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0201012140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三单元 第四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第四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命题分析通过对近年高考文言翻译题文言句式考查的梳理,我们认为,今后高考对文言文句式翻译的考查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地方:还应会加大句式考查的分值;范围上,应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考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规定的句式;形式上,几种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的题型可能会增加;可能还会加大对倒装句、固定句式的考查力度;考查重点上,对几种句式的综合考查将会是一个热点。
走进高考【P】例(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90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C项,应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不能改变滕侯的主张”,“易”是“改变”的意思。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4--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4--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要点诠释重点点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许多是不同的,辨识这些不同,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是阅读文言文必需的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列出六项需要掌握的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难点解剖一、判断句知识要点: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形式有八种。
另外,有三种特例,均附表说明。
形式例句1.……者,……也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②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2.……者也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3.……也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夫水,智者乐也.。
(《愚溪诗序》)4.……者,……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②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屈原列传》)6.……乃…………则…………即…………皆…………固…………诚…………耳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④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五蠹》)⑤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中山狼传》)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⑦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7.……为……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8.……是……①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9.……非……(否定判断)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劝学》)特例: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2022语文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含解析
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5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
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
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
迁右赞善大夫。
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
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
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
”诏可。
迁正使。
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
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
”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
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
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 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1)世以财雄边郡。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4)自今请以隶军。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信丰中学2019级高一周练三语文试题命题人:审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意境——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
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足见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诗篇,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数不胜数。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这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
但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
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
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
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者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
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
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
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界”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专题4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解析版)
专题4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一、真题速递【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答案】13.(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
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对点精练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Word版含答案
课案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组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刘备天下枭雄C.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②妪,先大母婢也D.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详细分析:D D项,①句不属于特殊句式,其余为判断句。
2.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详细分析:A A项,主谓倒装;B项,正常语序为“不欺余”;C项,正常语序为“弗怠之”;D项,正常语序为“又敢怨谁”。
3.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详细分析:C C项,状语后置句式,“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作状语,“于”译为“对”;A项,“于”表被动;B项,“见”表被动;D项,“不拘于时”,“于”表被动。
4.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详细分析:D 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
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此亡秦之续耳B.失其所与,不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详细分析:D 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
A项,“此……耳”表判断;B项,主语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判断句;C项,“……者……也”是判断句。
3-2-3第三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后作业
第3篇第2章第3节一、专题训练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沛公安在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⑤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⑦欲安所归乎⑧亮见权于柴桑A.②⑥⑦B.③⑤⑧C.③④⑧D.①⑤⑥【答案】B【解析】③⑤⑧是介词结构后臵句,①是被动句,②⑦都是宾语前臵句,④⑥是判断句。
2.从句式角度看,和“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相同的一组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将有事于西畴⑤大王来何操⑥石之铿然有声者⑦恐为操所先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②④⑧B.②③⑤C.①⑥⑧D.④⑥⑦【答案】C【解析】①⑥⑧都是定语后臵句,与例句句式相同,②⑤都是宾语前臵句,③是判断句,④是介词结构后臵句,⑦是被动句。
3.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羸兵为人马所蹈藉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④方与将军会猎于吴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答案】D【解析】①是宾语前臵句,②是被动句,③是定语后臵句,④是介宾结构后臵句。
4.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今臣亡国贱俘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师不必贤于弟子【答案】B【解析】B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都是介宾结构后臵句。
5.从句式角度看,和“豫州今欲何至”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B.求人可使报秦者C.以其无礼于晋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臵句,A项中的“是以”应为“以是”,译为“因为这样”。
B项是定语后臵句;C项是介宾结构后臵句;D项是被动句。
6.从句式角度看,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相同的一组是()①秦人不暇自哀②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③举以予人④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⑤相见常日稀⑥高余冠之岌岌兮⑦戍卒叫,函谷举⑧念母劳家里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A.①②③B.④⑦⑨C.③⑤⑧D.⑥⑦⑨【答案】C【解析】③⑤⑧都是省略句,与例句句式相同,③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之以予人”;⑤“相”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们”;⑧“家里”前省略介词“于”。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句式及用法的异同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句式及用法的异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种: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也”“……者也”“……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乃”“即”“则”“皆”“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
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
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是”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
二、被动句被动句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三、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的句型。
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五、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一般以“……之……者”“……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六、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文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
省略句最常见的是省略主语,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之”以及介词“以”“于”等。
例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 )A.⎩⎪⎨⎪⎧ ①洎牧以谗诛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①是以见放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②若属皆且为所虏D.⎩⎪⎨⎪⎧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答案:D解析:D 项中①为状语后置句,②宾语前置句。
高一语文语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语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国神游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特殊文言句式。
A.状语后置;BCD 均为宾语前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故燕王欲结于君A.若属皆且为所虏B.欲呼张良与俱去C.虽董之以严刑D.求人可使报秦者【答案】C【解析】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例句,“结于君”为介词结构后置。
C“以严刑”介词结构后置;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答案】C【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
判断文言句式,除了良好的文言基础外,观察句式词语组成,也有助于判断。
如本题C项,“筋骨之强”的格式为:名词+之+形容词;A项“未之有也”格式为:否定词+之+动词,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B项“句读之不知”的格式为:名词+之+动词,之属于提宾的标志,D项是疑问句造成的宾语前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故为之文以志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答案】C【解析】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是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C句“而今安在哉”为“在安”,也是宾语前置句。
A句为一般句式句;B句为典型的判断句;D句“凌万顷之茫然”为定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师不必贤于弟子D 学于余【答案】B【解析】A句中“乎”相当于“于”,同CD句中的“于”一样,其组成的介宾短语紧跟谓语动词后,是状语后置句。
高考复习之文言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 及览( 流闻(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 .(老妪 老妪) 伪者(国相)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解析:补全应是: 则录, [解析:补全应是:(公)问(妪)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 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范例 解析
被动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小结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 用介词“ ”“受……于……”表示被动, 表示被动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 ”“为……所……”( 主动者) ……为所……”表示被动 为所……”表示被动。 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 ”“见……于……”表被动(“于 表被动(“ 作的主动者) 作的主动者)。 用介词“ 表被动。 4、用介词“被”表被动。 既复用(08高考 高考) 既复用(08高考) 本身表被动 动词本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终身不用(06高考 高考) 终身不用(06高考)
之
省略句
小结 规律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介词宾语
08年浙江卷 年浙江卷) 链接高考(08年浙江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5分 )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②(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3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第3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为”字句
用“乃、即、则、皆、 必”等副词表判断,用 “非”表否定判断
“是”字句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小石潭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臣 本布衣《出师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被动句的类型 “于”字句:谓语+于
“见”字句:见+谓语
例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
传》)
“受”字句:受+谓语+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于
人(《赤壁之战》)
被动句的类型
例句
“为”字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为+动词
善盗耶?”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
①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译文: 酒喝得很尽兴,两个狱吏绑着一个人来拜见楚王。楚王 说:“绑着的是什么人?”(狱吏)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 罪。” ②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译文: 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 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
[应用体验]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十一月,庚午,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颢弟 ,尝得危
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
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
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
(四)主谓倒装句 ——辨明语气,调换主语谓语位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过关检测1、下面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湖北03)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③刘备天下枭雄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②⑤D、①③/④⑤/②⑥2、下面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湖北02)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赵尝五战于秦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⑤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⑥故燕王欲结于君A、①④/②⑤/③⑥B、②⑥/①④/③⑤C、①②/③⑤/④⑥D、②④/①③/⑤⑥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湖北01)A、刘备天下枭雄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巨是凡人D、天下苦秦久矣4、下列各句中,不含宾语前置现象的一项是()(湖北01)A、大王来何操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士奚由进”相同的一项是()(湖北10)A、验之以事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D、手不可屈伸,弗之怠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公主何在”同属宾语前置的一项是()(湖北09)A、必有太平、安乐之祸B、昂其值,居为奇货C、立之阶下,不之视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7、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刘备天下枭雄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巨是凡人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8、下列句中两个“于”字都表示被动的一项是()A.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B.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业精于勤,荒于嬉9、下列句中中不含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0、下边“是”不表判断的句子是()A.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 B.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C.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D.不知木兰是女郎11、指出下列句中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解读】《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上,已不见单独设题,体现了文言文阅读重在整体理解的宗旨。
我们虽然不必像以前那样花很多精力去细抠各类文言句式,但绝不表示这个考点不重要。
准确地把握文言句式,有助于译文、译句的“信”与“达”。
文言文阅读的晓畅与否,当然要取决于我们对字词的把握,也要看我们对相关文言句式的辨析。
这些知识遍布文言文中,阅读时难以逾越和回避,况且作为保留题型的文言文翻译,命题所选文句每每从词语、句式及其用法的代表性上考虑。
故在文言句式及其用法上,我们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应予以足够地重视。
【例题精析】《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新课标I)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解读】《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上,已不见单独设题,体现了文言文阅读重在整体理解的宗旨。
我们虽然不必像以前那样花很多精力去细抠各类文言句式,但绝不表示这个考点不重要。
准确地把握文言句式,有助于译文、译句的“信”与“达”。
文言文阅读的晓畅与否,当然要取决于我们对字词的把握,也要看我们对相关文言句式的辨析。
这些知识遍布文言文中,阅读时难以逾越和回避,况且作为保留题型的文言文翻译,命题所选文句每每从词语、句式及其用法的代表性上考虑。
故在文言句式及其用法上,我们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应予以足够地重视。
【例题精析】《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新课标I)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文言句式(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主要有两大类型:
有标志的和无标志的
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寻以 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 诸儒称其高。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 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 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 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 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 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 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 求。”……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省略宾语
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 ②为旦上日卿,。客从外来,与坐谈。
旦日,客从外来,(吾)与(其)坐谈。 ③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足与(之)谋。 ④欲呼张良与俱去。
(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用介词“被”表被动,如: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 之望。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 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遍过考点2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
考点24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对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后不难发现,关于“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直接单独设题的很少,基本都是隐性考查,且与句子翻译放在一起考查的情况较为常见。
综观近年考情,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考查点覆盖全面。
考纲中所规定的特殊句式基本上全都会涉及,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
固定结构的考查频率也较高。
2.考查更注重基础。
高考考查的都是考纲中所涉及的特殊句式及常见的固定结构,并且一般在课本中都能找到相同形式。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等。
3.大都采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
本考点主要在主观翻译题中出现,基本没有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的。
基于此,备考2020年高考,需要从基础入手,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考纲所规定的几种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等。
课本中常见的固定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孰与”“奈何”“何……为”“岂……欤”“直……耳”“无以”“有所”等。
此外还要做到灵活掌握,活学活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
类型1 判断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馀万,次河桥。
高欢引军东度。
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
有牛百头,尽杀以食军士。
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
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
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
骆超先至。
戊申,贤和会帝于崤中。
己酉,高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
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
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甘之,复一村十年。
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邺。
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
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6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参考答案】
B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
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
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
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
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②。
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取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释:①瘳(chōu):痊愈。
②招权顾金钱:大意是借重他人权势获得钱财。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逊:恭顺
B.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C.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善:友好(《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
D.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说:劝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上默然.惭
B.困于.平城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C.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欲以.为御史大夫
D.何足下距仆之.深也为上客,厚送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
B.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河东是像我的大腿和臂膀一样重要的郡,所以特地召见你啊
C.布辞之官
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D.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我听说曹丘生不是年长之人,(有事)不必向他通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季布认为秦王朝对匈奴用兵,引起了陈胜等人造反,带来了巨大创伤。
B.有人说季布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皇帝因此未晋升其官职。
C.季布反思了一个月,终于明白自己没有功劳却做了河东守,这是罪过。
D.曹丘生不听窦长君的劝阻,坚持让他给自己写介绍信,然后去见季布。
5.就文章内容来看,季布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1.D
2.B
【解析】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相当于“在”。
3.D
【解析】 D 项,“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通”的意思是“交往”。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4.C
【解析】C项,原文“留邸一月”非“反思一个月”;“无功窃宠,待罪河东”是谦虚的说法,不是实指。
5.①刚直不阿:季布不阿谀吕后,当面批评樊哙;敢当面指出孝文帝的没有主见。
②见微知著:季布由孝文帝召他入京却不见他推测出背后的原因,且看出文帝没有主见。
③喜好声名:曹丘面谀,季布即转怒为喜,可见其好名。
④信守诺言:楚人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参考译文】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
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
”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
”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
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
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读书人,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
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
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
”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
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
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您季布的一句诺言。
’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
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
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