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之阴阳五行学说

合集下载

五行结构论——精选推荐

五行结构论——精选推荐

五⾏结构论第⼀节 太极 阴阳⼀、太极阴阳五⾏学是通过定太极、分阴阳、看五⾏,来发现世界的规律性。

⽆极、太极是古圣先贤创造出的两个名词,并有⽆数的古代圣⼈为此绘制出各种太极图。

太极图,⼜称《先天图》或《天地⾃然之图》,是中国上古⽂化中最神秘的⼀张图,也是最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张图。

《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两仪。

”但汉代以后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到宋朝道⼠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

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字,只有⼀图以寓其象数。

⽽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

”本书讨论的核⼼是阴阳五⾏学说,重点不在太极、⼋卦,故选太极图中的⼀种,即来知德的太极图供读者赏析。

图1 来知德太极图笔者认为:⽆极是⼀种绝对的纯存在,它不需要任何具体的东西来规定,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包含任何内容,是⼀切的基础和开端。

太极也是⼀种绝对性的存在,但并⾮⼀种抽象的纯存在,是⼀种⾃在。

没有东西与之对⽴,是⾃⼰和⾃⼰的统⼀,也就是在⾃⼰之外再也没有外在于⾃⼰的东西了。

太极⾃⾝包含两个属性:⼀⽅⾯是⾃⼰对⾃⼰的肯定,称之为阳;另⼀⽅⾯就是⾃⼰对⾃⼰的否定,称之为阴。

因为⾃在的东西有着⾃⼰对⾃⼰肯定的同时,并不排斥⾃⼰对⾃⼰的否定。

⼆、阴阳太极的⾃我肯定,动⽽⽣阳;太极的⾃我否定,静⽽⽣阴。

动静之中会有⽣、化、返三种情况。

所谓“⽣”,就是当“⽆有合”时,则⽣“阴阳”;“阴阳合”时,则⽣“天地”;“天地合”时,则⽣“万物”。

所谓“化”,就是“太极”和“物”合时,则化“形”;“太极”和“形”合时,则化“象”。

所谓“返”,就是“太极”和“象”合时,则返“⽆”。

在阴阳五⾏的世界中,太极是⼀,阴阳是⼆。

太极和阴阳的关系是⽣、化、返的关系。

不是⼀分⼆的关系。

《道德经》说:“道⽣⼀,⼀⽣⼆,⼆⽣三;三⽣万物。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学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符号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学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符号

天生万物,各有其性命,而其中优异者,乃成神灵之物也。

观乎生命之世界:海天辽阔,大地广博,山河之壮,江湖之美,日月所照,风雨施惠,寒暑变化,刚柔相胜,云雷之动摇,沼泽之孕育,如此荡荡乾坤,万物兴矣,天下生态之情状可见矣。

森林草原,泉石幽谷,各有其能;草木鱼虫,飞禽走兽,各有其宜。

然而,面对繁茂复杂的生命现象,如何才能把握其要领呢?中国传统文化是饱含生命气息的文化。

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察予以探讨,并阐述其思想主张和精神宗旨。

古人对生命的观察有自己的特点:全面总结生命的现象,扼要提炼出生命的符号,揭示生命的内涵,探讨生命的意义,完善人生的境界。

她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生态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特殊成就。

古人注重“天象”、“气象”和“物象”的观察,而“物象”则以生物学现象为主。

《周易》讲:“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系辞传》)。

对“物象”的观察结果表示为文字符号,如“阴阳”、“八卦”、“龙凤”等。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物象”是生命的符号,是从特殊的角度观察生命的结果,就象《周易》中的“卦象”,具有模型和示范的科学意义。

这些生命的符号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我们将讨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生命现象的整体把握;2、对植物界的把握;3、对动物界的把握;4、对微生物的把握;5、对人体的把握;6、对生理现象的把握;7、对心理现象的把握;8、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把握;9、对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造;10、对天地宇宙的把握。

一、木——生命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模式。

以“生死观”来考察生命定位:生为阳,死为阴;生命现象属阳,非生命现象属阴。

具体分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因子,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是“水”、“木”、“火”、“土”、“金”,其中“木”是生物因子,其余都是非生物因子。

问题是:为什么在“五行学说”中要用“木”来代表地球上的生物?汉字“木”的本义是草木发芽的状态,用她来表示生命的基本性质和生物的基本状态是一个独到的见识。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代表阴阳学说的核心概念?A.天地万物,皆有阴阳B.五行相生,八卦相克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D.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在阴阳学说中,"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刚健、向上、温热、明亮B.柔和、向下、寒冷、晦暗C.流动、无形、轻盈、飘渺D.静止、有形、厚重、凝聚3、在阴阳学说中,"阳"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刚健、向上、温热、明亮B.柔和、向下、寒冷、晦暗C.流动、无形、轻盈、飘渺D.静止、有形、厚重、凝聚二、简答题1、请简述阴阳学说中阴阳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2、请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和体现。

3、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体现阴阳学说的现象或实践。

三、论述题1、请结合阴阳学说,论述你对"和谐"的理解和看法。

2、请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分析人类心理活动的阴阳两面性及其影响。

中医阴阳学说是一种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它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阴阳学说把人体内生理和病理现象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并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相互转化的。

从人体生理角度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能量,即阴和阳。

阳是指人体内的阳性物质和能量,具有活动性、兴奋性、温热性和扩张性等特点,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而阴则是指人体内的阴性物质和能量,具有稳定性、抑制性、寒凉性和收缩性等特点,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从病理角度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而当阴阳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当人体内的阳过盛时,就会出现热症,如高热、口干、便秘等;而当人体内的阴过盛时,就会出现寒症,如畏寒、四肢发凉等。

同时,阴阳学说还认为病理过程中阴阳转化是常见的现象,即一种病理状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病理状态。

从治疗方法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 3、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 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盛则热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 C脾肺气虚 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①天人合一—和平和谐理念,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应”、“天人统一”思想,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两个方面。

②阴阳五行学说—革新发展思想,阴阳互相包含和转化,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告诉人们:不断发展变化是事物的普遍规律。

③中和、中庸—宽容包容思想,一是要承认事物各有特色,人与人之间只应“和而不同”,不能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只有一种声音;二是要宽容、包容,要有忍让意识,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④修齐治平—进德修业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修身为根本。

孔子提出“成仁”,孟子讲究“取义”,都是对修身提出的极高标准。

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通过进德修业,克服自身弱点,锻炼坚强的意志。

2、文化的定义、构成、特征、功能1)从广义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从狭义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构成:文化的构成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

物质文化(表层),又称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结果的总和。

制度文化(中层),又称社会规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

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的等制度。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的,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行为模式。

精神文化(深层),又称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的总和,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3)文化的特征①时代性: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文化的时代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传承性与变异性。

②地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和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

中国文化之阴阳五行

中国文化之阴阳五行



牛顿说:“如果大自然是和谐的,那它本身就 是自适应的简单原则的运用,就可以用数学方 法来描述它。”科学探索方法就像剥葱头,要 弄清楚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将万物遵循的基本 法则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尤其是数学法则表述 出来,就是美丽优雅的普世真理。 阴阳五行就是将“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从 我们身边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中,一点一点, 一层一层剥开来,找出引起变化的本原,捕捉 其内在的支配规律,用阴阳五行、十干、十二 支、干支六十一周的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具有 准确含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与西方科学基本粒 子学说一样,都是“美丽优雅的普世真理”!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相生相克关系就简称为 五行。 五行的基本含义是指无论是事物内部或不同事物之 间,都可归纳成一种“对我有害、对我有利及其我 对其有利、我对其有害”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 式。把这个模式中的我抽提出来,并用土的物象来 表达,那么对土有害的物象就是木,对土有利的物 象就是火,土对其有利的物象就是金,土对其有害 的物象就是水。不难得知,有利或有害其实就是相 生相克的同义语。在现实中与这种矛盾利害关系模 式无关的利害关系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五行所表达 的生克制化模式属于万事万物内部及其不同事物之 间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 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 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 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 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 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 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长 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 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 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 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五行的基本公式详细解说~

阴阳五行的基本公式详细解说~

2、地⽀五⾏化合(六合):⼦丑合⼟,寅亥合⽊,卯戌合⽕,⾠⾣合⾦,巳申合⽔,午未不化。

3、地⽀三会:「寅卯⾠」会成⽊、「巳午未」会成⽕、「申⾣戌」会成⾦、「亥⼦丑」会成⽔。

4、地⽀三合:「寅午戌」合⽕,「申⼦⾠」合⽔,「亥卯未」合⽊,「巳⾣丑」合⾦,⾠戌丑未合为⼟。

5、地⽀六冲:⼦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冲,⾠戌冲,巳亥冲。

6、地⽀双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称为:⽆恩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

(⼜称为:持势之刑)⼦刑卯,卯刑午,午刑⼦。

(⼜称为:⽆礼之刑)7、地⽀⾃刑:⾠刑⾠,午刑午,⾣刑⾣,亥刑亥。

8、地⽀三刑:寅、申、巳全见,或丑、未、戌全见,称为三刑齐全。

凡命局、⼤运与流年中,有见到三刑齐全者,必有刑伤克害的事情发⽣。

9、地⽀相害(六害):⼦未相害,丑未相害,寅巳相害,卯⾠相害,申亥相害,⾣戌相害。

『批注说明』会合刑冲是⽐五⾏的相⽣相克,更进⼀步来运算五⾏旺衰的运算规则公式。

「五合」:有拌住、抓住的意思。

所以「合」会产⽣吉或凶的变化,要看被合住的是喜神还是忌神。

「合」⼜有另⼀种称为「化合」的作⽤,就是起化学变化,两种五⾏加在⼀起变成了「另⼀种」五⾏了,不过这需要有很强的配合条件才会来产⽣,⼀般都是以「合住」的观念来运⽤。

⼀般是在天⼲上来运算,尤其是在⼋字的命局中,看命主有⽆产⽣「五合」,对于婚姻感情的吉凶是很重要的论述依据。

「冲」:有赶、压、杀、克的意思。

因此跟「合」的情形⼀样,会产⽣吉或凶的变化,要看被冲的是喜神还是忌神,通常冲也是有相克的情形,⼀般相克只是会减轻彼此五⾏或是星宿的旺衰度,但是相冲还会产⽣很⼤的变化动能来。

通常如果遇到⽤神「伏藏」或是「空亡」,就很需要⽇⾠、⽉建或是动⽘,⼤运和流年来「冲」了。

或是有「五合」和「六合」的情形时,也是要逢冲才会有所变化,所以称「合中待冲」。

⼀般称为「六冲」是在地⽀上来运算,在⼋字和卦象中会经常被运⽤,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会」:⼜有三会和半三会的⽤法,会使某⼀五⾏产⽣相当⼤的⼒量。

《心理学》第八章考试重点

《心理学》第八章考试重点

第八章人格本章重点: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2、人格的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3、人格差异的表现4、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5、人格理论6、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人格性质一、人格的界定:(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二、人格的结构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2、心理状态系统:某时刻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

3、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结构制约和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向。

作为动力体现在所有活动中。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属于人格的核心内容。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自我意识概念: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007.7)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2007.4)13,俗话说“江山易改,察性难移”。

这表明人格具有()A.独特性B,复杂性C.稳定性D,综合性(2007.7 名词解释)人格(2009.7 简答)29、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2007.7 论述)3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二节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二)系列型与同时型:左脑优势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表现出系列型加工风格,其特点是解决问题时逐步分析,一环接一环地解决问题。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酌志飞扬】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酌志飞扬】

龙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龙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而龙文化与我国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又有着紧密的关系。

过去对此论述不多,今将此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一、龙的起源与阴阳五行的起源都和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关于龙的起源,闻一多先生曾提出“原始图腾崇拜说”。

虽然对此说的理解尚多分歧,但此说对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很很有利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当然,关于龙的起源,仍然还是一个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

最近周崇发对闻一多说提出质疑,认为中华龙的真正起源是原始农业保护神。

因为农业生产需要风调雨顺,抵御自然灾害,于是先民们把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风雨雷电都奉为神灵,并被推上最显的位置。

龙的形象与语音符号,都与此有关。

如龙字的发音是摹拟雷声;龙的形体则是闪电形状幻想而产生的,其中加上了与农业极为有关的水,联想出水族的鱼、鳄、牛、的特征,从而成了披鳞带甲、吞吐云雾的龙。

(据《新华每日电讯》2001·1·30·戴劲松、郭嘉轩文)我只看到一则简短的报导,其详不得而知。

而《说苑·辨物篇》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一存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

”这是说龙取象于闪电。

又隆与龙通。

声相类也。

因此周崇发之说也不无道理。

至少他论及了龙在这方面的特点。

虽然中华民族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但都无不与原始农业生产有关。

因此它与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并不矛盾。

“蛇乘龙”——阴阳说与天文历法的关系之一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梓慎论阴阳,讲到蛇乘龙之说,是讲阴阳与天文、历法的关系。

中医学基础第二章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基础第二章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医的哲学
• 精气学说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气一元论——研究精气,也叫元气的内涵及运动规律,
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形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一门学问 • 视频《黄帝内经》纪录片,撩开气的盖头
• 方法论
世界观—是什么?
• 地心说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的,之后 经过学者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对其进一步发展逐渐 得以建立和完善。地心说在古代西方长期处于兴盛 的地位。
•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 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这个理论体系提出 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一切行星 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进一步引申
生发、生长、向上 相对
逐渐引申……
• 光明、温暖、高兴、生发、向上、积极 • 黑暗、寒冷、抑郁、抑制、向下、消极
•阳 •阴
“阳,明也。山之南, 水之北也。
阴,暗也。水之南, 山之北也。”
日光向背



二、阴阳的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的属性的概括。
要点:自然界 关联 对立 属性
• 李济仁教授是新安医学“张一帖”的传人,他的夫人张舜 华女士同样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中医教授,夫妇二人一共 育有五个子女,全部都是医学专家,其中有三个儿子相继 成为博士后,四个子女被评为教授。“一门三博士,两代 六教授”,在医学界传为美谈。而他们的大儿子,就是写 出了《养生大道:张其成讲读〈黄帝内经〉》、《〈易经〉 养生大道》、《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等诸多养生类畅销 书的张其成博士。
小结
• 精气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 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关于阴阳五行理论

关于阴阳五行理论

关于阴阳五行理论2009-05-23 17:00先说五行。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

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种状态。

木指事物的萌发、成长阶段;火指事物的鼎盛阶段;金指事物的衰退阶段;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

土是万物的归宿,又是起点。

万物生于土、终归于土。

为什么要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表示这五种状态呢?因为这五者与这种状态有相似性,故取其象征意义。

我们也可以用其它词来代替这五种物质表示五行。

所以五行并非表示这五种物质本身,而是象征事物发展的状态。

有人说只要高兴,可以弄个六行、七行,那是对五行的误解。

再说阴阳。

阴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有点类似于现在说的矛盾双方。

阳代表事物的刚性、外在、向上、积极的一面,阴象征事物的阴柔、内在、低下、消极的一面。

阴阳两方可以表现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事物上。

而且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

比如换个视角,阴则转化为阳,阳又转化为阴。

任何事物都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因素。

一片树叶也有正面与反面。

以人为例: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一个人身上,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形为阳内部为阴。

表现在一件事上,则所谓凡事有利必有弊。

而且利弊之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

即指此意。

在古代,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最基本的哲学观。

其影响遍及方方面面。

比如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发育的阶段,故为木。

而其中正月为阳木、二月为阴木,三月为土(包含木),是木的归宿。

夏天是一年最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得最旺盛的阶段,故取火为其象征。

其中四月为阳火,五月为阴火,六月为土(包含火),是火的归宿。

秋天是万物衰败的阶段,故为金。

其中七月为阳金,八月为阴金,九月为土(包含金),是金的归宿。

为什么要取金作为衰落阶段的象征呢?因为在古代,金属主要的主要作用是制做刀具,有杀戮的作用,故取金为象征。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也是万物彻底衰竭和沉睡的阶段,故为水。

其中十月为阳水,十一月为阴水,十二月为土(此土包含水),故取水为象征。

阴阳五行学说的翻译问题

阴阳五行学说的翻译问题

阴阳学说的翻译问题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下面简单地谈谈阴阳学说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一、“阴阳”的翻译“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概念,很早就传入了西方。

最初,人们曾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为sun and moon(日月),masculine and feminine(男女),negative and positive(阴极与阳极)等等。

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总觉得这样的译文不能很好地揭示“阴阳”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的内涵,于是逐步将其音译为yin and yang,这也符合“语言国情学”的理论要求。

目前“阴阳”的音译形式yang and yang已普遍为海内外学者所接受并已收入《威氏大词典》(Webster’s Dictionary)。

音译“阴阳”现在已成为大家所广泛接受,但在具体的拼写方式上仍有一定的差异。

如有的采用大写,有的采用小写,有的采用斜体。

从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来看,这几种书写方式都较为流行。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小写似乎更自然一些。

当“阴阳”作为两个独立概念使用时,我们可以将其译作yin and yang或Yin and Yang。

但当“阴阳”作为一个统一概念使用时,我们可以将其译作yinyang或Yinyang。

二、与阴阳学说相关用语的翻译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常译作theory of yin and yang或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将“学说”译作theory或doctrine均可。

只是doctrine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在许多英语词典中,doctrine的首要释义便是“beliefs and teachings of a church”(教旨、教义)。

例如,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English-Chinese(《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在doctrine一词的解释中所举的两个例子均于宗教有关:(1)a matter of doctrine教旨问题(2)the doctrine that the pope is infallible教皇永不会错的说法当然doctrine有时也用以指科学的“学说”或非宗教的理论或主义。

邹衍五行学说

邹衍五行学说

邹衍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弥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

”它产生于战国中期,至秦汉臻于成熟。

其中,邹衍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于改造,在这一链条上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生于齐威王晚年,齐宣王时学于稷下学宫,先学儒术,后来看到国君淫侈不尚德,于是对原始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加以改造,创立新阴阳五行学说,作《终始》、《大圣》,洋洋洒洒十余万言。

新阴阳五行学说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五德终始说。

邹衍认为:天子应该得到五行中的一德,并且上天显示与这一德相应的符瑞,如果他的德运衰了,就必然会有五行中胜过这一德的另外一德取而代之。

按照五行的次序运转下去,便有了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五德终始说把阴阳五行与政治相联系,为战国时期的“帝制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学说受到当时各国国君的普遍重视,邹衍则在齐宣王晚年和齐湣王时期做了稷下先生和齐国的上大夫,影响日益扩大。

但是后来齐湣王的性情变得十分暴戾,稷下先生纷纷离开齐国,邹衍也在此时离开齐国去了梁国。

梁惠王以宾主之礼在郊外亲自迎接邹衍。

到燕国,燕昭王为他修建碣石宫,以师礼待之,请他为燕代齐的战争出谋划策,并为燕称“北帝”制造舆论。

但是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燕齐战争的形势逆转,邹衍被谗下狱,出狱后回到齐国,又为稷下先生。

后来出使赵国,在平原君面前批评公孙龙,使之被罢黜。

六年后见燕王喜,次年燕伐赵的战争失败,邹衍也在此后不久去世。

邹衍的著作很多,《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但均已散佚,我们只能从残存的零星资料中了解他的思想学说。

他的治学方法是“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从时间上来看,先从人所共知的黄帝谈起,推而远之,直到天地未生之时,甚至更加久远,至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

从空间上来看,先列中国的名山大川、珍禽异兽、水土植被,再推至海外人所未见之物。

阴阳八卦五行学说

阴阳八卦五行学说

泰卦:地上天下,
阴阳交感,吉。
成语:“否极泰来”即源于此
九五 九三 初九
上九 九四 九二
卦辞 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若,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 亢龙有悔。
• 一、《易经》八卦
6、八卦思想与现代科学
宋代理学家则把阴阳和五行完全融为一体了,认为五行 是阴阳变合过程中产生的。
• 二、阴阳五行说
2、阴阳五行说的基本思想
五行说有两个基本观点 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第一种基本观点
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也就是金 木 水 火 土 其中以土为主 杂以其他元素 单一的元素是不能生成万物的 物体因组成元素的多少和比例不同 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态
• 二、阴阳五行说
3、阴阳五行说的象器功用
“象”是形状、形象;“器” 是指用具、容器。
“象”的功用是使看不见的东西具 有可见的形象。 “器”的功用是使不规范的东西得 以规范。
五行生克理论巧妙严谨,表 现了中国人注重整体关照和事物 间存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所 以人们就比照五行生克关系来解 释其它事物。
选取这五种元素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有关
第二种基本观点
认为五行不是各自孤立
的 而是存在着相生相克的 关系
相生 是相互促进 有 利于发展之意 具体表现为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相克 也叫相胜 就是 相互克制 维持平衡之意 具体表现为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照此推测 必定要由占水德者取代周的天下

五行学说最早产生是哪个朝代盛行又是哪个朝代

五行学说最早产生是哪个朝代盛行又是哪个朝代

五行学说最早产生是哪个朝代盛行又是哪个朝代楼下讲的来不对周代才出来的盛自行于春秋战国《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传统认为《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是西周作品。

疑古派因为战国前著作中“五行”出现的很少,就认定战国前出现“五行”的作品必是后人伪作。

这种论证是不妥当的。

聂文涛指出,《左传》所说“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应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论的发端。

“材”在春秋时期没有“行”的含义。

《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表明“五行”理论已经具有很大影响。

可以肯定,至少在战国晚期存在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

因为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学说从什么时期出现的?中国古代金丹来家还早在汉代就源将五行学说bai移植到金丹du术的理论中。

《周易参同zhi契》说:“五行错dao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

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荣。

”这表明魏伯阳在其理论中已容纳了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起源?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观点。

最流行的观点出自《尚书·洪范》,其中认为人们将自然界中具有类似属性的事物抽象概括,归入五行,再用五行解释事物的变化,最终发展为—种学说即五行学说。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另一种观点认为五行与《易经》的阴阳学说有关。

也有观点认为五行源自河图、洛书中的天地生成数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心理学-人格(三)-2

心理学-人格(三)-2

心理学-人格(三)-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23.00)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称之为阴阳五行说。

它与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的人格类型三模式中的哪种模式相一致?______(分数:1.00)A.单一型模式B.对立型模式C.多元型模式√D.综合型模式解析:[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单一型、对立型、多元型三种模式,其中,阴阳五行说印证了多元型模式。

答案为C。

2.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为______(分数:1.00)A.T型人格B.外向人格C.内向人格√D.均衡型人格解析:[解析] 善于隐匿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做事谨慎。

情感内隐,藏而不露,深思熟虑,顾虑重重,不善交际,好内省,缺乏实际行动,适应环境困难。

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之为内向人格。

答案为C。

3.善于把心理活动展现于外,情感外露,当机立断,独立心强,善于交际,有卓越的实行力与统率力的人格特征属于______(分数:1.00)A.内向人格B.外向人格√C.T-型人格D.T+型人格解析:[解析] 善于把心理活动展现于外。

如情感外露,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心强,善于交际,有卓越的实行力与统率力等。

把这种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之为外向人格。

答案为B。

4.使人们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方向发展,并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的因素是______(分数:1.00)A.生物遗传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家庭环境因素D.自然物理因素解析:[解析]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答案为B。

5.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对人格的影响力。

______ (分数:1.00)A.生物遗传B.社会文化√C.家庭环境D.自然物理解析:[解析] 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各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失去平衡。发生相乘,其原因有二。一是五行中
的一行太过强大,造成对被克一行的克伐太强,引
起生克制化异常;二是由于五行中的一行本身虚弱,
导致克我的一行相对增强,又使其本身更加虚弱。
2、五行相侮
侮,欺负、欺辱。五行相侮指
五行中的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克我一行的反向控
制,即反侮,也称“反克”。这也是五行内部失去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回古代哲学范畴,核心思想
是事物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行学说认为,宇宙
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
所构成。
自然界的发生、发展、变化。就是五行元素不
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天地的变化规律或运
动秩序都要受到五行生克制化发则的统一调节和控
制。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五行学说社会
二、陰陽的特性
(一)、普遍性
凡是既有相互关联、又有相互对立的事
物和现象。或者任何一个事物的内部,皆可
以用阴阳属性来概括。
(二)、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即相互关联的特性,相互关 联的事物和现象,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构 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比如,水与火、中医中的气与血既是相互
对立又是相互关联,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其属性,
然而,阴阳学说的形成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哲学家用具有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阴阳学说 解释自然现象、社会政治及伦理道德等。无论是老 子的《道德经》还是《易传》都认为一切事物都有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是推动
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
(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二)、五行属性的特性
通过不断地总结与发展对五行属性的特性作
了如下归纳:
1、木曰曲直
曲,弯曲、卷缩;直,伸展、
伸直;木原意指木本植物的生长过程具有能伸、
能曲、条达舒展等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
发、伸展等特征和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都具
有木的属性。
2、火曰炎上
炎,炎热;上,上升。火具有
燃烧、炎热、上升等特性,引申为具有炎热、明
而血与火既不对立又不关联则不可以用阴阳来
概括。
(三)、相对性
第一、阴阳的可分性
自然界中对立的两个事物可概括为阴阳两
个反面,而阴或阳的任何一个方面还可再分阴
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复有阴阳。
例如,昼为阳,而上午则为阳中之阳,下
午为阳中之阴。
第二、阴阳的转化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的属性可以相互转 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例如,热为阳,寒为阴,在一定的情况下, 寒热可以相互转化。
协调的表现。造成五行相侮的原因同样有二:一是
被克一行亢极,失去制约反向欺辱克我者;二是克
我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
无论是相乘还是相侮都是相克的异常,但二者
又有区别与联系。
3、母子相及
母子相及,是指在异常状
态下,五行之间相生关系遭到破坏所发生的变化。
母子相及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
母及子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子行,导致
事物和现象都具有金的属性。
5、水曰润下
润,滋润;下,低流,向下。
引申为具有滋润、趋下、闭藏、寒冷等特征和
作用趋势的事物和向下都具有水的属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 1、五行相生 生,即滋生、促进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秩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
三、陰陽的基本理念
(一)、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感应、
交合的关系。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而发生
的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而阴阳
交感的前提则是阴阳二气的协调。
可见阴阳二气的运动及和谐是阴阳交感
的基础条件。
(二)、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指的是阴阳相反、相斥、相争的 关系。 阴阳对立的重要意义在于防止阴阳的任何一 方不至于亢盛为害,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阴阳之间的对立一旦被破坏,事物的平衡态就 会被打破,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异常现象、生态失 衡等现象;在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此外,阴阳关系还有“阴阳互根”、“阴阳 消长”、“阴阳转化”等等。 其中阴阳互根即指阴阳互根、阴阳互藏、阴
阳互生;阴阳消长即指阴阳互为消长、阴阳同消
同长;而阴阳的转化既有渐变的形式又有突变的
形式。
关于“五行”的陈述最早见于《尚书》中, 《尚书.洪范》便是详细描述五行思想的作品。但
毫无疑问,五行的观念却远远早于系统的文字描述。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万象大论》
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对
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
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由此可见,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 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 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而《类经.阴阳类》说: “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母子两行都发生变化。而字及母则指五行中某一行
发生异常,波及母行,导致子母两行都发生变化。
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陰陽五行的學說也在不
斷地豐富與拓展並日益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無論是中醫理論還是美學研究,或是其他都指導者
我們生產生活,幫助我們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
和諧友好的相处。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影响巨大,而且还推动了
中医学的发展及人的认知行为的进步。
一、五行的概念、特征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
其运动变化。其中,“五”指五种元素,“行”指
运动变化。但随者不断地发展,五行已经超越了木、
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哲学内涵
和普遍意义。
都存在着“生我”者和“我生”者的双向关系,
其中,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如水
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
2、五行相克
克,克制、制约之意。五行
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与五行相生一样,相克也有双向关系。
五行相生和相克是作用和趋势相反的调节机
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事物的发生、发展、
火壮大,维系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在五行系统结
构中相生和相克作用并存与互动所产生的统合、
调节、
控制作用和关系,从而推动事物稳态有序的变化
和发展。
五行生克制化图:


金 土

(二)、五行相乘、相侮与相及 1、五行相乘 乘,欺凌、恃强凌弱即克制太
过。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约束力量从而使五行系
亮、上升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火
的属性。
3、土爰稼穑 “爰”通假“曰”;稼,播种;
穑,收获。引申为具有生长、长养、承载、受纳
等特征和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土的属 性。
4、金曰从革
从,顺应、变应;革,杀戮、
戕害、革除。金属具有变应、肃杀、等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等特性和作用趋势的
在浩瀚如煙的中國文化中有一葉扁 舟,歷經時間更替依然為人們所記住、 應用、傳播.......
_____那就是“陰陽與五行”
一、陰陽的概念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阳 日”、“晦月”等字样。《说文解字》中也有相关记载: “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阳,高明也。” 朝向日光、明亮者为阳;背向日光、晦暗者为阴。引申为 天地、上下、明暗、寒热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