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第20~24单元

合集下载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译文

【第二十单元】赵广誓死不屈【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③作马,几能乱真④。

建炎中⑤陷贼⑥。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女。

广毅然辞(拒绝)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⑦,唯画观音大士⑧而已(而已:罢了)。

又数年,乃死。

今士大夫⑨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节选自《老学庵笔记》)【注释】①李伯时:北宋著名画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

②小史:书僮。

③工:擅长。

④几能乱真:几乎能跟李伯时的画分不清真假。

⑤建炎中:建炎年间;建炎是宋高宗的年号。

⑥陷贼:落入金兵手中。

⑦乱定:动乱的局势平定。

⑧观音大士:观音菩萨。

⑨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或官吏。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原本是李时伯家的书僮。

李伯时作画时他在周围侍候,时间长了(赵广)也能作画,尤其擅长画马,(他画的作品)几乎能跟李伯时的画分不清真假,宋朝建炎年间他落入金兵手中,敌人听说他擅长作画,便叫他画掳掠来的妇女。

赵广用不会作画毅然拒绝,敌人用亮晃晃的刀威胁他,(赵广)不屈从,(敌人)就砍断了他的右手拇指打发他离去。

而赵广以后用左手作画。

动乱过后,他只画观音菩萨。

又隔了几年,他去世了。

如今有地位的文人及官僚家中所珍藏和李伯时画的观音菩萨,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1钱金玉誓死抗敌【原文】钱金玉为松江千总①,道光壬寅②鸦片战祸起,钱方告假归省(xǐng,探望)亲。

闻讯,即束装起行。

其戚友阻之,曰:“军事方急,祸福叵(叵(pǒ),不可)测,君方在假,又无文檄趣(催促)公,何急急为?”钱不从。

既(已经)至吴淞③,从守西炮弹,与士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勉。

及东炮弹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弹。

钱奋力督战,喋血(喋血:流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

其近卒泣陈(说):“公有老母在,不可死。

”金玉笑谢(婉言拒绝)曰:“焉(哪儿)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

弥留之际(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犹大呼“贼奴④误国”不置(停)。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6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6单元译文

【第二十六单元】赵括纸上谈兵【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nàn ,指驳倒),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②,而括易言之③。

使赵不将括即已④,若必将之,破(使……破,使……失败)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⑤,悉更约束⑥,易(调换)置军吏⑦。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⑩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①奢:赵奢;赵国名将。

②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有生命危险的场所。

③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④使赵不将括即已: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将领也就算了。

⑤廉颇:赵国名将。

⑥更约束:改变纪律。

⑦军吏:军官与文职人员。

⑧奇兵:行动变幻莫测的军队。

⑨绝:截断。

⑩坑:活埋。

【译文】赵括从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打仗的事,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跟他匹敌。

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谈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认为他学得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原因,赵奢说:“打仗,是有生命危险的场所,听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

如果赵国不让他担任将军也就算了,假使一定要让他做将军,使赵国失败的一定是赵括。

”……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后,全部更改了纪律,调换了军中官吏。

秦将白起听到这些后,出奇兵,假装失败逃跑,而绝断了赵军的粮道,把赵括的军队一隔为二,(于是赵军)上下离心,(赵军被包围了)四十多天,士兵饥饿,赵括率领精锐士兵亲自上阵搏斗,秦军杀死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军队就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1善诵掌船法【原文】曩有(从前)大长者①子,与诸(众)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掌船方法,语(yù,告诉)众人曰:“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后),深信其语。

既(已经)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卒(死)。

时长者子即代处。

沪教版预初走进文言文17-24单元答案

沪教版预初走进文言文17-24单元答案

沪教版预初走进文言文17-24单元答案第十七单元【阅读】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

(山东人刘庭式未考中科举时,父母商量准备娶他同乡人的女儿,后来双方已说定婚事,但尚未送聘礼。

)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

(刘庭式考中了科举,那女子因为疾病,两眼瞎了。

)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

(女家是种田人,很贫困,不敢再提婚姻的事。

)或劝纳其幼女。

(有人劝刘庭式娶对方的小女儿。

)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久矣。

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刘庭式笑着说:“我心里早已答应她了。

虽然眼瞎了,难道能违背我最初的心愿吗”)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刘庭式最终娶了盲女,跟她和好到老。

)【训练】1.寒云门与盲女偕老项城韩云门,名堳,聘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

(河南项城有个人叫韩云门,又叫韩堳,与姓戚人家之女约定婚姻关系,没多久,戚家之女双目失明。

)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悔婚而终女子于家。

(戚家认为韩云门这男儿年轻而又能读书作诗写文,将来一定大有作为,而自己的女儿双目失明,无法与他相配成双,想解除婚约,让女儿终身在家中。

)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

(韩云门的父母将同意戚家悔婚的要求,韩云门坚决不同意,按照礼数将她迎娶到家。

)戚不得已,媵yìng以美婢。

(戚家没其他办法,把一个漂亮的侍女作陪嫁)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

”遂遣婢还。

(韩云门说:“人们见到美婢,感情就要激动,不如不要相见,用来保全我夫妻的和好。

”于是打发那位漂亮的侍女回去。

)后于壬子出为教谕。

(后来在清康熙十一年,韩云门出任掌管教育、祭礼的官吏。

)挚妇偕行,伉俪无间。

(携带妻子同行,夫妻亲密无矛盾)豫人称其笃行,以为宋之刘庭式再现于今。

(河南当地百姓称赞他做人忠厚,认为宋朝刘庭式再次出现在今天。

)【练习】1.聘戚氏女(氏,姓)2.戚谓韩郎年少能文(谓,认为)3.必成远器(远,大)4.非偶也(偶,相配成双)5.如礼迎娶以归(如,按照)6.遂遣婢还(遣,打发)7.豫人称其笃行(笃,忠厚)8.人情见则欲动(人们见到美婢,感情就要激动)9.以全我居室之好(用来保全我夫妻的和好)10.挚妇偕行,伉俪无间(携带妻子同行,夫妻亲密无矛盾)2.孙泰孙泰者,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4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4单元译文

【第二十四单元】若石之死【原文】若石隐于冥山①之阴。

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②。

若石帅其人③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④,日入而燎辉⑤,宵(晚上)则振铎⑥以望,植棘树墉⑦,坎山谷⑧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

若石大喜,以为虎死无毒(危害)己者矣。

于是弛其机⑨,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⑩逐麋(11)来,止其室之隈(12),闻其牛羊豕[shǐ](13)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人立:像人一样站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遇到、碰上)也。

(节选自《郁离子》)(文中括号“()”中的标号为注释序号)【注释】①冥山:作者虚构的山名。

②藩:篱笆。

③帅其人:率领他家里的人;帅,同“率”。

④殷钲(zhēnɡ):敲击金属器物;钲,古乐器,似钟。

⑤燎辉:燃起火把。

⑥振铎(duó):敲击金属器物;铎,古代宣布法令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

⑦树墉(yōnɡ):筑墙。

⑧坎山谷:挖深沟。

⑨弛其机:放松弓弩。

⑩貙(chū ):一种比狸稍大而凶猛的野兽。

(11)麋(mí):小鹿。

(12)隈(wēi):墙角落。

(13)豕:同“猪”。

【译文】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有只老虎常蹲(在他屋边)悄悄地注视着篱笆。

若石率领家人日夜警戒:太阳出来后(不时地)敲击钲,太阳落山后(不时地)燃起火把,半夜里击铎守望,还栽荆棘筑墙,挖深沟防守。

(这样)一年到头老虎便无所收获。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非常高兴,以为老虎死了再也没有什么危害他的了。

于是松弛了弓弩,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也不修,篱笆破了也不补。

没多久,有只貙追逐小鹿奔来,停留在他家的墙角,(貙)听到他家牛、羊、猪的声音后,进入(栏圈)吃牛、羊、猪。

若石不知道那是貙,呵斥它不走,用石块扔它,貙像人一样立起来用爪把他抓死了,人们说若石知其一不知其二,碰到这样的事真是活该。

1.牝鸡失雏【原文】牝①鸡引(带领)雏(幼禽)于庭,啄残粒,拾虫蚁,呴呴②自得。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

(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ân,救济)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qì]而亡。

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

(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

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

”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

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

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走进文言文

走进文言文

《走进文言文》(6、7)(21——30单元译文)【第二十一单元译文】揠苗助长:古宋国有个人,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死了。

砚眼: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到了官办的旅店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大为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农夫耕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

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嘲笑他说:“你这个农民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一整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

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

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不是种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做事也是这样,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稚犬: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

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

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走进文言文_六七年级_译文与题解11_20单元

走进文言文_六七年级_译文与题解11_2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1单元 (4)1.1 乌鸦喜谀 (4)1.2 黠鼠 (5)1.3 粤令好谀 (6)1.4 子产受骗 (7)1.5 狮子王与豺 (8)2第12单元 (10)2.1 鹤亦知人意 (10)2.2 明义法师之鸠 (10)2.3 鹿亦有知 (11)2.4 喜嗔(chēn)之人 (12)3第13单元 (13)3.1 越人遇狗 (13)3.2 五不复猎 (14)3.3 隋候救蛇获珠 (14)3.4 华隆因犬获救 (15)3.5 齐人有好猎者 (16)4第14单元 (19)4.1 信始为布衣时 (19)4.2 天下有大勇者 (20)4.3 娥善歌 (22)4.4 相与和相 (23)4.5 南方多没人 (23)5第15单元 (26)5.1 公仪不受鱼 (26)5.2 震四知 (27)5.3 迂公修屋 (28)5.4 庖夫 (28)5.5 治驼 (29)6第16单元 (31)6.1 一生之计在于勤 (31)6.2 溥与七录斋 (32)6.3 用力多者收功远 (32)6.4 为者常成 (33)6.5 望梅止渴 (35)7第17单元 (36)7.1 云门与盲女偕老 (36)7.2 泰 377.3 二犬情深 (37)7.4 雁冢 (38)7.5 义犬报火警 (39)8第18单元 (41)8.1 谏议教子 (41)8.2 万年教子 (42)8.3 卞庄子刺虎 (43)8.4 势利鬼吴生 (44)8.5 偷鸡贼的托词 (45)9第19单元 (46)9.1 洪苦学 (46)9.2 王冕僧寺夜读 (47)9.3 欧阳修家教 (48)9.4 司马光幼时 (49)9.5 程门立雪 (50)10第20单元 (52)10.1 某误子 (52)10.2 高凤笃学 (52)10.3 王充市肆博览 (53)10.4 伯公肥大 (54)10.5 燕人返国 (54)第11单元1.1乌鸦喜谀原文粤西,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乌鸦。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总5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杨修啖酪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王戎识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诸葛恪得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谢道韫咏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曹冲称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走进文言文20单元

走进文言文20单元

赵某误子赵某者,吴①人也。

家富多藏,有子三。

恃②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叟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

”赵某勿之听,恣③子放荡。

寻赵某卒,其家财尽。

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

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注释:1.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2.恃:倚仗。

3.恣(zì):放任。

4.俱:都。

5.寻:不久。

6.或:有的。

7.仆:向前倒下。

8.乃:是。

9.戒:同“诫”10.叟:老人11.殁:去世12.当:应当13.弗:不14.益:更加15.然:然而16.岂:难道17.计:计划、策略18.术:学问,也可指技术19.竭:竭尽,用尽20.殁:死(亦作“没”)译文:吴国有个姓赵的人。

.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有三个儿子。

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

”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

.不久赵某死去,他的儿子们依旧挥霍无度。

不久,资产都被挥霍空了。

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死在路边。

人们都说:“这是自做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的错误吗?高凤笃学原文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常(通“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注释①高凤:汉朝东汉人,(南阳人)高凤由于认真专注笃学,终成为了一名闻名天下的学者,于是在西唐山(现河南平顶山叶县常村乡西唐山)教学生读书。

叶县常村乡的漂麦河得名缘于此。

②笃:专一、专心。

②尝:曾经。

③之:动词,到。

去③曝麦于庭:曝(pù),晒。

庭,院子。

③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麦子。

④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⑤潦水:雨后地上积水。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第一单元】1、《华佗巧治》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

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2、《谢缙敏对》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大概是御花园吧)。

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

”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

”皇上非常高兴。

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

”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

”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3、《天谷雨》汉宣帝的时候,长江淮河一带遇上了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死去的人接连不断。

一连三天天上落下稻谷。

不久,魏地向朝廷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奇怪。

4、《攘鸡者》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

’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5、《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力。

”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读后感想: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单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杨修啖酪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王戎识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诸葛恪得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走进文言文》《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第十三单元(说明:原文中加“()”的文字是补充注释,译文中加“()”的文字是理解中的补充内容)阅读许允之妻训练1.班昭续《汉书》2.浙东愚妇3.农妇斥神4.孝丐5.华隆获救阅读许允之妻【原文】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②,魏明帝③遣虎贲④,收⑤之。

其妇出诫曰:“明主可以理夺⑥,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⑦。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检验核对],为称职与不(fǒu)?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⑧,皆官得其人⑨,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10)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妇自若,云:“勿忧,寻(不久)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此文中的(10)是注释]【注释】①吏部郎:吏部的长官。

②多用其乡里:任用了他很多同乡人。

③魏明帝:指三国时魏国皇帝曹叡(ruì,同“睿”)。

④虎贲(bēn):武士。

⑤收:逮捕。

⑥夺:争。

⑦举尔所知:这是一句古语,意为推荐你所了解的人。

⑧检校:检验核对。

⑨官得其人:官府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10)诏:皇帝的命令。

【译文】许允做吏部的长官,多任用他同乡的人,魏明帝派武士把他抓了起来。

他出门时妻子告诫说:“英明的国君可以用道理跟他争论,难以用感情去请求(宽恕)。

”到宫中后,皇帝为核实此事而审问他,许允回答说:“(古语有)推举你所了解的人。

我的同乡人,我了解他们。

皇上可检验核对他们是不是称职。

如果不称职,我甘愿受那罪过。

”经检验核对,(凡许允所推荐的同乡人)都是官府中合适的人选,于是皇上便释放了(他)。

许允的衣服被扯坏了,皇帝下令赐(给他)新衣。

当初许允被抓时,全家号哭。

他妻子神态自若,说:“不用担心,不久就会回来。

”(她叫人)煮小米粥等待。

不多时,许允(果然)回家了。

训练1.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死),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完成)而卒。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21-3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21-3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21-30,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1 第21单元 51.1 揠苗助长 51.2 砚眼 61.3 农夫耕田 71.4 稚犬 81.5 鷧鸟中计 92 第22单元 102.1 枭将东徙 102.2 世无良猫 112.3 河豚之死 122.4 刻舟求剑 132.5 鹬蚌相争 143 第23单元 173.1 曹竹虚族兄遇鬼 173.2 疑鬼 173.3 畏鬼致盗 183.4 畏影恶迹 193.5 鸲鹆噪虎qú yù zào hǔ 204 第24单元 214.1 孟母戒子 214.2 孟母不欺子 224.3 秦西巴纵麋 234.4 屠夫杀狼 234.5 郢书燕说 255 第25单元 275.1 陶侃尝出游 275.2 木屑竹头 275.3 墨子怒耕柱子 29 5.4 李存审诫子 295.5 芒山盗临刑 316 第26单元 336.1 读书与作文 336.2 卖瓜减字 336.3 修改一法 346.4 歧路亡羊 356.5 二叟钓鱼 377 第27单元 397.1 张飞横矛当阳桥 39 7.2 次非斩蛟 397.3 溺鼠 417.4 鸡感恩 427.5 猫儿索食 428 第28单元 448.1 刘道真戏谑 448.2 唐明皇赐名 448.3 偷鸭求骂 458.4 何梅谷之妻 478.5 庸医 489 第29单元 499.1 马诉冤 499.2 楚人有担山鸡者 50 9.3 某甲夜暴疾 509.4 涸泽之蛇 519.5 盗牛者强辩 5210 第30单元 5410.1 于令仪诲人 54 10.2 乡人藏虱 5510.3 别字秀才 5610.4 画鬼易 5610.5 吹牛 57【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成语典故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茫茫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同“余”)(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走进文言文-七年级(1)

走进文言文-七年级(1)
翻译
有一个越人在路上遇到一只狗,那狗低头摇着尾巴像人一样说道:“我善于捕猎,捕到的猎物和你平分。”那越人很高兴,拉着狗一起回家。喂给它精米和肉食,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狗受到盛情的款待,一天天的傲慢起来,猎取的野兽,必定全部吃掉才停止。有的人就讥笑那越人说:“你给他吃的喝的,捕猎到的野兽,它却全部都吃了,那你凭什么还要养它呢?”越人醒悟了,于是和狗分野兽的肉时,给自己留了多一点。狗很恼怒,咬断了他的头,咬断了他的脖子和腿,就跑着离开了。
4将何以狗为:那(你)为什么还要养狗呢
拓展
填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寓意
讥讽那些巧言善骗、贪得无厌、凶狠残忍的邪恶小人。
感悟
对于恶人和恶势力,不要姑息纵容。到自己无法忍受的时候,就难免自取其祸的。此所谓养虎为患是也。
张五不复猎
原文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网纵母鹿。”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是焚网,永不复猎。
句子翻译
1.家贫则无以。
但家里穷没有钱。
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不止打猎(是这样),无数事情都是这样(的道理)。
3.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莫非想让我集中精力在耕田上取得大的收获,再买好的狗吗?
4.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乡里邻居。
要点导引
1.“齐人有好猎者”先因“狗恶”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后因“良狗”而“田猎之获,常过人矣”,二者鲜明对比,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做事如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努力是必要的条件;否则,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变为现实。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推荐五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推荐五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推荐五篇)第一篇: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第二十七单元】师旷撞晋平公【原文】晋平公①与群臣饮,饮酣(畅快、尽兴),乃喟然②叹曰:“莫乐为人君③,唯其言而莫之违(莫违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④。

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⑥谁撞⑦?”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左右请除⑧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喟然:长叹的样子。

③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

④援琴撞之:拿起琴掷晋平公。

⑤衽(rèn):衣襟。

⑥太师:此指师旷。

⑦谁撞:即“撞谁”。

⑧除:杀。

【译文】晋平公跟大臣们宴饮,(正当)酒喝得畅快的时候,便感叹地说:“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因为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师旷陪坐在(晋平公)跟前,拿起琴掷晋平公。

晋平公撩起衣襟躲避,琴撞在墙上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掷谁?”师旷说:“刚才有小人在我旁边说话,所以要掷他。

”(晋平公)周围的人请求杀死师旷。

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教训。

”1田子方诫子击【原文】子击①出,遭(遇)田子方②于道,下车伏谒(拜见)。

子方不为礼③。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是)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④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⑤。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lǚ,鞋)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道歉)之。

【注释】①子击:人名;魏国的太子。

②田子方:子击的老师。

③不为礼:不还礼。

④而:若。

⑤家:大夫的封地称“家”。

【译文】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

田子方(却)不还礼。

子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假如对人骄傲,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走进文言文23-24单元曹竹虚族兄遇鬼译文曹竹虚说:他的堂兄从安徽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便受邀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

朋友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

?曹兄不管,一定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

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他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头放到桌子上。

曹兄又笑着说:?有头的我都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

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

刚露出它的脑袋,鬼就唾骂道:?又是那个扫兴的东西吗??鬼最终没有进去。

词求解1族兄:堂兄。

14亦:也,也是。

2歙:古地名,今安徽境内。

15何:怎么,为什么。

3延:邀请。

16足:够得上,值得。

4是:这。

17案:几案,矮长桌。

5魅:鬼。

18技:技艺,本领。

6蠕蠕:小虫爬动的样子。

19穷:穷尽,完结。

7乃:原来就是。

20倏(shū):快速,极快。

8殊:很。

21再:第二次。

9作:搞,展开工作或活动。

22甫:刚。

10状:......的样子23辄:就11犹:副词。

24唾:轻视,鄙弃12还,仍然。

25竟:最终13但:只是。

句子暮欲下榻其中。

天色晚时想住在这里忽披头散发吐舌,并作缢死状。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鬼技穷,倏然灭。

鬼的招数抢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疑鬼译文姓毛的人是浙江一带的人。

当时他正逢雨在晚上赶路,左顾右盼的,心中非常害怕。

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准备伞,请求借他的伞一同走。

毛氏没有办法,勉强答应了他。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

毛氏怀疑这个人是鬼。

到桥上时,便将他挤了下去,急忙狂奔离去。

没过多久,天微微亮,一个卖饼子的店铺开门了,(姓毛的人)便进了这家饼店,身体发抖。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5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5单元译文

【第二十五单元】空桑生李【原文】南顿①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归,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③溉灌。

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休息)阴下,言:“李君④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⑤。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⑥。

众犬吠声⑦,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⑧,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⑨。

间(相隔)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⑩。

(节选自《风俗通》)【注释】①南顿:古地名,今河南项城县。

②空桑:根部枯空的桑树。

③余浆:多余的水。

④李君:即李树;“君”是对李树的敬称。

⑤豚(tún):小猪。

⑥亦行自愈:不久自然会好的。

⑦众犬吠声:本义为一只狗叫起来,许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众人盲目附和。

⑧翕(xī)赫:轰动。

⑨滂沱:本指雨水多,此比喻李树旁摆满了酒肉。

⑩因就斫(zhuó)之:于是走上前把它砍了。

【译文】南顿县的张助在田间种稻,看见一枚李核,想拣了带回去,回头看到有株根部枯空的桑树,便把李核种下,用剩余的水浇了它。

后来有人见到桑树中忽然长出李树来,认为是神仙,便辗转相告。

有人患了眼痛的病,在李树下歇息,说:“李君(如果能)让我眼病痊愈,就用一只小猪祭祀(你)。

”眼病是小毛病,不久自然会好的。

众人盲目附会,因为生眼病的人痊愈了,远近轰动,在李树下停驻的车马有数百上千,祭祀的酒肉摆满四周。

隔了一年多,张助出远门回来,见到这种情况惊讶地说:“这又有什么神灵,李树是我种的!”于是走上前把它砍了。

1鳝父庙【原文】会稽①石亭埭②有大枫树,其中空朽,每雨(下雨),水辄(往往)满益(同“溢”)。

有估客(ɡū,买卖,做生意)载生(活)鳝至此,聊(随意)放一头于枯树中,以为狡狯③。

村民见之,以鱼鳝非树中之物,或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杀)牲祭祀,未尝虚日,因遂名“鳝父庙”。

人有祈(求)请及秽④慢(怠慢),则祸福立至。

后估客返,见其如此,即取作臛⑤],于是遂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24单元 P97~120项籍不肯竟学(20单元)③而已:就罢了④敌:对付⑤假:凭借⑥穷:尽⑦书:读书写字⑧足:值得⑨竟:深入启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恒心、毅力,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勤奋刻苦的严谨作风。

译文】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感到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赵某误子:原文:】赵某者,吴①人也。

家富多藏,有子三。

其恃②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叟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

”赵某勿之听,恣③子放荡。

寻赵某卒,其家财尽。

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

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注释】:1.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2.恃:倚仗。

3.恣(zì):放任。

4.俱:都。

5.寻:不久。

6.或:有的。

7.仆:向前倒下。

8.乃:是。

9.戒:同“诫”,告诫。

10.叟:老人 11.殁:去世12.当:应当 13.弗:不 14.益:更加15.然:然而16.岂:难道 17.计:计划、策略18.术:学问,也可指技术19.竭:竭尽,用尽20.殁:死(亦作“没”)21.尔:你。

22.或:有(的)人译文】:吴国有个姓赵的人。

.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有三个儿子。

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

”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

.不久赵某死去,他的儿子们依旧挥霍无度。

不久,资产都被挥霍空了。

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得趴到在路边。

人们都说:“这是自做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在计划孩子的未来是没有远见吗?启发】:教育孩子不能太宠爱孩子,是时候就该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事,学会独立,并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

[1]高凤笃学gāo fèng dǔ xué注释①高凤:汉朝东汉人,(南阳人)高凤由于认真专注笃学,终成为了一名闻名天下的学者,于是在西唐山(现河南平顶山叶县常村乡西唐山)教学生读书。

叶县常村乡的漂麦河得名缘于此。

②笃:专一、专心。

③常:同“尝”,曾经。

④之:动词,到。

去⑤曝麦于庭:曝(pù),晒。

庭,院子。

⑥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麦子。

⑦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⑧潦水:雨后地上积水。

⑨乃:才。

⑩暴:突然。

⑪字:人的表字。

⑫还:回来⑬省:醒悟。

⑭怪问:惊奇地询问。

⒂持:拿全文翻译】高凤,字文通,是南阳人。

在他青年还是书生时,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但却精通读书。

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他的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

后来突然下了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

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凤这才恍然大悟(小麦被冲走了)。

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

高凤年老后,依旧拿着书本不知疲倦,闻名于天下。

寓意】赞扬了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人。

王充市肆博览翻译】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

后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

(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扣章节与句子。

(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

时间长了,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

后来回到乡里,隐居从事教学。

注释1.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

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

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迁居到这里。

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徙焉》2.京师:京城。

3.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

《汉书》是他早创的。

4.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

5.市;集市。

肆;店铺。

6.称:称赞、赞扬7.师:拜······为师8.辄:就9.遂:就 10.太学:中国古代专攻经书的大学。

11.好:喜爱12.少孤:少年死了父亲 13.之:代词,···的 14守;守候。

15章句;章节句子。

赵伯公肥大:原文】赵伯公为人肥大,夏日醉卧,有数岁孙儿缘其肚上戏,因以李子内其脐中,累七八枚。

既醉了不觉.数日后,乃知痛。

李大烂,汁出,以为脐穴,惧死,乃命妻子处分家事,乃泣谓家人曰:“我肠烂且死。

”明日李核出,乃知孙儿所内李子也。

翻译】赵伯公身体长得肥胖高大,夏天喝醉了酒仰卧在床上,他几岁大的小孙子爬到他的肚子上去玩耍,乘机用一只李子塞进他的肚脐里,累计有七八枚之多。

赵伯公醉得完全没有感觉到。

几天之后,他才感觉到疼痛。

这时,李子核已经腐烂,流出汁来,他以为是肚脐破洞穿孔,害怕死去,就叫他的妻子赶快安排后事,他哭着对家人说:“我的肠子烂了,快要死了!”第二天,李子核掉出来,问过后,才知道这是孙子塞进去的李子核。

注释1. 缘:攀援(爬)2. 累:积累3. 既:已经4. 穴:破洞穿孔5. 且:将要6. 处分:安排7. 了:一点也…… 8.因:于是 9.内(na):放入出处】节选自宋·李昉《太平御览》,标题为编者所拟。

启示】不要不摸清底细就瞎乱猜不要大惊小怪要弄清是非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燕人返国翻译】有一个)燕国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他老了的时候回自己的国家。

路过晋国(的时候),同行的人欺骗他。

他指着(晋国的)城市说:“这就是燕国的城。

”那个燕国人的脸色变得凄怆。

(同行的人)指着一座土地庙说:“这就是你们乡里的土地庙。

”(那人)便叹气起来。

(同行的人)指着(一栋)房舍说:“这就是你先人的房子。

”那人便流出了眼泪,哭泣(起来)。

(同行的人)指着(一座)坟墓说:“这就是你先人的墓。

”那人便(伤心地)哭得无法控制了。

同行的人开怀大笑,说:“我刚刚都是骗你的,这里是晋国啊。

”那人非常羞愧。

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燕国的城楼和土地庙,真的见到先人的房舍和坟墓,悲伤惆怅的情绪(就)很少了。

注解】1、诳(kuáng):欺骗。

2、愀(qiǎo)然变容:凄怆悲伤地变了脸色。

3、若:像。

里:乡里。

社:祭祀土神的地方。

4、喟然:叹息的样子。

5、涓然:流泪的样子。

6、垅:坟墓。

7、冢(zhǒng):坟墓。

8、哑(e)然:笑出声的样子。

9、绐(dǎi):哄骗。

10、及:等到。

11、禁:禁得起,受得住。

12、庐:房舍13、愀然:凄怆的样子。

14、社:古人祭土地神的地方。

15、里:乡里。

16、更微:(反而)更少了。

17,城:城市。

短章新解】本篇寓言中的燕人“少小离家老大回”,可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以至于刚到晋国,就被别人骗了。

同行的人见他思乡心切,指着晋国的城市、神庙、房子、坟墓,哄骗燕人,这里就是他的故乡,浓浓的思乡情结催动年老的燕人“愀然变容”“喟然而叹”“涓然而泣”乃至“哭不自禁”,当他真的回到故乡,则“悲心更微”,可见初始印象和感受对人的情感冲击是多么强烈深刻,身在异乡的人们对故乡故土的情感多么刻骨铭心,这种情绪或情感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一旦受到挫伤就很难恢复。

二十一单元译文】鲁侯养鸟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

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出自《庄子·外篇·至乐》【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

【鲁侯】:鲁国国君昔:从前、过去。

【御】:用车子迎接。

觞(shāng)】: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

此指敬酒。

【庙】:祖庙。

【九韶】:虞舜时乐名。

韶乐九章,故名。

【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用猪、牛、羊三牲做的供品。

【以为】:用来作为【眩(xuàn)视】:看得眼花【脔(luán)】:切成块状的肉。

【以己养】: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止:】栖息。

【《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上古高雅的乐曲)。

译文】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对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三牲全备的肉作为它的食物。

海鸟眼花了,忧愁悲伤,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

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寓意】鲁侯养鸟是则寓言,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

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

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释义】揠:拔起。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作“拔苗助长”。

【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欲速不达【同义词】拔苗助长【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灯谜】揠苗助长(打三字口语一)谜底:贪快活[2]【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同“余”)(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5、谓:对说。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8、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13、寡:少。

14、耘苗: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

徒,只是。

16、益:好处。

17、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