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 秋思》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七年级语文 上册《天净沙 秋思》课件(31张ppt)
![人教七年级语文 上册《天净沙 秋思》课件(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bc778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干枯的藤条缠 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诗人选择了“枯藤”“老 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 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 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 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思考:写“枯藤 老树 昏鸦”意 图何在?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4月上午8时58分22.4.2108:58April 21, 2022 •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8时58分36秒08:58:3621 April 202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 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 – 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
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
• 小桥流水人家:
•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小 桥下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一缕缕炊烟飘 出屋外。小桥、流水、人家三种景物写出 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
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 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 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 关系?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写景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烘 托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c93fdd9b89680203d8258f.png)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课下注释】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 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 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 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 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 游子的悲哀。
【课下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的“枯”“老” 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课下注释】
小桥 流水 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起到强烈 的反衬作用,使思乡之情更浓。
【课下注释】
感谢观看
荒凉
凄冷
人瘦
异乡奔波之苦
古道 西风 瘦马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在蹒
跚前行。
【课下注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
【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 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写景
游子
思乡 图
烘 托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断肠人在天涯。 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课下注释】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 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 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 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 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 游子的悲哀。
【课下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的“枯”“老” 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课下注释】
小桥 流水 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起到强烈 的反衬作用,使思乡之情更浓。
【课下注释】
感谢观看
荒凉
凄冷
人瘦
异乡奔波之苦
古道 西风 瘦马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在蹒
跚前行。
【课下注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
【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 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写景
游子
思乡 图
烘 托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断肠人在天涯。 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109a0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9.png)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秋风
形容悲伤到极点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Photoshop Cs6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请替换文字内容
教学设计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02
A
输入标题内容
B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秋风
形容悲伤到极点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Photoshop Cs6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添加您的标题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输入你的标题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输入里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里输入简单文字概述
请替换文字内容
教学设计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02
A
输入标题内容
B
《天净沙秋思》精品课件
![《天净沙秋思》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6843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9.png)
悟诗情
5、这首元曲的写景抒情有何特点?
将孤立的客观景物巧妙连缀,寓情于景,渲 染气氛。(景物烘托)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透露了诗人思念故乡、 倦于漂泊的悲凉情怀。
6、这首小令一字一词,一字一景, 真可谓“惜 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 分别用了哪些修饰词呢?
白描: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悟诗情
4、《天净沙∙秋思》表达了天涯游子孤 独、寂寞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 的?这首小令表达了天涯游子孤独、寂寞的思乡 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作者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把这种凄楚愁苦之情,通 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表达出来, 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明诗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形容悲伤到极点的人。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夕阳缓缓落下,肝肠寸断的人 还漂泊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突出它们 的“枯”“老”“昏”,烘托出 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 画面,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 与前二句相呼应。
关于思乡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登黄鹤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 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 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 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_秋思》课件 (共2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_秋思》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2d1286284ac850ac024214.png)
幅完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更大的想象 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②寓情于景。将“断肠人”的 情感寓于“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 景物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独自缓缓行走在古道上。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不远处,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马致远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本曲遣词造句的妙处,品味本曲的意境。 3.理解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文化 的思想感情。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整体感知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 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
語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語文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情境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 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 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 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祖 ” “ 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因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读者的感染程度、对读者心 灵的触动更大。 当然,另外三首《天净沙》也各有其好处,描写风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独自缓缓行走在古道上。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不远处,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马致远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本曲遣词造句的妙处,品味本曲的意境。 3.理解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文化 的思想感情。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整体感知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 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
語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語文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情境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 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 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 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祖 ” “ 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因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读者的感染程度、对读者心 灵的触动更大。 当然,另外三首《天净沙》也各有其好处,描写风景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 秋思》教学课件(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 秋思》教学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56e825f90f76c660371a5c.png)
古道西风瘦马
“古”破旧之意。 “道”,象征人 生之路 “西风”,指秋风。
“瘦”,实际上 写人,表现了旅 途生活的艰辛。
写景
游子 思乡
烘 托
图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断肠人在天涯。 乡
对 比 反 衬 断肠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凄凉萧瑟的 晚秋郊野图
飘零之凄 孤寂之愁 思乡之切 旅途之苦
烘托作者 的羁旅愁 思(游子 思乡图)
想象的空间:改写小令为情景交融的散文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 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 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 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 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 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 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谢谢合作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3:20:01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天净沙·秋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7263b748d7c1c708a145ed.png)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制作:桂平市社步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 健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 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课堂练习
1、这首散曲小令的作者是 马致远 , 被誉为 ‘‘秋思之祖’。’ 2、元曲四大家分别是 关汉卿、马致远 、
5、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 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 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谢谢大家
白朴 、郑光祖。
3、《天净沙 秋思》是元散曲中的 小令 。 “天净沙 ”是曲牌名 , “秋思 ”题是目
4、曲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词句 是 断肠人 在天涯 。
5、本曲运用了借景抒情 的写法表现羁旅 (寄居作客)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
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断肠------凄苦惆怅的羁旅之思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 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 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 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马致远
制作:桂平市社步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 健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 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课堂练习
1、这首散曲小令的作者是 马致远 , 被誉为 ‘‘秋思之祖’。’ 2、元曲四大家分别是 关汉卿、马致远 、
5、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 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 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谢谢大家
白朴 、郑光祖。
3、《天净沙 秋思》是元散曲中的 小令 。 “天净沙 ”是曲牌名 , “秋思 ”题是目
4、曲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词句 是 断肠人 在天涯 。
5、本曲运用了借景抒情 的写法表现羁旅 (寄居作客)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
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断肠------凄苦惆怅的羁旅之思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 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 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 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4课《天净沙_秋思》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天净沙_秋思》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9c09e949b6648d7c0c74604.png)
8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夕 阳 西 下,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西风:秋风。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11
1.这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 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 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 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悲凉 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天 净 沙 ·秋 思 游子思乡的愁绪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农家。 枯藤:干枯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12
2.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对全曲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 秋晚景图。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 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 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 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 疲惫、憔悴的神情。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夕 阳 西 下,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西风:秋风。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11
1.这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 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 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 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悲凉 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
1、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天 净 沙 ·秋 思 游子思乡的愁绪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农家。 枯藤:干枯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12
2.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对全曲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 秋晚景图。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 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 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 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 疲惫、憔悴的神情。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课件(共20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课件(共2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4669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06.png)
词 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二赏秋词
3.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 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 前文的“昏”字。“断肠人在天涯”写天涯 游子羁旅之愁,卒章显志。
三品秋词
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了自己 漂泊异乡的孤独、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
词 大
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意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
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
方。
二赏秋词
1.这首小令描绘了哪些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是寄托了作者某种情感的事物。
知
识
贰 意境:诗中意象组合起来,营造出来一种整体
的环境和氛围,就构成了意境,表达出作者的
卡
一种心境和情感。
片
2.课文鲜明不同的画面是“小桥流
水人家”。
二 赏 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 秋 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
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
作
1. 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业
2. 以“秋思”为主题,写一篇 300 字左
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布
之情。
置
天散一奈一诗乡的乡
边,缕,次篇愁一愁
。飘轻乡默,可个是
散烟愁叹一以重古
结
在,可,段化要典 遥缓以一情为主诗
束
远缓化场结一题歌
二赏秋词
3.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 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 前文的“昏”字。“断肠人在天涯”写天涯 游子羁旅之愁,卒章显志。
三品秋词
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了自己 漂泊异乡的孤独、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
词 大
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意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
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
方。
二赏秋词
1.这首小令描绘了哪些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是寄托了作者某种情感的事物。
知
识
贰 意境:诗中意象组合起来,营造出来一种整体
的环境和氛围,就构成了意境,表达出作者的
卡
一种心境和情感。
片
2.课文鲜明不同的画面是“小桥流
水人家”。
二 赏 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 秋 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
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
作
1. 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业
2. 以“秋思”为主题,写一篇 300 字左
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布
之情。
置
天散一奈一诗乡的乡
边,缕,次篇愁一愁
。飘轻乡默,可个是
散烟愁叹一以重古
结
在,可,段化要典 遥缓以一情为主诗
束
远缓化场结一题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 秋思》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 秋思》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6209572e3f5727a5e9626a.png)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 • • •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夕 阳 西 下 ,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划 分 节 奏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习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 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 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 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 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 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 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 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 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 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写作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 正面: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 小桥流水人家
静景与动景相映
•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 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 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 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 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 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 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 见苍凉;
景色与情思相融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 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 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 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 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 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 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 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 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马致远
• • • •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夕 阳 西 下 ,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划 分 节 奏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习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 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 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 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 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 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 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 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 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 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写作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 正面: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 小桥流水人家
静景与动景相映
•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 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 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 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 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 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 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 见苍凉;
景色与情思相融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 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 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 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 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 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 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 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 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f6625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9.png)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之情
结构概括:
写景
天净沙 · 秋思
抒情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游子思乡 羁
古道 西风 瘦马
旅
之
思
夕阳西下 断肠 天涯
游子之叹
写作特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 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 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 好处。
下节 再见
夕
/
阳
/
西
/
下
/
断
/
肠
/
人
/
在
/
天
/
涯
《马丹阳》《黄粱梦》 地位: “元曲四大家”“曲状元”“马神仙”“秋思之祖”
唐诗
唐诗 宋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杂剧 散曲
杂剧
套数 小令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 驿道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古秋风道萧西瑟,风一瘦匹疲马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夕向西阳缓西缓落下下,悲断伤断肠肠人的人在还天漂泊涯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结构概括:
写景
天净沙 · 秋思
抒情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游子思乡 羁
古道 西风 瘦马
旅
之
思
夕阳西下 断肠 天涯
游子之叹
写作特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 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 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 好处。
下节 再见
夕
/
阳
/
西
/
下
/
断
/
肠
/
人
/
在
/
天
/
涯
《马丹阳》《黄粱梦》 地位: “元曲四大家”“曲状元”“马神仙”“秋思之祖”
唐诗
唐诗 宋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杂剧 散曲
杂剧
套数 小令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 驿道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古秋风道萧西瑟,风一瘦匹疲马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夕向西阳缓西缓落下下,悲断伤断肠肠人的人在还天漂泊涯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优秀课件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0ec10e524de518974b7dc4.png)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初读诗题,初晓诗情
天净沙·秋思
散曲:
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主 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盛行 于元代。小令原是民间的小调, 主要以描写为主,一般以58字以 内为小令,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 为独立单位,各首用韵可以不同。 套数是由假设干支曲调连缀而成, 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 ·不伏 老》。“南吕〞是调名,“一枝 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 〞是标题。
〔“△〞 为可平可仄,划线字表示韵脚〕
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 乡的深深眷念。孩子们,也许现在,大 家对故土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 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也许你 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 孩子们,请珍视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 假设干年后,这些往事将成为我们心中 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 给我们什么感觉? 2、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外并无一字为 秋,无一字为悲,我们是从哪里读到 的?
美读课文,赏秋景
3、文中写了哪些景?由这些景构成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 描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古
道 西
西
风
风
瘦
瘦马
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在下 天 涯
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比照阅读与《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两首散曲同为天净沙,同为写秋,在景物的选择上有 何相同?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相同点:同为昏,同有鸦,同取老树村落。 不同点:马诗暗淡,凄凉,白诗色彩绚烂清新。 2、在情感的抒发上是否一致?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初读诗题,初晓诗情
天净沙·秋思
散曲:
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主 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盛行 于元代。小令原是民间的小调, 主要以描写为主,一般以58字以 内为小令,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 为独立单位,各首用韵可以不同。 套数是由假设干支曲调连缀而成, 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 ·不伏 老》。“南吕〞是调名,“一枝 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 〞是标题。
〔“△〞 为可平可仄,划线字表示韵脚〕
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 乡的深深眷念。孩子们,也许现在,大 家对故土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 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也许你 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 孩子们,请珍视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 假设干年后,这些往事将成为我们心中 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 给我们什么感觉? 2、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外并无一字为 秋,无一字为悲,我们是从哪里读到 的?
美读课文,赏秋景
3、文中写了哪些景?由这些景构成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 描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古
道 西
西
风
风
瘦
瘦马
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在下 天 涯
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比照阅读与《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两首散曲同为天净沙,同为写秋,在景物的选择上有 何相同?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相同点:同为昏,同有鸦,同取老树村落。 不同点:马诗暗淡,凄凉,白诗色彩绚烂清新。 2、在情感的抒发上是否一致?
枯藤老树昏鸦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ef5ca4ba0d4a7302763a56.png)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写景
游子思
乡图
烘 托
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恬静 荒凉
思 乡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昏鸦
西风
老树
瘦马
古道
练习:
1、把小令改写成一小短文; 2、阅读比较本小令与《天净沙·秋》(白朴)。
天净沙①·秋 孤村落日残霞②, 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影下④。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断夕古小枯 肠阳道桥藤 人西西流老 在下风水树
天 净 沙
·
天 瘦人昏 秋
涯 马家鸦 思
⊙这九种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背景之下呢?
夕阳西下 时间愈来愈晚,光线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氛围
⊙结句点明了什么?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
绘一绘
• 此时此刻, ___太___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 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人“_____ 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 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______ ! 在天涯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写景
游子思
乡图
烘 托
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恬静 荒凉
思 乡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昏鸦
西风
老树
瘦马
古道
练习:
1、把小令改写成一小短文; 2、阅读比较本小令与《天净沙·秋》(白朴)。
天净沙①·秋 孤村落日残霞②, 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影下④。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断夕古小枯 肠阳道桥藤 人西西流老 在下风水树
天 净 沙
·
天 瘦人昏 秋
涯 马家鸦 思
⊙这九种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背景之下呢?
夕阳西下 时间愈来愈晚,光线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氛围
⊙结句点明了什么?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
绘一绘
• 此时此刻, ___太___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 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人“_____ 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 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______ ! 在天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天净沙秋思》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天净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440f42a417866fb84a8ea4.png)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看谁读得好,看谁背得快
各小组比赛,第一名奖励骏马一匹
zxxkw
学科网
学 科网
根据你对这首元曲的理解画一幅画。
zxxkw
学科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
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
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
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
在天涯。
写作手法
正面:枯藤老树昏鸦
zxxkw
学 科网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手法
艺术特色
诗的写作手法: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
学科网
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学 科网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誉为“曲状元”。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
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
zxxkw
学科网 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
zxxkw
zxxkw
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
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
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雄伟的政治抱负,即 统一中zxx国kwzxxkw ,建功学立科网 业的雄心个对前途充满欣喜的乐观气度。
zxxkw 学 科网
次北固山下,写的是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个作者的思 乡之情。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b2965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e.png)
重点学习
发挥想象,最后一句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 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 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 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 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采取 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 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明对比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乡间图景,以此烘托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 的思念以及游子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
谢谢大家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三幅画面,为旅人的上场提供了条件, 有路便有行人,有马更有人。所以, 接下来,作者才把笔触伸向遥无归期 的旅人。“断肠人在天涯”,旅人的哀 愁油然而出。
重点学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和同学讨论 一下《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主题。
重点学习
课文主题 《天净沙·秋思》:勾勒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像,以及与之形成鲜
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
马
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
致 远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马致远推崇与喜爱古
琴的同时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性、调节心
情、解闷忘优的作用,而且其散曲思想内
容丰富,涉及元散曲中的咏史、叹世、归
隐、闺情、叙事诸题材,并各具成就,拓
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上册
元 曲
说起元曲大家,很多人会想起马致远这 个名字。他是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之一,一生留下很多抒发怀才不遇或羁 旅漂泊情绪的作品。他的经典名句至今 被人所传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浄沙.秋思》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浄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cbe9c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2.png)
马致远在另一首元曲《荐福碑》中说道: “我 本是那一介寒儒,半生埋没红尘路。则我这七尺身 躯,可怎生无一个安身处?”
从信而见疏愤而投江的屈原
悟
壮志难酬早生华发的苏轼
读
惨遭宫刑、苟活忍辱只为著书立说的司马迁
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碳的曹雪芹
怀才不遇 英雄失路
行
在孤
悟
路独
读
上者
的
课后训练
(1)对《天净沙·秋思》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 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 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 臆。 (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了哪些秋景,有什么作用?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表现了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曲”是一种继诗和词之后 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曲”分类
杂剧 散曲
小令
(叶儿)
套数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初 读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准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初
枯藤/老树/昏鸦,
读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出韵律
谢谢观看!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秋思
赏 枯藤/老树/昏鸦, 读 小桥/流水/人家,
从信而见疏愤而投江的屈原
悟
壮志难酬早生华发的苏轼
读
惨遭宫刑、苟活忍辱只为著书立说的司马迁
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碳的曹雪芹
怀才不遇 英雄失路
行
在孤
悟
路独
读
上者
的
课后训练
(1)对《天净沙·秋思》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 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 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 臆。 (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了哪些秋景,有什么作用?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表现了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曲”是一种继诗和词之后 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曲”分类
杂剧 散曲
小令
(叶儿)
套数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初 读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准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初
枯藤/老树/昏鸦,
读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出韵律
谢谢观看!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秋思
赏 枯藤/老树/昏鸦, 读 小桥/流水/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谈
可以围绕这首小 令的意境、写法作点 赏析。
教师小结
匆匆匆!催催催!
徐志摩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游子 思乡 图
苍凉 恬静 荒凉 思 乡
景
烘 托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Hale Waihona Puke 对 比 反 衬 断肠抒情
断肠人在天涯。
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 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完成了 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 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 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吹着它走向风烛 残年。道是荒凉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 瘦马。飘零在天涯的人,面对如此萧瑟 的景色怎么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 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 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又是 离的
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 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 子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让人 牵挂。既然那么令我牵肠挂肚,我 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前 程和功名吗?功名离我近吗?京城 的路还有多远呀?在这样的黄昏, 古道,萧索的季节,我是去继续追 求功名呢?还是去服侍我那年迈的 双亲?我自己也不能回答,只好满 愁绪徘徊在漫漫古道上……
剧曲
“曲”分 类
散套
散曲 小令
解
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 思是题目。此曲是元 代小令中的名篇。
昏鸦
枯藤
老树 小桥 流水 瘦马 人家 古道 西风
5 1 2 3 、这首小令哪几句三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 、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 4、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 、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 的? 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马致远: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 大都 (今 北京)人。他与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 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 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 以《汉宫秋》为代表。更被时人 美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 你 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知
道 吗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 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