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设计手册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SIMATIC ET 200MP 接口模块 IM 155-5 PN BA 设备手册说明书

SIMATIC ET 200MP 接口模块 IM 155-5 PN BA 设备手册说明书

SIMATICET 200MP接口模块 IM 155-5 PN BA (6ES7155-5AA00-0AA0) 设备手册设备手册接线 3Siemens AGDivision Digital FactoryA5E38017695-AB Ⓟ 08/2019 本公司保留更改的权利 Copyright © Siemens AG 2017 - 2019. 保留所有权利法律资讯警告提示系统为了您的人身安全以及避免财产损失,必须注意本手册中的提示。

人身安全的提示用一个警告三角表示,仅与财产损失有关的提示不带警告三角。

警告提示根据危险等级由高到低如下表示。

危险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将会导致死亡或者严重的人身伤害。

警告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可能导致死亡或者严重的人身伤害。

小心 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可能导致轻微的人身伤害。

注意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当出现多个危险等级的情况下,每次总是使用最高等级的警告提示。

如果在某个警告提示中带有警告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警告三角,则可能在该警告提示中另外还附带有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警告。

合格的专业人员本文件所属的产品/系统只允许由符合各项工作要求的合格人员进行操作。

其操作必须遵照各自附带的文件说明,特别是其中的安全及警告提示。

由于具备相关培训及经验,合格人员可以察觉本产品/系统的风险,并避免可能的危险。

按规定使用 Siemens 产品请注意下列说明:警告Siemens 产品只允许用于目录和相关技术文件中规定的使用情况。

如果要使用其他公司的产品和组件,必须得到 Siemens 推荐和允许。

正确的运输、储存、组装、装配、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是产品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

必须保证允许的环境条件。

必须注意相关文件中的提示。

商标所有带有标记符号 ® 的都是 Siemens AG 的注册商标。

本印刷品中的其他符号可能是一些其他商标。

bA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指导手册(概述及土建部分)

bA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指导手册(概述及土建部分)

第八节 强调做好分户验收工作的
五个结合
1、分户验收要与严格按照质量、工艺标准施工相结合 为提高分户验收一次合格率,减少多次返工浪
费人工、材料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认真向施工 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掌握质量标准 中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实测项目允许偏差值等具 体内容,掌握实现这些质量标准的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操作,工人和班组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自行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单位确定。
(2)根据分户验收确定检验批和内容的原则,确定每户住宅 和公共部位的分户检验批项目、以及检查内容和数量;
(3)根据分户检验批项目分别绘制抽查点分布图; (4)根据设计文件,和户型特点编制含有各种户型、不同设
计做法的户型做法表;
2、配备足够的质量检查人员和检查测量工具。质检人员要具 备相应资格,熟悉和掌握分户验收内容及方法,根据分户 验收在工程装修、竣工阶段工作量大的特点,安排和及时 调整质检人员及测量工具。
5、当砼结构、砌体结构、地面、装饰装修、通风等工 程分户检验批的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检查全部合格, 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 严重缺陷时(不合格点实测偏差,应小于允许偏 差的1.5倍),判为合格。当暖卫、电气工程分户 检验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检查全部合 格时,判为合格。
分户验收一般规定
分户检验批项目的划分
按照分户验收仅对竣工时可以观察到的工程 观感、使用功能、实测项目质量进行检查的 原则,对分户验收8个类别进一步划分,预 计涉及的分户检验批项目为58项。其中,初 装修预计涉及20项。
分户验收内容
分户检验批项目及内容的确定 分户验收时可根据工程实际,参照58项(初装修20项) 分户检验批项目,确定本工程涉及的分户检验批项目。 对于已确定的分户检验批项目,还应根据分户验收仅 对竣工时可以观察到的工程观感、使用功能、实测项 目质量进行检查的原则,确定分户检验批的检查内容。 可参考本手册所确定的检查内容。

德利多富BA92 BA93 BA93W液晶显示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德利多富BA92 BA93 BA93W液晶显示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BA92/BA93/BA93W 液晶显示器我们希望了解您对本出版物的意见。

如果您有任何建设性的批评建议,请将本页复印件发送给我们。

在此诚挚地感谢您的意见。

您的意见:Wincor Nixdorf Pte Lt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51 Lorong ChuanNew Tech Park #05-01A/BSingapore 556741E-Mail: ***************************************订购号:01750258137CBA92/BA93/BA93W 液晶显示器用户手册2014年10月版本文件提到的所有品牌和产品名称均为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版权所有 © 德利多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13未经明确授权,不得复制、传播或使用本文件或其内容。

违反者将承担损失责任。

保留所有权利,包括专利批准、实用新型或实用设计的登记产生的权利。

售完即止;可能会有技术修改。

目录简介 (1)从销售点到服务点 (1)主要特点 (2)关于本手册 (2)液晶显示器 (3)BA93 (3)BA93W (4)BA92 (5)操作面板 (6)USB接口 (6)屏幕菜单(OSD) (6)LED (7)开关按钮 (7)集成扬声器 (7)显示器上的触摸屏 (8)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9)基本信息 (9)触摸屏使用说明 (9)清洁说明 (10)电阻式触摸屏 (11)基本信息 (11)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 (11)触摸屏使用说明 (12)清洁说明 (12)磁卡刷卡器(可选) (13)如何操作 (13)清洁说明 (14)服务锁(可选) (15)RFID/NFC读取器(可选) (16)安装和固定 (17)拆箱和设备检查 (17)将显示器安装在台架上 (17)准备台架 (18)准备显示器 (18)安装台架 (20)控制器面板 (23)连接显示器 (24)符合人机工程的终端工作场所 (31)安装外围设备 (32)磁卡刷卡器,服务锁和RFID/NFC读取器 (32)安装在右侧(从前方看) (33)安装在左侧(从前方看) (35)屏幕菜单(OSD) (38)通过OSD菜单进行参数设置 (39)智能背光控制 (41)环境光传感器(自动亮度控制) (41)存在传感器 (42)技术数据 (43)尺寸 (mm) (44)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47)电阻式触摸屏 (47)磁卡刷卡器模块 (47)服务锁(iButton)模块 (47)RFID/NFC模块 (48)支持的分辨率 (49)BA92 (49)BA93 (49)BA93W (49)制造商声明和认证 (50)一般授权 (50)FCC认证A级声明 (50)安全认证 (51)能源之星 (51)用户信息 (51)安全信息 (51)质量保证 (52)维护说明 (53)回收 (53)缩写词索引 (54)简介从销售点到服务点BA92/BA93/BA93W将为您带来符合人机工程和客户友好的收银工作场所。

江森BA方案

江森BA方案

第一篇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第一章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总体介绍区检综合楼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楼高20层,地下1层,整栋大楼里分布着冷水机、电梯、高低压变配电柜、大量的空调风柜、照明配电柜、给排水泵等机电设备,设计定位为智能综合大楼,拟将该大楼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高水准的智能化大厦,以提高大楼的附加值,展示区检新形象,进而提供一个高效、舒适、节能、经济的办公环境。

这种情况下,分析业主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分析根据招标文件JCA2001-009Y的招标项目要求,并结合广西建筑智能化现状,区检综合楼是屹今为止整个广西所有建筑物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最高的。

因此,在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上,如何将各子系统的设计完美结合,这是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的侧重点,后面的章节将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区检综合楼的机电设备数量庞大,为了将这些设备有机的管理起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一方面通过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集中监视和控制,另一方面江森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机电运营维护商,借鉴国外多年机电设备运营管理经验,首次将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可行性方案提供给区检综合楼,使本方案不仅满足区检综合楼现在的需求,更加对以后机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的高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提高楼宇设备管理水平,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广西区检察院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事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繁重,这便要求一个极为舒适宽松的办公环境,以提高办公效率。

为此,我们在在对区检综合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时,将提高舒适性和高效率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环境参数调整到对人最舒适的数值,充分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真谛。

根据区检综合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要求(招标书JCA2001-009Y)、相关专业的国家标准及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将会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楼宇中管理系统的设计。

BA系统深化设计步骤

BA系统深化设计步骤

BA系统深化设计步骤发布时间:2022-07-16T02:25:23.41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3月作者:刘夏夏[导读] 随着国家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节能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引入BA系统刘夏夏广州市捍御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国家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节能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引入BA系统。

BA系统实施是否经济、系统是否高效与系统深化设计息息相关。

本文重点论述BA系统深化设计步骤,为系统深化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参考技术指导文件。

【关键词】BA;深化;步骤引言BA是所有智能化弱电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系统,牵涉的面广与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有着很多交集。

加之我国教育的专业分类造成弱电智能化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另其他专业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导致深化工作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BA系统深化设计进行概念性描述和总结,抛砖引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BA系统深化的步骤方法,希望能对更多的同行和初学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整体策略BA系统的施工需要其他专业施工配合度高,因此我们既需密切关注相关专业的施工进度也需要在恰当的节点提前通知相关专业做好配合事宜。

在详细介绍 BA系统深化步骤前,先来说一说BA系统深化的整体策略。

整体策略:明确BA系统监控范围、监控要求以及工作界面,关注相关专业施工进度适时介入沟通系统配合事宜,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追求绿色、经济建设。

BA系统的深化设计前先要做的是阅读招标文件、招标点表、设备监控原理图,通过此可以了解整个系统的情况。

弄清楚有哪些设备、第三方系统,这些设备监控要求是什么,第三方系统通过什么样的接口形式接入BA等。

其次在工程的施工时要密切关注各专业施工进度,需要其他专业提前配合做好的事项在他们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提出。

如在机电单位制造强电控制柜前需向机电单位提交“BA系统接口需求表”并开会签字确认,在中后期需要确认第三方子系统接口位置、通讯协议以及数据通信地址码等。

P-Bus产品设计培训手册(一)

P-Bus产品设计培训手册(一)

P-Bus产品设计方法(一)1.P-Bus概述及设计基础P-Bus产品是基于埃施朗PyxosIO总线的产品,与Lonworks总线可以无缝对接。

要了解P-Bus总线产品,首先要理解P-Bus总线,下面先介绍P-Bus(Pyxos IO)总线。

1.1 P-bus系统的概述P-bus系统是基于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的Pyxos嵌入式控制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总线技术,它是一种专门扩展I/O总线的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使得任何机器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智能的数字控制网络,它是一种低成本的、网络自安装的技术,而且能够和现有的基于GB/Z 20177的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技术结合,构成任意规模的自动控制网络。

1.2 P-bus系统的特点基于Pyxos 技术的P-Bus具有以下特点:(1)、自管理网络:Pyxos FT网络不需要特殊的工具或者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网络的配置,这能够降低网络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实现网络的即插即用。

(2)、自由拓扑网络布线:基于Pyxos FT技术的设备或组件之间相连接时,使用一对双绞线,支持多种灵活的连接方式:总线、星形、环形、菊花链形和任意的拓扑结构,这样的网络安装方式,可以减少材料和安装人员成本,此外,由于只使用一对双绞线,意味着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线路原因所导致的网络故障。

(3)、链路电源技术(Link Power): Pyxos FT技术,支持在一对双绞线上,既传输网络数字信号,又能传输24V的交流或直流电,也就是说,基于Pyxos FT 技术的设备,可以同时从通信数据线上取得工作电源。

这些特点,特别适合那些不能为设备提供本地供电方式的应用场合。

(4)、无极性的网络连接:Pyxos FT技术使用曼切斯特编码方式,采用双相PSK 调制,载波频率与通信位速率相同,即载波频率312.5KHZ,通信速率为312.5kbps,另外在波形的调制成形方面,充分考虑到使通信信号实现最小的反射。

机械设计手册_之_详细目录讲解

机械设计手册_之_详细目录讲解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1卷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第1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1-31常用资料和数据1-3字母1-3国内标准代号及各国国家标准代号1-4机械传动效率1-5常用材料的密度1-6松散物料的密度和安息角1-6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1-7摩擦因数1-8金属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1-10材料线胀系数αl1-10液体材料的物理性能1-11气体材料的物理性能1-112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1-122.1法定计量单位1-12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SI词头(摘自GB 3100—1993)1-12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摘自GB 3102.1~3102.7—1993)1-122.2常用单位换算1-30长度单位换算1-30面积单位换算1-30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31质量单位换算1-31密度单位换算1-31速度单位换算1-32角速度单位换算1-32质量流量单位换算1-32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33压力单位换算1-33力单位换算1-34力矩、转矩单位换算1-34功、能、热量单位换算1-34功率单位换算1-35比能单位换算1-36比热容与比熵单位换算1-36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36热导率单位换算1-36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之一(摘自GB/T 1172—1999)1-37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之二(摘自GB/T 1172—1999)1-38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383.1优先数系(摘自GB/T 321—2005、GB/T 19763—2005)1-383.2优先数的应用示例1-414数表与数学公式1-444.1数表1-44二项式系数np1-44正多边形的圆内切、外接时,其几何尺寸1-45弓形几何尺寸1-454.2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摘自GB 3102.11—1993)1-464.3数学公式1-51代数1-51平面三角1-55复数1-59坐标系及坐标变换1-60常用曲线1-61几种曲面1-65微积分1-66不定积分法则和公式1-67定积分及公式1-69微积分的应用1-70常微分方程1-74拉氏变换1-75应用拉氏变换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1-77传递函数1-78矩阵1-78常用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位置1-875常用力学公式1-895.1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公式1-89运动学基本公式1-89动力学基本公式1-90转动惯量1-92一般物体旋转时的转动惯量1-93常用旋转体的转动惯量1-1005.2材料力学基本公式1-101主应力及强度理论公式1-101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1-107截面力学特性的计算公式1-110各种截面的力学特性1-111杆件计算的基本公式1-119受静载荷梁的内力及变位计算公式1-123单跨刚架计算公式1-1445.3接触应力1-1475.4动荷应力1-151惯性力引起的动应力1-151冲击载荷计算公式1-153振动应力1-1545.5厚壁圆筒、等厚圆盘及薄壳中的应力1-155厚壁圆筒计算公式1-155等厚旋转圆盘计算公式1-157薄壳中应力与位移计算公式1-1575.6平板中的应力1-1605.7压杆、梁与壳的稳定性1-168等断面立柱受压稳定性计算1-168变断面立柱受压稳定性计算1-175梁的稳定性1-175线弹性范围壳的临界载荷1-180第二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1-18111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新一代精确铸造技术1-1812常用铸造金属的铸造性和结构特点1-190铸铁和铸钢的特性与结构特点1-190用灰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制造汽车零件和钢锭模的技术经济比较1-192常用铸造有色合金的特性与结构特点1-1943铸件的结构要素1-195最小壁厚1-195外壁、内壁与筋的厚度1-196壁的连接1-196壁厚的过渡1-197最小铸孔1-197铸造内圆角及过渡尺寸(JB/ZQ 4255—1997)1-198铸造外圆角(JB/ZQ 4256—1997)1-198铸造斜度1-199法兰铸造过渡斜度(JB/ZQ 4254—1997)1-199凸出部分最小尺寸(JB/ZQ 4169—1997)1-199加强筋1-199孔边凸台1-200内腔1-200凸座1-2004铸造公差(摘自GB/T 6414—1999)1-2005铸件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摘自JB/ZQ 4169—1997)1-2016铸铁件(摘自JB/T 5000.4—1998)、铸钢件(摘自JB/T 5000.6—1998)、有色金属铸件(摘自JB/T 5000.5—1998)等铸件通用技术条件1-209第3章锻造和冲压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1-2101锻造1-2101.1金属材料的可锻性1-2101.2锻造零件的结构要素(摘自GB/T 12361—2003、JB/T 9177—1999)1-211模锻斜度(摘自GB/T 12361—2003)1-211圆角半径(摘自GB/T 12361—2003、JB/T 9177—1999)1-211截面形状变化部位外圆角半径值(a)和内圆角半径值(b)(摘自GB/T 12361—2003)1-212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曲轴的凹槽圆角半径(摘自JB/T 9177—1999)1-212最小底厚(摘自JB/T 9177—1999)1-213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摘自JB/T 9177—1999)1-214腹板最小厚度(摘自JB/T 9177—1999)1-215最小冲孔直径、盲孔和连皮厚度(摘自JB/T 9177—1999)1-215 扁钢辗成圆柱形端尺寸1-216圆钢锤扁尺寸1-2161.3锻件设计注意事项1-2162冲压1-2182.1冷冲压零件推荐用钢1-2182.2冷冲压件的结构要素1-219冲裁件的结构要素(摘自JB/T 4378.1—1999)1-219弯曲件的结构要素(摘自JB/T 4378.1—1999)1-219拉深件和翻孔件的结构要素1-220铁皮咬口类型、用途和余量1-221卷边直径1-221通风罩冲孔(摘自JB/ZQ 4262—1997)1-222零件弯角处必须容纳另一个直角零件的做法1-222最小可冲孔眼的尺寸(为板厚的倍数)1-222翻孔尺寸及其距离边缘的最小距离1-222加固筋的形状、尺寸及间距1-223弯曲件尾部弯出长度1-223冲出凸部的高度1-223箱形零件的圆角半径、法兰边宽度和工件高度1-223冲裁件最小许可宽度与材料的关系1-223箍压时直径缩小的合理比例1-2232.3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 13914、13915、13916—200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摘自GB/T 15055—1994)1-224平冲压件和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1-224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 13916—2002)1-229 2.4冷挤压件结构要素1-230冷挤压件的分类1-231确定结构要素的一般原则1-231冷挤压件结构要素1-2322.5冷冲压、冷挤压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2323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摘自JB/T 5000.8—1998)1-235第4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1-2361焊接1-2361.1金属常用焊接方法分类、特点及应用1-2361.2金属的可焊性1-240钢的可焊性1-240铸铁的可焊性1-241有色金属的可焊性1-242常用异种金属间的可焊性1-2431.3焊接材料及其选择1-246不同焊接方法采用的焊接材料及其作用1-246焊条、焊丝及焊剂的分类、特点和应用1-249对焊条、焊丝及焊剂工艺性能的要求1-256不同药皮类型焊条工艺性等比较1-258选择焊条的基本原则1-260几种常用钢材的焊条选择举例1-261几种常用钢材埋弧焊焊剂与焊丝的选配举例1-266焊条的型号和牌号1-271不锈钢焊条型号表示1-273焊条、焊丝和焊剂1-2801.4焊缝1-304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及注法(摘自GB/T 5185—2005)1-304焊缝符号表示方法(摘自GB/T 324—1988、GB/T 12212—1990)1-305碳钢、低合金钢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摘自GB/T 985—1988)1-318不同厚度钢板的对接焊接1-322有色金属焊接坡口型式及尺寸1-322焊缝强度计算1-323焊缝许用应力1-3271.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摘自GB/T 19804—2005)1-329角度尺寸公差1-3291.6钎焊1-331各种钎焊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范围1-331钎料和钎剂的选择原则1-332钎料的选择1-333典型钎焊的接头型式1-334钎焊接头的间隙1-335钎料1-336钎剂1-3401.7塑料焊接1-343热塑性塑料的可焊性1-343塑料焊接温度1-343硬聚氯乙烯塑料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1-3431.8焊接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3442铆接1-3502.1铆接设计注意事项1-3502.2型钢焊接接头尺寸、螺栓和铆钉连接规线、最小弯曲半径及截切1-351等边角钢1-351不等边角钢1-353热轧普通槽钢1-355热轧普通工字钢1-356板材最小弯曲半径1-357管材最小弯曲半径1-358扁钢、圆钢弯曲的推荐尺寸1-359角钢坡口弯曲c值1-360角钢截切角推荐值1-3603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3—1998)1-360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1-3621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3622一般标准1-365 标准尺寸(摘自GB/T 2822—2005)1-365标准角度(参考)1-366锥度与锥角系列(摘自GB/T 157—2001)1-366棱体的角度与斜度(摘自GB/T 4096—2001)1-367莫氏和公制锥度 (附斜度对照)1-36860°中心孔(摘自GB/T 145—2001)1-36875°、90°中心孔1-369零件倒圆与倒角(摘自GB/T 6403.4—1986)1-369球面半径(摘自 GB/T 6403.1—1986)1-370圆形零件自由表面过渡圆角半径和静配合连接轴用倒角1-370燕尾槽(摘自JB/ZQ 4241—1997)1-370T形槽(摘自GB/T 158—1996)1-371砂轮越程槽(摘自GB/T 6403.5—1986)1-372刨切、插、珩磨越程槽1-373退刀槽(摘自 JB/ZQ 4238—1997)1-373滚人字齿轮退刀槽(摘自JB/ZQ 4238—1997)1-374弧形槽端部半径(摘自GB 1127—1997)1-374分度盘和标尺刻度(摘自JB/ZQ 4260—1997)1-375滚花(摘自GB/T 6403.3—1986)1-375锯缝尺寸(摘自JB/ZQ 4246—1997)1-3753冷加工设计注意事项1-3764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重型机械)(摘自JB/T 5000.9—1998)1-387第6章热处理1-3901钢铁热处理1-3901.1铁-碳合金平衡图及钢的结构组织1-3901.2热处理方法分类、特点和应用1-392整体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392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397形变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4031.3常用材料的热处理1-412材料在热处理中的特性1-412淬透性曲线图及其应用1-414合金元素对钢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影响1-417常用材料的工作条件和热处理1-4201.4如何正确地提出零件的热处理要求1-431工作图上应注明的热处理要求1-431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的表示方法(摘自GB/T 12603—1990)1-432热处理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表示方法(摘自JB/T 8555—1997)1-434常见的热处理技术要求的标注错例1-438制定热处理要求的要点1-439几类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实例1-4461.5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1-454一般要求1-454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殊要求1-4622有色金属热处理1-4642.1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选用1-4642.2铝及铝合金热处理1-465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应用1-465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应用1-4672.3铜及铜合金热处理1-4682.4钛及钛合金热处理1-4692.5镁合金的热处理1-470第7章表面技术1-4731表面技术的分类和功能1-4731.1表面技术的含义和分类1-4731.2表面技术的功能1-4742不同表面技术的特点1-4772.1表面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4772.2各种薄膜气相沉积技术的特点对比1-4853电镀1-486电镀层的分类1-487金属镀层的特点及应用1-488镀层选择1-4894复合电镀1-492复合电镀的优缺点1-492复合电镀的类型和应用1-4925(电)刷镀1-494不同工况下镀层的选择1-494在不同金属材料上的电刷镀1-495单一镀层安全厚度和夹心镀层1-4966纳米复合电刷镀1-496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原理、特点和应用1-496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的性能1-4977热喷涂1-499不同热喷涂方法的技术特性比较1-500喷涂基体表面基本设计要求1-501热喷涂材料的选择原则1-501涂层类别、特性及其喷涂材料选择1-502热喷涂应用实例1-5078塑料粉末热喷涂1-510塑料粉末热喷涂的特点、涂料类别、涂层性能和应用1-511 塑料粉末喷涂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1-512塑料涂层的应用实例1-513塑料喷涂对被涂件结构的一般要求1-5149粉末渗镀锌(摘自JB/T 5067—1999)1-514镀层厚度等级及厚度值1-51410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1-515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的特点及应用1-515离子镀TiN、TiC化合物镀膜1-51611化学转化膜法(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和金属着色处理1-516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的特点与应用1-516金属着色处理1-51712喷丸、滚压和表面纳米化1-518喷丸原理与应用1-518滚压原理与参数1-518滚珠滚压加工对碳钢零件表面性质的改善程度1-519表面强化使疲劳强度增加的百分数1-519各种表面强化方法的特点1-520表面纳米化1-52013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1-521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的含义、特点及比较1-521激光束、电子束表面强化和离子束注入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52114涂装1-528涂装技术的涂层体系和涂料的设计选用1-528按不同因素选择涂料1-529耐热涂层1-532三防(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涂层系统1-533各种涂装类别所用油漆的通用技术要求(摘自JB/T 5000.12—1998)1-535涂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12—1998)1-53715复合表面技术1-53915.1以增强耐磨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39电镀、化学镀复合材料及其复合涂层1-539多层涂层1-542功能梯度涂层1-545含表面热处理的复合强化层1-546含激光处理的复合强化层及其他表面技术的复合1-55015.2以增强耐蚀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54耐蚀复合镀层和多层镍-铬镀层1-554镍镉扩散镀层和金属-非金属复合涂层1-555有机复合膜层1-557自蔓延技术制备钢基陶瓷复合材料和耐高温热腐蚀复合涂层1-55815.3以增强固体润滑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61复合镀固体润滑材料和气相沉积复合膜和多层膜1-561含扩渗改性的表面膜层1-565金属塑料复合材料1-567黏结固体润滑膜1-56815.4以提高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的表面复合涂层1-57116陶瓷涂层1-57217表面技术的设计选择1-57517.1表面(复合表面)技术设计选择的一般原则1-57517.2涂覆层界面结合的类型、原理和特点1-57817.3镀层和不同材料相互接触时的接触腐蚀等级1-58017.4镀层厚度系列及应用范围1-58117.5不同金属及合金基体材料的镀覆层的选择1-58717.6表面处理的表示方法1-588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1-588表面涂料涂覆(摘自GB/T 4054—1983)1-59018有色金属表面处理1-59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与着色1-591镁合金的表面处理1-594第8章装配工艺性1-5971装配类型和方法1-5972装配工艺设计注意事项1-5973转动件的平衡1-6063.1基本概念1-6063.2静平衡和动平衡的选择1-6073.3平衡品质的确定(摘自GB/T 9239—1988)1-6073.4转子许用不平衡量向校正平面的分配(摘自GB/T 9239—1988)1-6093.5转子平衡品质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参考)1-6114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0—1998)1-6124.1一般要求1-6124.2装配连接方式1-6124.3典型部件的装配1-6134.3.1滚动轴承1-6134.3.2滑动轴承1-6144.3.3齿轮与齿轮箱装配1-6164.3.4带和链传动装配1-6164.3.5联轴器装配1-6174.3.6制动器、离合器装配1-6174.4平衡试验及其他1-6174.5总装及试车1-6185配管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1—1998)1-618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6221工程用塑料零件设计要素1-6221.1塑料分类、成形方法及应用1-6221.2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1-6231.3工程用塑料零件的结构要素1-6241.4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塑料轴承的配合间隙1-6251.5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6262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6292.1粉末冶金的特点及主要用途1-6292.2粉末冶金零件最小厚度、尺寸范围及其精度1-6292.3粉末冶金零件设计注意事项1-629第10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1-632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6321.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摘自GB/T 12985—1991)1-632 1.2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龄范围的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数据(摘自GB/T 10000—1988)1-6341.3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摘自GB/T 13547—1992)1-640人体立姿尺寸1-640人体坐姿、跪姿、俯卧姿及爬姿尺寸1-6411.4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原则及其数值(摘自GB/T 14776—1993)1-6431.4.1工作岗位尺寸设计1-6451.4.2工作岗位尺寸设计举例1-6472人体必需和可能的活动空间1-6492.1人体必需的空间1-649 2.2人手运动的范围1-6492.3上肢操作时的最佳运动区域1-6492.4腿和脚运动的范围1-6493操作者有关尺寸1-6503.1坐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最佳尺寸1-6503.2工作坐位的推荐尺寸1-6513.3运输工具的坐位及驾驶室尺寸1-6523.4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有关尺寸1-6524手工操作的主要数据1-6534.1操作种类和人力关系1-6534.2操纵机构的功能参数及其选择1-6555工业企业噪声有关数据1-6576照明1-6587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舒适度区域和振动引起疲劳的极限时间1-6588安全隔栅及其他1-6598.1安全隔栅1-6598.2梯子(摘自GB 4053.1,4053.2—1993)及防护栏杆(摘自GB 4053.3—1993)1-6608.3倾斜通道1-662第11章符合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1-6631符合造型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32符合载荷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43符合公差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94符合材料及其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71铸钢、铸铁件等及材料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71 镁合金件合理的结构设计1-674第12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1-6781装运要求1-6781.1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3—1998)1-678 1.2有关运输要求1-6792设备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1-6812.1混凝土基础的类型1-6812.2地脚螺栓1-682地脚螺栓的种类和选用1-683地脚螺栓的外露长度1-6832.3设备和基础的连接方法及适应范围1-6833垫铁种类、型式、规格及应用1-685参考文献1-687第二篇: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第1章机械制图2-31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 14689—1993)2-32标题栏和明细栏(摘自GB/T 10609.1~2—1989)2-43比例(摘自GB/T 14690—1993)2-44图线(摘自GB/T 4457.4—2002)2-55剖面符号(摘自GB/T 4457.5—1984)2-76图样画法2-96.1视图(摘自GB/T 17451—1998、GB/T 4458.1—2002)2-96.2剖视图和断面图(摘自GB/T 17452—1998、GB/T 4458.6—2002)2-156.3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 16675.1—1996)2-22 7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摘自GB/T 4458.2—2003)2-398尺寸注法2-398.1尺寸注法(摘自GB/T 4458.4—2003)2-398.2尺寸注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 16675.2—1996)2-45 9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摘自GB/T 4458.5—2003)2-5510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摘自GB/T 15754—1995)2-561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摘自GB/T 4459.1—1995)2-58 11.1螺纹的表示方法2-5811.2螺纹的标记方法2-5912齿轮、花键表示法(摘自GB/T 4459.2—2003、GB/T 4459.3—2000)2-6213弹簧表示法(摘自GB/T 4459.4—2003)2-6614中心孔表示法(摘自GB/T 4459.5—1999)2-6815动密封圈表示法(摘自GB/T 4459.6—1996)2-6916滚动轴承表示法(摘自GB/T 4459.7—1998)2-7417齿轮、弹簧的图样格式2-8017.1齿轮的图样格式(摘自GB/T 4459.2—2003)2-8017.2弹簧的图样格式(摘自GB/T 4459.4—2003)2-8118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与给出方式(摘自JB/T 5054.2—2000)2-8219常用几何画法2-8420展开图画法2-88第2章极限与配合2-911极限与配合基础2-911.1术语、定义及标法(摘自GB/T 1800.1—1997、GB/T 1800.2—1998)2-911.2标准公差数值表(摘自GB/T 1800.3—1998)2-942公差与配合的选择2-952.1基准制的选择2-952.2标准公差等级和公差带的选择2-952.2.1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2-952.2.2公差带的选择(摘自GB/T 1801—1999)2-1012.3配合的选择2-1032.4配合特性及基本偏差的应用2-1032.5应用示例2-1102.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数值(摘自GB/T 1800.4—1999)2-111 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摘自GB/T 1804—2000)2-1533.1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2-1533.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2-1533.3一般公差的标注2-1544在高温或低温工作条件下装配间隙的计算2-1545圆锥公差与配合2-155 5.1圆锥公差(摘自GB/T 11334—2005)2-1555.1.1适用范围2-1555.1.2术语、定义及图例2-1555.1.3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2-1565.1.4圆锥公差的数值2-1575.2圆锥配合(摘自GB/T 12360—2005)2-1595.2.1适用范围2-1595.2.2术语及定义2-1595.2.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2-1615.2.4内、外圆锥轴向极限偏差的计算2-162第3章形状和位置公差2-1671术语与定义(摘自GB/T 1182—1996、GB/T 4249—1996、GB/T 16671—1996)2-1672形位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摘自GB/T 1182—1996)2-171 3形位公差的符号及其标注(摘自GB/T 1182—1996)2-182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择2-1895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值或数系表及应用举例2-204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4圆度、圆柱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6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8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10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12第4章表面结构2-2141概述2-2141.1表面结构的概念2-2141.2表面结构标准体系2-2142表面结构参数及其数值2-2152.1表面结构参数2-2152.1.1评定表面结构的轮廓参数(摘自GB/T 3505—2000)2-215 2.1.2基本术语和表面结构参数的新旧标准对照2-2212.1.3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及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数值(摘自GB/T 1031—1995)2-2212.2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摘自GB/T 10610—1998)2-2232.2.1参数测定2-2232.2.2测得值与公差极限值相比较的规则2-2232.2.3参数评定2-2242.2.4用触针式仪器检验的规则和方法2-224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摘自GB/T 131—2006)2-2263.1标注表面结构的方法2-2263.2表面结构要求图形标注的新旧标准对照2-2333.3表面结构代号的含义及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2-2344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2-2364.1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2-2364.2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2-2374.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2-2374.3.1选用原则2-2384.3.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用实例2-238第5章孔间距偏差2-2501孔间距偏差的计算公式2-2502按直接排列孔间距允许偏差2-2512.1连接型式及特性2-2512.2一般精度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22.3精确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23按圆周分布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33.1用两个以上的螺栓及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33.2用两个螺栓或螺钉及任意数量螺栓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53.3用任意数量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7参考文献2-258第三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1黑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3钢铁产品牌号中化学元素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0)3-3 钢铁产品牌号中表示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0)3-3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221—2000、GB/T 700—2006)3-4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其含义3-82钢铁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条件3-112.1一般用钢3-11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700—2006)3-11优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699—1999)和锻件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13低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1591—1994)3-19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3077—1999)和锻件用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22弹簧钢及轴承钢(摘自GB/T 1222—1984、GB/T 18254—2002)3-38不锈钢、耐热钢(摘自GB/T 1220—1992、GB/T 1221—1992)3-41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摘自JB/T 6398—1992)3-55工具钢(摘自GB/T 1298—1986、GB/T 1299—2000)3-57耐候钢(摘自GB/T 4172—2000、GB/T 4171—2000)3-63大型轧辊件用钢(摘自JB/T 6401—1992)3-652.2铸钢3-67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摘自GB/T 11352—1989)3-67大型低合金钢铸件(摘自JB/T 6402—1992)3-68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摘自GB/T 7659—1987)3-69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摘自GB/T 8492—2002)3-70高锰钢铸件(摘自GB/T 5680—1998)3-72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摘自GB/T 2100—2002)3-722.3铸铁3-75灰铸铁件(摘自GB/T 9439—1988)3-75球墨铸铁件(摘自GB/T 1348—1988)3-77可锻铸铁件(摘自GB/T 9440—1988)3-78蠕墨铸铁件(摘自JB/T 4403—1999)3-79耐磨铸铁与白口铸铁3-79耐热铸铁件(摘自GB/T 9437—1988)3-81高硅耐蚀铸铁件(摘自GB/T 8491—1987)3-823钢材3-833.1钢板3-83常用钢板、钢带的标准摘要3-83热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9—2006)3-85冷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8—2006)3-86钢板每平方米面积理论质量3-87锅炉用钢板(摘自GB 713—1997)3-88压力容器用钢板(摘自GB 6654—1996)3-89镀锡板、镀铅板(摘自GB/T 2520—2000、YB/T 5130—1993)3-90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摘自GB/T 2518—2004)3-91不锈钢冷、热轧钢板(摘自GB/T 3280—1992、GB/T 4237—1992)3-93耐热钢板(摘自GB/T 4238—1992)3-97花纹钢板(摘自GB/T 3277—1991)3-993.2型钢3-100热轧扁钢(摘自GB/T 704—1988)3-100弹簧扁钢尺寸(摘自GB/T 1222—1984)3-102热轧圆、方钢和六角钢(摘自GB/T 702—2004、GB/T 705—1989)3-103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交货状态的力学性能(摘自GB/T 3078—1994)3-104热轧等边角钢(摘自GB/T 9787—1988)3-105热轧不等边角钢(摘自GB/T 9788—1988)3-110热轧槽钢(摘自GB/T 707—1988)3-114热轧工字钢(摘自GB/T 706—1988)3-116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摘自GB/T 11263—2005)3-119通用冷弯开口型钢(摘自GB/T 6723—1986)3-124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8—2002)3-131客运汽车用冷弯方形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7—1986)3-139 客运汽车用冷弯矩形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7—1986)3-140 起重机钢轨(摘自YB/T 5055—2005)3-141重轨(摘自GB 2585—2007)3-142轻轨(摘自GB/T 11264—1989)3-143轻轨接头夹板(摘自GB/T 11265—1989)3-144重轨用鱼尾板(摘自GB/T 185—1963、GB/T 184—1963)3-1453.3钢管3-146低压流体输送焊接管(摘自GB/T 3091—2001)3-146直缝电焊钢管(摘自GB/T 13793—1992)3-147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摘自GB/T 12771—2000)3-150传动轴用电焊钢管(摘自YB/T 5209—2000)3-153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摘自GB/T 8162—1999、GB/T 8163—1999)3-153无缝钢管尺寸、质量(摘自GB/T 17395—1998)3-157不锈钢无缝钢管尺寸系列(摘自GB/T 17395—1998)3-162结构用和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摘自GB/T 14975—2002、GB/T 14976—2002)3-164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摘自GB/T 3639—2000)3-167冷拔异型方形钢管(摘自GB/T 3094—2000)3-169冷拔异型矩形钢管(摘自GB/T 3094—2000)3-1713.4钢丝3-173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294—2006)3-173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尺寸、质量(摘自GB/T 342—1997)3-175 重要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032—1993)3-176优质碳素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3—2006)3-176合金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1—2006)3-177碳素弹簧钢丝(摘自GB/T 4357—1989)3-177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力学性能(摘自YB/T 5311—2006)3-178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摘自GB/T 18983—2003)3-179不锈钢丝(摘自GB/T 4240—1993)3-181高电阻电热合金(摘自GB/T 1234—1995)3-1824各国(地区)黑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1844.1各国(地区)结构用钢钢号对照3-1844.2各国(地区)不锈钢和耐热钢钢号对照3-1924.3各国(地区)工具钢钢号对照3-1994.4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3-2024.5各国(地区)铸钢钢号对照3-2064.6各国(地区)铸铁牌号对照3-2104.7各国(地区)钢铁焊接材料型号与牌号对照3-212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171有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217常用有色金属和合金元素名称及其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专用合金名称及其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有色金属和合金加工产品的状态名称和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有色合金铸造方法和热处理状态名称及其代号3-217有色金属和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340—1976)3-218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基础状态、T细分状态代号及新旧代号对照(摘自GB/T 16475—1996)3-2192铸造有色合金3-220铸造铜合金(摘自GB/T 1176—1987)3-220压铸铜合金(摘自GB/T 15116—1994)3-226铸造铝合金(摘自GB/T 1173—1995)3-227 压铸铝合金(摘自GB/T 15115—1994)3-230铸造锌合金(摘自GB/T 1175—1997)3-231压铸锌合金(摘自GB/T 13818—1992)3-231铸造轴承合金(摘自GB/T 1174—1992)3-232铸造镁合金(摘自GB 1177—1991)3-2353有色金属加工产品3-2363.1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3-236常用铜及铜合金板(带)、管、棒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3-236 铜及铜合金板材牌号、状态及规格(摘自GB/T 2040—2002)3-239 铜及铜合金带材牌号、状态和规格(摘自GB/T 2059—2000)3-240 铜及黄铜板的理论质量3-241常用铜及铜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1527—2006、GB/T 1528—1997)3-242常用铜及铜合金棒规格(摘自GB/T4423—1992、GB/T 13808—1992)3-244常用铜及铜合金线材的力学性能和规格3-245加工铜材牌号的特性与用途3-2463.2铅及铅合金加工产品3-250常用铅及铅锑合金板、管的化学成分(摘自GB/T 1470—2005、GB/T 1472—2005)3-250铅及铅锑合金板规格(摘自GB/T 1470—2005)3-250铅及铅锑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1472—2005)3-2513.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3-253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摘自GB/T 3190—1996)3-25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力学性能3-254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的室温纵向力学性能(摘自GB/T 6892—2006)3-256铝合金板材理论质量(摘自GB/T 3194—1998)3-258铝及铝合金花纹板(摘自GB/T 3618—2006)3-259常用冷拉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0常用热挤压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1 铝及铝合金冷拉正方形、矩形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1等边角铝型材3-262不等边角铝型材3-265槽铝型材3-269加工铝材牌号的特性及用途3-2713.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3-274钛及钛合金板材规格(摘自GB/T 3621—1994)3-274钛及钛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3624—1995)3-274钛材的室温力学性能(摘自GB/T 3621—1994、GB/T 3624—1995)3-275加工钛材的特性与用途3-2763.5变形镁及镁合金3-277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摘自GB/T 5153—2003)3-277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的命名规则(摘自GB/T 5153—2003)3-278 4各国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278第3章非金属材料3-2911橡胶及其制品3-291。

设计手册

设计手册

一、整体衣柜设计标准(1)整体衣柜的进深一般为55—60公分;如果空间不是特别紧张的话,建议选择60公分的进深比较好(2)平开的柜门宽度在45—60公分之间为最佳,推拉柜门宽度在60—80公分之间为最佳;合页的承压能力不如轨道,所以对于平开柜门,门板不宜太宽太重。

(3)悬挂大衣的高度140公分足够用;最长的睡袍悬挂高度也不到140公分,长羽绒服130公分,西服收纳装袋后也就120公分长。

以前有设计版本中说这个高度应该在140—160公分之间(4)悬挂上衣的高度在85—95公分之间;(5)挂裤子的高度在80—90公分之间;(6)存被子的高度比较灵活,3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这个空间主要是存放换季不用的被子,一般都在衣柜的最上端。

(7)存鞋盒子的高度可以照着两个鞋盒子的高度设计,控制在25—30公分为最佳;(9)安装挂衣杆的时候应该注意,挂衣杆一定要以衣柜内部实际进深为标准取中,且距离上面的板子必须要有4—6公分的距离才对,这个尺寸必须满足,因为距离太短,以后放衣架子会比较费劲;距离太长,又浪费空间。

(10)挂衣杆的安装高度应是女主人的身高加20公分为最佳。

衣柜内部尺寸跟合理布局折叠衣服400mm左右挂衣服空间750mm-850mm左右挂大衣地方一般1300-1500挂裤子80-90mm挂衣杆距上面板高度4-6,裤架不低于650 mm二块站板之间的宽度要在800-900之间挂西装或衬衣的上面高度空间,要在1100-1200毫米存鞋子25-30抽屉200-350mm存被子高度比较灵活 400左右衣柜设计尺寸规范1、衣柜的尺寸如何确定现在假设有一个传统式的贴项衣柜,其高度为2440mm,那么,其具体尺寸如下:下柜1830mm,其余归上柜,柜屉面每个高200mm,才够放衣衫。

一个单元宽度为900mm,每扇门大致为450mm。

至于深度,有的工人师傅将一件1220mm X 2440mm夹板一分为二,变成600mm深。

Honeywell的BA系统调试手册

Honeywell的BA系统调试手册

目录目录 (2)1、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步骤(STAM)概述 (1)2、DDC 加电检测 (2)2.1 Excel 50加电检测步骤 (2)XL50 DDC测试报告 (5)2.2 Excel 100 加电检测步骤 (6)XL100 DDC测试报告 (9)2.3 Excel 500 加电检测步骤 (10)XL500 DDC-测试报告 (13)3. BA系统监控设备现场调试方案 (14)3.1空调机组的调试方案 (14)空调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14)空调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 (14)空调机组温度控制 (15)空调机组过滤器报警 (15)连锁功能测试 (15)机组间连锁功能的测试 (15)最终调整与标定 (15)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16)3.2、新风机组测试方案 (16)新风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16)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 (16)新风机组温度控制 (17)新风机组防冻报警 (17)连锁功能测试 (17)最终调整与标定 (17)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18)3.3 FCU末端的调试方案 (18)FCU现场调试方案 (18)FCU 调试方案 (18)FCU风机启停检查 (19)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19)3.4 送、排风机的调试方案 (20)送、排风机“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20)送、排风机机启停检查 (20)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20)3.5 给水系统调试方案 (20)给水水泵“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20)水泵启停检查 (21)液位变送器校准 (21)联动功能测试 (21)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21)3.6 排水系统调试方案 (21)排污泵“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21)水泵启停检查 (22)水位开关的测试 (22)联动功能测试 (22)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22)3.7 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22)照明回路“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22)照明回路开关检查 (22)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23)3.8 冷热站调试方案 (23)直燃机房被控设备目视及功能测试 (23)空调补水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23)1、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步骤(STAM)概述本手册所述检测与调试步骤是按照中铁一局BAS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编制的.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A.在实际调试工作开始之前准确的制定调试计划,并使用户能够了解我们的调试步骤.B.指导调试人员进行系统调试..C.按调试步骤制定及生成准确的调试记录和报告.编制:Date:Approved By:Date:2、DDC 加电检测2.1 Excel 50加电检测步骤供电之前:1)对DDC盘内所有电缆和端子排进行目视检查,以修正显性的损坏或不正确安装。

BA系统主流产品与主流技术(免费下载)(BA专业资料)

BA系统主流产品与主流技术(免费下载)(BA专业资料)

BA系统主流产品与主流技术目前,在BA系统的业内,有一种流传较多的说法,包括一些业内的专家人士也如是说,即BA系统产品存在着主流产品与非主流产品之分,所谓的三大品牌(霍尼韦尔、江森、西门子)为主流产品,为第一梯队,其余的产品被划分为所谓二流产品,甚至是三流产品等。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有炒作和误导之嫌。

故,在此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供业内人士和准备建设BA系统的建设者们参考。

一、BA系统的开通率与品牌产品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国文化历来有“先入为主”的感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不管后人演唱的是否精彩,首唱者则是最正宗的;当年,日产波轮式洗衣机首先进入中国市场后,后进入的欧洲产的滚筒式洗衣机、美国产搅拌式洗衣机很长时间都没有消费者问津,全自动洗衣机就更不用说了。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肯定是最勇敢的英雄,包括他的吃法,肯定都是最正宗的。

BA系统产品存在同样的文化背景。

美国的霍尼韦尔公司、江森公司、包括后来的西门子公司收购兰吉尔-泗珐后的BA产品率先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并迅速在几年内由业内人士做出了不菲的业绩,应该说,他们是成功者;但由于前几年没有更多的产品可供选择,BA产品只能在这三家中则其一而使用,别无他则;这是形成所谓三大品牌的真正原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投资风险的降低等诸多因素,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BA系统产品陆续进入中国是一件很正常之事,并且是一件大好事,它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比较的机会。

在实际应用中,随着BA系统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对所选用产品的熟悉程度和使用习惯的形成,会形成一定的“排它性”;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消费心理;许多老年消费者偏爱自己多年的使用品牌和使用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BA产品则存在着同样的消费心态;目前所谓三大品牌BA产品在中国使用在几千上万座建筑物中,别人都在用,我也可以用,这样可以降低某些领导着的决策风险;即使有问题也是一个“大众”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BA系统设计方案

BA系统设计方案

BA系统设计⽅案楼宇⾃控系统⽅案智能建筑是当代⾼新技术的产物,通过建筑弱电系统增强建筑功能、提⾼管理⽔平、节约建筑运营能耗、保障建筑及⼈⾝安全、提升建筑内环境舒适度,上述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未来⼏⼗年的使⽤效果以及业主投资的回报。

楼宇⾃控是建筑弱电⼯程的主要系统,集⽹络、计算机、控制和检测技术于⼀⾝,使得建筑内机电设备管理⾼效、环境获得最佳舒适度、⼤幅度节约建筑运⾏能耗。

根据招标书技术要求及⽤户的需求,切实结合本⼯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楼宇⾃控系统设计和加拿⼤Delta控制公司 ORCA(Open Real-time Control Architecture开放、实时控制结构)楼宇⾃控系统的技术优势,我们向甲⽅提供以下楼宇⾃控系统的综合解决⽅案。

⼀. 楼宇⾃控系统需求分析xxxxx弱电⼯程建筑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城内,其总建筑⾯积约10万平⽅⽶,由地下⼀层、地⾯三层组成。

是多种业务功能的智能化综合性建筑。

1. 楼宇⾃控被控对象分析(1)建筑物特点运营耗能⼤由于建筑⾯积⼤、公共场地多,因⽽运营耗能⼤,⽽且空调与照明等设备负荷变化也很⼤,必须要对整个楼内的耗能设备进⾏严格监控。

据统计在建筑的运营费⽤中,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量损耗约占整个建筑能量损耗的50%以上。

在本项⽬中由于建筑物具有⼤型历史回顾、科普展览、⽂化传播等功能,⼤量客流移动的公共场地多,其耗能⽐⼀般建筑更多⼀些。

所以要对建筑物内的空调及照明系统进⾏实时监控和节能管理,合理控制机组的开启台数与运⾏时间。

功能分区多每个区域⼯作时间不同,对⼯作环境温/湿度要求也各异,所以对于暖通空调、照明、机电设备的运⾏管理要求也就不同。

(2)机电设备特点机电设备种类繁多、位置分散、耗能设备占的⽐率⼤设备种类包括制冷机组及其冷却塔、⽔泵等辅助设备、供热及热交换设备、空调及新风机组、给/排⽔设备、送/排风机、照明设备、电梯等。

这些机电设备位置分散、遍布整个楼内,这将给未来的物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Mentor设计手册

Mentor设计手册

Mentor BoardStation PCB 设计手册一、设定环境变量:二、建库( Not LMS Model):三、画原理图(Schematic):四、Library导入库:五、Layout完成布局及布线:六、BoardStationRE完成自动布线:七、Fablink完成数据输出:一.环境变量的设定:1.Mgc_location_map此文件一般放在$MGC_HOME/etc下,内容大致如下:MGC_LOCATION_MAP_1$MGC_PCBPARTSC:/MentorGraphics/libraries/bpl_rls_lib/pcb_links$BPL_RLS_LIBC:/MentorGraphics/libraries/bpl_rls_lib$MGC_GENLIBC:/MentorGraphics/Libraries/gen_lib$MGC_MISCLIBC:/MentorGraphics/Libraries/misc_lib$MGC_PASSIVELIBC:/MentorGraphics/Libraries/passive_lib$PB_LIBF:/lib/pb_libs$PB_DESE:/work主要是用来定义一些变量的路径,使用时方便操作,并且有助于设计的统一性。

2.Mgc_dataprep_config此文件一般放在C:\pcb_parts下,当然前提是系统环境变量中的HOME = C:\,如果HOME设定为另外的路径时,此文件应放到相应路径的pcb_parts下。

内容大致如下:Company_maps $PB_LIB/company_mapsCompany_libs $PB_LIB/company_libCompany_geom $PB_LIB/company_geomProject_maps $PB_LIB/project_mapsProject_libs $PB_LIB/project_libProject_geom $PB_LIB/project_geomUser_maps $PB_LIB/user_mapsUser_libs $PB_LIB/user_libUser_geom $PB_LIB/user_geom.主要是用于定义器件库的路径。

楼宇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分析

楼宇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分析

楼宇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分析作者:刘群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内的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群控技术也日加的被人们提及和重视。

本文从分析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入手,进一步浅谈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要点。

关键词: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群控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TU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智能建筑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产物,通过建筑弱电系统增强建筑功能、提高管理水平、节约建筑运营能耗、保障建筑及人身安全、提升建筑内环境舒适度,上述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未来几十年的使用效果以及业主投资的回报。

本文就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根据工程实际案例浅谈暖通工程智能化(BA)系统方案编制要点。

智能化(BA)系统编制依据。

任何方案的编制不可能凭空想象,脱离本专业实际情况和现有技术,唯有根据本专业设计及施工规范、国家标准图集,选用技术最先进的设备,经过统筹、优化、模拟来完善。

以下是我国现行的主要智能化(BA)系统编制依据。

招标书技术文件及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局域网总线标准 (IEEE802.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中国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GBJ19-87)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J232-82)《实用暖通空调设计手册》楼控产品系统设计手册二、智能化(BA)系统应达到目标。

设计手册及模板

设计手册及模板

设计手册及模板设计手册是一个指导设计团队或设计者的文件,它包含了设计原则、设计规范、品牌标准、设计流程等内容。

设计手册旨在确保设计团队在各个项目中保持一致的风格和质量,同时也能提供一种方便的参考和指导。

设计手册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标准:包括logo、标志、颜色、字体、图案等品牌元素的规范和用法说明。

2. 设计原则:包括对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的描述,例如平衡、对称、重复、对比等。

3. 设计规范:包括布局、图形、文字、图片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4. 设计流程:包括项目的不同阶段,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细化设计到实施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规定。

5. 参考示例:包括一些已经完成的设计项目的示例,作为团队成员在实施设计任务时的参考和启发。

设计手册的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和团队特点来定制,但一般需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封面:包含设计团队或个人名称、手册标题等信息。

2. 目录:列出手册中各个部分的标题和页码,方便查找和导航。

3. 引言:对设计手册的背景、目的、范围进行简要介绍。

4. 设计原则:对设计原则的详细描述和解释。

5. 设计规范:对设计规范的详细说明,包括各个设计元素的规范和使用方法。

6. 设计流程:对设计流程的详细介绍,包括各个阶段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7. 参考示例:列出一些已经完成的设计项目,包括设计说明和效果图。

8. 资源:列出设计手册中使用到的资源和工具的链接或说明,方便团队成员进行参考和使用。

9. 修改记录:记录手册的修改历史,方便团队成员了解手册的更新和改进情况。

设计手册可以以文档形式进行制作,也可以制作成在线或印刷品的形式,根据团队和项目的需求进行选择。

制作设计手册需要综合考虑设计的需求和目标,力求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参考。

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

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

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是一款专业的机械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它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仿真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完成机械设计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的特点和优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款工具。

1. 强大的建模功能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拥有丰富的建模工具,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机械零部件的建模需求。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创建零件的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编辑和修复。

bdesetup还支持从其他CAD软件导入模型,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这些功能大大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精确的分析能力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对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等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

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可以对零部件进行静态、动态、热分析等多方面的仿真计算。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设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工程师的设计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3. 丰富的仿真功能除了静态和动态分析,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还具有丰富的仿真功能。

用户可以模拟零部件的运动、振动、热传导等特性,快速预测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行为。

通过仿真分析,工程师可以找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些仿真结果对于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 用户友好的界面作为一款专业的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拥有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各种功能模块之间设计紧密相连,用户可以轻松切换和调用各种工具。

bdesetup还提供了丰富的帮助文档和教程,帮助用户快速掌握软件的使用技巧。

这些设计都为工程师提供了良好的使用体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机械设计手册bdesetup是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专业机械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制造、检测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设计示例4.1 BA系统设计流程4.1.1设计阶段一般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图设计招投标过程中的设计。

本阶段的施工招标图一般仅作为管线预留预埋和招标用。

深化设计由在智能化系统工程招标中标的系统集成商,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投标文件和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制作。

设计审查4.1.2技术标书建设单位(甲方)给予楼控专业的技术设计任务书(或称标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工程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建设单位、功能布局、地理位置、计划进度和特别说明等)工艺系统介绍(暖通系统配置、给排水系统配置、供配电及照明系统配置、电梯系统设置及其它系统构成)基本设计要求(需求定位、功能规格要求、技术应用标准、信息集成化程度、区域检测与控制分布和中控室/弱电间布局)图纸(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设计图纸,以及其它必要的图纸)4.1.3图纸查阅弱电图纸(包含BA设计)根据弱电图纸,可以获得以下信息:BA系统规模,被控设备内容、数量及位置、中控室位置、弱电竖井位置。

参考图纸名称:设计说明、系统图、点表及设备清单、原理图、平面图等。

暖通图纸根据暖通图纸,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暖通设计形式、被控设备数量、设备位置、细节信参考图纸名称:设计说明、设备表、水系统图、风及水平面图、大样图等。

设计说明-首先直观了解暖通规模、设计形式。

例如:冷热源及末端的形式。

设备表-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的数量、位置。

水系统图-冷热源水系统原理、各支路管径。

平面图-设备位置。

大样图-机组盘管管径。

给排水图纸根据给排水图纸,可以获得以下信息:给排水系统设计形式、被控设备数量、设备位置、细节信息。

参考图纸名称:设计说明、设备表、给排水系统图、平面图等。

设计说明-首先直观了解给排水系统设计形式。

设备表—给水、中水、排水系统的数量。

给排水系统图-给排水系统原理、设备数量及分布。

平面图-设备位置。

强电图纸根据强电图纸,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变配电系统设计形式、被控数量、设备位置及机电设备强电箱位置。

参考图纸名称:设计说明、高低压配电系统图、动力及照明平面图等。

设计说明一可以了解配电规模,变配电系统回路设备数量。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高、低压回路数量、机电设备强电箱名称、公共照明电控箱名称。

动力平面图一机电设备电控箱位置。

照明平面图一照明电控箱位置、回路分布。

4.1.4投标技术文件楼控分包商或自控厂家根据标书所作的投标技术文件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楼控设计方案(设计依据、范围、目标,各个被监控的工艺系统概况及要设置的自控系统说明)楼控设备材料表:(应列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可分类罗列:如现场设备类:传感器、变送器、调节阀和执行器;控制系统设备类:DDC控制器、上位计算机、打印机、网关、接口和软件等;其它盘、柜、箱、线等。

BA 系统监控点数汇总表(包括监控对象、监控内容和所有监控点的总统计 AI,DI,AO,DO )。

BA 监控系统结构图 BA 监控系统原理图4.2空调机组配置设计控制逻辑:送回风机按时间表启停,风阀、水阀与风机启停联锁。

回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进行 PID 运算,调节盘管水阀的开度。

自动控制加湿器开闭,保持回风湿度于设定值。

监测过滤器状态,过滤器堵塞产生报警。

监测防冻状态,当产生防冻报警时,关闭新风阀、风机,盘管水阀开到最大。

冬夏季运行时,采用最小新回风比, 即新风电动阀为最小开度, 回风电动阀开度控制风量平衡。

过渡季时,根据焓值判断,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回风焓值时, 打开新风阀,关闭回风阀,充分利用室外新风。

同时,还可在典型区域加设 C02传感器,以感受人流变化情况,若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可以适当开大空调机组的新风门。

AI —!~~i ---------------- --------- :rrn ―:T --------------- 1-----------------L !-:x 石 x2~DI 1 -n------------------------------.X1 1 ~嵌3权1 *xi 1叩 x| J x3A0 1x2 "1x11DO拟11 x1*x1根:np-i-u —ir m UH岳湿加aHVLa &H管热加室内Indoor回风机 Return Fan天开冻防or OOC管凝冷送风机Supply Fan差压机风 动自/手、警报障故、态状行运制控停启警报塞堵器滤过制控湿加•i 汽蒸亠LT度湿温风送4.3新风机组配置设计控制逻辑:送风机按时间表启停,新风阀与送风机启停联锁。

送风温度与送风温度设定值的偏差进行PID运算,调节盘管水阀的开度。

自动控制加湿器开闭,保持回风湿度于设定值。

监测过滤器状态,过滤器堵塞产生报警。

监测防冻状态,当产生防冻报警时,关闭新风阀、送风机,盘管水阀开到最大。

根据原理图,可以汇总点表为:控制内容数量输入 输出 传感器或执行器AIDI AO DO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新风机组1新风阀控制1风阀执行器1送风温湿度2风道温湿度传感器1过滤网初中效阻塞报警1压差开关1 防冻开关监测1防冻开关1风机压差报警1压差开关1风机启停控制1风机手自动状态1风机运行状态1风机故障报警1加湿器控制1水阀调节1电动调节阀1小计2613DDC 控制器14.4冷源系统控制逻辑:冷水机组启停控制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和水流量来计算实际负荷,以此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投入制冷机。

rm-nI关 开 冻 防送风机Supply Fanr-G~mIM制控阀风新关开冻防室内IndoorAI 凶 !; !:; *x2DI ;^11*x3 AO! ^1DO*x1J x1d x1室外Outdoor i管n 凝o 冷C度湿温风送制控湿加度 湿 温 外 室冷水机组的轮换根据运行时间决定机组的轮换。

即每次需要启动冷水机组时,选择运行时间相对最短的, 而每次需要停止一台冷水机组时,选择运行时间相对最长的。

启停顺序同时启停其它冷源系统设备。

启停顺序:启动:电动蝶阀T冷冻水泵T冷却水泵T冷却塔T冷水机组停止:冷水机组T冷却塔T冷冻水泵T冷却水泵T电动蝶阀旁通阀控制根据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点供回水压差均值调节压差旁通阀,以保证水系统供回水管的压力平衡。

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根据冷却水供回水温度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

当冷水机组自带独立的微机控制系统时,楼控BA系统还可通过第三方设备的通信接口进行监控。

根据原理图,可以汇总点表为:控制内容数量输入输出 传感器或执行器AIDI AO DO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冷水机组 3冷水机组启停控制3冷水机组手自动状态3冷水机组运行状态 3冷水机组故障报警 3冷冻冷却水路隔离阀门6电动开关蝶阀DN200及驱动器6冷冻水泵4水泵启停控制4水泵手/自动转换4水泵运行状态4水泵故障报警4水流开关4水流开关4冷却水泵4水泵启停控制4水泵手/自动转换4冷却塔量流、力压、度温水回水冻冷节调阀通旁停启 '障故 '动自手'态状态状流水I i~ ^1 .^i力压、度温水供水冻冷态状流水障故、动自手、态状障故、动自手、态状阀蝶水进塔却冷阀蝶水出塔却冷度温分水器集水器Pn冷却塔阀蝶水冻冷冷却水泵TTl Il I I4.5热源系统控制逻辑:热源来源一般为城市热力管网、锅炉、热水机组等。

作为一次热源的热水或蒸汽,一般是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得到二次热水再供给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通常是60 C的热水。

或者是生活热水系统。

DDC 监测换热器二次侧水温度,来调节一次侧(水蒸汽、热水)阀的开度,并根据换AI ~J X4~1*X4~T X2~1 |DI* x6 *x2AO护2DO1x2根据原理图,可以汇总点表为:控制内容数 量输, AI入DI输 AO岀 DO传感器或名称2执行器规格型号数 量板式热水换热器 1一二次侧总管供回水压力监测4压力变送器4一次侧总管供回水温度监测2水管温度传感器,120mm,黄铜套管2二次侧供回水温度监测4水管温度传感器,120mm,黄铜套管4一次侧阀门调节2电动调节阀DN50及驱动 器(法兰型),PN162热水循环泵2水泵启停控制2水泵手自动状态2水泵运行状态2水泵故障报警2水流状态2水流开关2小计10822DDC 控制器1热器二次侧回水温度 ,来确定热水循环泵的启停。

热网一次供水 #4I -------板式换热器热网一次回水测 监 力 压 度 温 管 总 侧 次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回水节调门阀水进热水循环泵Q停; 启 、 障 故态状流水、动自手、态状二次侧供水i测 监 管 总 力 压 侧 次 J 二 I M「M测 监 度 温 侧 次 I 一-I I I4.6送排风系统控制逻辑: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和手自动状态。

监测空气质量,当该区域的空气质量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运行相应的送风机和排风机,以使空气质量达到合理的要求。

定时自动控制风机的启停可避免由于人员操作不及时产生的能源浪费;各风机运行状态信号在主机上集中显示可使管理人员在楼层平面图上方便地掌握各风机的工作状况。

根据原理图,可以汇总点表为:控制内容数量输入输出传感器或执行器AI DI AO DO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送排风机3风机启停控制3风机手自动状态3风机运行状态3风机故障报警3车库CO浓度监测1CO传感器1小计1903DDC控制器1*弹»样J "嗣控制逻辑:给水:生活给水设计最为常见是恒压变频自动供水装置。

该装置能实现根据供水压力的监测值,自动调节生活给水泵变频器的频率。

如选用该种设计方式, 楼控一般仅监测给水泵及水 箱液位状态,而不再进行控制。

如果楼控实现监控,点表内容如下:控制内容数量输入输出 传感器或执行器 数 量AIDI AODO 名称规格型号生活水泵 3生活水泵运行状态3生活水泵故障报警3生活水泵手自动状态3生活水泵启停控制3生活水泵变频器调节3生活水泵变频器频率反馈3供水压力监测1压力变送器1 生活水箱高液位1液位开关1生活水箱低液位1液位开关1小计41133DDC 控制器14.7给排水系统集水坑 给水泵生活水箱 报警水位 高水位报警i 1 故 位 1 动 液 1 自 低制1 控手1中停; 行1启 、一 1 运高AI |1 11 1DI 1 *6;X3AO1 1 -DO配电箱启泵水位 停泵水位:障,低水位报警排水:排水泵设计最为常见自带就地液位控制装置。

该装置能实现根据液位状态控制排水泵的 启停。

楼控一般仅监测排水泵及集水坑的液位状态,而不再进行控制。

如果楼控实现监控,点表内容如下:控制内容 数量 输入 输出 传感器或执行器AIDI AO DO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集水坑1排水泵启停控制2排水泵手自动状态2排水泵运行状态2排水泵故障报警2超高液位报警1液位开关1 高液位1液位开关1低液位1液位开关1小计92DDC 控制器14.8变配电系统控制逻辑:BA 系统对建筑物的高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备用发电机组的开关状态和故・—i•*-钳-s 」Rfr±Q£>虫*1,匸垃障报警进行监测,并检测进线回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度数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