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编辑)五年级奥数教程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奥数教程(五年级)--12

小学数学奥数教程(五年级)--12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本教程共30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称a为b的倍数,b为a 的约数。

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约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约数。

在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自然数a1,a2,…,a n的最大公约数通常用符号(a1,a2,…,a n)表示,例如,(8,12)=4,(6,9,15)=3。

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倍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倍数。

在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a1,a2,…,a n的最小公倍数通常用符号[a1,a2,…,a n]表示,例如[8,12]=24,[6,9,15]=90。

常用的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例1 用60元钱可以买一级茶叶144克,或买二级茶叶180克,或买三级茶叶240克。

现将这三种茶叶分别按整克数装袋,要求每袋的价格都相等,那么每袋的价格最低是多少元钱?分析与解:因为144克一级茶叶、180克二级茶叶、240克三级茶叶都是60元,分装后每袋的价格相等,所以144克一级茶叶、180克二级茶叶、240克三级茶叶,分装的袋数应相同,即分装的袋数应是144,180,240的公约数。

题目要求每袋的价格尽量低,所以分装的袋数应尽量多,应是144,180,240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144,180,240)=2×2×3=12,即每60元的茶叶分装成12袋,每袋的价格最低是60÷12=5(元)。

为节约篇幅,除必要时外,在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将不再写出短除式。

例2 用自然数a去除498,450,414,得到相同的余数,a最大是多少?分析与解:因为498,450,414除以a所得的余数相同,所以它们两两之差的公约数应能被a整除。

五年级奥数教程修订

五年级奥数教程修订

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分析与解答:(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练习一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程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程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本教程共30讲分解质因数自然数中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表示成若干个质因数乘积的形式,如果不考虑因数的顺序,那么这个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把合数表示为质因数乘积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60=22×3×5, 1998=2×33×37。

例1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3824厘米3,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棱长×棱长”,现在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是13824厘米3,若能把13824写成三个相同的数相乘,则可求出棱长。

为此,我们先将13824分解质因数:把这些因数分成三组,使每组因数之积相等,得13824=(23×3)×(23×3)×(23×3),于是,得到棱长是23×3=24(厘米)。

所求表面积是24×24×6=3456(厘米2)。

例2 学区举行团体操表演,有1430名学生参加,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要求每队人数在100至200之间,共有几种分法?分析与解:按题意,每队人数×队数=1430,每队人数在100至200之间,所以问题相当于求1430有多少个在100至200之间的约数。

为此,先把1430分解质因数,得1430=2×5×11×13。

从这四个质数中选若干个,使其乘积在100到200之间,这是每队人数,其余的质因数之积便是队数。

2×5×11=110,13;2×5×13=130,11;11×13=143,2×5=10。

所以共有三种分法,即分成13队,每队110人;分成11队,每队130人;分成10队,每队143人。

1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五年级数学奥数课程40讲(精品)

五年级数学奥数课程40讲(精品)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目录第1讲找规律(一)第2讲找规律(二)第3讲简单推理第4讲应用题(一)第5讲算式谜(一)第6讲算式谜(二)第7讲最优化问题第8讲巧妙求和(一)第9讲变化规律(一)第10讲变化规律第11讲错中求解第12讲简单列举第13讲和倍问题第14讲植树问题第15讲图形问题第16讲巧妙求和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第20讲速算与巧算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第二十二周平均数问题第二十三周定义新运算第二十四周差倍问题第二十五周和差问题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第三十六周二进制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五年级奥数教材

五年级奥数教材

目录第一讲精彩回顾一(小数乘除法)第二讲精彩回顾二(简易方程解决问题)第三讲提前预知一(因数与倍数)第四讲提前预知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五讲提前预知三(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第六讲提前预知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讲奥数特训一(分解质因数)第八讲奥数特训二(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九讲奥数特训三(最大公约数)第十讲奥数特训四(最小公倍数)第十一讲奥数特训五(组合图形面积)第一讲精彩回顾一(小数乘除法)金牌例题1简便运算:4.2×6.7+6.7×1.2+3.3×5.4【思路点拨】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发现前面的两个积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接着与第三个积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所以原式=(4.2+1.2)×6.7+3.3×5.4=5.4×6.7+3.3×5.4=5.4×(6.7+3.3)=54趁热打铁1.简便运算:3.1×0.75+0.75×6.2+9.3×0.252.简便运算:8.63×2.3+7.7×5.21+3.42×7.73.简便运算:1.25×67.875+125×6.7875+1250×0.053375金牌例题2简便运算3.6×5.4+7.2×2.3【思路点拨】粗看,题目中的四个数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似乎不能简便计算,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7.2是3.6的2倍,2.3的2倍又可以和5.4组成10。

因此,可以考虑这样计算:原式=3.6×5.4+(2×3.6)×2.3=3.6×5.4+3.6×2×2.3=3.6×5.4+3.6×4.6=3.6×(5.4+4.6)=36趁热打铁1.简便计算:3.75×48+62.5×4.82.简便计算:2.01×67+1×0.673.简便计算:324×31+620×8.8金牌例题3简便计算2.3+2.7+3.1+…+12.7+13.1【思路点拨】大家仔细观察算式中的数据,不难发现,这不就是以前学过的等差数列吗?只不过以前的公差是整数,现在的公差是小数0.4,还是可以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项+尾项)×项数÷2接下来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题目中的小数有多少个,也就是求和公式中的项数。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小学奥数根底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灯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那么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道理(一)第30讲抽屉道理(二)第1讲数灯谜〔一〕数灯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测、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灯谜涉及的常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熬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稳固学过的常识外,还要讲述数灯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别离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阐发与解:因为运算成果是整数,在四那么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呈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成果不成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别离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五年级数学奥数基础课程教案(30讲)

五年级数学奥数基础课程教案(30讲)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五年级奥数下册奥数知识点串讲

五年级奥数下册奥数知识点串讲
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 数学游戏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 逻辑推理(一)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 逻辑推理(二)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 容斥原理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 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四讲 递推方法
五年级奥数下册奥数知识点串讲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一)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二)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 巧求表面积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陪数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 同余数的概念和性质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 不定方程解应用题
五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 从不定方程1/n = 1/x + 1/y的整数解谈起

【教材同步】春季学期五年级奥数教程下册【讲义】

【教材同步】春季学期五年级奥数教程下册【讲义】

春季学期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奥数讲义2020年3月制目录第一讲多边形的面积1.1面积计算1.2等积变形1.3列方程求面积第二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讲牛吃草问题第四讲分数的简算(加减法)第五讲分数的简算(乘法)第六讲分数除法应用题第七讲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第八讲浓度问题(百分数)第九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十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十一讲应用题综合练习(一)第十二讲应用题综合练习(二)第一讲多边形的面积面积的计算[同步巩固演练]1、求下图中每个小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能力拓展平台]1、已知三角形ABC的周长是20厘米,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是3厘米,求三角形的面积。

第1题2、如图,ABCG是4×7的长方形,DEFG是2×10的长方形,那么三角形BCM的面积与三角形DEM的面积之差是多少?(单位:厘米)第2题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4、长方形ABCD 的边上有二点E 、F 、AF 、BE 、BE 把长方形分成若干块,其中三个小块的面积标注在图上,求阴影部分面积。

第4题5、(第五届华杯赛试题)涂阴影部分的小正六角星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问大正六角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5题等积变形[同步巩固演练]1、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中,BE=21EC ,则△ABE 和△ABC 的面积之比是多少?第1题2、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共有8个三角形,其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多少对?第2题3、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BD=2DC ,AE=EC ,则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3题4、如图已知BC=6BD ,AB=5BE ,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1,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多少?第4题5、如图ABCD 是平行四边形,AE=32AB ,则梯形EBCD 的面积是三角形AED 的面积是多少倍?6、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中,BD=DC ,ED=2AE ,BF=FD ,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三角形DFE 的面积是多少?第6题[能力拓展平台]1、如图E 、F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 两条邻边的中点,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是1,则图中面积为41的三角形有多少个。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欢迎阅读欢迎阅读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 第2讲 数字谜(二) 第3讲 定义新运算(一) 第4讲 定义新运算(二) 第5讲 数的整除性(一) 第6讲 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 奇偶性(一) 第8讲 奇偶性(二)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讲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第21讲 第22 第23讲 第24讲 第25讲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第29讲 第30讲 ?第1讲 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 先从右边做除法。

由被除数的个位是4,推知商的个位是6;由左下式知,十位相减后的差是1,所以商的十位是9。

这时,虽然89×96=8544,但不能认为六位数中间的两个□内是85,因为还没有考虑前面两位数。

再从左边做除法。

如右上式所示,a 可能是6或7,所以b 只可能是7或8。

由左、右两边做除法的商,得到商是3796或3896。

由3796×89=337844, 3896×89=346744知,商是3796,所求六位数是337844。

(完整word)五年级奥数教程

(完整word)五年级奥数教程

目录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练习卷 (9)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 (10)练习卷 (12)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 (13)第四讲认识分数 (17)练习卷 (21)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练习卷 (26)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 (27)综合演练 (31)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知识概述】在一个n×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

幻方一般分为奇数幻方和偶数幻方。

(n 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方)。

本讲,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例题讲学例1在一个3×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使得3个横列、3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

可以怎样填?【和为15】【思路分析】这样的3×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

【注:戴指头,履指脚。

】试试填一填吧!幻方 (第二课时)知识概述: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3×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界里,像3×3、5×5、7×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幻方,这一讲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

例题:在一个5×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5个竖列、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

先试试看!看 样 子 ,要 想 顺 利 填 写 好 这 么 多 的 表格,还真 的 不容易,没有 口诀 真 的 不行,下 面这 个 口诀 要 记 牢: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

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幻方 (第三课时)根据上讲中的方法,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方和九阶幻方。

【思路点拨】再来重温一下口诀吧!一 居 首 行 正 中 央,依 次 斜 向 右 上 方,右 出 框 时 左 边 写,上 出 框 时 下 边 放,双 出 占 位 写下 方。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目录第一章数与计算…………………………………………第一讲估值问题……………………………………第二章趣题与智巧…………………………………………第一讲算式谜…………………………………………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行程问题(一)………………………………第二讲行程问题(二)………………………………第三讲行程问题(三)………………………………第四讲行程问题(四)………………………………第四章数论与整除…………………………………………第一讲数字趣题…………………………………………第二讲分解质因数(一)………………………………第三讲分解质因数(二)………………………………第四讲最大公因数………………………………第五讲最小公倍数(一)………………………………第六讲最小公倍数(二)………………………………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盈亏问题……………………………………第二讲假设法解题……………………………………第三讲作图法解题……………………………………第四讲火车行程问题………………………………第五讲杂题…………………………………………第六章组合与推理……………………………………第一讲包含与排除………………………………第二讲置换问题……………………………………第三讲简单列举……………………………………第四讲最大最小问题………………………………第五讲推理问题……………………………………第一章数与计算第一讲估值问题【专题导引】在日常生活中,某些量往往只需要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如对某厂下一年生产的总产值的估计就只能是一个大概数。

很难也没有必要精确到几元几角几分.估算就是对一些量的粗略运算,不仅现在,就是今后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了,这类计算仍然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粗略估计大相径庭,就说明我们的计算过程必然有错。

估算常采用的方法是:1、省略尾数取近似值;2、用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来确定某个数或整个算式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

五年级奥数教程(1)

五年级奥数教程(1)

五年级奥数教程(1)234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二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田是多少亩?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例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5分析: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

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练习三1,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

去掉的数是多少?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

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了87分,因此,算得四人的平均分是88分。

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例4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

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6分析:98分比89分多9分。

多算9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上升91.7-91.5=0.2(分)。

五年级奥数教程

五年级奥数教程

五年级奥数教程(总3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练习卷 (9)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 (10)练习卷 (12)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 (13)第四讲认识分数 (17)练习卷 (21)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练习卷 (26)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 (27)综合演练 (31)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知识概述】在一个n×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

幻方一般分为奇数幻方和偶数幻方。

(n 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方)。

本讲,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例题讲学例1在一个3×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使得3个横列、3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

可以怎样填?【和为15】【思路分析】这样的3×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

【注:戴指头,履指脚。

】试试填一填吧!幻方(第二课时)知识概述: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3×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界里,像3×3、5×5、7×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幻方,这一讲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

例题:在一个5×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5个竖列、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

先试试看!看样子,要想顺利填写好这么多的表格,还真的不容易,没有口诀真的不行,下面这个口诀要记牢: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

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幻方(第三课时)根据上讲中的方法,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方和九阶幻方。

五年级奥数教程修订

五年级奥数教程修订

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分析与解答:(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练习一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分析与解答:(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练习一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二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田是多少亩?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例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分析: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

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练习三1,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

去掉的数是多少?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

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了87分,因此,算得四人的平均分是88分。

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例4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

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分析:98分比89分多9分。

多算9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上升91.7-91.5=0.2(分)。

9里面包含有几个0.2,五一班就有几名同学。

练习四1,五(1)班有40人,期中数学考试,有2名同学去参加体育比赛而缺考,全班平均分为92分。

缺考的两位同学补考均为100分,这次五(1)班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2,某班的一次测验,平均成绩是91.3分。

复查时发现把张静的89分误看作97分计算,经重新计算,该班平均成绩是91.1分。

问全班有多少同学?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

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例5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

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

中间一个数是多少?分析:先求出五个数的和:38×5=190,再求出前三个数的和:27×3=81,后三个数的和:48×3=144。

用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数的和,这样,中间的那个数就算了两次,必然比190多,而多出的部分就是所求的中间的一个数。

练习五1,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

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3,下图中的○内有五个数A、B、C、D、E,□内的数表示与它相连的所有○中的平均数。

求C是多少?平均数(二)例1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分析与解答:100分比86分多14分,这14分必须填补到前几次的平均分84分中去,使其平均分成为86分。

每次填补86-84=2(分),14里面有7个2,所以,前面已经测验了7次,这是第8次测验。

练习一1,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

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2,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3,两组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次。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次,如果乙组平均每人跳160次,那么,乙组有多少人?例2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分析与解答:因为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即语文+英语=168分,而英语比语文多10分,即英语-语文=10分,所以,语文是(168-10)÷2=79分,英语是79+10=89分。

又因为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所以政治是86×2-89=83分;而政治、数学两科平均分91.5分,数学是91.5×2-83=100分;最后根据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可知,自然分是89×5-(79+89+83+100)=94分。

练习二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

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例3 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所用的时间就等于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

显然,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先求出逆水行全程时所用的时间。

因为360÷10=36(千米)是顺水速度,它是汽艇的静水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和,所以,此汽艇的静水速度是36-6=30(千米)。

而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所以汽艇的逆水速度是30-6=24(千米)。

逆水行全程时所用时间是360÷24=15(小时),往返的平均速度是360×2÷(10+15)=28.8(千米)。

练习三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求汽船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2,一艘客轮从甲港驶向乙港,全程要行165千米。

已知客轮的静水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

现在正好是顺流而行,行全程需要几小时?3,甲船逆水航行300千米,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需要20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例4 幼儿园小班的20个小朋友和大班的30个小朋友一起分饼干,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10块,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2块。

求一共分掉多少块饼干?分析与解答:只要知道了大、小班小朋友分得的平均数,再乘(30+20)人就能求出饼干的总块数。

因为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2块,30个小朋友一共多2×30=60(块),这60块平均分给20个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得60÷20=3(块)。

因此,大、小班小朋友分得平均块数是10+3=13(块)。

一共分掉13×(30+20)=650(块)。

练习四1,数学兴趣小组里有4名女生和3名男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女生的平均分是90分,男生的平均分比全组的平均分高2分,全组的平均分是多少分?2,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几下?3,一个技术工带5个普通工人完成了一项任务,每个普通工人各得120元,这位技术工人的收入比他们6人的平均收入还多20元。

问这位技术工得多少元?例5 王强从A地到B地,先骑自行车行完全程的一半,每小时行12千米。

剩下的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

王强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求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全程除以行全程所用的时间。

由于题中没有告诉我们A地到B地间的路程,我们可以设全程为24千米(也可以设其他数),这样,就可以算出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12+12÷4=4(小时),再用24÷4就能得到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练习五1,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

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2,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他在前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50米,后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00米。

求他在整个长跑中的平均速度。

3,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二人去打,甲每分钟打30个字,乙每分钟打20个字。

打这份书稿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只能用来计算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巧求表面上看起来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的周长,还需同学们灵活应用已学知识,掌握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图形,以便计算它们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