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班级管理的制胜之本共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班级管理的制胜之本

自踏上讲台起,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觉得,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就像站在不同战壕的两个对手,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就是在进行一场场短兵相接的“战争”。尤其是90后的学生,在充斥着暴力、色情、反叛的社会媒体冲击下成长,思想是越来越复杂,师生间的“战争”也越来越激烈,管理好班级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与学生的“征服”与“反征服”战争中获胜,就得学习兵法、讲求战术。战争有铁的法则,在师生“战争”中这个法则就是兵法之道。漠视兵法的灵活运用,当学生和你玩起“老鼠”戏“猫”的游戏时,你就只能气得干吹胡子。本文试结合《孙子兵法》就如何管理好班级谈一已之见。

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原文大意是:用兵的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谋,其次是瓦解敌人的外交,再次是使用武力进攻敌人,最下策是攻人之城,攻城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管理班级的指导原则,但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无视这个至高无上的战争法则。他们在班级出现混乱,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采取的往往是杀一儆百的惩罚方式,即所谓的“强硬攻城”,结果当然是铩羽而归。实际上,攻城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因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鲜明,而班主任在“攻城”时难免会产生冲动情绪,做出过激的言行,到头来吃亏的往往是我们班主任本人。

退一步说,即使强硬把“城”攻下了,也只是使学生表面上对你言听计从,而实际上当你一转身,学生马上就在背后给你搞破坏。攻心则不同,攻心使用的是心理战术,以激发学生感情的共鸣为目的,最后兵不血刃则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班级管理也应这样,多了解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情感源泉点,对学生展开强大攻势的心理战。

例如期中考试后,班上一向听话认真的志伟忽然经常和外面的社会人员混在一起,并且开始无缘无故地旷课,我多次与其谈话,效果都不明显。他依然是我行我素,而且每次我和他谈做人道理时,他总是不屑一顾。后来有一天,他婆婆忽然找上了学校,我认真地向其了解了情况后,与志伟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我对他说:“你这样做,有想过你婆婆的感受吗?当你在外彻夜不归时,你可知道你婆婆每晚都等你等到三更半夜才睡觉?她还留了很多好吃的菜给你,这些都是她舍不得吃特意给你留下的。可你呢?又是怎样对待她的一片好心的?老人家知道你读书辛苦,怕你饿了、瘦了,把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等你同来吃,可是等来的却是一又一次的失望。她在为你这个不争气的孙子感到失望呀!”还没等我讲完,志伟的眼泪就叭嗒叭嗒地流了下来。我知道忠伟的婆婆最疼他了,他也最听他婆婆的话,所以我抓住学生的这个优点,以此作为突破口,效果不言而喻。从那以后,志伟再没旷过课,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很多。可见,千万次的说教也比不上一次痛彻心扉的教育。

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

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兵法大意是: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些都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所在,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班级管理的艺术也在于此,讲求的是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我们很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刚讲完上半句,学生往往就能接下半句,我们自以为屡试不爽的方法,学生心里其实早就想好了对策。这一方面说明了现在的学生思想不再单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开始黔驴技穷了。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创新,变革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战期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在这期间,班主任和学生定会展开无数次的战役,而班主任要想获得战役胜利,就必须达到战役的出其不意。这正好比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高高地扬起巴掌,却突然轻轻地落在桌面上。在具体到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时,这种效果往往能出奇制胜。

如在一次劳动中,我班上的梁智醒同学干得最卖力,连管劳动的胡主任也在上千学生中认识了他,并且表扬了他。可旁边的同学却说他傻,就知道想表扬。当时我就气坏了,可还是忍了下来,因为那几个学生看到我愤怒的眼光,早已溜到一边去了。回到课室时,我跟学生总结这次劳动,说:“在这次劳动中,我发现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蠢’,他就是梁智醒。你们看他,手弄破了,衣服弄脏了,连从家里带来的锄头也弄断了。

这哪像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那么‘精明’哟?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劳动时,他们却悠哉游哉地逛街,像这样的同学才是最‘聪明’的嘛!”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大家纷纷把赞赏的目光送给了梁智醒。先前那几个说风凉话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主动地向梁智醒道了歉,且自此以后,再也没有逃过学校的劳动课。我想,如果在这次总结中,我直接批评那几个同学,由于他们早就有了挨批评的准备,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在这次总结会上,我没说一句批评的话,学生却能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令他们在这次战争中不战而败。这样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兵法》云:卒未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兵法原意是:将帅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贸然处罚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这样就难以派遣他们去打仗了;而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仍不执行军法,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要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军纪法令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新接手一个班,由于彼此之间还不熟悉,教师切不可贸然制定严厉的规章制度,更不可轻率地使用“杀鸡儆猴”这一招。明智的做法应是教师隐匿在暗处,悄悄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再进而施行有的放矢的措施。这样“我在暗,敌在明”,有利于班主任了解班级的情况。等找准了时机,就可以找到治理班级的切入点了。

另一方面,有些年轻的班主任,由于接受了一知半解的理念、新思想就不知轻重地误入了学生的“营寨”,表面看来,是和学生打成了一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