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孙子兵法_视野中的普通高校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应对措施建议当前,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正面临巨大压力,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就业形势分析首先,就业形势整体上趋势向好。
据官方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65万人,稳中向好。
但是,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其中本科生占比68.2%。
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发凸显,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不足50%。
原因之一是就业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
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金融、文化等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而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挤压。
此外,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形势也使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的“经验缺失”问题,而企业招聘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也导致了求职难度的上升。
二、应对措施建议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建议:1.加强市场需求研究,推进就业服务创新加强市场需求研究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常必要。
通过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针对当地区域产业情况,了解相关就业岗位需求,帮助毕业生调整学科结构和职业技能,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建立市场化的就业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创新,例如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毕业生参加创业活动等。
2.助力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高校可以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例如,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理解职业发展规律和行业需求变化。
3.积极引导就业形式多元化当前,很多毕业生纠结于企业招聘难、工资待遇低等问题,进而采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模式。
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校学生每年从校园毕业,开始步入社会。
然而,就业问题却成为困扰着许多毕业生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就业压力加大的原因首先,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人才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传统行业就业机会有限,而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不足,导致供求不平衡。
同时,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专业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使得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表现在就业问题上,高校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率下降:许多高校学生难以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率逐年下降。
2. 就业质量差:一些高校毕业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工作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导致就业质量低下。
3. 行业选择困难:由于行业就业机会不均,许多毕业生面临着行业选择的困难,迫使他们将就或者转行。
4. 初创企业缺乏吸引力:尽管创业热情高涨,但许多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经验和资源,使得创业成功率较低。
三、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被采取:1. 优化教育体系:高校应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培养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加强就业信息共享: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准确的行业动态和用人需求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情况。
3. 拓宽就业渠道: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需求,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成功率。
4. 强化职业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四、结论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高校的教育改革、就业服务机构的加强和社会各方的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其中就业问题一直是广大毕业生最为关心的话题。
面对招聘的不确定性、求职困难度的提高和职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需要做出更加努力的努力和更加明智的策略。
现状分析:首先,当前就业市场需求与就业人数存在不匹配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新兴职业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与大多数高校培养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完全一致。
大量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等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面临更加严峻的人才市场。
其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和职业素质较低,他们对社会生产和市场环境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加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单一、理论教育居多,而工程实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对不足,毕业生成长为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第三、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人生观不够成熟,只关注个人短期经济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
很多毕业生往往盲目追求大型国有企业,忽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直接影响到就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第四、同时,就业机会获取渠道和方法相对单一,大多数学生依靠招聘会、就业网站、内推、猎头机构等渠道获取就业机会,但这些方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毕业生被动接收招聘信息,缺乏主动发现和掌握瞎拐弯、带薪实习、拥有闲暇时间做自己的项目等方式,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增强找工作的主动性。
对策建议: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需要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不断调整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市场需求,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实训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职业导向和行业导向的教育和培养,以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贴合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拓展就业渠道和多元化求职方式,加强职业导向和周期导向的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
大学生在学期间就应该针对未来的工作领域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划,预约对应领域的职业导师或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进行面对面思考、引导和咨询,并尽早收集行业信息,不仅与行业协会或商会联系,还可以通过老师引荐、同学推荐、实践机会自行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大学生主动拓宽就业机会的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规模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
引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市场逐渐饱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对策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特点与原因分析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特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供需矛盾凸显、竞争激烈、薪资待遇不高、岗位与专业不匹配等。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多方面:高校教育结构不合理、岗位需求属性不符合当前就业市场需求、求职能力不足、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2.1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创业、就业和深造三种方式。
当下,创业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需要加强有关创业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因素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因素包括薪资待遇、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等。
此外,个人能力、专业适配度、社会关系等因素也会对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2.3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需求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需求主要体现在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
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理解他们的就业期望和需求,以便提供更加针对性的帮助。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3.1 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3.2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高校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前进行职业定位,并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1、就业竞争激烈: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相对固定,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2、就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
这导致了一部分毕业生不得不跨专业找工作。
3、就业信息不对称:一些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4、就业歧视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存在对毕业生的性别、学历、经验等方面的歧视,使得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不大,而一些地区和行业则急需人才。
这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不均衡。
2、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就业指导不足:一些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足,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政府层面: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
2、学校层面:高校应加强与市场的,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学生自身层面:毕业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积极了解就业市场,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4、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和支持力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帮助。
五、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学生自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高校教育中的就业困境分析与解决思路
高校教育中的就业困境分析与解决思路一、高校教育中的就业困境分析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困境。
尽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将从人才供需不平衡、教育与实践脱节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方面分析高校教育中的就业困境。
1. 人才供需不平衡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但高校教育体系相对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速度。
一方面,传统学科仍然是许多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这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另一方面,新兴行业和技术领域的就业机会呈现井喷态势,但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却严重不足。
这种供需失衡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2. 教育与实践脱节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对实际工作环境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因为他们缺乏与用人单位需求匹配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同时,一些就业市场中迅速发展的行业和职位要求新颖、创新的思维方式,而高校教育却未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
3. 专业设置不合理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决策,因此某些热门专业拥挤现象严重。
许多学生选择热门专业并滞留其中,导致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增大。
与此同时,一些较为冷门或综合性强的专业往往被忽视或轻视。
这种片面追求某些热门专业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倾向,限制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二、高校教育中的就业困境解决思路针对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就业困境,需要综合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
1. 增加职业导向和实践教育为了加强学生与职业市场之间的衔接,高校应增加职业导向和实践教育课程。
这包括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聘请企业导师参与指导、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等。
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将更容易获得实践经验,并且能够灵活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求职调研之孙子兵法[1]-48页精选文档
合。
——(美)乔恩沃纳
( 1) 观 察 能 力
( 4) 判 断 能 力
( 7) 口 头 表 达 能 力
( 10) 学 习 能 力
( 13) 组 织 能 力
( 16) 业 务 操 作 能 力 ( 19)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 22) 发 散 性 思 维 ( 25) 解 决 问 题 技 能 ( 28) 心 理 调 适 能 力 ( 31) 前 瞻 性 能 力 ( 34) 商 业 导 向 能 力 ( 37) 委 派 任 务 能 力 ( 40) 情 商 能 力 ( 43) 反 馈 能 力 ( 46) 知 觉 /判 断 能 力 ( 49) 结 果 导 向 能 力 ( 52) 制 定 战 略 能 力 ( 55)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大学毕业生求职调研 ——之孙子兵法
培训师:谌影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 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 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知己篇:找到自己的坐标
1 你了解自己吗?
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吗?
个性名称 ( 2) 坚 定 性 ( 5) 事 业 心 ( 8) 服 务 性 ( 11) 稳 定 性 ( 14) 规 范 性 ( 有 恒 ) ( 17) 怀 疑 性 ( 20) 自 虑 性 ( 忧 虑 ) ( 23) 自 律 性 ( 26) 上 进 心 ( 29) 自 信 心 ( 32) 责 任 心 ( 35) 好 印 象 ( 38) 遵 循 成 就 ( 41) 心 理 性 ( 44) 管 理 潜 力 ( 47) 领 导 潜 力 ( 50) 实 现 水 平 ( 53) 严 密 性 ( 56) 冲 动 性 /安 详 性 ( 59) 风 险 动 机 ( 62) 成 就 动 机 ( 65) 合 作 精 神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第一节:问题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存在多种原因,例如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专业技能和实用能力等。
首先,大部分高校教育注重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实践经验上缺乏。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往往无法立即适应工作环境。
其次,毕业生缺乏专业技能和实用能力会使他们难以在市场上找到理想的工作。
例如,有些大学生专业专注于研究,而没有接受过相关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这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必须在工作场所学习这些技能。
第二节:解决方案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加强雇主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等。
1.增加就业机会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大学也可以发展更多与市场相关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提高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应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培训。
大学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实习项目,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实习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3.加强雇主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为了加强雇主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大学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并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就业经验。
同时,大学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计划。
第三节:结论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只有提高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加强雇主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同时大力增加就业机会,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以帮助更多的毕业生顺利就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就业之路。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1.1 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非重点院校、非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困难。
1.2 就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即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就业,而一些非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这导致了一些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局面。
1.3 就业质量亟待提升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整体上较高,但就业质量却亟待提升。
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薪资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2.1 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等形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
2.2 拓宽就业渠道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空间。
2.3 优化专业设置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情况,合理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鼓励学生选择热门专业,同时加强对非热门专业的就业指导,提升非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2.4 加强实习实训高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安排,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要求,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2.5 建立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就业服务。
通过平台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开展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孙子兵法在大学生就业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第9卷第3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收稿日期:2006 12 27作者简介:魏有兴(1975 ),男,江西安远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孙子兵法在大学生就业营销策略中的应用魏有兴1,王 琳2(1.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工部,江苏常州 213022; 2.河海大学学生处,江苏南京 210098)摘 要: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市场化特征,营销战略已运用其中。
根据大学生就业与孙子兵法的相同切合点,笔者提出了若干孙子兵法思想在大学生就业营销策略中的应用,对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孙子兵法;大学生就业;营销策略中图分类号:G40 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970(2007)03 0086 0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达20%[1]。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非常突出,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乃至供大于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工作由过去的 卖方市场!转向 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转化,也是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
希金斯曾经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2]。
依据该分析框架发现: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必将长期存在。
根据美国的科特勒市场营销理论,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就会产生市场营销的行为[3]。
因此,只要市场产生供求矛盾,营销的策略就会随之产生,营销策略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路。
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篇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成因,探讨如何从系统论视角下进行分析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难度大。
目前,中国高校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压力也一直在增加。
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工作选择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2)收入不高。
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高校毕业生都不得不从事低工资、低学历要求的工作,发展前景不高。
(3)就业匹配度差。
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却不能和市场要求紧密匹配,或者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几乎没有对应的工作岗位可匹配。
(4)角色转变迟缓,高校毕业生无法适应职场变化,换岗遇到困难,这也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到了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交织互动,形成了系统性问题。
下面是一些可能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1)教育质量问题:一些普通高校、二本院校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科规划混乱等问题,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难度加大。
(2)经济结构转型问题: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部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用人单位过于苛刻的招聘条件:部分用人单位提出的招聘条件过于苛刻,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而这样的苛刻条件往往是因为用人单位过于追求高效率,导致对应聘者的要求过于高。
(4)市场环境不稳定:社会经济环境不稳定,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直接缩小了新就业岗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扩大化,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就业困境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并不乐观。
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给高校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供给过剩,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
而且,一些传统行业逐渐落后,新兴行业又需要更多的技能和经验,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许多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对岗位需求的差距比较大。
其次,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并不被用人单位认可,导致他们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
此外,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机会较少,高校毕业生只能接受低薪或非相关专业的工作,严重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
另外,还有一些就业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等问题,使得一些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首先,高校应优化教育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推出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扩大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此外,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强就业信息共享,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职场。
最后,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提供更多的职业指导和帮助,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改革教育结构,加强实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政府提供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和更多培训机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社会各界提供指导和帮助,我们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从孙子兵法看学生就业误区
从孙子兵法看学生就业误区从孙子兵法看学生就业误区在当今的社会中,就业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于学生来说,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能够稳定的获得收入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然而,在日益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由于诸多误区,许多学生往往徒劳无功,努力却难见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孙子兵法”的思想来探讨学生在就业路上容易犯的误区以及如何把握就业机会。
一、“无谋之人,不可以言利害”孙子兵法中讲述到了很多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决策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够正确的进行决策,那么即使你谋划再好,最终也无法获得胜利。
同样,在就业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懂得如何制定正确的决策。
大多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认为只要找一个工作就行了,不是很在乎是什么样的公司或者工作,只要能够拿到一份工资就行。
然而,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中,大大小小的公司数不胜数,如果想要找到一份薪资高、职位好的工作,我们就必须对于每一个企业进行了解,审视其公司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是否与自己相符合,以免最终“走眼”。
二、“抜人先抜其贼”斩首计,是孙子兵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计策。
其含义是通过攻击敌方首领而有效地瓦解整个敌人的战斗力。
生猛的猎头公司为了给自家的客户找到最好的员工,会有针对性的搜索和识别,使用各种行业内私人的职业网络,这就是市场中的“斩首计"。
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在这场“斩首”大战中胜出就非常关键了。
首先要主动了解企业招聘信息,并且在自己的一份简历中突出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例外,可以通过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梳理职位的所有需要的工作内容和卓越能力并且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招聘经理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的专业识别提前产生共鸣,增加自己的优势点。
三、“兵不厌诈,此谓诈道也”在孙子兵法中,诈术属于军事战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给对手以虚假印象达到出奇制胜之目的。
对于一个求职者而言,也需要在求职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诈术。
首先应该避免出现过于谦虚的表现,应该张扬自己的优势、强调自己的能力,展示出自己的求职定位。
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分析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高校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就业形势分析1.1 就业率高校学生就业率一直是衡量就业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攀升,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这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
1.2 市场需求与供给矛盾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矛盾。
一方面,市场需求对于某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较高,比如计算机科学、金融等行业,就业前景较好。
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比如文学、历史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这说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二、就业市场现状与问题分析2.1 城乡差距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问题之一是城乡差距。
大多数高校学生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就业,导致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此外,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更多,存在着竞争激烈的情况,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2 就业导向不明确还有一个问题是高校学生就业导向不明确。
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毕业后就业难度大。
此外,一些学生对自身优势和职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晰,缺乏就业准备和规划。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3.1 加强实践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际项目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3.2 完善职业指导学校可以设立职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规划咨询、就业信息发布等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了解就业市场动态,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3.3 加强专业设置与需求对接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一、前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高校毕业生市场供需矛盾日趋难以缓解。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就业形势分析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经济逐渐由大量依靠出口、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阶段转为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然而在此过程中,我国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不同行业表现也十分不同,但整体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于非高校毕业生。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就业平台限制。
由于国内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会选择经验丰富、技能较高的人群,而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和职业技能,很难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
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工资普遍较高,企业争取节省人工成本,更倾向于雇佣非大学生的劳动力。
其次,教育与就业脱节。
目前,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很多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深层次隔阂,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在职场上乏人问津。
与此同时,就业的需求市场也存在一种矛盾:企业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存在,而高校生在校期间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缺乏职业技能,这也成为了他们进入工作市场的障碍。
第三,热门专业的供大于求。
如法律、国际贸易、统计学等领域的毕业生数量过多,但与此相反的是,音乐、文学艺术等不太受到学生欢迎的专业,市场需求量却相对较大。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1. 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市场的竞争已变得极其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劳动力市场,而为相同的工作岗位竞争的大学生数量却往往是相对稳定甚至是增加的。
2. 工作压力大求职困难不仅让大学生的就业期延长,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更大的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作为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巨大压力也具有非常显着的特色。
3. 开始实践的机会较少虽说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曾经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但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往往会发现需要的是职业技能。
《孙子兵法》思想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启示
《孙子兵法》思想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启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同时也渗透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管理原则。
这些思想和原则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高校维稳工作是在维护大学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方面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探讨《孙子兵法》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启示。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中强调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原则,即在企图打败敌人前,首先要做到了解敌情。
对高校维稳工作而言,这也同样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了解学生最容易面临的问题和危险,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教育。
其次,要了解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加强社会治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预警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高校也应该关注校内的治安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维稳计划,防范和解决各种安全事件。
二、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孙子兵法》中“兵贵神速,军队需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的思想再次提醒我们,高校的维稳工作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而这个团队主要包括校领导、治安保卫人员、学生和各个部门。
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团队,才能更好的承担起高校维稳工作下的责任和任务,同时,针对每一个问题,团队成员都应该及时沟通和协调,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一起应对,形成合力,维护大学校园的稳定和安全。
三、不动如山,动如雷霆孙子兵法中的“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思想启示我们,高校维稳工作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安全事件,有效的应对和控制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在安全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果断的行动,和一定的力度和速度,以快速的解决问题。
这也需要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高校拥有攻关团队,拥有高效的处置能力,同时在危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制定救援计划,通过多方合作处理事件,确保学生和员工的安全。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思想与原则对高校维稳工作具有强烈的启示作用,明确了指导思想,为高校维护稳定提供了现实的行动指南。
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分析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了解和分析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就业难题及应对策略等角度对高校学生就业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就业形势1.1 毕业生人数增多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但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一直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
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使得同一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1.2 就业率存在差异尽管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不同类型高校的就业率却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类高校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而专业类高校的就业率较低。
这可能与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差异有关。
二、就业难题2.1 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对等目前高校教育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许多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导致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
2.2 就业压力与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对于许多高校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隐患。
三、应对策略3.1 高校课程改革高校应当调整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与之匹配的岗位要求。
3.2 实习经验的重视进入社会之前,学生有必要尽早参与实习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学校与企业可以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
3.3 职业规划与辅导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与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
确保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合理规划,提高找工作的效率。
结语面对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市场的挑战,整个社会都应加大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力度。
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与选择。
孙子兵法在求职上的应用
“十二诡道”启示:主考官若贪利,你就设法用利去 诱惑它;对手或主考官,一旦露出破绽时。你就乘机去利 用它;对手的实力若十分充实,你就要设法防备它;如竞 聘十分激烈,你就暂时回避它;如主考官脾气暴躁、易动 怒,你就设法化解它;对手或主考官若词卑行敛,你就设 法使之骄惰;对手或主考官如心理素质良好,你就设法干 扰他,使之劳顿;对手与主考官若亲和团结,你就设法离 间它。
所谓“五事”,就是 “道”、“天”、“地”、 “将”、“法”五项战力的 基本要素。
我国古代人民对其理解 如右图。
那么,其在求职上的理 解又如何呢?
所谓“道”,就是要使其智 慧,让用人单位得以认可,让其 知道你能胜任这一岗位,而不会 背叛其单位,并始终为其最高利 益而永远效劳。这些求职之道, 即如何打入职场一些好的途径、 经验、方法等,都要求心中有数。
白 纵 横 三 千 里
经 天 纬 地
提出了战争指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
转化矛盾,积极制造有利于已方的发展态势、
点
而其核心便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通
最后强调用兵始于计谋,胜负出自“庙算”。
战场如此,职场亦然。
活学活用
在职场,如能巧妙运用“十 二诡道”,即”五事”、“七 计”,对职场行情进行分析,先 察后算,做到知己知被,再付诸 实施,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o
点 滴 皆 为千 天杯 作品 物来
都 是 香
雄
天
所谓“地”,是指平时所掌 握的技能高低、综合素质的好坏、 内部条件的优越与否以及在竞争 中所处的位置,看是否对所要竞 取的岗位有利,包括用人单位的 基本情况、招聘条件,还有对单 位的发展前景的估价,与竞争对 手的实力和潜力等,都应仔细了 解,分析利弊。
孙子兵法中的就业素养探析
孙子兵法中的就业素养探析《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理论范畴,这本书完全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道德和就业能力等就业素养的形成和锤炼提供了指导性参考。
一、“不可不察也”的就业意识《始计篇》开篇,孙子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全面振兴经济的今天,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就业,亦是“死生”、“存亡”的“国之大事”,作为毕业生和社会组织均不可不察。
毕业生是就业的主力军,如何“察”?就是要求毕业生对就业活动在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调控等方面要有足够的认知,要有主动就业的意识。
如要有主动了解就业环境,寻求环境需求与自身优势、特长契合点的意识。
要有自我剖析,树立目标,学会独立,培养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最起码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
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要积极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社会阅历,了解岗位需求,能为自己准确定位。
二、“修道而保法”的就业道德孙子看重“道”,把作为“道”治国治军的基础原则,所以他的“五事”“七计”思想都是以“道”为首。
他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他的“道”是上、下都有“道”:“令民与上同意也”、“主孰有道?”也就是说下层与上层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是下之道;上层仁义爱民、任贤选能、心胸豁达、忠信贤明、赏罚任法等才得民心,才是上层之道。
不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之“道”,不是生而知之,都需要“修”。
上层“修道”,必须“令素行”、“与众相得”、“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修其功”等,作好顶层设计,号召下层“修道”,感化“民”与“上同意”,最终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最佳效果,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8月·下期学术·理论现代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企业教育185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必然要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高校的教学体制迎来了新的挑战。
并且由于当前的国家财力还非常有限,不可能保证每一所高校都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
普通高校若不改变原来的教学和就业指导模式,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就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可能出现与大量中职学校普遍招生难状况相同的局面。
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参加高考人数已经由去年的960万降到今年的930万,而数年前这个数字高达1127万。
毫无疑问,危机已经来临。
因此,笔者尝试以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来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同行们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之所在。
孙子兵法含义博大精深,变化多端,看问题因触及本质而凸显尖锐,望各位领导及同行不介意笔者之论述。
一、五大方面看普通高校就业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集中于本科院校或者市场需求量并不是太高的高职专业。
所以,有许多高职院校教职工觉得大部分高职学生学的是技术,技术易学易懂,现在社会上对技术型人才需求依然旺盛,毕业生的就业还不用担心,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多少都有些不够重视。
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招生任务艰巨的问题,有一些高职院校甚至招不够维持学校基本运营的新生数。
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不能仅满足于现实的高就业率,而要彻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从而在社会各阶层形成强大的毕业生人脉关系。
哪一所学校的毕业生人脉关系强,这个学校的影响力就大,学生未来就业也必定更有优势或者有更多的机会,招生的时候才有竞争力。
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就非常注重这一点,这是他们魅力经久不衰的关键之一。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是从道、天、地、将、法来评估一个国家、一个军队是否具备赢得战争的实力。
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要提高就业率和招生竞争力,也得先从这五大方面寻找所存在的问题。
1、行政体制官僚化导致学校思想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没有思想灵魂的高校则难以面对竞争《孙子兵法》:“道者,令民与上之同意也。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才能把师生的意志凝聚在一起而为之努力学习、为之奋斗,这样的高校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否则必是一盘《孙子兵法》视野中的普通高校就业问题分析莫艳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柳州 545000)摘 要:近年,高考考生明显减少,意味着高校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笔者看来,原因根本在于大学生的就业难以及就业结构相对于其他就业人员没有形成显著优势。
因此,高校如何研究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实乃当务之急,那么首先就要从《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如果有高校敢为天下先,果断走出自己的路,必然形成“鳗鱼效应”,进而推动整个高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竞争力 学生就业 孙子兵法散沙,提高竞争力就无从说起。
多年来,大部分高校的管理风格比较官僚,敢于冲破传统桎梏,谋取新局面的高校实在是寥寥无几,其主力军却还是那几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名牌大学。
然而决定一个团体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第一因素是上下是否同心同德,在高校管理的官僚化氛围里,才者不能人尽其才,处处受节制打压排挤;无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导致教职工不愿意专注于本职工作,而营生其它;师生以校为家的观念淡薄,则集体主义意识缺位,自私自利等腐朽思想也就容易侵蚀学生的灵魂,学生亦因此而陷入迷茫状态的几率大增,从而滋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思想建设的内容越来越脱离社会的实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最后只能流于形式,造成几乎所有的师生已经不敢相信思想改造能真正推动学校及其自身发展。
但是,人性固然复杂,可观之社会,信仰宗教的人数不胜数,直销行业这个“舶来品”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无数人为之竞折腰。
无不表明思想的强大,让接触到的人不自觉间因为价值观的认同而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作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最科学、体系也最完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若一所学校能把它真正内化为师生们的信仰,这个学校的前途必是不可限量的。
有心发展高校事业的仁人志士,万万不可忽视这一点。
2、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诡异严峻的就业形势彼此冲突导致高校在学生培养方向上过于被动《孙子兵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也就是一个产业、一个机构发展的宏观环境。
我国教育的传统向来偏重理论学习,官场之道理念的灌输,而轻视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估计会有人反对这一点,认为高职学生本来学的是技术,一直都要他们动手的,强调的就是动手能力。
然而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受制于客观条件没有提供足够的设施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加上管理层大量繁杂的主观因素。
尽管学生有两年的学校经历,但主要的时间是在应付教材和考试,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容也不丰富,大多数学生仅停留在知之而不能为之的水平。
即使到了最后一年的实习阶段,学生也因为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督,许多学校对他们的实习评估没有执行得很细致,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技能水平与发达国家同等学历的学生相比较,差距显然相当大。
归根到底,也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差不多就行”的社会。
而在诡异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高校受环境以及体制意识之束缚,又难以打开改革局面。
这现代教育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86对于普通高校的影响就是,一方面专业设置被市场牵着鼻子最终战线拉长,而根本没有符合标准的教研实力配套,大部分师生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作风散漫,不到最后之境地绝不着急。
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并不衔接,往往是就业指导部门承受上级的指标压力和就业市场低迷的无情打击,其他部门只要不出乱子、任务完成、教学成绩基本达标,就不会遭受非难。
这样,即使就业指导部门人员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水平的教改方案,很可能就因为打破原有的平衡而被束之高阁。
诸多关于大学生生涯设计的研究成果颇受高校管理层的青睐,但鲜有得到具体落实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这意味着学生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阅历,但是这样的培训过程明显漫长,班主任至今为止没有在任何一所学校是专职工作,都是由教职工兼任,他们不可能荒弃自己的主业来接受培训,而高校招聘辅导员,最主要还是看中他们是否在学生干部中的重要岗位任过职,是否具备一定的行政领导能力,这已经绝对满足高校学生管理的需要,只要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衔接不起来,他们就没有必要为培训付出太多的精力。
3、薄弱的知识基础以及安逸的生活消磨学生的意志力自助者天助,无论外在环境是好还是坏,学生只要自己肯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个“独门绝技”,谦虚谨慎,就会有比一般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普通高校的学生知识底子薄,且十几年中小学校园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决定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难以在专业学习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而如今国内民众的生活条件已经基本宽裕,吃穿不愁,娱乐消遣方式丰富。
这两种因素严重影响普通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况且大学生正处年轻气盛的阶段,学校管理稍微严格,就会起反作用。
从目前看来,解决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的问题并非易事。
4、学校领导没有充分重视五大标准对学校管理的作用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领导层的战略把握和励精图治,在关键时刻,领导层的每个决定和行为就决定了学校的兴衰。
高校领导基本上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丰富的个人阅历以及渊博的知识是他们在社会上的显著特征。
如果他们在非教育部门的任何领导岗位工作,很容易得到下属的认可和支持。
但在高校,大多数教职工的学识也是相当丰富,教研能力自然不会在其领导之下,而追求傲骨精神、敢于藐视权威千百年来一直对高级知识分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若是高校领导不能按照五大标准来开展工作,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
五大标准就是智、信、仁、勇、严。
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做到这五大标准,并非难事。
尤其要强调的是,智不是要领导与教职工在教研能力上比高低,而是其所做出的决策和指示能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关键是要照顾得到教职工的自尊),符不符合学校的实际,即使学校面临严峻的学生就业形势,也只需要学校主要领导振臂一呼,制定和部署系列教改方案,保证绩效评估制度的正常执行。
不干涉具体事务,不越权插手人事安排,准确把握战略发展方向,是高校主要领导管理艺术的直接体现。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领导坐上今天的位置,会牵扯到很多关系,要平衡各种利益,有时候做事情也就由不得自己的良心,但只要心中有校,就一定找到解决之道。
当前很多普通高校教风学风散漫,频现贪腐案件,就业率低迷不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些高校的主要领导五大标准意识的淡薄。
5、就业指导体系转型缓慢,并非广大学生受益就业指导存在于中国当代高校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无论理论探索还是实际执行,就因为缺少这样或那样的条件而转型缓慢,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在普通高校,多数学生并不会主动接受就业辅导,表现在学生本身并不重视学校的什么就业指导课,缺课的比比皆是,就算去上课都不一定听课。
学校管理层也没有“产品意识”,一直停留在“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命运自己把握”的认识层面,最终除了要求毕业生上完一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定期或者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难看到它的踪影。
尽管学校明白,就业要从新生抓起,专家学者也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但终归是知易行难,不管是万众瞩目的领导层,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百姓,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苛求所有的领导要用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革显然是不实际的。
这样,优质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资源将永远只属于“优等生”或者关系户。
二、总结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真实状况及高校使命如果仅从改进就业指导模式的角度出发,很多同行已经总结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大都不如人意,这便是上文所论述的五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校毕业生就业素质及就业率的整体提高只能在国家层面上才能得到最终实现,因为要涉及到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及就学就业观念的转变、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财政改革等各个方面。
但由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然也存在着大量的商业机遇,必将大幅度增加企业对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高校如果还是任由学生盲目应对生活,还是对他们“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学习态度不管不问,就是对社会的极大不负责。
所有高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环境不是不好,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尚未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