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事策略分析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分析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描绘,小说展现了盖茨比的炽热爱情和对美国梦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虚荣、贪欲以及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
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
故事主要由卡拉韦主人公尼克·卡拉韦来叙述。
通过卡拉韦的视角,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盖茨比及其周围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卡拉韦作为一个旁观者,客观地描述了盖茨比的一生,同时也谈及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与故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其次,小说还运用了回忆叙事的手法。
整个故事是在卡拉韦回忆起与盖茨比的相识和相处时展开的。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作者将故事的发展与过去的回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时间的穿插和跳跃,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紧凑性和悬念感。
此外,小说还运用了多重叙述的手法。
除了卡拉韦的叙述,小说中还有其他人物的口述和信件的引用。
这些多重叙述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多维度。
不同人物的叙述方式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观点,使得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最后,小说还采用了象征手法的叙事。
通过对色彩、物品、场景等的描绘,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比如,绿灯象征着盖茨比对黛西的思念和对美国梦的追求;眼镜则象征着盖茨比的虚荣和身份的伪装等。
这些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综上所述,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第一人称叙事、回忆叙事、多重叙述和象征叙事等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故事的结构和情节,使得读者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更深入地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也成为了该小说被广泛传播和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方式分析
完 全 的 外 聚 焦 则 是叙 事 者 像 一 台 摄 影 机 . 不 能 进 人 人 物 以让读 者去相信尼克 的叙述是 真实可信 的 。另外 , 于可信度 既 对 这 方 面 . 茨 杰 拉 德 还 专 门在 故 事 的 开 头 这 样 写 道 : 菲 久 而 久 之 . 就 惯 于 对 所 有 的 人 都 保 留 判 断 . 个 习 惯 既 我 这 内 聚 焦 恰 好 是 居 于 其 中 的一 种 . 述 者 是 故 事 中 的人 物 在 叙
一
在 和之 前 的 认 识 是 没 有 的
这 里 是 乔 丹 的 出现 , 个 时 候 尼 克 对 黛 西 , 姆 . 丹 的 现 是 盖 茨 比 的 近 邻 ; 西 的 远 房 表 兄 ; 姆 的 大 学 同学 ; 时 又 在 这 汤 乔 黛 汤 同 和 黛 西 的密 友 乔 丹 谈 恋 爱 所 以 他 后 来 会 被 邀 请 到 汤 姆 家 做
就为 了说 明尼克一开始 和他们的关 系 . 克 的旁 观者位置在 此 尼 克 这 个 矛 盾 冲 突 外 的 人 一 个 介 入 的途 径 尼
实 实 在 在 的 被 确 定 了
重 读 一 遍 以上 所 写 的 , 觉 得 我 已经 给 人 一 种 印 象 . 像 参 考 文 献 : 我 好
对 于 盖 茨 比 。 克 更 是 没 什 么 认 识 , 然 见 面 以前 知 道 盖 客 , 和 黛 西 谈 话 , 见 到 盖 茨 比 . 从 乔 丹 口 中 知 道 黛 西 和 盖 尼 虽 会 会 会 茨 比是 他 的 邻 居 , 被 邀 请 去 参 加 舞 会 , 他 并 不 认 识 此 人 . 也 但 也 茨 比 的 往 事 . 因 为 如 此 . 克 和 黛 西 与 盖 茨 比 的 故 事 的 距 离 正 尼 毫 不 了 解 。 这 一 段 的描 写 其 实 是 作 者 有 意 为 之 , 盖 茨 比也 就 才 有 可 能拉 近 . 克作 为 一 个 和 他 们 的 感 情 纠纷 没 有 直 接 关 系 让 尼 是 本 文 的 中 心 主 人 公 最 后 出 场 而 且 以 一 种 这 样 的 方 式 . 际 上 的 人 才 能够 对 他 们 的事 了 解 得 如 此 清 楚 . 种 关 系 的 设 置 给 了 实 这
从叙事学框架角度赏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为以及思想中充分体现出来。换而言之, 人,所面向的是盖茨比自己。作者是站
无论是盖茨比,还是黛西,都追求美好, 在卡洛韦背后的隐性叙事人,也可以称
崇 尚 自 由。 这 便 是 当 时 背 景 下 的“ 美 之为间接叙事人。这正是作者弗·司各
国梦”。
特·菲茨杰拉德在叙事方面的高明之处。
三、以美国梦作为叙事的核心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相关内容 概述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后 的 1919 年 至 美 国 经 济 危 机 1929 年 之 间 的 十 年 时 间,美国历史上称之为“喧嚣时代”,无 论在经济运作上、工业生产上,还是在 人民生活水平上,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享乐主义、追求财富以及享 受物质生活等思想在美国得以盛兴。在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著名作家弗·司各 特·菲茨杰拉德创作了他的《了不起的 盖 茨 比 》。 在 这 篇 小 说 中, 作 者 将 卡 洛 韦作为全篇小说的叙述者,以孜孜不倦 的口吻叙述了盖茨比和黛西两个人之间 的爱情故事。克罗蒂亚·皮埃罗庞曾在 《纽约人》中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 了评论,原话为“20 世纪流传最广、最 为人钦佩的美国小说”。与此同时,诸多 著名作家、学者、研究者对这篇小说的 叙事手法钦佩不已。从叙事学框架角度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将“美国梦” 纳 入 其 中, 进 而 采 取 了 双 层 叙 事 手 法, 为小说内容的饱和度和可读性增添了不 少色彩。
点为男主角与女主角的先后登场埋下了 间周旋,这无疑传达出了黛西对财富的
伏笔。以黛西为视角进行叙事,借助第 向往。在这一期间,黛西对财富的向往
一人称“我”向本书的男主角盖茨比进 大于爱情,而爱情似乎成为了财富的附
行自我介绍——我嫁给的是一头猛兽, 属品。
叙事学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055[摘 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爵士时代”作品的代名词。
小说通过叙述者尼克的视角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空前繁荣的经济发展,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金钱对人类心灵的腐蚀,科技发展带来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著名诗人兼评论家T.S.Eliot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后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
通过叙事学的几个方面来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首先是叙事者视角(focalization),其次是人物塑造理论(characterization)。
[关 键 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聚焦模式;人物塑造叙事学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高甜甜一、聚焦模式(一)外聚焦外聚焦(external focalization),指叙事者所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可以用“叙事者<人物”这个公式表达。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里有多处运用了第一人称外聚焦模式。
申丹在《视角》一文中指出“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一般都为回顾性叙述,这一类型包括两个类别:一是叙事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昔;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的某件事情” 。
前者多为外聚焦,后者为内聚焦。
作品开头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即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昔,“‘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便是第一人称叙述外聚焦。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拉近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节,就像在聆听一个老朋友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往昔,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尼克初次受邀去酒会听到很多关于盖茨比的传言后想到“至少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乡下人认为他们不可能在长岛湾买下一座宫殿般的别墅”,说明尼克并不了解盖茨比的发家和身世。
有些关于盖茨比的过去要通过他人来完成说明。
例如,乔丹告诉尼克盖茨比之所以将别墅买在长岛是为了和黛西住在一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话语解读-4页文档资料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话语解读一、引言美国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多次搬上舞台和大银幕,文学作品的商业化积极地推动了该作品的大众化普及,也提高了作家的声誉和影响力。
2013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再次将这部经典作品搬上了大银幕。
电影由巴兹?鲁赫曼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领衔主演,投资成本约105亿美元,全球累计票房收入165亿美元(中华新闻传媒网),斩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与最佳服装设计奖。
本文以法国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基础,解读这部电影的叙事话语特征。
作家匠心独具的叙事话语使这部小说成为经典,电影对小说叙事特征的保留是其取得商业成功的要素之一。
二、叙事者:兴衰见证人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当今文学批评界,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研究中,依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者分为三类,分别为主角讲述自己的故事,即自叙述(autodiegetic),故事之外的旁观者讲述别人的故事,即异叙述(heteradiegetic),以及身处其中但并非主角的叙事者,即同叙述(homodiegetic)。
(Stam,37)由于身处其中却又置身事外,第三类叙事者在客观上使叙事的可信度提高。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家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同叙述角色――尼克?卡罗威。
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他见证了一切重要事件,同时也是小说的评论者,这些都得益于他的特殊身份。
尼克是盖茨比的邻居和朋友,是黛茜的表兄,是汤姆的大学同学,也是黛茜好友乔丹的男友。
因为“习惯于对所有人都保留判断,这个习惯使得许多有怪癖的人肯跟我讲心里话”(菲茨杰拉德,43),尼克成为掌握所有人秘密的特殊人物。
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成为盖茨比与黛茜重逢的牵线人,成为盖茨比与汤姆矛盾冲突的现场见证人。
(吴建国,189)电影保留了原作中的叙事手法,通过尼克和一位医生在1923年的交谈,讲述了发生在1922年的故事,中间穿插尼克的回忆与评论,运用了闪回等手段,在尼克的讲述与回忆之间转换,向观众展现了盖茨比生前的奢靡与死后的悲凉。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视角的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视角的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 Scott Fitzgerald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关于追逐梦想和追求真爱的故事。
在小说中,叙事视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位名叫尼克·卡拉威(Nick Carraway)的人物,他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尼克在小说中被描述成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来自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为了在纽约追寻金钱和事业的成功而来到了东部。
作为一个观察者,尼克亲身经历了盖茨比及其周围人物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叙述把整个故事呈现给读者。
尼克的叙述既客观又主观,他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会加入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
通过尼克的叙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盖茨比这个角色,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于东部社会的批评与思考。
其次,小说中还经常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叙述方式,这是指尼克和其他人物一起展开的群体叙述。
在这种叙述方式中,尼克并不是唯一的叙述者,其他人物也会在自己的角度上述说故事。
例如,在一场派对中,尼克和其他人一起看到了盖茨比的豪华别墅和盛大聚会,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别描述了这个场景。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感受,这种多视角的叙述,使小说更具深度和复杂性。
另外,小说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日记的形式,将一些人物的内心独白呈现出来。
其中,尤以盖茨比的日记最为重要。
通过盖茨比的日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他心中对于黛西的爱恋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盖茨比的日记呈现了他那种童话般的爱情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通过这种独白的方式,读者可以更加贴近盖茨比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所经历的矛盾和纠结。
最后,小说中还采用了远离主人公的叙述视角,通过关注次要人物的叙述,展现了他们对主人公的评价和思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元叙事聚焦
万方数据继续观察和如实叙述。
对所见所闻采取了旁观者具有的客观、不偏不倚的态度。
通过尼克的眼睛和嘴巴,读者了解到了相当多的其他事情,譬如盖茨比的真实身份和他的发家史、盖茨比生前奢华的生活和死后的悲凉、盖茨比不同于他人的品质、盖茨比与戴西的重逢、盖茨比与汤姆冲突、汤姆的情人以及汤姆的品质的一些劣迹等等。
透过尼克的眼睛,读者既看到了20世纪美国的辉煌,又看到了道德败坏的劣迹。
采用内聚焦叙事模式不仅使尼克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展露,也使他对小说中的主角和其他人物的描述更加自然、客观,拉近了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也使读者非常容易地融入到故事中。
但是,尼克并不是了解所有的事情,他很客观地在小说中也有所交待。
正如徐岱指出,内聚焦中同样存在着限制心J(嘣)。
如果没有了限制,内聚焦就会与全聚焦混为一谈。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局部限制也随处可见。
例如,在小说的开头,充当叙述者的“我”就对自己来了一番限制,告诉读者这个故事是他年纪尚轻,阅历也不深时碰上的。
又如,在叙述者“我”第一次见到盖茨比时的叙述:我相信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到盖茨比家去时,我是少数几个真正接到请帖的客人之一。
人们并不是邀请来的——他们是自己来的。
他们坐上汽车,车子把他们送到长岛,后来也不知怎么的他们总是出现在盖茨比的门口【4“”’。
在这段叙述中,“我”很清醒自己是被邀请来的,但是,他们——其他人是否是被邀请来的就不得而知,这里也存在着很明显的局部限制。
这种局部限制很好地控制了叙述的临界点,使内聚焦和全聚焦区别开来,使故事的虚构性降低,显出更大程度的真实性与可信性㈨蹦’。
另外,除了第一人称叙述模式,采用内聚焦模式同样可以选择第二与第三人称n](脚引。
第二人称叙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有明显的运用。
典型例子是在第三章,当尼克首次近距离审视盖茨比的性格和外表时,有一段描述: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
这是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是你一辈子也不过只遇见四五次。
以“上帝之眼”窥视——《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述视角探微
以“上帝之眼”窥视——《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述视角探微作者:逯艳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8期《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出版于1925年,作者是美国的弗·斯科特·菲茨拉杰德。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其长岛为写作背景展开,曾经被看成美国文学的“爵士时代”。
事实上,原作在刚出版时并不热销,甚至不受关注和欢迎,作者在世时的销售总量也不超过两万本。
直到20世纪50年代,原著进行再版时引发社会关注,曾经在后来的日子里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文小说之一。
当然,这部经典被搬上电影银幕多次,公认最为著名的一次改编出现在1974。
近期《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再次改编并上线,这次电影改编是由巴兹·鲁赫曼执导,于2013年5月中旬在美国首映后在中国内陆各大影院竞相上映,上映后时光网等主流电影信息网站给出的打分均保持在8分左右。
如此高分,一方面说明这次的电影改编是成功的,但是另一方面,必须看到该片同样受到类似郭敬明《小时代》上映后如出一辙的批评,诸如影片过度渲染场景的华丽、人物衣着的讲究、一掷千金的奢靡等等,这些有关物质崇拜的批评指向的确反映出受众群,尤其是站在批评平台上的知识分子,对影片做出的具有一定代表和指向的批评姿态。
然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得分终究超过《小时代》太多,这其中除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等国际一线影视好莱坞演员的明星效应之外,还存在其它方面制胜的因素,其中独特的电影叙述视角是值得深挖和探究的亮点。
一、窥视者: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一以贯之影片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都是由托比·马奎尔饰演的尼克·卡罗维一个人的叙述完成。
也就是说,影片开篇引入尼克回忆式的个人独白,将盖茨比这个人物引领进入受众的视域,到结尾时又换以尼克回忆式的书写方式,将盖茨比死后的境遇交代给受众。
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影片可以算是尼克的一种“回忆”。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解读
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004《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解读刘 明(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距今为止《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演绎了多个电影版本,从最初的默片到后来1974年获得多个奥斯卡奖的最为精彩的一次翻拍,这部小说被演绎成多种形式流传至今。
电影的原著是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在1925年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长岛为叙事背景,生动详细的为读者描述出了美国上个世纪上流社会的情况,可以说这部作品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经过数次的讨论,最终定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人物形象;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引言:二十世纪的美国学术界开始了一个意义巨大的评比活动,这个评比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历史中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影响力进行一次评比,来评选出最优秀的一百部文学作品,在这个榜单上,《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前列,由此可见这本书的阅读意义和研究意义很大。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突破了常规的叙事模式,整部作品都在主要以第一人称来叙事,同时又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本书以其精彩的叙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而闻名,这部作品几乎倾注了菲茨杰拉德的全部心血,书中完美彰显了当时的时代魅力,本文将对这部作品的多元叙事法进行分析,来尽最大可能的对这部作品蕴含的深层意蕴做一个剖析,希望对广大阅读爱好者的理解能起到参考作用。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将自己化身为盖茨比的好朋友,参与作品中的故事,以这样的视角展开叙事会让故事更富有真实性,也会将读者带入这种故事氛围中。
文章最初就指出,主人公是因为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的建议才写下了这部文学作品,每次主人公提到盖茨比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吞吞吐吐,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强烈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说似乎认识他、应该认识他,全文的故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主人公受到了来自盖茨比的邀请,听到了各种关于盖茨比的传言,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还有人说他是破落的贵族,众说纷纭为盖茨比这个人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叙事学框架角度赏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基于整体层面分析,《了不起的盖茨 比》采取了历史、叙事性兼叙手法进行
“美国梦”这一核心思想早在《美国 叙事,下面将结合叙事框架学进行多方
史诗》中便存在,它的深度内涵是让每 面的论述 :
一个公民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在
(一)透过叙事看“爵士时代”
说,是对黛西纯真的品行、美妙的身姿 为叙事者,通过卡洛韦的口吻对盖茨比
进行追求,对于黛西来说,是对盖茨比 与黛西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讲述。
巨大的财富与荣耀进行追求 ;男、女主 从客观学角度来说,以卡洛韦作为叙事
人公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美 人,所面向的是广大读者。全文的男主
国梦”,“美国梦”在男、女主人公的行 角盖茨比则充当了全篇小说的第三叙述
那种。黛西所论述的人便是汤姆,汤姆 的。在小说中,盖茨比的“美国梦”便
拥有巨大的财富,与此同时汤姆也是杀 是黛西。盖茨比对爱情有自己独特的见
害盖茨比的真凶。转换过来,以盖茨比 解。他认为,要爱一个人,便需要自由
为视角,借助第一人称“我”向本书的 地去爱,哪怕赔上生命也在所不辞。盖
女主角黛西进行自我介绍——我出生于 茨比的“美国梦”是架空在理想之上的,
叙述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展奠定了尤为坚实的基础。
人看整体,传达了当时美国背景下的人
作者在文字叙述方面重点突出了两 们最后的、最宏伟的“美国梦”。黛西与
大特点 :其一为语言富含批判性 ;其二 汤姆结婚后,当黛西对盖茨比有所耳闻
为充满自信的文字叙述。这样的叙述特 的情况下,便想极力地在这两个男人中
点为男主角与女主角的先后登场埋下了 间周旋,这无疑传达出了黛西对财富的
伏笔。以黛西为视角进行叙事,借助第 向往。在这一期间,黛西对财富的向往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叙事学解读
医生建议 尼克将 整个故事写下来 , 于是便 正式 开始了故 事的讲述 , 而尼克也成 为了 这个 故事 的 “ 执笔者”。 影片 主人公 盖茨 比直到 2 9分 5 2秒 才正式登场 , 而在 此之前尼 克对 盖茨比的
为基础 ,强 调对 影 片 的叙 事 结 构进 行 内在
般。
在故事 的讲述过程 中, 尼克的叙述与 第一人称 的体验互相交织 , 在讲 述者与参 与者 的身份之 间 自由地转换着 , 使整部影 片的叙事更加 紧凑 , 也更增添 了影片的 内 在 张力 ,实 现 了尼 克 ・ 卡罗 维对 影 片 的
过程 中成为有力的推动者。 尼克就像一个 全能 的视点 ,洞知整个故事和每个细节 , 亲身 经历 的情 节设置使 整个故 事真实 可 信, 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犹如亲身经历
一
场华美中带着悲怆 的视觉盛宴。 电影叙 事学从 2 0世纪 7 0年代 开始
发展 ,直到 2 0世纪 8 0 年代之后才逐渐成 为一门系统的理论 ,它借用文学叙事学的 概念和方法 ,以结构主义和普洛普理论作
N E W S W O R L D I 艺廊回声
《 了不起 的盖 茨 比》的 电影叙 事 学解 读
。蒋 茜茜
【 摘
要】改编 自菲茨杰拉德 同名 小说的 3 D 版 电影 了不起 的盖 茨比 于 2 O 1 3 年 8月 3 0日在 中国上映 , 导演 巴兹 ・ 鲁赫曼将最
擅长的华丽视效在这部影 片中展现得淋漓尽 致。 强大的演员阵容 , 精致 的服装造型 , 奢靡 的建筑场景 , 打造 了好莱坞历史上 “ 最华丽的
反映了 “ 美 国 梦 ”的幻 灭 。 导 演 巴兹 ・ 鲁 赫
听觉叙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
自身深 刻 的 内涵 与精 致 的表 现 手法 赢 得 了文学 评论 界 的广 泛关 注 。 菲 茨杰 拉 德 的确 称得 上 是 一个
一 .
听觉 代替 了 视觉 的 表现 ,让 读 者 在 人 物 形 象 的模糊 与 具体 中感 受 着 某 种独 特 的美学 魅力 。 而黛 西 的声音 ,
正是 这听 觉表 现 的 中心 。 “ 我” 在见到黛西的时候 , 菲氏 并 没 有 描 述 那 个 女 人 到 底 什 么 模
学 教 育
听觉叙事: 《 了不起的盖茨比》 的叙事技巧
圃 张曦 _ 车
内容 摘 要 : 菲 茨 杰 拉 德 善 于 用 不 起 眼 的 细 节 来 勾勒 情 节 与 时代 , 这 一 写作 特 点 在 《 了不 起 的 盖 茨 比》 这 部 小 说 中表 现 得尤 为 突 出 。在 《 了不 起 的盖 茨 比》 中, 菲 茨杰 拉 德 用 声 音 勾 勒 了整 个 故 事 , 首 先 是 黛 西 的声 音 , 这 个 声
天才 , 在 他 的作 品 中 , 你 总 能看 到那 些 比星茨 饭 店 的钻石 还要 闪亮 的叙 述 方式 。 在《 了不 起 的盖茨 比》 中, 这 样 的 闪光 点 尤其 多 。很 多 文章 都 分 析过 这 个 故 事 的叙 述 者 卡 罗 威 : 他 既是 一个 叙 述者 , 也 是一 个 见证 人 ; 既是 一个 评论者 , 又是 一个 代 言人 。 但 这 个故 事 同 时还 存在 另 一 一 个 隐 蔽 的叙 事者 , 那 就是 “ 声音 ” “ 说” 出来 的故 事 菲茨 杰拉 德 的伟 大 之 处 ,其 中
从叙事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改编艺术
从叙事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改编艺术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上映。
但不幸的是,尽管导演穷尽心力,媒体方面却反响平平。
究其原因,导演对原著叙事的把握与运用成了这部影片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成就了该片故事性的完美还原,却也造成了影片思想性的极大缺憾。
本文拟从叙事手法和叙述者两方面进行讨论,通过电影与原著的对比,向读者阐释影片在改编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标签:叙事学;《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艺术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盖茨比》)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该作已4度登上银幕与观众见面。
但遗憾的是,除了1974年的版本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以外,其他版本的创作却并不理想。
所以当巴兹·鲁曼宣布采用3D技术重拍《盖茨比》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期待一个原汁原味的“盖茨比”。
事与愿违,与大多数被翻拍的顶级名著的命运相似,《盖茨比》似乎同样遭到了评论界的无情“吐槽”。
该片在美国上映后,媒体综评55分,基本上算是“不及格”。
而纵观对影片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化的趋向:一方面有人就影片逼真的时代感和与原著高度的契合度赞叹不已,认为导演已把握住故事的精髓;另一方面,对该片的质疑则主要集中于针对导演自我发挥的不满,认为其“除了美轮美奂的美术幕景、时髦的配乐和摄影手法外,原著的主题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1]比起之前的影片版本,2013版《盖茨比》融入了时尚的3D视觉效果,保留了整个故事结构,还原了80%以上的情节,且含有大量的原著台词独白,却遭到如此评价实在有点意外。
但正如古语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影片中最成功的表达方式也恰恰成了该片的硬伤所在。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亮点和缺憾,都在导演对原著叙事的还原处理中有所体现。
叙述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其艺术效果.docx
叙述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其艺术效果摘要:菲茨杰拉尔德作为“爵士时代”最重要的的代言人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分析其独特的叙事技巧,依据现代叙事学理论,从叙述手法来分析该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成功运用,并分析它的成功运用给文章带来的贡献:不仅深化了悲剧主题,而且赋予文本全新的意义和深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技巧尼克•卡洛威一•引言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作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喧嚣的二十年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情节简单、结构严谨、思想深邃,就连连素以苛严著称的T • S•艾略特也断言它代表了“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美国青年在“美国梦”破灭时的心理。
小说的主题描述的是这个梦的空幻,以及一个人因为相信美国梦而遭受毁灭的悲剧。
小说对于爱情与理想的描写,字里行间隐隐渗透着一股哀伤的细流,表露了作者对这一代人理想破灭的深深同情。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当时的时代风貌,深刻反映了“美国梦”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
作者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同时融合了一些现代叙述技巧,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叙述,并且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之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可以说,这部小说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它非凡的叙事技巧。
⑵二.叙事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学的核心概念是叙述视角,也称作叙述体态。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者叙述故事的角度,是读:者观察故事世界赖以凭借的眼光。
根据叙述者与作品人物的关系,叙述视角可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三种类型。
[3]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发展出了一种后来被反复模仿的技巧:故事是有一个担任叙事的观察者讲述的,这个观察者不是作者,而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他既游离于行动之外,同时又深深地参与其中。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在描写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出色的叙事技巧。
一、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描写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鲜明的就是男主角盖茨比。
通过对盖茨比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善良、坚定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同时,作者也描绘了其他人物形象的细节,如琼斯夫人的装扮、汤姆的粗暴和黛西的优雅等,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
二、使用复杂的叙述结构
小说采用了复杂的叙述结构,其中包括多层次的故事情节和对过去的回忆。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表达的主题。
三、采用象征手法
小说中的一些形象和情节具有象征意义,如绿灯、黄色汽车和眼镜等,
都代表着小说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主旨。
总之,《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使用复杂的叙述结构和采用象征手法等叙事技巧,成功地展现了美国社会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类追求幸福和理想的思考。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结构关系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结构关系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经典卡通片,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启发着的故事。
整部影片的叙述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引入、冲突、发展和结局。
一、引入:故事主要围绕斯坦利·盖茨比展开,描述他的生活背景与生活经历,以及他如何成为一个英雄人物。
影片从斯坦利·盖茨比的幼儿时期风趣的活动开始,借此引出他之后的成长与历程。
二、冲突:故事发展向前,斯坦利和母亲一路回到拯救前叔叔之处,准备与那
些掠夺淳化老爷爷财产的人对抗。
在这段旅程中,斯坦利与维多利亚(乡村妹妹)共同经历了各种困境,个人内心的冲突也渐渐显现。
三、发展:影片发展到这里,斯坦利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反击,他的勇敢与智慧
得到了充分展示,并有效地平息了暴力冲突,而他也收获了朋友们的赞赏。
由于斯坦利的勇敢与实力,他也成功奠定了英雄人物的地位。
四、结局:影片结尾,斯坦利不仅完成了拯救前叔叔的伟大任务,更赢得了家
人和朋友们的掌声,获得了最大的赤子之心的安慰。
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斯坦利收获的不仅是他对朋友们的敬仰,更是对他人的真诚友情。
分析看,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结构具有连贯性,从斯坦利的童年起,他的处境以及努力以及心理上的转变几乎都一一展开,内容涵盖从勇气到理想,唤起每个人心中真诚友情与热情爱心。
影片还作为一种现实社会教育,对善与恶进行了有力的宣扬,可以说极大地凝聚了人们对美好故事的良好期待。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事艺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作者向读者展示盖茨比的故事。
首先,作者使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盖茨比的故事。这种方式使得作者能够更好地描述盖茨比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同时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盖茨比的故事。
其次,作者还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述盖茨比的心理和情感。例如,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盖茨比的心情。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写道:“盖茨比的心如刀割。”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盖茨比的痛苦。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插入语和描述来展示盖茨比的内心世界。例如,作者写道:“他感到自己被孤立了,他的心情沮丧。”这句话使用了插入语的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盖茨比的心情。
总的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艺术十分成功,作者通过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盖茨比的心理变化和情感。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细节描写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盖茨比的故事。例如,在小说中,作者描述了盖茨比住在贫民窟的生活细节,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盖茨比来展示盖茨比的成长和变化。例如,作者描述了盖茨比从贫民窟的生活到成功的演员的生活的对比,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盖茨比的成功。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探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探析[摘要] 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将于2013年暑期重新翻拍上映。
这部已经五次登上电影银幕的故事片根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影片通过主人公的事业奋斗和爱情坎坷历程,感叹众多“美国梦”的覆灭。
电影中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和技巧为观众津津乐道,摄影机下,内聚焦、全聚焦与外聚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巧妙结合、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剖析人物内心世界,深化影片主题。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影片效果一、影片简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好莱坞电影史上,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共有五个版本先后登上了电影银幕。
1926年的默片电影问世最早,但如今只剩下两分钟的预告片,完整版本已难觅踪迹。
1949年的电影版本票房收入不高,评论界也一片哗然。
最为成功的改编电影是1974年版本,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最佳音乐和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以20世纪的美国为背景,演绎了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浮夸生活以及这种大环境下主人公的爱情纠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面临空前的迷茫和失落,社会经济和政治陷入一片混乱,对文明崩塌的绝望与恐惧情绪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
影片故事并没有突破东方爱情故事中典型的嫌贫爱富桥段,剧情设计上也无太多的特立独行之处。
穷苦家庭出身的盖茨比在荣升少尉军官后,终于获得了漂亮姑娘黛西的芳心,但他到法国参战后,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寂寞难耐的黛西很快投向了汤姆的怀抱,一个低俗、粗鲁却富甲一方的男人。
等盖茨比倒卖股票和私酒成为百万富翁后,他幻想着和女友重温旧梦,结果却遭到旧情人无比残酷的栽赃嫁祸,情人黛西开车故意撞死了汤姆的情人,却将所犯下的全部罪责推到盖茨比的身上。
影片的最后,黛西和汤姆言归于好,开始新生活,而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却一片冷清,讽刺又无奈。
电影中的盖茨比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他靠着艰苦创业的精神,白手起家,为人也慷慨无私,在生活中充满了创造性的热情,积极游走于事业和爱情之中,不断展开人生新的篇章,积极乐观地面对坎坷,用每一滴汗水装点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_了不起的盖茨比_的叙事策略探析
5了不起的盖茨比6的叙事策略探析马 隽(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院,北京 100876)摘 要:5了不起的盖茨比6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篇,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力作,被公认是其思想和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
本文试图从戏剧化的叙述者、多元化的叙述角度、悬念的设置与诗化的叙事语言等四个层面,探讨和挖掘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菲兹杰拉德;5了不起的盖茨比6;叙事者;叙事角度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05)02-0054-045了不起的盖茨比6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篇,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力作,被公认是其思想和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
它深刻地再现了/爵士时代0美国青年人所追逐的/美国梦0的幻灭,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该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读者与评论界的赞誉,T 1S 1艾略特曾称之为/美国小说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所迈出的第一步0。
在作品中,菲兹杰拉德变革了传统叙述手法与视角,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将小说的内容与形式较完美地统一起来,并辅之以匠心独运的情节安排,刻画人物、深化主题。
本文试图从戏剧化的叙述者、多元化的叙述角度、悬念的设置与诗化的叙事语言等四个层面,探寻和挖掘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一、戏剧化的叙述者戏剧化的叙述,就是/把叙述者完全戏剧化,把他们变成与其所讲述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0。
5了不起的盖茨比6的戏剧化叙述者基本上是以尼克为代表。
他既是小说的叙述者,又是小说的重要人物之一。
小说的题目虽然是/了不起的盖茨比0,但实际上却讲述了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尼克自己的故事)))小说的辅线和陪衬;另一个是盖茨比的故事)))小说的重心与主体。
尼克参与了他所叙述的盖茨比的故事,使小说/故事内有故事0。
这两个故事时而合二为一,时而并行铺陈,构成了独特的叙事效果。
菲兹杰拉德摈弃了传统,选取尼克作为主要戏剧化叙述者,首先是在于对尼克这个形象/双重身份0的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动漫S t IWTW x S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事策略分析李苗苗(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2013年由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还原度较高,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本文将结合电影叙事学理论中的叙述者、叙述方位、叙述分层等问题,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事学;叙述者;叙述分层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2-0134-012013年由巴兹•鲁赫曼导演、莱昂纳多主演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较大程度地还原了小说原作中的场景和事件,凭借一定的叙事策略,影片受到一致好评。
一、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影片开头尼克在同医生交谈,医生对尼克的病症诊断单上显示,“病态酒鬼、失眠症患者、深陷愤怒、焦虑、沮丧”,这个细节暗示叙述者即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尼克的叙述不可能完全可靠。
尼克在医生的鼓励下将1922年夏天关于盖茨比的故事写成了小说,为了提醒观众这是一部小说,导演还刻意将尼克写下的文字用书写体的字幕形式呈现在画面上,表明了尼克叙述的主观性。
结尾盖茨比凄凉地死去,这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尼克的个人评价是对于当时美国社会大多数人醉生梦死、随波逐流、麻木不仁、冷酷绝情的价值观的冷酷批判o在k影叙事理论中,叙述包括可靠叙述与不可靠叙述。
不可靠叙述的标记有许多,例如语调风格、克制叙述、叙述者无叙述能力等等。
该影片主要人物是盖茨比,但导演却从次要人物——尼克的角度来展开叙述。
影片开场是一段第一人称的独白,观众看不到说话者,只能看到黑夜中的一盏绿灯,当镜头慢慢移动并推进房间,观众才发现说话者是坐在沙发上的男子尼克,他正在向医生讲述故事,随后提到了主人公盖茨比。
根据不可靠叙述理论,利用剧中人物讲故事的这种语调风格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存在极大的主观性。
此外,从电影开头、结尾或中间尼克所做的一些主观评价,不难看出尼克是一个单纯天真的人。
他在叙述时,不可避免会流露出一些与客观情况不相符的主观想法和评价。
尼克在开头时说:“我从不轻易评判别人,尽管我也有底线。
”见证盖茨比梦想的破灭,触碰了尼克的底线,所以尼克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真实客观,他必定加上了自己的主观评判、推测,有自己的道德倾向,而这种主观色彩就给影片蒙上了一层不可靠叙述的面纱。
二、叙述方位从叙述方位理论来看,作为叙述者的尼克并不是一直对所有人物、所有事件了如指掌的,电影的叙事方位会根据不同的事件做出变化。
例如盖茨比的家庭出身,他到底出身于十分富有的精英家庭还是父母都是农民的贫穷之家,叙述者尼克并不清楚,只能通过其他人或盖茨比本人的叙述得知。
此时,叙述者尼克的视野范围小于剧中人物盖茨比。
这是因为电影的大叙述者(也就是导演团队)在故意隐瞒信息,刻意不直接告诉观众盖茨比的身份背景,而是通过他人的众说纷纭、盖茨比的叙述、尼克的怀疑、汤姆的调查结果来间接描述,让盖茨比的形象保持神秘,包括5年前黛西与盖茨比的感情线索,也是由盖茨比叙述完成,作为整个事件叙述者的尼克对此事是一无所知的。
这部影片采用了显身叙述者加次要人物视角(尼克)的叙述方法,尼克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是他将剧中的主要人物盖茨比、黛西、汤姆等人串联起来。
尽管如此,尼克的认知仍然有限,视野范围狭窄,并不能满足观众对于盖茨比以及其他人物的好奇心理。
因此,需要电影的叙述方位来回变化,从而渐渐对人物身份、事件抽丝剥茧。
三、叙述层叙述分层与跨层,也是小说、绘画中的常用技巧。
最著名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整体运用了多层套层结构,小说中包括超叙述层(这部小说的大叙述者,一般是指作者)、主叙述层(小说中讲故事的山鲁佐德)、次叙述层(山鲁佐德故事中的人物)三个层次,这种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很独特,使整部作品显得很有趣。
在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虽然叙述分层并未如此复杂,但也用到了分层套层的叙述结构。
首先,最高叙述层——超叙述层面:这部影片的一个大叙述者(导演团队),通过这部影片向观众叙述20世纪20年代一个努力追求梦想的人最终失败的故事。
其次,主叙述层面:在影片内部,尼克作为此叙述层的叙述者,在向医生讲述一个自己亲眼见证的美国梦幻的事件,同时他又是剧中的次要人物。
再次,次叙述层面:在尼克所叙述的故事中,主人公盖茨比以及高尔夫球运动员乔丹等人有时又会对他们自己所知道的过去的事情(比如盖茨比家庭背景、盖茨比如何与黛西相爱又分开、盖茨比如何追梦得到财富)进行叙述。
总体来看,这部影片包含了这三个叙述层。
主叙述层和次叙述层的叙述,增加了观众对于剧中人物和事件的了解,但人物的叙述又往往是主观的,叙述是否真实,观众无从得知。
主叙述层面,剧中人物尼克对于整个故事的叙述存在于影片开头和结尾,偶尔穿插在影片中间,便于观众随时从故事情节中抽离出来,不至于深陷故事情节,以引发观众对美国梦的思考,同时又透露岀尼克个人的主观批判,这也代表了多数人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性、金钱等的反思。
叙述改辙(也称另叙述),指由叙述者先叙述一个情节,但是之后又告诉观众,这个情节不是真的。
⑴影片中,叙述改辙应用在关于盖茨比的真实身份上。
在26分30秒,各种谣言对盖茨比的描述都不一样,说他是间谍、刺客、王子。
在36分,盖茨比自己向尼克讲述自己的背景,家境优越,祖辈多代毕业于牛津大学。
这个时候,尼克对盖茨比话语的真实性是有(下转第137页)134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ol.10No.12 June2019第10卷第12期2019年06月每天的“活跃用户数量”是检验新闻客户端品质重要的参考,客户端稿件后的评论区跟帖是较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反馈与互动是对服务的肯定,有时候新闻很短,但引发的读者评论往往很出彩,这时候小编的跟评互动也很有必要。
据宁波市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课题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对宁波市民发放的380多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注册了“甬派”,使用频率在每日5次以内,33.57%的受访者认为“甬派”影响力“较大”。
⑴创新是新媒体永恒的命题。
新的挑战不断会岀现,新媒体只有不断引领技术、内容和服务的新潮流,才能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必须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创新。
“甬派”的学习和进化能力非常强,能够把互联网商业平台最新最潮的技术和理念学习、吸纳过来。
对先进经验的梳理、筛选、移植、放大、整合使“甬派”不断壮大。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此,“甬派”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迭代更新。
“甬派”自创的采编系统已经与方正系统打通,无缝对接。
旗下派联公司20多人,负责APP的迭代升级,智派云平台开发、运维、升级,负责技术输出。
“智派云”采用国际领先的“微服务”技术架构开发,与宁报旗下“甬派”新闻APP、中国宁波网、报纸采编系统、微信和微博及集团方正办公系统全面集成。
自宣和外宣同样重要,酒香还需勤吆喝。
“甬派”传媒旗下派声公司30多人,负责APP的推广、广告运维、活动策划。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还牵手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共同推广“甬派”。
每月的8日,“甬派”设为派粉日,各种线上线下活动让“粉丝”乐淘淘。
做好自己,在自身吸引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甬派”的“朋友圈”也会不断壮大。
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推进杭州湾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甬派”2018年4月27日发起倡议,与上海澎湃、界面新闻等上海、江苏、浙江16座城市的18家主流移动新媒体组成长三角最铁媒体“朋友圈”,在新闻资源联动整合、重大主题报道共同策划、技术互通有无、经营、相互支持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协作与沟通机制,以整体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移动新媒体的水平,从更高的层面以更好的角度讲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精彩故事,传播好新时代区域发展的最强音。
至今,联盟扩容至26座核心城市的30多家新媒体。
四、结语舆瓦晶多变、多元、多样,信息革命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一起带入了全渠道、多终端的深度融合的融媒体时代。
⑵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决心和信心,守住一个“正”字,突出一个“新”字,守正为先,革故创新,贴近民心。
同时,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强化移动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渠道、平台、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让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
同时,应当做好“新闻+服务”,把媒体产业做大做强,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融合的深度推进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张璟璟.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创新策略探析[J].传媒评论,2018(10):82-83.[2]张韬.解析新常态下网络视听新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45-50.作者简介:牟同飞(1977—),男,浙江台州人,本科,记者,浙江省记协理事冶州日报社全媒体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新闻。
(上接第134页)怀疑的,当然,观众也在怀疑,盖茨比的身份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1小时08分,尼克终于讲出了盖茨比的真实身份,他岀身于农民家庭,后来通过努力拥有了财富,直到这里,观众才确定了盖茨比的真实身份。
但此前两次的叙述并不是多余的,盖茨比的家庭背景如何在影片中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叙述改辙是导演故意为之,旨在让观众自己进行思考判断。
优越的家境和农民岀身两种身份的这一对比,体现岀了影片蕴含的一个主题——身份卑微的人跻身上层社会的艰难,即使拥有了财富,也无法被上层人认可。
这是上层社会人的麻木和自私,也是美国梦背后的虚假和残酷。
四、叙述文本的时间马塞尔•马尔丹说:“电影是时间的艺术。
”⑵电影开始时,尼克处于1929年,而当尼克的叙述展开时,就是1922年夏天尼克到达纽约后遇见盖茨比的事,在这段叙述中,又常常会涉及1917年的战争、盖茨比与黛西的恋爱以及盖茨比年少时的家庭背景等。
确切来说,电影中的故事时间应当主要是指1922年夏天。
但电影不会也不能完全将一个夏天的事情完全搬上银幕,只是选取了其中的部分事件,省略了琐碎的生活片段,通过142分钟的话语时间将美国梦的破灭展现给观众。
另外,影片中所提到的故事是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2年美国“禁酒令”实施这样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使得影片具有人物的苍凉感和历史真实感。
五、结语盖冕康一个富有梦想的人,他虽然得到了大笔财富,但没有挽回黛西的爱,反而被辜负,而辜负盖茨比的人又岂止黛西一人,揭示了当时风尚败坏的社会、贪婪浅薄的人性,这将盖茨比跻身上层社会的美国梦全然击溃。
最终凄凉死去的盖茨比与其生前万人景仰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昭示了人在社会历史、宿命、人性面前的脆弱与无力感,个体根本无法与社会、人性的复杂抗衡,即使得到财富、看似辉煌的盖茨比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