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2方详版(优质严制)

合集下载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1.桂枝汤【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法】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桂枝加桂汤【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组成】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桂枝加芍药汤【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4.桂枝加大黄汤【组成】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煎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112方

伤寒论112方

伤寒论112 方、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4、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鸡子大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枚(擘)3、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2】【113】【11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2】【113】【11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2】【113】【114】【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六十。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陈修园:伤寒脉浮,为太阳之病,当以麻黄汤化膀胱津液,出诸皮毛而为汗则愈,太阳与君火相合而主神,心为阳中之太阳,医以火迫劫之,遂致亡其上焦君火之阳,神气浮越必惊狂,卧起不安者,以桂枝去芍药,再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前条中风火劫其汗,证见亡阴,故小便利为可治。

此条伤寒火劫其汗,证见亡阳,难俟阳之自复,故以此汤从手厥阴以复之。

凡亡阴中之阳,必用附子以救之;此亡阳中之阳,因火迫劫,又非附子之所宜。

此一节为火逆出其方也。

当知手厥阴证之专方,非逆通用之方也。

但汪苓友疑亡阳证恐不能胜蜀漆之暴悍,柯韵伯疑当时另有蜀漆,非常山苗也。

愚每以茯苓代之,热盛者以百微代之。

黄元御:汗多亡阳,君火飞腾,神魂失归,是以惊生。

浊气上逆,化生败浊,迷塞心宫,是以狂作。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姜、大枣补脾而降逆,蜀漆吐腐瘀而疗狂,龙骨、牡蛎,敛神魂而止惊也。

刘世祯:上举二例,虽有津液气血之分,皆由形质受病,以渐及于神藏,本条所举,乃直伤荣气,迫乱心神之候,亦其人心气素虚故也。

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明伤寒为寒邪在表,荣郁卫闭,法当脉象浮紧者为常,今脉浮不言紧,知卫虽外浮,荣已内弱,加火热迫劫,乘虚陷脉,必致心气流溢,失其常度。

但病机转坏,证由体异,若荣阴偏虚者,当烦惊呓语,昼缓夜加(热陷入阴,故夜则病剧);若心阳偏虚者,得火劫迫心气浮越,则转令亡阳,成本条惊狂、卧起不安之变。

盖阳亡而神乱无主。

与胃实谵狂之证相隔霄壤,必舌润口和,脉浮而散,按之涩,或大而空,久按时涩时急。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2
【每日经典】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挺简单的,但背后的机理以及病家详细的病证表现不好描述。

病家是太阳伤寒证,应该用麻黄汤、大青龙汤一类的方剂治疗,但是医家选择了火热迫汗的方法,这样就导致病家大量出汗,汗就是津液,也就是阳气,所以病家会有“亡阳”,因此出现了精神异常的表现——容易惊吓发狂,不管是躺下睡觉还是白天都精神不安,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来治疗,蜀漆就是常山的幼苗,临床上现在就以常山代替。

这里仲师只是描述了惊狂、卧起不安的病证,这就跟69条的茯苓四逆汤似的,正面的脉象、症状都没有涉及,只能通过临床案例来理解,但是桂枝救逆汤我只应用过寥寥数次,还没有确切的使用心得,等以后使用的多了再跟大家分享。

胡老分享这首处方时,说是在桂枝去芍药汤证的基础上,病家出现了胸满动悸而惊狂、卧起不安。

这种说法我不太赞成,因为药物组合成完整的处方后就是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出现的,就像是后面279条的桂枝加芍药汤,这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芍药的剂量,针对的就是太阴病了,跟桂枝汤针对太阳病是完全不同的。

药物组合成完整的处方后,就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功效的叠加,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整体看待。

伤寒论第112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

伤寒论第112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

伤寒论第112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方六十。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本条讲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也是火逆之后的变证,但没有经过火逆的也可以得这个毛病。

本条医圣还是用他医误治的病案为例,讲心阳不足、惊狂不安的病机。

本条句首——伤寒脉浮。

伤寒,也前几条一样,都是做外感病而言,并非局限于太阳伤寒。

因为,外感病初期,可以是太阳伤寒,也可以是太阳中风。

无所谓,都可以。

脉浮,脉浮一般主表,说明罹患外感病之后,病位在表,为表证。

至少他医实施火攻之时,仍然是表证。

太阳表证,以火攻的方法来治疗,不算错。

疗效也是明显的。

但是,火攻作为发汗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大汗淋漓。

医圣再三强调,汗法应该是遍身微微出汗为佳,不可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其实,大汗淋漓,不仅病不得除,还有可能出现变证。

这一点以前的条文曾经多次论述过。

——医以火迫劫之。

他医用火攻的方法来治疗。

但火迫劫之,说明火攻的程度没有把握好,太过了,汗出太多了,大汗淋漓了。

那么,必然要引起变证了。

至于什么样的变证,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大汗可以亡阳,也可以伤阴,这主要看患者原本的体质如何。

道理我们前面分析了很多。

——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这里点明了“亡阳”,即大汗造成的后果是亡阳。

亡阳也分具体部位哦,比如亡的是心阳,还是胃阳还是别的什么阳?这也要看患者原先的体质。

原先心阳偏不足的,汗后亡阳肯定亡心阳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原先胃阳比较虚,那么汗后亡胃阳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此类推。

本条亡的是什么阳呢?从下面的表现来看,是亡心阳无疑。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LGG08】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术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 2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术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术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术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 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术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术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术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 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术1.5g 干姜1.5g。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术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术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术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术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术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术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术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术1.5g 干姜1.5g。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1.桂枝汤:12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处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方法】: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117条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处方】: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方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以是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279条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处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煎服办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279条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处方】: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方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43条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处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XXX,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煎服方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1.桂枝汤[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法]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桂枝加桂汤[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组成]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桂枝加芍药汤[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4.桂枝加大黄汤[组成]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煎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7.桂枝去芍药汤[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主持人:覃秋玲老师参与者: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丁国才,陈青,覃秋玲,许永方,林佳明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讨论伤寒条文:112-118条时间:2017年10月17日20:00-21:00地点: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我们今晚是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

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112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112条: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

亡阳。

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陈青:112、伤寒脉浮,病在表,宜以汗解之,并非用火法强迫发汗,汗为心之液,汗出太过,阳随汗泄,亡阳,心阳虚损。

心阳虚,心无所主,心神失守,心神浮越不宁,加上心胸阳气不足,易致水饮痰浊乘虚扰心,故见“必惊狂、卧起不安”,其治疗应温通心阳,重镇安神,豁痰通窍。

在桂枝汤加蜀漆涤痰,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去芍药缘由其属阴凉之品,不利阳气恢复。

陈小芳:112条,浮脉,知病在表,用大热之法发汗,大汗出易亡阳,气随阳脱,心气虚则惊狂,(与阳明的热盛扰心不同),仍与桂枝汤打底,去酸敛之芍药,加龙骨牡蛎固涩。

蜀漆性温,味辛、苦,入手、足厥阴经,可除痰、截虐。

为何此处不用附子而用蜀漆?覃秋玲:对伤寒论112条的理解:太阳伤寒,邪气应该在表,祛邪外出,所以脉浮,这个时候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开表,而医生却用外治火疗的办法迫使汗出,导致亡阳(亡失津液),流汗过多,表不固了,汗漏不止,血汗同源,血不能养心,心不能舍神,从而出现惊狂和卧气不安的情况的现象。

本方由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和大剂量牡蛎、龙骨组成。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为什么要去芍药?因为这个时候要赶紧振奋心阳,心阳振奋起来,惊狂、卧起不安的现象都会随之而缓解,故而去芍药之酸柔,以求气机流畅;桂枝甘草温通心阳以复其虚;佐生姜、大枣振奋中焦营卫生化之源,并助桂枝甘草温复阳气;蜀漆涤痰散邪,通畅神明之路;龙骨、牡蛎重镇潜敛心阳,安定心神。

伤寒论需要背诵的112条文

伤寒论需要背诵的112条文

伤寒论需要背诵的112条文《伤寒论需要背诵的 112 条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对于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背诵其中的一些关键条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为您介绍112 条需要背诵的条文以及其重要意义。

太阳病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提纲条文,明确指出了太阳病的主要症状。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两条文清晰地区分了太阳病中的中风与伤寒。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则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代表方剂。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条文提示了太阳病误治后可能出现的变证及治法。

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明确了阳明病的主要病机。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对于阳明病发黄的机理和治疗给出了指导。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大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常用方剂。

少阳病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为少阳病的提纲条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

太阴病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阐述了太阴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禁忌。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

伤寒论学习:112条-118条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主持人:覃秋玲老师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讨论伤寒条文:124条、125条、126条、127条。

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我们今晚是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

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124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林佳明:蓄血证的治疗,发狂与少腹硬满是重点,脉微是难点,小便自利是辩证的要点,脉微而沉,表邪内陷,有形成结胸可能。

陈青:124太阳病表证仍在,应见浮而非微而沉,说明外邪内陷入里,“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反不结胸”“小便自利者”说明邪结血分而非气分。

“其人发狂者”“少腹当硬满”说明病邪较重,为瘀血重症,治以泄热破血逐瘀,方中水蛭,虻虫直入血络,善于破血逐瘀;大黄泄热逐瘀,推陈出新;桃仁活血化瘀。

许永方: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须当解表,反用下法。

脉由浮变沉,太阳之表热由表入里,但没有造成水热互结的结胸病,而出现了瘀热郁结下焦的蓄血证,出现少腹硬满,瘀热上攻出现发狂。

与太阳蓄水证相鉴别当从小便自利判别。

蓄血证为热与血凝结,蓄水证为热与水结。

当用攻下瘀血的方法,予抵挡汤主之。

覃秋玲:对条文124的理解本条论述了蓄血重证的证治。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不解,外邪循经化热入里,与瘀血互结而发病,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且上扰心神,则见病人发狂、少腹硬满。

脉微而沉,说明血蓄于里,气血受阻,导致脉搏有沉滞不起的现象,疾病以外邪内陷为主。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12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12条

【每⽇⼀诵】伤寒论第112条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救逆汤主之。

上七味,以⽔⼀⽃⼆升,先煮蜀漆,减⼆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劫发汗,汗⼤出者,亡其阳。

汗者,⼼之液。

亡阳则⼼⽓虚,⼼恶热,⽕邪内迫,则⼼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亡阳所宜也;⽕邪错逆,加蜀漆之⾟以散之;阳⽓亡脱,加龙⾻、牡蛎之涩以固之。

《本草》云∶涩可去脱。

龙⾻、牡蛎之属是也。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脉浮,医不⽤⿇、桂之药,⽽以⽕劫取汗,汗过亡阳,故见惊狂,起卧不安之证,盖由⽕劫之误,热⽓从⼼,且⼤脱津液,神明失倚也。

然不⽤附⼦四逆辈者,以其为⽕劫亡阳也。

宜以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牡蛎救逆汤主之。

去芍药者,恐其阴性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其外,反失救急之旨。

况既加龙、蛎之固脱,亦不须芍药之酸收也。

蜀漆⽓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降逆,⽕邪错逆,在所必需也。

喻昌⽈:篇中误服⼤青龙汤,厥逆,筋惕⾁,⽽亡阳者,乃汗多所致,故⽤真武汤救之。

此以⽕迫劫⽽亡阳者,乃⽅⼨元阳之神,被⽕迫劫⽽飞腾散乱,故惊狂起卧不安。

有如此者,少缓须臾,神丹莫挽矣,故以此汤救之。

盖阳神散乱,当求之于阳,桂枝汤阳药也,然必去芍药之阴敛,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

更加蜀漆者,缘蜀漆之性最急,⼜加龙⾻、牡蛎,有形之⾻属,为之⾈楫,以载神⽽返其宅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

以⽕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逆矣。

妄汗亡阴,⽽⽈亡阳者,⼼为阳中之太阳,故⼼之液,为阳之汗也。

《伤寒论》112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伤寒论》112方(按药味数量排序)

《伤寒论》112方(按药味数量排序)一、单味药物方剂:4首(3.57%)1、文蛤散(太阳病)(141)2、蜜煎导方(阳明病)(233)3、甘草汤(少阴病)(311)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2)二、两味药物方剂:10首(8.93%)1、甘草干姜汤(太阳病)(29)2、芍药甘草汤(太阳病)(29)3、干姜附子汤(太阳病)(61)4、桂枝甘草汤(太阳病)(64)5、栀子豉汤(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76、77、78、221、228、375)6、栀子干姜汤(太阳病)(80)7、大黄黄连泻心汤(太阳病)(154、164)8、赤石脂禹余粮汤(太阳病)(159)9、猪胆汁方(阳明病)(233)10、桔梗汤(少阴病)(311)三、三味药物方剂: 22首(19.64%)1、调胃承气汤(太阳病、阳明病)(29、70、94、105、123、207、248、249)2、四逆汤(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29、91、92、323、324、353、354、372、377、 388、389 )3、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病)(68)4、栀子甘草豉汤(太阳病)(76)5、栀子生姜豉汤(太阳病)(76)6、栀子厚朴汤(太阳病)(79)7、大陷胸汤(太阳病)(134、135、136、137)8、小陷胸汤(太阳病)(138)9、三物白散(太阳病)(141)10、瓜蒂散(太阳病、厥阴病)(166、355)11、小承气汤(阳明病、厥阴病)(208、209、213、214、250、251、374)12、茵陈蒿汤(阳明病)(236、260)13、栀子柏皮汤(阳明病)(261)14、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病)(301)15、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病)(302)16、桃花汤(少阴病)(306、307)17、猪肤汤(少阴病)(310)18、苦酒汤(少阴病)(312)19、半夏散及汤(少阴病)(313)20、白通汤(少阴病)(314、315)21、通脉四逆汤(少阴病)(317、370)22、枳实栀子豉汤(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3)四、四味药物方剂:23首(20.54%)1、桂枝去芍药汤(太阳病)(21)2、葛根芩连汤(太阳病)(34)3、麻黄汤(太阳病、阳明病)(35、36、37、46、51、52、55、235)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病)(63、162)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太阳病)(65)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太阳病)(67)7、茯苓甘草汤(太阳病、厥阴病)(73、356)8、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太阳病)(118)9、抵当汤(太阳病、阳明病)(124、125、237、257)10、抵当丸(太阳病)(126)11、十枣汤(太阳病)(152)12、附子泻心汤(太阳病)(155)13、黄芩汤(太阳病)(172)15、白虎汤(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176、219、350)16、大承气汤(阳明病、少阴病)(212、217、220、238、239、241、251、252、253、254、255、256、320、321、322)17、吴茱萸汤(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243、309、378)18、四逆散(少阴病)(318)1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厥阴病)(348)20、白头翁汤(厥阴病)(371)21、四逆加人参汤(霍乱病)(385)22、理中丸/汤(霍乱病)(386、396)2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霍乱病)(390)五、五味药物方剂: 17首(15.18%)1、桂枝汤(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霍乱病)(12、13、15、16、17、19、24、28、42、44、45、53、54、56、57、91、95、234、240、276、387)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太阳病)(22)3、白虎加人参汤(太阳病、阳明病)(26、168、169、170、222)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太阳病)(66)5、茯苓四逆汤(太阳病)(69)6、五苓散(太阳病、霍乱病)(71、72、73、74、141、386)7、真武汤(太阳病、少阴病)(82、316)8、桃核承气汤(太阳病)(106)9、桂枝加桂汤(太阳病)(117)10、桂枝人参汤(太阳病)(163)11、桂枝附子汤(太阳病)(174)1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太阳病)(174)13、猪苓汤(阳明病、少阴病)(223、224、319)14、桂枝加芍药汤(太阴病)(279)16、附子汤(少阴病)(304、305)17、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病)(315)六、六味药物方剂: 9首(8.36%)1、桂枝加附子汤(太阳病)(20)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28)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病)(62)4、小建中汤(太阳病)(100、102)5、大陷胸汤(太阳病)(131)6、甘草泻心汤(太阳病)(158)*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太阳病)(172)8、麻子仁丸(阳明病)(247)9、桂枝加大黄汤(太阴病)(279)七、七味药物方剂: 15首(13.39%)1、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病)(18、43)3、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23)4、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病)(25)5、桂枝二越婢一汤(太阳病)(27)6、葛根汤(太阳病)(31、32)7、大青龙汤(太阳病)(38、39)8、小柴胡汤(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96、97、98、99、100、101、103、144、148、229、230、231、232、266、394)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救逆汤(太阳病)(112)10、柴胡桂枝干姜汤(太阳病)(147)11、旋覆代赭汤(太阳病)(161)12、黄连汤(太阳病)(173)13、当归四逆汤(厥阴病)(351)14、牡蛎泽泻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5)15、竹叶石膏汤(阴阳易差后劳复病)(397)八、八味药物方剂: 5首(4.46%)1、葛根加半夏汤(太阳病)(33)2、小青龙汤(太阳病)(40、41)3、柴胡加芒硝汤(太阳病)(104)4、生姜泻心汤(太阳病)(157)5、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阳明病)(262)九、九味药物方剂:2首(1.79%)1、柴胡桂枝汤(太阳病)(146)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厥阴病)(352)十、十味药物方剂: 2首(1.79%)1、炙甘草汤(太阳病)(177)2、乌梅丸(厥阴病)(338)十一、十二味药物方剂:1首(0.8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太阳病)(107)十二、十四味药物方剂: 1首(0.89%)1、麻黄升麻汤(厥阴病)(357)十三、已佚方剂: 1首(0.89%)1、禹余粮丸(太阳病)(88)《伤寒论》背诵条文网络版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112方
一、太阳篇
1、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
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8、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9、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10、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