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教学方式-精选教育文档
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核心素养HEXINSUYANG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广东华侨中学 徐 斌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实践探究等科学素养的培养,物理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丰富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本文试图从原始物理情境导入、课堂实验活动设置两个方向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应有所创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物理学的现实意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实现对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物理精神等要素的全面渗透,使学生不仅成为物理知识体系的接收者,同时被包含知识、方法、思想、精神等要素的物理文化所熏陶,印上物理学的烙印,逐渐成长为物理文化的有力传播者。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一)注重学生已有经验,用原始物理情境导入课堂物理学源于生活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搭建新旧知识、难易知识之间的桥梁,注重课堂导入,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不同学生思维所处的阶段。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思路展开:第一,以广州市近期发生的某一重大交通事故为研究情境,引入汽车安全行驶问题,通过观察事故录像,思考生活情境与物理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物理模型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学生产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诉求后,教师再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始物理情境所蕴含的物理规律,这样教学将会更加有效。
第二,学习物理基本规律与原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挖所设置的原始物理情境,在内涵之外发现其外延,引出汽车行驶安全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而探讨“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等相关问题。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一、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兴趣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其中,模块化教学的设立和实行,给了学生巨大的选择空间。
这种改变使得过去那种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达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使得原来重视学会解题而不重视知识迁移的做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把实际考察、课堂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学生自主研究物理问题,让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物理的常态,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的宗旨,设法做到:(1)尽可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诱导他们积极学习,积极参与;(2)根据学生个体性差异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尊重; (3)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其中的价值,以增强学习信心。
(二)遵循教学规律,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新课标下师生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转变的前提,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真正转变。
教师是新课程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
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观念、方法和素质各个层面做调适,保证与新课程同步成长。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体,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以主动参与、反思、探究和创造性的态度进行学习。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独立思考,启发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形成一题多解、多思的解题方法。
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一)问题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物理习题的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能够实现学生收敛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作者:尹洋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29期【摘; ;要】新课导入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在新课导入时的手段多样化,设置的新课导入情景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那么,上课质量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作者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6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
物理学科在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上课铃响了后,很多学生虽然人进了教室,但注意力却不能快速从课外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
这时,需要教师设置一个比较有趣的课堂导入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中来,为上好本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就高中物理课堂中比较适用的导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新课导入方法。
1.实验导入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因此,教师把相关物理实验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个演示实验进行新课导入,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尽可能多找学生上台辅助演示,这样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难理解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之前,可以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引入新课:教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泡沫垫,再拿一个鸡蛋从泡沫垫上方距离泡沫垫一定高度处静止释放,鸡蛋落到泡沫垫上被反弹起来,但鸡蛋完好无损。
紧接着,教师用刚才的鸡蛋在一个瓷碗边轻轻一敲,鸡蛋就破了。
学生看到这种现象时十分疑惑,为什么刚才鸡蛋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没有破碎,而在碗边轻轻一敲就破了,他们也非常想知道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很积极,教师就能顺利展开下面的新课教学。
高中物理功的导入部分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导入部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物理功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计算功的方法和公式;
3. 能够应用功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二、导入活动:
1. 通过实验展示:老师在教室里放置了一个笔筒,学生们围绕着笔筒做圆周运动。
老师请一名学生站在原地,另一名学生继续做圆周运动。
观察两名学生所做的工作,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学生所做的工作有何不同。
2. 引导思考: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站在原地的学生没有做功,而绕着笔筒做圆周运动的学生却做了功?
3. 讨论解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介绍功的概念和特点。
4. 引入课题:通过上述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功的概念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物理教材教法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教材教法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相关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教学准备:教案、教具、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题或实例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定律,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等。
三、示例分析(20分钟)
1. 展示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2. 分析实例中的光线传播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
四、案例练习(20分钟)
1. 提供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归纳解题思路。
五、小结(10分钟)
教师总结今日所学内容,强化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概念讲解、示例分析和案例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更深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概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导入语教案物理
高中导入语教案物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教具准备:
1. 课件、投影仪;
2. 实验器材(如磁铁、杠杆等);
3. 物理实验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展示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应用案例(如简单的机械原理、声光电等),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演示,如磁铁吸附物体、杠杆原理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并理解物理知识。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讨论物理学的应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导入,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通过后续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技巧
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技巧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我们开启一道精彩的课堂教学之门,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工作。
在本文中,作者简单阐述了实验导入、实例导入、激趣导入、复习导入四种高中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式,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验导入实例导入激趣导入复习导入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恰当的导入有利于为高中物理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认识。
一、实验导入高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龄,这就决定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
物理教师可以紧抓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
通过新鲜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感觉到物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
比如学习《圆周运动》时,教师先做一个水流星试验的杂技,使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实验过程是: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
引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
然后教师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教会学生联合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实例导入中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墨守成规,毫无新意,一开始就给出物理概念,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受到压抑,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起来。
导入技能教案高中物理
导入技能教案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导入技能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常用的导入技能,如问题导入、实验导入、图表导入等。
3. 能够运用导入技能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导入技能
2. 常用的导入技能及其应用方法
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入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二、导入技能介绍
1. 通过讲解什么是导入技能,为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
2. 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导入技能,如问题导入、实验导入、图表导入等。
三、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导入技能的实际运用效果。
2. 让学生思考这些导入技能为什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实践演练
1. 分组让学生练习运用导入技能,引导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
2. 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导入环节,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总结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导入技能,强化他们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多运用导入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导入技能教学,学生对于导入技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注重导入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把一堂枯燥的物理课上的有声有色,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就是上好每一节物理课。
一、好课的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静心研究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一节好课之所以呈现出外在的诸多亮点,应归功于设计者对课程理念、学科精神充分领悟后生成的教学策略以及实施者践行教育理念的扎实基本功。
首先,从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谈起。
教育家叶澜提出一堂好课要有“五个实”:1)有意义的课———扎实;2)有效率的课———充实;3)有生成性的课———丰实;4)常态下的课———平实;5)有待完善的课———真实。
崔允漷教授提出:1)教的有效;2)教的愉快;3)考的满意。
五好标准:1)好课必有好目标;2)好课必有好预设;3)好课必有好过程;4)好课必有好评价;5)好课必有好生成。
八项指标:1)一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2)二看设计是否新、趣、活、实;3)三看过程是否常态自然;4)四看师生是否交流互动;5)五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6)六看课堂是否动态生成;7)七看教学是否扎实高效;8)八看风格是否独特明显。
二、如何上好一堂课显然,严格按照哪种标准实施我们的教学,都可以称之为”好课“。
然而,“好课”并非是规范性概念,而是描述性概念,它没有统一、不变的标准,但有基本的要求。
“好课”标准的多元性、开放性,就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极大的自主空间。
根据个人教学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
1、了解学情每节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已经获得的认知程度,有的放矢的举例、提问、实验、讨论,逐渐的启发学生,从而获得新知。
如若不了解学情,就会导致学生对以前的问题还没消化又增加了新的负担,长此以往,积重难返,从而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2、提升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关课堂导入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中论文
有关课堂导入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研究摘要: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还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新,更是课程理念、师生观及评价观的更新。
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当重新审视传统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
这些改变的有效落实,必须首先要从最基础的物理课堂教学入手,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入手。
物理课堂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课堂导入。
有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也同样可以描述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
对于一线的物理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往往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导入开始时,就要注意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情感,以唤起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的热切需求,从而让课堂导入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环节[1]。
1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导入的原则1.1要符合物理学科内容本身的科学性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必须要符合科学性这一特点,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切忌胡编乱造。
导入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是上节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开始。
导入的设计都要从科学性这一关键点出发,要以科学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水平,来选取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方式。
1.2要符合物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在这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把导入和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全面考虑。
如果仅仅重视物理课堂导入部分,忽视教学过程其它环节,即使这一节课的课堂导入再精彩,恐怕也无法达到我们课程目标所要求的预期结果。
当然除了将导入和各个教学环节内容综合考虑以外,还要将导入同在这个课堂上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得更多的个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2]。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教育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旳应用一、现代教育技术旳运用。
增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旳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旳引入,在要讨教师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论旳同步,更要注意教育观念旳转变。
这种新观念,即新旳人才观、教学观、学校观。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旳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旳综合素质。
要到达这个目旳,需要调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育技术等等。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学习活动旳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客体旳统一。
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提供了条件。
计算机多媒体和远程教育技术旳发展,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旳变化。
由此可见,现代旳教学观、学生观和学校观旳形成与教育技术旳发展有着极为亲密旳关系,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不能对它有更深刻旳理解。
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无比旳优越性,增长了教学旳直观性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其直观可视旳特点激发了学生旳学习爱好,使抽象变得形象,改善了上课过程中旳视听觉效果和信息传播途径,显示了与老式教学手段迥然各异旳优势。
例如,在教学探究力旳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时,用Flash 动画课件制作出试验旳演示过程,具有动画效果与色彩效果,既便于学生认识力旳合成措施,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使用时旳构成要素,非常直观且记忆深刻,又便于教师讲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爱好浓厚,与老式旳在黑板上画、讲、手拼等相比,具有极大旳直观性和优越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足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技术,提前从互联网获取适合自己和学生特点旳教学内容,整顿后应用在课堂上,也可以运用既有旳DVD、VCD、多媒体课件等视频资源进行可视化课堂教学,以信息化丰富课堂教学,增强教学视听效果,增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教学旳实用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旳使用,减轻了教师旳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旳使用,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方式措施旳改革。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了广大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要构建高效课堂,只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才行。
做好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本文作些分析探讨。
一、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高中物理新课导入,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来发现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
如在《安全用电》教学中,教师以“小鸟落在几千伏的高压电线上会发生什么”的情境来导入。
因学生平时都知道鸟儿落在电线上不会受到伤害,但却不知道其中原因,就会有学习探究的欲望,也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了。
在物理教学中,常以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决影响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电阻率。
教师在课前设置问题“家中常用的电灯泡(22v,100w)的电阻怎么计算?怎样测量电阻?为什么在演示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计算值之间会存在差距?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当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巧设实验、妙导新课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阶段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把某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演示来导入新课。
如在“动量和冲量”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以粉笔为道具,将两支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落到光滑和垫有毛巾的桌面,然后通过这一现象来引入“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这样不但利于新知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一个好的导入实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导入实例一:运动力学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导入这一概念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学生们想象一个岩石从山上滚下来的情景。
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岩石会滚下山坡?它滚下山坡的速度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并开始思考影响物体滚动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提出假设,并通过后续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这种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运动力学的概念。
导入实例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导入这一概念。
请教师将一个金属环套在一个磁铁上,然后将一个灯泡接在金属环的两端。
让学生们猜测当灯泡亮起来时,金属环上是否有电流流过。
通过这个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金属环上会有电流?是什么原理导致了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和实验,学生们可以逐渐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扩展实例,让他们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中寻找更多电磁感应的实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导入实例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导入。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小球放入一个透明的水杯中,然后用手指轻轻把水杯倒扣在桌子上,保持小球在水杯中。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可以看到小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经过水杯和水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从而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改变。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片段教案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片段教案课时:1课时课题:导入物理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认识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1. 揭示物理学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实践意义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仪器和模型3. 学生互动教学环节的问题和活动准备教学步骤:Step 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学?它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物理学?Step 2:展示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以及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Step 3:讨论组织学生围绕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展开讨论,探讨物理学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Step 4: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理学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实践意义。
Step 6: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3. 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到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例谈
电阻 与哪些因素有 关? 他们之 间的关系是怎 么样的 ……” 当这 到 , 苹果如 果长在月亮那 么高处 , 也会落 回地 面 , 但是, 月亮为 些 问题摆在 学生面前 时 , 学生 会产生解决 问题 的兴趣 , 接着 再 什么不 落回地面呢 ? 月亮不是很像一个 大苹果吗 ? 他 又想 到在 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探究 学习新知识 ,这样学生 的参 与度就 提 山顶 上把 一个炮弹发射 出去 , 炮弹将 以曲线轨 道落到地 面 , 发 高了 , 学 习兴趣也 就提高 了。 可见 , 在 高中物理教学 中 , 用问题 射速 度越大 , 炮弹 落得越远 , 如果发 射速 度足够 大 , 炮弹就 会
不再 是被 动的 了。 在 物理教学 中 , 常 以设置 问题的形式 来导入 家的趣闻轶事来 引入 新课也是 一种 简单易行 的导入新 课的方 新课 , 如 在“ 电阻定律” 的教学 中 , 为让学 生了解决影响导 线 电 法 。 例如 : 在“ 万有 引力” 的教学前 , 引入苹果 落地的故事 : 牛顿 阻大小 的因素 , 理解 电阻 、 电阻率 。 教师 在课前设置 问题“ 家 中 在他 家的花园里 的苹果树 下看到苹 果落地 ,首先想到苹 果为 常用 的电灯泡 ( 2 2 v, l 0 0 w) 的 电阻 怎么计算?怎样 测量 电阻 ? 什么 不飞上天而落到 地呢? 如果 苹果树长得 非常高 , 苹果是否 为什 么在 演示实 验 中获 得的数 据和计 算值之 间会 存在差 距 ? 也会 下落? 他认为 苹果都会落 回地面 , 与高度无关 。 他接着想
来导入新课 , 能有 效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促进课 堂教学效 率 绕地 球旋转 , 永远不落 回地 面。 接着 , 他想到 , 以足够 大的速度 的提高 。 绕地球旋 转的炮弹多 么像 月亮 , 可是又为什 么不 飞离地球呢 ?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一、形象类比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既省时、省力,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
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
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了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
如电动势的概念,必修本的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
只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势的大小。
当电源接入电路时,随着外电路电阻的变化,电动势的大小保持不变,课本中用了整整一个课时,通过实验来说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而此实验要用稀硫酸去做,不但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实验效果难以保证。
自己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类比和说明。
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就象木匠能把木材做成家俱,缝衣师傅把布料做成衣服一样,都具有一种本领。
木匠的这种本领已经具备,做家俱以后就把这种本领表现出来,就象电源接入电路时,把电动势----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表现出来一样,未接入电路的电源,这种本领未表现出来,大小保持不变。
再加上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电动势的概念。
又如在讲电场的概念时,为了得到某点电场的强弱,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一点电场的强弱与检验电荷电量的大小无关。
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
在讲到此问题时,我问学生:“ 同学们,外边有没有风”大家急切地向外看,齐声回答:“有”。
我再问:“ 你们看到的是风吗”同学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回答说:“不是,是树叶在摆动”。
如何物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最新教育文档
如何物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1 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如果把高效课堂定为教学的终极目标,那么有效备课便是实现终极目标的重要环节。
要备好课,吃透教材是基础,制定目标是核心,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
1.1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
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1.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
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
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1.3有效备课要巧设教法教法设计要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的生成情况,顺学而导,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把教学方法体现在备课的全过程。
2 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同时根据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我们物理组实施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引导、督导和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构建了学案导学、师生解疑、习题巩固等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1学案导学,整体感知教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合一的学案。
要求学生课下自习时间根据学案自学,认真研读教材,对本节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力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基本的内容要求能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教学方式
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普遍感觉物理十分难学,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缺失。
然而,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一、学生动手导入
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会。
但是要注意好的教育方式,若学生不能参与其中,都是无效的。
同样,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先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但是要想激发学生的动机就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
教学全过程中,特别是课堂教学导入的时候,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动手导入的方式,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最终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动手导入策略开设期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并要鼓励学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例如,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导入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导入,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教师先给学生准备一个小的游戏“道具”,将小钢球侵入到水中,准备两个小盒子,两双筷子,一双是光滑的铁筷子,一双是表面刻有粗糙花纹的木质筷子。
现在,教师需要寻找两位同学,选用两双不同的筷子夹小球,观察小球的形态变化,并竞赛一下两分钟之
内谁夹得的小球数量。
教师可以选择两位比较积极的学生,并让他们各自拿着一双筷子,做好准备以后,再寻找学生进行计时。
最后比赛的结果是,使用铁筷子的同学盒子里面有6个钢球,使用木质筷子的学生盒子里面有19个钢球。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种材质的筷子差距如此之大,很多同学能说出来是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然后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引入高中物理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夹小球是现在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类生活情境,教师将其灵活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此让学生能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该游戏导入十分具有趣味性,能让学生对整节课有更多的向往,进而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矛盾设疑导入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更喜欢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探究生活中的奥秘。
而物理课程教学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且日常生活中会碰见学生很难解释的物理问题、物理现象。
并将相关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能使用导入的方式提供外部刺激,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大。
课堂导入中,给学生设计悬念性较强的问题,并通过矛盾设疑的方式导入策略,能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于学生进行新课学习。
矛盾设疑导入中,教师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更好的认知。
例如,在讲授有关《导体的电阻》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几幅图片,并说出图片上电子元件的名称,分别为电脑、笔记本、超极本等,部分学生能快速的说出答案。
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原始的电脑是什么样的,部分学生说很大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也很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第一台电脑的图片。
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脑,整个的体积是教室的1.5倍,重量等同于六只大象,且第一台电脑十分耗电,只要它开机,整个城市的等都会变暗。
诱导学生思考第一台电脑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精巧的呢?学生全部陷入到沉思中,教师继续为学生讲授,由于科学家对电阻进行了研究,使用微型化的电路元器件,代替原有电阻。
那么就要思考电路元件应如何的微型化呢?继而引入新研究内容电路元器件微型化奥秘。
生活问题的导入能让课堂的开始阶段较好,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入能解释很多常见的物理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大。
三、知识迁移导入
教学活动中通过复习、提问能更好的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意识,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接受新知识。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新知识呢?现代教育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认同新的知识,并将新知识纳
入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
学生能在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找到有关旧知识的“关联点”,并利用知识“关联点”导入新课程,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迁移性更佳。
课程阶段的开始可以通过复习导入进行,复习能让新旧课程知识更好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建立旧知识联系,使得学生能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新知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授有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时候,让学生回忆能引起感应电流的条件。
让学生思考恒定电流学习中,电路中能存在持久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很多学生回答是电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讲授让学生知道产生持续电流的实质是将电动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电能,所以说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动势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既然能有感应电流,就要思考是不是有相应的电动势能?通过复习,学生能回顾旧的知识,并在提问中,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能更好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其实在整个教学中也是应用较广的一类教学形式,能更好的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排斥减少,也能为旧知识的复习做好铺垫,增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正确的认知课堂导入等相关内容,让自己的课堂导入技能提升,这样才能让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的实施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