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范文
在葡萄架下教案范文
葡萄架下课堂教案
一、课题:葡萄架下的生活
二、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葡萄架的构成和功能
2.了解葡萄架下的生活方式
3.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理解葡萄架的构成和功能;
2.正确认知葡萄架下的生活;
3.掌握健康生活的观念。
四、教学过程
(1)热身环节
1)老师向学生介绍葡萄架下的生活方式:葡萄架是葡萄种植的传统
建筑,它不仅用来支撑植物,也使葡萄受益于它的阴影,有助于葡萄的成
熟及收获。
葡萄架不仅改善了农场的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
憩空间。
2)老师通过讲解葡萄架的结构及其特点,向学生讲述葡萄架的结构,葡萄架包括支撑藤蔓、蔓架和屋顶等,它们都是葡萄架的组成部分,支撑
藤蔓,位于土壤表面,主要是把杂草拔出来,以防止杂草的生长;蔓架位
于藤蔓上方,起到支撑藤蔓的作用,屋顶用来保护葡萄不受潮湿和阳光的照射。
(2)正式课文
1)老师通过教学课件,让学生理解葡萄架下的生活方式,葡萄架下的休憩空间,是一个舒适、优美、宁静的地方,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掌握五级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3)培养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4)提升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讲解和播放相关音乐作品,使学生对五级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2.2 五级音乐的基本结构分析五级音乐的结构特点,包括曲式、节奏、旋律等。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这些结构特点进行创作和演奏。
2.3 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教授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包括演奏姿势、手法、音色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五级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演奏技巧,使学生对五级音乐有系统的认识。
3.2 示范法通过演奏五级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在实践中学会演奏技巧。
3.3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合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作品和期末演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演奏技巧、音乐理解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一阶段(1-8课时):介绍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学习五级音乐的基本结构;第二阶段(9-16课时):学习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进行分组练习;第三阶段(17-24课时):进行合奏练习,排练期末演出作品;第六章:课程实践与创作6.1 小组合奏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葡萄架下五级音乐作品进行合奏练习。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案名称: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的种植特点和生长习性。
2. 掌握葡萄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葡萄的种植特点和生长习性。
2. 葡萄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教学难点:1. 葡萄的栽培和繁殖方法的实际操作。
2. 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教学准备:1. 葡萄架。
2. 葡萄种子或幼苗。
3. 土壤和营养肥料。
4. 工具(铲子、锄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谈论葡萄的种类和用途。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葡萄的种植要求。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葡萄的种植特点和生长习性,包括土壤要求、阳光和水分需求等。
三、示范操作(15分钟)1. 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观察和模仿如何准备土壤和选择合适的位置。
2. 教师示范如何栽培和繁殖葡萄,包括播种、修剪和浇水等。
四、小组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块土地和葡萄种子或幼苗。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际的栽培和繁殖操作。
3. 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葡萄栽培和繁殖的关键要点。
六、拓展延伸(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了解葡萄的其他品种和栽培方法。
2. 学生撰写小组报告,并进行展示。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葡萄栽培过程和成果。
2. 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此教案结合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既能提高学生对葡萄栽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葡萄的种植过程,并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他们对葡萄栽培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体验快乐的心情。
2.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用舞蹈、打击乐器进行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懂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节奏及休止符,歌曲中xxox|xxo│节奏的练与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XXX、手鼓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穿着新疆服饰进入教室,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教师介绍《玛依拉变奏曲》是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改编的,并介绍了新疆的位置和风光。
2.研究新疆音乐的节奏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然后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名字,并让学生打开课本32页第七课。
接着,教师教授切分节奏的名称及符号,并用手鼓击打节奏,让学生认真听辨切分音中的重音。
3.研究下滑音和波音记号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教授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4.练唱歌教师让学生跟着节奏唱歌,并重点讲解唱准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让学生掌握歌曲中xxox|xxo│节奏的练与掌握。
5.表演舞蹈和打击乐器教师让学生穿上XXX,进行歌舞表演,并配合打击乐器,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研究新疆音乐的节奏、研究下滑音和波音记号、练唱歌和表演舞蹈和打击乐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新疆的风俗民情,感受了新疆音乐的特点和欢快的节奏。
同时,学生也通过表演舞蹈和打击乐器,体验了歌曲的情绪和氛围。
三、研究新疆舞蹈目的:通过研究舞蹈来熟悉歌曲,获得美感和精神愉悦,激发学生研究歌曲的兴趣。
1、再次聆听歌曲,老师跳舞。
老师:新疆的人民不仅音乐有特色,舞蹈也非常有特色,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舞蹈吧!2、分解教新疆舞蹈动作:(边按节奏读歌词,边教舞蹈动作)花形手、移颈、翻腕、遮眼、托帽、猫洗脸老师:他们的舞蹈漂亮吗?下面我们来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在葡萄架下》的背景知识和主题;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在葡萄架下》一课;2.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诗歌《在葡萄架下》的录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受音乐和语言的结合。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这首诗歌描述了什么?是否有所感悟?为什么?2.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并互相交流阅读体验;(2)师生共同讨论,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语;(3)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与诗歌的主题进行对比,思考诗歌想要传达的是什么信息;(4)学生依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律动和情感,并尝试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朗读。
3.诗歌欣赏:(1)播放不同版本的《在葡萄架下》的录音,并与原诗进行对比,体会不同诗歌朗读者的感情表达;(2)同学们选择他们觉得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语音朗读版本,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4.创作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可以选择类似的场景或主题;(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和借鉴。
五.总结与拓展:1.随堂小结:通过共同欣赏、理解和创作诗歌,同学们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2.拓展练习:借助高年级诗歌作品,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其他经典诗歌,并进行诗歌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加深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但是,诗歌创作环节的时间较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创作环节的指导和实践。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在葡萄架下》,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乐谱。
2. 学生准备:提前熟悉歌曲,准备好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葡萄架下的情景。
4. 演唱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在葡萄架下》,加强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色的歌曲,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为自己创作的歌曲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七、评价方式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创作和协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2. 学生互评,鼓励彼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十、教学总结1. 教师对整个学期的音乐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
2.理解葡萄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葡萄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2.如何正确栽培和护理葡萄。
3.葡萄在饮食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课本《在葡萄架下》的内容及图片资料。
2.葡萄和葡萄叶的实物样本。
3.种植葡萄的播种工具和土壤。
4.影音设备用于播放葡萄生长和栽培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介绍葡萄这种水果,激发学生对葡萄的兴趣。
2.播放关于葡萄生长和栽培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
二、教学中心1.讲解葡萄的生长环境要求,包括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
2.介绍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护理技术,包括施肥、修剪、浇水等。
3.让学生在实地中体验种植葡萄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4.组织学生合作,模拟团队合作种植葡萄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拓展延伸1.介绍葡萄在饮食中的应用,如葡萄干、葡萄酒等。
2.讨论葡萄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如制作食品、药品等。
3.播放有关葡萄文化和历史的视频,扩大学生对葡萄的了解。
四、归纳总结1.带领学生总结葡萄的生长习性及其栽培技术。
2.让学生分享种植葡萄的感受和体会。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葡萄栽培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种植葡萄并记录生长过程。
2.要求学生撰写关于葡萄的观察日记或小作文。
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种植葡萄的经验和成果。
六、课堂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2.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节课通过介绍葡萄的生长特点、栽培技术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葡萄的兴趣,并通过实地体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加深对葡萄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种植葡萄的过程,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培养他们的爱护和关爱意识,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案标题:在葡萄架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架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3. 学习葡萄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葡萄架的结构和功能。
2. 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3. 葡萄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葡萄架的结构。
2. 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的图片或视频。
3. 种植葡萄所需的土壤、种子和工具。
4. 学生实验用的小型葡萄架和葡萄种子。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引入葡萄架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观察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导他们描述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 讲解:向学生介绍葡萄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包括选择适合的土壤、播种、浇水、施肥和修剪等。
4. 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种植葡萄的材料,并指导他们按照讲解中的方法进行实验。
5. 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6. 总结:总结葡萄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7. 拓展: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葡萄的其他品种、用途和营养价值,并鼓励他们尝试在家庭或学校的葡萄架上种植葡萄。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2. 听取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分享,评估他们对葡萄生长过程和养护方法的理解。
3. 给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种植和养护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学校的葡萄架上继续观察和记录葡萄的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葡萄园或农场,进一步了解葡萄的种植和养护实践。
3. 引导学生进行葡萄的品尝和制作葡萄酒或葡萄干等相关活动,拓展他们对葡萄的认识和兴趣。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在葡萄架下》,使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特点及栽培管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到葡萄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学习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三、教学难点学习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制作海报、播放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呈现葡萄的形象和美景,激发学生对葡萄的兴趣。
2.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观察有关葡萄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对葡萄的第一印象。
3.学习新课通过学习课文《在葡萄架下》,引导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特点及栽培管理技术。
4.示范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的葡萄架下观察和实际操作。
教师示范学生如何浇水、修剪葡萄蔓、为葡萄蔓提供支撑,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
5.理论梳理教师总结所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6.小结复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7.实践应用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株葡萄的栽培管理,包括浇水、修剪、提供支撑等。
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并进行相互观摩和交流。
8.反思总结学生和教师一同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学生表达对葡萄栽培管理的体会和感受。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2.图片;3.实地观察;4.视频;5.实际操作;6.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技能运用是否熟练、动手操作是否规范等。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学生对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4.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总结。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庭环境或学校的葡萄架下进行葡萄栽培管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爱护植物的习惯和动手能力。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在葡萄架下》这篇课文设计的,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意识。
通过阅读文本,学习并运用新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认读新词汇:葡萄架、地道、暗暗地、茅草屋2.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能基本书写课文中的字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形式的交替,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2.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并认读新词汇。
难点:理解并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与组织安排: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和葡萄架。
2.通过观察植物和葡萄架,提问学生他们对葡萄架了解多少,引发学生对葡萄架的探究与思考。
Step 2 学习新词汇(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教学新词汇:葡萄架、地道、暗暗地、茅草屋。
2.教师带读新词汇,并让学生跟读。
3.教师给学生解释每个新词汇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Step 3 阅读课文(15分钟)1.教师带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鼓励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如: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发生的地点等。
Step 4 反思交流(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课文内容,核对理解的正确与否。
2.老师提问学生对葡萄架的认知,以及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能会有葡萄架。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中有没有葡萄架,并说明葡萄架的作用。
Step 5 加深理解(20分钟)1.教师将课文《在葡萄架下》分段,并将每段成为一个小故事。
2.指导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小故事,进行小组合作,编写小故事剧本。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葡萄架下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节奏、和声等。
2. 音乐技巧:学习基本的声乐、器乐演奏技巧,如呼吸控制、指法、弓法等。
3. 音乐欣赏:欣赏葡萄架下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4. 音乐创作:创作简单的葡萄架下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模仿。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音乐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4.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选用适合五级学生的音乐教材,如《音乐课程标准》等。
2. 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用于教学和练习。
3.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用于播放音乐和录音。
4.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评价:评价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创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关注其创意和音乐性。
3. 学生音乐欣赏评价: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了解其对葡萄架下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 学生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包括演奏、创作、欣赏等方面。
六、教学活动1. 葡萄架下音乐体验:组织学生到葡萄架下进行音乐体验,感受自然环境中的音乐氛围。
2. 音乐演奏会:定期举办音乐演奏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创作作品。
3. 音乐知识竞赛:举办音乐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理解能力。
4. 音乐工作坊: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工作坊,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乐器,了解乐器制作过程。
七、教学计划1. 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三、教学难点1. 歌曲《在葡萄架下》的高音部分。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歌曲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音乐教材或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1)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4)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3. 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教师收集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曲的背景与来源,了解葡萄的基本知识,知道葡萄架下是怎么一回事。
2.了解曲的情感表达和情景描绘,引导学生从音乐素材入手,开发音乐联想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3.能够听辨节奏、旋律和唱出本曲。
4.带领学生模仿自然声音,并运用唱法突出情感表达。
5.设计合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曲基本唱法和情感表达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师引导本曲为经典民歌,讲述下葡萄架唱歌的一群孩子,歌唱的内容并非甜言蜜语,而是自然环境中的声音。
本曲旋律优美,能激发出孩子们的好奇心,希望孩子们一边听歌,一边尝试感受自然环境中的美好。
2. 教唱过程1.教唱歌词和旋律:老师通过唱歌示范,然后让学生跟唱。
2.解析旋律上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情感表达的强烈性和基本规律。
3.模仿自然声音的唱法讲解:让学生们练习模仿葡萄架下鸟叫声、昆虫声、风声等自然声音,并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元素。
4.小组合唱: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表演不同的自然声音,并在其中穿插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相应的段落,然后学生根据组长指挥合唱全曲。
5.美化节奏模式:在演唱中重视这个曲子的节奏感,让学生感受到汽笛声、牙刷擦牙的声音等细节,让唱歌变得更加生动并且变得更具感染力。
3. 表演练习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表演过程,同时,老师亲自指导,尽量带着他们完成每个环节的细节较好的安排,经过多次排练,学生们的工作人员以及创意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 结合课文,分析歌曲意境讲解歌词中的词语和情景,如何描绘春夏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与众异,珍惜和爱护自然。
四、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听辨训练,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掌握本曲的基本旋律和唱法,并参加合唱表演。
2.在唱法模仿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元素,使得表演更加具备个性和魅力。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流传于湖南永州市区的民歌。
这首歌曲用纯朴的语言歌颂了劳动人民在葡萄架下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歌曲歌词在葡萄架下,乘凉喝水呀,小鸟儿在唱,田野在笑嘞!儿子在身旁,女儿在身畔,大伯大妈在耳畔,好有生气呀!2.3 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1.基本节奏:四分之三拍子,每小节三拍。
2.基本演唱方法:轻松自然地唱出歌词,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注意声音的音准和正确发声的方法。
3. 教学过程3.1 复述歌曲背景和意义1.教师简单介绍该民歌的背景和它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
2.学生自由表述自己对这首歌曲和它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画作,表现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3.2 学习歌曲歌词1.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带领学生跟着歌词朗读,并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感。
2.教师带领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并进行分组展示。
3.3 学习歌曲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1.教师向学生示范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并介绍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进行分组展示。
3.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3.4 引导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1.教师为学生播放湖南民歌的音乐录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妙和表演的精彩。
2.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对该民歌的表演和理解,提高自己的音乐及表演能力。
4. 教学反思《在葡萄架下》这首民歌展现了农民群众生活美好的情景,能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美丽乡村的喜爱之情。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这首民歌的歌词,还掌握了该歌曲的节奏和演唱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
通过欣赏和表演别的民歌,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音乐观赏和表演方面的经验。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教学内容(一)创编和活动,认识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下滑音、波音记号(二)继续学唱《在葡萄架下》并表演教学目标一、用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用舞蹈、打击乐器进行歌舞表演,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通过重复打击节奏,进一步巩固切分音。
学习并运用变化的速度和富有弹性的节奏。
三、正确掌握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懂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拍、听、唱、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正确掌握。
教学过程一、学生听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进教室并师生问好。
二、律动导入,激情诱趣(奖励小标志)(用亚克西表扬学生)1.教师:刚才你们进教室的时侯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学生: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
教师:(教师以一段新疆舞蹈引入课题)你们对新疆的维吾尔族有那些了解?学生:新疆有天山、火焰山、葡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
教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去新疆看一看。
(播放新疆风光片,配以新疆音乐《天山之春》,教师进行讲解。
)2、教师:当小伙子敲起手鼓,姑娘们就会随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
今天我们来为打手鼓创编节奏。
请看(出示四小结节奏),请同学们一起来拍一拍,注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正确(学生拍节奏)。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新疆旅游,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打手鼓。
三、学习歌曲,用情演唱1、复习歌谱,配上歌词。
教师:如果同学们觉得哪里唱起来还有问题,可以找老师帮忙。
(学生提出难点,教师进行指导)2 、教师: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学生:热烈、欢快、高兴等。
教师:为什么要用这些情绪演唱?(学生联系歌词回答,教师指导用欢快的情绪演唱)3、教师:同学们唱得很好,老师有个想法,除了热烈欢快的情绪以外,怎样才能把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呢?(谁能学学新疆卖羊肉串的叫卖声),这就是下滑音的发音方法,听老师唱一遍,可要仔细听哦,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唱)学生:老师把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唱出来了。
《在葡萄架下》教案1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新疆吐鲁番风情。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疆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二是新疆舞蹈、歌曲、乐器,三是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为了了解新疆自然风情和文化特点,采用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形象。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2.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和细节;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人手一本课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呈现一张葡萄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葡萄架的了解和兴趣。
Step 2:课文阅读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葡萄架下》;2.学生讨论问题并解答;3.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并板书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Step 3:课文分析1.教师出示课文分析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篇章特点和主要内容;2.学生自主完成课文分析表并交流讨论。
Step 4:课文理解1.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的难点与亮点,并报告给全班;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段文字的意义并进行解读。
Step 5:课文拓展教师出示一些类似主题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和课文内容的关系,并口头表达自己的理解。
Step 6:课文运用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信息来回答问题。
Step 7:语言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同时进行例句的扩展和练习。
Step 8: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进行答案讲解与点评。
Step 9:拓展活动1.学生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葡萄园的场景;2.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自己种植葡萄的经验和技巧;3.学生小组进行口头表达比赛,根据课文内容,谈论自己对葡萄的喜好和养殖方法。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2.学生的课堂练习、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都可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五、板书设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课文分析表六、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以课文阅读为主的一节课,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葡萄和农耕生活的理解。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还有待改进,下次可以适当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互动讨论的时间。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葡萄架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葡萄架的搭建方法和维护技巧;3. 能够合理利用葡萄架种植葡萄,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葡萄架的构造和功能;b. 准备葡萄架的搭建所需材料:木材、铁丝、螺钉等;c. 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葡萄架的建造过程。
2. 学生准备:a. 准备好纸和笔,用于记录重要信息;b. 准备好园艺工具,如镰刀、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葡萄的图片或视频,介绍葡萄的营养价值和广泛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葡萄架(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葡萄架的了解,并向他们介绍葡萄架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比如支撑葡萄植株、促进光合作用等。
3. 展示搭建过程(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葡萄架的搭建过程,重点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逐步跟随展示,了解葡萄架的搭建流程。
4. 实际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按照展示的步骤搭建起一个简单的葡萄架。
教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5. 葡萄架维护(10分钟)介绍葡萄架的维护方法,如定期修剪藤蔓、清理杂草等。
学生可以记录下这些维护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6. 种植葡萄(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葡萄的种植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葡萄品种、合理的植株间距、科学的浇水和施肥等。
学生可以在自己搭建的葡萄架上种植一些葡萄苗,以实践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今后葡萄种植的期望和计划。
同时,教师可以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葡萄架搭建和葡萄种植的理解,可以安排以下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搭建葡萄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搭建一个完整的葡萄架,并记录下搭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在葡萄架下》教学案例
《在葡萄架下》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2.在故事中寻找并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短篇故事《在葡萄架下》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布置问题或呈现故事的一些关键词来导入故事的主题,如:“你们小时候是否曾经在操场上玩过捉迷藏?你们觉得能够在找不到的地方隐藏得非常好吗?为什么?Step 2:预测(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故事的标题和插图,预测故事将会发生什么。
Step 3:阅读故事(15分钟)学生阅读故事《在葡萄架下》,注重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Step 4:理解故事(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教育意义,如:“故事中的小明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够成功找到小红并赢得了捉迷藏的游戏?为什么小红最后感叹说‘我总是在你的对面!’?”Step 5:个人感悟(10分钟)让学生通过写作或口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如:“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Step 6: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
Step 7: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类似于故事中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明的智慧和勇气。
Step 8:创作活动(15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故事结局,可以将主角换成其他人物,写出不同的结果。
Step 9: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Step 10:作业(自主学习,10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或其他短篇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在葡萄架下
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九册
学校:贵阳市白云区第二小学学科:音乐
执教:王彬
上课时间:2013年11月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构想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学习下滑音记号,
3、能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加尾声结构,大调式。
歌曲首句是由两个重复的短乐句组成,旋律平稳轻松,表现了少先队员为家乡——美丽的吐鲁番而自豪的心情。
第二乐句的旋律在第一个乐句的基础上有所展开,洋溢着儿童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前三小节运用了富有维吾尔族民歌色彩的衬词“来”,加上切分节奏,使丰富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形成歌曲的高潮。
第四乐句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描写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师生问好歌!
要求:声音自然,圆润,脸上有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问好歌,很自然的就进行了发生练习。
)
三、“我弹你唱”游戏
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a”音,模唱出来。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
四、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有很多节日,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那你们知道10月13日是什么节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快乐的队日》。
学习歌曲听听新疆的同学们演唱的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在建队日里都开展了些什么活动?
五、新授
1、初听音乐。
提问:歌曲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2、再次聆听。
找出你认识的音乐符号和大家分享,或者你想认识什么音乐符号,我们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主题。
)
3、朗读歌词。
(出示课件,区分平翘舌的歌词)用笔把平翘舌标注出来。
4、师演唱第一段歌词。
把你觉得难唱的乐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
解决难点。
(设计意图:巧妙的突破难点。
)
5、把你喜欢的乐句唱出来和全班一起分享。
6、初步完整演唱第一段的歌词。
7、巩固练习。
(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
8、学唱第二段,结束句。
六、课堂延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在新疆葡萄园里一片丰收景象,人们在紧张忙碌,那么在这葡萄丰收的季节里,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大家应该怎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呢?你们能大声的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来演唱这首曲子呢?,对了,高兴和欢快,还有一点点的小自豪吧!
2、德育渗透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到了新疆的少先队员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生活在新疆而感到骄傲,那作为少先队员的你们,你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呢?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希望不是在喊口号,用自己的行动来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
最后,我邀请全体同学起来,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绪,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
七、下课
同学们再见!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执教:白云区第二小学王彬
一、说教材:
《在葡萄架下》是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七课的唱歌课,这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加尾声结构,大调式。
歌曲首句是由两个重复的短乐句组成,旋律平稳轻松,表现了少先队员为家乡——美丽的吐鲁番而自豪的心情。
第二乐句的旋律在第一个乐句的基础上有所展开,洋溢着儿童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前三小节运用了富有维吾尔族民歌色彩的衬词“来”,加上切分节奏,使丰富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形成歌曲的高潮。
第四乐句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描写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二、说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学习下滑音记号
3、能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
如何处理
审美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在审美体验中。
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好了铺垫和保证。
这首歌我采用先学简单的乐句,再教唱比较难的乐句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中心点是“听”,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所以在课堂上,我抓住歌曲的“情”、“乐”和学生多次静心听赏歌曲,并且每次听赏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带着思考去听,循序渐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听一边解决歌曲学唱中的难点、重点、知识点、情感点,将音乐的理解、表现融入歌曲听赏和学唱中。
五、说学法:
教学中,让学生尽情感受体验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对于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音乐的体验。
再者说,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
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凭教师口头传授,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的去探寻、领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