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赏析
耦园讲解词
耦园讲解词耦园位于苏州古城区的最东边,园林占地0.8公顷,是一座三面环河的古典园林。
而且南北有两个河埠便于坐船。
这都是众多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的。
耦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为清太守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
又名“小郁林”。
到1874年,由道台沈秉成购买并扩建,因住宅东西两边各有一园,并更名为“耦园”,古时两人耕种称耦,耦与偶相通,意为夫妇俩是一对“佳偶”双双隐居在这里。
现在来到的是第一进:门厅(轿厅)。
两边的红漆长凳是轿夫偷懒时候坐的,今天来到这里的都是贵宾,所以大家都不要去坐那个懒汉凳,我们继续往里面走。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耦园”的第二进:“茶厅”,(轿厅)是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所以两边的家具摆设比较简单。
只多一个背靠而没有扶手。
可见坐在上面的客人身份地位仍然比较卑微。
这上面是耦园的一个全景图。
分为三个:部分两边是花园,表示他们夫妇俩隐居在这里。
中间部分是四个厅堂,表示四世同堂。
正门是主人进出的大门。
便门是下人进出的,可见在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现在我们进入了“贵宾厅”,又称“载酒堂”。
是对酒吟诗来招待高官贵宾的所在。
这里的家具摆设就显的豪华气派,都是清式的红木桌椅,而且作为的扶手很高,以天然大理石镶嵌靠背,以显示来客的身份,气派。
在两边墙上就是“天园地方”的壁挂。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挂饰上圆下方的,都是用大理石镶嵌而成的。
走出载酒堂后,先回头就看到一座很古老的“砖雕门楼”,上面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清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砖雕的技术非常精湛。
虽然在1966年文革时期被破坏一部份,但大部分保留完好。
这座“诗酒联欢”的砖雕门楼也是国家级的文物。
现在回头,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是当年主人的卧室和进食的地方。
现在楼下改为江南婚俗表演的场地。
两边延续的是“走马楼”是贯通东、西两个花园的通道,而东花园是整个耦园的精华。
我们穿过走廊,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小花园。
景情合一苏州耦园造园意匠的感物美学探析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景情合一:苏州耦园造园意匠的感物美学探析◊杨雨清周恬仪陈远昇丁铮摘要:感物美学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美学的核心部分,其景情合一的美学理念在园林中皆有体现。
通过分析梳理,耦园在对于“偶”的景致营造中深刻浸透了造园主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物一景间融入了男女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意。
研究其情景之间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耦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借此解读中国古代感物美学,为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感物美学;景情合一;耦园一、感物美学概述(一)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上,“情”“景”和“感”“物”两个成对的范畴通常用来表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有“心”“物”这一对审美概念,用以表达艺术作品中的创作动因。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方式的重要性不断深化,而二者关系着不同的趋向和反映方式,从而引发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命题,那就是“感物”。
同时随着不断深化的理论建构,逐渐形成了中国感物美学。
中国古代美学讲究阴阳调和、物我和谐。
“感物”是一个关于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发生的概念,它的重点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物”“情”渗透,反映景情合一的审美艺术叫(二)感物美学内涵中国感物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发生之学,基于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思想基础,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不仅讲究阴阳调和,人与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也是美学思想所强调的范畴。
感物美学实质上也是一种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感物兴情或是托物寓情的表达方式中,而且其审美创造的发生过程也是生态意蕴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感物美学思想中,“物”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和自然物色,多用于情感的隐喻。
社会现实生活不仅用来表达生活本身,同时也表达了艺术家自身的体验领会;自然物色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也是中国古代独特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直观反映。
感物美学经过心物一体的形式对于顺受和介入两种具有差异的审美方式进行和谐超越,在主体对客体的情感心理介入中,产生主观情感。
耦园假山赏析
耦园假山赏析耦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耦园以其精致的假山而闻名于世,假山是中国园林中的一种独特景观,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审美的享受。
在耦园中,假山的设计和布局精巧细腻,展现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和赏析。
耦园的假山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园主钟万仇委托名园设计大师张瑞图设计建造了这座园林。
张瑞图在设计假山时,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自然美学,使得耦园的假山成为了中国园林中的经典之作。
耦园的假山以其造型优美、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而著称,被誉为“园中之园、山中之山”,成为了中国园林中的瑰宝。
耦园的假山具有丰富的造型和形态,从整体上看,假山的布局呈现出层次分明、曲折有致的特点,既有高大挺拔的山峰,又有峭壁嶙峋的悬崖,还有溪流瀑布和奇石怪树,构成了一幅幅富有变化和动感的山水画卷。
在细节上,假山的表面充满了凹凸不平的纹理和痕迹,仿佛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展现出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韵味。
整个假山的建造都是由一块块天然石材拼凑而成,没有一块石头是相同的,这种天然的材料和形态赋予了假山以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在耦园中,假山的布局和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假山的布局不仅注重了整体的造型和形态,更注重了与周围景观的融合和相互映衬。
假山的高低起伏、曲折回环,与水池、树木和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景观格局。
假山的设计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力求在布局上符合山势水流的规律,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了一种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景象。
除了造型和布局上的精妙之外,耦园的假山在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上也是独具特色。
假山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自然美学,使得假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表达和审美的享受。
在耦园中,假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描写《耦园》的800字作文
题目:耦园——古韵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繁华的城市中,有一处名为“耦园”的地方,它是苏州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
耦园,这个名字虽然不为人知,但它的美丽却是无法忽视的。
耦园位于苏州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2.3公顷。
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耦园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艺术,既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又有现代简约的气息。
走进耦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壮观的牌坊,上面刻着“耦园”两个大字,字迹端庄秀丽,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雅致的感觉。
走过牌坊,便进入了耦园的主体部分。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石景等,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耦园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水景。
园中有一个大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荷花盛开,香气四溢。
湖边有几座小桥,桥上种满了柳树,柳枝轻轻摇曳,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精致的亭子,站在亭子里,可以俯瞰整个湖泊的美景。
耦园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假山石景。
园中的假山石景造型奇特,有的像猛兽咆哮,有的像仙人隐居,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生命,充满了动感。
这些假山石景不仅增添了园林的立体感,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耦园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的人文气息。
园中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耦园诗社、耦园书画院等,这些都是耦园的文化瑰宝。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可以体验到古人的生活方式。
耦园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园林,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无论是走在耦园的小路上,还是坐在耦园的亭子里,都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和谐。
耦园就像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让人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耦园是一座集古韵与现代于一体的园林,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无论是对园林艺术有深厚兴趣的人,还是对历史文化有浓厚热爱的人,都不能错过这座美丽的园林。
耦园的特色景点
耦园的特色景点
位于中国北京的耦园是一座以古代园林为主题的著名景区。
这座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
以下是耦园的一些特色景点:
1. 蔚蓝湖:蔚蓝湖是耦园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
湖面碧波荡漾,四周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宛如仙境的景象。
湖中的小桥和亭台使整个湖区更加浪漫。
2. 古老的庭园:耦园的庭园设计独具特色。
古老的建筑、曲径通幽的小道,以及精美的花卉装饰,共同营造出一种古典、宁静的氛围。
在这里散步,仿佛回到了古代。
3. 亭台楼阁:耦园内有许多精美的亭台楼阁,它们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吸引人。
这些亭台楼阁经过精心修复,再现了古代园林的风貌,使游客有机会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4. 树木繁茂的大道:耦园内有许多树木繁茂的大道,这些大道被各种花木环绕着,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大道上漫步,可以欣赏到迷人的花卉和鸟鸣声,使人心旷神怡。
5. 老树参天的草坪:耦园内有一片草坪,草坪上有一些老树参天,形成了一个自然而宜人的环境。
人们可以在草坪上坐下来,欣赏风景,放松身心。
这些特色景点使耦园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无论是领略古代园林的魅力,还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耦园都能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耦园
浅析古典主义爱情观对耦园园林布局与造园意境的影响内容提要:深度分析耦园园林布局与造园意境和古典主义爱情观的结合,进一步分析耦园园主夫妇的古典主义的浪漫爱情故事。
本文试从中国古典主义的爱情观的层面上分析耦园园林布局和造园意境的创设,从而说明,情感与艺术的融合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浪漫情结。
关键词:古典主义爱情观,耦园,园林布局,造园意境,影响一、耦园简介(一)、耦园概况在苏州市城东,小新桥巷七号一个小巧秀气的园林静卧其中,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耦园。
耦园无疑与雍容华贵的拙政园和留园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如果说拙政园是大家闺秀,那么耦园便是那还未长成的豆蔻少女,用青涩的目光流转着时光。
当然,除了她的秀气与其他园子不同之外,她还有一个更为世人所知的特点,那就是,她是为数不多的一座属于爱情的园子。
(二)、耦园的历史变更清初雍正年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始构“涉园”于此,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
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
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
继为崇明祝氏别墅。
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
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
光绪十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
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
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
如今的园子里,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独独留下了那迷人的故事和那绵绵的情意。
(三)、耦园的名字由来名字是园林的灵魂体现,也是整个园子的价值所指。
沈秉成将园子起名为“耦园”。
“耦”本指两人一起耕种,“耦”也通“偶”,比喻沈秉成夫妇双双归居田园,琴瑟终老。
一个“耦”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园子建好后,沈秉承当即作诗:“何当偕隐凉山麓,握月檐风好耦耕。
”二、耦园园林布局与园主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一)、古典主义爱情观古典主义爱情在中国最早的表现,大概就是《诗经》的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苏州园林鉴赏文章
苏州园林鉴赏文章:易学与苏州耦园布局苏州耦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耦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尚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现通过对耦园的研究,发现其布局是主人运用易学原理的结果,这在以“师法自然”为圭臬的苏州造园史上,实属仅此一例。
这一新发现丰富了耦园的文化诠释。
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园林文化遗产,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
关键字:易学;耦园布局;文化遗产“师法自然”是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的最高境界。
拙政园是依据原来地形,“稍加浚治,环以林木”①而建成的。
留园中部,土阜之上建“闻木樨香轩”,上下回廊依势而建,起落跌宕,坡度陡峭不设踏步。
古代大户官僚住宅,必坐北朝南,苏州私家园林,所建园门却是因地制宜、随势定向,并非一律朝南。
在大家熟知的名园中如沧浪亭门、艺圃门朝北;怡园门朝东。
更有许多年久失修、隐于小巷之中的昔日私家园林,其门朝向也是依街巷方向而定,东南西北皆有,与一般民宅并无二致。
然而,耦园布局一反苏州古典园林建园法则,刻意讲究方向、位置。
作为园林要素的建筑、山石、水池、树木等均体现出精心的安排,蕴含着易学原理,这在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史上是一个极罕见的例子。
耦园主人沈秉成号听蕉,自名老鹤,自称先世为一鹤。
他平生喜读佛、道诸书,又好扶乩之术。
他的先祖沈炳震专攻古学,与乾嘉时期书法四大家过从甚密,其中刘墉有亲笔对联一副相赠,联曰: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沈秉成在耦园落成后,将先祖保存的这副对联置于城曲草堂东面的小书斋内。
这便印证了沈秉成是一个喜探究易学的人,也说明耦园布局中蕴含的易学原理决非偶然,而是园主人有意为之的因果。
将易学法则用于私家园林建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园林文化遗产,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现就耦园布局与易学的关系作一探析。
1 易学在耦园建筑总体布局中的运用耦园全园分东花园和西花园两部分(图1),面积东花园大,西花园小,是根据阳大阴小的原理而定。
东花园位左,西花园位西,符合左阳右阴之制。
耦园山水间简介
耦园山水间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的卫道观前。
这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优雅别致的江南园林,它的全名是“耦园之山水间”,它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精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
这座园林的前身是一对恩爱夫妻的住宅,他们曾在此读书作画,漫步花间,赏月听雨。
如今,这对恩爱夫妻的住宅已经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故事和情感却依然被珍藏在园林之中。
耦园山水间占地不过数亩,却巧妙地利用了空间,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植物和水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自然的美感。
走进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桥流水,旁边的假山和竹林增添了几分野趣。
沿着小径漫步,可以看到一座精美的花厅,这里是赏花、品茶、对弈的好地方。
在花厅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边有曲桥、柳树和花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江南水乡。
漫步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到它的细腻之处。
园林中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充满了诗情画意。
同时,园林中的建筑也独具特色,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花坛等,每一处都充满了文化气息。
在园中漫步,仿佛可以听到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可以感受到阳光透过叶缝洒在地上的温暖。
耦园山水间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景,更是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
这个园林是两位文人墨客的心灵居所,他们在此读书、作画、赏花、听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文人的雅致和情感寄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此外,耦园山水间还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的地方。
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
孩子们可以在园中嬉戏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大人们则可以在园中漫步,欣赏美景,放松心情。
总之,耦园山水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优雅别致的江南园林,它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精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文人的雅致和情感寄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也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的地方,可以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时光。
耦园景点介绍
耦园景点介绍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6号,始建于清代初年。清末,因在住 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
耦园景点介绍
6号,始建于清代初年。耦园三 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耦园布局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 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分为中厅、西花厅与东花园三部分。
东花园较大,占地面积约4亩,布局以山为主,以池为辅的特点。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
院,前院有湖石假山,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
耦园景点介绍
两侧有长廊环抱。西边的樨廊往南延伸,所经过的严永华书房无俗韵轩外有她写的对联“耦园 住佳偶,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是耦园非常出名的表现夫妻恩爱的对联。东边的筠 廊中有半亭,亭壁有“抡元图”碑,图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上面又有沈氏夫妇的真迹,
精妙的耦园
精妙的耦园顶图.这是苏州耦园东侧水面景色。
图片中的河右侧为苏州的“东园公园”,从公园内也可进入耦园,这相邻俩园为一水之隔。
精妙的耦园我两年前曾游过苏州耦园,当时耦园的许多建筑尚在整修。
今年五月,我再次去游时,耦园已修葺一新,显得十分幽静,又很精美。
耦园对很多外地游人而言,可能对它鲜为知晓。
耦园没有其它园林,如拙政园、留园名气响,但耦园以它自身魅力,精妙的建筑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往。
耦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三面临水,一面通街。
它隐在苏州市为仓街小新巷的深处,环境幽雅。
它原是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辞官归故里后始构筑的“涉园”,到同治十三年左右,此园归按察史沈秉成隐退后所得,並重修扩建,1876年耦园落成,沈秉成夫妇在园内偕隐了8年,伉丽情深,十分恩爱。
1941年为江苏常州实业家刘国钧所得。
解放后,1955年,刘国鈞经苏州市工商联主任陶叔南(后曾任苏州市副市长)将耦园赠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61年政府批准划给市园林管理处整修后开放。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称耦园呢?耦园不但具有园林的三要素“山水、花木、建筑”之间的和谐。
而且还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当年园主人沈秉成与夫人严永华在此相与啸咏,游艺终老。
夫妇俩取名“耦园”,“耦”与“偶”相通。
此外“耦园”还有双关之意;一是;住宅东西各有一花园。
二是;更体现寓有夫妇偕缘,伉丽唱和之意。
园主人沈秉成夫妇撰有“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之联镌刻为砖刻砌于园中廊内。
我不嚕苏了,还是请大家,随我镜头进入精妙的耦园来欣赏吧!图1.这是耦园门前一景,耦园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图2.耦园的大门十分普通,处在深巷端,与普通人家的门面相似。
一.耦园的中轴住宅部分;图3.“偕隐双山”,它为园宅轿厅,是园主迎接访客之所,园主妇严永华有诗“偕隐双山间,一庐着可託”表明夫妻伉丽唱和,退隐山林的志向. (摘自堂中说明牌)图4.载酒堂.这是住宅的主厅,是为园主沈秉成宴请宾客或举行重大仪式之所,堂名取自堂中宋人对联;“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
耦园
东园:无俗韵轩,藤花舫,黄石假山,储香馆 , 城曲草堂, 双照楼 ,望月亭 ,吾爱亭, 山水间,听橹楼,魁星阁
东花园占地5亩,是耦园的精华 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 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 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 构。 东花园中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 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 素有盛名。
耦园位置处于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
建设控制地带50米之内无高大建筑及工矿企业。 原与耦园正门隔河相望的振亚丝织厂因城市总体 规划之需要已迁移。东面濒临的护城河亦因苏州 市环古城风貌工程的竣工,使原来堤岸斑剥、船 舶喧闹的护城河旧貌换新颜。护城河两岸树木葱 郁、鸟语花香,与耦园古景点相映成辉。耦园西 、北面分别为居民区,街道不宽,但相当整洁, 绝大部分的民宅均属30-40年代建筑,粉墙黛瓦, 虽高低参差不齐,但再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尚能保 留下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实属不易。
耦园入口
造园特色
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 ”,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 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线上为明显的仕宦 第宅,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 的黄石假山为主要景点,是涉园的遗存, 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著名的黄石假山;西 花园则以湖石构景,舒展绵延。同时,在 个体建筑上也有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 、或明暗、或高低等两两呼应。
织帘老屋
耦园中部为住宅区,沿南北中轴线依次设 有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轿厅(城市山林) 前有砖雕门楼,额题“平泉小隐”,点出了 园主在此建造宅园以过隐居生活的主题。堂 前有砖雕门楼,额题“厚德载福”。 楼厅呈 凹字形,五间开阔,气宇恢宏,厅前建有砖 细墙楼,砖雕精美,额题“诗酒联欢”。 大厅与楼厅东侧建有平房与楼房一片,间 有天井数处,楼厅与东侧楼区相通,在楼上 沿通道可达东花园“补读旧书楼”和“双照 楼”。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苏州耦园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园林之一。
其所处的江南水乡,融合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万种之美,园中有湖、厅、榭、亭、桥、岛、花、竹、石等元素,其中三大砖雕门楼更是苏州耦园中的一大亮点。
在本篇文章中,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将对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进行展开的说明,以及对其中流程的解析,最后对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进行总结。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包括东、西、南三门,此三门的建筑格局基本相同,门楼砖雕上的装饰也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既有物质上的意义,更有精神上的内涵。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之所以能够被列入园林的代表元素之一,是因为它们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的传统,同时也能够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现代的建筑理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一下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的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的整体结构。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的构造特点是采用木砖结构,门楼主体砖墙采用穿斗式砌筑,每层都有梁架,主檐下面有梁头揭额的木雕,梁头常常雕有花卉或飞禽走兽,做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更加美观大气。
在主体结构中,砖雕元素被运用得十分恰到好处。
例如,门楼正中,使用了唐寅笔下的“石狮鱼藻”,南、北两侧的主柱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喜鹊栖枝”和“百鸟朝凤”,在构造上做到造型协调,即便是微小细节处也不失精致。
其次,对于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的装饰,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师在选材上的用心,以及在创意性上的大胆尝试。
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的设计理念是“从天到地,从松到水,都有自己的境界”,因此其装饰元素自然也要与之相应贴合。
“东门”以“渔翁垂钓”为主题,取自唐代的风景诗;“西门”以“青绿如玉”为主题,灵感来源于朱自清的《背影》;“南门”则以“翠玉盘藕”为主题,源于南宋的诗词。
这些精心的选材不仅为苏州耦园三大砖雕门楼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装饰方面的设计与制作,也是集合了园林建筑文化的传统,采用了砖雕的方式进行勾勒,整个过程要求极为严格,除了选材,还要建立精准的比例,然后根据精准的设计将所选材料一一放置到符号、象征要求的位置,形成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的三大砖雕门楼。
苏州耦园的城曲草堂
苏州耦园的城曲草堂
耦园三面临水,藏于小巷深处,从园中的不少匾额楹联名字即可看出主人的隐逸思想,比如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城曲草堂。
城曲草堂在耦园的西北角,草堂通常指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如著名的阅微草堂和杜甫草堂,但文人也常谦称自己的书斋楼堂为草堂,城曲草堂取李贺《石城晓》“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诗意,寄托了园主夫妇不羡慕锦衣玉食、华堂锦幄的贵族生活,而甘愿过着城边草堂白屋清苦日子的生活志向,可谓是集中体现了沈秉成夫妇“大隐隐于市”的想法。
今天,我们立于城曲草堂,及目便是黄石假山林立,院中又有芭蕉二三,松柏成荫,这般情境,正如城曲草堂内的楹联上书,“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所谓静以致远,大抵如此。
今天,在经济社会的带动下,房子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一座大山,有些人望着大山叹气,有些人扛下大山,过上了“房奴”的生活,有些人则站在山上睥睨风光,这与古代文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对他们来说,金屋银屋,不如草堂白屋,只是一席栖身之地罢了,在更高的精神追求面前,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因而才有了“囊萤映雪”、“程门立雪”,《送东阳马生序》中跋涉千里致学的故事流传千古。
好啦,本期的品赏耦园栏目就到此为止了,夏日荫长,城曲草堂在耦园等你满衫松色。
苏州《耦园的观后感》
《苏州耦园》的观后感
在平江路的深处,有一处著名的园林:耦园。
耦园是一座清代园林,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一位湖州官员的隐居地,这名官员叫沈秉成,他和妻子在耦园度过了一段幸福的诗书隐居生活。
耦园是著名的爱情园林,这在苏州园林乃至全国的园林中都是很独特的,因为在封建时代,这样赤裸裸地秀恩爱是会被世人笑话的,更何况园林主人沈秉成还是一位封疆大吏:安徽巡抚。
耦园的布局,在苏州园林中独一无二,它的中间是住宅,东西各有一个园子。
数目二就是偶,又和耦园谐音,有一种文字的趣味。
苏州园林的精华之精华处在于假山的堆叠,堆假山的石材主要两种,一种是太湖石,一种是黄石。
现存最好的太湖石假山在环秀山庄,最好的黄石假山就是耦园这座。
据说当时,这些石头是用同等重量的苏州丝绸换来的,造价十分昂贵。
怀古容易感伤,但是在这座园林里行走,心情很轻松。
昔日的神仙眷侣,在园子里留下的诗句和故事,还在不断地撒糖,空气中都是甜甜的味道。
只要你在苏州,一定要来平江路的耦园看看,据说情侣或者夫妻牵手在廊下走完一圈,可以携手到老,一生恩爱。
写一篇描写《耦园》的800字作文
标题:《耦园——江南古典园林的精致缩影》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是一座深藏于市井繁华中的清代古典私家园林。
它的名字取自《诗经》“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寓意夫妇归隐田园、琴瑟和鸣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淡泊宁静生活情趣的独特审美。
步入耦园,仿佛瞬间穿越时空隧道,从喧嚣都市踏入了一片静谧的世外桃源。
园内布局精巧,山水相依,以水为脉,以石筑基,以木构架,尽显江南园林之韵致。
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宅院,中间由一道长廊相连,形成了独特的“一宅两园”格局,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与互补。
沿曲折蜿蜒的回廊漫步,可见池塘清澈如镜,倒映着四周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山石堆砌巧妙,或高耸如峰,或平铺似画,每一块石头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哲理。
湖心的小岛上绿树成荫,掩映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八角重檐亭,使人顿生登临远眺、寄情山水之意。
耦园中的建筑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厅堂的雕梁画栋,还是书房的书香雅韵,都体现出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
尤其是受月洞门框景而出的风景,每一扇窗、每一处门,都是精心设计的取景点,使得人在游走间能够不断发现新的视觉景观,领略到“一步一景”的园林妙境。
四季轮回中,耦园更显生机盎然。
春日繁花似锦,夏日荷叶田田,秋日红枫如火,冬日雪后银装素裹,四时之景各有千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意蕴完美融合在一起。
耦园不仅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生活美学的具体体现。
它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细腻的装饰艺术以及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尊重历史、热爱生活的深厚底蕴,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原创)耦园风雨四十年
(原创)耦园风雨四十年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坐落在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里,具体位置在仓街中部的小新桥巷,苏州老话有吃煞太监弄饿死仓街的说法,说明以前仓街住的穷人多,在这里清代知府陆锦把它作为居所,可以想象当年的气派,其后几易园主,直到晚清由沈姓大户人家所有,扩建今天耦园的西部花园和西北侧的二层群楼,形成耦园三面环水的独特地形风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苏州园林管理处下属古建维修队(后来的古建公司)翻修后对外开放今天耦园的东部花园,当时的入园门口在今天的小新桥巷东侧小桥边,入园门往东是一个小院子,小院子的北侧有一个圆形月洞门,形成一个别有洞天的框景景观,框景内的主体景观是一组气势雄浑的黄石假山,据行家评论它是唯一可以和苏州景德路环秀山庄假山可以媲美的黄石假山,区别是环秀山庄假山是用太湖石,还有专家认为这二组假山都是叠石名家戈裕良的遗作,还有园林专家认为是张向阳所叠,从耦园黄石堆叠的自然纹理看,极似上海豫园的黄石假山,至少是师徒作品。
耦园的最东南角有一个小楼名曰听橹楼,是园主聆听河外河护城河渔民摇橹的地方,说明这个地方以前极其安静,可惜后来在对面建了振亚丝织厂和染织厂,每天来来往往有五千职工,加上机器的轰鸣这个地方不再有那么诗情画意了,园子的最东北有一个名曰双照楼的茶室,二楼茶室三面有长窗,冬天里从早上喝茶可以喝到下午有一个桌子始终能照到太阳。
在上世界八十年代耦园的二楼茶室和艺圃的临水茶室是最受老苏州钟爱的喝茶朋友聚会处。
现耦园的中部院子原来居住着三户人家,八十年代初期一度有一个老领导用二套新公房换取一户有独立院子的中部一户人家,没过五年政府有偿收回整体中部院落,这个苏州知名的老干部后来搬迁到了桂花新村。
耦园的西部一度作为苏州园林学校,后来该学校搬到虎丘附近,现在搬到越溪变成了旅游财经专科学校,西部园子今天看到的四个厅堂当时全部是教室,最北部的书楼当时是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办公室。
耦园局部开放时由于位置偏游客不多,每年都是亏损的,于是园林局设定了一个标准,只要亏损低于五万元就算耦园主任考评合格,于是历任主任动足脑筋,有把空置房间出租存放深圳锦绣中华缩景园装置的,有请电视剧《红楼梦》摄制组长期驻点拍外景的,花样繁多,一度还出租给商人承包,该商人为了拉人气,和游船合作,让客人在拙政园门口河道上船开到耦园上岸,最荒唐的是说服东园管理处领导,让外地旅游车开进东园,从涵碧山楼旁桥经过开到东园最南端停车,让外地旅客下车过桥去耦园旅游,这样的安排至今没有改变,当时的东园是卖门票的,一段时间里买票的本地游客在林荫大道散步会遭遇急驶的大巴车,还以为遇到了首长游园,这至少在苏州园林里是绝无竟有的现象,当然现在你去北寺塔后花园游览也会遇到行驶缓慢的车辆,只是这些是寺庙管理人员的小车行驶比较礼貌。
耦园:归去来兮,与子偕隐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神州大地蔓延,无情地打破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也阻碍了人们的休闲度假之旅。
疫情十万火急,生命重于泰山,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白衣战士”一样,奋斗在战“疫”一线,唯有自律地在安坐家中才是对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最大尊重。
很多憋不住的百姓只能在各种景点介绍和游记中神游天下,寻找安慰。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江南好时节。
江南美,美在烟雨迷蒙雾似纱,美在小桥流水绕人家,美在秀美园林甲天下。
江南的园林,大多外表朴实无华,内里轩敞华丽,这有点类似修辞学上“欲扬先抑”的手法。
耦园,更是处于幽幽深巷中,三面萦水,只有一条小径与外面的世界相通,颇有“一去红尘三十里”的味道。
如此隔绝尘嚣,想来园主人的心也是冷的。
从平江路到小新桥巷这段路,越走越安静,城市的喧哗远了、攒动的人头少了、浓艳的招牌没了,沿街民居也越来越少粉饰,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就像凌波渐远的池塘。
一溜儿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鳞次栉比枕河而居,耦园则低调地隐匿其中,简朴的朱门含而不露地半掩着,不显山不露水,如幽兰一般孤芳自赏,像苏州古城那样遗世独立。
耦园前身叫“涉园”,它的第一位主人陆锦解官归田,抖落仆仆风尘,脑子里浮现出陶渊明《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
说来也奇,苏州有上百个大小园林,我独钟情耦园,正如人与人之间,虽素昧平生,仅一面却能产生似曾相识之好感。
江南名园如拙政园、狮子林之流,是留给外地游客打卡观光,而耦园,它的布局,让我联想起古人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等种种光景,有点像我那多年前的老宅。
因此,在我内心深处,从未把它当成一座园林,一处风景。
耦园是幽静的,或者说它的主人喜幽好静,你看,整个沿街临河围墙上都不曾开出一扇窗,将里面捂得严严实实,世界再大,关起门来,与我无关。
这种浸淫在骨子里的孤僻来源于它的主人沈秉成,沈秉成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堪称“仕林中的翘楚”。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到中年,先丧发妻,又失爱子,饱受折磨,抱病下野,这时,一个女人走进了他的生命。
爱情的园林——“耦园”偶记
爱情的园林——“耦园”偶记耦园,一个关乎爱情的园子。
光绪年间,出身官宦世家的沈秉成,起先在北京做翰林,后来做到四川按察使。
他为官正气,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却不受重视。
人到中年,仕途不顺的他,生活也受到重创,先是父亲病逝,再接着妻子和两个孩子都相继病故。
厌倦官场的他,有了归隐之意。
他想起昔日在京城做官的好友,在他家墙上过墙上的一幅画,画的好,题词也漂亮。
打听到是他妹妹闲时所作,当时便心生爱慕。
而此刻,想到男未有妻,女为嫁,遂向好友家里提亲。
就这样一幅画成就了一段姻缘,也成就了现在的耦园。
这个妹妹,就是严永华,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确称的上是才女一枚。
虽然两人年纪相差15岁,但并不妨碍他们伉俪情深。
客居苏州的他们,买下了这座废弃已久的园子,并请来当时著名的画家顾沄设计营构。
取名“耦园”。
一是因为它设计和布置,很多都是双双成对的,以中间住宅区为中轴线,分为东西两园;还有一层,“耦”通“偶”,喻示夫妻二人佳偶天成。
园子依河而居,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连。
一道朴实的大门,将尘市的嘈杂和纷扰隔离开来,与世隔绝,又遗世独立。
从耦园正门走进,是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园子。
曲径通幽,阳光落下稀稀疏疏的影子。
人少,满园静寂,可以听到落叶飘落水面的声音。
似有似无的古琴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可是沈夫人曾经弹过的那一曲?园子面积不大,以东园为主,亦是耦园的精华所在。
整个东园,环状回廊相接,曲折有序。
漏窗,门洞,亭台楼阁互相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疏朗而又自然。
据说相携走完回廊的男女,可以喻示着白头偕老。
只可惜只有我一个人,享受这幽幽时光。
假山处是东园的主景,特意从黄山采来的黄山石,有别于太湖石的玲珑剔透,朴拙坚厚,高拔挺俊。
也是苏州园林里最著名的黄石假山。
有山的地方便有水,有水的地方便有桥,此处的受月池桥是一座三曲桥,名叫宛虹杠,宛虹是屈曲之虹,杠是小桥的意思。
在桥上,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曾经,【还珠格格】的电视剧可是在这取过景呢。
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再读耦园
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再读耦园今天潘⽼师在耦园做⽰范性园林建筑讲解。
匆匆赶到,在门厅刷卡进⼊耦园,在轿厅跟学友们汇合,潘⽼师在这⾥开始他的园林建筑讲解。
我对建筑⼀窍不通,⼀开始的开间、进深还能听得懂,后⾯的专⽤名词就⼀点都不懂了,努⼒在⼿机备忘录上记笔记,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再说。
园林建筑中,横的叫开间,竖⾥叫进深,⽐如这个门厅是三开间,当中叫正间,两边叫边间,竖⽴在屋内撑起屋顶的粗⽊,叫柱,横架在屋顶下⽅起⽀撑作⽤的粗⽊叫梁;什么叫贴呢?中国的古建都是由⽊结构组成⼀个框架,⽤桁条连结,纵深为梁,横为桁,北⽅称檩。
建筑上以亭柱和梁组成的结构,叫贴,中间的叫正贴,边上是边贴。
边贴中间有脊柱,脊柱跟步柱之间是⾦柱,⾦柱从1-3根不确定,不落地的⾦柱,称⾦童柱,不落地的脊柱,叫脊童柱,边贴上部横架的梁叫川。
...... 这个⽊结构的框架,苏州⼈是称贴,北⽅⼈称缝。
中国⼈有句话,墙倒房不倒,因为房⼦的⽊结构还在,墙只是起到分隔空间的作⽤,并没有承重作⽤。
中国古代对建筑的规格有很严格的等级规定,皇帝可以九开间,各级官员家宅是绝对不能越轨的,⽐如明清,六品以下的官员最多只能建三开间的房屋。
前后叫进深,两根桁条之间的投影距离称界,架是北⽅的计算单位,是指檩。
檩与檩之间算平⾯距离,耦园⼤厅进深为六架屋,四根柱之间叫内四界,苏州古建筑⼀般都采⽤内四界结构。
我们苏州⼈看进深,是数屋顶界⾯的,⽐如这个⼤厅就是四界梁,⽽北⽅⼈则是数檩条的,这个厅就称五架梁。
......我对学习园林建筑始终有着抵触情绪,我的初⼼,只是想诗意地⾛⾛园林,并不需要懂得什么园林建筑,我⽣也有涯,真的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啊!但是,既然来了,就好好听着吧,懂⼀点园林建筑,说不定对理解园林,体会园林的精致美丽,也很有帮助?⾛进载酒堂,我们看载酒堂的柱⼦和⼤梁,⽤的是扁⽊,所以这个载酒堂就是扁作厅。
潘⽼师对厅堂的区别作了介绍,厅和堂原是同⼀个概念,苏州风俗扁作厅圆作堂,那么这个扁作厅应该是厅⽽不是堂?但是载酒堂明明是堂不是厅啊!我刚想提问,话题已经转了,在介绍柱了,刚刚轿厅⾥最前⾯的柱⼦是檐柱,厅内的柱⼦叫步柱,⽽这载酒堂在檐柱外还有⼀条⾛廊似的建筑,叫⼀⽀⾹鹤颈轩,那么,从外到⾥的柱⼦,分别称为廊柱、檐柱和步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耦园赏析
苏州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原为清初陆锦涉园。
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于此始构涉园,一名小郁林。
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
继为崇明祝氏别墅。
同治十三年左右,归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画家顾沄主持,重修扩建如今。
因一宅而有两园,遂称耦园,并寓夫妇偕隐双栖之意。
1941年为常州实业家刘国钧所得。
全园布局,颇为得法。
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
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
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古时两人耕种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东园面积约4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
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
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
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
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
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
两侧削壁如悬崖。
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
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耦园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4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耦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
东园始建于清初。
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
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
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
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即达东园。
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
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
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
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值侨寓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
时沈氏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
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1876年耦园落成。
沈秉成夫妇在园内偕隐了8年,伉俪情深,十分恩爱。
耦园占地约12亩,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
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东花园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
东花园主厅“城曲草堂”是一座重檐楼厅,其东为“双照楼”,是全园赏景佳处。
“听橹楼”“魁星阁”两楼间有阁道相通,“藤花舫”为一旱船造型,这些建筑灵巧别致,各具特色。
“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采用透雕手法,雕镂技艺极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给人以浑厚大气之美,据传该罩为明代遗构。
“筠廊”东壁有“抡元图”碑,上有沈氏夫妇跋文。
是图因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而弥足珍贵,加园主夫妇真迹其上,益显此碑珍珍可贵。
西花园有“织帘老屋”、“藏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
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城曲草堂
唐李贺诗:“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
女牛,指牛郎织女。
城曲,即在弯。
耦园居城东北隅,故以城曲命名。
此处为东花园主体建筑,横跨园内北端,高大宏敞,居中三间为厅堂。
系园主宴请宾客之处,内悬梁同书书“城曲草堂”匾额,纱格上有字对:“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红木陈设悉按厅堂传统布局,前有月台,面对黄石主山。
下图是黄石假山北立面。
东花园黄石假山,无论是堆叠手法还是造型构景,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业内评价甚高,称其为“吴中之冠”,是研究园林叠山理水的经典之作。
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
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水面,是全山最精彩处。
主山北侧,竖大石数排,结构似巨石自然风化剥裂,给人的险峻,苍劲感。
悬葛垂萝,堪与真山媲美。
邃谷
邃,深远意。
此处隐指山谷曲折幽深。
园内黄石主次两山,依此谷一辟为二又呵成一气,增添了山体变化。
东花园南北两部分又凭此通道连接,兼观赏与实用于一体。
双照楼
王僧孺悔文:“道之所贵,空有兼忘,行之所贵,真假双照。
”沈氏好道书,故以道义名之。
此楼位于城曲草堂东端,三面临窗,面南而立,可得日月双照,为赏景佳处。
宛虹杆一景
□,虹的变体字。
杠,小桥。
李果涉园杂咏诗云:“一桥宛垂虹,下映春波绿。
倒影逼游人,此景迥超俗。
”此桥横架受月池中段,全园唯此一桥,东花园中心景观凭此增色。
耦园筠廊
筠,新竹。
廊位退居东花园东侧,南达吾爱亭,北接双照楼,西沿受月池。
廊伴植丛竹,漫步廊间,山池秀丽风光尽入眼帘。
听橹楼
陆游诗:“参差邻舫一齐发,卧听满江柔橹声。
”旧时娄门一带,极繁华,船舶往来不绝。
此楼位于东花园东南隅,三面临窗,逼近城壕,外隔娄江,可闻阵阵橹声。
极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