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同步练习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4、5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习题精选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②彻底消除了马木鲁克的势力
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
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
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
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
D、时务学堂、《湘报》、《仁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
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岳麓版知识点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岳麓版
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
由此可以推知( )
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
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
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这主要表明( )
A、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光绪帝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光绪帝从根本上不属于资产阶级的皇帝
D、变革阻力太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同学在研究某问题时将“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作为重要论据。
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工业革命在亚洲各国扩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有历史学习小组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他们这么认为的原因有( )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拔高训练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拔高训练第1题【单选题】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
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农奴制度②设立议会机构③建立近代工业④挽救民族危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①裁汰冗员②废除八股取士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民族独立,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这主要说明( )A、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B、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C、大力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生活方式接近D、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B、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B、《变法通议》C、《新学伪经考》D、《定国是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力量领导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但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对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释,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A、武士自己取消自己的权力,一定是历史的误传B、武士们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天皇,做做样子而已C、领导改革的是资产阶级化的武士,当然要取消封建特权D、日本的武士阶层文化水平较高,政治觉悟高于普通民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后辅导练习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法军入侵开罗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特点是①目的为了富国强兵②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③由最高统治者推行④封建性质的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
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有成功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中日关系新篇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 )A、农奴起义B、克里米亚战争C、农奴制改革D、十二月党人起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皇室御尊影》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全家福,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皇室成员以身作则倡导全盘西化B、天皇身披西式军服象征重视军事C、男立女坐格局受到西方风俗影响D、皇室的影像折射了当时改革取向【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这主要表明( )A、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光绪帝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光绪帝从根本上不属于资产阶级的皇帝D、变革阻力太大【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幕府决定“大政奉还”的原因有( )①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②保住实际权力③以退为进④真心拥戴天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新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过关检测卷岳麓版选修1
新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过关检测卷岳麓版选修1(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俄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剧本《德米特里·卡列宁》里,有如下一段台词:“是谁给这可怕的权力,让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与他同样生活的人的意志,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主人为了排解愁闷,随意将他当作一头牛卖出,换进来一匹马,或者一条狗,而他却从此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这段材料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和农奴制②别林斯基对农奴制深恶痛绝的原因是后者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③别林斯基认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别林斯基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反映了别林斯基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批判和揭露,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别林斯基已认识到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B2.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他认识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这里的“大利”指(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实行的,他发动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答案:C3.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
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十二月党人是指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青年军官。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单元质量检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解析:选B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
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选D 从四个选项来看,D项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与地主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
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B.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解析:选C 改革是由地主阶级主持的,A项错误;改革没有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B、D两项错误;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C项正确。
4.对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有人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下列能够为后者提供依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C.创办阿拉伯文报纸D.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由阿里亲自任免解析:选D A、B、C三项属于阿里改革中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做法的措施。
D项是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体现。
5.《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同步练习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Word版含解析
13.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
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割据势力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解析】创办近代工厂,引进机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手工生产,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答案】 D2.穆罕默德·阿里强调:“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
”下列不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A.应对外国商品竞争的需要B.减少进口的需要C.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D.大力发展民族手工业的需要【答案】 D3.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
”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可能是() A.反对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年10月”,当时埃及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4.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埃及的主要原因是()A.有著名的运河——苏伊士运河B.法国大革命爆发C.埃及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D.英法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埃及的主要原因是埃及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
故选C。
【答案】 C5.“过去,人们不要说跨进沙漠……如今即便穿过离尼罗河遥远的地区也平安无事。
”材料主要反映了阿里改革哪项措施()A.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B.简化了地方行政区划C.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D.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沙漠”“遥远”“平安无事”等可以判断应选D。
【答案】 D6.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除了割据势力C.扩大了统治基础D.增加了赋税收入【解析】分配到土地的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成为新的封建主,构成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word同步测试1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测试1.19世纪中期,俄国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黑人奴隶制B.农奴制C.资源缺乏D.国家分裂2.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4.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度C.发展资本主义D.打击封建势力5.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 国家B. 地主C. 农民D. 资产阶级6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D. 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8.1861俄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准确的表述是:A.巩固贵族地主和商人国家的农奴主改革B.在农奴起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革命C.旨在改变地主占有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D.农奴主领导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9.下列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先的统治者马木路克被消灭②战乱频繁,社会动荡③17世纪埃及盛行包税制④手工业遭到严重摧残⑤农民和城市平民不断起来斗争⑥英法殖民国家的入侵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10穆罕默德·阿里创立的舰队有:①红海舰队②北海舰队③地中海舰队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1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存在的问题有:①发展工业面临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②对外扩张和强制参军给人民带来苦难③人民的反抗和斗争破坏了工农业生产④残酷镇压导致劳动力不足⑤埃及出现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⑥埃及逐渐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12.里改革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C.消除了马木路克势力的威胁D.从根本上改革了政治体制13.改革失败的原因是:①封建统治本生的弊端②欧洲列强的干预③阿里政权的穷兵黩武④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行镇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14.德·阿里改革的弱点是:A.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C.未能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D.打击宗教长老势力15列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近代非洲历史上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B.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埃及当时的国情C.改革推动了埃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6.本启蒙运动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是:A.吉田松阴B.高杉晋作C.福泽谕吉D.伊藤博文17.推进殖产兴业的重要措施是:①创办国营“模范工厂”②扶植私人企业③大力培养本国人才④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8列对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幕府统治机构设置在京都②政治上推行幕藩体制③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9.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②闭关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统治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大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实行锁国政策,主要表现不包括:A.禁绝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禁止日本人出海D.只同荷兰等少数国家进行贸易21.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22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的反抗B.西方的入侵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D.幕府的腐朽统治23.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24.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观念与中国传统今文经学相结合的是: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25。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评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
请回答1~7题。
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改革中( )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④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20世纪初,俄国的土地改革出现了所谓的“斯托雷平奇迹”。
它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相比( )A.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B.这次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赢得了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对沙皇政府的信任D.改革后的俄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农业出口国答案:1.C 2.D3.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解析: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D4.“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5.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解析:对外战争的失败是改革的导火线,根本原因是国内问题。
答案:C6.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恩格斯在论述某场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2.下列属于“解放”法令局限性的表现的是()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
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A.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发展生产B.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D.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4.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统治残暴④遏制外来侵略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①废除幕藩体制,加强中央集权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A.领导力量的构成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7.“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8.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后练习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1896年签订的“英德借款”合同第七款规定:“此次借款未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
”这反映出( )A、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一定的进步作用B、清政府的借款建立在出卖主权基础上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向列强大举借款完全是被迫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
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有成功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中日关系新篇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人涩泽荣一(1840—1931)提出“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理论,并认为:“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是今天最紧要的任务。
”在他看来( )A、要在学堂加强中文和数学教学B、日本要增强实力迅速征服中国C、日本要抓住机遇与欧洲竞争D、伦理道德与发展经济是统一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习题精选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习题
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德川幕府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不属于其近代化表现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全确立
C、建立西方式军事管理体系
D、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②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③重视发展教育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A、①②③。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习题精选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推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中国人民展开了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D、光绪帝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 )A、梁启超B、谭嗣同C、刘光第D、杨深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中叶,日本民族危机加深,被迫由锁国到开国、面向世界。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重要转折点是( )A、黑船事件B、《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C、迁都至京都D、倒幕运动【解析】:第6题【单选题】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第8题【单选题】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要求诛杀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整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单元整合[网络构建][考题例证]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得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克里米亚战争时的俄国社会背景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
第(2)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三点即可)例2 (2015·江苏卷)“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五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解析】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得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
选项B能证明这个观点。
所以选B。
【答案】 B2.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农奴制是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落后的根源。
废除农奴制,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 B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B.为了使埃及人民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C.为了发展资本主义D.为了整顿社会秩序【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答案】 A4.19世纪初,阿里麾下只有一支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纪律废弛的杂牌军,不能与欧洲军队匹敌。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B.按照英国模式训练新式军队C.采用最先进武器装备军队D.建立近代化海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阿里训练新式军队是按照法国模式进行的,而不是英国模式。
【答案】 B5.1857年,为纪念穆罕默德·阿里而建造的清真寺胜利完工。
这一史实最能说明穆罕默德·阿里()A.给埃及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B.其改革得到了埃及广大人民的支持C.其改革使广大人民得到最大的好处D.其改革使社会各阶层都获得了好处【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由于对外战争及过多的苛捐杂税而遭到了人民的反对;改革主要得益者是封建主并非广大人民和社会各阶层,B、C、D均与史实不符。
【答案】 A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
有之,请从嗣同始。
”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A.烈士精神B.种族成见C.浪漫性格D.厌世心态【解析】通过谭嗣同的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从嗣同始”,表明了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的烈士精神。
【答案】 A7.甲乙两人交换对时局的意见。
甲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
”乙认为:“非变法不可。
”甲表示:“以现在的力量,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完全变法,如果掌握重点,亦足以救中国。
但是大臣守旧,不通外国。
若要依赖他们变法,就好像缘木求鱼。
”甲乙两人应该是下列()A.商鞅与秦孝公B.林则徐与道光帝C.康有为与光绪帝D.孙中山与宣统帝【解析】A中商鞅虽然主张变法,但是秦国当时并未面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的局面;B中林则徐与道光帝都不主张变法;D中孙中山主张推翻帝制,他不可能与宣统帝在一起交换意见,经排除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 C8.《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政变。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
【答案】 B9.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解析】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答案】 C10.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A.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B.完成了土地由私有向公有的转变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因而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1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对手,第二小问主要从俄国农奴制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分析。
第(2)问首先解释农奴制改革延缓革命的原因,主要应从改革对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巩固沙皇统治的作用这两个角度分析;然后解释改革并不能消除革命的原因,主要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英国、法国。
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三点即可)1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是时代呼唤下的社会实践活动,阿里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
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阿里改革是“时代呼唤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所学分析“时代呼唤”的特定内涵。
(6分)(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第(1)题,“时代呼唤”实际是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注意要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围绕“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分析回答。
第(2)题为开放性试题,无论赞同与否,都要注意先明确观点,然后以史实来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1)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化(近代化)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本国统治面临严重危机,需要通过改革来摆脱社会危机。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
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只答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13.(13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日本和中国的先进人物都做出了回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欲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朕当身先率众誓于天地神明,以大定国是,立保全万民之道。
尔等亦须本斯旨趣齐心致力!——明治天皇《五条誓文》材料二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1)据材料一、二,说明两部文献的相同点。
(6分)(2)引用材料二相关语句,说明《定国是诏》的特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7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比较能力。
第(1)题可根据材料一中的“变革”“保全万民之道”“齐心致力”;材料二中的“发愤为雄”“博采西学”等从中概括出共同点。
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相关语句“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看法可从阶级局限性和国情来分析。
【答案】(1)誓言变法;要求君臣同心;巩固统治。
(2)特点:以改革为主,适当照顾保守势力。
引用:“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看法:答案一:体现了维新派的软弱性(或光绪帝内心的巨大矛盾)。
答案二:光绪帝考虑到慈禧的制约以及国情,做出的策略性让步。
14.(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9分)【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可以从改革的内容、对西方的学习、改革的方式等几方面归纳。
第(2)题分析二者结果差异的原因时,应主要从改革的主导者不同分析,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则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腐朽反动势力,另外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背景不同等,作答时应要点全面、到位。
关于清末新政的实质的分析,一看当时的背景:是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势下的被迫变革,二是新政的结果:所谓君主立宪只是一场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专制皇权反而加强了,内阁也是皇族内阁,因此其实质是抵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的一场立宪骗局。
【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