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五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本节课将深入讲解色彩的原理、色轮的使用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能够识别色轮,并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美感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轮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原则。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色轮模型、颜料、画笔、画纸、教学PPT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美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其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介绍色轮的使用方法,阐述色彩的搭配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幅简笔画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完成一幅富有美感的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2. 色轮的使用方法3. 色彩搭配原则4. 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仍有待加强,个别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存在配色困难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审美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2. 色轮的使用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1. 同类色搭配:选择色轮上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与橙、蓝与绿等,使画面和谐统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第一节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一、艺术于美术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1、从精神层面;2、活动过程层面;3、活动结果。

艺术活动:是大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艺术的功能:1、审美价值;2、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和陶冶功能;(3)娱乐功能等。

艺术分类:依据艺术形象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依据美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依据美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

美术这个专用名词,在中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艺术”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科学;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二、关于美术的起源学说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

(一)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二)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游戏说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也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游戏也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三)表现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发生的主要动因。

持这一理论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2版配套精品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2版配套精品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2版配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2版第3章,详细内容围绕“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进行展开。

主要涉及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及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搭配原则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重点:色相、明度、纯度三大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纸、教学PPT等。

学具:彩色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幅具有丰富色彩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颜色和搭配。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及作用。

(2)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相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一幅色彩搭配得当的画作,分析其色彩搭配原理。

(2)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颜料等材料,让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搭配原则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色彩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搭配原则:相似色、对比色、互补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色彩搭配合理,具有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色彩素材,进行创作。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3首页授课顺序专业及班级12级学前班3授课日期讲授课题 3.1-3.3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教学要求】了解有关儿童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掌握儿童美术发展及特点,使学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教学难点】对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阶段理论的把握。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儿童从很早的时候就萌发了制作活动的意愿,从撕纸、反复地玩弄手中的泥块,到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平面的或者立体的作品,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

可是,与绘画教育研究相比,人们对儿童手工的研究却非常少。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1) 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1. 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活动的快感,体验着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2.基本形状期(4—5岁)这时的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3.样式化期(5—7岁)(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1.探索时期(2—4岁)该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2.直觉式的创作(4—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作品已表现出基本的朱执行,造型为半抽象,作品以平面、重点式的呈现为主。

其特点是: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特征表现: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及细部质感的表现1、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术形式和风格,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习惯,提高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2.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形式欣赏、内容欣赏、技术欣赏等。

3. 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写实、抽象、卡通等。

4. 我国优秀的美术传统文化:国画、剪纸、泥塑等。

5. 国际美术大师及作品欣赏:毕加索、梵高、莫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教学展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2.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意见,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实例分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欣赏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八、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2. 掌握适合幼儿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具:幼儿美术教材、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设有美术创作区。

二、教学内容1. 美术教育目标引导幼儿认识美术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和美感,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2. 美术教育原则趣味性原则:以游戏的方式引入美术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个性化原则: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和创作。

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教授美术知识和技能。

3. 美术教育内容绘画:学习基本的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

手工:通过折纸、剪纸、泥塑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

欣赏:欣赏幼儿美术作品和名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3. 创作实践: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欣赏:组织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幼儿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作品欣赏和幼儿的自我表达,了解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感受能力。

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开展幼儿美术作品展览,让家长和同伴共同欣赏和评价。

组织幼儿参加美术比赛或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信和积极性。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教学,增进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理解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45分钟)第二环节:教学内容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包括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观察力等。

2. 教师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兴趣导向、游戏化教学、个性化指导等。

第三环节:实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实例中的教育方法和创新点。

三、实践与反思(45分钟)第四环节:实践练习(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乐趣。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第五环节:小组分享与反思(15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总结与评价(15分钟)第六环节:教学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七环节:学生评价(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

2. 学生可以参与实际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如志愿者教学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合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因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美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

2. 掌握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与方法。

3. 学会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美术教育活动。

4. 提高自身组织与实施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教育的概念与作用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3. 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5.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组织与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及评价与反思。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有效的美术教育活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教育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美术教育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活动。

3. 实践操作法:分组进行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材料:精选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案例4. 实践活动材料:纸张、画笔、彩泥等美术用品5. 评价工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表格六、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前儿童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美术教育的概念、作用、基本原则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美术教育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案例,理解美术教育的实施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美术教育活动方案,关注活动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广播电视大学新编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学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学前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幼儿美术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属于限选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运用幼儿美术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掌握;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求全面系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音像教材的制作要做到形象、活泼,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尽可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3、收听收视录音录像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文字教材的预习,课后布置必要的思考题或作业。

提倡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以巩固所学知识;4、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的统一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求一般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掌握”既要求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论述题等题型进行考核.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一、课程的基本结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内容定为10章.二、学时分配比例本课程为3学分,课内学时5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执教人:王小虎(讲师)学前教育学院学前儿童美术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美术含义及其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意义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论证教学时数:2学时考试或考查方式:搜集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教学程序:一.什么是美术艺术: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文学、戏剧、音乐、影视等。

广义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美术:专指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美术特征:造型性、静止性、表现媒介的特殊性。

二.美术的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三.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指的是3--6、7岁的幼儿所从事的美术造型活动和欣赏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表达他们的生活经验愿望想象和美感。

四.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意义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美术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美术学习符合时代和未来对儿童的要求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特点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美术创作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论证教学时数:2学时考试或考查方式:亲自制作一幅纸工作品教学程序:一、一般特点作品的物质材料、作品的形式构成、含义及表现意义、文化意义美术的形态:写实、形式、装饰二、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三、涂鸦期幼儿绘画的发展特征四种涂鸦线条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涂鸦线的实质:涂鸦是没有表现意图的画线活动,在涂鸦时,幼儿没有绘画构思和目的,只是一种动作练习,从结果上看,涂鸦的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不代表任何事物的。

四、象征期幼儿绘画的发展特征:这一时期,幼儿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的,构思过程也极不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笔后构思;2、实现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3、绘画内容转移;4、形象含义易变;5、易受他人影响(模仿)五、形象期幼儿绘画发展特点1、构思:构思讲的是创作中作者对绘画整体的思考活动,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形式方法的思考。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敏感度。

2.教学内容:-基本色彩知识和常用色彩表达。

-基本画笔用法和线条表现。

-幼儿绘画素材(如:动物、植物、水果等)。

-幼儿绘画构图和创作思路。

3.教学方法:-兴趣引导:通过观看图片和实物,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示范引导:教师示范作画,引导幼儿学习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个别辅导: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绘画经验和成果。

4.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颜色(目标: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通过观看彩虹图片,介绍基本颜色知识。

-利用卡片、玩具等实物,让幼儿认识不同的颜色。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简单的涂色练习。

-第二课:线条画(目标:培养幼儿对线条的敏感度和基本笔画的掌握)-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画作品,引发幼儿对线条的思考。

-分类和介绍常见的线条类型,如直线、弯曲线、曲线等。

-引导幼儿按照示范进行线条练习,如画直线、画弯曲线等。

-鼓励幼儿创造性运用线条进行画作创作。

-第三课:动物绘画(目标:培养幼儿对形状和组合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物绘画作品,引发幼儿对动物形象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形状和特征,进行口头描述。

-教授基本的动物形状绘画方法,如画圆、画长条形等。

-引导幼儿创造性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第四课:色彩描绘(目标:培养幼儿对色彩表达的能力)-展示不同类型的彩色绘画作品,引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介绍常用颜料和画笔工具,示范使用不同颜色进行绘画。

-引导幼儿尝试使用颜色和色彩层次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幼儿创造性运用色彩进行绘画作品创作。

5.教学评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对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幼儿的作品表现和创造性。

6.注意事项:-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美术、学前儿童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概念;
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理解国内和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利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服务;
初步学会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
3.幼儿开始脱离实际物体在符号意义上进行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的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绘画发展之中。从最初的乱涂乱画,到画出一些符号和形状,再到把各种基本形状有选择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图像,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同时也在绘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不同的绘画类型对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儿童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旨在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 雕塑
雕塑可以用雕和塑的材料制作三维也就是立体的形象。雕是从整块的坚固材料上把多余的东西去掉,使剩下的部分形成形象,如泥塑、陶塑等。雕塑作品是具有实在体积的,它的特点是三维性。
3.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一种美术分类,通常又分为实用工艺和观赏工艺两类。
4. 建筑
建筑及人类的居所,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设施。
4.对学前儿童而言,美术还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理解:(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教学难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在美术绘画方法中主要运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艺术的门类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美术,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等艺术。

他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

那么美术在我们身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1)美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时时处处都有美术,它在社会中应用广泛。

例如:建筑、工商业、服装、居室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

A:日用品(例茶杯、壶、炊具、餐具)的造型审美。

B:机械制造专业,机械零、部件图的绘制、识读,零、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标准,实用,还应美观好看,(尤其是外部表面的零、部件)。

C:交通工具:汽车等色彩与外观审美。

D:商品包装外观E:广告业的装饰装潢。

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2)对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引导、形象思维的训练、感知能力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的概念。

作品展示与分析:教材插图: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

旨在向同学们展示美术的魅力,使同学们对“美术”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先简单介绍画家的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的探讨引入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说说对画中一些颜色和线条的感受。

2、在你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美术作品?3、有人认为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有可无。

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1)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如:油画、壁画、浮雕、陶瓷玉石雕刻等等。

(3)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美术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视的、静止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

(二) 美术的种类美术主要包括:1、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绘画可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从题材内容绘画可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从作品形式分,绘画可分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最有影响的画种;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

2、雕塑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雕塑可分雕和塑。

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胚体上,把多余部分删掉、挖凿掉。

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连接、构成所需要的形体。

从表现形式来分可分为圆雕、浮雕。

3、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

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是指那些摆设、欣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以审美为其的首要价值。

4、建筑艺术建筑是建筑物和构建物的统称。

建筑艺术:指按照没的规律,运用独特的建筑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

(三)学前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研究的有关论述1、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1)偶然的写实阶段:又称涂鸦期(2)不完全的写实阶段(3)知的写实阶段(4)视的写实阶段2、心理学家柏特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七个时期:(1)搔笔(2岁—6岁)a、无目的的线画b、有目的的线画c、模仿的线画d、局限的线画(2)线画(4岁)(3)记叙的象征主义(5岁—6岁)(4)记叙的写实主义(7岁—8岁)(5)视觉的写实(9岁—10岁)(6)压抑(11岁—14岁)(7)艺术的复活(15岁)3、哥仙修泰纳把儿童画分为五个阶段:(1)错画期(1岁—3岁)(2)图式期(3)对线及形发生感情的时期(4)想表现得象实物的时期(5)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4、布莱德拉把“错画”和“空想的象征表现时期”亦即儿童画渐具绘画的形象时期以后,分为三个时期:(1)概念画时期(2)用线表现画的时期(3)以颜色构成空间画的时期5、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错画期(2岁—4岁)(2)前图式期(4岁—7岁)(3)图式期(7岁—9岁)(4)写实初期(9岁—12岁)(5)拟写实时期(12岁—14岁)6、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涂鸦期(1岁—2岁)(2)象征期(2岁—3岁)(3)定型期(3岁—7岁)(4)写实期(7岁以后)(四)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作品展示与分析:(1)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是在用色,笔调方面比较凌乱、抽象;把从外面看不到的而里面有的东西也画出来;有的画桌子把四条腿都画上而且一样长;给花画上眼睛;人的胳膊会很长很长等等。

(2)幼儿心理及生理的发展,决定着幼儿在画画时采取的方法。

先画哪里,后画哪里,怎么画?每个小朋友会各有不同。

幼儿认为物体大小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重视程度来确定的。

比如,画骑自行车人的腿要比不骑车人的腿要长,因为,腿要用劲。

画踢毽子人的腿要比不踢的腿要长,画晾衣服人的胳臂,是根据需要画多长能够着晾衣绳就画多长,不是按正常人的比例去画的。

1、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1)涂鸦期(2—3岁左右) 属于无目的地乱笔画。

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常常是五个手指头抓着笔(如粉笔、蜡笔等较粗易抓住的笔)在纸上乱涂乱画些杂乱的线条,这是缺少视觉控制的肌肉运动,无明确的作画意图。

涂鸦后期,出现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另一种颜色笔涂画。

(2)象征期(3~4岁左右) 象征期是在涂鸦期基础上的进步。

其特点是乱线条略有减少,开始有了简单的、不太明确的构思,偶尔也能有意识地画出一个类似某种东西的图像,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往往会遗漏部分特征,没有整体感,结构有时不合理。

从色彩上看,此阶段的幼儿画面上颜色的种类通常达到3—4种以上。

他们喜欢在每种物像上都涂上颜色,并开始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如树叶是绿色、树干是棕色。

(3)形象期(5—6岁左右) 形象期是幼儿开始真正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描绘周围事物和表现自我经验的时期,也是幼儿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在造型、色彩、构图方面较之象征期有了明显的发展。

从造型上看,能用较为流畅、熟练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其结构较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

从色彩上看,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

随着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提高,他们在涂色时,不仅能做到均匀涂色,而且能不涂出轮廊线。

从空间构图上看,这时的幼儿画中形象丰富,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还不能把握住分寸。

我们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提供不同条件,给予恰当的指导,促使幼儿的绘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

2、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1)拟人化。

指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

幼儿把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赋予整个世界,使之生命化。

同时,他们也觉得自己和它们更亲近,对它们易于理解和交流。

(2)“透明”画。

指幼儿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

这种透明式的画法,宛如幼儿的视线像X光一样穿透任何东西,所以也称为“X光的画法”。

(3)展开式。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

指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

也即画中的人物、事物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或左右展开的画法。

(4)夸张法。

指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却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

幼儿的“夸张”法实际上是他们画其所注意、所关心的事物、忽略了其他部分的“顾此失彼”的做法,是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缺乏比较和认识的表现,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在绘画领域中的表现。

(5)基底线。

幼儿往往在画纸的底部画出一条长长的线条作为地面的标志,把整个画面分成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所有地面上的物体都在基底线上排列成一排,表示这些物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注意:幼儿阶段是不需要“绘画技法”的,幼儿有自己“无师自通”的学习方式和“天生”的创造能力和条件。

我们成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自然“天赋”,重视利用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别干“统一”画法,抹杀孩子个性的傻事。

3、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引起绘画的兴趣工具的种类:有油画棒、蜡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毛笔、油画笔、棉签、彩色粉笔、印章、水墨、水粉等。

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

生活中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