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教案

合集下载

宋词全文赏析教案

宋词全文赏析教案

宋词全文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宋词全文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宋词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习宋词的基本知识,包括特点、发展背景等。

2. 通过具体的宋词赏析,培养学生对宋词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全文,理解和解读宋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宋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欣赏和解读宋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宋词赏析材料、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相关的宋词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宋词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宋词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顾宋词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宋词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宋代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等。

2. 解释宋词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等。

三、赏析全文(20分钟)1. 选择一首经典的宋词,向学生介绍该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分析全文的结构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3. 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感受词中的音韵美和意境。

四、学生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全文的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全文赏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宋词。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提供更多的宋词赏析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

2. 鼓励学生尝试写一首自己的宋词,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发展背景,培养了对宋词的欣赏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唐诗宋词欣赏引入: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诗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地道文化,通过欣赏唐诗宋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并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一、目标1、学生能够欣赏唐诗宋词,并且理解其中的意义。

2、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方法1、整体呈现法2、比较法3、体验法三、教学重点1、理解唐诗宋词的主题及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整体欣赏唐诗宋词,老师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或是教材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欣赏几首唐诗宋词,并且给学生讲解诗词内涵。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大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对唐诗宋词的情感体验。

2、选择性的比较法,老师可以选择不同作者的诗歌来进行比较,比较之间的异同,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辨别。

比较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唐诗宋词的体会和感受。

例如:杜甫和白居易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阿房宫殿锁烟尘,铁马金戈,乱相杀。

北风如刀,马蹄声碎。

大漠穷秋何处归。

逮虾蟆,上白菜,人人俱会做。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个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着同一件事物进行了描写,其中《登高》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而《长恨歌》则是在表达民族和国家的同时,更多是表达他的个人情感。

在欣赏两首不同的诗歌后,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己的时间,创作自己的唐诗宋词。

3、个体化体验法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和欣赏中,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逐渐领会诗词的韵律感和美感,让他们呈现出自己的口语表现力。

五.结语在语文教育中,学习唐诗宋词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力量。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赏析唐诗宋词,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案围绕赏析内容进行分析,采用互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2.感受唐诗宋词的美,培养审美情趣;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通过赏析唐诗宋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选择了几首经典的唐诗宋词,内容涵盖了古代诗词的不同主题和风格,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欣赏和感受唐宋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展示唐诗宋词的精彩片段或名句,引起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猜测和探索,例如“你对唐诗宋词有何了解?你认为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价值?”第二步:赏析1.挑选一首经典的唐诗,介绍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2.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等艺术特点;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欣赏1.播放一首优美的宋词音乐,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2.指导学生关注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促使学生对词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思考。

第四步:创作1.提供一些唐诗宋词的图片或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创作;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唐诗宋词。

第五步: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体会,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2.激发学生对唐诗宋词的进一步探索兴趣,提出个人研究或创作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表现,了解学生对唐诗宋词赏析的理解和感受;2.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对学生的诗词创作进行评估;3.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唐诗宋词,扩展知识面;2.组织学生参观古文化遗址、文化展览或参加相关活动,增加对唐宋文化的实地感受;3.推荐相关学习资源和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唐诗宋词的世界。

初中语文教案:诗词鉴赏之宋词经典

初中语文教案:诗词鉴赏之宋词经典

初中语文教案:诗词鉴赏之宋词经典宋词经典鉴赏教案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诗词创作方面,达到了高峰。

宋词既承袭唐代的传统,又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风貌和特色。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一起鉴赏宋词经典,欣赏其中的文学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会运用文学常识鉴赏宋词;3. 能够欣赏和理解宋词的意境。

三、学习内容1. 了解宋词的特点2. 鉴赏宋词经典四、学习过程一、了解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注重抒发情感,突出词人个人体验和感受。

宋词以抒写个人情愫为主要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诗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了解宋词的特点:1. 阅读宋词请学生们阅读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陆游的《钗头凤》等。

让他们感受宋词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意境。

2. 分享词句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在阅读中喜欢的宋词句子,鼓励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并尝试解读其中的意义。

二、鉴赏宋词经典鉴赏宋词经典是了解宋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种方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鉴赏:1. 分析宋词的意境邀请学生们选择一首经典宋词,分析其中的意境。

他们可以从词的标题、词牌、词的句式和词的内容等方面入手,解读宋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 表演宋词邀请学生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宋词,进行情感表演。

他们可以通过朗诵、模拟和舞蹈等方式,将宋词中的情感表达得以展现。

3. 创作宋词邀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一首仿宋词。

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入理解宋词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三、学习成果呈现请学生们将自己的鉴赏和创作的成品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并进行展示。

他们可以通过插图和文字的形式,将自己对宋词的理解和感受呈现出来。

五、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们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有关宋词的文化遗址,如苏州的拙政园、武汉的黄鹤楼等。

2. 组织学生们参加诗词比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演水平。

古诗宋词鉴赏课程设计

古诗宋词鉴赏课程设计

古诗宋词鉴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鉴赏古诗宋词,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古诗宋词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背景、作者生平等。

能够识别和分析古诗宋词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宋词的鉴赏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古诗宋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经典的古诗宋词作品,包括唐诗、宋词等。

教学大纲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接受能力进行安排,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诗歌的基本知识:介绍诗歌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

2.诗词鉴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分析,解读诗词的意象、韵律、修辞手法等。

3.诗词创作: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诗词文化:介绍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基本知识和诗词鉴赏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诗词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古诗宋词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宋词欣赏与创作技巧教学设计

宋词欣赏与创作技巧教学设计

宋词欣赏与创作技巧教学设计一、引言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和欣赏。

而如何让学生欣赏和创作出优秀的宋词,是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针对宋词的欣赏和创作技巧,提出一套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宋词欣赏1. 选材在宋词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经典的宋词作为教学材料。

如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作品。

这些词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精髓,情感丰富,艺术性强,适合学生欣赏。

2. 解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宋词,我们应该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

重点解析含义深奥的词句、典故等。

同时,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宋词的意境和情感。

3. 表演朗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宋词进行朗诵表演。

通过表演的形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宋词的诗意和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宋词创作技巧1. 融入情感宋词强调表达情感,因此学生在创作时应该注重融入自己的情感。

可以从个人经历、生活感悟等方面寻找创作的灵感,并巧妙地表达出来。

2. 运用修辞手法宋词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修辞手法,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 塑造形象好的宋词往往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让人物或景物真实可感。

学生在创作时应该注重通过描写细节,塑造鲜明的形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四、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优秀的宋词音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同时,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宋词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欣赏环节教师精选一些经典的宋词,逐字逐句进行解读,并带领学生一起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可以积极提问和交流,加深对宋词的理解。

3.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提供一个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创作技巧,创作一首宋词。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4. 欣赏和评价学生可以逐组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大学宋词鉴赏课教案

大学宋词鉴赏课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宋词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宋词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宋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 掌握宋词的基本分类和代表人物。

二、教学内容1. 宋词的产生背景: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社会动荡,文人墨客追求个性解放,词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应运而生。

2. 宋词的发展历程:宋词经历了由唐至宋的演变过程,分为宋初、北宋、南宋三个阶段。

3. 宋词的艺术特点:抒情性强、语言优美、形式多样、意境深远。

4. 宋词的基本分类:豪放派、婉约派、田园派等。

5. 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宋词名篇朗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宋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

3. 互动: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宋词的分类和代表人物。

4.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了解宋词代表人物的作品。

第二课时:宋词鉴赏入门一、教学目标1. 掌握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词句、理解意象、把握情感、欣赏语言。

2. 鉴赏示例:以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讲解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讲解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 示例分析:以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4. 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尝试鉴赏其他宋词作品。

5.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鉴赏宋词作品。

第三课时:宋词豪放派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

2. 掌握豪放派宋词鉴赏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豪放派宋词的特点:豪放、奔放、激情四溢。

2.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熟悉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代表作品;2. 学会运用一些赏析方法和技巧欣赏和理解唐诗宋词;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唐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赏析;2. 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赏析;3. 唐诗宋词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话题(5分钟)和学生共同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唐诗宋词赏析。

讲解:2. 唐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赏析(15分钟)通过投影展示一些著名的唐诗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并讲解唐诗的韵律、格律、意境等特点。

同时,让学生跟读、品味其中的韵味和美感。

3. 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赏析(15分钟)通过欣赏一些脍炙人口的宋词作品,如《水调歌头》、《如梦令》等,向学生介绍宋词的特点,如音乐性、婉约性和意境等。

鼓励学生一边欣赏一边体会其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活动设计:4. 分组朗读和赏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并进行朗读和赏析。

要求学生选择的作品要有一定代表性,并结合内容和语言进行分析和解读。

5. 创作活动(20分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唐诗或宋词。

提供一些主题,如自然景色、友情、爱情等,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巩固和评价:6.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唐诗宋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并问答一些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挑选一首最喜欢的作品进行赏析,并写下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幻灯片;2. 相关的唐诗宋词作品和赏析材料;3. 纸张和笔。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赏析和创作活动更好地理解唐诗宋词,并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宋词精选鉴赏教案

宋词精选鉴赏教案

宋词精选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提高他们对宋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宋词的鉴赏方法;2. 理解并欣赏几首经典的宋词。

三、教学难点如何利用鉴赏方法解读和欣赏宋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料;2.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精选的宋词音乐或者展示一幅与宋词相关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宋词的好奇心。

2. 了解宋词的特点通过展示宋词的形式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宋词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并引导他们思考宋词常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学习宋词的鉴赏方法(1) 音乐感知法:让学生先静静地听一段宋词音乐,感受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氛围,进而对宋词的情感表达有基本的了解。

(2) 语言解读法:学生们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宋词,在课堂上找出其中的比喻、借代或意象等修辞手法,并解读这些修辞手法对整首词的意境产生的影响。

(3) 背景解读法:学生们可以选择一首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宋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分析这些背景对诗人创作情感的影响。

4. 欣赏经典宋词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宋词进行欣赏,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5. 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首最喜欢的宋词进行表演或朗读,结合音乐或图像进行演示。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宋词,在家里参考教学中的鉴赏方法进行解读,并写出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和理解。

2. 课外阅读推荐推荐一些与宋词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宋词三百首》、《大宋国风词》等,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能够通过鉴赏方法解读宋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够在欣赏中感受到宋词所表达的独特情感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

初中宋词鉴赏教案

初中宋词鉴赏教案

初中宋词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宋词的分类和代表人物。

2. 欣赏和分析宋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宋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宋词的分类和代表人物3. 宋词的欣赏和分析方法4. 具体词作的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唐诗,简单介绍唐诗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宋词吗?宋词有什么特点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宋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宋词的特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形式多样。

3. 对比唐诗,突出宋词的特点。

三、介绍宋词的分类和代表人物(15分钟)1. 讲解宋词的分类:婉约派、豪放派、清新派等。

2. 介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 举例说明各派别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四、欣赏和分析宋词(20分钟)1. 选取一首宋词,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学生自读词作,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宋词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著名的宋词作品呢?3.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4.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宋词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宋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宋词的分类和代表人物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宋词时的表现,如对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的把握。

教学资源:1. 宋词选集:《宋词三百首》等。

2. 相关参考资料:宋词鉴赏教程、宋词鉴赏文章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词作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如词人的生平事迹、词作背后的故事等。

初中宋词说课教案

初中宋词说课教案

初中宋词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了解宋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2)通过分析本节课的词作,使学生能够识别宋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要素。

(3)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宋词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词作来感受宋词的特点。

(3)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词的独特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宋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宋词的基本知识:介绍宋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2. 宋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要素的分析:通过具体词作来讲解宋词的结构特点,如词牌、词律等;分析宋词的韵律美,如平仄、押韵等;探讨宋词的意象创造,如景物、情感等。

3. 欣赏宋词的艺术魅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鉴赏,体会宋词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欣赏宋词。

2. 教学难点:理解宋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要素,以及如何鉴赏宋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唐诗的学习,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宋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 课堂讲解:(1)讲解宋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对宋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分析宋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要素,让学生掌握欣赏宋词的方法。

(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鉴赏,体会宋词的艺术魅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内容和课堂讲解,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宋词与唐诗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如何理解和欣赏宋词的意象创造?(3)举例说明宋词中的情感表达。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宋词的艺术价值,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

唐诗宋词赏析教案是让学生深入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培养语言感性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好助手。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不仅代表了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而且在文学、诗词的创作、表现和独特性方面都有很高的地位。

以下是一份唐诗宋词赏析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唐诗宋词赏析教案概述本教案分三个部分,内容涵盖唐诗宋词的基础知识、鉴赏技巧和表现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注重古代诗词作品中的美学和各种母题,了解如何赏析唐诗宋词作品中的美学方法和情感色彩,从而加深对古代诗词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二、针对性的赏析措施1.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学生需要接受诗歌、文学以及人物史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对于诗歌这种文化形式,感性的理解和直观的接受尤其显得重要。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探究唐诗宋词作品中的文化内容,让学生从中感悟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体验。

同时,还要重视韵律、语言、情感、意象等唐诗宋词的独特美学要素,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

2.合理利用脑力和记忆力掌握唐诗宋词赏析需要一定量的记忆和对于诗词字句的驾驭能力。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古代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通过较深层次的积累等方法,提高对古代诗词文化的感性学习和记忆。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容易忽视的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领域,让学生获得遇到难点时以基础为支撑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1.注重口头即时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和指导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细节refinement 和表达技巧来加深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赏析水平。

同时也要多与学生进行对话,确保他们理解唐诗宋词中的美学元素,确保学生们对古代诗词文化获得深入掌握。

2.合作探讨在多种习惯和能力不同的学生面前,团队合作和学术讨论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大家得到诗词鉴赏方面的大量收获和互动。

让学生们尝试独自鉴赏诗词,交互交流,达到理解,感悟和探究的目的,确保较深层次的学习效果。

3.做些比较唐诗宋词的学习,也要通过比较才能发现其特点和差异。

宋词精选文学赏析教案

宋词精选文学赏析教案

宋词精选文学赏析教案一、引言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本文将通过选取几首优秀的宋词,进行文学赏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一份精选宋词文学赏析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的艺术魅力。

二、课时安排本课程为专题课,共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将介绍宋词的背景和特点,选取一首宋词进行赏析;第二课时将选取另外一首宋词进行进一步的赏析,并进行课堂研讨。

三、第一课时:宋词的背景及特点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宋代景色画作以及播放古风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好奇。

2. 介绍宋词的背景(10分钟)通过简要介绍宋代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和文人士人的地位,让学生了解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为后续的赏析打下基础。

3. 分析宋词的特点(15分钟)分别从题材、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解读宋词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宋词例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宋词的艺术特点。

4. 选取一首宋词进行赏析(20分钟)选取一首代表性的宋词,进行详细的赏析。

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去理解宋词的内涵,并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个人品读和感悟。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宋词的传统艺术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四、第二课时:宋词的进一步赏析及课堂研讨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宋词特点和赏析方法,并进行简要的总结。

2. 选取另外一首宋词进行进一步赏析(20分钟)选取一首与上节课不同类型的宋词,进行更加深入的赏析。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宋词,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课堂研讨(25分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各自所选的宋词,感受不同思想和意境的碰撞,切磋文学欣赏的能力。

4.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宋词,并展示他们的个人感悟和思考。

五、课后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宋词的认识和欣赏,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宋词选本,或是组织一个学生课外读书小组,共同研究和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宋词欣赏教案

宋词欣赏教案

宋词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几首经典的宋词,包括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3. 学习欣赏宋词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几首经典的宋词;3. 学会使用欣赏宋词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宋词的历史背景:- 宋代社会、文化、政治背景;- 宋词的发展和演变;- 宋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联系。

2. 宋词的特点:- 倾诉真情,抒发内心感受;- 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语言简练,押韵工整。

3. 经典宋词欣赏:- 《青玉案·元夕》 - 王安石:- 探讨挚爱之人的思念;- 描绘元宵佳节的欢乐氛围;- 表达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表达失去爱人的悲伤和思念;-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伤感氛围;- 表达对时光流转的痛苦感受。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杨洪基:- 主题是寻找真爱;- 描述追寻和失去之间的痛苦和无奈;- 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

四、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欣赏宋词:逐句欣赏,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感情;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宋词的艺术表达手法和创作意图;4. 模仿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宋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如梦令》的音乐,展示《青玉案》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宋词的好奇和兴趣。

2. 欣赏宋词:- 逐句欣赏《青玉案·元夕》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聆听杨洪基演唱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欣赏其情感表达和声音技巧。

3. 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宋词的艺术表达手法,如意象的运用、押韵等;- 对比宋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异同,如与唐诗的对比。

4. 模仿创作:- 提供一些关于爱、时光流转等主题的词语,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宋词;- 学生可以口头表达或书面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沁园春雪宋词赏析教案

沁园春雪宋词赏析教案

沁园春雪宋词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2.了解宋词的定义和特点;3.学习《沁园春雪》这首宋词的赏析;4.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宋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对《沁园春雪》这首宋词进行深入的赏析,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相关文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投影展示宋代文学的图画,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1.简要介绍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2.讲解宋词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字数控制、格律要求等。

三、学习《沁园春雪》宋词的赏析1.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辛弃疾和这首词作品的创作背景;2.分析《沁园春雪》的词牌,并解释其中的文字意义;3.深入解读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结合词牌特点进行分析;4.通过欣赏相关音频,让学生感受宋词的音乐韵律和美感。

四、学生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就《沁园春雪》这首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巩固与拓展1.学生朗读《沁园春雪》并尝试自己写一首以“春雪”为题材的词;2.分组比赛:给学生准备一些宋词,让他们分组背诵并进行朗诵比赛;3.展示学生创作的词和朗诵比赛结果,给予表彰。

六、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宋词的理解和欣赏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宋词,撰写一篇赏析文章,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宋词的赏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希望在后续的学习中,能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宋代文学的了解,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师中心稿)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师中心稿)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师中心稿)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李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

我常把探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前言这是一节全市公开课,而我选讲的课文是高二上册的一首宋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对于如何导入这篇课文,我费煞苦心。

精心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不是因为太花俏就是太繁琐,都被我一一否定了。

最后我决定引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因为课文和歌有几个共同点:1、赤壁与三国时赤壁之战有关;2、本文怀念的是三国时代的英雄周瑜;3、更重要的是歌的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词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直观又生动,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引用了这首歌。

接下来我把这首词的讲述分为几个步骤:回顾词的有关知识——诵读全词——探讨鉴赏——问题讨论——对比阅读。

而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参与,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词的有关知识,在这之前我曾对词牌名、题目以及词的分类都作过详细的介绍,在布置预习时我也特别提醒大家,要搜集更多的关于词的知识,所以当我的话音刚落:“念奴娇是……”,同学们就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念奴娇是词牌名,它规定词的格律和字数,和词的内容无关;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

我接着问:“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那么本词属于哪一类?”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全词不带标点共100字,那属长调”同学们的声音整齐响亮,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先前的那种紧张气氛已被冲淡了不少。

接下来是朗读环节。

我将这一环节作为这一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唐诗宋词往往要在诵读中品味鉴赏。

所以我精心设计了这首词的朗读方案:同学朗读——配乐配图范读——全班齐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品词的意境。

宋词赏析教案

宋词赏析教案

宋词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宋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宋词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背景;2. 能够分析和赏析宋词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和背景;2. 理解宋词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3. 学会运用相关的赏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搜集相关的宋词作品和赏析材料;- 准备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准备:- 提前阅读相关的宋词作品;- 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对宋词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宋词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介绍宋词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形式、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宋词作品,让学生对宋词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

步骤三: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15分钟)- 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包括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形象的描绘等方面。

- 通过示范赏析一首经典的宋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宋词的艺术魅力。

步骤四:运用赏析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授学生使用赏析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宋词,如词牌的选择、意象的解读、音律的欣赏等。

- 给学生分发赏析宋词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赏析。

步骤五:合作学习和展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分析一首宋词,并进行展示。

-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评价,促进思考和反思。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赏析一首自选的宋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宋词作品,并进行赏析和比较;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艺术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宋词作品,并进行互相赏析和分享。

宋词故事赏析教案

宋词故事赏析教案

宋词故事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宋词故事赏析教案目标:1. 了解宋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并理解几首经典的宋词作品;3. 通过赏析宋词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习宋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理解并赏析几首经典的宋词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宋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通过故事背景了解宋词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几首经典的宋词作品的课件或印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宋代的山水画和一首宋词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宋代文化的兴趣,并提出如下问题:1. 这幅画和这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2. 你对宋代文化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宋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包括宋词的体裁、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几首经典的宋词作品,包括作者、背景故事和主题。

三、赏析与讨论(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阅读并赏析一首经典的宋词作品,并回答以下问题:a.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b. 这首词的背景故事是什么?c. 这首词的主题和意境是什么?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赏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宋词作品,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该词的作者、背景故事和自己的赏析。

2.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选定的宋词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宋词作品,并进行赏析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艺术活动,加深对宋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宋词特点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几首经典宋词作品的赏析和讨论表现;3. 学生自主撰写的短文和朗读的表现。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经典宋词作品的课件或印刷材料;3. 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宋词赏析教案

宋词赏析教案

宋词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宋词赏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宋词赏析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宋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宋词的特点、欣赏宋词的美,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目标:1. 理解宋词的特点,包括形式、内容和艺术风格;2. 能够欣赏和感受宋词的美,体会宋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通过写作和讨论表达对宋词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重点:1. 掌握宋词的特点和艺术风格;2. 能够欣赏和感受宋词的美。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评价宋词;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写作和讨论表达对宋词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熟悉宋词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收集相关的宋词资源,如诗集、音频、视频等;-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 提前阅读和研究相关的宋词,准备个人观点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音频展示一首著名的宋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对宋词有什么了解?你对宋词有何期待?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 介绍宋词的定义和特点,如字数、韵律、押韵等;- 分析宋词的艺术风格,如婉约、豪放、清丽等;- 分享一些著名的宋代词人和他们的作品,如苏轼、李清照等;- 学生阅读和分析一首经典的宋词,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三、欣赏与感受(20分钟)- 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源播放一些著名的宋词演唱或朗诵,让学生感受宋词的美; - 分组讨论:你对这首宋词有何感受?你觉得它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意境?四、文学鉴赏与评价(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宋词的意象、修辞和表达手法;- 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对一首自选的宋词进行鉴赏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和研究的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宋词。

宋词鉴赏教学设计

宋词鉴赏教学设计

宋词鉴赏教学设计一、引言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宋词的鉴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宋词的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中学生的宋词鉴赏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宋词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背景;2.培养学生对宋词的兴趣和爱好;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和欣赏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宋词;4.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宋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宋词音乐,或者朗读一些经典的宋词,引起学生对宋词的好奇和兴趣。

可以选择一首生动有趣的宋词,让学生一起欣赏和品味。

2.了解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背景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流派分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多媒体展示形式,向学生介绍宋词的韵律、格律、意境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鉴赏经典宋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经典宋词进行鉴赏。

教师可以对这些词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作者背景、词的写作背景、情感表达等方面内容。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词中的韵律、押韵、形象描写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培养他们对宋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学生鉴赏和创作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宋词进行鉴赏和分享。

可以要求学生分析词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意境表达,同时鼓励他们自己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仿写或者自由创作。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宋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针对这样的鉴赏教学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听写测试等。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和鉴赏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李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

我常把探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前言这是一节全市公开课,而我选讲的课文是高二上册的一首宋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对于如何导入这篇课文,我费煞苦心。

精心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不是因为太花俏就是太繁琐,都被我一一否定了。

最后我决定引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因为课文和歌有几个共同点:1、赤壁与三国时赤壁之战有关;2、本文怀念的是三国时代的英雄周瑜;3、更重要的是歌的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词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直观又生动,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引用了这首歌。

接下来我把这首词的讲述分为几个步骤:回顾词的有关知识——诵读全词——探讨鉴赏——问题讨论——对比阅读。

而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参与,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词的有关知识,在这之前我曾对词牌名、题目以及词的分类都作过详细的介绍,在布置预习时我也特别提醒大家,要搜集更多的关于词的知识,所以当我的话音刚落:“念奴娇是……”,同学们就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念奴娇是词牌名,它规定词的格律和字数,和词的内容无关;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

我接着问:“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那么本词属于哪一类?”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全词不带标点共100字,那属长调”同学们的声音整齐响亮,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先前的那种紧张气氛已被冲淡了不少。

接下来是朗读环节。

我将这一环节作为这一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唐诗宋词往往要在诵读中品味鉴赏。

所以我精心设计了这首词的朗读方案:同学朗读——配乐配图范读——全班齐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品词的意境。

“哪位同学能主动请缨,起来为同学们范读一下?”我停顿了一下,但又仿佛害怕朗读同学们把握不住这首词的豪放特点,于是我补充说:“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豪放的风格!”就这样静默了几秒钟,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

为了使那位同学不至于那么紧张,我轻松地说:“看来这豪放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啊?”听课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那位女同学读得很认真,可以看得出她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尽管不是很尽如人意,但我仍然给了她较高的评价:“读出了词的意境,咬字较准,体现了本词的朗读要求。

”我还指出了这位同学的一个误读音和几处朗读时处理得未够理想的地方,然后引出录音范读。

这个录音范读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我从因特网上下载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选取了一段与课文的意境相匹配的音乐,制作成为一个集图片、音乐、文字和声音的.课件。

当我点击鼠标,便响起了一阵悠扬的音乐,加上朗读者的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听课老师和同学们很快便陶醉在这图文并茂的朗读之中。

范读完毕后,我在投影幕上显示出了本词中的重点语法,然后向全体同学发出指令:“一边朗读全词一边根据课文注解完成对上面语法的解释。

”语法内容在我看来并不难,两三分钟后,我便开始提问。

这一次我选择了排列顺序提问的方法。

同学们也很自觉,一个挨着一个站了起一来。

由于内容不难,答案当然也令人满意。

最后两句“大江东去”和“樯橹灰飞烟灰”的语法辨析,开始时我还是有点担心同学们找不到它们特点,然而同学们的语法基础又一将次使我放下了心。

从词的内容不难看出,全词极力体现了作者对周瑜的仰慕之情,然而作者为何仰慕周瑜呢?这个问题是进一步分析文章和理解全词的关键。

而词中还用了一句极为普通的语句“小乔初嫁了”,乍一看来好象与本词的语境格格不入,显然这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那么这一句“小乔初嫁了”在词中又有何深刻含义呢?于是我联系了这些,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苏轼为何仰慕周瑜?‘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理解这一思考题,我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了苏轼和周瑜的人生经历,并重点突出他们各自的年龄,同学们很快地从我的提示中得出了“表明作者羡慕周瑜年轻有为,渴望能像周瑜那样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结论。

然而对于“小乔初嫁了”这一句话的理解,同学们却众说纷纭。

由于是自由发言,同学们毫不拘束。

有同学首先发言:“我认为这句话并没有其它的含义,它只是简单讲明了一个事实,我认为它用得不好,过于平淡,与词的意境不相符。

”对于这位同学的发言,我当然不会苟同,但我想,这毕竟是一家之言,从思维能力拓展的角度来看,还是值得提倡的。

于是我说:“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到,最难得的是他敢向前人提出挑战,敢于怀疑前人的观点。

然而你的观点是否也能让大家认同呢?”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另外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这句话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小乔初嫁,说明小乔和周瑜都还很年轻,因为在古代,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六不嫁将视为不孝,由此看来,作者用小乔初嫁来说明周瑜年轻有为。

”不得不承认,这位同学的发言是很深刻的,而且理由还很充分。

我记得我在讲述《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曾提到古代的“孝义”问题,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是联系到了这一知识。

我还来不及作任何的表述,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这位同学平时胆小怕事,有时即使老师主动提问他,他都会吓得不知所措,今天能主动地站起来,确实让我大为意外。

只见他顿了顿,然后小声说:“鲜花需要绿叶来扶持,英雄也需要用美人来作陪衬,我认为这里是用小乔的美貌来衬托周瑜的潇洒风姿。

”听到这里,部分听课老师和同学哄的一声笑了起来,那位同学的脸也一下子红了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

但从听课老师的眼神和同学们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大都认同了这位同学的观点。

于是我鼓励说:“讲得不错。

”我怕别人会误解我的意思,继续补充说:“表达有进步,同时见解也很独到。

”……讨论还在继续,但有一个观点同学们始终没有提及,就是周瑜和孙权的关系。

于是我引导说:“同学们,我们读过杜牧的《赤壁》诗,里面有一句‘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二乔,小乔嫁给了周瑜,而大乔呢?”我故意卖一个关子。

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大乔嫁给了孙策”。

我接着往下引导:“那孙策、孙权和周瑜之间的关系是……”“姻亲关系!”“那既然是亲戚,周瑜当然就能得到孙权的信任了。

回看作者,他的被贬说明什么?”“说明得不到君王的信任!”“那么苏轼羡慕周瑜的还应包括……”“渴望能象周瑜一样得到当时君王的信任!”同学们在我的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找到了另外一个答案,但同时又有些遗憾,因为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我并没有发现太多闪光的东西,没能给我惊喜。

接下来是一道讨论题,题材目是这样设计的:词最后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这其中包含有消极成份。

试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这道题目时我是心存顾虑的,因为按照习惯的思维,能编进教科书作为情感教育的文章,一般不存在消极的思想,更者同学们手上的各种参考书也必然将此观点理解为积极的,假如同学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对于我这道题目设计的目的就很难达到了。

到底同学们能否从这些传统观点中突围而出,寻找到一些新的东西呢?带着这个期待,我开始了这一环节的讨论。

果然不出所料,前两位站起来的同学观点大体一致,都认为苏轼虽然遭贬斥,但创业的雄心未泯,虽有“人生如梦”的慨叹,但此属人之常情,不能因此而认为其情感的消极。

这两位同学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接下来是一阵尴尬的沉寂,可能因为大家都一致认同了这一观点吧?假如没有更新的观点,讨论这一环节会就此夭折,那将成为这节课的一大败笔。

我有点不安起来,把目光投向那几位平时常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身上。

这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打破了沉默的僵局。

我想,无论这位同学的观点如何,我都会感激她为我解了这个围。

然而,这位同学的观点却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她说:“我认为苏轼的思想是消极的。

作者确实不幸,但他却缺少越挫越勇的气慨,没有坚定的信心,认清目标,积极为百姓‘鞠躬尽瘁’,而是‘一尊还酹江月’,哀悼古人,仰慕英雄,将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寄托在古人身上,虽然整首词隐藏着对现实的不满,但他没有改变现实或在现实中寻求一条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道路的冲劲,所以其思想是消极的。

”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我想,除了她的观点言之成理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大家对她能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赞许。

讨论还在继续,因为有了前面几位同学的榜样,同学们发言的思路放得更开了,不少同学之间还形成了争论。

看着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同学,我心里一阵阵的欣慰……最后一个环节是一个对比阅读的环节。

设计这个环节,是想通过《雨霖铃》和《赤壁怀古》这两首分别代表婉约和豪放词风的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明确这两个词派风格的差别。

我分别要求同学们从这两首词表现出来的情景、情事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区分这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很快就明确了:《赤壁怀古》中的情景分别有大江、乱石、惊涛和雪浪,体现了壮美的特点,而《雨霖铃》中的情景分别有寒蝉、烟波、暮蔼、杨柳、晓风和残月,体现了凄美的特点;《赤壁怀古》中的情事是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的豪迈,而《雨霖铃》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