如何学好八上科学(按章节详细解读)(第一章}

第三节.水的密度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总结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这是难点,需要深刻理解)●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课本上的密度表有的是需要记忆的)2、 密度的公式:(这是重点,常涉及到计算,并且与后面的知识联系紧密)mρ= —-- (公式变形: m =ρv v =m / ρ) vρ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 3=1×10 -3g/cm 3(转化的具体 过程知不知道的?)(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 3 = 1×10 -6 m 3 1吨=1000千克=1×10 6克1毫升 = 1×10 -3升 1升=10- -3 m 34、密度的测量(常涉及到实验题目)(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当这一环节感觉没有任何问题时就可以进入第二步。

第二部分:常见题型总结、梳理与强化。

第一类:计算题目 1.基本公式计算:V m =ρ ⇒ V m ρ=; ρm V = 2.质量相等问题:例1: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90cm 3)例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甲= ρ乙。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的归纳总结如下:一、水的组成1. 水的存在形式:固体、液体和气体。

2. 水的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 水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二、水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2. 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水的污染1. 污染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2. 污染物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3. 危害: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四、水的净化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加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通入氯气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沉淀、过滤、通入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入液氯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输送到用户家中。

2. 家庭净水方法:使用明矾或活性炭进行净水,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五、溶液的概念和特征1.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六、溶液的形成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3.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组成了溶液。

4. 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热: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溶质的分散和溶剂的收缩,可能会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热。

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6. 溶质的质量分数= \frac{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八年级上科学的第一章主要涉及到数学、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非常的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数值的测量数值的测量是科学研究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而对于数值的表示方法、单位的换算以及数字的精度和误差等都需要我们的认真学习。

1.数值的表示方法数值可以通过常用数学符号、文字和缩写来表示。

诸如百分号、科学计数法、标准单位、衍生单位等都是数值表示的方式,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应用。

2.单位的换算不同的方法和事物,需要使用不同的单位来进行测量和表示。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3.数字的精度和误差数字有其特定的精度和误差范围,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区分精确值与不精确值,减小误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二、分子与分母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指由化合物中两个或者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基本单位。

分子数量的大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2.分母的定义分母是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总量。

分母的标记通常在每种原子或分子后加括号。

三、能量变换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学习能量的概念及其在物质转化和反应中的作用。

1.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质反应和运动所必需的物理量,它存在于分子的运动、原子组成和位置的变化等现象之中。

2.能量的变换方式能量的变换通常以下列形式发生: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和动能。

学习这些变换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机制和规律。

总结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的知识点,涵盖了数值的测量、分子与分母、能量变换等方面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这些知识对学习科学和理解生活中的现象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八年级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八年级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八年级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部分:关于生物学在生物学的领域中,人类和动物都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课题。

了解它们的特征、组成以及如何生存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细胞结构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许多不同的类型。

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二、人类身体结构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

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消化、呼吸和循环等。

此外,人类的生命活动由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合调节。

三、生物交流在动物世界中,生物之间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化学刺激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人类也通过语言和写作等方式与其他人类进行交流。

第二部分:关于化学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

它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此外,原子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础。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原子的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一张表格。

这张表列出了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质量以及其他信息。

它是理解元素之间化学反应的基础。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的化合物或释放能量。

这种反应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部分:关于物理学物理学研究能量、力和物质的运动。

它对我们理解自然界和开发新技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运动和力物理学分析物体如何运动以及背后的力量原理。

它研究了惯性、加速度以及质量等重要概念。

此外,重力和电磁力等也是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领域。

它研究了热量如何在物体之间传递以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力学对于我们理解能源产生以及使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一项分支,它研究光的性质及其在物质中的反应。

这些反应对于许多技术的开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光通信、光学传感器以及激光技术等。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第一章往往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篇章。

这一章通常涵盖了许多关键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谈谈物质的构成。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比如说,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原子则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而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比如钠离子(Na⁺)、氯离子(Cl⁻)等。

物质的性质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常见的两种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等,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比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这就是水的物理性质。

而化学性质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比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就是铁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发生了改变,但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

例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则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比如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化学变化。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第一章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

比如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时要注意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使用时要注意左物右码。

酒精灯是加热常用的工具,使用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另外,科学测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长度的测量单位有米(m)、千米(km)、厘米(cm)等,测量长度时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并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间的工具通常有钟表、秒表等,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等。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

科学第一章第1节水在那里1.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固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液态和气形式存在的。

4.水与生命: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6.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7.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一章第2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少(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多(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1.浮力的存在: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产生的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3.浮力测量方法:称量法:F浮=G物-G浸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液g v排注意: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即只跟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5.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主要涉及到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
运动学、力学和机械能等方面的内容,在此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运动学
运动学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位移、速度
和加速度。

1. 位移
位移是一个向量,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位移的单位为米(m)。

2. 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大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平均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3. 加速度
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描述物体运动的加速或减速情况。

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²(m/s²)。

二、力学
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的各种运动情况。

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2.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描述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规律。

3.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描述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通过两个物体的
重心。

三、机械能
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

1. 动能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
方成正比。

2. 势能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主要有重力势能和弹性
势能两种形式。

以上就是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方面的基本原理。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上1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上1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一、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的组成和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大气中的水与海洋水相比,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注:(1)根据水的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2)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分为咸水和淡水。

(3)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注:(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人们在海上缺少淡水时,可以通过食用海洋中的鱼等动物来补充淡水。

2、水和生命(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许多生命体的组成中,水占其质量的半数以上。

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主要成分水,如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重要的2/3以上,水母占98%。

(2)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时候,生物体内的各种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天约2.5升,主要供水途径为直接摄入和碳水化合物转化。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长有肥大的茎和小的叶刺,而根却非常发达。

3、水的循环(1)形成原因: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随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太阳辐射式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2)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陆间循环) ;②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上内循环) ;③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 。

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现象: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8∶1,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八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一章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

本章节内容将涵盖基础概念、重要公式、实验操作以及相关案例分析,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二、章节概述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通常围绕基础物理概念展开,如物质的性质、力和运动、能量守恒等。

本章节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核心知识点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热膨胀和冷缩2.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推力、拉力、重力、摩擦力-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关系3. 能量守恒-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度量-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4.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的作用与杠杆平衡条件- 滑轮系统:动滑轮与静滑轮的区别和应用- 斜面与楔:简单机械的应用和力的省力原理5. 电学基础- 电荷与电场:正负电荷、库仑定律- 电路基础: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欧姆定律- 电能与电功: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四、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本章节将介绍与知识点相关的基础实验操作,如测量物质的密度、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能量转换的过程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五、复习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本章节内容,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定期复习课堂笔记和教科书内容- 完成课后习题,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理解和解题技巧- 利用网络资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加深印象六、结论掌握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后续课程内容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能够建立起对基础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这些知识。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归纳嘿,朋友!咱们一起来瞧瞧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的那些精彩知识。

先说说水的神奇之处吧!水这东西,咱们生活里到处都有,可你真
的了解它吗?水的三态变化,就像个爱变脸的魔术师。

固态的冰,像
个安静的小宝宝乖乖待着;液态的水,活泼好动,到处流淌;气态的
水蒸气,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下就跑没影了。

你想想,要是没有
水的三态变化,这世界得有多无聊啊!
再讲讲浮力。

浮力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托着水里的物体。

船能
在水上漂,不就是浮力在帮忙嘛。

这就好比你在蹦床上,蹦床给你的
那个向上的力,是不是和浮力有点像?
还有压强这一块儿。

压强就像是给物体的压力在“使力”。

比如说,
尖尖的钉子能轻易扎进木板,不就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压强很大嘛。

这和用粗棍子砸核桃砸不开,用小锤子一敲就开,道理是一样的呀!
物质的溶解也很有趣哟!盐放到水里,慢慢就不见了,这就是溶解。

就好像一群小伙伴,原本分散着,后来手拉手融在了一起。

不同的物
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还不一样呢,有的能溶很多,有的就只能溶一点点。

水的密度也是个重要的知识点。

密度就像是每个物质的“身份证”,
通过它就能知道这个东西是啥。

水的密度是个标准,其他东西跟它一比,就能看出差别。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科学里的这些知识其实就在咱们身边,
很有趣也很有用呢?这第一单元的知识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科学世
界的大门。

咱们要是把这些知识都掌握好了,那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不就都能轻松解决啦?。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距离太阳约1.496×108千米的位置上。

地球的外形像一个略扁的椭圆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

二、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外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等构成,厚度较大;海洋地壳则主要由较松散的玄武岩构成,厚度较小。

三、地幔是地球固态部分的最大层,位于地壳之下。

地幔的内部温度较高,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矿物在高温和高压下呈塑性流动状态。

四、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镍合金组成,内核主要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五、地球有两个重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

地球的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一天的时间被划分为24小时。

2.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的轨道,一年的时间被划分为365天。

六、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一种方式。

地理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的两个要素。

1. 地理经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度量,也称为经度。

东经和西经分别是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沿东西方向度量角度。

2. 地理纬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与地球赤道面的角度度量,也称为纬度。

北纬和南纬分别是以地球赤道面为基准,沿南北方向度量角度。

七、地球的形状和位置对地图的绘制和使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图是一种平面投影的方式将地球表面上的特征、地理信息等信息绘制在平面上。

八、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距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

每种投影方式都有其优缺点,用户在使用地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九、地图的绘制过程主要包括地球的浑球投影和具体区域的绘制。

地球的浑球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信息投影到一个球体上,以便更好地进行绘制。

具体区域的绘制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投影方式进行。

十、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地图上某一长度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上科学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期中考试概念复习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被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

2.地球上的水,大局部以液态形式存在,而在严寒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存在。

自然界的水,随温度的变化,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世界水日是3月22日,一个安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4.依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降水②蒸发③植物蒸腾④水汽输送⑦地表径流。

(2)从图上看地球上的水循环根据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3)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其中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

5.(1)在图上标出电源的正负两极。

(-)(+)(2)B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靠近,气体本身能燃烧,且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其中A与B的体积比是2:1 (3)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4)该试验能得出如下结论:a水由氢和氧组成;b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是2:1;6.纯洁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上。

7.水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肯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用字母ρ来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字母表达式ρ=m/v。

8.水的密度是1.0×10千克/米合1克/厘米,意义:体积为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千克。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基础知识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基础知识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基础知识班级学号姓名1.在地球上含量最多的水是,在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

平时我们说水资源缺乏是指。

2. 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人体重量的以上。

3.海洋水与陆地水通过联系起来,它包括、、、。

4.水通电时在阳极上生成,在阴极上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说明水是由和组成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火焰,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5. 某种物质的叫做物质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其中m表示,单位;v表示,单位;ρ表示,单位;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 = 克/厘米3,其意义为。

推导公式m= ,v=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ρ= ,测量盐水的密度ρ= 。

6.同种物质密度,质量与体积成;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密度越;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

7.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

计算公式,其中F表示,单位;S表示,单位;P表示,单位。

推导公式F= ,S= 。

8.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当压力一定时;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9.液体会对容器的和产生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

10.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可用来测定,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即液体压强只与和有关,当压强相同时,深度大的液体密度。

11.液体、气体都会对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浮力的方向,一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在液体中拉力为F,则F浮= 。

阿基米德定律:。

用公式表示F浮= 。

由此可知浮力大小只与和有关。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 。

当物体悬浮、漂浮时F浮= 。

1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G物﹤F 浮时,物体;当G物= F浮时,物体;当G物﹥F浮时,物体。

实心物体还可以比较。

要把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入水中使它漂浮,物体必须做成形状,如。

做浮力题目时一定要先判断物体的沉浮,再选择相应的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科学第一单元知
识点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人类利用的水主要是陆地淡水中的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植物蒸腾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f 、下渗
3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 ,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饮水、食物体内氧化分解产生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98%,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衡,突出
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5、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
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燃;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
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氢气+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
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
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
①F浮<G 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

②F浮>G 上浮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V物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ρ液>ρ物,上浮②ρ液<ρ物,下沉③ρ液=ρ物,悬浮
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
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吃水线变深
(2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
7、计算浮力:F浮=G物-F拉(称量法)F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悬浮漂浮)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单一物质)
(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物质(悬浮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乳状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未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溶质为水)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
1、物质的溶解性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固体);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仍可溶解。

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5、溶液的配置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稀释: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水的净化
①沉淀法: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
②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③蒸馏法
第6节物质的分离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有固定的熔点和沸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
质,如硝酸钾
第7节水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水的回收利用,防止水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