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科学复习课件:考点集训48 化学反应的“先后”专题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的应用课件

浙江省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的应用课件

【解析】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 应物,乙的质量增加பைடு நூலகம்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 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 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 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 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g) 锥形瓶中物质的 质量(g) 25 75 25 100 25 25 150 25 25
a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 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 图像作出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盐酸至 100g时,开始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有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钙存在,之前滴加的盐酸无现象,说明了盐酸与氢 氧化钙反应,从而证明氢氧化钙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6次加入盐酸的质量就等 于锥形瓶增加的质量,说明了第5次加入的盐酸已将碳 酸钙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50g+25g-172.8g=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 x 44 2.2 g 解得:x=5g, 19.8g-5g 100% 74.7%. 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9.8g

2019中考科学 第48讲 化学反应的“先后”专题复习课件

2019中考科学 第48讲 化学反应的“先后”专题复习课件

优质课件
1.某溶液由 NaOH、HCl、H2SO4 和 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HCl 和 H2SO4 一定存在 B.NaOH、H2SO4 和 MgCl2 一定不存在 C.HCl 和 MgCl2 一定存在 D.HCl 一定存在,NaOH、H2SO4 一定不存在,MgCl2 可能存在
硝酸银溶液中
优质课件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丙装置(如图)在 A、B 中均加入实验Ⅱ 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 其中 B 装置所起的作用 是 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 。如果看到 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优质课件
【讨论】 小明同学根据上述实验(1)(2)推断, 猜想①正确。 小强说 小明的推断不合理, 认为很有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的稀盐酸太少,滴加 的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源自有气泡产生。优质课件
于是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BaCl2(合理即可) 溶液至 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入 CuSO4(合理即可) 溶液, 若有蓝色沉 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 经全部变质。
优质课件
NaOH 溶液能与 CuSO4 反应生成 Cu(OH)2 沉淀,也能和 H2SO4 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 先和 NaOH 反应,等 H2SO4 被反应完后,CuSO4 才能和 NaOH 反应生成 Cu(OH)2 沉淀。因为 Cu(OH)2 沉淀会被 H2SO4 溶解。 3.向 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 Na2CO3 溶液。 Na2CO3 溶液能与 CaCl2 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也能和 HCl 发生 反应, 但在实际反应时, HCl 先和 Na2CO3 反应, 等 HCl 被反应完后, CaCl2 才能和 Na2CO3 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共25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共25张PPT)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该反应的
反应类型是
,水的作用是

答案 (10分)(1)ac(2分,缺1项扣1分,有错项不得分)
(2)电(1分)
(1分) SiO2(1分) 2Mg+SiO2 2MgO+Si(2分)
(3)放出(1分) 化合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1分) 作催化剂(1分)
解析 (1)石油和煤炭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实验操作:
;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②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
(2)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S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是4,则其最高正化合价为+4,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高温下Mg和SiO2反应生成Si和MgO,化学方程 式为2Mg+SiO2 Si+2MgO。 (3)镁和碘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加入水后剧烈反应,说明水起催化作用;有大量紫色蒸气产生,说明反应放热, 使固体碘升华;镁和碘反应生成碘化镁,属于化合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表达式:AB + CD→AD + CB 特 点:双交换,价不变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复分解反应的范围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3.酸+盐=新酸+新盐 4.碱+盐=新碱+新盐 5.盐+盐=新盐+新盐 巧记:酸碱盐相互间,金属氧化物加上酸

2016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提升课件:(4)《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华东师大版)

2016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提升课件:(4)《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华东师大版)

化学反应,即一种物质得到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
【注意】
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的反应类型,因为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上来定义的,而氧化还原反应
是从反应过程中得氧与失氧的角度来定义的。事实上氧化还原
反应可以是化合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还可以是置换反应
等。
类型之一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题中没有分析到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致错。 设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x 2 0.4g
56 x = 2 0.4g
解得:x=11.2g
设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Fe+CuCl2===FeCl2+Cu
56
64
y
6.4g
56 y = 64 6.4g
解得:y=5.6g
【错因分析】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铜和水,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求出 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根据生成铜的质量可求出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的
质量,还可求出氧化铜的质量,将三者加在一起就是原混合物的质量。解
[2015· 衢州]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 破,如图Z41所示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
图Z41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无机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度,反应后本身质量减少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4,生 成物是C2H4和H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甲烷属
专题提升四 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

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常见的化学反应》课件浙教版

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常见的化学反应》课件浙教版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命题设计
视角一 举例说出氧化还原反应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3_F__e_+__2_O_2=_点=_=_燃=_=_F_e_3_O_4___②__C;H4+2O2=
②用天然气作燃料___C_H_4_+__2_O_2_=_点=_=燃_=_=_C_O_2_+__2_H_2_O___; ③煅烧石灰石_____C__a_C_O_3=_高=_=_温=_=__C_a_O_+__C_O__2↑_______。
常见的化学反应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专题二
燃烧和缓慢氧化
专题三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学科素养提升 探究还原装置的作用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知识回顾
1.物质_得__到__氧___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_失__去__氧___的反应 叫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热点聚焦
【例1】 (2015南京)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
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B)
X
Y
Z

CO2
Ca(OH)2溶 液
H2O

H2
A③.①②Ba(N液O3)2溶
C④.①③④Fe2O3
Cl2
CuO
B.稀①硫③酸 Na2CO3溶液 D.①C②O ③④ 稀硫酸
知识点索引
专题一 氧化性和还原性
命题设计
视角一 举例说出氧化还原反应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九年级科学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复习(PPT)5-2

九年级科学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复习(PPT)5-2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呼啸而来。 【奔突】ɑ动横冲直撞;奔驰:四下~|~向前。 【奔袭】动向距离较远的敌人迅速进军,进行突然袭击:命令部队,轻装~。 【奔泻】动(水 流)向低处急速地流:瀑布~而下|滚滚长江,~千里。 【奔涌】动急速地涌出;奔流:大江~|热泪~◇激情~。 【奔逐】动奔跑追逐:孩子们在田野里 尽情地~嬉闹。 【奔走】动①急; 少儿编程加盟 少儿编程加盟 ;走;跑:~相告。②为一定目的而到处活动:~衣食|四处~|~了几 天,事情仍然没有结果。 【奔走呼号】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贲】(賁)①见页〖虎贲〗。②()名姓。 【贲门】名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是胃上端的口儿,食管中的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图见页“人的消化系统”) 【栟】栟茶(),地名,在江苏。 【犇】 同“奔”。 【锛】(錛)①锛子。②动用锛子削平木料:~木头。③动刃出现缺口:刀使~了|这种刻刀不锩不~。 【锛子】?名削平木料的工具,柄与刃 具呈丁字形,刃具扁而宽,使用时向下向里用力。 【本】①草木的茎或根:草~|木~|水有源,木有~。②〈书〉量用于花木:牡丹十~。③事物的根本、
根源(跟“末”相对):忘~|舍~逐末|兵民是胜利之~。④(~儿)名本钱;本金:下~儿|够~儿|赔~儿|还~付息◇吃老~儿。⑤主要的;中心 的:~部|~科。⑥原来:~意|~色。⑦副本来:~想不去。⑧代指示代词。指自己方面的:~厂|~校|~国。⑨代指示代词。指现今的:~年|~月。 ⑩介按照:~着政策办事。?根据:这句话是有所~的。?()名姓。 【本】①(~儿)名本子?:书~|账~儿。②版本:刻~|抄~|稿~。③(~儿) 演出的底本:话~|剧~。④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奏上一~。⑤(~儿)量a)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账。)用于戏:头~《西游 记》。)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这部电影是十四~。 【本本】(~儿)〈口〉名书本;本子:你看,~上写得很清楚嘛。 【本本主义】?一种脱离实际的、 盲目地凭书本条文或上级指示办事的作风。 【本币】名本位货币的简称。 【本部】名(机构、组织等)主要的、中心的部分:校~|公司~。 【本埠】名 本地(多用于较大的城镇):平信~邮资六角,外埠八角。 【本草】名古代指中(中里草最多,所以中古籍多称本草):~方儿|《~纲目》。 【本初子午 线】-°经线,是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尼治(G)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的先后及其应用PPT精品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的先后及其应用PPT精品课件

【实验探究】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 水使其充分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溶液变浑浊, 温度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碱石灰______完__全_____(填“完全”或 “部分”)变质。 【提出问题】变质成分可能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OH)2、Na2CO3; 猜想二:CaCO3、Na2CO3; 猜想三:_C_a_(_O_H_)_2、__C_a_C_O_3_、__N_a_2_C_O_3_________(填化学 式)。
对镉的吸收率。
3.B [解析] 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蜡烛会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在有
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实验中会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
5.D [解析]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由于②微粒的质子数是11,带一个单位的正
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根据m= V可以知道二者的质量相等,因为二者的最简式都是CH2,则等质量的二者含有
【反思应用】 原子的物质的量、数目越大相等,故③正确;
D.Fe2+、NH+4、Cl-、OH-
B【.答(少案1量】)钠D保生存在石煤油灰中 要____密__封_____保存。
_许__于__试__管__中__,__向__试__管__中__滴____
(填名称)
_加__酚__酞__溶__液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向滤液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其目的 是___C_a_C_l_2+_N_a_2_C_O_3_==_=_C_a_C_O_3_↓__+_2_N_a_C_l__________(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

中考化学复习讲座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讲座课件

03
重点难点题型解析
物质推断题
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信息 练习经典例题
物质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性质和 反应的掌握程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反应条 件等信息,要求学生推断出未知物质或反应。
解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题干中的信息,根据物质的性 质和反应条件进行推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 性质和反应,以便在解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判断。
中考化学备考建议与展望
备考心态与策略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冷 静和自信,以最佳状态迎接考
试。
制定合理计划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确保全
面覆盖考试内容。
重视基础知识
重点复习基础知识,掌握核心 概念和原理,提高理解和应用
能力。
模拟考试与反馈
参加模拟考试,及时了解自己 的备考情况,查漏补缺,调整
复习策略。
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熟悉题型和评分标准
了解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评 分标准,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
顺序。
注意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避免因误解而失分。
表达清晰准确
答案要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检查与修正
答完题目后要进行检查,及时 修正错误和补充遗漏。
中考改革趋势与展望
除了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学生还需要培养逻 辑推理和细心审题的习惯。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逻辑 推理,细心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计算错误。
04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模拟试题一
总结词
考察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集训48
化学反应的“先后”

1 . (2014· 德 阳 ) 将 一 定 质 量 的 Ba(OH)2 溶 液 与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 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 C 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 O 至 P 段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NaOH + HCl===NaCl+H2O D . P 至 Q 段 发 生 反 应 的枫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Ba(OH)2 +

6.今年我市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制取并收集一瓶二 氧化碳”的考题。
(1)指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 __; 集气瓶 BD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____( 填 序 CaCO 号 ) 3 , 反 应 的 化 2学 方 程 式 为 __ +2HCl===CaCl +H 2O+CO2↑ __。

4.(2015· 洛阳模拟)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 Al(NO3)3 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 呈蓝色。
(1) 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没有 ____( 填“有”或“没有”) 气泡产生。 __Al(NO3)3、Cu(NO Zn(NO 3)2、 3)2 (2) 溶 液 甲 中 一 定 含 有 哪 些 溶 质 ? __。(写化学式) (3) 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 + 2AgNO3===Zn(NO3)2+2Ag;Cu+ 2AgNO3===Cu(NO3)2+2Ag __。 枫

8 .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 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 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__ ; 氢氧化铜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__ __反应的现象, 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 稀盐酸与 Ca(OH)2 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 和稀 盐 酸 的 温 度 、 体 积 相 同 外 , 还 需 控 制 __ 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 __相同。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 枫 2中d→h段表示
3 . (2015· 昆明模拟 ) 某溶液由 NaOH 、 KNO3 、 HCl 、 H2SO4 和 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体 NaOH、H2SO4 HCl、 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 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__; 肯定存在 MgCl2 KNO3 __ 的物质是__ __;可能存在的是__ __。

(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 氯化钙和氯化氢 猜想Ⅱ:废液中的溶质有__ __。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废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5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 和滤液 B 。向滤渣 A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Ag、Cu、Fe 2+ +、Cu 2+ 则滤渣Zn A中一定有 __ __Ag ;滤液 B中一定有的 金 属 离 子 是 ____ , 一 定 没 有 的 金 属 离 子 是 __ __。
(1) 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80 总质量为____g; (2) 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枫 数。
解: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氢氧化(OH)2↓+Na2SO4 80 98 142 x×10% 4.9 g y 80 x×10% = 98 4.9 g 98 4.9 g = 142 y x=40 g y=7.1 g

实验操作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 沉淀产生 于试管中,向其中加 产生气泡 入Na2CO 3溶液至过量 只有__产生沉淀 __
实验现 象
实 验 结 论
猜想Ⅰ 正确
先__ __ 如果猜想Ⅰ正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__ 猜想Ⅱ 后__↓+2NaCl __ __ ; CaCl2===CaCO 3 正确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只含有 CaCl2,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 __ __。 碳酸钙
(3) 实验三中,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 A 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

9.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24.9 g,向该溶 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生成Cu(OH)2沉淀,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7 . (2014· 哈尔滨 ) 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 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 B中含 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MgCl2 __MgCl2、HCl 猜想二: __ 枫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边滴加边搅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一段时间 后出现白色沉淀。 开始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 【表达与交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待稀盐酸耗尽后, 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出现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与氯化 Na+、Mg2+、Cl- __ ;当白色沉淀刚开 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 __(填 离子符号)。 生成 【解释与结论】猜想二成立。 物的种类,反应物是否过量等 【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 考虑的因素有__ __。
2. (2015· 兴化模拟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 CO2 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 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 Na2CO3 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Na2CO3 溶液质量 与 产 生 沉 淀 或 气 体 的 质 量 关 系 如D 图1所示;加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 pH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依图可知,与 H2SO4 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为 40 g,故生成最大沉淀量时,加入的氢 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为:40 g+40 g=80 g (2)设 NaOH 与 H2SO4 反应生成的 Na2SO4 质量为 z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40 g×10% z 80 40 g×10% = 142 z z=7.1 g
7.1 g+7.1 g 溶液中 Na2SO4 的质量分数= ×100%=7.1% 124.9 g+80 g-4.9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