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黔之驴同步练习语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黔之驴练习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黔之驴练习语文版

20 黔之驴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黔.无驴(qián)好.事者(hào)庞.然大物(páng)远遁.(dùn)窥.之(kuī)跳踉.(liáng)稍近益狎.(xiá)且噬.己也(shì)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庞然..然(小心谨慎)..大物(巨大的样子)(2)慭慭(3)他.日(另外)(4)虎大骇.(害怕)(5)驴不胜.怒(禁得住)(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喜欢多事的人)(7)计.之曰(考虑)(8)技.止此耳(本领)(9)以为神...(把……当作神奇的东西)(10)稍.出进之(渐渐)3.一词多义。

①虎因.喜(因此)(1)因②因.跳踉大㘎(于是,就)①虎大.骇(副词,很、非常)(2)大②庞然大.物也(形容词,与小相对)4.文学常识填空。

(1)从体裁来看,《黔之驴》是一篇寓言。

这种体裁往往通过一定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寓含讽喻劝诫的意义。

它惯用拟人的手法,常用动植物或非生物作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生动。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骈文相对的文体。

唐朝_韩愈、柳宗元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唐宋八大家”。

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以为..且噬己也 B.稍.出近之稍.近益狎..神以为C.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D.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解析:B项中的“稍”都译作“渐渐”。

)6.有两个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来并解释。

(1)成语:庞然大物意思是: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后多形容表面强大而实际上很脆弱的东西。

(2)成语:黔驴技穷意思是: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7.在“百度”上搜索“黔之驴”,你会发现除了本文,还会出现“中国酒都贵州茅台镇传世佳酿黔之驴酒”“贵州黔之驴户外运动俱乐部”“贵州黔之驴户外论坛”“掘金者公司推出户外运动水壶‘黔之驴’系列”等信息,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示例:借用文化典故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以,但一定要恰当。

苏教2016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苏教2016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苏教2016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同步练习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

(2)策:通“册”。

(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4)恬:心神安适。

(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依僧寺以居无从致书以观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久之,母思还故里C.暮归,亡其牛益习其声D.录为弟子以为且噬己也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译句: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句: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同步练习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黔之驴》同步练习【文学常识】《黔之驴》选自,作者,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在、等省的部分地区。

【成语】①黔驴技穷②庞然大物【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课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注释】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hao):喜欢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名词作状语、用船/载,省略“之”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巨大的样子。

5、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它)-----当作。

“以”后边省略“之”字。

6、蔽林间窥之(蔽:隐藏) // 窥(kui):偷看7、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稍:渐渐地)// 慭慭(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8、虎大骇,远遁(大骇:hai 非常害怕)// (遁dun、逃走)9、以为且噬己:以为:认为。

// 且:将 // 噬::(shi)咬。

10、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然而,但是)//11、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12、益习其声:(益:渐渐)(习:熟悉。

习惯)13、终不敢搏(搏bo:扑、击)1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狎xia:态度亲近而不庄重)15、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闯//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

16、驴不胜怒,蹄之:(胜sheng:忍受,禁受)// 蹄:作动词用,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黔之驴》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黔之驴》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1 黔之驴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上成就极高。

他的山水游记脍炙人口,成就更高。

《永州八记》是其山水记的代表作。

2.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①以为..神(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②莫相.知(古义:一方对另一方;今义:相互)③计.之曰(古义:考虑;今义:计算)④乃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一词多义【因】①虎因.喜(因此)②因.跳踉大(于是)【以为】①以为..且噬己也(认为)②以为..神(把……当作)【大】①虎大.骇(副词,很、非常)②庞然大.物也(形容词,与小相对)(3)词类活用①船.载以入(名词作状语,用船)②驴不胜怒,蹄.之(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③稍出近.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④尽.其肉(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4)特殊句式:①判断句庞然大物也。

译文:驴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

②省略句以(之)为神。

译文:把它当成神。

3.主题解说本文通过叙写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

4.重点突破作者是如何刻画驴和虎的形象的?提示一:写驴,用“庞然大物”一词生动地刻画出驴的蠢相,又用“驴不胜怒,蹄之”一句将驴的神态、动作写得非常传神,一笔就刻画出了个性鲜明的形象。

提示二:写虎,不仅刻画出其动作、神态,还着重描写其心理活动。

通过拟人的手法,着力刻画其对驴的认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过程,把老虎的机智、勇敢写得惟妙惟肖。

开始它只敢“往来视之”,对驴的能耐产生怀疑;第二步就“近出前后”,靠近观察;第三步是再近一些,并发出挑衅性的动作,诱敌出击;当黔驴技穷之时,它“因喜”并作出“技止此耳”的判断,随即果断地发起攻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黔之驴同步练习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黔之驴同步练习 语文版

第21课黔之驴一、字音字形黔.(Qián)好.事者(hào)庞.然大物(páng)蔽.(bì)窥.(kuī)慭.慭然(yìn)大骇.(hài)远遁.(dùn)噬.(shì)稍近益狎.(xiá)跳踉.(liáng)大.(hǎn)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喜欢(2)蔽林间窥.之:暗中察看(3)以为且噬.己也:咬(4)益习.其声:通晓,熟悉(5)尽.其肉,乃去:吃完(6)虎大骇,远遁.:逃走(7)稍近益.狎:更,更加(8)觉无异.能者:特殊的,特别的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活用词语:船解释:名词用作状语,用船(2)稍出近之活用词语:近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靠近(3)驴不胜怒,蹄之活用词语:蹄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蹄子踢4.古今异义区分(1)稍.出近之古义:渐渐今义:稍微(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三、作者作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并称“韩柳”。

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议论、叙事和山水游记等散文的写作上。

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山水游记有著名的《永州八记》。

他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这些作品多是讽喻现实之作,也常常抒发遭受政治迫害、不为世用的抑郁苦闷。

1.文题是“黔之驴”,课文开篇为何说“黔无驴”?点拨:开篇即言“黔无驴”,意在说明老虎这个“本地户”没见过驴、不认识驴。

“黔之驴”是由“好事者船载以入”,作者把驴安排在原本无驴的地方。

因此,这个“本地户”才少见多怪,看见貌似强大的驴便以为是神。

老虎想吃掉它,又因为以前没见过,不了解驴的本事如何,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试探,并不盲目出击,直到完全、彻底地了解了驴的全部情况,才一举灭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同步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同步测试(含答案)

黔之驴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2)蔽林间窥.之__________(3)益.习其声__________(4)稍近益狎.__________(5)技止此耳.__________(6)驴不胜.怒__________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蔽林间窥之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3.请你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照要求填空。

(1)《黔之驴》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__________》。

(2)《黔之驴》这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你分别从“虎”和“驴”的角度揭示本文的寓意。

①从虎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驴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本文,你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彩段落——品一品阅读课文,完成6~9题。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黔之驴》同步练习2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黔之驴》同步练习2

《黔之驴》同步练习一、知识积累运用1.加粗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好事者(hǎo) 蔽林间(bì) 慭慭然(xī)B.大骇(hài) 远遁(dùn) 噬己(shì)C.益狎(jiá) 跳踉(líng) 大(hàn)D.庞然(páng) 窥之(kūi) 荡倚冲冒(yǐ)2.下列句子与原句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以为神。

B.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C.然而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

3.解释成语并造句。

黔驴技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 )A.不可胜数B.百战百胜C.引人人胜D.不胜其烦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________。

__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

二、阅读理解欣赏(一)课内阅读(扬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乙】生而眇(miǎ0,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日:“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每课一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每课一练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黔之驴》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窥.之( ) 稍近益狎.()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然()他.日()虎大骇.()..大物()慭慭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3.填空。

(1)《黔之驴》选自,作者_______ ,字,____ 代文学家。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 相对的文体。

唐朝______ 、_____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二、课内巩固阅读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蔽林间窥之()⑵远遁()⑶以为且噬己也()⑷蹄之()5.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7.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黔之驴习题精选二十八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黔之驴习题精选二十八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 黔之驴习题精选二十八第1题【单选题】与“驴不胜怒”中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少胜多B、不胜枚举C、名胜古迹D、数不胜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翻译,符合原意的是(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A、其他的日子,驴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躲起来;认为驴将要吃了自己,非常恐惧。

B、一天,驴子叫了一声,老虎很惊骇,远远地逃走了;认为驴将要吃了自己,非常恐惧。

C、一天,驴一声鸣叫,老虎大大地害怕了,远远地逃走了;认为驴马上要吃了自己,非常恐惧。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择句中划线词的正确一项。

益习其声( )A、反复练习B、熟悉C、习惯D、学习驴不胜怒( )A、能承受B、尽C、胜利D、优美的技止此耳( )A、停止B、禁止C、只是D、居住觉无异能者( )A、能够B、和睦C、有能力的人D、才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以为/且噬己也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技止/此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翻译,符合原意的是(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B、因而跳过去,大吃起来,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于是就去了别处。

C、因而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就离去了。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一位做好事的人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B、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虎)渐渐地走出(林子),靠近驴,小心谨慎地(观察它),不知道它的底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同步练习 语文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同步练习 语文版

《黔之驴》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加点词注音。

黔之驴()窥之()虎大骇()远遁()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②至则无可用则:③庞然大物也庞:④稍出近之稍:⑤虎大骇,远遁骇:遁:⑥以为且噬已也且:⑦益习其声益:⑧益狎狎:⑨技止此耳止:⑩乃去乃: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7、填空:本文作者,是我国代文学家。

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之列。

8、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②因:虎因喜()因跳踉大()③去:乃去()西蜀之去南海()④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9、成语黔驴技穷形容。

10、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11、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黔之驴》片段,完成第1—4题。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远遁()(2)且噬己()(3)蹄之()(4)尽其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文库上传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阅读练习 (新版)语文版

文库上传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阅读练习 (新版)语文版

《黔之驴》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以为且噬.己也()(4)益.习其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4分)虎见之————————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2)觉无异能.者()(3)驴不胜.怒()(4)计.之曰()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分)寓意(1)寓意(2)参考答案1.(1)偷看(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同步练习1 苏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同步练习1 苏教版

《黔之驴》同步练习【基础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黔无驴(qián) 好事者(hǎo) 慭慭然(yìn)B. 虎大骇(hài) 远遁(dùn) 窥之(kuī)C. 噬(shì) 跳踉(liáng) (gǎn)D. 益狎(jiá) 船载(zài) 庞然大物(páng)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稍出近之B.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 以为且噬己也D. 虎大骇3. 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蔽林间窥之C. 驴不胜怒,蹄之D. 断其喉,尽其肉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好事者船载已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庞然大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稍近益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驴不胜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写在括号内。

(1)有好事者船载( )以人。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

(3)(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4)以为( )且噬己也,甚恐。

(5)然( )往来视之。

6.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标两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7.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常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21课 黔之驴》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21课 黔之驴》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黔之驴》同步练习卷一.【文学常识】1.《黔之驴》选自,作者,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在、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课文】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字词注释】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好②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载以入:)③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④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庞然:。

⑤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为:)⑥蔽林间窥之(蔽:)∥窥:⑦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稍:)∥慭慭(yinyin)然:∥莫相知:⑧虎大骇,远遁(大骇:)∥(遁:)⑨以为且噬己:以为:。

∥且:∥噬:⑩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⑪觉无异能者:觉:⑫益习其声:(益:)(习:)⑬终不敢搏(搏:)⑭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狎:)⑮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倚:∥冲:∥冒:。

⑯驴不胜怒,蹄之:(胜:)∥蹄:⑰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计:⑱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耳: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三.【一词多义】3.(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B、以为且噬己也(2)然:A、慭慭然,莫相知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且: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B、且焉置土石四.【词性活用】4.(1)稍出近.之()(2)驴不胜怒,蹄.之()(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虑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黔之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柳河东集》;柳宗元;唐;四川;贵州;二.【课文】2.喜欢;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

七年级语文第21课《黔之驴》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第21课《黔之驴》同步练习

《黔之驴》同步练习【文学常识】《黔之驴》选自;作者;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在、等省的部分地区。

【成语】①黔驴技穷②庞然大物【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课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注释】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hao):喜欢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名词作状语、用船/载;省略“之”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巨大的样子。

5、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它)-----当作。

“以”后边省略“之”字。

6、蔽林间窥之(蔽:隐藏) // 窥(kui):偷看7、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稍:渐渐地)// 慭慭(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8、虎大骇;远遁(大骇:hai 非常害怕)// (遁dun、逃走)9、以为且噬己:以为:认为。

// 且:将 // 噬::(shi)咬。

10、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然而;但是)//11、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12、益习其声:(益:渐渐)(习:熟悉。

习惯)13、终不敢搏(搏bo:扑、击)1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狎xia:态度亲近而不庄重)15、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闯//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

16、驴不胜怒;蹄之:(胜sheng:忍受;禁受)// 蹄:作动词用;踢。

17、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计:盘算18、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 // 耳:罢了1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离开)【翻译】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20 黔之驴语文版课后练习八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20 黔之驴语文版课后练习八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20 黔之驴语文版课后练习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驴不胜怒,蹄之。

B、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D、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 )A、不可胜数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择对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技止此耳( )A、只、不过B、停C、到D、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A、平素B、素昧C、不加装饰D、素净、淡雅无案牍之劳形( )A、劳累身体B、劳累身形C、使……劳累身形D、使……劳累身体形体往来无白丁( )A、穿白衣服的平民B、平民C、没什么学问的人D、没身份、地位的人陶后鲜有闻( )A、新鲜B、少C、朝鲜族D、多稍出近之( )A、稍微B、渐渐C、略微D、悄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以为/且噬己也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技止/此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尽其肉,乃去A、船载以人B、稍出近之C、驴不胜怒,蹄之D、不蔓不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黔之驴虎见之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觉无异能者C、尽其肉益习其声D、家祭无忘告乃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______憖憖然______他日______虎大骇______益习其声______驴不胜怒______计之曰______技止此耳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按照要求填空。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中考题集 (新版)语文版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中考题集 (新版)语文版

《黔之驴》(一)阅读《黔之驴》,完成题目。

(10分)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3.翻译下列句子。

(2分)技止此耳!译文: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成语:启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

语文版七下语文黔之驴

语文版七下语文黔之驴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黔之驴柳宗元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翻译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3)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②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4)驴不胜怒,蹄之。

2.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4.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A.益.习其声() B.益.狎()C.至则.无可用()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6.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

A不可胜数 B百战百胜 C.引人入胜 D.不胜其烦7.这段文字正面写________,侧面写________。

这段文字写虎按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写了虎的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了它的有勇有谋。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骇②然③因④尽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①黔之驴()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③虎因喜,计之曰()④驴不胜怒,蹄之()参考答案1.①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②(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3)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

始终不敢扑咬它。

(4)驴忍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虎2.庞然大物黔驴技穷3.蔽、窥、稍4.提示: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之驴》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词注音。

黔之驴()窥之()虎大骇()远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②至则无可用则:
③庞然大物也庞:
④稍出近之稍:
⑤虎大骇,远遁骇:遁:
⑥以为且噬已也且:
⑦益习其声益:
⑧益狎狎:
⑨技止此耳止:
⑩乃去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7、填空:
本文作者,是我国代文学家。

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之列。

8、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②因:虎因喜()
因跳踉大()
③去:乃去()
西蜀之去南海()
④耳:技止此耳()
无丝竹之乱耳()
9、成语黔驴技穷形容。

10、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1、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黔之驴》片段,完成第1—4题。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远遁()(2)且噬己()
(3)蹄之()(4)尽其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
3、本片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刻画了虎的心理。

“驴一鸣”时,作者描写了虎的什么动作和心理?(用文中原话作答。


答:(1)动作:(2)心理:
4、写出含“虎”“驴”的成语各一个。

并用它们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答:(1)含“虎”的成语(2)含“驴”的成语
(3)写话:
三:课内迁移探究
学习了本文从中你还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拓展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
⑵秦青弗止弗:
⑶自谓尽之谓:
⑷乃谢求反谢:
⑸于: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饯于郊衢()
⑹之:①未穷青之枝()
②自谓尽之()
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3、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
⑴遂辞()归⑵饯()于郊衢
⑶()抚节悲歌⑷薛谭乃谢()求反
4、填空。

⑴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⑵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中考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

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

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素:朴素。

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

⑦豁:抛弃。

⑧尔曹:你们。

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辄拾以啖之:盘外无余肴:亦
缘其性真素: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六、片段作文
放飞想象的翅膀
如果你是一只侥幸逃离虎口的驴,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你会何去何从?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超越旧我,还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
请你展开想像的羽翼,以《黔之驴后传》为题为故事再续一个结局,300字左右。

《黔之驴》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略2、①用船②却③大④渐渐⑤惊惧;逃走⑥将⑦更加⑧亲近而不庄重⑨只,不过⑩才3、C4、B5、B6、黔驴技穷7、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8、⑴……的样子;然而⑵于是;于是⑶离开;距离⑷罢了;耳朵9、略10、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

11、本文含义: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

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
1、(1)逃跑(2)将要(3)用蹄子踢(4)吃光
2、(1)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

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4、略
三、课内迁移探究参考答案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

四、课外拓展阅读
1、⑴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

⑵弗止:不挽留。

⑶谓:认为,以为。

⑷谢:谢罪,道歉。

⑸①向,跟着;②在。

⑹①的;②代技艺。

2、“反”通“返”,归,回去。

3、⑴青,或秦青⑵薛谭⑶秦青⑷于秦青
4、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

⑵薛谭面对秦青的高超技艺,自愧不如,快心潜心学习。

⑶说明学无止境,如果浅尝辄止,则达不支精深的境地,反之,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方能功成名就的道理。

五、中考题
1.啖:吃。

肴:莱。

其:他。

以:因为。

2.翻译: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

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意思对即可)。

六、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