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6.3、余角、补角、对顶角素材1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余角、补角与对顶角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余角、补角与对顶角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够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与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逻辑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运用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几何证明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直观教具(如角度尺、几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导入●通过复习之前学习的角度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展示实际生活中涉及余角、补角、对顶角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

操练●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四、学习准备与作业布置学习准备●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对余角、补角、对顶角有初步了解。

●准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余角、补角、对顶角的理解。

●鼓励学生查找生活中的余角、补角、对顶角实例,并记录下来。

五、课堂活动设计1.角度测量游戏:学生分组,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并比较角度大小,找出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实例。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余角、补角、对顶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中的角度问题。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余角、补角、对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六、整体把握与评估策略整体把握●关注整个第六单元知识点框架体系,确保本节课内容与其他知识点相互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检验并调整方向,确保教学进度符合要求。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节主要介绍了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角度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2.掌握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3.能运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2.难点:对顶角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余角、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及性质的PPT;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角度的图片和生活实例;3.练习题:挑选一些有关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角度的图片,如剪刀、眼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中的角度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并用图示进行解释。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上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七上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2)【学习目标】能够识别对顶角,并能理解对顶角的性质。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对顶角概念并知道对顶角性质。

【学习过程】 『复习引入』(1)若两个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若两个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如图(下左),∠AOC 、∠BOD 都是直角,则∠1和∠2的大小关系是 ,理由: 。

(4)如图(下右),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和∠3的大小关系是 ,理由: 。

结论:如图(上右)中的∠1和∠3就是对顶角,它们不仅相等,而且还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角的两边分别互为 。

『例题讲评』下列4个图中,哪个图中的∠1和∠2是对顶角?并说明理由。

『归纳小结』(学生自己完成,主要是对对顶角的识别)6.3 余角、补角、对顶角(2)——课堂练习评价_______________1.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OBDCA3212222111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 .如果∠1+∠2+∠3 =180º,那么∠1,∠2,∠3互为补角D .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3.有下列命题: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下左),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

(1)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OE =50°,∠BOD =25°,则∠DOE =________°,∠AOF =________°,∠DOF =________。

5.如图(上右),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BOC =∠BOD -30°,求∠COE 的度数?O E FBA C D OA BC DE。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案

初中-数学-打印版余角、补角、对顶角(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互余、互补、的概念,熟练掌握余角、补角的性质。

2、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重点】互余、互补、的概念,余角、补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概念及性质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三角板演示:观察图形,找出α,β之间的关系。

(二)、新授如果2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2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complementary angle), ]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练一练 课本P158页做一做。

例3、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31 还小200,求这个角。

想一想:如果∠1与∠2互余,∠1与∠3互余,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如果将上述题中的互余换成互补,如何?总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补充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A 、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C 、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 、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 )E 、钝角的平分线把钝角分成两个锐角( )F 、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

( )G 、如果∠A=400,∠B=500,那么∠A 与∠B 互为余角( )α β βα α β β α初中-数学-打印版H、如果∠A=400,∠B=500,∠C=900,那么∠A,∠B,∠C互为补角( )2、如图所示,在直线AB上取一点O,过点O画一条射线OC,再分别画∠BOC、∠AOC的平分线OE和OD,则∠DOE等于多少度?图中有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3、已知∠α是∠β的2倍,∠α的余角的3倍与∠β的补角相等,求∠α、∠β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叫余角、补角?它们的性质是什么?素材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叫余角、补角?它们的性质是什么?素材苏科版

什么叫余角、补角?它们的性质是什么?难易度:★★★★关键词:角答案:(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4)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

注意:余角(补角)与这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

不论这两个角在哪儿,只要度数之和满足了定义,则它们就具备相应的关系。

【举一反三】典例: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大10°,求这个角的度数.思路引导: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运用.互为余角的两角的和为9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度.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的从图中找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结果.利用题中“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大10°"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设这个角是x,则(180°-x)—3(90°-x)=10°,解得x=50°.故答案为50°.标准答案:50°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一、课前准备:(1)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2)30°的余角是_____,补角是______;若一个角的度数是x,则它的余角的度数和补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与∠2互补,则∠1+ ∠2=________。

∠1= 180°- ∠2,则∠1与∠2的关系为___________。

(4)角αα的余角α的补角5°42°62°23`78°17`二、探索新知:1、议一议:(1)读图:课本p158 图6-15(2)图(1)中∠α与∠β的和时多少度?为什么?(3)图(2)中∠α与∠β的和时多少度?为什么?2、读一读:“互为余角”、“互为补角”3、画一画:画一个直角∠CDE,过它的顶点D任意画一条射线DN,思考:∠CDN、∠EDN有什么关系?语言表达:,符号表达:。

画一个平角∠AOB,过它的顶点O任意画一条射线OM,思考:∠AOM、∠BOM有什么关系?语言表达:,符号表达:。

DO A C B三、知识运用:1、课本p158做一做22、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31还小200,求这个角。

3、(1)如图,已知∠1+∠2= 90°,∠1 +∠3= 90°。

说说∠2和∠3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2)想一想:如果∠1+∠2= 90°,∠3 +∠4= 90°。

若∠1=∠3,那么∠2和∠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对于补角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试说明你的结论。

你得到什么结论?请与同学交流。

总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

四、当堂反馈:1、看图回答:(1)图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6.3余角-补角-对顶角(1)(共32张PPT)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6.3余角-补角-对顶角(1)(共32张PPT)
(析:互为余角只是对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言的)
2.两块直角三角板中∠A=90°,∠D=90°,它们互
为补角。( 对)
(析:互为补角仅仅表明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与角
的位置无关。 ) C
F
A
C
D
E
17
例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 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 °,它的补 角为(180-x) °,得
180-x=4(90-x) 180-x=360-4x -x+4x=360-18 3x=180 X=60 答:这个角是60o。
18
练习二:
1.已知∠A的余角是它的2倍,求∠A的度数。 2.已知∠B是它补角的3倍,求∠B的度数。
解:设∠A为x°,则 它的余角为(2x)°, 得
X+2x=90,x=30°
1
23
25
思维拓展
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平分∠AOB,
∠DOE=90o,则
(1)∠2=∠( 4 ),∠1=∠( 3 )
(2)图中,互为余角的角共有哪几对? ( ∠1与∠2,∠1与∠4,∠2与∠3,∠4与∠3 )
(3)图中,∠DOB的补角是 ∠1,∠3。
(4)延长EO到F,∠COF与∠ BOD的大小关系怎样?
2.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一定有
公共顶点.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抢答
1.填表,看谁答的既快又准!
∠A的度数
50°
45° 60° n°(0<n<90)
∠A的余角
40° 45°
30° 90°-n°
∠A的补角
130° 135° 120°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余角、补角、对顶角》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余角的定义,即两个角的和为90度。

然后介绍了补角的定义,即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接着引入了对顶角的概念,即两个角位于两条相交直线的对立位置,它们的度数相等。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对学生的前期观察和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角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概念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比如,对于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学生可能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

另外,对于对顶角的性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因此,需要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证明对顶角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准确地给出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两个角是否为余角或补角。

2.能够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对顶角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余角、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是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具体来说,学生可能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存在以下困难:1.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容易混淆,需要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

2.对对顶角的性质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证明对顶角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
角?素材(新版)苏科版
难易度:★★★
关键词:角
答案:
(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

(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

【举一反三】。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6.3认识余角、补角、对顶角-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6.3认识余角、补角、对顶角-苏科版

初中数学认识余角、补角、对顶角精讲精练【考点精讲】1. 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1)概念:若,则称、互为余角;若则称、互为补角。

(2)记法的余角记作;的补角记作。

2. 余角(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补)角相等。

3. 对顶角:如下图中,我们把叫做对顶角,也是对顶角。

OADBC4.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典例精析】例题1 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的一点,,平分,平分,则图中互为补角的对数有()A. 6对B. 7对C. 8对D. 9对思路导航:是直线AB上的一点,,又,,平分,,,,。

答案:互补的角有:,,,,,共8对。

答案选C。

点评:本题涉及互补的角较多,根据题意计算有关角的度数,再根据互为补角的定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例题2 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的2倍的差是平角的,请你求出这个角的度数。

思路导航:可以直接设元(题中问什么就设什么,直接求出结果),也可以间接设元(先求出这个角,再求出它的余角),然后列方程求解。

答案:设这个角的度数为,则它的补角、余角分别为,(),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为60度。

点评:有关余角和补角的计算题目,常设未知数,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所设的未知数不同,所得到的方程也不同。

例题3 如图,直线AB、CD交于O点,且∠BOC=80°,OE平分∠BOC,OF为OE的反向延长线。

D(1)求∠2和∠3的度数;(2)OF平分∠AOD吗?为什么?思路导航:(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2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3的度数;(2)根据OF分得∠AOD的两部分角的度数即可说明。

答案:(1)∵∠BOC+∠2=180°,∠BOC=80°,∴∠2=180°-80°=100°;∵OE是∠BOC的角平分线,∴∠1=40°。

∵∠1+∠2+∠3=180°,∴∠3=180°-∠1-∠2=180°-40°-100°=40°。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余角、补角、对顶角课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余角、补角、对顶角课件

知1-练
所以图中互补的角有 7 对, 分 别 是 ∠ 1 和 ∠ BOD, ∠ 4 和∠ AOE,∠ 3 和∠ BOD,∠ 2 和∠ AOE,∠ AOC 和 ∠ BOC,∠ AOC 和∠ DOE,∠ DOE 和∠ BOC.
知识点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知2-讲
1.余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 的余角相等 . (1)同角的余角相等, 符号语言: 因为 ∠ A+ ∠ B=90°, ∠ A+ ∠ C=90°,所以∠ B= ∠ C. (2)等角的余角相等, 符号语言: 因为 ∠ A+ ∠ B=90°, ∠ D+∠ C=90°,∠ A= ∠ D,所以∠ B= ∠ C.
因为∠ 2+ ∠ 5=180°,∠ 6+ ∠ 5=180°,
所以∠ 2= ∠ 6.
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图中与∠ 2 相等的角有∠ 3,∠ 4,∠ 6.
易错警示
知2-练
书写余角、补角的性质符号语言时,不需要再
书写等式的性质的符号语言,例如:
因为∠ 1+ ∠ 4=180°,∠ 1+ ∠ 2=180°,
所以∠ 4=180° - ∠ 1,∠ 2=180° - ∠ 1.
解题秘方:先找出与∠ 1 和∠ 2互补的 角,然后利用互补的关系找 出与∠ 2 相等的角 .
解:因为∠ 1+ ∠ 3=180°,∠ 1+ ∠ 2=180°, 知2-练
所以∠ 3= ∠ 2. 同角的补角相等
因为∠ 1+ ∠ 4=180°,∠ 1+ ∠ 2=180°,
所以∠ 4= ∠ 2. 同角的补角相等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知识点 1 余角和补角(重点)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3 余角 补角 对顶角》教案 (1)【精品】.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3 余角 补角 对顶角》教案 (1)【精品】.doc
做一做
1.填写表格,并思考问题,根
据填写的内容归纳出一般规律: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0.
2.已知3组角:
(1)对A组中的每一个角,在B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
(2)B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在C组中 ?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连接.
思考:怎样的角有余角、怎样的角有补角.
练一练:
∠α的度数
500
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图形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
2.掌握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并在解决问题时加以运用;
3.经历观察、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培养探究学习的方 法,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余角、补角的认识及应用;
2.培养对平面图形的观察运用:
已知∠α 与∠β互为补角,且
∠β比∠α大30°,求∠α、∠β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可得∠β=∠α +30°,因为∠α与∠β互为补角,所以
∠α+∠β=180°,即∠α+(∠α+30°)=180°,所以∠α=75°,
∠β=75°+30°=105°.
在简单的图形中进一步认识补角,并对角度进行计算.
∠BOD=90°,则∠1与∠3的关系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2=180°,
∠3+∠4=180°,
若∠1=∠3,则∠2与∠4的关系是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练习是对知识的简单运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并要求学生知道其中的道理.
n0(0<n<90)
∠α的余角
450
∠α的补角
1200
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1)

B OC DE A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1)一、判断题:⑴︒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 ( )⑵如果︒=∠+∠+∠180321,那么21∠∠、与3∠互补. ( )⑶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 ( )⑷如果βα∠>∠,那么α∠的补角比β∠的补角大. ( )二、填空题:1.已知∠1=60°,则∠1的余角为_________,∠1的补角为_________.2.若一个角比它的余角大26°,则这个角为________.3.若 ∠A+∠B=90°,∠C+∠B=90°,则∠A____∠C ,理由是______________.4.若∠1+∠3=90°,∠2+∠4=90°,且∠1=∠4,则∠2___∠3,理由是_______.三、选择题:1.若∠A+∠B=180°,∠A 与∠C 互补,则∠B 与∠C 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互余 (D )不能确定2.若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度数比是3:2,则这两个角是 ( )(A )108°,72° (B )95°,85°(C) 100°,80° (D )110°,70°3.若互余的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 ( )(A ) 小于︒45 (B ) 等于︒45(C ) 小于或等于︒45 (D ) 大于或等于︒454.如图,在△ABC 中,∠BAD+∠DAC=90°,∠ADB=∠ADC=90°,则图中除直角外相等的角有 ( )(A )2对 (B )3对 A(C )4对 (D )5对B D C四、解答题:1.如图,点A 、O 、B 在一直线上,OD 平分∠AOB ,∠COE=90°,(1)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与∠EOB 相等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DOE 所有的余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图中∠BOE 的补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OC 与∠DO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1E B D C O A2.如图,∠AOC 和∠BOD 都是直角,且∠DOC=28º,求∠AOB 的度数.D CAO B3.如图,OC 是∠AOD 的平分线,OE 是∠BOD 的平分线,若∠AOB=140°,求∠COE 的度数.E BDCA O4.如图,AOB 为一条直线,∠1+∠2=90 º,∠COD 是直角. (1)请写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请分别写出图中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5.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求这个角.6.如图,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1)若∠EON =140°,求么MOF 的度数;(2)比较∠EOM 与∠FON 的大小,并写出理由;(3)求∠EON +∠MOF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判断1.×,2 ×, 3 ×, 4 ×二.填空1.30°,120°;2.58°3.=,同角的余角相等;4.=,等角的余角相等三.选择1A, 2A.3B.4A四.1(1)∠AOD,∠DOB,∠EOC (2)∠DOC (3)∠BOE,∠DOC (4)∠AOE (5)同角的余角相等2 152°3 70°4 解:(1)①∠AOC=∠1.理由是:因为∠COD是直角,所以∠AOC+∠2=90°,又∠1+∠2=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OC=∠1. ②∠EOB=∠COB.理由是:因为∠1+∠EOB=180°,∠AOC+∠COB=180°,而∠AOC=∠1,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EOB=∠COB.(2)互余的角:∠1与∠2,∠AOC与∠2,互补的角:∠1与∠EOB,∠AOC与∠EOB,∠AOC与∠COB,∠1与∠COB,∠2与∠AOD.5 180-(90-x)=1/2*(180-x)+9090+x=180-1/2x3/2x=90x=60°6 解:(1)∵∠EOF=90°,∠EON=140°,∴∠FON=50°,∵∠MON=90°,∴∠MOF=40°,(2)∠EOM=∠FON,∵∠EOM+∠MOF=∠FON+∠MOF=90°,∴∠EOM=∠FON,( 3)∵∠EON+∠MOF=∠EOM+∠MOF+∠FON+∠MOF,∴∠EON+∠MOF=∠EOF+∠MON=1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对顶角相等求角度
对顶角相等是对顶角的重要性质,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可以解决一些求角的度数的问题. 例1 如图1,已知直线a ,b ,c 两两相交,∠2=50°,∠1=2∠3,求4的度数.
分析:根据直线a 与b 相交,可知∠3与∠4是一对对顶角;根据直线b 与c 相交,可知∠1与∠2是一对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2,∠3=∠4,
然后利用∠1与∠3的关系可以求到∠4的度数.
解:根据图形得∠1=∠2,∠3=∠4,
因为∠1=2∠3,所以∠2=2∠4, 因为∠2=50°,所以∠4=2
1×50°=25°. 例2 如图2,已知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0,∠1=20°,∠BOC=90°.求∠2的度数. 分析:要求∠2的度数,根据已知可得∠2+∠3=90°,所以只要求到∠3的度数即可,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3=∠1=20.
解:根据∠BOC=90°,可知AB⊥CD,所以∠AOD=90°,
即∠2+∠3=90°,
因为∠3=∠1=20°,
所以∠2=90°-∠3=70°.
例3 如图3,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OE 、OF 分别是∠AOC、∠BOD 的平分线.求∠AOE+∠DOF+∠AOD 的度数.
分析:由于已知没有告诉具体的角的度数,所以应考虑∠AOE+∠DOF+∠AOD 结果应是个特殊的值,如90°或180°或360°等.因为图形中涉及到两条直线相交,所以应考虑到对顶角性质的应用.
解:因为OE 、OF 分别是∠AOC、∠BOD 的平分线,
所以∠A0E=∠E0C,∠DOF=∠B OF ,
观察图形知,∠AOD 与∠BOC 是对顶角,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OD=∠BOC,
所以∠AOE+∠AOD+∠D0F=∠EOC+∠BOC+∠BOF=2
1×360°=180°. 例4 如图4,已知直线AB 与CE 交于点O ,∠COM=90°,OA 平分∠MOE,且∠BOD=28°, 求∠AOM,∠COE,∠BOE 的度数.
图1 图2
图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BOD与∠AOC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到∠AOC度数,根据∠COM=90°,可求到∠MOA的度数,再根据OA是∠MOC的平分线,
可以求到∠AOE的度数,进而求到∠BOE的度数.
解:因为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和∠BOD是对顶角,
所以∠AOC=∠BOD=28°,
图4 所以∠AOM=∠MOC-∠AOC=90°-28°=62°,
因为OA平分∠MOE,
所以∠AOE=∠AOM=62°,
所以∠BOE=180°-62°=118°,
所以∠COE=∠AOE-∠AOC=62°-28°=34°.
点评:对顶角相等在求角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应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灵活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