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的教育缺失与对策
浅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中国高中教育面临着德育缺失的严重问题。
尽管高中学校注重学术成绩的提升,但高中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却并没有同步提高。
高中生德育缺失的问题表现在各个方面,如道德观念淡薄、行为规范不规范、价值观扭曲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给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高中生德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了道德观念的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利益诱惑和道德困境,人们趋利避害的心态日益严重,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得高中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家庭存在着双职工的现象,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工作所占据,家庭教育的力度不够,导致孩子在德育方面得不到合理引导。
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到位也是高中生德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注重德育的教育工作。
部分高中学校忽视德育工作,只重视学术成绩,导致学生个体的德育缺失。
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高中生受到了新的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扭曲成为德育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社交网络上,很多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价值观随处可见,高中生容易受到其影响而产生价值观偏差。
针对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要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量减少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
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
德育工作要与学术成绩同等重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刍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 生 的素 质 教 育 包 括 全 面 的 素 质 基 础 ( 要 有 主 思想 道德 素 质 和文 化 素质 ) 、专 业 素 质 和身 体 心 理 素质 等相 互 联 系 相 互 促 进 的多 个 方 面 。 其 中 ,思 想 教 育 是 素质 教 育 的灵 魂 ,身 心 教 育 是 素 质 教 育 的 载 体 ,文 化 教育 是素 质 教育 的基础 ,业 务 教育 是 素 质 教 育 的 内核 ,
乱 的 问题
磨 砺 ,普 遍 缺 乏 承 受 挫 折 的 能力 ,遇到 问题 无 力 冷 静
解 决 ,往 往 不 能 客 观地 评 价 自我 和 正确 认 识 社 会 ,过 分 夸 大 自己 的优 点 ,对 未 来 期 望 过 高 ,一 旦 理 想 与 现
从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整 体 情 况 来 看 ,其 思 想 政 治状 况
( ) 从 专 业技 术 素 质 来 看 ,存 在 着 知 识 层 面狭 二
窄 的 问题
高 等 教 育 的 目的 是 为 社 会 培 养 大 量 有用 的 专 业 人
才 。但 过 分 专 业 化 的 教 育使 得 理 工科 大 学生 缺 乏 人 文
科 学 知 识 ,文 科 大 学 生 缺 少 自然科 学 知 识 ,知 识 结 构
维普资讯
・言 论 聚 焦 ・
刍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展 L 袁 凯 峰 I 峰
( 宁 工 业 大 学 社 科 部 副教 授 ) 辽
【 摘 要 】大 学 生是 国 家宝 贵的 人 才 资源 ,是 民族 的希 望 和祖 国的 未 来 ,加 强 大 学生素 质教 育是 培 养适 应 现代 社 会 合 格人 才 的根 本 途径 。本 文在 阐述 素 质教 育 内涵的 基 础上 ,分 析 了 目前 大 学 生 素质 教 育存 在 的 问题 ,并 探 讨 了提 高 大 学生 综合 素 质 的途 径 。 【 键 词 】高等 院校 素质 教 育 综 合 素质 专 业素 质 心理 素 质 关
小学德育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
小学德育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的背景及意义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对自我价值的体验、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及对学习的主动参与等。
在小学阶段,适应性强的学生较为突出,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然而,现实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缺乏自我价值体验。
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向价值观,但现实中,由于某些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有些学生缺乏自我价值体验,导致不重视自己的成长、不珍惜生命等现象的出现。
2、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固定的教科书内容和老师的观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过多灌输式的知识和思想上的束缚,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新问题缺乏个人思考和评估的能力。
3、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的表现,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和热情,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学生主体性不强的表现,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分析学生主体性缺乏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1、培养学生自我价值体验的方式首先,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自我认识,从而增强自我价值体验的理解。
家长要对孩子的所长要给予肯定,加强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同时,学校教育也要多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课程,例如阅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职业的书籍或小故事,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岗位要求,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自信地掌握生活中的各项技能。
2、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答方式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对策
者 实 施 的 识 恩 、 恩 、 恩 和 施 恩 的 人 文 着 社 会 的发 展 , 学校 产 业 化 的急 功 近 利 , “ 母 在 , 知 报 不远 游 ”“ 善孝 为 先 ”感 激 父 、百 , 父 教 育 。 校 要 为 社 会主 义建 设 事业 培 养 全 学 校 教 育 的 功利 主 义 价 值 观 盛 行 。 们 的 母 的养 育 之 恩 是 做 人 的 基 本 前 提 。 在 大 高 我 现 面 发 展 的合 格 人 才 , 仅 要 培 养 大 学 生 牢 中小 学 教 育更 多地 是在 关 注 升 学 率 , 学 学 的 教 育 对 象 是 由独 生 子 女 占 多 数 构 成 不 教 固 的 专业 知识 和职 业 技 能 , 要 教 育 大 学 成绩成 了学校的唯一追求 , 更 甚至主宰着学 的群体 , 对每一 个人 的成 长来说 , 家庭 是 生 形成 健 全优 良的道 德 人 格 。 究高 校 学 校 的生 存 和 发 展 。 这 一价 值 取 向的 影 响 第 一所 学 校 , 母 则 是 第一 任 教 师 。 家 庭 研 在 父 生 的 感 恩 教育 具有 非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有 下 , 人 变 得 更 加 微 不 足 道 , 恩 教 育 很 对 子 女 身 体 的 发 育 、 识 的 获 得 、 力 的 它 育 感 知 能 利 于 塑 造 大 学 生健 全 人 格 , 助 于 唤 起 大 难 实 质 性 地 进 入 中 学教 育 教 学 范 围 。 生 培 养 、 有 学 品德 的 陶 冶 、 性 的 形 成 、 恩 意 识 个 感 学 生 的 感 恩心 , 导 和 提 升 大 学 生 的感 恩 在 考 入 大 学 后 , 科 技 轻 人 文 、 专 业 轻 的 形 成 ,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而 , 在 的大 引 都 然 现 重 重 意 识 , 以此 来 提 高 大学 生 的 综 合 素质 , 具 德 育 , 由于父 母 过 分溺 爱 , 分 照 料 , 长 过 助 高校 普 遍 将 重 心 放 在 专业 技 能 的 掌 学 生 , 备 文 明 素养 : 由于 当前 的 社 会 环 境 缺 乏 产 握 上 , 心 最 多的 是 就 业 问题 。 了他 们 的依 赖 心 理 ,使 他 们 变 得 任 性 , 很 关 律行为, 区别主要体现在 以下 方面:1代位求 权及其他依 附于所有权上 的权利和 义务 , () 因而 义务, 可以大于其赔偿金额的数额。 偿权是保险人 的权利 , 只能由保 险人行使 。保 还具有物权 的特 点;4 ( )代位求偿权 的成立 以 险委付是被保 险人 的一项权 利, 自然只能 由被 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为条件, 保险人不支付给 保险人行使 , 是否行使 也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 被保 险人 的损 失赔偿 ,则不享有代位求偿权 。 主要参考文献 : 保 1 】 海上保险实 务与法律. 连海事大 大 的意愿:2 ()代位求偿权 能适用 于保 险标的各 保险委付 以保险人接受为成立条件 , 险人 可 [ 苏同江. 类 损失, 不论是部分损 失还是全 部损失 。而保 以接受委¨ , 以不接受委付 ;5保 险人从 学出版社. 也可 ( )
优秀生的教育缺失与对策
罪, 便立即引起 全国轰 动, 进而引发全国性的大讨论 。无 往是根据班级 中等生 的学 习要求来设计 的 ,抓 中间促两
论是清华学子硫酸泼熊 , 云南大学马加 爵杀人 , 还是西安 头是基本 的操作策 略, 事实上抓 中间是扎扎实实地做了 , 音乐学院原 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 8刀致 至于 “ 促两头 ” 在落实上 常常很难到位 , 于后进生教师 对
教育的规模 , 让更多的超常儿童得以“ 因材施教 ”这也符 明星 ,优秀学生也常常失去了正 常学生的生活环境 和成 ,
・
2 ・ 7
罗刚淮 : 优秀生的教育缺失与对策
长氛 围, 成长 的压力 比较大。 不但平时的学习任务要完成 他们 自己也常常被别人认作朋友 。 这种 现象颇令人费解 。
训在我们的视野里 已经不止一次上演过 。作为教育工作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常常是那些各行业 的领军 人物。教
者, 我们 当深刻铭记 , 时时提醒 。 那么 , 我们现时的基础教 育培养不 出杰出人才 , 因当然是多方面 的, 原 但从小 学中 育 中针对优 秀学生 的教育 , 客观存在哪些教育缺失呢? 又 学开始就缺乏对优秀学 生的适性教育 ,任 由其 自由地发
占1 3 %一 %。依此算来 , 国超常儿童 的绝对数量是很大 说 , 我 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学 习能力资源的浪费。
的, 是, 但 因为现实 的原 因 , 绝大 多数 超常儿童并 没有得 到特殊的教育。她认 为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应该考虑扩 大
二、 情感心态上 。 乏成 长的常态环境和氛 围 缺 就像 明星失去 了常人的生活一样 ,作 为学生中的小
对 方死 亡等 等 , 曾 引 发 大规 模 的讨 论 。作 为教 育 者 , 都 我 有时还常常多些照顾 , 担心他拖后腿拉下平均分 , 于优 至
浅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吉林 农业 科技学 院学 报
Junl f inA r u ua S i c n eho g o ee ora o J i g cl r c n e dT cn l yC lg l i t l e a o l
V 11 ,o3 o.8N .
r pnilyaddt hv ent uj t fh m s H w vr t es o so s it l k go af l e o s it n uy aebe esbe e i e. o ee. h sne f epni l c i i wc — s bi h co t t e r bi a n 。 l o y e
义事业 接 班 人 上 取 得 了很 大 成 功 。但 是 , 查 结 调 果 还表 明 , 在积极 健康 的人 生 态度 的主 流之外 , 仍
传 授作 弊经验 , 甚至靠 作 弊 拿奖 学 金 ; 有些 人 请人 代 考英语 四六 级 , 至毕 业 时不 愿 到艰 苦 地方 去 , 甚
而是向往工作轻松 、 待遇又高的岗位等 , 这些不负
责任 感的缺失是我们必 须面对和亟待解决 的一道难题 , 因此 , 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有赖 于与 民族优 秀传统教 育、 理想教 育和 社会 实践 结合起 来 , 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关键 词 : 学生 ; 大 责任感 ; 教育 ; 对策 中图分类 号 :66 G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献标识码 : A
L i ig I m n S
( hnzo oao a Tcnl yCUg Z eghuVct nl e o g oee i h o o at adC 踟 榭 m, hnzo 600 C i ) fP r n y Z eghu330 , h a n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前言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完整的劳动教育,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
本文将分析该现象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措施。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的原因教育理念上的障碍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知识分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不少大学并未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只是把其作为周末或者假期的一种活动。
虽然劳动教育在理论上被认可,但在实践中,它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被视为次要的教育内容。
校企矛盾的制约一些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矛盾,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劳动教育。
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注重学校规定的课程计划,而企业则注重生产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校企之间经常会有各种分歧。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可能过于复杂、危险,学校难以为这些实践环节承担风险,从而导致劳动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学生意识上的问题一些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是参与劳动,因此他们往往缺乏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不珍惜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
另一些学生则存在“金饭碗”心态,他们没有意识到劳动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过分地追求高薪、高地位的工作机会。
解决劳动教育缺失的对策纳入必修课程大学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确保学生全部接受到劳动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体系,确保教育内容与职业需求完全契合。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劳动教育计划。
学生应该走进现实的企业,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不仅锤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对未来职业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倡导劳动教育思想学校应该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抓住国家倡导劳动教育的机遇,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参与和体验劳动,同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光荣这些正能量。
浅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在当今社会中,高中生的德育缺失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许多高中生对于应该如何做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认知力和判断力,这种情况让人们感到十分痛心。
本文将从问题的成因、存在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问题的成因1. 校园文化缺乏德育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和培养学校的文化氛围。
教育机构应该创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学习、成长和发展。
但是,很多高中学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素质教育。
2. 家长和社会责任缺失许多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教育。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德,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
社会会引导教育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但是,社会正义感的消失和道德观念的淡薄已经导致了社会责任的缺失,同时也影响了青少年的德育培养。
二、影响1. 增加了犯罪率缺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青少年往往无所顾忌地犯罪,这已经成为了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问题。
特别是一些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父母的溺爱和赞扬让他们像小皇帝一样的成长,所以他们目中无人地欺凌他人。
2. 学习成绩下降现实中,品德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优秀的学业成绩,而品德差的学生却常常成绩欠佳。
因为缺乏好的生活作风和学习态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往往迷失在课业的细节中。
三、解决对策1. 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能帮助学校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
高中校园文化应该强调“自信”、“责任”、“尊重”、“奉献”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2. 家庭教育要有意识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让他们认识到哪些大是大非。
做一个尊重学习的人,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对于学习,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文素材
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文素材一、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一些地区和学校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和学校却面临着缺乏师资力量、教材匮乏等问题。
这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孩子们无法享受到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
2. 教育过于功利化当代社会追求成功和竞争激烈,并将通过获得更高学历来提升个人竞争力作为手段。
因此,在现行的应试制度下,很多学生被迫进行机械而片面的知识储备,并忽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3. 学科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国家在设计课程时偏重理论性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实用技能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与技能培养。
这样导致毕业生缺乏适应当今社会需求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失去职场竞争力。
二、教育改革建议1. 加强基础教育公平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投入,提高其教育资源的配置,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且优质的教育。
此外,可以推动学校间交流合作、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地理约束,让更多优秀师资辐射到乡村学校。
2. 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体系上要摒弃单一考试成绩的排名制度,引入综合素质评价。
除了注重考核知识水平外,还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交与情感发展等方面。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他们全面发展。
3.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和品格教育系统需要更加关注实用技能和对当代社会有用的知识传授。
涵盖科学技术、信息处理、创造力、沟通能力等领域,并注重人文科学素养等方面培养。
此外,在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引导学生追求全面发展鼓励学校设计多元化的课程和活动,使得学生在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均能获得发展机会。
同时,还要倡导并引导年轻人保持积极进取心态,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教师培训计划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此外,应鼓励创新型教师团队和跨校合作项目,在互相交流协作中提高整体教育实力。
优等生的教育策略
优等生的教育策略
优等生是学校的骄傲,但如何培养优等生需要正确的教育策略。
首先,需要明确优等生的优势与长处。
大部分优等生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快,这是他们的基础优势。
其次,教师应该培养优等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可以请优等生当小组长,帮助其他同学,从而锻炼组织与管理能力。
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优等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鼓励优等生参与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发掘他们在音乐、体育或其他领域的潜能。
此外,教师可以安排优等生与低年级学生一起授课,为他们提供一个领导和传授知识的平台,促进优等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该给予优等生更多发挥空间和选择机会。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高级课程或者拓展阅读,满足优等生对知识的渴求。
同时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学术交流或项目竞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全面培养,才能让优等生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并成长为可贡献社会的人才。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和不足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自制力不强、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充分的时间管理等原因导致的。
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一、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常常采用被动消极的态度对待,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
特别是面对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他们常常选择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掌握。
这样做既不能真正提高知识水平,又容易导致信息无法长期保留。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育机构和家庭可以共同合作,在提供正确策略指导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思维锻炼和概念形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灵活运用知识。
同时,提供一对一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自制力不强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诱惑众多,年轻人尤其易受干扰。
许多学生在上网、玩游戏、刷手机等方面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业,并且常常不能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要克服这个问题,教育机构和家庭应该共同加强对自制力的培养。
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长远规划。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管理与督促,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例如通过制定每天固定的计划表和设立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完成任务,进而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三、心理压力过大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许多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面对高考、考试、期末评估等,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焦虑和紧张。
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教育机构和家庭可以提供积极的情绪调节支持。
例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娱乐体育项目,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学生成长成才规划指导,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许。
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起来家长往往是将学生送到学校后即认为自己的责任已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的责任。
有的只是依靠电话联系.一些贫困家庭甚至连电话费都无力负担,对自己子女的在校表现基本上一无所知.甚而有些学生出现了重大思想问题.家长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弄清事实真相对于高校来说.部分学生管理干部因为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而忽视了家庭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缺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的积极性,只有在学生出现重大异常情况时才会考虑与家庭取得联系高校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我们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利用学生干部,就家庭教育相关问题对学生发出问卷180份.回收156份:对家长发出问卷80份.回收58份通过对两份调查问卷的统计.试图对高校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成因分析1、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其子女思想觉悟提高的关系。
调查数据表明,86.2%的家长在学生高中时期,为了达到让学生能够考上较理想高校的目的.能够主动保持与学校以及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同时,93.1%的家长在家庭中也会异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一言一行.唯恐孩子有一丝的放松待学生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家长认为已经大功告成,因此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真正地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了.认为孩子已经进入了“保险箱”,孩子的管理顺理成章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有这种认识倾向的家长占被调查总数的79.3%:另有65.5%的家长因在学生高中时期管教孩子极为严厉,孩子进入高校后,本着“亏欠”心理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日常督促,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外,其余一概不问;还有20.7%的农村或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经济压力、自身因素等问题,无法顾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或者原本就漠视家庭教育。
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一般局限于电话、书信、托人捎话等间接方式的占被调查总数的69%.内容倾向于满足学生物质方面需求的占被调查总数的65.5%。
中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篇一中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全过程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它涉及到对生命的认识、珍视、尊重和欣赏,以及如何通过个体和社会活动来提升生命质量。
在中学阶段,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然而,当前中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甚至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生命教育课程:在许多中学里,生命教育尚未纳入正式课程,或者只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小部分。
这导致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
教育方法和内容不当:一些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过分强调生命的脆弱性和重要性,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和焦虑。
而一些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许多家庭和社会对生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生物意义上,缺乏对生命整体性和精神性的关注。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生命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然而,当前中学教师队伍中,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教师并不多。
三、对策与建议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学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优化教育方法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体验式学习和案例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情境,增强其对生命的感知和理解。
在教学内容上,应涵盖生命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观。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生命教育过程。
同时,学校可定期组织相关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与合作。
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三篇
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三篇(一)一、民办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1.家庭教育原因。
民办高校学费较普通高校高,一般就读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境较好,家庭比较富裕,父母多从事商业活动,无暇对孩子进行教育,更没有合理的教育方法,仅仅对孩子在物质上进行满足,在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有钱就有一切,“惹祸”可以用赔偿的办法来解决,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缺少为生活奋斗的理想,也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学习动力,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长大后,常常成为社会诟病的“富二代”,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2.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网络信息的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对自身道德观的培养,不论是不良商家在食品问题上做手脚,还是《每周质量报告》公布的各种商品质量、安全和服务等问题,都折射出一种信息:社会道德滑坡,社会诚信堪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人员流动频繁,过去一乡一镇、一村一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增强,防范心加重,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为了物质获得而不择手段,以金钱多少衡量成功大小。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深入到千家万户,现代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识和了解社会很大水准上是通过网络,在网络日行千里的信息化大爆炸时代,不良信息更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社会不良事件常常被添油加醋、以讹传讹,社会负面消息更容易扩散,这便动摇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冲击了他们对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信念。
3.学校教育体系中忽视养成教育。
不论是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整个教育阶段都是重智育轻德育,老师和家长都把学习成绩看得很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虽然各教育时期学校都开设思想品德课,但因为只看重学习成绩,这些课程都是考查课不是考试课,学校不重视,没有配备较高水平的教师讲授;老师不重视,没有创新教学方法,仅仅简单说教,没有实际意义,更有甚者,这些课的课时常常被主干课占用,或者成为学生的自习时间。
当代大学生德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德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德育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当今社会中,百般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等诸多现象以及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的侵蚀,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缺失问题严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德育缺失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了一些父母工作较忙,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日益淡化,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正确的且持久的德育教育。
2.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德育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手段单一,只注重学生的经济利益和学位证书,而对于应该注重的德育教育则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3.学生自身因素很多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较差,没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行为不规范,缺乏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校、社会、家庭等缺少敬畏之心,样样都缺。
二、对策研究1.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德育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方式推广各种中华优秀文化,强化道德教育并让学生知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邀请专家学者对学生开展德育关键词讲座、德育教育传媒推广等方式。
2.加强教育管理,创新德育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及时的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和控制流程。
积极推进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教育服务,制定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文件和规章制度以及德育考评机制。
3.多元化教育方式,实现德育教育效果德育教育的方式不应过于单一。
应采用多渠道方式,如德育教室、班主任工作、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总结交流等。
构建德育教育四位一体的生成机制,持续推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
4.努力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综合考虑学校和社会体系,加强大学生素质提高,建立微观教育体制。
同时需要学生意识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是建立优秀个人和社会的基础,学生应以身作则,传播实践中华优秀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缺失现状与对策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缺失现状与对策分析
一、现状分析
1. 对学习者的关心不足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学习者的关心不足。
老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内心世界的空虚和孤独。
2. 教学目标偏向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偏向问题也是导致德育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情感、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二、对策分析
1. 注重德育教育
教师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行等方面的素养。
2. 设立完善的教学目标
教师们应该合理设立课程目标,不仅仅是注重对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思维、品行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3. 创新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应该创新,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情感、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关心,合理设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希望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目前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目前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乃至家庭来说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孩子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目前存在的孩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压力过大如今,学术竞争激烈,家长普遍对孩子寄予了过高希望。
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孩子在求学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追求好成绩、进入优秀学校或者获得奖项,很多孩子不得不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和额外补习班时间。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改变评价标准: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能力水平,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健全人格。
2. 引导科学选择: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兴趣与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活动。
3. 增加休闲娱乐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时间进行户外运动、交流和放松,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依赖和沉迷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度使用互联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他们容易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或者社交媒体上,导致学习效果下降、人际交往能力受限等问题。
为应对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办法:1. 指导正确使用: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并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管理。
2.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并设立共同规则和目标。
3. 多元化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艺术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他们认识到世界更广阔的美好。
三、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孩子缺乏锻炼并且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
同时,在学习和生活压力下,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逐渐增多。
面对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2. 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应提供高质量的心理辅导资源,帮助孩子有效缓解压力并调整情绪。
3. 家长陪伴与关爱:家长要经常交流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支持和安全感。
教育实践中拟解决的问题
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针对教育实践中拟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教育实践中拟解决的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这种现象导致教育公平难以实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 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3.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然而,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
同时,教师待遇偏低,工作压力大,导致优秀人才流失。
4.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在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普遍现象。
课业负担重、课外辅导班盛行,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5.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我国,部分家庭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
6.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解决对策1.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差距。
同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流动,实现教育公平。
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引言:教育是社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要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能力、学习动机、行为规范以及社交技巧等方面。
本文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业成就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存在无法有效激发自己进取心的问题。
这往往表现为缺乏明确目标、缺乏自我驱动、容易产生厌倦感等。
1.缺乏明确目标一些学生在追求目标时模糊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他们可能没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对所选专业缺乏充分了解。
解决方案:学校可以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课程,通过职场体验活动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领域,让他们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2.缺乏自我驱动一些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只有在外界的压力下才能勉强完成学业。
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不高,难以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个人能力的不足除了学习动机问题,还存在一些学生个人能力的不足,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思维能力不强一些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们更倾向于死记硬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独立分析和解决。
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辩证思考和创新思维。
2.沟通能力欠佳与人交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社交场景,然而一些学生在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也难以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
解决方案:学校可以开设口才培训课程、模拟辩论活动等,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
三、行为规范问题社会需要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公民,然而现实中一些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存在问题。
这包括缺乏自律、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等。
1.缺乏自律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容易受到游戏、社交媒体等外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许是优秀学生与其恶劣行为之间反差太大,常常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激荡,媒体上一旦出现某某高材生犯罪,便立即引起全国轰动,进而引发全国性的大讨论。
无论是清华学子硫酸泼熊,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还是西安音乐学院原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8刀致对方死亡等等,都曾引发大规模的讨论。
作为教育者,我们常不自觉地从我们所熟悉的教育角度进行深入的反省。
成年学生的优秀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同样,成年学生的恶劣也一定有基础教育阶段隐藏着的教育缺失。
回看我们的教育生活不难发现,一些老师眼中的所谓优秀学生,在荣耀的光环背后其实有着不少缺点,骄纵、自私、心理脆弱、漠视规则、诚信缺失、唯利是图等等,这些问题短期内相对于其学习的优秀来看,常被认为是小问题,教师也常常用“瑕不掩瑜”来说服自己。
然而,这实际上是在回避问题,同样的古训告诉我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时恰恰就是那些细小的问题,比如心理脆弱、耐挫力差,结果导致大问题,诸如自杀、出走、弑师等等,多年的辛勤教育、全部的优秀顷刻间毁于一旦。
这样的教训在我们的视野里已经不止一次上演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深刻铭记,时时提醒。
那么,我们现时的基础教育中针对优秀学生的教育,客观存在哪些教育缺失呢?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一、知识技能上,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和要求人们通常有一种误解,认为优秀学生的学习无需老师费心,因为这是他们被称为优秀学生最基本的理由。
不少优秀学生恰恰是班级里学习比较轻松的一群,他们听课效果好,作业正确率高,学习速度快。
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能吃饱。
也因此,有些自觉的孩子会自己看一些课外书,有些孩子则放任自由。
老师也常常不作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其他孩子的要求。
但事实上对于有些优秀学生来说,则是没有受到合适的教育,他们的心智没有得到较大地促进发展。
中央教科所王书荃教授认为,保守估计,超常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占1%~3%。
依此算来,我国超常儿童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绝大多数超常儿童并没有得到特殊的教育。
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考虑扩大教育的规模,让更多的超常儿童得以“因材施教”,这也符合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但是,在现阶段班级授课制教育下,教师教学设计往往是根据班级中等生的学习要求来设计的,抓中间促两头是基本的操作策略,事实上抓中间是扎扎实实地做了,至于“促两头”在落实上常常很难到位,对于后进生教师有时还常常多些照顾,担心他拖后腿拉下平均分,至于优秀学生则一般不额外考虑,事实上那些优秀学生成了被教师遗忘的一群,不自觉地放置于思考的角落,尽管他们表象上仍是老师眼里的红人,经常被表扬。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学有余力本是好事,但是不加利用则会浪费时间而错失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现代教育公平理念来说,教育的公平不仅仅是形式上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更应该是教育个体本身得到的发展机会的公平。
一个优秀的学生虽然跟同龄的其他孩子比,学习成绩要高,然而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说,却仅仅是开发了很小一部分的资源,促进了一小步,事实上他完全可以跨越出更大的步子。
这实际上就是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
我们最近经常谈到钱学森之问,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常常是那些各行业的领军人物。
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小学中学开始就缺乏对优秀学生的适性教育,任由其自由地发展,缺少教育的积极作为,我认为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对优秀学生进行专门性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或者以奖励的形式多布置一些拔高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这样有目标有任务,又被老师笼上奖励的外衣,优秀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勤于钻研。
当然,如果学校和教师还能提供更多的活动、竞赛、展示等舞台,给予这些优秀学生以展示和褒扬的机会,那么他们将更加乐此不疲,孜孜以求。
如果能在连续多年的这种教育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样的学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我们社会上最大的浪费是人力资源的浪费,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学习能力资源的浪费。
二、情感心态上,缺乏成长的常态环境和氛围就像明星失去了常人的生活一样,作为学生中的小明星,优秀学生也常常失去了正常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氛围,成长的压力比较大。
不但平时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得好,不能出差错,免得被批评出笑话,而且学习的速度还要快,因为承担了老师加给的小助手工作,这说起来是荣誉,其实也是扎扎实实的活儿,需要认真负责完成。
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常常被别人监督,“哦,大班长扔纸屑咯”“某某班干部带头踩草坪哦”“班委都留长发,为什么来管我呢”诸如此类的言论,每个班干部一定不会陌生。
这些从积极的角度说,能促进班干部加强自律,但是也显然,班干部失去了平常学生的那份悠闲淡定和从容心态。
身为优秀学生,他们享受到的表扬和尊崇是令人羡慕的。
这种快乐体验和荣誉来自于自身学习的成功。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有关观点分析,一方面学习成功带来了源于个人自我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则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艳羡,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都可以归结为爱和尊重。
每一个人,包括孩童,都有着被人肯定、尊重和爱的需要,这是表扬之所以被教师当作教育的重要手段的根本原因。
当然,客观来说,学生因为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心智发展未成熟,承受表扬的能力和承受批评的能力一样都比较弱,教师的及时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
但过多的表扬也可能使得他们中有些意志薄弱者洋洋自得,沉醉于这种被夸奖的状态,进而滋生出一些自傲的心态。
日久便会产生对表扬的依赖心理,有的学生将老师的表扬当作上进的动力,从而更加发奋读书,有的则可能产生自负心理,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失去平常的心态,甚至会产生霸占独享的心理,老师表扬别人没有表扬自己,心中就产生嫉妒,排斥别人,埋怨老师。
有些时候,老师过度的表扬某个同学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嫉妒,有可能造成对他的疏远和孤立,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不合适的。
正是基于很多学生先成功后失败的事实,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在表扬过后就会提醒他不要骄傲,告诉他翘尾巴可能会导致思想放松、学习失败。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优秀同学的成功,强调他们为之付出的劳动,以此确定表扬的标准和原则,让同学们知道是标准在表扬他们,谁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谁付出了这样的辛劳,也同样会得到表扬奖励。
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角色的特殊性,认识到自己的言行谈吐其实都是在教育,表扬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含义和艺术性,表扬虽好也要慎用。
三、人际交往上,竞争多朋友少高处不胜寒曾经做过一个初中学生朋友圈的问卷调查,其中发现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优秀学生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受人追捧,反倒是朋友较少的一群,朋友数常常在1~4个;其次是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都会有几个处境相似的朋友;最得人缘的是成绩在10~20名之间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普遍很活跃,朋友多,交游广,他们列出来的朋友多,他们自己也常常被别人认作朋友。
这种现象颇令人费解。
虽然影响朋友交往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数据严重偏离人们的期望值,自然应当引起为师者的反思。
事后留心观察,发现优秀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狭窄,一般主要是附近的同学,或者是很要好的朋友,活动项目单一,谈话为主,很少有创新的游戏项目。
谈论的话题也多集中在学习和共同感兴趣的事物上,没有其他同学接触的范围广,项目多。
其他同学与他们主动交往也很少而且单一,基本都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才会找他们,余则很少与他们交往。
相反,一些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者则周围常常聚集着不少朋友,哪怕只有几分钟的课间也会聊得热火朝天。
细究起来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薄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据分析,一方面由于优秀学生心思比较集中于学习,兴趣爱好单一,在信息的搜集和交流等方面不及普通学生。
另一方面因为竞争激烈,学习的比拼使得他们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关注那些貌似无用的闲谈交流。
此外,调查中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优秀学生太高傲,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姿态,不可接近,因此对他们也就敬而远之。
当然,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些都使得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劣势。
但客观说,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的素质,不只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更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人不善于交往,遗世独立,将会被社会所抛弃。
此外,过于孤僻的人很容易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这些都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积极教育引导优秀学生多走近同学,加强交流,同时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平台,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
另外,要加强教育的公平化,在激励表扬方面要有意兼顾到中游甚至下游学生,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维护每位同学的尊严和形象,使得优秀同学能正确认识到人格上的平等,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互信。
除此之外,可能的情况下降低学习竞争的惨烈,而多引导他们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这样会减少优秀学生相互之间的猜忌和争斗,增加互信互助,成为学习共同体。
四、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教育和逆境磨砺的体验优秀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心理脆弱,一句批评一次挫折常常使他们沮丧烦恼,挥之不去。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了被表扬,习惯了被宠爱赞美,太少受到批评打击,一旦遭遇挫折常一蹶不振。
这种情形是危险的,许多中学生大学生因为父母老师甚至同学的一两句话而大发雷霆发生冲突,或者负气出走,严重的自杀也有。
正因此,国家教育部专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还积极推进落实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
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重大而紧迫,刻不容缓。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对待优秀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呢?笔者以为,一方面要适当改变教育的方式,尤其是改变以往一味表扬的做法,要在多肯定多激励的基础上,不时指出其存在的薄弱,使其明白自己前进的路上存在着不足与薄弱之处,自己并非尽善尽美。
这种教育落实在平时,藏匿于无形,比较隐蔽自然,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要顺应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一些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要求,有的教师尝试用分层学习分层要求的方式,让班级里相对优秀的同学明白,学习永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更加踏实学习,从学习本身寻找乐趣,从而淡化对外在的表扬荣誉的关注。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践行多元智能理念,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不同角度的成功,比如运动会让运动协调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绘画比赛让空间思维能力见长的学生成功,各种语言类竞赛让语言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数学竞赛让思维逻辑见长的学生成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