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合集下载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精华版)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精华版)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改革比较
日本
改革名称 背 景 明治维新
中国
洋务运动
西方列强入侵,两国都面临着沦为列强 殖民地的危险,为摆脱困境而实施变革
摆脱侵略; 走资本主 义道路 主动 技术、制度与文化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 为亚洲强国 摆脱侵略;维护清 王朝封建统治 被动、虚骄自大 科学技术 没有真正实现“自 强”、“求富”的目 的
D.严禁反帝
E.设外务部 修订商约
清府成为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 外交政策(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4、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原因是 A.清政府安抚政策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袁世凯疯狂镇压 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D
5、“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质问题是 A.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




学习内容
结 果
列强侵华史 第二阶段: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4课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 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方面: 大陆政策、经济危机 (必然性) 2、中国方面: 未积极备战 (可乘之机)
B
等 条 约 残 酷 剥 削 中 国 人 。
表 明 帝 国 主 义 者 凭 借 多 个 不 平
不 平 等 条 约 扎 得 像 个 木 乃 伊 。
尽 欺 凌 的 中 国 人 。 他 正 被 众 多
并 颤 抖 着 的 人 代 表 的 是 当 时 受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一、背景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重要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③国际因素:列强的默许和纵容。

④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二、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主要不同:两国现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三、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四、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⑴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⑵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⑶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⑷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指出两个条约的侵略要求有何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⑴不同①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②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⑵原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给我们的启示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国耻。

我们追忆这场浸透着中华民族痛惜和悲愤的战争,决誓于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捍卫世界和平,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

这场战争以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战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结。

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姑息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同时,甲午战争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烈传,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示一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中穷日富、中弱日强”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一场穷国与富国、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战争。

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穷国”和“弱国”,这一点也不夸张。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泱泱大国,但“穷”在意志上,“弱”在斗志上。

由于当时的清朝政府腐朽无能,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心与日本交战,一再姑息投降,故而被一个蕞尔小国所击败,使中华民族蒙受历史上丧权辱国之耻。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侵略战争时必须要有“志”,要有威武不屈的意志,要有敢于亮剑的矢志,要有克敌制胜的壮志,首先在“志”上战胜侵略者。

此外,要使中华民族不再蒙耻,还必须要走富国强军的民族复兴之路,并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转化为“力”,即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军队的战争实力和战备潜力。

可以坚信:一个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壮志凌云的民族,一个国力盛、民力富、军力强的国家,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者,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启示二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中日甲午战争是从海战打响的,尽管当时中国清朝军队的总体军力强于日本军队,但在海战力量对比上,日本海军却处于相对优势,清军的北洋水师处于明显劣势,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清军的北洋水师建于1888年,初建时曾一度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但腐败的清廷统治者漠视海洋,轻视海军,奉行“大陆中心主义”,无意经营这支海军力量,致使北洋水师制度腐败、经费不足、训练低下、武备不力、战法落后,在短短的六年中却被后发崛起的日本海军所赶超。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经过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正式宣战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9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

14.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4.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消极:民族危机 (半殖民地大大加深) 赔二亿——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割三地——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开四口——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2.结果:1895《马关条约》 3.影响: (1)消极: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大大加深) 赔二亿——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割三地——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开四口——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清政府:军事改革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 革命派:辛亥革命
3.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 “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 性的地步”。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地步” 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4. 甲午中是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正式照会日本, 提出:“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 日后中日两国开战后,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 及附近作战。”这表明 • A、英国为同德国竞争,诱使日本加入协约国 • B、英国纵容日本侵华,但不得损害英国利益 • C、英国企图独霸中国,竭力排斥日本的势力 • D、英国保持局外中立,以维护远东的秩序
5.(2009青岛模拟)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 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 写了一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 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 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 义正辞严,对了一个下联:“魑魑魍魍, 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该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 B.《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北京条约》
一、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 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 的。”你对这一观点有何评价?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脉络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脉络图

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脉络图)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的原因及导火线A.原因:日本在走向道路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夺取中国的、占领,进而征服的对外扩张政策。

B.导火线:朝鲜爆发,日本以“”为借口与清政府纠缠。

2、甲午战争的过程:1894年7月,日本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偷袭,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9月,中日海军在展开决战。

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进行了。

爱国将领:(1)北洋舰队官兵遭遇日军偷袭,英勇反击。

海军提督身负重伤仍坐阵“”舰,用重炮轰击“”号。

(2)“”管带在战舰中炮,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全速撞击日舰“”号,壮烈殉国。

3、甲午战争的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

条约规定:(1)中国割让、及其他附属岛屿、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3)开放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华。

(5)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才同意中国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为“”,交还中国的。

4、甲午战争的影响:(1)列强的势力深入到中国。

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国的发展;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

(2)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的破产。

(3)日本的“胜利”极大的刺激了。

俄国在扩张势力,纠合、“干涉还辽”。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A.发展:19世纪末,人民群众的斗争迅速发展,终于汇集成了席卷中国北部的,清政府无力镇压,转而采取“”的策略。

B.简介:义和团,又名,原是民间的结社组织。

他们习武练拳,怀着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898年,义和团提出“”的口号,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势力遍及。

C.影响: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2、八国联军侵华A.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以“,”为借口,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率领下,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

义和团还向北京的和发起猛烈进攻。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殖 民
②划使馆界
列强侵华大本营;
地 半
③拆炮驻兵
完全控制清政府 便于镇压反帝;
封 建

④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工具;


⑤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 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
全 形
交政策。(完全半殖

民地化)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八国联军的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原因: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一、甲午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八国联军的侵华 3.《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辛丑条约》
5亿 人民更加贫困;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进内一地步掠免夺收中内国的地原税料和廉价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清政府: 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行 伍出身。1894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午中日战争爆 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 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 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 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 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 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 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
黄建勋,福建人。 黄海大战中,日 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 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 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 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 态”。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 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 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 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 甚多,引起大火被焚没,黄建勋殉国, 时年43岁。
盖国家不得已而用兵,必须谋出万全;况与洋人决 战,尤多牵掣。刻下各国皆愿调停,而英人尤为著 力。 ----翁同龢等《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1894年)
日本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全世界
1894年11月 1894年9月 1894年9月
1895年2月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日本 37.78万 4950万
改革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政体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经济 自然为主 资本主义
政策 避战求和 大陆政策 军费 政府挪用 积极扩充 备战 腐败懈怠 蓄谋已久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 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 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 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 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 以及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 司令西摩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辛丑条约》
内 容 影 响
①赔款4.5亿
人民更加贫困;
列强侵华大本营; 完全控制清府 便于镇压反帝; 清府成为工具;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 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 交政策。(完全半殖 民地化)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⑥修订商约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明治天皇掌权伊始,就颁布了这样的 《御笔信》:“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 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 , 亲营四 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海疆 ,布国 威于四方。” 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 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 用于海军建设。而这,已经超过了皇室 • 开支的十分之一。 • 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 • 政府和议员主动献 • 出四分之一薪俸 • 用做造舰。 •到甲午战争前,据说明治天皇甚至干脆 • 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 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 得知天皇每天只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 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原因: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 并助中国剿匪)
关于“义和团 ”运动
• 由于有了政府的明确支持,义和团情绪高涨,迅速向更极端、 更非理性的方向发展,对传教士和教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 打杀。1900年6月中旬义和团大规模进入京津后,情形更为 恐怖,许多传教士和外国人、中国教民被杀,甚至“夙有不 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婴儿生来 迎月者亦杀之,惨酷无复人理。”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 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等都在捣毁之列,因 为“机器工艺”为洋人“乖戾之天性所好”。有用洋物者 “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 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 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 “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对开明官绅,维新 派人士,义和团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 所有师徒,均不饶放”,明令要“康有为回国治罪”,在一 些顽固派的指使下还一度冲入宫禁要捉拿光绪皇帝,外国使 馆和外交人员自然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列强以 “保护使馆”的名义组成“八国联军”发动又一次侵华战争。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结合鸦片战
争以来的史
实说明我国 被迫开放的 通商口岸在 分布上有何 明显特点? 这说明了什 么?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 提款,营构颐和园。 材料二: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为 保存实力,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为了达到 “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 目的,日本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积极备战。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上海、广州、 重庆、沙市、 开商埠 福州、厦门、 苏州、杭州 宁波
侵略势力深入 到中国腹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其他
开设工厂,产品 协定关税 中国内地免征内 地税。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3.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 内地税。
体现反侵略斗争精神,打击帝 国主义气焰,推动清政府改革 运动。
1)经济:赔款加深苦难且税收被列强控制 2)政治:使馆区成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成列 强侵华工具
二、义和团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原因: 根 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直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 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势力矛盾激化。 二)经过:1898-1900 性质:农民自发反帝爱国运动 性质:侵略战争 口号:扶清灭洋 西摩尔率军从天津进犯北京,

高一上学期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知识框架

高一上学期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知识框架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战争: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华 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战争

影响: 国门洞开⇒逐步深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强 入
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侵Hale Waihona Puke 开端:三国干涉还辽与
民 族 瓜分狂潮
强占租借地 表现 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

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结果 中国陷入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元里抗英
背景——面对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结果——被迫解散 地位——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原因——英、俄力图扩张在新疆的势力
国 军
左宗棠收复新疆 手段——西征
民 维 护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结果
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结果——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权 的 斗
原因——《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岛等被割让给日本 反割台斗争
结果——失败

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峻
义和团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性质——反帝爱国斗争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840
甲午中
第二次鸦
日战
1842 片战争 1860 1894 争1895 1900 1901 1931
三元里人民 抗英斗争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 民地深渊
1935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 八国联军侵华 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
危害
加深了中国人的苦难, 税收为列强控制 使馆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设置使馆区, 列强派兵保护 各国驻守北京至 山海关沿线各地 惩办首祸诸臣
侵犯了领土主权 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工具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 八国联军侵华
台湾、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 2亿两白银 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危害
破坏领土主权, 引发瓜分狂潮 财政不堪重负, 大规模举借外债 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 腹地 资本输出,压制了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4. 战败原因
黄海海战中中日海军力量对比:
军舰总数 中国舰队 日本舰队 鱼雷艇数 14 12 铁甲舰 半铁甲舰 4 0 60 12 重炮 21 11 轻炮 141 209 排水量 3.5万吨 4.1万吨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
①. 直接原因 洋教遍布山东,官府袒教抑民,人民反洋教; ②. 根本原因 经济落后,民生凋敝,政治腐败,思想愚昧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义和团运动
③. 口号和目的 “扶清灭洋”
神助拳,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 不下雨,地发干, 全是教堂阻住天。 …… 升黄表,焚香烟, 请来各等众神仙。 …… 挑铁道,把线砍, 旋再破坏大轮船。 …… 一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庆升平。
一.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陈天华《猛回头》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沉思一:造成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列强的侵略
沉思二:为什么列强会在1840年后不断地发动大规 模的侵华战争?列强为什么以中国为侵略目标?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 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 的光辉,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世界: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1.背景
日本:扩张政策(根本原因)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 腐败落后
2.经过(1894~1895)
爆发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全舰钢面铁甲,装甲最厚处为炮台与炮塔达356mm,舷侧 为305mm,装甲共重1461吨;装备四门305mm主炮,两门 150mm副炮,三具380mm鱼雷发射管。号称“东亚第一巨舰”.
⑵不同: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②政治:直接割地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895-1898年间,国 4、影响: 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 ◆对中国: 企业,资本在万元以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上就有六十多家,其 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中80%属于轻工业。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 广州、汉口、天津等 机空前严重; 城市,民族工业有所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发展,其他一些地方 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业。 义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4、影响: ◆对日本:

必修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素材2

必修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素材2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素材一、庚子赔款始末1900 年6 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清政府屈膝投降。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1 年是旧历辛丑年,因此近代史上把这个条约叫做《辛丑条约》。

条约中的赔款是赔给1900 年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

1900 年是旧历庚子年,因此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作“庚子赔款”,得到庚子赔款的共有14 个帝国主义国家。

《辛丑条约》共12 款,其中第6 款规定中国向列国赔款白银450000000两(指海关两,下同)。

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 两、德国90070515 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 两、日本34793100 两、美国32939055 两、意大利32939055 两、比利时8484345 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 两,其余的43 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

年息4 厘,分39 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 两。

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

列强通过庚子赔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和财政命脉,攫取了中国的主权。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

但到1904 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 年7 月2 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 两。

1909 年,美帝国主义为欺骗中国人民,缓和人民群众的反美情绪,维持对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宣布“减免”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款项。

其中一部分作为中国留美学生的费用,用此吸引中国学生留美;一部分用来在中国办学校、医院及其他所谓慈善事业,比如清华大学就是用庚子赔款创办的。

后来,日本、英国、法国也纷纷效法美国,利用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钱,在中国开办一些学校,用殖民地奴化思想来麻醉中国人民的意志,培养驯服他们的奴才,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人民的反抗与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1、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 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不下雨,地发 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选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根本原因: 民族危机严重 直接原因:教会势力猖獗,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二)经过:(掌握课本57页的地图)
海上战役:
爆发—1894年7月,朝鲜丰岛海战 决战— 1894年9月,黄海决战
失败—1895年,威海卫战役
陆上战役: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战后的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战争爆发于境外,始于海战;战场从境外转移至境内,终于海战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此 日 漫 飞 天 下 泪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阶级,不能救中国,其历史局限性决定了 义和团运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根本原因: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进一步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借口: 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
经过: 结果——《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2、经过
3、意义
重点问题解析——扶清灭洋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拳匪纪事》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一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庆升平。 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映了帝国主 进步性: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局限性:“扶清”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没 有认清其本质。 “灭洋”又表现出盲目排外的性质,不能区分外来侵 略和现代文明。 义和团的口号说明了什么问题?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 约》的签订,损害 了俄、德、法三国 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 在华利益之争。
东辽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台北 台中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 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1)这首诗写与那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 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
酷 剥 削 中 国 人 。
表 明 帝 国 主 义 者 凭 借 多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残
他 正 被 众 多 不 平 等 条 约 扎 得 像 个 木 乃 伊 。
着 的 人 代 表 的 是 当 时 受 尽 欺 凌 的 中 国 人 。
画 面 中 那 个 身 带 血 迹 、 瘦 弱 并 颤 抖
沉思一:造成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还我江山还我权, 刀山火海爷敢钻。哪 怕皇上服了外,不杀 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团民
请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主要事件按先 后顺序排列。
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廊坊阻击战
清军、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天 津激战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量 中 华 之 物 力
结 与 国 之 欢 心。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 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 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开放口 广厦福宁上 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 岸 关税
中英商定
免内地税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其它 领事裁判权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 各国派兵保护;严禁 片面最惠国待遇 权益 居住及租地权 通商究二: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国 势力 家 范围
租借地 占领胶州湾 强占旅顺、 大连湾
德 山东 国
俄 整个 国 北方
英 长江 国 流港新界
广州湾 割占台湾和 澎湖列岛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第一次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进入资本危机的加深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经过 3、战争的影响
⑴、《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⑵、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牛牛文档分 享满蒙 中国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2、中国社会 ⑴、清政府被迫改革,首先进行军事改革。 ⑵、 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 发生变革
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3、列强在远东矛盾尖锐,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和 的 通 商 口 岸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辛丑条约》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 人民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Biblioteka 调敝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洋人的朝廷”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 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控制清
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政府和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 关铁路沿线要地 争
二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文化上:丧心病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洗劫翰林院等。
5.人权上:危害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如甲午战争中旅顺
大屠杀等。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维新派:戊戌变法 决心用暴力推 革命派: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团旗
二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二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慈禧太后
光绪帝
二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1.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和瓜分中国(根本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借口)
2.双方: 中、八国(英、德、法、俄、美、日、意、奥) 3.过程: 4.结果: 惨败,签订《辛丑条约》
二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1901年《辛丑条约》
白银4.5亿两,
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 反帝 活动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关税盐税抵押,便 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篇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史料研读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次战争?
从1887年开始的5年间日本的纺织业,生产规模
增长5倍,生产量提高9倍,成本大幅下降,比印度棉
丝有价格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有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如固定关税等,日本棉丝在上海市场上
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
——《站在历史歧路的文士和武士》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日 本 为 什 么 要 侵 略 中 国 ?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 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 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
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在社会性质上: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逐
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在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列强逐步控 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影响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马关条约》
史料研读
内容 危害 割地 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立行栈,给小民一线生机。历来总署及各省疆臣,所 属岛屿、澎湖列岛 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落篱,喧宾夺主, 赔款 进一步加重财政压力和人民 赔款2亿两白银 西洋各国援例沾……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 苦难 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开埠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黄海海战 旅顺 平壤
威海卫
丰岛
黄海海战 1.地位: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2.爆发:1894年9月,中国在大东沟遭日舰偷袭。 3.爱国将领:海军提督、“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致远”
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靖远”舰管带叶
祖珪等率军英勇作战。
四口通商 掠夺中国内地的经济权益 其他权益 影响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张季子九录· 政闻录》 加重资本侵略,阻碍中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甲午战争失败对国内外 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法战争
1883年 1885年 1894年 1895年
侵华史
1840年 1842年
八国联军战争
1900年 1901年 1931年1945年 1949年
1856年
1860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十四年抗日战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5.战争结果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朝廷无力以卫吾台, 割地 台北被日军攻陷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属岛屿、澎湖列岛 能卫吾台者,吾民耳? 后,在台南发出联合抗 众志成城,山可移,海 赔款 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 赔款2亿两白银 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 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 国土“万死不辞”, 尽,吾头与吾台俱碎,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 开埠 四口通商 安知终不可有为耳?” 之延,亦应仓促,不命 ——徐骧 倭得” 其他权益 ——刘永福
4.结果: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
船”政策,失去黄海制海权。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导火线: 2.战争双方
3.战争过程
朝鲜农民起义
中、日
丰岛海战、平壤陆役、黄海海战、 辽东陆战、威海之战
4.战败原因
相同的遭遇,不同的变革
1.清政府:
2.日本:
•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 起,洋务派掀起一场 后,日本在政治、经 以“自强”、“求富” 济、文化、军事等领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域掀起一场明治维新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运动,开始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1853年,“黑船事件”
一 ︑ 甲 午 战 争 与 反 割 台 斗 争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一 ︑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导火线: 2.战争双方
3.战争过程
朝鲜农民起义
中、日
丰岛海战、平壤陆役、黄海海战、 辽东陆战、威海之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