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成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合集下载

成都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成都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成都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一、成都经济总体概况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西南重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长江上游三角地区、长江中游湖北、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形成锚定效应,形成了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二、成都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一)资源环境指标
(1)空气质量
根据中国环境质量标准,成都市2024年度空气质量状况平均AQI为47.6,达标率高达97.2%。

这表明,成都空气污染水平相对较低,但持续的大气污染问题仍然是成都公共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

(2)水质
根据中国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成都市2024年度水质状况86.9%处于优良水质,其中公共饮用水水质状况达到94.6%。

这表明,成都城市的水质总体属于优良水质。

专栏1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指标

专栏1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指标

专栏“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年年“十二五”增减情况总量控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氨氮排放总量(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环境质量城市空气质量未全面达到二级标准达到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岷江外江、沱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达到Ⅲ类标准府河、江安河等重污染小流域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降低率黄龙溪、江安河二江寺断面为劣Ⅴ类水体超标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较年降低注: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

1 / 4专栏水污染防控重点重点控制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

重点控制行业造纸、医药、化工、纺织印染、皮革、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等。

工作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监管、非点源污染防治、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节水减污型绿色产业体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

重点保护区域河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来水区、个出境断面水域(府河黄龙溪、岷江外江岳店子、沱江五凤)、锦江中心城区段。

湖库:紫坪铺水库。

重点整治流域重点流域:岷江、沱江成都段。

受污染的重点小流域(岷江、沱江一级支流)。

重污染流域:府河、江安河。

中轻度污染流域:毗河、新津南河等。

受污染的重点小流域(岷江、沱江二级支流):杨柳河、西江河、石板河、绣川河、驿马河、芦溪河、董家河、陡沟河等。

专栏成都市“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控重点重点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重点行业火电、钢铁、石化、水泥和化工等。

重点工作优化空间布局、颗粒物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有毒废气环境管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以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为重点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重点工程电力行业烟气治理工程、非电力行业废气治理工程、工业锅炉烟气治理设施建设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机动车尾气治理工程以及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前言循环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破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出路。

本规划作为《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我市“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重点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期为2016—2020年。

二、成都市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

1.区域位置。

成都市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东北与德阳市相接,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北与阿坝州相邻,南与眉山市相连,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是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主体。

2.地理特点。

成都市位于长江流域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米至5364米,平均海拔500米,东临龙泉山脉,西临龙门山脉。

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

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

3.气候条件。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较少,多云雾,属典型的盆地气候。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

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极核、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年均增长30.1%。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第二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推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第二节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三节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第四章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构建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第五章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第一节改善灾区发展条件第二节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第二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节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第二节加快提升支柱服务业第三节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第二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第三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第五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第六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第四章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第一节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第二节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第三节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第四节推动制鞋、纺织服装及箱包皮具产业高端化第五节推动家具产业高端化第六节推动冶金建材产业高端化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第三节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第四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第一章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第一节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第二章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第三章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区域市场共融第二节推进基础设施共建第三节推进公共服务共享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共保第四章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第一节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第二节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加快成都企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进程第二节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水平第三节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建设第六章扩大对外贸易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第二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三节营造对外贸易环境第七章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第一节提升国际投资吸引力第二节提升国际投资开放度第三节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第五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一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第二节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第三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第二章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节壮大创新主体第二节夯实创新基础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三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第三节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第六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二节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第三节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第三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第四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二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第三节提高公共安全水平第五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第七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一章强化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一节强化能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二节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三节强化水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四节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第二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一节加强水环境保护第二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四节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第五节完善污染治理机制第三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第一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二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第三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四节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四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一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第二节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第九篇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一章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二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三节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第四节加快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第二章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第一节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四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三章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第一节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节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第四节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第十篇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第一章加强政策引导第一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二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第三节优化产业政策导向第四节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第二章强化实施保障名词解释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成效1

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成效1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形势
2.城镇化建设需要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支撑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 设,推行循环发展理念,能够推动城 镇基础设施系统优化、集成共享,节 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发展绿色建筑 和绿色交通,促进生产与生活系统的 循环链接,构建布局合理、资源节约、 循环共享的生产生活共生体系。
生产 系统
共生体系
布局 合理
环保 安全
资源 节约
循环 共享
生活 系统
共生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形势
3.经济新常态下自然环境约束依然较强
“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经济新常 态阶段,但是年均约7%的中高速增长仍然 会带来资源消耗刚性增长和污染物产生量 持续增加,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惯性力量仍 会加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发展是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十三五” 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1.研究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2016-2020)》
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中国政府 将研究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2016-2020)》,梳理 明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引导 全社会树立新资源观,推动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建设。
循环经济促进法
基础法 综合法
行业企业 标准
存在的主要问题
2.政策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从“十一五”以来,国家有 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但从整体 而言,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还不完善。
如:在价格形成机制层面,初始资 源利用成本和废弃物排放成本较低, 使循环利用资源比较利益不高,抑 制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2、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09年,中国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 济促进法》;2011年,《废弃电器电 子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率 先在废电器电子领域全面实施生产者 责任延伸制度。 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制定了再生利用 标准282项、再制造标准14项、再使 用标准11项。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012
金堂县
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利用
6
国电成都金堂电厂供热管网项目
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成阿工业园区企业集中蒸汽供应管网31.52公里。
2013-2014
金堂县
循环化改造
7
临邛工业园区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
新建生产厂房、办公用房及管网,购置三台生物质循环硫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年产蒸汽90万吨。
2011-2015
龙泉驿区
综合再利用
13
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
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年处理规模4.14万吨。
2011-2014
龙泉驿区
综合再利用
14
太阳能硅片切割废砂浆再生循环利用项目
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亩,建设多晶硅、单晶硅回收处置(一期)工程。
2012-2014
双流县
综合再利用
15
预期性
资源产出
指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31
预期性
资源消耗
指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6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1.261
0.965
预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96.79
67.75
预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3
0.55
预期性
资源综合
利用指标
装备制造行业循环产业链:装备制造行业→装备制造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产品→废钢材(废钢→电炉炼钢)、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装备制造产品。
专栏4“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年限

成都市_十二五规划资料

成都市_十二五规划资料

四川改革・2009年第10期●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成都市结合“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大胆探索,扎实工作,从破解“三农”难题入手,于2003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并于2007年6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启了一场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深刻变革。

“十二五”期间是成都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成都市面临的重大机遇,也是成都市肩负的历史使命。

本研究将在分析和总结成都市“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按照统筹城乡、“四位一体化”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针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一、成都市“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按照省委、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四川省发改委正在组织开展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和专项课题研究,要求全国试验区和省级试点市在科学、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分析“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基本成效、进展、经验和存在的主要差距、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推进城乡规划发展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十二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阶段性目标、具体工作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推进、就业及社会保障、行政社会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农业农村投融资创新、人口流动管理等重要内容。

现将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广元市发改委撰写的专项课题研究刊登如下,以期推动我省“十二五”期间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工作。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研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者按:-10-四川改革・2009年第10期●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理体制、市场体制等方面的二元分割,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构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指南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指南

附件一: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一、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趋势研究重点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区域竞争格局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以及世界经济走势,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及其对我市“十二五”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我市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等。

二、成都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与建设“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相衔接,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重点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主要目标和量化指标,并对2020年目标进行展望。

三、“全域成都”下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研究深化主体功能区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具体功能区划,客观评估不同功能区块在城市化发展、产业导向、开发强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出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形态的举措;并研究与此相适1应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原则和目标,提出适应大都市圈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四、“十二五”时期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研究研究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市场、新需求的发展趋势,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市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占领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重点及政策举措。

五、“十二五”时期成都市建立“内需为主”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深入分析我市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与有效举措,提出“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等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以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89.7
82.5
1.75
1.7
93
87
2.2
3.3
「3.3」
「4.5」
「0.45」
「1.6」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农业灌注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降低(%)
18.18
0.5
8.3
18.18
0.53
11.4
「0」
「30」
「0.03」
「3.1」
「16」
「17」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8」
约束性
二氧化碳
「8」
氨氮
「10」
氮氧化物
「10」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20.36
66
「1.3」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值(%)
属性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服务业增长值比重(%)
城镇化(%)
39.8
43
47.5
55.8
47
51.45
7
「4」
「4」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科技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级教育入学率(%)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全文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全文

四川十二五规划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

③ []内为五年累计数。

④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现状值为2008年值。

⑤加注“*”的数据为2009年数。

成都十二五城镇化调研提纲

成都十二五城镇化调研提纲

成都十二五城镇化调研提纲【正文】一、背景介绍1、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2、成都市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挑战1、城镇化规划和管理1.1 城镇化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2 城镇化规划的重点任务1.3 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2、城镇化的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2.1 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规划2.2 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2.3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3、城镇化的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3.1 城市人口流动管理3.2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3 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矛盾与问题4、城镇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4.2 城市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4.3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5、城镇化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5.1 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5.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5.3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6、城镇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6.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6.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1.1 加强城镇化规划的组织与管理1.2 细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2、加强城镇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2.1 完善城镇化相关政策法规2.2 配套城镇化资金支持机制3、加强城镇化人口流动管理与社会保障 3.1 建立健全城市人口流动管理机制3.2 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4、推进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4.1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监管4.2 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5、提升城镇化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1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5.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6、弘扬城镇化发展的文化传统和创新能力 6.1 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6.2 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成都市城镇化发展规划2、成都市土地利用规划图3、成都市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图4、成都市环境保护监管政策【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指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

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指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机构及体制进行改革,以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效能和能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5•【字号】成府发[2012]33号•【施行日期】201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33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质量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把好成都发展质量关,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成都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质量工作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质量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质量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质量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业质量大幅提升。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7.0∶42.3∶50.7发展到5.1∶44.7∶50.2。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进步和品牌培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质量月”、“3·15”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民众质量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全市农产品、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建材等重点产品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7个,拥有中国名牌20个,中国驰名商标39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四川名牌39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34件,成都市著名商标362件,各类认证企业数近万家。

表2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2015

表2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2015

表2 “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2015年2015年比2010年提高(%)
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5
能源产出率万元/吨标准煤 1.24 1.4718.5
水资源产出率元/立方米66.795.243
建设用地土地产出率提高%4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万亿元 1.0 1.880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3540[5]
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4045[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亿吨16.1831.269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72[3]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亿吨 1.49 2.1443.6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6570[5]
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比重%26.730[3.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536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90[>4.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10>15[>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30
秸秆综合利用率%70.680[9.4]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26007600192.3
注:1.主要资源产出率的资源核算品种包括:3种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9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镍矿,石灰石、磷矿、硫铁矿),木材和工业用粮。

2.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
产值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

3.综合利用发电指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等低热值燃料发电。

我国十二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向
一要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遥 加快推行清洁生 产,在农业尧工业尧建筑尧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 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 排放, 降低资源消耗遥 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 利用,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遥 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 物和建筑尧 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遥 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尧 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
四要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遥加强规划指导尧财税 金融等政策支持遥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遥组织实施 循环经济野十百千示范冶行动遥
渊发 讯冤
原 员原
叶规划曳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袁以支撑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 心的战略部署曰强调坚持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 根本任务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 主攻方向袁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袁把增强 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袁把深化改革和扩 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遥
叶规划曳提出袁野十二五冶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院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袁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显著增强袁 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袁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袁基本建成 功能明确尧结构合理尧良性互动尧运行高效的国家创
针对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袁叶规划曳 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两方面提出了措施遥 一是深 化科技体制改革袁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遥 深 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袁加强科 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袁 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袁推 进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袁深化科技评 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等遥 二是强化科技政策制定和落 实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袁强化政 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和对科技创新需求的引
. A新ll体系Ri袁g国ht家s综R合e创se新r能ve力d世. 界排名由目前第 圆员
位上升至前 员愿 位袁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 缘缘豫袁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6•【字号】成府发[2012]16号•【施行日期】2012.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1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团结拼搏,有效应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1.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壮大。

2010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62.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5和4.6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4.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2.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5%;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

“十一五”时期,食品饮料、鞋业、家具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培育打造了“中国女鞋之都”等区域品牌。

成都十二五城镇化调研提纲

成都十二五城镇化调研提纲

须提供的资料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及省 市相关配套政策。
四川省及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都市2005-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2005-2011年地区统计年鉴(或统计资料汇编)。 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谈话与会议记录。
谢谢大家!
取成都市整体情况,并确定具体调研行程。
3日,分头前往各相关部门获取所需资料,注意提前通知各 部门,尽量确保所获资料的完整性。
4日,分头前往各主城区调研,参观当地的重点企业。 5日,前往典型县城和重点镇调研,深入社区和城乡结合部。 6日,上午召开小组会议,总结调研成果,下午查缺补漏。 7日上午乘飞机离开。
背景介绍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 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 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 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 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调研内容
1.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地区自然概况:市域生
态本底,城乡分布,人口结构,地区资源禀赋、总体 功能分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
2.目前城镇化发展情况:城镇化率、城镇体系、城镇
经济实力、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城镇规划编制水平、 财政资金配套、旧城改造、城镇管理水平、相关体制 机制(主要是户籍制度、城乡社保体系和农村土地产 权制度)。
调研方案
本调研由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担,四川省发改委 予以支持和配合,成都市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1.与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介绍和了解经济社

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

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

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9月出台时间:2011-6-1 10:23:00来源:山西新闻网明确四大发展方向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从权威部门获悉,《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的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目前该规划已列入报请国务院审批计划,规划将于9月出台。

国家发改委近期组织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编制工作会议,研究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讨论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循环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

与会人士同时指出,《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已两年有余,可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尚未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尚未完善等,给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颇多掣肘。

“…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循环经济功不可没,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所受到的资源能源约束将越来越严重。

”第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毛如柏表示,“在日益巨大的资源能源需求和严峻的环境压力面前,我们只能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中寻找出路”。

从国家发改委有关方面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并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明确提出资源产出率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根据以往资源产出率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

据专家预测,循环经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

以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为例,中国才刚刚起步,而国外汽车零部件90%以上通过再制造实现,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产品,有的甚至超过新产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各区(市)县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各区(市)县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各区(市)县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05•【字号】成府发[2013]12号•【施行日期】2013.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各区(市)县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通知(成府发〔2013〕1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省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各市(州)碳强度下降目标的通知》(川府发〔2012〕31号)要求,我市“十二五”单位GDP(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需下降18%。

为确保全市碳强度下降约束性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现将目标分解下达各区(市)县、成都高新区(目标分解表见附件)。

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对本区域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负总责,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要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本区域总体工作布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成都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明确有关部门、重点单位的责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二氧化碳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企业和社会各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和自觉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格局,确保顺利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

市政府将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节能减排目标,加大对各区(市)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5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011-2015
新津县
城市矿产
3
2011-2015
青白江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矿产
4
2012-2014
龙泉驿区
再制造产业 生产过程 协同资源 化利用 循环化改造 循环化改造 综合再利用 综合再利用 综合再利用 综合再利用
5 6 7 8 9 10 11
2011-2012 2013-2014 2012-2013 2009-2011 2010-2012 2011-2015 2011-2012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年限 2010-2015 项目 所在地 金堂县 项目领域 城市矿产
总投资 5 亿元,建设年处理 50 万台 废旧电器及资源回收利用生产线。 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和加工利用区, 市 场交易、再生资源企业总部基地,年 回收、分拣、加工利用各类再生资源 150 万吨,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全省 领先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总投资 10 亿元,占地 388 亩,年处 理废钢 40 万吨。 总投资 8.2 亿元, 建设报废汽车拆解 中心、产业链加工和再制造中心、可 利用配件展示展销和研发中心、 污水 和固体废物处理中心。 总投资 5000 万元,建设 6 兆瓦纯低 温纯余热电站一座,购置设备 14 台 (套),年发电 3227.4 万千瓦时。 总投资 7000 万元,建设成阿工业园 区企业集中蒸汽供应管网 31.52 公 里。 新建生产厂房、办公用房及管网,购 置三台生物质循环硫化床锅炉及辅 助设备,年产蒸汽 90 万吨。 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日处理规 模 1800 吨。 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日处理规 模 1800 吨。 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日处理规 模 2400 吨。 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设施,日处理规模 200 吨。 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设施,日处理规模 300 吨。
— 1 —
石化行业循环产业链:石化行业→石油冶炼→油品、工业原料→化工工业产品→废旧化工产品回 收利用→化工工业产品; 冶金建材行业循环产业链:工业固体废渣、建筑废物、生活污泥与垃圾→水泥、新型建材; 食品(烟草)行业循环产业链:食品行业→食品生产加工→产品→肥料(生物质)回收利用→养 殖; 汽车行业循环产业链:汽车行业→汽车生产加工→汽车产品→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汽车产品(包 括零配件产品) ; 电子信息行业循环产业链: 电子信息行业→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加工→电子信息产品→报废电子信 息产品回收利用→电子信息产品; 装备制造行业循环产业链:装备制造行业→装备制造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产品→废钢材(废钢→ 电炉炼钢) 、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装备制造产品。
指标 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专栏 2
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链
“种-养-深加工”循环型农业产业链: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 肥料→种植业,养殖业→动物性粪便→有机肥料(或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农 作物副产品→养殖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链; 生态休闲型循环农业产业链:生态农业→农家乐→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发(观光、科普、休闲 娱乐)→旅游废弃物→生态农业的循环产业链。
金堂县 金堂县 邛崃市 双流县 青白江区 龙泉驿区 双流县
12
2011-2015
龙泉驿区
综合再利用
— 3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四川省成都危险 废物处置中心项 目 太阳能硅片切割 废砂浆再生循环 利用项目 烟气脱硝 (SCR) 催化剂再生和废 旧催化剂的再利 用项目 宝特瓶再生利用 生产基地项目 粉煤灰、煤矸石 综合利用技改项 目 磷石膏综合利用 技改扩建项目 秸秆烧结生产新 型墙体材料建设 项目 新建污水处理厂 项目(一、二厂 迁建工程) 再生水利用项目 川化 20 万吨/年 己二酸生产装 置、 20 万吨/年己 内酰胺生产装 置、硫酸、硝酸 等技术改造项目 攀成钢转炉改造 项目 风力发电设备生 产项目 节能电梯生产基 地项目 磁分离水处理成 套设备产业化项 目 LED 芯片制造基 地项目 中节能反光材料 生产项目 木塑复合材料、 聚丙烯发泡材料 等新型材料项目
专栏 1
类别
成都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 标 2010 年 2015 年 >10000 52 >55 ≥3.5 ≥31 16 0.965 67.75 0.55 ≥99 90.6 7.9 100 91 100 ≥80 17 6 5.5 14.9 3.9 ≥8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7166 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0.2 基础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率 44.74 (%) 环境保护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3.0 资源产出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指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261 资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指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96.79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3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9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88.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 5.2 资源综合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利用指标 秸秆综合利用率(%) 86 集约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91 农村废弃物利用及处理率(%) 8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二氧化硫排放减少(%) 废物产生与 氨氮排放减少(%) 处置指标 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 工业废水处理率(%)
专栏 3
循环型现代工业产业链
— 2 —
专栏 4
序 号 1 项目名称 长虹电器电子综 合处置、资源再 生利用项目 四川昊华再生资 源有色金属城市 矿产基地项目 “城市矿产”废钢 基地项目 成都汽车循环经 济项目 明达烟气余热发 电节能改造项目 国电成都金堂电 厂供热管网项目 临邛工业园区生 物质集中供热项 目 双流九江环保发 电厂项目 青白江祥福环保 发电厂项目 万兴环保发电厂 项目 成都市中心城区 餐厨垃圾无害化 处理资源化利用 (一期)项目 成都市中心城区 餐厨垃圾无害化 处理资源化利用 (二期)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