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A.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人,为了经济的增长和贪欲的满足,在破坏大自然时也会有道德上的负担。
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只要处理好这一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C.科技伦理和道德原则会限制科技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限制将使自然免受科技发展的损害。
⑤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敬重原有年头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变更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运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观赏价值。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依据形式美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更,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好用艺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答题时留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微小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⑥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需敬畏自然、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道德哲学思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①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很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奇妙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溢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渐渐消逝。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2014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评价测试附答案
2014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评价测试(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翻译划横线的句子(10分)康保裔,河南洛阳人。
祖志忠,讨王都战没。
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
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
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①合战。
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
”遂决战。
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
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
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5分)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最新整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一诗中谆谆告诫其子曰:“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①。正令②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自言年轻时写诗,只知在辞藻、技巧上下功夫,到了中年才领悟到,诗为六艺之一,肩负着治国安邦之使命,岂可等同于文字游戏?如果要立志做个诗人,那就务必懂得,声韵偶对、字斟句酌只是雕虫小技,仅仅在这上面劳心费神、花样翻新,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重要的是要在“诗外”—-即在“道"上下功夫.
(6)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 98,算术 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当今这样一个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就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
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
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
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
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
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
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
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
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
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屯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雕刻极细腻,有__________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 .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差强人意B . 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C .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 .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 代 家 训 家训,是中国古代的家长出于督促家庭成员尤其子孙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而对其言行提出的种种规范、劝谕或警戒。
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分为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和百姓家训,其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等。
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创造性地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先以散文叙事,后以诗歌阐发。
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
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相关的家庭规范汇集起来,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
宋代由门阀政治时期转入官僚政治时代,婚姻不重阀阅,选官以科举为主,土地买卖自由。
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利益长期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些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长久兴旺,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
有的宋代家训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或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与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
当对家庭子孙等成员言行的规范、劝谕或警戒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但宋代家训中很少有对某类过错者要严惩至处死的规定,一些惩罚常采取告官但又不至于处死的方式来实现。
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侧重家庭的发展,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在体裁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2013年斯诺克球员巡回赛总决赛上,丁俊晖对阵希金森,在一度1∶3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连赢三局,以4∶3横扫对手取胜。
B . 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搭建外国优秀文化展示平台,从而以合作、理解、沟通作为文化交往的基点,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
C . 日前,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大规模生产制造地沟油的案件,一条完整的制造、销售地沟油的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D .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2. (2分)(2018·东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 . 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C .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D .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3. (2分) (2019高一下·东乡族自治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舞台戏曲、庙宇泥塑等的人物形象、道具设计。
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
,,。
,场景也是平面的,动作设计(表演)自然也不能同真实生活一样了。
①因为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②而是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③或简约洗练④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⑤追求轻松随意的“写意风格”⑥角色造型是平面的A . ④②③⑤①⑥B . ③⑤①④②⑥C . ③⑤④②①⑥D . ④②①③⑤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5高一上·宿松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推荐下载】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评价测试最新
[键入文字]
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评价测试最新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程,令人陶醉的美景是成功。
而深潭是挫折。
就像利弊分明的考试,最后是美景还是深潭完全取决同学们的努力,编辑老师整理了天水秦安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走向如梦如幻的美景仙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
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事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写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
1。
【推荐下载】2013-2014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键入文字]
2013-2014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考试很重要,需要认真对待,为此我们编辑了2013-2014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方便同学们复习。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长叹举一返三暴虎冯(píng)河祸起萧墙
B.屏(píng)气凝神发奋忘食箪食(sì)瓢饮循循善诱
C.粢盛(chéng)既洁礼崩乐坏斐(fěi)然成章文质彬彬
D.色厉内荏(rěn)耰而不辍曲肱(hóng)而枕杀身成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1。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
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
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
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
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
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
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神话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依附于历史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叙事形态和思维形态,是以神秘性思维方式为内核、叙事性表述为手段的表现艺术。
就中国神话史而言,它曾有过三次创作高潮,而三次高潮又分别体现着神话内涵的三次变迁。
首先是五帝三王时代历史的神话化。
中国神话的第一个高潮,使出现在历史上神秘性思维最为高扬、神权思想最为膨胀的“五帝”、“三王”时代。
上古史非但不是神话的历史化,恰恰相反,上古神话更多却是历史的神话化,在历史记叙不发达的时代,它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
例如夸父神话。
无论是夸父追赶太阳的伟大举措,还是饮干河渭的巨大威力,都是在现实中不可能见到的。
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个神话最少披露了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是夸父的身份。
夸父当是炎帝一族的人。
第二是黄帝、蚩尤之战的反映。
第三是关于当时气候恶化的反映。
尽管神话中也有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但其主体则是历史的。
其次是秦汉魏晋时代哲学的神话化。
战国时代人们对人类生存所遇到的或涉及的种种问题,都作了理性的思考,阴阳五行学说成了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理论。
秦汉人则把这种理论广泛地用于实践,并用神话对这种理论最大限度地进行图解,使神话具有了哲学的内涵。
一个显著的例子,在先秦,诸神多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而秦汉人则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将许多神话人物配成了夫妻。
如以伏羲配女娲,以嫦娥配后羿,以东王公配西王母。
这反映了汉魏神话与上古神话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标志着神话性质的一次重大变迁。
再次是元明时代宗教的神话化。
元明时代,神秘性思维再次高扬,其标志便是新的造神运动的兴起。
元明人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大量的神祗偶像。
正是在这样的神秘性思维的驱动下下,神话创作掀起了第三次高潮,出现了《西游记》、《西游补》、《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等大批神话小说(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还有《吕洞宾桃柳升仙梦》等以神仙为内容的戏剧。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1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粗鄙的暴发户审美充斥着我们的社会冯骥才 ? 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
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
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
今天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文化主体元素。
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中国就麻烦多了。
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
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
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
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
可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
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
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
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
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
没有现代审美,也就提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而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
我想它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
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认可。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广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阳木雕被称为“中华一绝”,它以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雕饰精关、技艺精湛而________。
东阳地区山川毓秀,气候温润,梨树、樟树、松树、银杏树等________,为东阳木雕选材用料提供了多种可能。
东阳木雕以天然木材为原料,不施以漆色,保留原木的纹理和色泽,自然气息浓厚。
以材料本身的语言来体现木雕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东阳木雕为人们________的一大特色。
木材本身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扬着生命的气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较强的内容。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探索与创新,在精益求精的艺人手中,东阳木雕技艺日臻完美,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极具艺术感染力。
不仅如此,在追求实用价值方面,(),装饰性与实用性________,更接地气,更能融入日常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声名鹊起触目皆是口耳相传相得益彰B . 声名鹊起比比皆是津津乐道相辅相成C . 闻名遐迩触目皆是口耳相传相辅相成D . 闻名遐迩比比皆是津津乐道相得益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由于木材本身的生命和灵性,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B . 木材本身具有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C . 由于木材本身具有生命和灵性,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散着生命的气息。
D . 木材本身具有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斥着生命的气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东阳木雕能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并运用传统透视技法展示画面内容B . 木雕匠人采用传统透视技法展示内容结合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的创新工艺C . 东阳木雕采用传统透视技法来展示画面内容,并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D . 木雕匠人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并运用传统透视技法来展示画面内容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二上·湖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共72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假如人类是“六指” 杨孝文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
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
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
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之所以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10根手指有关。
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
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12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
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我们的阅读能力取决于字母的形状。
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
”同样,12根手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
毕竟12要比10更为复杂。
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
自然选择并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
双鸭山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中最不济的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下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故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人排出体外,离开了安乐窝的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结构这样简陋的病毒算不算是生命?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两条:能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
从这点来说病毒具备了生命的重要特征。
但它又不是完整的生命,因为所有生物体的生命特征都寓藏于DNA的双螺旋链中,惟独病毒没有双螺旋,而只有一条单链,有时还不是DNA而是RNA,所以病毒只具备了部分的生命特征。
因而病毒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生命形式。
⑤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样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有一种病毒“尚可”(音译),其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70—80%。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90分)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150分钟 150分 ) 姓 名班 级学 号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衡少善属文 C.信义安所见 D.秦自缪公以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 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动 C.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宁许以负秦曲”中“负”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B.妙近璇机之正 C.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斥之 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等 5、下列文言句式中,与其他三项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勇气闻于诸侯 C.为降虏于蛮夷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
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
关外难民云集。
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
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
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
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
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
在晋复劾其通奄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
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
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
但必求实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 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
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
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
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共72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假如人类是“六指”杨孝文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
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
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
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之所以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10根手指有关。
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
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12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
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我们的阅读能力取决于字母的形状。
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
”同样,12根手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
毕竟12要比10更为复杂。
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
自然选择并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
如果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
这是数量极少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例如熊猫。
熊猫的最小手指远侧长有一根与拇指类似的“手指”,它是腕骨的延伸,帮助熊猫抓握竹子。
塔宾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动物王国的每肢五指(趾)原则,他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肢体定律”。
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用于预测基于身体大小的最佳肢体数量。
根据这一定律,如果肢体相对于身体来说较长,最理想的肢体数量为6个(例如昆虫);如果相对较短,数量则越多越好(例如千足虫)。
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这一肢体定律同样适用。
考虑到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才能轻松弯向手掌,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所以说,5根手指是进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手指数量。
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曾对手与大脑的关系进行几十年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
在他看来,6根手指显然“太多”。
现代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无论是3根还是4根都能拥有和5根手指一样出色的性能。
他说:“如果要在4根和6根手指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4根。
”(摘编自《百科知识》)1.下列关于“额外的一根手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额外的一根手指能让我们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总之,对某些事情,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B.额外的一根手指能使手掌更为宽大,这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会有作用,如篮球,更宽大的手能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选手。
C.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手的灵巧性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和手指的多少没关系。
D.额外的一根手指可能引起数学上的变革,会将10进位制,改变为12进制,这对人类的数学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类额外的一根手指是一种遗传错误,被视为一种生理缺陷,因为这个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的优势。
B.如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但自然选择从来没让第6根手指存在。
C.长有额外的一根手指是极少数量的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比如,熊猫就长有这样的“手指”。
D.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只需3根或4根就具有出色的性能。
根据这个研究可以说明,人类不需要额外的一根手指。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数学计数采用10进制,这与人类拥有10根手指有关,这个说法符合人类文明采用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的人类学理论。
B.“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人们根据这个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出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是5根。
C.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根据塔宾“肢体定律”,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D.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通过对手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得出人类拥有6根手指并不理想的结论。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臵【注】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注】臵:设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B.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C.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D.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耆儒”是指年老的学者。
“耆”意为年老。
“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学派不同。
B.《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C.“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
建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
D.“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
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安学养非常深厚。
陶安自小聪明,涉猎广泛,学有专攻,后来太祖还专门赐门帖子赞扬他。
B.陶安富有军事才能。
陶安深知金陵的战略地位,肯定太祖攻克金陵的战略目标,陈友定叛军包围饶州城时,陶安内抚民心外御强敌而获胜。
C.陶安擅长政治投机。
元末大乱,陶安避世不出,但明太祖大军一到,他又率领乡亲迎接,并奉承太祖说起兵是顺天意得民心。
D.陶安对朝廷极忠诚。
他在地方任职爱民如子、政绩显著,深受百姓崇敬;在中央任职出谋划策、针砭时弊,深受皇帝信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5分)译文:(2)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5分)译文: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从军行陈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武威遇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①海畔:湖边。
②太白:即金星。
古时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8.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的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5分)9.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行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诗经》中用“,”反衬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2)《蜀道难》中写“五丁开山”、栈道建成的两句是:,。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登高》(5),梦啼妆泪红阑干。
《琵琶行》(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
鲁迅“骂”出名的女校长晚节彪炳读过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人,对其中的反面代表人物杨荫榆女士,或多或少会有些印象。
杨荫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也就是这一年零六个月的校长生涯,让她一世都被人诟病着。
1925年,“女师大风潮”爆发,也就是在这场风潮中杨荫榆成了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遭到鲁迅等人的谴责。
有人说杨荫榆是被鲁迅“骂”出名的。
八十多年已过去,虽无法再置身于那段战乱频仍、惊心动魄的岁月,但真实的历史永远不会被尘封,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杨荫榆是怎么样的。
杨荫榆是1924年春开始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的,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杨荫榆1884年刚满17岁,就被祖母硬嫁给了一个姓蒋的傻少爷。
后来虽然她很快就与夫家断绝了关系,回到娘家和姐姐进了补习学校学习,但早年这段不幸运的婚姻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此后她终身未嫁。
1907年到日本留学,1913年从日本回国后,她先后到江苏和北京任教。
杨绛回忆说“那时候她在校内有威信,学生也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