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贫困问题..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复习材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材料第一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1、1942年英国发布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渊源包括:基督教教义、重商主义经济学。
3、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主要有:灾害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定人群救助、临时救助。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强化了自愿受助。
5、现行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先征后返增值税。
第二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1、在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代表性的四大主义分别是: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就要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社会福利社会化。
6、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社会办。
8、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其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
在国外,第三部门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部门的总称,在国内主要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
12、对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社团、社工以及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去实施的。
15、市场经济学说中的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结果公平。
18、社会救助主要是满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则主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1、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生活保障政策。
社会救助时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4、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助、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等。
12、依据救助手段,社会救助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高中地理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A:人类社会,B:物质、能量,C:废弃物,D:环境。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1)城乡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地区以生态破坏为主。
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1.环境问题的产生4.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
(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组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4.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知识点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消除贫困(1)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如下。
5.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的区分方法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着眼点和强调重点不同,可总结如下。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农村题材小说集,旨在揭示农村社会的黑暗与落后,呼吁农民觉醒与反抗。
全书分为十二个独立篇章,每一个篇章都深入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对每个篇章的概括与简要分析。
第一章《故乡》本篇以作者的故乡为背景,通过对于乡土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社会的贫困、艰辛和人们的无知。
作者表达出对故乡的懷念,同時也批判了當時社會對于農民的遭遇等。
第二章《春》作者以自己生长的村庄为原型,描绘了农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着重刻画了农民在朝夕相处中,尽管生活困苦,却仍然保持着朴实善良的品性。
同时呼吁农民要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农村现状。
第三章《刨花油》着重描绘了农村中贫苦家庭的辛酸与无奈。
小说通过对一个家庭的生活细节展现出人们的贫困和困境,以此探讨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差异。
第四章《风波》本章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为线索,通过冲突和阶级斗争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动荡和不公。
第五章《假⾃⾃以為》通过一个善良农民的命运,作者呼吁人们要正视农民的困境,反思社会现实。
第六章《荥阳的冬天》本篇通过对于一个农村的春节庆祝描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习俗和向往。
同时也透露了农民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
第七章《无名花儿》以一个农民的女儿的一生为主线,揭示了农村女性的命运和社会对于妇女的不公待遇。
第八章《典型的土改》以土地改革为背景,描述了一个乡村的各种力量和矛盾。
揭示了土地改革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解放,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混乱和矛盾。
第九章《庙》本篇通过庙宇文化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宗教迷信和人们盲从的倾向。
第十章《之一炉火》通过一个乡村工人的形象,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工人的辛酸和压迫。
第十⾃章《悲剧的卡车》述说了农村人民在动乱时期的不幸遭遇,将人们的苦难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十⾃章《田舍四月》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鲁迅以温和的笔触表现了乡农的淳朴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之,鲁迅的《乡土中国》通过描绘农村社会百姓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大小问题,批判了旧社会的陋习和不公,呼唤着人们的觉醒与对抗。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第一章精准扶贫的概念与历程精准扶贫是指根据贫困程度、原因、特点和地域差异,通过识别贫困人口,开展精准施策,实现扶贫对象精准化、扶贫手段精准化、扶贫资金精准化、扶贫成效精准化的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的理念和策略是贯彻我国发展不留一人、不落一村的方针,实现全面脱贫的必由之路。
精准扶贫的出现,是中国在精准识别贫困群体、精准投入扶贫资金、精准开展扶贫工作等方面的尝试和创新。
中国精准扶贫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2000年至2011年: 初步探索。
精准扶贫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扶贫工作指导纲要》中,随着实践的推进,各部门逐渐关注精准扶贫。
2. 第二阶段,2012年至2014年:理论地位确立。
中央政府先后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和《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正式成为国家扶贫政策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
3. 第三阶段,2015年至2019年:精准扶贫全面铺开。
中央政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了历史性扶贫目标,全面进入精准扶贫实施阶段。
4. 第四阶段,2020年至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精准扶贫的模式和实践成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二章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与价值1. 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是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的必要措施,同时决定着全局社会公平与稳定。
2. 加强国家凝聚力和识别度。
中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口号,赢得了国内外人民的高度赞誉,给中国的形象赢得了国际声誉,并加强了国家凝聚力。
3. 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乡村兴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第三章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与模式1.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各地制定具体的识别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拓宽精准对象,中央财政作为主要推动方,逐渐建立财政扶贫评估指标体系和财政扶贫专用信息平台,确保扶贫对象达到精准要求。
2. 精准投入扶贫资金。
结合地方经济形势,将资金投放到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定期跟踪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改革开放简史第五章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简史第五章内容摘要改革开放简史第五章内容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开始于1978年,以开放和改革为主要目标。
不久之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切使得改革开放成为了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本文将概述改革开放简史第五章内容摘要。
第五章的主题是“一步一步地改革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组织”,这一章主要记录了改革开放运动期间全国农业生产方式上的许多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农村生活是十分困难和贫困的。
农民的生活收入非常低,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农民们的生产环境相当糟糕,低劣的生产条件导致了低产量和低收益,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着重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组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计划包括发展现代化农业、补贴农村农民、优化农村土地的使用、简化农村行政管理等等。
与此同时,政府还直接投资支持农村中小企业,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这些计划成功地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使得许多人得以留在家乡生活和工作。
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所享受到的改革政策的好处。
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促进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政府的计划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优化。
因此,农民们通过更加高效的耕作技术使得自己的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这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这种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人们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总体而言,本章的主题是政府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如何为农民提供支持促进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当中还有关于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和优化土地利用等实质问题的讨论。
今天的中国,已被国际社会誉为全球最有经济活力的国度之一,而农村是这个活力的来源之一。
可以说,这些改变对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加机会,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内政办字[2005]1号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内政办字(2005)1号2004年12月3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管理工作,提高低保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城市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民政部关于严格规范低保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民电〔2004〕95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结合自治区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实施城市低保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二)属地管理的原则;(三)政府保障与法定赡养、扶养和抚养相结合的原则;(四)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原则;(五)对城市困难群体实行重点照顾、分类施保的原则;(六)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七)公开、公正、公平、真实的原则。
第三条旗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和审批工作;街道办事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初审、入户核查、低保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根据旗县(市、区)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低保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承担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入户调查和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各级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建、统计、审计、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电力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城市低保机构和职责第四条盟市、旗县(市、区)民政部门均要设立低保机构,要按本地低保人数的一定比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社区社会工作分章练习题(XX2-1)
《社区社会工作》练习题第一章社区概念与社区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承认社区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的时间是()。
(P1)A.1960年B.1961年C.1962年D.1963年2.一般认为,“社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 )。
(P3)A.滕尼斯B.帕克C.罗吉斯D.伯德格3.菲利普在《概念到应用》中界定社区的概念时主要强调的社区要素是()。
(P5)A.地域、人群的汇集以及人群之间的互动B.共同利益、共同地域和简单群体C.特定地域、共同实现的多员目标、群体D.区域空间和人们的互动关系4.社区活动的主体是()。
(P7)A.地域B.人口C.公共设施D.社会组织5.把社区分为工业区域、农业社区、商业社区、文化社区、旅游社区等的标准是()。
(P10)A.社区结构及特点B.社区功能C.社区空间位置D.社区经济发达程度6. 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P13)A.社会化功能B.经济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社会福利功能7.关于社区服务,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P16-17)A.从具体执行者看,社区居民是社区服务的主体B.从服务方式看,社区服务是群众的自主性和自助性活动C.从服务性质看,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D.从过程看,社区服务是一种程序8.社区服务的内容囊括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一论断强调的是社区服务的()。
(P19)A.非营利性B.地域性C.专业性D.综合性9.社区文化的特点主要是()。
(P30-31)A.地域性、包容性、网络性B.多样性、复杂性、包容性C.地域性、共享性、网络性D.多样性、包容性、网络性10.“发展第一战略”所确立的主要目标是()。
(P33)A.经济增长B.文化普及C.社会全面发展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的美国学者是()。
(P39)A.帕克B.F.韩特C.滕尼斯D.R.林德与H.林德夫妇12.最早进行中国社区研究的学者是()。
第五章 生产社会救助
二、印度的生产社会救助
(一)进行土地改革,增强资源基础 (二)农村综合开发计划(IRDP,1979) (三)农村青年自谋职业培训计划(1979) (四)农村妇女和儿童开发计划(1982) (五)农村无地者就业保证计划(1983) (六)全国农村就业计划(1980) (七)农村工资就业计划(1989)
(三)GB模式的主要特征
(1)股份制银行 (2)只向贫困户贷款(妇女),无需抵 押担保 (3)小额度、短期贷款,分期偿还 (4)连续性贷款服务 (5)联户贷款,联户担保 (6)每周中心会议制度 (7)心要的小组储蓄基金 (8)利率市场化 (9)程序简单化,活动公开化 (10)重视培训,强调自愿、互助、平等
3.信息扶持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救助帮困数据库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3)对贫困农户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 (4)国际合作
二、城市生产社会救助
“新贫困”的出现: 首先,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关、 停、并、转和破产现象,下岗失业人员。 其次,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大量市场竞 争力弱的人面临失业。
第五章 生产社会救助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生产社会救助的 特点和原则,以及我国与国外相关制度 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产社会救助概述
一、基本内涵
生产社会救助是指对有一定生产经营能 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技术、信 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 活动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一)实施意义
是我国生产社会救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有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 社会稳定。 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带动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最全汇总第一章绪论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5、如何评价市带县的体制?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1、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区域基础是什么?3、评述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
4、试举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5、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6、以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者是你所了解的城市)为例,简述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1、如何完整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2、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3、如何用资本三次循环来解释城市化的过程?4、如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来解释我国的城市化?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6、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7、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8、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分析我国旧城改造与郊区化的实践。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简述1949年以前中国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4、评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5、评析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6、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的差异及其主要对策。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1、简述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
2、用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来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
第五章 政策问题的认定剖析
(二)尼尔森的四阶段模型
(1)议题确认; (2)议题采纳; (3)议题重要程度排序; (4)议题持续。
(三)金登的信息流模型
金登在1984年提出的议程建构的三大源流: 问题溪流、政策“原汤”(政策源流)和政 治源流,这三大源流彼此独立,具有各自的 动力机制和特点。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分析及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外部创始模型 ( Outside initiation model)
由非政府团体或者个人提出,经由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公众压力 进入政府议程.
政治动员模型 ( Mobilization model)
由政治领袖创立议程,扩散进入公众议程,以期获得公众的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部创始模型 (Inside initiation model)
外在的引发机制包括:
(1)战争; (2)武器技术的重大发展; (3)国际冲突; (4)世界性联盟的格局发生变化。
具体引发机制:
1.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 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往往会使形势发生逆转,从而成为社 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2.抗议活动(包括使用暴力手段) 抗议活动是一种激烈的利益表达形式,往往带有某些反 常规的行动特征。 表现形式有示威游行、静坐斗争、绝食抗议、暴力冲突、 武装对抗等。 抗议活动说明社会问题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只 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平息由抗议所引发的混乱局面。
例外:有时社会问题也有可能越过公众议程直接 进入政府议程,决策者有时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并把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二、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 1.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关于小学贫困生认定办法(精选5篇)
关于小学贫困生认定办法(精选5篇)小学贫困生认定办法5篇第一篇:小学贫困生认定办法贫困生认定及管理办法一、贫困生资格认定国家标准4、家庭年收入为家庭所在地居民最低平均生活水准线以下的城市下岗职工子女,下岗职工应由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单位效益不好的应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5、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学生,须由所属乡镇出具盖章的证明方为有效;6、因家庭发生突然变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7、自身遇到意外伤害或因患严重疾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
二、贫困生资格认定标准分为贫困和特别贫困两个档次(一)、贫困生能勉强支付个人生活基本费用,但无力支付学习费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认定为贫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贫困的参考条件:2)城镇下岗职工且未再就业子女;4)直系家属长期患病治疗的;6)家庭遭受较严重灾害的一般贫困家庭子女;7)多个子女同时就读的家庭子女;8)其他家庭经济存在较严重困难的。
(二)、特困生1、完全无支付学习费用,且支付本人生活费用都非常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认定贫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特困的参考条件1)烈士子女;2)父母或学生本人残障;4)城镇双下岗职工且未再就业子女;5)直系亲属患重症,需长期自费治疗的;6)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7)受灾的贫困家庭子女;8)其他存在特殊经济困难的。
三、经查实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得认定为贫困(或特困):1、在校学习期间行为不端正,如:吸烟、酗酒、大吃大喝等有悖于《大学生行为准则》者;2、存在超过一般同学的高档消费现象3、经常出入经营性网吧、通宵上网;4、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者;违反学校纪律受校规校纪处分者;5、因个人学习不努力在学年内有3门以上(含3门)课程不及格者;6、被学校通报批评3次以上(含3次)者;7、弄虚作假谎报家庭经济困难者。
贫困生认定及管理办法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育人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特制定本办法。
5.城市问题
2、类型 经济型(从事劳务活动的流动人口;所占比 例最多,达总流动人口的60-70%;从事建筑、 运输、务工、经商、修理服务等经济活动) 旅游型(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 公务型(从事国家或集体公务活动的人口; 居住在招待所、旅馆、饭店;居住时间短暂, 人数较多,不同城市形成不同规模) 探访型(探亲访友、休假、看病的流动人口; 有较稳定的住所,有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流动人口居住最长最稳定的一部分)
(一)城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中国城市老年人口绝对数庞大,增长速度快。中国 人口将从低速老化进入急速老化的过程。 据预测,到204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突破4亿,占 全国总人口的30%。城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到 2030年,北京市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 老年人口。 2、80岁以上的老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3、老年人口抚养比逐步上升,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据预测,从1982年到2032年,北京老年人口抚养比将 从13%上升到53%,平均每年增加0.8年百分点。 4、劳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明显。 以沈阳为例,45岁至59岁人口所占比例,1953年为 15.3%,1964年为18.3%,1982年为22%,1987年上升到 24%。劳动年龄上限上口逐年增加。劳动力日趋老化。
城市社会问题的结果具有社会性; 不良影响/发展威胁/人口膨胀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手段必须是社会性的; 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城市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变迁的产物
平衡与稳定 社会结构失调/体制冲击 系统功能:正功能、负功能 城市病态 城市发展速度越快,社会问题越多。
二、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
(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的影响
第五章贫困救助
第五章贫困救助学习要点:1、贫困救助的主要内容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廉租房制度4、医疗救助5、农村五保制度第一节概述一、贫困救助的概念贫困救助是针对社会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救助,目的是解除贫困者的生存危机,确保其维持起码的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1、保障生活权的原则2、普遍性原则3、以贫困线为标准的原则4、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三、贫困救助的主要内容(一)最低生活保障(二)住房救助(三)医疗救助(四)教育救助(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第二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在城镇,以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基础,将广大职工、干部及其家属的生、老、病、死都和单位及政府相关联;在农村,随着农业合作化层次的逐渐提高,特别是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后,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家庭保障构筑起农村社员的保障网。
还有少量的漏网成员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增养人或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在城市主要由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或接受政府定时定量救济,在农村则由集体供养.吃“五保”。
因此,新中国的传统救济对象是非常有限的,这项制度的重要性也就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国际的普遍关注。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在农村。
通过有计划的反贫困工作,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为贫困线),降至1985年的1.25亿(200元/年²人均),再减到1993年的8000万(400元/年²人均)。
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无论衣实践成效上.还是在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为城市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城镇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渐次深化,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风暴等的影响,引发了城市社会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五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五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五章第五章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开放政策,引领着中国走向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本章将围绕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进行论述,为读者提供对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全面认识。
一、改革的呼声改革开放的呼声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环境。
在此期间,中国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经济滞后、政治僵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痛苦,人们渴望着政治上的变革以及经济上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的历程起步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
随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上的深刻改革的开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包括农田改革、农村工业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关键之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80年代中期,中国逐渐放开经济体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进外资并进行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四、富民政策的实施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力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改革、城市化进程、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广大群众从中受益。
五、对外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成为了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
此外,中国还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六、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发展水平也大幅提升。
5第五章 社会救助
2.孤寡病残救助工作 . 据统计,1991年孤寡病残人员共约447万人,其中,101 万人在城镇,占总数的23%,316万人在农村,占77%, 得到救助有348万人,占总数的78%。 “五保对象”(保吃、穿、住、行、医、葬)有集中供养 (敬老院)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 特殊救助对象:主要是符合政策规定的精减退职老职工以 及党中央、国务院规定的特殊救助对象,这部分救助对象 约76万人,占被救助人员总数的21%。 3.城乡贫困户救助工作 .
当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把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 格尔提出的“恩格尔定律”,作为确定一定生产 水平力下的最低生活水平的理论依据。 食物支出与家庭收支成逆相关的情况,被称为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 59%以上,属于生活贫困的家庭, 50%—59%之间,属于勉强度日型家庭 40%—50%之间,属于小康生活水平 20%—40%之间,属于富裕水平 20%以下,属于最富裕水平
2. 自然灾害救济的特点 (1)救济的对象是在自然灾害中生活无着落、 失去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 (2)自然灾害救济提供的是保障灾民最低限度 生活的急需物资和资金。 (3)救济一般是通过社会救济形式进行的,其 形式主要包括发放救济款和救济物资。
3. 自然灾害救助的形式 自然灾害救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 (1)国家救助 国家救助是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其中, 中央政府承担灾害社会救助的主体责任。 (2)生产自救 生产自救这种形式主要是灾区群众通过自力更生, 发展生产,达到克服困难,增加收入,实现自我 救济的目的。
(4)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用赈济资金为有劳动能力的救 助对象开拓就业机会(主要是修建公共工程,如 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修建码头、修堤筑坝、整 修公园、筑路、植树等),使他们通过劳动取得 收入维持生活。其方式既有赈款(以现金支付工 资),也有赈谷(以粮食、食品支付工资)。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章:城市化的定义和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以及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面积的扩大。
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经济效益1. 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化可以促进资源的集中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
2. 城市化带来就业机会: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这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第三章:社会影响1. 社会结构的改变:城市化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后,城市人口的比例增加,农村的人口减少,从而导致社会结构的不平衡。
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社会福利不均等。
2. 社会服务水平提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扩充,社会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医疗和教育资源更加均衡,社会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四章:环境影响1. 自然资源的消耗:城市化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如能源、水资源等。
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增大,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环境污染的加剧: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加速了环境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和交通尾气排放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第五章:文化传承与变迁1. 城市多元文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城市中,城市成为不同文化的交汇处。
人们通过文化的交流和溶合,形成了新的多元文化景观。
2. 习俗传承的转变:城市化对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随着年轻人流入城市,他们繁忙的生活节奏和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习俗的传承。
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漠,但也有一些被重新定义和发展。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
幼儿园资助贫困课教案范文第一章:了解贫困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贫困的概念,知道贫困是什么意思。
2. 培养幼儿关爱贫困人群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贫困的定义:向幼儿解释贫困是指生活困难,缺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
2. 贫困的原因:让幼儿了解贫困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疾病、失业等因素造成的。
3. 贫困的影响:贫困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教育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活动:1. 讲解贫困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让幼儿理解。
2.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贫困的原因和影响。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贫困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对贫困原因和影响的认知。
第二章:关爱贫困人群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内容:1. 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让幼儿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困难和挑战。
2. 关爱的意义:向幼儿解释关爱贫困人群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3. 关爱的行动:让幼儿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关爱贫困人群。
三、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
2. 讨论如何关爱贫困人群,例如捐款、捐物、关心等。
3.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艺活动,制作小礼物送给贫困人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贫困人群生活状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对关爱行动的认知和实践。
第三章:感恩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感恩,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2. 培养幼儿的善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意义:向幼儿解释感恩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感恩。
2. 感恩的对象:让幼儿了解应该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3. 感恩的行动:教幼儿如何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感恩的意义。
2. 引导幼儿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学会感恩。
3.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身边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征: + 1. 区域性特征
+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
于内陆地区、“三线”地区、计划经济色彩仍然 很浓的地区。有数据显示,中部地区的贫困发生
率为4.42%,西部为3.03%,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只
有1.454%。
2.行业性特征
+ 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贫困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城市贫困化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
2、国企改革下岗职工
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是第二部分人。离开原岗位之后,他们 因为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很难找到工作。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 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 速度锐减。从1996年以来的三年中,国有单位已精减了 2700万名职工,相当于1996年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5%。城镇 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削减人员的趋势预计将会继续下去。 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 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 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 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 因。
+ 二、城市贫困问题的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 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 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 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 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 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 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 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 ,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3、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
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被普遍称为‘蚁族 ’,他们的收入不能支撑日常生活。随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 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 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 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38万人,2016年毕 业生人数达750万,10年时间数量翻倍。
城市新贫困的“新”,主要是为了突出当前 的城市贫困有别于中国的农村贫困,也有 别于中国传统的城市贫困。 农村的贫困更多是与长期的二元社会制度设 定和政策安排有关;传统的城市贫困更多 是“三无人员”的贫困;城市新贫困,明 显区别于前两者,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和 制度变迁的特征,并深深打上了改革开放 后体制转轨的烙印。
城市新贫困指的是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出现的、因社 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和产业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而诱发的贫困。在计划经济为主导 的旧体制下以单位为主体的福利功能的瓦解,以 及相应的社会保险机制的空白,造城成了大量的 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出现。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 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国,社 会转型产生了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冲击,下岗、失 业、农民工、外地打工者,形成了城市“新贫困 ”人群。
2 、还有学者认为城市贫困就是城市居民中的 家庭或个人,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 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或社会可以接受的 最低标准。 这个定义所涉及的外延可能比较狭窄,因为 事实上当前流入城市的为数不少的农民工 实际上也是城市贫困人群的来源之一,他 们由于工资水平低,不享受城市社会保障 ,常常也陷入贫困的深渊。不过这个定义 基本上把贫困的状态和贫困的两种性质(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界定清楚了。
城市新贫困的特征:
其一, 是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并存的贫困。 其二,是再生性和被动性的相结合的贫困。 其三,是失业型和失业者居主体的贫困。 其四,是离散性和边缘性相伴生的贫困。
+ 中国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旧”贫
困人口相比,有三点明显的差别:
1.城镇中“新”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远比“老” 贫困人口要多。 2.新城镇贫困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城镇地区的收 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贫富 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3.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 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工作能力并且愿 意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机会。
+ 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
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贫困人口比重较高。享受低保的绝对贫困 人口在东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约6.34%; 其次是西部地区,为5.91%;再其次是中部 地区,为5.12%;东部地区最低,仅占1.28% 。可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绝对贫困人 口越少。结合比例法估算,东部地区城镇 贫困人口大约756万人,中部1657万人,西部 1717万人,东北地区845万人。
+ 一、城市贫困
+ 二、城市贫困问题的背景 + பைடு நூலகம்、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
+ 四、原因分析
+ 五、理论解释
+ 六、解决办法
+ 七、未来预测
+ 一、城市贫困
+ 关于目前城市贫困的两种观点:
1 、有学者认为,城市贫困就是城市社会的贫 困。 这个定义显然过于宽泛和模糊。城市贫困人 口到底是专指城市非农业贫困人口还是包 含了农村的流动人口?
+ 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1、进城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是典型的城市贫困人口 。 农民工的特征: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三)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 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四)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 更倾向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
+ 三、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事实及特点
城市贫困人口约5000万
此次估算是按照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 计算的。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截至 2009年底的城镇人口数为6218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为17175元。 另外,从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和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的调 研情况看,城市贫困人口比例在7.5%~8.7%之间。 根据数据,以8%的比例采用比例法计算,目前中国城镇 贫困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 数的2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