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三首1(较好)
杜牧最著名的5首诗
杜牧最著名的5首诗杜牧是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宋词之祖”,他擅长咏叹赋、诗歌写作,其作品散见于《唐诗三百首》等重要文献中,其中最著名的5首诗代表着他的文学精湛,并历久弥新。
第一首是《静夜思》,这首诗描写杜牧在深夜中,思念故乡乡里亲人的心情。
该诗以简练而诗意的语言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它开篇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突出思念家乡的心境,把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是《赤壁怀古》,这首诗集中叙述了当时的战事,并对当年英雄气概进行了赞美。
该诗开篇即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景象,从而把现实的战事与古代的英雄的故事相联系,表达出他对古代英雄的敬意和称赞。
第三首是《江南春》,这首诗该诗描写了杜牧在江南春景时,被春天的景致所感动,逐渐思乡的情绪和心情。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抒情的语言,描写出江南春光明媚的美景,它以一首抒情优美的诗,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四首是《登鹳雀楼》,这首诗写了杜牧登上鹳雀楼,把江南春景尽收眼底的景象。
该诗以抒情语言,描绘出清晨的春光,把清新的春景尽收眼底,把自然的风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令人心潮澎湃。
最后一首是《悯农》,这首诗写了杜牧游历淮河旁农舍时,感受到农民艰苦生活的景象。
该诗以明确的议论语言,把农民的苦难和悲惨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酸。
它逐层揭开了贫富的差距,把一个个农民的悲惨家园描绘了出来,令人深刻反思。
以上5首诗是杜牧最著名的诗,这些诗用文学的手法把古人的文化与现实的景象相结合,勾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杜牧把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情感心境,融为一体,用诗歌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唱咏着自然中的美好和人世间的纷繁。
杜牧用一种深刻而抒情的文学语言,叙写了当时的历史历程,把人们心中深藏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被世人称为“诗神”、“诗圣”,他的诗歌作品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美好。
杜牧诗词精选
杜牧诗词精选杜牧诗词精选1、《念昔游三首其》(其一)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其二)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dd羽林枪。
(其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3、《润州二首》(其一)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其二)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4、《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5、《宣州送裴坦判官往》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6、《登九峰楼寄张祜》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7、《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8、《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其二)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9、《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10、《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杜牧诗三首(好)
前四句慨叹当年一世之雄的汉武帝只剩下 茂陵荒芜,繁华的三十六宫惟余青苔,举目尽 是刘汉王朝衰亡的景象。 中间四句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被从汉 宫拆离时的悲凄,它落的是亡国之泪。 后四句述金铜仙人离京途中恨别伤离之情, 其中隐含着诗人离京的身世之感。
④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 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 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第一首。
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 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 功郎中、知制诰”,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 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 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 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 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 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 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但见解不同
李商隐认为: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
王安石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2)“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句是作者借贾 生事发的议论,其寓意是:
杜牧的诗全集
杜牧的诗全集杜牧(803年-858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牧之。
其作品以咏史和咏怀为主,以清丽秀媚、细腻婉约而著称,被誉为唐代“绝妙好逸”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
下面是杜牧的一些代表作品,以供参考: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及时雨滴坠池塘,年华虽短情长在,潇洒自在形神庞。
2.《秋夜诗》寒露已过秋已深,霜风吹过月弯阴,丹桂忆旧诗中事,流水如诗竟谁吟。
3.《秋登兰山寄人》千重豪华竞拍天,投酬马首颔青烟,豪客乐道山绥远,诗人命运逢春变。
4.《秋夜将晓忻州歌》锦绣美景教人愁,酒一杯香坐藕舟,豪言号令即应勒,金戈铁马是何由。
5.《秋夜月空诸县楼》秋夜月空诸县楼,寒风吹过池塘流,今宵不须愁未央,明月高悬尽江周。
6.《秋夜怀古》西风吹尽寒江冻,秋夜寂寥思旧工,古人行藏尽入诗,如今演替似长空。
7.《秋夜即事》锦绣华美歌竞飞,忧愁寂寞最高堆,城市繁华追云影,谁言秋夜不长驰。
8.《秋夜山寺忆黄州诸贤》千年历史堪记取,百年欢乐永存碑,忧愁寂寞何人问,悼亡祭祀满宫闱。
9.《秋夜思乡行》举杯邀欢尽大家,寂寞存亡已觅畋,青春美事难为至,忧愁杂乱有何钱。
10.《秋夜怀人》脱尘而去离怅恨,情债十载不还愿,伪善华美久回眸,寂寞从来心归演。
这是部分杜牧的诗歌作品集,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高度才情和对生活、历史的深入思考。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那种细腻、婉约的诗人气质,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杜牧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他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对于研究杜牧的学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些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珍藏和传颂。
杜牧必背古诗20首
杜牧必背古诗20首杜牧,字牧之,号尚鼎,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唐朝文学大家,其作品内容丰富,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在千百年来的古诗中,杜牧创作的古诗被广泛流传,一直都被视为古代文学的精华。
杜牧共有二十首古诗被广泛传诵,其中有关节日、爱情、哲理的内容都是最受欢迎的。
这些古诗不仅是杜牧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财富。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杜牧必背的20首古诗: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三、《游子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江上渔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六、《江南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八、《送元二使安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九、《临江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十、《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十一、《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十三、《江畔独步寻》江畔独步寻,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十四、《定风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就中恨,恰如春花之绿叶,曾为芳草凋零。
十五、《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六、《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十七、《悯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杜牧诗三首-之1早雁-
2020/5/22
4.“莫厌”二字,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 湘的空旷孤寂,从而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 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切同情。 5.“次第”是“一个接一个”,“陆续”,表 明宫门之多和骊山行宫的奢侈,与整首诗借 “送荔枝”反映唐玄宗、杨贵妃的骄奢淫逸相 合,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
2020/5/22
思考与回答
• ——“哀”。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
“须知”“岂逐”“莫厌”可以看出,诗人哀
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这是对流离失所 的雁无微不至的关切
• (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写“月明“ 灯暗”有什么作用?
• ——“惊飞四散” 。“孤影过”、“数声来” ,写雁失群离散、形单影只,显出境界的孤寂与 雁鸣的悲凉。 “月明“灯暗”起到烘托作用, 加20浓20/5/2了2 孤独清寂的悲凉气氛。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020/5/22
一、写作背景简介
•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 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 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 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 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 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 雁” 。
B、为2020什/5/22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 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 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 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 有其他解释)
杜牧诗三首
了解诗人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大和二年进士。在江西、淮南诸使 幕做过十年幕僚,后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曾 内调为司勋员外郎,终迁中书舍人。一生仕途并 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 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杜牧晚年居长 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和李商隐齐名,后人并称“小李杜”。杜牧 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并能寓讽 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咏史诗成就颇高,其 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诗句: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C、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 么?
借古讽今。 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D、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 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进贡荔 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 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 生活的讽刺。
小结
全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
形象地使用了“一骑红尘”与“妃子
一笑”所形成的鲜明对比,鞭挞了唐 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全诗朴素自然,以小见大,寓意 深刻,含蓄有力。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 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 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 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 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 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 必能“卷土重来”。
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 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 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 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 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 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 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 荡气回肠。
杜牧最著名的三首诗
杜牧最著名的三首诗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下面是杜牧最著名的三首诗:
1.《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著名的诗10篇
杜牧著名的诗10篇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
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
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牧著名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张好好诗朝代:唐朝|作者:杜牧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长安秋望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旅宿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感怀诗一首朝代:唐朝|作者:杜牧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杜牧诗三首
咏史怀古诗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 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历史遗迹的追思等, 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借古讽今,或发思古之 幽情。 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 人物,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 而发之作。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 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比较苍劲悲凉, 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 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 加“怀古”、“咏怀”等。 一般写法: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 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联想昔日的繁 华强盛,而生发感慨。
(1)主题:国家、名地—国运衰微、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孤寂失意。 (2)手法:用典、象征、以小见大、今昔对比、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抒怀)、直 抒胸臆 (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 如吴钩 乌衣巷 淮水 细柳营 后庭花 六朝 金陵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
咏史诗鉴赏步骤: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 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 (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 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 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 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理性反思,客观表述看法。
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
杜牧的古诗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牧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牧的古诗1原文: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译文: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注释: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赏析: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
杜牧最著名的诗词20首
杜牧最著名的诗词20首01《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赏析】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
作者回想往昔扬州幕僚生活那段失意的日子,竟像是大梦一场,放浪形骸,蹉跎时日,简直荒唐太甚。
但仔细想来,诗人的醉生梦死的扬州生活,很大程度与他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
作者通过追忆与感慨,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以及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扬州在唐朝是数一数二的繁华大都市,其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商贾云集,笙歌不断,俗话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在当时的人眼里,扬州可谓“仙境”。
大和七年(833年)四月,三十一岁的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邀请,从宣州(今安徽宣城)来到扬州,在牛僧孺的幕府中担任推官、监察御史里行,后又转任掌书记。
这段经历,让大才子杜牧留下了众多诗篇。
02《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03《赠别》二首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这是赠别一位歌姬的诗,歌姬还是妙龄少女,正值美好年华,以歌姬之美更衬离别之情。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颇有几分同是风流才子的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味道。
04《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韩绰是他在牛僧孺幕府中的同僚,二人交情甚好。
当年在扬州的诗酒风流中,当然少不了韩绰的陪伴。
本诗是写于离开扬州以后,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旧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结尾充满了情趣:扬州的月色如此美妙,你在哪听妩媚女子吹箫呢?杜牧这种风流多情的性格,即便是后来作了御史一直不改。
大和九年,杜牧当上御史后分司东都,在洛阳任职。
兵部尚书李愿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声色犬马,穷尽豪奢。
有一次,他设盛宴招待朝中大臣和各界名士,因杜牧是监察御史,未敢请他。
杜牧诗三首
杜牧诗三首一、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1、生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
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
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
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怀才不遇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
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园中嬉戏。
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
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23岁写《阿房宫赋》。
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
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
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
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
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
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
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
后任池州、睦州刺史。
杜牧最经典的十首诗
杜牧最经典的十首诗摘要:1.杜牧简介2.杜牧的诗歌创作特点3.杜牧最经典的十首诗介绍3.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3.2《山行》3.3《江南春》3.4《泊秦淮》3.5《寄扬州韩绰判官》3.6《赠别二首》3.7《赤壁》3.8《题乌江亭》3.9《夜泊牛渚怀古》3.10《月夜忆舍弟》正文: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
杜牧的诗歌创作以写景、抒怀为主,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自然、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感悟。
杜牧的诗歌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诗歌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他的诗歌意境优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再次,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他的诗歌情感真挚,充满诗意,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杜牧最经典的十首诗: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将晓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2.《山行》:这首诗以山行为主题,通过描绘山间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3.《江南春》: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泊秦淮》: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秦淮河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5.《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扬州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赠别二首》: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的真挚友情。
7.《赤壁》:这首诗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8.《题乌江亭》:这首诗通过对乌江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将的敬仰之情。
9.《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通过对牛渚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10.《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杜牧诗三首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 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 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 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 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 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 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 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 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参考译文:
八月秋半的边地,胡人拉满了弓弦,惊散了 雁群,哀哀飞往云天外。月明夜,孤雁掠过承露仙 掌,哀鸣传至昏暗的长门宫前。要知道,北方正烽 烟遍地,再不能随春风回归家园。请莫嫌弃潇湘一 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尚可免受饥寒。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 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 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 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 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 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 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杜牧
诗歌赏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 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 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 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 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 果。
一至六年级杜牧的诗歌大全
一至六年级杜牧的诗歌大全杜牧,唐京兆万年人,字牧之。
杜佑之孙。
大和进士。
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
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一至六班级杜牧的诗,仅供大家参考!一至六班级杜牧的诗11. 《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行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2. 《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3. 《悲吴王城》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4.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清淮控隋漕,北走长安道。
樯形栉栉斜,浪态迤迤好。
初旭红可染,明河澹如扫。
泽阔鸟来迟,村饥人语早。
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秋思高萧萧,客愁长袅袅。
因怀京洛间,宦游何戚草。
什伍持津梁,澒涌争追讨。
翾便讵可寻,几秘安能考。
小人乏馨香,上下将何祷。
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
5. 《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停不用凭栏苦回首,家乡七十五长亭。
一至六班级杜牧的诗21、《伤友人悼吹箫妓》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2、《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3、《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4、《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5、《寄李起居四韵》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
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劫孤灯一局棋。
一至六班级杜牧的诗31、《途中一绝》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
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杜牧的咏物诗
杜牧的咏物诗
杜牧是唐代文学家,以咏物诗的创作尤为卓越。
他的咏物诗描写了各种自然景物和物品,从而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以下是杜牧的一些典型的咏物诗: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藕花深处寻。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云骓扰扰数华年,
老去樽前兴自然。
独凭青峰野径转,
物华天宝不偏偏。
3.《秋夕》
銮舆北转惊,
珠箔暗卷生。
起来忽惊动,
满城尽带黄。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首》
亭亭柏树寒初霜,
道转泉台思鹿方。
每一十月乘秋兴,
三生万叠句无章。
这些咏物诗多以秋天的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物品,表达了杜牧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意境深远,反映了杜牧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二三杜牧唐诗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其⼀⼆三杜牧唐诗原⽂阅读翻译赏析【原⽂】 过华清宫绝句三⾸⑴ 作者:唐·杜牧【其⼀】长安回望绣成堆⑵,⼭顶千门次第开⑶。
⼀骑红尘妃⼦笑⑷,⽆⼈知是荔枝来⑸。
【其⼆】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过华清宫绝句三⾸》其⼀⼆三杜牧唐诗原⽂赏析翻译注释【注释】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上,开元⼗⼀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造长⽣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宗在岭上⼴种林⽊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指飞扬的尘⼟。
妃⼦: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赏名花,对妃⼦,焉⽤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致之,乃置骑传送,⾛数千⾥,味未变已⾄京师。
”《唐国史补》:“杨贵妃⽣于蜀,好⾷荔枝,南海所⽣,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暑⽽熟,经宿则败,后⼈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宗宠妃之事,不可⼀⼀求诸史实。
在唐代,岭南荔枝⽆法运到长安⼀带,故⾃苏轼即⾔“此时荔枝⾃涪州致之,⾮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荔枝成熟的季节,⽞宗和贵妃必不在骊⼭。
⽞宗每年冬⼗⽉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考古编》亦辨其谬,近⼈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
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反否,璆琳受禄⼭⾦,⾔禄⼭不反。
”⑻霓裳:《霓裳⽻⾐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遍亲⾃改编⽽成的。
千峰:指骊⼭的众多⼭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宗耽于享乐⽽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句“长安回望”四字极为重要。
长安是当时的京城,明皇应在京城 日理万机,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 送荔枝者直奔长安,而皇帝、贵妃却在 骊山行乐! 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 镜头。唐明皇时,骊山遍植花木如绵绣, 故称绣岭。用“绣成堆”写“一骑”遥 望中的骊山总貌,很传神。次句承 “绣成堆” 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
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 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4 .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 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 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 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 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这首诗所揭露的社会现实。
(5分) 【揭露了唐玄宗荒淫误国, 鞭挞了统治阶级的骄奢生活, “一骑红尘”只为“妃子笑”, 是多么荒唐。】
4.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咏史
却如写实,暗讽不露,朴素平易 而又含蓄精深。】
为贵妃飞骑送荔枝 这首诗选取____________ 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 一己口腹之欲 者为满足_______________ ,竟 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有 不惜__________________ 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 骄奢淫逸 讽刺了统治阶层的 _________, 骄奢淫逸,昏庸无道 。以___ 古 讽 _________________ 今 ,警戒__________ 当朝统治者 。 ____
这时候,“一骑”已近骊山,望见 “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 “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将 “山顶千门”次第打开。 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 的戏剧性场景。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 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 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 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 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 无言谴责。
诗 三 首
杜牧,字牧之
(803年-852年) 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唐 代诗人、书法家。 贤良方正能直言 极谏。善属文, 工诗,是唐代著 名诗人,人号 “小杜”,以别 于杜甫。
怀古咏史诗
对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 古诗的鉴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 心中块垒”,内容特点是抨击现实,借古 讽今,借题发挥。
首先,要弄清史实。 其次,要体会意图。 还有,要领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
在构思上,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 发的。还要注意的典故。在章法上,或 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华清宫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考以下问题
1.“一骑红尘 妃子 笑”中的“妃子”指的是 __________。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 生动地写出了她的爱情悲剧,请写出诗中的 名句:_____________。(3分)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什么?写出来并作赏析。 (4分) 3.分析这首诗所揭露的社会现实。(5分) 4.品味这首诗的特点。(5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 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 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6.关于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的第一句中“事不期”的意思是胜负 乃兵家常事,不能预料。 B.杜诗的第二句强调只有“包羞忍辱”才能 算是“真男儿”,实际上是批评项羽不应该 灰心丧气,含羞自刎。 C.王诗的第一句中的“壮士”和第四句中的 “君王”都是指乌江自刎的项羽。 D.王诗的第四句中的“势难回”指的是项羽 垓下失败之后,根据当时形势,再也难以回 到江东了。
1.“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妃子”
指的是__________。白居易的叙事 长诗《长恨歌》生动地写出了她的 爱情悲剧,请写出诗中的名句: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杨贵妃(杨玉环)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什么?写出
来并作赏析。(4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 第开。 第二问开放题,围绕句子的意思 抓住要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 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 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 现实,或借古讽今,或借题发 挥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 —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 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 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 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 联想到南宋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 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D(“势难回”是指失败的局势难以挽回)
7.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一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 卷土重来的设想为前面提供证据,宣扬了百折不 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 B.王诗充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 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C.这两首都是咏史诗,都采用议论方法对项羽乌 江自刎一事发表看法。两人观点针锋相对,但都 能言之成理。 D.杜诗高屋建瓴,一气呵成,颇有气势;王诗 论据坚实,击中要害,末句以设问出之,含蓄而 有理。从艺术性来说,王诗胜过杜诗。
还有,要领悟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 例1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 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 实。 例2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 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例3
例1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
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 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 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例2 如《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 怀古》便是如此。 例3 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 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Biblioteka 最后,要分析手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是百花齐放的。 有以景抒情,如《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还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咏史怀古诗在吟 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他的典 故,对于一些熟悉的典故要善于提取知识储备; 而一些不太熟悉的典故则一定要看清注解,真 正明白诗人如何用典,用典目的,景史情如何 结合这些问题。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杜诗中“不期”的语义是_______,
王诗中“势难回”的语义是_______. 2.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 了________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 【1.不可预料 局势难以挽回】 【2.百折不挠 或 胜不骄,败不馁】
D(两诗的艺术性没有高下之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思考: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 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 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 好,为什么? (请在默写本上写下你的 看法)
解析:
这是一类很常见的题型,2003年全 国春季高考及北京、上海高考都考此类 题型。对比鉴赏,便于考查思维的多样 性。本题主要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 想感情。多角度思维,必能得出多样性 结论。 解答时,要从不同的语气中揣摩不同的 观点态度。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 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 “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答案一: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
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 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 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 观,积极向上。 答案二: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 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 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 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答案三: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
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 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 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 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答案四:王诗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 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 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 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 性上高于第一首。
〖
整体赏析 〗
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 历史的必然 。 实在是______________ 三、四两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杜牧未 免太天真了,即使项羽真能重返江东,但对 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 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 痴人说梦而已。 人心向背 是 王诗辛辣冷峻,抓住了____________ 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颇具政治家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