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交易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2009年度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2009年度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08.31
•【字号】苏教研[2009]10号
•【施行日期】2009.08.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2009年度
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
(苏教研〔2009〕10号)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2009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研〔2009〕8号)精神,我厅组织专家对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评审,并对评选结果进行了公示,现将各项目入选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布。
有关各项目的经费资助数额、资助方式另行通知。
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深入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我省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附件:
1. 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研究生课程名单
2. 江苏省2009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名单
3. 江苏省2009年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名单
4. 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5. 江苏省2009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名单
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附件一
附件二
江苏省2009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名单博士生人文社科类科研创新计划名单。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XX大学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1.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研究2.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企业融资方式对企业投资影响研究4.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5.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6.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7.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8.商业银行股利政策与盈余管理9.中国上市公司红利政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0.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11.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12.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13.上市证券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究14.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15.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16.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研究17.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的研究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19.中国股市的国际联动性研究20.融资成本对小微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2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22.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研究2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24.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25.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26.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27.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效率的影响28.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29.银行业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30.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31.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研究32.银行业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33.金融科技如何助推城商行创新发展研究3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研究35.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36.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37.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关系研究38.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39.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40.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估算及分析41.债务期限结构对业绩的影响研究4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43.债务性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44.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45.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46.国内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路径对比分析47.融资融券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48.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下流动性风险增加原因分析49.金融化、债务期限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50.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影响研究51.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的研究52.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53.消费信贷扩张的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效应研究54.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研究55.我国农商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外部影响因素56.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上市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分析57.绿色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58.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投资—储蓄—增长机制研究59.不同地域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比较研究60.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61.我国企业信用债违约风险因素研究。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一、前言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中国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支配地位。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更多的资金流动绕过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资金直接融通领域。
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主流——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便是金融脱媒,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脱媒作为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大规模地发生金融脱媒现象。
由此促使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开拓出商业银行经营的新局面。
而我国商业银行现在正经历着这一过程,艰难而又处处充满机遇。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传统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吸存和放贷功能角度看,商业银行经历的非中介化分为借方非中介化和贷方非中介化。
在借方非中介化方面,商业银行正面临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
居民定期存款虽高居不下,但企业存款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新型投资工具除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外,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改变储蓄观念,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同样分流了一部分储蓄。
在贷方非中介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手段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如活跃的民间融资在中小企业层面上分离了大量的银行客户。
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部分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1、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
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且存贷款比率日益下降。
从1表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仍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6月存款总额达到43.90万亿元,贷款总额达到28.62万亿元。
关于我国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现实思考
融资融券交易具有创造虚拟供求 的功能 , 并 在我 国资本市场交易基础设施 、 术条件逐步完善 , 技 市场 陷而隐含的风险。 规模逐步扩大 、 资者 日趋理性 的今 天 , 投 市场只允许作 多的单 通过银行 信贷融 资 ,扩大银行 的信用规模 ,可能 出现 如下情 边机制 ,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运作 中处于一种 非协 调非 对称 的跛行状态 , 市场必然暴 涨暴跌 、 大起 大落 , 经常只能通 过外 况: 一方面 , 造成通胀 的压力 , 虚拟 资本 的增 长 比一 般信贷 引 起信用扩张的乘数效应更为复杂 ,从 而不利于 当局对 经济的 宏观控制 ; 另一方面 , 虚拟供求有可能 助推证券价格严重脱离 实际价值 , 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 形成证 券价格严重脱离 实际经
新的交易方式的功 能和随之 带来 的风险 ,做好相关 的制度
3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 . 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方式 后 ,整个金融市 场结构将会发生
变化 : 一个是 以商业银 行等金融机构 为主体的 , 主营货币存贷 资本市场。当前, 结合我国金融经济 的实 际情况 , 正确认 识这 款业务及相关 中间业务货 币市 场 ;另一个是 以证 券公司及其
一
他证券经营机构 为主体 的 ,主营各类有价证 券业务的证券市 场; 再一个是 以证 券融资公 司为主体 的 , 主营证券公司及其他 证券经 营机构 的资金融人融 出业务 的金融机 构融资市场 。三 个 市场有机联 系与贯通 , 币市场 和资本市场相互 对接 , 货 资金
设计和安排 , 无疑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
部力量 的干预( 干预) 政府 才能恢 复其稳 定态 , 乏做 空机制成 缺
为资本市场 的重大缺陷 。 融资融券作 为一种做 空机制 , 能有效
商业银行融资融券业务探讨
自 20 0 6年 1 1日起 《 券法 》 月 证 规定 证 券公 司 可 以 向客 户融 资融券后 , 监管 层相继 发布 《 证券 公 司 融 资 融券业 务试 点 管理 办 法》 等条 例 , 交所 、 深 上交
所 也制定 《 资融券交 易试点 实施 细则》 融 。系列 管理
资融券业 务等详 细规定 ,融资 融券业 用 交易模 式 比较 及 我 国信用 交易模式 选择
通过 比较可 以发 现 ,证券 信用 交易 完全 为 了适
应 市场 的需要而 产生 ,因而信 用交 易模式 选择 在很
( ) 一 海外成 熟市 场信用交 易模 式 比较
关 键词 : 商业银 行 ; 融资融券 ; 业务创 新
文章编 号 :0 3 4 2 (0 8 l— l2 0 10 — 6 5 2 0 ) 10 1— 3 中 图分类号 i8 09 F 3 .1 文献标 识码 : A
一
、
融资 融券 业务推 出的背 景
申请融 资融券 , 由后 者对其 提供信 用 , 当证券公 司资
式 ) 证 券信用 交易 的转融通 业务 主要 由专 业化证 券 。
金融公 司负 责 , 且在 证券信 用交 易 中居 于垄 断地位 。
证券公 司向投 资 者融资 融券后 ,若信 用交 易交割 清
算时 自有 资金或股 票不 足 ,可 以 向证 券金 融公 司融
通。 而证 券金融 公 司可通过 短期 资金市场 、 日本银 行
面对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经纪业务市场格局的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新变化商业银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此长期以来与证券同业的合作一直是商业银行类券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资金价格融资支持的优势和特色业务面对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对金融客户营销创新合作等方面予以最大化资源倾斜争市场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商业银行应早做规划积取新增信用交易客户的第三方存管资金和清算业极应对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务同时也可与此类券商开展联合营销通过优惠措新的业务领域寻找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施吸引商业银行非创新类券商的第三方存管客户的长点强化商业银行领先地位
融资融券交易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林晓 楠 ( 9 2 ) 女 , 建 福州 人 , 计 学博 士 。 17 一 , 福 统
金融理 论与实践
3 0
20 0 8年 第 l 2期( 第 3 3期 总 5
【 金融 改革 】
在进 行信用 交 易时 ,投 资者 向证券 公 司 申请 融 资融 券, 由证券公 司直接对 其 提供信 用 , 当证 券公 司的资
理条例 》 深交所 、 。 上交所 也相继 制定 了《 融资 融券交 易试点 实施细则 》 。 这一 系列 管理条 例和指 引的 出台 ,对 融 资融券 业务 的定义 、证 券公 司开展 融资融 券业 务应具 备 的
是券 商对投资 者 的融 资 、 融券 , 二是 金融 机构对 券
长 期 以来 , 由于没有 卖空机 制 , 国证 券市场 存 我
金 不足 时 ,通过 金融 市场 融通 或拆借 取 得相 应 的资 ( ) 国信用交 易模 式 的选择 二 我
关 于我 国 的融 资融 券 信用 交 易 采用 何 种模 式 , 业 界一 直争 论颇 多 , 监会 在《 券公 司融 资融 券业 证 证
金; 在证 券不 足 时 , 直接 从 保 险 基金 、融得证 券 。在 分散 授 信 模式 下 ,信用 交易 的风 险表 现为 市场 主体 的业 务
向具 有交 易所 会员 资 格 的证 券 公 司提 供 担保 物 , 借
人资金 买入交易 所上市 证券或借 入交 易所 上市证 券 并卖 出的行为 。 资融券业务 包含 了两层 信用关 系 , 融
一
计 算标 准 的通 知 ( 征求 意 见稿 )和 《 》 证券公 司风 险控 制指标管 理办法 ( 征求 意见稿 )和 《 》 证券公 司监督 管
融资融券交易带给商业银行的机遇、风险及应对对策
股 票不 足 时 . 向金 融市 场 融通 或通 过标 借 取得相 应 的资 金 和股票 。 2 以 日本 为 代表 的专 业化 的融资 模式 , 被为 集 () 也
实现 市场稳定 目标 提供 了可调控 的工具 。 市 场的缓 冲效应 。 ( ) 3 能提 供新 的投 资 机会 并 提供对 冲避 管理 者控制风 险 ,
性 。信 用 交易 机制 以证 券 金融 机 构为 中介 , 一头联 结 着银 中授信 模式 。日本证 券信 用交 易业 务 主要 由专 业化 的证 券 行 金 融 机构 。 头联 结 着 证 券 市场 的投 资 者 , 过 融资 融 金 融公 司负责 。 一 通 证券 金 融公 司在证 券信 用交 易 中居 于垄 断 券交 易 . 引导 着 资 金在 两 个 市 场有 序 流 动 . 具有 资 金 疏通 性 。 2 财务 杠杆 性 。 () 由于信 用交 易机 制是 以信 用授 受关 系 为基 础 的 , 资 者 可 用 同样 的 资金 购 买 更 多 的证 券 , 以 投 或 地位 。 券公 司 向投 资者 融 资 融券 后 , 信 用 交 易 交割 清 证 若 算时 自有 资金 或股 票 不足 . 以向证 券金 融公 司 融通 。而 可 证券 金融 公 司可通 过短 期 资金 市场 、 日本 银行 和一 般商 业
险 的工具 并 为 金融产 品创 新创造 条 件 。( ) 4 促进 证 券公 司 提 高经 营 管 理水 平 , 强 竞争 实 力 , 为相 关 的 金融 机 构 增 也
高一有关金融课题研究题目
1、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4、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5、试论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解决6、关于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7、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8、关于财务公司的金融职能探析9、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10、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11、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12、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与防范13、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14、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15、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用16、股票定价与价值投资研究17、我国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决议研究18、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19、股指期货交易开市场站的必要条件研究20、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1、试探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问题22、经济长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分析23、股权溢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24、对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与波动率的实证研究25、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26、股票价格波动问题研究27、债券信用评级问题研究28、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29、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问题研究30、金融期货在我国开展的功能性研究31、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宏观经济态势分析32、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33、金融危机发生金融监管的责任分析34、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35、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与创新36、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效应分析37、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38、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效应分析39、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40、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探析41、国际结算在国内银行国际化服务中的作用42、现金流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43、资本结构与企业财务安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44、钢铁类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特征与投资建议45、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内生优化研究46、金融危机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优化47、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理论思考48、高储蓄率对中国经常账户影响的实证研究4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分析50、影响中国未来物价走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5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52、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之路53、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与模式探讨54、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效果评价55、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约与出路56、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供求分析57、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58、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协调机制研究59、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分析60、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研究61、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62、中国应对金融风暴的对策分析63、金融风暴的成因分析64、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65、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66、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67、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68、中国外汇储备的质量分析69、人民币升值对河北进出口的影响探究70、论国际保理业务的完善与发展71、对当前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反思72、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国际环境探析7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74、重庆市涉外企业短期融资方式的现状与创新75、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探究76、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探析77、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78、我国创业板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控制79、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探讨80、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启示与借鉴81、由金融危机看投资银行公司治理缺陷82、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经营影响83、2011年上市银行投资经营分析8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质及完善85、宽松货币政策对楼市的影响分析86、金融危机后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分析87、住房金融政策调整对楼市波动的影响力分析88、创业板上市中的政府行为分析89、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走势的影响分析90、影响中国股市回暖的因素分析91、楼市与股市的关联关系研究92、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9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研究94、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5、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业的发展趋势问题96、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97、关于拓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98、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99、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研究100、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及发展对策101、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102、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3、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问题研究104、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105、河北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06、重庆市民间资本发展研究107、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108、重庆市村镇银行发展研究109、重庆市信用卡消费市场调研110、重庆市区域金融发展发展研究111、重庆市信贷规模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112、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113、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114、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115、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116、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117、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118、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19、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120、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121、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122、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123、当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新思考124、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研究125、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126、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127、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128、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129、完善我国金融投资领域“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130、我国农村产业化发展中融资问题的调查和对策建议131、我省城乡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建议132、我国城乡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化思考133、各国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134、我国创业板市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措施135、关于完善我国投资基金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136、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137、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消费信贷138、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与思考139、重庆市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140、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研究141、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前景14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143、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14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145、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146、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147、中国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148、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149、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与绩效的实证研究150、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研究。
2021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2021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稳定货币值和货币供求平衡等目标而对货币资金所实行的管理称之为金融管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多阶段多目标洗钱网络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2、利率市场化、重组效应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3、生态补偿投融资市场化机制研究综述4、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研究--基于投贷联动模式的思考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量化分析6、我国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7、汇率市场、利率市场与金属期货动态关联的实证8、互联网金融创新挑战:大数据、跨界经营与权利异化9、信息不透明、金融危机冲击与公司价值10、从广义资产证券化视角透视互联网金融11、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12、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业务模式研究13、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研究述评14、衍生品交易中融资调整(FVA)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探究15、法制视角下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思考16、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因素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综述17、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讨--基于商业银行视角18、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48家县域农信社的调查;19、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经济犯罪的理性审视与治理对策20、宏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21、以信贷资金运动视角探究中小金融机构潜在风险根源--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例22、国外股权众筹监管发展及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23、P2P网络借贷平台违约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24、大数据时代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25、基于VAR模型的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26、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研究综述27、透视民间金融监管及其立法完善问题28、PPP项目融资结构分析与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29、基于比特币数据和经验的维卡币发展前景研究30、互联网金融中投资者的风险规避--以P2P和众筹为例31、京东贷金融产品的运营风险及防范研究32、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33、银企关系、自由现金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34、基于BSC的金融机构绩效管理研究35、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预测36、加强中小微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研究37、经济市场化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思考及反腐败分析38、上饶市养老业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调查39、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工会组织建设40、物权法新司法解释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41、基层央行信息基础架构优化初探42、银行大数据的价值及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43、微博、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余预测44、金融改革与资产价格机制中的美国因素--基于TVP-VAR模型45、货币政策对西北五省省会城市房价的影响46、金融支持PPP模式的路径与投资策略47、关于农发行运用PPP模式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48、FDI的流入对我国各地区GDP的发展影响分析49、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50、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51、论利率调整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的影响52、财务公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建设研究53、基于微观视角下日本银行业盈利能力研究54、互联网金融影响下银行低端客户市场发展策略55、价格随机下基于采购执行不同风险的契约决策模型56、大中华区股市波动的相关性及动态联动性研究57、国债期货推出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与流动性的影响研究58、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记忆效应分析59、三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矩阵算法60、金融支持资源型省区发展非资源产业的探析61、R&D项目间复合期权的价值分析62、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标识的差异研究63、我国短期跨境资本外流风险与监管政策选择64、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探析65、人民币国际化与能源价格互动关系研究66、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67、长三角区域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江苏为例68、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及实证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69、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70、试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论文题目1、农村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2、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与“减法”:政府、合作社与农村金融3、我国农村金融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4、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水平分析及对策建议5、农村金融服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6、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剖析——基于河南省实证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7、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为例8、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例9、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10、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第十一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会议综述11、互联网金融发展、市场竞争与农村金融机构绩效12、多元法学视角下的农村金融联结13、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与西部地区减贫效应分析——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14、农村金融网点扩张与县域资金外流——基于20x-20x年县域经验证据15、移动支付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6、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空间异质性与门槛效应分析17、农村金融排斥、金融扶贫与政府监管效能18、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19、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20、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21、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农村金融新篇章22、国内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经验对河南省的启示23、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4、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思考——基于对徽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调查25、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26、农村金融发展、资本存量提升与农村经济增长27、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探索的成都经验研究28、互联网金融助力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SWOT分析及对策29、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30、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制度构建31、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的评价——基于江西农户的调查32、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33、金融扶贫、存款外流与农村金融困境34、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35、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36、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x长白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普惠金融论坛在我校举行37、农信社股改与农村金融地方监管体制重构38、银行业竞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与金融包容性发展39、关于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以河南为分析例证40、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41、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问题、深层原因与战略重点4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的重点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43、聚焦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2018两岸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论坛侧记44、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思路探究45、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带来双元效益吗?——以宜信农村金融业务为案例46、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监管研究47、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48、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地区为例49、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指标体系实证分析50、农村金融改革视角下江苏省精准扶贫创新研究——基于江苏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1、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3、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5、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6、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7、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8、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9、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10、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研究11、中国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研究1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13、基于绩效考核下的国有控股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14、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1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16、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研究17、全球视角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研究1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19、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20、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2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2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3、中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动态研究24、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25、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26、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问题研究27、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28、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29、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30、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31、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32、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3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34、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35、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36、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37、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38、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39、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40、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41、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42、关于黄金定价的一些研究4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44、美国次贷危机成因与我国住房和金融市场发展45、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46、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传导研究47、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48、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49、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问题研究50、我国市政债券融资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51、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研究52、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53、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54、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55、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56、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57、村镇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研究58、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5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60、经济周期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科技
・
探索・ 争鸣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孔 簧 田 园 陈爱 芬 ( 安徽财 经 大学 金 融学 院 , 安徽 蚌 埠 2 3 3 0 0 0 )
【 摘 要】 金 融脱媒是我 国金 融业发展 的大势所趋 , 在促 进商业银 行优 化资本 与公 司治理结构 的同时, 也给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 带来 了 挑 战。 在金 融脱媒 的大背景 下 , 商业银行应通过 转变经营理念和转换 业务经营模式、 调整客 户结构和 资产 负债结构 , 实现综合化 经营, 同时借 鉴 国外 成功经验 , 实现 自身的健 康持 续发展 。 【 关键词 】 金 融脱媒 ; 商业银行 ; 经营策略
1 . 1 国外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有 D . D. He s t e r ( 1 9 6 9 ) 最早提 出金融脱媒 的概 念。H a m i l t o n ( 1 9 8 6 ) 把金 融脱媒定 义为 企业 不通过 银行或 其他金 融 中介 机构 在市场上 借款 。 H a r m e s ( 2 0 0 1 ) 认为金 融脱媒在投 资者或者金 融工具购 买者与生产 者 直接交 易产品 时发生 .这 时跳过 了像保 险经纪人 这样 的 中介 机构 。 D a v i d P o w e 1 1 ( 1 9 9 8 ) 认为脱媒 、 资金来 源 的多 样化和 全球化 、 筹资方 法 的多渠道 以及新 的沟通与信 息技术给未来 银行业 的塑造带来很 大的 影 响。另外一些 学者转 向对作 用机 制和对宏 观经 济作用方面 的研究 . 如 M. N i s s e n ( 2 0 0 0 ) 和A l a l 1 C h i n g — b i u T s e ( 2 0 0 3 ) . 在 对脱媒 的研 究 中发 现脱媒 的结果并 不是媒介作 用的消失或危机 . 反而会 在促使媒介更好 地 发挥 自身功能 的同时 . 使新 的中介组织被 不断创新 出来 , 形成脱媒 校正效应 . “ 脱媒校正 ” 是“ 银行脱媒 ” 的一个正效应结果 1 . 2 国内主要有 以下 观点 李扬( 2 0 0 7 ) 认为金融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 等 金融 中介机构直 接进行 资金交 易的现象 . 而“ 媒” 就是 金融 中介机 构。 而他 于 2 0 0 8 年在《 金融脱媒弱化货 币调控效力》 又指 出, 中国的金 融脱媒过程将呈现“ 长期反复” 的特征 ” 曹啸 ( 2 0 0 6 ) 在《 “ 金融脱媒 ” 在美 国》 中提 出, 金融脱 媒并非一无是 处. 而是 能通过“ 校正效应 ” 促进商业银 行的再造 和创新 . 给 金融体系 带来活力 . 因此尽管会对货 币政策 的效 力带来一定 程度 的削弱 . 我们 还是要审慎地对待。
“《华北金融》杂志社2020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1•王信,魏磊,王佳琪.1934年中国放弃银本位的背景、 影响及启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20-01.
2.杜朝运,丁少霖•家族控制与企业债务融资:基于我 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泉州经贸学 院.2020-01.
《华北金融》设有理论探讨、环球金融、银行经营等经 典栏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租赁、金融史研究等特 色栏目;作者群和读者群覆盖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监管部 门和金融机构等,受众广泛%欢迎广大学者赐稿并参评下 一年度优秀论文%投稿方式:(1)网站/; (2)邮箱 huabeijinrong@。
26.刘圣,卢治达•气候变化对可再生能源行业金融风 险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京泰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2020-12.
一94一
15. 韩雅婷,叶娇•中国A股市场风险与收益权衡—— 来自累积前景理论视角的反思•天津财经大学.2020-07.
16. 曲远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我国通 货膨胀——基于VAR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的共同结果•南 开大学金融学院.2020-08.
17. 刘春雷,田晓超,李婧,岳川,卢晓荷&范永鑫.利率 市场化、资本错配与民营企业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 中 心支行.2020-08.
9•张驰,房振明.A股市场投机交易概率估计建模与实 证研究•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05.
10. 邓文硕.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空 间、挑战和方向 ——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中央财经 大学金融学院.2020-06.
11. 杨刚,杨徐进.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农产品产量波动 的动态策略研究•湖南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工商 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20-06.
2018年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
2018年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1、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3、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5、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6、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7、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8、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9、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10、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研究11、中国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研究1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13、基于绩效考核下的国有控股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14、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1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16、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研究17、全球视角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研究1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19、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20、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2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2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3、中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动态研究24、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25、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26、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问题研究27、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28、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29、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30、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31、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32、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3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34、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35、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36、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37、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38、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39、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40、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41、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42、关于黄金定价的一些研究4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44、美国次贷危机成因与我国住房和金融市场发展45、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46、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传导研究47、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48、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49、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问题研究50、我国市政债券融资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51、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研究52、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53、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54、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55、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56、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57、村镇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研究58、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5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60、经济周期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61、风险可保性理论与巨灾风险的国家管理6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63、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64、中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65、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66、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67、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68、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69、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70、基于情绪的投资者行为研究71、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研究72、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73、中国公立大学财务治理模式创新研究74、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75、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76、资本约束下的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与经营转型77、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力研究78、基于需求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79、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80、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81、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资产定价研究82、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8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竞争行为研究84、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研究85、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缺陷研究86、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87、我国农产品品牌价值及品牌战略管理研究88、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89、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90、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91、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92、余额宝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93、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94、浅析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95、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96、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97、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我国指数基金综合评价98、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99、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100、江苏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101、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10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研究103、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104、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105、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106、中美社区银行模式比较研究107、股票挂钩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特征及其定价分析108、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问题研究109、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10、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分析及问题探索111、季节性农产品供应链内部融资问题研究112、美国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113、水果价格形成、波动及调控政策研究114、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115、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116、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117、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118、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研究119、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120、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121、P2P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研究122、村镇银行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新选择123、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研究124、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125、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126、基于供应链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研究127、中国区域金融支持问题研究128、信贷风险管理研究129、中国银行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30、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131、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方式比较研究132 、P2P 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研究13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间关系的实证研究134、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135、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行为研究136、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137、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138、我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和发展研究139、中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140、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141、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及政策建议142、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研究143、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144、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145、中国金融生态问题研究146、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147、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控制研究148、电商小额信贷金融模式的优势与风险研究149、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对策研究150、P2P 借贷行业的发展与风险控制15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52、我国 P2P 网络信贷风险评估研究153、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154、个人信用评分组合模型研究与应用155、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156、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进研究157、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研究158、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159、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160、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61、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162、P2P 网络信贷行为及风险评估研究16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16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研究165、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16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167、汇率变动对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168、中小企业融资研究169、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170、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171、基于信用评分模型的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17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研究173、中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研究174、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175、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研究176、中国村镇银行制度研究177、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178、中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改进研究179、经济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相关因素研究180、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研究181、“大家投”网众筹融资模式分析182、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183、北京农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研究184、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185、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186、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187、海外创业板市场比较研究188、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189、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190、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预警研究191、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192、银行数据挖掘的运用及效用研究193、新兴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研究194、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联动关系研究195、中国金融脱媒研究196、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197、关系型融资研究198、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199、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探讨200、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与贸易功能拓展研究201、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202、P2P 网络信贷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研究203、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研究204、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205、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20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研究207、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8、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研究209、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210、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211、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研究212、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研究213、我国上市电影企业价值研究214、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215、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216、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投融资决策217、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218、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和套利策略研究219、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220、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实证研究221、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包容性222、中国 P2P 网络贷款行业研究报告223、信息不对称下 P2P 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224、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225、国内外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比较研究226、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227、招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22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问题研究229、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30、P2P 网络借贷模式研究231、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股票指数期货价格预测23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信用评级研究233、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234、中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235、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236、跨国资源类并购定价及绩效研究237、我国贸易收支不平衡实证研究238、对冲基金对中国 A 股市场的影响研究239、人民币升值:研判、成因及影响研究240、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研究241、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242、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243、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三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研究24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模式及策略研究245、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路径研究。
转融通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转融通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从资金来源看转融通业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资本市场筹资1.对投资者的影响证金公司评级资信高,有政府背景,其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具有信用风险低、收益低但收益稳定的特征。
对于风险厌恶、期望稳定收入的投资者,购买证金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是优先选择。
2.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般而论,证金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将会使资本市场证券的供给增加,资本市场扩容会导致价格指数下跌。
但在中国居民高储蓄率背景下,证金公司所发行的信用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债券和股票,可以成为居民银行储蓄的替代品。
优质资产可以激发资本市场的有效需求,所以转融通业务不一定会对资本市场整体平均价格水平形成负冲击,相反,由于其特性所吸纳的新增入场资金,可能会稳定市场甚至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二)货币市场筹资1.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对于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投资者如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来说,由于借款人证金公司的信誉级别高,其转融通业务具有市场垄断性质,该项借款是较安全的。
为金融机构创造稳定收入流的同时,合理规避了资金的应用风险,符合金融机构的合理、分散化资金配置要求。
2.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中国的现状是货币市场资金盈余,资本市场资金短缺。
证金公司从货币市场筹资而将资金应用于资本市场,打破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长期以来隔绝的局面,使资金能够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合理调节盈余,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自由化、一体化的发展。
同时,证金公司作为控制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源头,其授信规模能够较大程度影响到资本市场资金的规模,便于防范、控制以及化解金融风险。
二、从资金应用看转融通业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一)对投资者的影响1.新的盈利方式在转融资业务推出以前,投资者只能做多。
转融资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预计市场下跌时做空,同样可以盈利。
2.风险对冲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合理配置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对冲。
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做空做多方式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风险防范方式。
金融、保险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1、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研究2、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3、资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冲击4、人民币汇率问题探索5、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走向6、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研究7、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机制的影响8、萧条时期如何发挥金融对经济的积极作用9、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研究10、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与营运管理11、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问题研究12、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分析13、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评析1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15、当前世界金融发展的形势与动态研究16、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研究17、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与调节机制18、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19、国际资本流问题研究20、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21、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2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3、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24、西部开发中的投资融资问题2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发展与市场需求研究26、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分析27、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28、风险投资交易设计研究29、“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研究30、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31、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32、上市公司绩效与投资价值实证分析33、中国股票市场功能研究34、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分析35、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研究36、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37、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状况与前景38、中外股市市盈率比较研究39、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40、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金融安全4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42、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43、关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机制的理论探讨44、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45、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4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探讨47、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48、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49、我国上市银行问题研究50、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政策效应研究51、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52、我国商业银行跨市场风险监管问题53、中国银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5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前景55、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问题56、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57、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探析58、论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59、我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研究60、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61、宏观调控与银行业监管62、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问题研究6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研究64、如何利用金融创新规避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65、国际金融危机及防范66、我国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67、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68、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及改革69、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性研究70、我国融资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7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7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应用及研究7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研究74、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及效率分析75、中国货币需求理论问题研究76、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77、国际区域货币金融合作问题研究78、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问题的影响研究79、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前景80、证券投资基金规范性研究81、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8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83、农民负担及“三农”问题研究84、税费改革新思路85、循环经济初探86、循环经济与财税政策关系研究87、可持续发展探析88、社会保障新思路89、税制改革探索90、试论增值税改革91、试论消费税改革92、试论个人所得税改革93、社会公平分配探析94、资源税改革效应研究95、国债政策与规模探讨96、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97、我国税制优化问题研究98、财政赤字的功效与界限99、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研究100、财政支出管理新见解101、政府预算管理新思考102、财政政策选择依据探析103、财政政策转型研究104、企业税收负担分析105、税收筹划新论106、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107、加强税收征管新论108、新财政平衡观109、论双元财政问题110、论政府财政行为111、我国区域金融比较分析112、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13、保险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问题探析114、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115、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6、我国寿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7、我国寿险经营风险的防范118、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119、对我国银行业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120、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121、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122、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探讨123、建立我国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124、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研究125、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研究126、后金融危机时代问题研究127、浅谈农业保险问题及对策128、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研究129、我国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探讨130、浅谈全球金融风暴对保险业的影响131、我国票据市场研究132、央行利息的调整对保险业的影响探讨133、保险公司资金管理模式探讨134、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浅析135、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条件分析136、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137、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及其绩效比较研究;138、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139、并购战略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140、商业银行理财模式研究;141、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142、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共3篇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共3篇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1随着金融行业技术的进步,金融科技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日益增大。
它不仅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就盈利能力而言,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大,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其影响。
一、从传统业务转型角度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体现在存贷款、支付清算、投资咨询、融资保障等传统业务上。
这些传统业务已经慢慢被金融科技所替代,商业银行不得不对传统的业务进行转型。
金融科技所引发的转型,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传统的存贷款已经逐渐从存款起到的差价获得收益的时代,演进成了金融科技所带来的智能理财、产品销售等新型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商业银行的客户使用数字渠道进行日常交易。
这样,银行会减少很多的开支,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盈利空间。
二、从数据科技角度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商业银行在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同时,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手段,深入探求业务特点和客户需求。
通过全面挖掘和利用用户数据,商业银行加强了风险控制和审核,同时更加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从而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空间。
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金融业的节点,未来,商业银行必将面对的竞争压力将更加散,盈利空间也将更大。
三、从开放平台角度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当前,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平台,通过持续的合作和创新,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点。
同时,借助金融科技平台,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增强服务和竞争。
在开放平台的商业模式下,金融机构能够发布和整合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且可以引入第三方开发者来搭建和拓展业务模式。
四、从文化角度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金融科技对银行行业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推进了银行的创新和低成本化发展的过程,也为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
融资融券与商业银行业务机会
7, 1
小 布十 我 国资 本币 场 的 发展 , U
触秀 业 务 的 票 止性 规 足 ,征 弟 1 2 4
■I
维普资讯
金融创 新 囊 ■ 一
条 中规 定 了 “ 证券 公 司 为客 户 买 缓解流 动性过剩 和资金成 本压 力 ,
二 、我 国融 资 融 券 业 务 的 发 与此同时,在第 1 2条中规定了 公司各 自操作为主 ,并且证券公 4
第 三 , 禁复 出期 解
2 0 年 1 1日,我 国施行的 06 月
证 券 融 资融 券 业 务是 海 外证 资本 市 场带 来 了 巨大 的风 险 ,加
券市 场 普遍 实 施 的一 项成 熟 信 用 剧 了 金 融 市 场 整 体 的不 稳 定 性 , 新 < 证券法 >取消了原有对于融资
向客 户 开展融 资融 券业 务 。 第 二 , 止 期 禁 考 虑 到我 国 资本 市 场早 期 普
形成 财 务杠 杆 效 应 。该 业 务是 一 到 法律 的禁 止 。可 以把这 时期融
把 “ 双刃剑 ” ,一方 面 ,它可 以刺 资融券 业务 的发 展分成三 个阶段 。 遍存在 的 “ 地下”融资业务给我国 激交易、活跃市 场 ,同时起到稳定 市场 、发现价格 的功能 ,避免 “ 单
通 、东方、招商、华泰等 五家证券 现 状
公 司有望获批准 ,成为第一批开展 融 资融券 业务的试点证券公 司。
20 年 1 1 06 月 日起新 < 证券法 >
第 二 、现 阶段 融 资 融券 业 务
开 始施 行 ,该 法 案取 消 了 原有 的 的 交易模 式
对 于融资融 券业务 的禁止性规 定 , 试 点 阶 段 ,融 资 融券 以证 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融券交易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研究林晓楠(兴业银行总行研究规划部,福建福州350005)摘要:宽松的政策环境、明确的政策导向以及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深入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筹备和发展进程。
理论上,该项业务的推出或将有助于打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渠道,在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建立起安全、健康和通畅的资金联系机制。
本文比较分析了国际成熟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状况,阐述了该项新兴业务可能给各参与主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为基础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融资融券;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资金融通渠道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30-05中图分类号:F 832.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8-08(女,,。
一、融资融券业务推出的背景“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交易所上市证券或借入交易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
融资融券业务包含了两层信用关系,一是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二是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卖空机制,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单边市特征,这种制度性缺陷导致市场做空力量缺乏,投资者买进股票的力量长期压倒卖出股票的力量,市场供求长期失衡。
另外,尽管我国的各级规则及法律都明确禁止信用交易,但券商和投资者基于利益驱动,地下信用交易屡禁不绝。
大量地下信用交易的存在不仅增大了证券市场潜在的风险,也给监管机构的监控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证券市场的单边市特征和地下金融的现状迫切需要引入信用交易制度,以完善我国证券交易机制,同时,信用交易制度的引入也有助于打通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融通渠道,在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建立起安全、健康、通畅的资金联系。
对于融资融券业务,从监管层到券商都筹备已久,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证券法》修改了旧证券法中不允许证券公司向客户进行融资融券的规定后,监管层相继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关于发布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关于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深交所、上交所也相继制定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这一系列管理条例和指引的出台,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定义、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证券公司如何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等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也意味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制度环境日益成熟。
在政策面的明确支持鼓励下,多家创新类证券公司相继提出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申请,相关的业务、技术筹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中。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已指日可待。
二、海外成熟证券市场信用交易模式的比较及我国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一)海外成熟市场信用交易模式的比较融资融券业务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项成熟交易制度,其证券信用交易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典型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市场化融资模式,也被称为分散授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信用交易高度市场化,对融资融券的资格几乎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进行信用交易时,投资者向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由证券公司直接对其提供信用,当证券公司的资金不足时,通过金融市场融通或拆借取得相应的资金;在证券不足时,可直接从保险基金、投资公司或院校投资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处融得证券。
在分散授信模式下,信用交易的风险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业务风险,监管机构只是对运行的规则做出统一的制度安排并监督执行。
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专业化的融资模式,也被称为集中授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证券信用交易的转融通业务主要由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负责。
证券金融公司在证券信用交易中居于垄断地位,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融资融券后,若信用交易交割清算时自有资金或股票不足,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融通。
而证券金融公司可通过短期资金市场、日本银行和一般商业银行来筹措资金或股票。
这种集中授信模式有明确的层级性,包含“客户———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大藏省”四个层级,职能分工明确,便于监管。
三是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双轨制专业化模式。
台湾地区证券信用交易最初承袭了日本的集中信用模式,其信用交易转融通市场由复华证券金融公司独家垄断,在21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台湾金融自由化风潮兴起及货币、外汇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开放,当局放宽了对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限制,相继成立了富邦、环华和安泰证券金融公司,共同经营资金证券转融通业务,形成了既有垄断,又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证券金融公司的股东构成也已从最初的复华证券公司的政府控制,转变成为由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投资人组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
另外,从证券金融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由于证券公司越来越多地利用货币市场的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其对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业务的信赖性逐步下降,台湾当局进一步放宽了证券金融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允许其直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业务。
这种双轨制的授信模式提高了市场化程度和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了运作成本,但相比集中授信模式来说,监管层的集中调控力度也相对较弱。
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信用交易模式的考察和比较,可以发现,证券信用交易完全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信用交易的模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社会信用水平、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以及。
(二)我国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关于我国的融资融券信用交易采用何种模式,业界一直争论颇多,证监会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中也未明确说明,但在近期颁布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对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来源和证券来源做了如下规定:“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应当使用自有资金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向客户融券,应当使用自有证券或者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证券(第五十一条)。
”“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
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第五十六条)。
”从上述两条规定可以看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还是不能直接发生资金融通关系,而是必须通过专门设立的证券金融公司,作为外界信用导入的桥梁集中统一向各证券公司提供信用。
在信用交易体系中,第一层面为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信用;当其自有资金或借券来源不足时,转向证券金融公司融通,此为第二层面;最后,证券金融公司在资金或证券不足时再向各商业银行、拆借市场借贷,公开市场拆借或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来获得其所需的资金和证券,从而使证券市场与外界的货币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种信用交易制度,有利于主管部门统一、集中地调控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
关于证券金融公司的组建原则和经营范围,目前还无法从公开的资料中得到相应的信息,但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授信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由政府出资设立单一垄断的证券金融公司无法适应在金融自由化和创新大背景下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在信用交易的转融通市场,必须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竞争的市场化格局,才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业务发展。
三、融资融券相关业务规则解读(一)融资融券业务参与主体资格认定1.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应具备的条件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已满3年的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两年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最近6个月净资本均在12亿元以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方案已经证监会认可,并已完成交易、清算、客户账户和风险监控的集中管理等。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财务状况良好、内部管理,先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
2.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应具备的条件客户只能与一家证券公司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向一家证券公司融入资金和证券。
证券公司在向客户融资、融券前,应当办理客户征信,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及风险偏好。
对于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或者有重大违约记录的客户,以及本公司的股东、关联人,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
(二)融资融券相关机制1.现金账户和信用账户分别设立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应以自己的名义,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分别开立融券专用证券账户、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信用交易证券交收账户和信用交易资金交收账户。
同时,应在商业银行分别开立融资专用资金账户和客户信用担保资金账户。
证券公司为客户办理融资融券业务,应为其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和信用资金账户,实现现金交易账户和保证金交易账户的分立,以便于清算和信用监控机构随时掌握证券信用状况。
2.可用于融资融券交易的证券资格认定作为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的标的证券须为经交易所认可的,符合《上海(深圳)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规则》规定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和其他证券。
交易所按照从严到宽、从少到多、逐步扩大的原则,选取并确定标的证券名单并向市场公布。
3.对市场信用额度的管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
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不低于130%。
券商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可以标的证券及交易所认可的其他证券充抵,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以证券市值或净值按一定折算率进行折算,其中,股票的折算率最高不超过70%,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折算率最高不超过90%;国债折算率不超过95%;其他上市证券投资基金和债券折算率最高不超过80%。
4.对证券机构信用额度的管理证券公司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应符合以下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对单个客户的融资和融券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接受单只担保股票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股票总市值的20%,分别按对客户融资和融券业务规模的10%计算风险准备。
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应当使用自有资金或者依法筹售的资金;向客户融券,应当使用自有证券或者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证券。
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
5.对单只股票的信用额度管理单只标的证券的融资或融券余额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时,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暂停其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交易,并向市场公布。
该标的证券的融资余额降低至20%以下时,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恢复其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并向市场公布。
四、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及参与各方的影响分析(一)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效应1.融资融券交易对于增加股市流动性,活跃交易具有明显作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的证券信用贷款规模一般低于证券市值的2%,但是信用交易的规模占证券交易金融的比重却达到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