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布白艺术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课堂的布白艺术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课堂的布白艺术

化学课堂的布白艺术画家绘画,总是要留点空白,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奔马。

“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要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劳道,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到无尽之意。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借鉴“布白”的手法,将“布白”运用于教学,并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其思维。

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谈谈几种“布白”的方法。

一、引而不发,形成“心理空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上的空白。

教师可精心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触即发之势,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并引而不发,使学生形成心理空白,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两种情境。

①问题情境: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当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因为它们都是盐,不是酸和碱。

教师说: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做个实验!教师当即演示了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实验完毕,学生顿生疑问:为什么?接着又演示了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对比三个试管,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和紫色。

学生面对实验事实,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为什么有些盐溶液呈中性,而有些盐溶液却呈酸性或碱性?②事件情境:某宾馆门口霓虹灯导线着火燃烧,一保安立即切断电源,另一保安手拿泡沫灭火器急匆匆赶来,倒转灭火器,喷出大量白色泡沫,火熄灭,紧张的学生吐了口气,教师问:你知道灭火器里喷出的是什么吗?学生都知道是二氧化碳,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灭火器里装的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

学生一脸茫然: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怎么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因势利导,进入课题,引领学生寻找原因。

真可渭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过借助旧知先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引而不发形成心理空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能启迪学生转换思路,去发现新的方法,接纳新的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摘要】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一种教学手法,通过有意留出思考空间和思维延伸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

本文探讨了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分析了留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探讨了留白艺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及教学案例分享。

结论指出留白艺术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并合理运用留白艺术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更多地探索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留白艺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化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留白艺术、学习效果、学生创造力、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分享、积极意义、探索应用、提高效果、留白对学习的影响1. 引言1.1 1. 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留白、留出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留白艺术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建立知识连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课堂中,留白艺术可以体现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通过合理留白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留白艺术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填鸭式地记住知识,而是让他们在知识的空白处展开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面对未知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

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1.22. 为什么需要在化学课堂中运用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中运用留白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留白艺术可以帮助学生聚焦精力,减少课堂上的信息过载。

在化学课堂中,常常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消化和吸收,留白艺术就能够通过简洁和有序的展示方式,将重点知识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运用留白艺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留白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到知识整理和概括的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摘要】本文探讨了教学布白的艺术,从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布白的实践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教学布白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教学布白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未来,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总结了教学布白的艺术对学习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布白、艺术、学生、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方法、实践、评价、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在教育领域,教学布白被视为一门艺术。

教学布白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一种体现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过程。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布白的艺术在于如何将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整体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在传授知识的教师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布白的艺术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师还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布白的艺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深厚的教育情怀。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2. 正文2.1 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在教学布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和主体。

学生的角色定位需要符合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要求。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Absr c t a t:The la i g b a k at o he sr e c i g e o id t e mo e n ta h n o c p s a d h g lg t h e vn l n r f c mit t a h n mb d e h d r e c i g c n e t n i h ih s t e y
摘 要 : 化学教学布白艺术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 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 巧妙地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能克服传统教学
方式 的不足 , 是激 发学生 问题意识 、 进学 生思 维发展 、 促 转变学生学 习方式 、 培养学 生创新精 神的有效途径 。本 文结合化学课 堂教 学 实际 ,就如何运用化学教学布 白艺术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进行 了初步探讨。
生 问题 意识 、 进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 变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 养 学 生 促 转 培 创新精 神的有效途径 。
弱碱 阳离子能与水 电离产生 的氢 离子或 氢氧根 离子结 合 , 而 从 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移动 , 使溶 液呈现碱性 或酸性 。这样 , 不
i g f ta iin l e c i g, whih wa t efc ie n s o r dto a ta h n c s he fe tv wa t si l t su e t q e to ng c n co s e s, p o tn y o t mu ae t d n s u sini o s i u n s r mo i g su e t h n i g d v lp n ,c a gn t d n s e r i g meh d a d c l v t t d nt i n v to s i t Co t d n s t i k n e e o me t h n ig su e t la n n t o n ut ae su e s n o ai n p r . i i mbi n ni g wih t e a t a h mity ca s o m e c i g,h w o a p y t e la i g b a k a fc e sr e c i g t u tv t f t e t h cu lc e sr l sr o ta h n o t p l h e vn ln r o h mit ta h n o c lia e o h t y su e t q e to i wa e e swa ic s e t d n s u si nng a r n s s d s u s d. Ke y wor :la i g b a k a to h mit ;q e t n n o s ius e s tae y ds e v n l n r fc e sr y u si i g c n c o n s ;sr t g o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摘要】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引言进入主题,介绍了留白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在化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留白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文也探讨了留白的设计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中的实践。

总结了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留白艺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留白艺术、化学课堂教学、定义和作用、应用、学习效果、设计原则、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通过悬念、暂停和留有余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留白艺术并不是简单地不说话或不做事,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化学课堂中的留白艺术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讲解知识点时留出一些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或者在实验设计中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自行推测结果。

通过留白艺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在设计留白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合理设置留白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保持课堂的秩序和进度。

留白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留白艺术的应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2. 正文2.1 留白的定义和作用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指的是在作品中有意地留下空白的区域,通过空间的安排和利用来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留白可以在视觉上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集中地关注教师所要传达的重点内容。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和幽远的教学氛围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从 联军有数百人窒息而死 。 上千人双 目 失明。
4 ] 教 师通 过 突破 时 空 限 制的 布 白 . 在 有 的组成部分 。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布 白艺术 据化学史料 .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化学故 【 既 可 以节省 课 时 , 又可 以 的运用谈谈 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事并留下一定 的空 白。 能使枯燥的知识变 限 中寻 求 无限 。 使学生形成 有效 的知识体 系 。 养成 良好 的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布 白” 的 意 义 得趣味横生 , 可 以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 潜 许多教 师怕学 生不懂 , 课堂教学一味 移默化之中。 成就了动机的培养、 健康情感 学 习习惯 。
生的年 龄特点 、知识经 验和思维 能力 , 把 握好留 白的“ 度” 。空 白太 多 。 会针 对性不 强。 主次 不 明: 空 白太复 杂 , 需要耗 费较长 时间 。 影 响进度 ; 空 白难 度太大 , 学生 无从
《 新课 标> 指出: 化学要遵循学 生的心
果. 反而 会阻碍学 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力 理特点 。强调化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 的 的发展。有些教 师则将 “ 满堂灌” 改为“ 满 生活经验出发 。使学生如何运用已有 的知
充分地表现 主题而 有意识 地留出一些。 空 白” , 使艺术 品虚实相映 , 达到 了 。 无 画处
皆成妙境 的艺术境界 .给人 以启迪和美
课既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巧妙地设计布
白式导语 , 能迅速 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创设 富有启发 性的悬念 .能有效诱导学生主动
的享受。将布 白手法运用于化学教学 . 教 探究 . 迅速进入学习新知识 的最佳状态。
拔引, 使 其达 到心领 神 会 的效果 , 使教 学 内容得 以消化。 要注意布 、 导结合 , 具有选 择性 , 做到 实处 饱满 。 虚处 藏神 , 弓 I 导学 生 在 虚中求探索 , 在实 中求实效。 教 学是一 门艺 术 ,在 新课程 改 革理 念越来越被认 同 的今 天 , 教师更要 更新教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策略论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策略论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摘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和教学法原理,运用“空白”教学艺术,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悬念,形成学生心理活动张力,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空白教学艺术;激活思维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深化,以生为本,为了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成为实践,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能自觉地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纵观诸多能力,思维能力是核心,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共同研究的热点。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认为要让课堂成为知识的海洋,智慧的舞场,思维的体操房,激活学生思维是关键,运用“空白”教学艺术是有效的手段,也是提高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点和导火索。

一、运用“空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在理论层面的认识运用“空白”教学艺术激活学生思维在现代教育心理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1)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在学生的邻近发展区设计一系列问题,只要这些问题能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就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的“封口”冲动中激活思维,激发潜能,在邻近发展区上展现智慧的光辉。

(2)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只要条件允许的话,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趋完善,这种“完形趋向”被格式塔学者称为“封口心理趋势”。

从审美角度考察“封口心理趋势”实际上就是人追求完美的一种特殊心理效应,一个好的提问,一个悬念就是一个“缺口”,这时会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张力,学生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积极探索,追求心理平衡,达到“完形”,产生极大的美感。

(3)从教学理论来看,“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停滞和活力的下降,导致学力的下降,而留下一些“空白”点,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心理功能的积极休息,同时发挥另一些功能的作用,由听转为思,由看转为想。

另外,“满堂灌”的教法也不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贮存和内化,而留下空白点的教学,能克服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作用。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

论教学布白的艺术【摘要】教学布白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通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的布置和交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通过介绍教学布白的意义和方法,剖析了教学布白的技巧、效果、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教学布白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布白的启示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来,教学布白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教学布白将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引言:教学布白的意义、教学布白的方法正文:教学布白的技巧、教学布白的效果、教学布白的实践经验、教学布白的案例分析结论:教学布白的重要性、教学布白的启示、教学布白的未来发展关键词:教学布白、艺术、意义、方法、技巧、效果、实践经验、案例分析、重要性、启示、未来发展1. 引言1.1 教学布白的意义教学布白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深度。

通过合理的布白,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知识更系统化、有条理。

教学布白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布白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出来,更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行巧妙的组织和安排,让学生能够事半功倍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教学布白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布白的重要性,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教学布白的方法在教学中,布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而要正确地进行布白,首先需要明确一些方法和技巧。

教学布白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结合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布白的方法要有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课堂的布白艺术
摘要:画家绘画,总是要留点空白,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奔马。

“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要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劳道,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到无尽之意。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借鉴“布白”的手法,将“布白”运用于教学,并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其思维。

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谈谈几种“布白”的方法。

一、引而不发,形成“心理空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上的空白。

教师可精心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触即发之势,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并引而不发,使学生形成心理空白,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故意停顿,形成“时间空白”
在处理新课或解决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马上指定或催促学生回答,而应该故意停顿一下,留出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默默思考,以适应其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静思中理清思路,孕育融会贯通的种子。

例如,在学习完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分子反应机理之后,我故意停顿一下,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醇都可以脱水生成烯烃?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回答:只有在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脱水生成对应的烯烃。

这样通过短时间的思维调整,使学生对反应本质有了理性的认识。

又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演示实验中,阳极放出cl2,进而可推得cl-失电子能力比oh-强,这时教师放慢声调:真的如此吗?学生经过紧张思考后,有学生说:不一定,沉默片刻后,又有学生说:我赞成这个观点,因为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而oh-浓度很小,当然阳极产生cl2,若[cl-]≤[oh-],可能阳极得到o2。

教师及时赞赏,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比较cl-和oh-失电子的难易。

这种有意识的停顿,学生被压抑的思路全面解放出来,怀疑精神顿生,灵感由此而生。

象这样在时间上留下一块“空白”,给予学生消化、吸吮,驰骋的天地,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虚实相生,形成“思维空白”
“虚实相生”是渗透哲学、儒家、兵法等方面的中国传统的辩证艺术,化学教学中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

教学中的“实”指的是老师的讲解与激趣。

“虚”指的是停顿与布白。

辩证地看,教师在课堂的虚处,却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实”处,是其思维的过程,信息内化、强化的阶段。

“虚”与“实”之间,要让“导”使其充分结合在课堂内。

例如,在做完mg(oh)2溶于浓nh4cl溶液的实验后,我问学生:怎样从理论上解释mg(oh)2能溶于浓nh4cl溶液?学生经过讨论,
提出下列两种解释:
在含mg(oh)2沉淀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2oh-
①nh4cl溶液呈酸性,nh4++h2o nh3?h2o+h+,以上两式产生的oh-和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o,促使mg(oh)2继续溶解。

②mg(oh)2溶解是oh-与nh4+相结合形成弱电解质nh3?h2o所致。

此时,老师不急于表态,而是追问一句:究竟是哪一种解释正确?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讨论,试误,修改,然后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实验之:在新制的mg(oh)2沉淀中加入浓
nh4ac溶液,沉淀溶解,证明②的观点是正确的。

此时再作如下点拔:nh4+水解很微弱,溶液中[nh4+]远大于[h+]。

问题便迎刃而解。

虚实结合贵在引导,引导得当,就可让其意时相承,使学生陡感柳暗花明。

“实”强调的是教师适度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方法、规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虚”则是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虚中探究,展开思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四、悖常质疑,形成“想象空白”
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运用布白艺术,组织学生自由畅想,不受任何条件框框限制。

要善于采用悖常质疑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研究兴趣,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大胆去想象,尽可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氮气的性质时,通过教材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键能很大,因而其分子结构稳定,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大气中的氮气才能和氧气共存。

这时教师进行如下布白:假如氮分子中没有三个共价键,请想像一下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学生当即被这个问题带入想像的天地:没有三键的氮气性质非常活泼,可以迅速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进而又迅速生成二氧化氮,地表被硝酸所充斥,大气中弥漫着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

这比单纯强调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结构非常稳定的效果要好得多,不但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又有效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联想和想像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平时“不屑一顾”的问题,同时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诱发兴奋高潮。

在允许学生自由畅想和发表看法的同时,教师切忌不能出现“扼杀句”,要努力做到延时评判,禁止批评,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