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
7
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 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 “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 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 想。
-
23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 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 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 ,强调了“地利 重要性。
-
24
阅读第三节思考问题:
解释加线词 城城墙 非不高也,池 护城河 非不深也,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
甲,甲衣 非不坚 坚韧利锐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 放弃而去 离开
之所守之城 ,是 这 地利不如人和也。
讨论 a本段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
而逃。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地利不如人和”,- 突出人和的重要性25 。
b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 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 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 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 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 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
说。
如《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4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 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是克敌制胜,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 论点。]
18
第一段: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 心所向、内部团结。
-
19
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三段分别是从什么角 度来论述的?
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 明论点?怎样论述?
庭或它的成员 去 古: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
14
-
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域:名词用作动词
限制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
15
震慑 征服 -
分析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 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16
-
施行
20
-
内城
外城 围
语气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
这样看来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下页
-
21
阅读第二节思考问题:
解释加点字词 三里之 的 城 ,七里之郭 , 环 而 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 攻
之 小城 而 表转折,但是,却 不胜。 夫 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然而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不胜
者,是 这样看天来 时不如地利
也 表判断 。
-
22
第二段:译文
❖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 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 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 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 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26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三段: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 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 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 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
27
阅读第四节思考问题:
故之因的此界,,固曰所国,以国域防不民以不靠限以山封溪制之险疆,威疆界震慑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
-
5
作者简介: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
道”,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
乐”, 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希望人们
能安居乐业 。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
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
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6
写作背景
-
1、山里之城 2、环而攻之 3、委而去之 4、多助之至 5、亲戚畔之
12
补充注释:
▪ 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
13
2、古今异义:
亲戚: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
8
-
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分清句读。
-
9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0
重 点 探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接力诵读,看谁 读的好!
究 2)你能告诉大家哪些词较
重要吗?
3)对照课下注释,试疏通
大意
-
11
掌握重点词: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环而攻之
3、 委而去之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亲戚畔之
-
1
走进名人
-
2
-
3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
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
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
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
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政
有利的天气 地理形势有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
17
阅读第一节思考问题:
解释字词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讨论问题
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阐述“人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