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
《打花巴掌》教案及教学反思
《打花巴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打花巴掌》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
2. 音乐节奏和拍子的理解。
3. 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 音乐节奏和拍子的理解。
3. 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的熟练掌握。
2. 音乐节奏和拍子的准确理解。
3. 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的协调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打花巴掌》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3. 准备表演道具,如花巴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打花巴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教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重点讲解音乐节奏和拍子。
3. 学唱歌曲:学生跟唱歌曲,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集体演唱: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歌曲表演:学生使用花巴掌作为道具,进行歌曲表演,提升表现力。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歌曲演唱和表演,让学生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和表演。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唱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2. 学生能准确地理解音乐节奏和拍子。
4. 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集体演唱和表演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教案:第三课《打花巴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三课《打花巴掌》。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歌词展现了民间游戏的乐趣。
歌曲共两句,旋律简单,节奏明显,适合学生学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演唱技巧和节奏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打花巴掌》的演唱和节奏感的把握。
难点:歌曲中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和节奏的统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学具:乐谱、录音机、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向学生介绍民间游戏“打花巴掌”,引导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打花巴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技巧。
3. 节奏练习(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击掌、敲击乐器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进一步巩固歌曲的节奏感。
4.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和节奏错误。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歌曲《打花巴掌》节奏:X X X X | X X X X七、作业设计1. 熟唱歌曲《打花巴掌》。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曲表演。
3. 思考:民间游戏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游戏?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打花巴掌》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演唱技巧和节奏感。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民间游戏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附点音符的演唱技巧和节奏的统一还需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间游戏,鼓励学生创作歌曲或舞蹈,展示民间游戏的乐趣。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快乐的游戏》,具体内容为《打花巴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打击乐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打花巴掌》,并了解其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打击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打击乐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打花巴掌》并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响板等)。
2. 学具: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打花巴掌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a.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b. 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
c.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达到熟练程度。
3. 打击乐器学习:a. 教师介绍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
b.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学习演奏基本节奏。
c. 各组展示演奏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4.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进行打击乐合奏,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b.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歌唱表演,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b. 学生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打花巴掌》2. 歌曲旋律简谱3. 打击乐器基本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打击乐器为《打花巴掌》伴奏,录制一段视频。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打击乐器,如腰鼓、锣鼓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创作自己的打击乐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打击乐器的使用。
《打花巴掌》教案(通用3篇)
If you have made a choice and there is no turning back, then don't ask how long it will tak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打花巴掌》教案(通用3篇)《打花巴掌》教案1教学内容一、歌曲《打花巴掌》二、歌曲创编:按和辙压韵,积极向上的要求填写五月至八月歌词。
三、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打花巴掌》做到咬字,吐字准确,清楚。
二、唱准节奏。
三、能准确地按节奏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重点准确掌握歌曲情绪,能边伴奏边唱好歌曲。
知识发散点一、创编五月——八月歌词。
二、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音乐进教室注意:教师要运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注意教态要活泼,要有美感。
2、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儿歌,请唱一唱(教师请学生演唱)今天我们准备学习一首北京的儿歌,请仔细听歌中都听了些什麽。
(播放教学光盘)本环节设计:请三名同学分别到前面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台下同学可以合着演唱者做拍手、律动。
注意鼓励学生、运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
注意学生的演唱要大方,要有美感。
语言:同学们,刚才磁带里的小朋友唱得好听吗?生:好听。
师:那你们谁能勇敢的举起手来也唱一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呀?生:回答。
师:请举手。
生:唱得太好了。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同样非常好听的歌曲,大家想听吗?那老师就请你们和我一起欣赏这首歌曲,好吗?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歌中都唱了什么?在欣赏时要尽量注意运用教师的身体语言,来启发学生歌曲的风格特点。
3、学生回答听后感(讲了许多花、还有听见了拍手的声音),那你们都听到有什么花了吗?本环节设计:教师请同学回答听后感,注意鼓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听到了许多花的名字和拍手的声音,最好能说出有哪些花的名字。
注意鼓励学生。
语言: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
传统儿童游戏打花巴掌教案
传统儿童游戏打花巴掌教案一、引言。
打花巴掌是一种古老的儿童游戏,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孩子更喜欢玩电子游戏或者手机游戏,而忽略了这些传统的儿童游戏。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引导孩子们参与这些传统儿童游戏,让他们体验一下古老游戏的乐趣。
二、游戏规则。
1. 参与人数,至少两人以上。
2. 游戏道具,无需任何道具。
3. 游戏规则,一人伸开手掌,另一人用自己的手掌拍打对方的手掌,被打手掌的人需要及时躲开,不被打到。
如果被打到,被打手掌的人需要给打手掌的人做出惩罚。
4. 惩罚,被打到的人需要做出一定动作或者承担一定的任务,比如做俯卧撑、跳绳、念口诀等。
5. 游戏结束,游戏可以根据时间或者轮数来结束。
三、游戏目的。
1. 提高反应能力,打花巴掌是一种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孩子们需要在瞬间做出躲避动作,因此能够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
2.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用手掌拍打对方的手掌,这需要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在躲避对方手掌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灵活地移动身体,这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游戏过程。
1. 游戏准备,确定参与游戏的人数,找一个开阔的空间作为游戏场地。
2. 游戏开始,一人伸开手掌,另一人用自己的手掌拍打对方的手掌,被打手掌的人需要及时躲开,不被打到。
3. 惩罚环节,如果被打到,被打手掌的人需要做出一定动作或者承担一定的任务,比如做俯卧撑、跳绳、念口诀等。
4. 游戏结束,游戏可以根据时间或者轮数来结束。
五、游戏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2. 尊重他人,在游戏中,参与者需要尊重对方,不要用力过猛,避免伤害对方。
3. 合理分配惩罚,在游戏中,惩罚环节需要合理安排,不要让被打手掌的人承担过重的任务。
六、游戏总结。
打花巴掌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儿童游戏,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打花巴掌》,涉及到的章节内容为:儿歌欣赏与实践。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的朗读、节奏感知、歌词理解、拍手游戏以及创作简单的儿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拍手游戏,熟练掌握儿歌《打花巴掌》的歌词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儿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掌握和歌词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理解歌词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拍手道具(如手鼓、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打花巴掌》儿歌,引导学生跟唱,感受儿歌的韵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拍手游戏,强化对儿歌节奏的掌握。
4. 儿歌创作(15分钟)教师给出主题,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儿歌创作。
每组分享创作成果,全班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打花巴掌》2. 内容:儿歌歌词节奏图谱儿歌创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创作一首简单的儿歌。
2. 答案示例:(歌词)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走。
手拉手,心连心,永远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在儿歌教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有趣的儿歌,与同学分享,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将所学儿歌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聚会、学校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掌握和歌词的理解。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儿歌创作。
3. 作业设计:儿歌创作题目的难度和指导。
一、教学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时,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儿歌的节奏和歌词。
《打花巴掌》教案(10篇)
《打花巴掌》教案(10篇)《打花巴掌》教案1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
四、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课件、多__。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玩拍手游戏吗?(多__出示拍手歌)生: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吧!(师带领学生结伴玩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玩得可真开心,__的小朋友也会玩拍手游戏,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在玩拍手游戏时唱的一首儿歌呢?生:想。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打花巴掌》。
(多__出示儿歌内容)生: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师引导学生听到__时拍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1、分析歌曲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喜欢。
师:这首儿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不太一样,前半部分是——说出来的,后半部分是——唱出来的,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
2、学习“说”的部分①指导学生正确读出附点八分音符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如果你们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读就更好了。
教师示范后,学生再读。
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附点音符,你们知道在哪吗?生:“小朋友”的“小”。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多__出示附点八分音符及相应的字)我们应该怎么读呢?生:把“小”字读的长一些,请学生示范并评价。
师示范,生模仿,后三段相应的字也加以讲解。
②生齐读“说”的部分。
③生加上拍手读“说”的部分,老师接唱“唱”的部分。
(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师:现在我们加上拍手,完整的把第一部分读一读,“唱”的地方老师来唱。
④随录音边拍手边读,注意要加快一点速度,因为录音机里的小朋友读得比较快,“唱”的地方对口型默唱。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
2024年小学音乐公开课《打花巴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趣》,详细内容为《打花巴掌》。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富有童趣的打花巴掌歌,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民间打击乐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间打击乐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打击乐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打击乐器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如小鼓、钹等)。
学生准备:音乐书、笔记本、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生活中常见的打击动作,如拍手、敲桌子等,引导学生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打花巴掌》,学生跟唱。
b. 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打击乐器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b. 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练习与歌曲节奏相配合。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合唱《打花巴掌》,配合打击乐器演奏。
b.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a.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合唱《打花巴掌》。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打花巴掌》2.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特殊节奏型3. 打击乐器:名称、演奏方法4. 歌曲歌词:分段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唱《打花巴掌》,配合打击乐器演奏。
2. 答案:学生录制演唱和演奏的视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间打击乐器,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三课《打花巴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与节拍,掌握八分音符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学习并运用八分音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八分音符的掌握和运用;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卡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打花巴掌的民俗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打花巴掌》。
b.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掌握八分音符的运用。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每组派代表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并示范演奏。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弹奏钢琴,进行节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打花巴掌》2. 歌曲旋律简谱3. 节奏练习:八分音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八分音符,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练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和节奏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仍存在沟通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八分音符的掌握和运用;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中的分组演唱比赛和教师评价。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三课《打花巴掌》,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打花巴掌》、节奏练习、音乐欣赏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儿童歌曲”中的第二节“游戏歌曲”,详细内容为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节奏击掌、合唱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音乐欣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2. 教学重点: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歌词学习,以及节奏击掌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拍手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拍手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打花巴掌》,学生跟学,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
3. 节奏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用拍手板进行节奏击掌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 合唱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协调。
5. 音乐欣赏(5分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打花巴掌》的歌词。
2. 黑板右侧:节奏谱例,标注重点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歌曲《打花巴掌》,并尝试用拍手板进行节奏击掌。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歌词,节奏击掌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儿歌、动画片音乐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五单元,主题为“童谣与游戏”,具体内容为《打花巴掌》。
通过学习这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童谣,学生将了解其节奏特点、歌词内涵,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和节奏,能准确演唱。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童谣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演唱技巧。
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学具: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玩“打花巴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节奏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打花巴掌》。
b.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歌词,让学生跟唱。
c. 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道关于《打花巴掌》的节奏题目,让学生分析并解答。
b. 讲解答案,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打花巴掌》。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结与展示(5分钟)a. 各小组汇报练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打花巴掌》歌词2. 歌曲节奏3. 节奏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人一起玩“打花巴掌”游戏,并演唱《打花巴掌》给家人听。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并记录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演唱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传统童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童谣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打花巴掌》教案(精选5篇)
《打花巴掌》教案(精选5篇)《打花巴掌》篇1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指导学生用欢乐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2、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1、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1、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引出拍手游戏,让老师看看,灵巧的小手在哪里?握一握、抖一抖、摇一摇、拍一拍,请拍得强一点,很弱,慢一点,加快速度!亲爱的同学┃你真棒┃2、你们的小手真灵巧,拍的真好听,有一群小朋友也想加入,他们是来自哪里呢?你们根据老师的描述猜一猜。
3、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北京童谣!二、教学新歌。
同学们,带上你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耳朵和你快乐的心情,跟随老师一起学这一首好听的北京童谣———《打花巴掌》(提示课题)1、聆听歌曲,初次感受歌曲。
播放伴奏。
教师范唱。
2、问题:a、这首童谣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另外,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演唱方法入手,找出有说,有唱的演唱方法。
)b、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补充)3、那谁听到了都有什么花呢?生:回答。
师:啊!你真聪明,你的记忆力真好。
刚才这些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呀?生:好师:那么大家给予这些同学热烈的掌声好吗?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4、出示六种花的图片(茉莉花,海棠花,腊梅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5、让老师看看,灵巧的小手在哪里?小.朋友们请站好,灵巧的小手在哪里?6出示节奏①×.× ∣ ×‖② ×∣ ×‖接着学生跟教师学习附点节奏,并加入歌词念。
大家很厉害呀?节奏拍得真不错,虽然有的小手拍得不是很准确,但你们不要着急,老师告诉你,只要我们经常用心地练习,小手一定会变得更灵巧。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三课《打花巴掌》。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打花巴掌》,理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歌词,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学习简单的身体打击乐,培养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打击乐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复杂的节奏变化,以及身体打击乐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的掌握,以及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打花巴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b. 分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歌词。
c.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3. 身体打击乐:a. 教师示范身体打击乐,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打击乐的协调性。
c. 集体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b. 进行身体打击乐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打花巴掌》2. 歌曲旋律:五线谱、音符、节奏3. 歌词:歌词内容4. 身体打击乐:动作要领、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歌曲《打花巴掌》,熟练掌握旋律、歌词、节奏;练习身体打击乐。
2. 答案: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复杂的节奏变化,以及身体打击乐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的掌握,以及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
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三课《打花巴掌》,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打花巴掌》、了解歌曲背景及创作特点、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培养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打花巴掌》的歌词和旋律,音乐节奏的感知。
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音准,音乐节奏的准确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实践情景:夏天到了,大家一起去公园玩耍,看到一位老艺人表演打花巴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 新课内容:(1)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特点。
(2)学习歌曲《打花巴掌》:a. 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b. 学生跟随多媒体音乐,自行练习演唱。
c.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如音准、节奏等。
(3)练习音乐节奏:a. 教师展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节奏。
b. 学生跟随教师,用拍手、敲击等方式练习音乐节奏。
c.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节奏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3.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2)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走向,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
(2)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打花巴掌》2. 歌曲背景及创作特点3. 歌曲歌词及旋律4. 音乐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打花巴掌》的歌词和旋律。
(2)练习歌曲中的音乐节奏。
(3)了解我国其他民间音乐,选择一首进行学习。
2. 答案:(1)歌词和旋律熟练掌握。
(2)音乐节奏准确。
2024年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打花巴掌》的节奏和打法,以及创新玩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介绍《打花巴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词学习(1)教师播放《打花巴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歌词,注意纠正发音、节奏。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节奏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打花巴掌》的节奏,用拍手的方式表现。
(2)教师示范节奏,学生跟随模仿。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打法学习(1)教师示范《打花巴掌》的打法,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打法,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游戏实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花巴掌》游戏,提醒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结束后,学生分享游戏心得。
6.创新玩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打花巴掌》的玩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方案。
(3)教师挑选优秀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打花巴掌》表演视频,发送至班级群分享。
3.学生思考如何将《打花巴掌》与其他民间游戏结合,创新玩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词、节奏、打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打花巴掌》的基本技能,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打花巴掌》。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知识讲解、课文朗读与表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难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并通过例句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文朗读与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打花巴掌》2. 重点词汇:蝴蝶、蜜蜂、花朵、巴掌、轻轻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例文《美丽的春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大自然的作品,如《昆虫记》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范例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打花巴掌》。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背诵,以及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背诵,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儿歌《打花巴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认读。
(3)小组合作,探讨课文内容。
3.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评互鉴。
4. 实践活动(1)学生表演课文情景。
(2)开展“我会背课文”比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打花巴掌》2. 生字词:巴掌、花纹、拍打、哈哈……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两遍。
(2)背诵课文。
(3)用“打花巴掌”编写一个故事。
2. 答案:(1)略。
(2)略。
(3)示例:有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玩,突然听到一阵“打花巴掌”的声音。
原来是小猴子在给小兔子打招呼。
他们一起玩耍,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好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与朋友间的美好时光。
(2)课外阅读与“友谊”相关的书籍,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打花巴掌》。
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打花巴掌游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打花巴掌的游戏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打花巴掌游戏。
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打花巴掌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生字词进行造句。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课生字词进行填空、造句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打花巴掌》2. 生字词:花开、草绿、鸟叫、虫鸣、拍手、欢快……3. 课文结构:描述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作者喜悦心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 答案:(1)见学生作业。
(2)例:花开的时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见学生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打花巴掌游戏,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尝试仿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八单元《打花巴掌》。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文知识点讲解、口语交际训练等。
具体章节为第八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民间游戏的喜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民间游戏图片,引发学生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详细过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并进行组词练习。
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 语文知识点讲解:教师对本课的语文知识点进行讲解。
详细过程: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5. 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设计相关话题,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提出话题:“你们玩过打花巴掌游戏吗?来说说你们的经历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打花巴掌》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生字词、语文知识点、口语交际话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积累本课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3)和家人一起玩打花巴掌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下节课分享。
2. 答案:(1)课文内容复述示例:“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打花巴掌的游戏,它是一种民间游戏,流传已久。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玩打花巴掌的情景,表达了对民间游戏的喜爱。
打花巴掌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打花巴掌音乐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打花巴掌是一种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音乐节拍,常常用于儿童音乐教育中。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打花巴掌这一节拍,并通过打击和创作演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创造力。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打花巴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其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打花巴掌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由连续、有规律的快速拍击声组成,节奏稳定而有力量。
3. 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打花巴掌,包括手掌保持放松,手肘自然弯曲,用手掌击打空气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按照节奏跟随老师进行打花巴掌的练习,逐渐提高击打的速度和力度。
5.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打花巴掌节奏,并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
6. 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打花巴掌表演,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三、评估方法和标准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姿势、节奏和力度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创作环节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表演中的自信程度和表达能力。
四、教材和资源准备1. 打花巴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 教案纸和铅笔。
3. 打击乐器,如鼓、小锣等。
五、拓展学习1. 继续探索打花巴掌的不同节拍和节奏变化,进行更复杂的演奏。
2. 学习其他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鼓槌、木琴等。
3. 学习其他音乐节拍和韵律,如快板、莎莎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打花巴掌这一节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在练习和创作中展示了出色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在表演环节,学生表现得自信而生动,展现出了良好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获得了充实的音乐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教学内容打花巴掌
1 、歌曲《打花巴掌》
2 、歌曲创编:按和辙压韵,打花巴掌积极向上的要求填写二月月至四月歌词
3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打花巴掌》做到咬字,吐字准确,清楚。
2、唱准节奏打花巴掌。
3、能准确地按节奏边唱边为歌曲做打击伴奏。
教学难点重点
1、准确掌握歌曲情绪,能边伴奏边唱好歌曲。
2、创编二月——四月歌词。
3、为歌曲配打击伴奏,并进行打击伴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电脑课件打击乐(木鱼、双响筒、小手铃小鼓、三角铁)
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节奏闯关一点儿也没难住大家,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别的小朋友玩的拍手游戏。
刚才的游戏真是有意思,游戏中的歌曲好听吗(生:好听)这首游戏歌曲叫《打花巴掌》,板书课题。
《打花巴掌》是北京的一首传统民间儿歌,具有“说唱风格”,什么是“说唱风格”呢就是歌曲中有说有唱。
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是说,后半部分是唱。
那老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歌中都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在欣赏时要尽量注意运用教师的身体语言,来启发学生歌曲的风格特点。
2、播放歌曲《打花巴掌》
3、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听到了许多花的名字和拍手的声音,最好能说出有哪些花的名字。
注意鼓励学生。
)
语言: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
生:回答教师:回答得真好。
那谁听到了都有什么花呢生:回答。
师:啊!你真聪明,你的记忆力真好。
刚才这些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呀生:好师:那么大家给予这些同学热烈的掌声好吗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
4、再次欣赏歌曲录音,结合看六种花的图片(茉莉花,海棠花,江西腊,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提示孩子都看到了什么花。
本环节教学设计:待同学欣赏后,回答老师刚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说的准确些。
回答此问题后,要进一步欣赏歌曲,主要目的是熟悉歌曲内容。
语言:同学们说得真好,我真佩服你们呀!那么你们想学唱这首歌曲吗生:想师:请大家边用U轻声哼唱歌曲的旋律,边拍着手演唱好吗
5、学生演唱歌曲(运用电子琴伴奏)
本环节教学设计:在学生已经欣赏了两遍歌曲后,老师请同学拍着手。
同样要注意表扬和鼓励学生,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打出节拍。
最后,请同学边拍手边演唱歌词。
语言:大家唱的真好听,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呀生:是师:那就大家用你们最美妙的声音演唱歌词好吗生:回答师:大家真好,不过声音还不够优美,你们能不能用很轻巧的声音去演唱呀请听我唱一遍。
师:请大家再演唱一遍好吗生:演唱师:那么我想找四名同学,采取接歌形式每人唱一段歌词,好吗生:好师:好,开始。
大家开心不开心呀!想不想再唱一遍呀生:想师:非常好,那么咱们以小组的形式分组唱,每组唱一段,好吗生:回答师:好,开始。
6、学生拍手演唱(此环节可以灵活掌握教学手段,如:先跟电子琴唱,再跟钢琴唱,最后边拍手边演唱)。
本环节教学设计:目的就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教师要注意控制课堂气氛。
师:大家唱得太棒了!我现在特别想请大家互相击掌演唱好吗你们可以就近结组,击打节拍好吗生:好师:准备开始。
师:大家是不是特开心呀!生:回答
8、创编歌曲:二月——四月歌词(以小组形式讨论)
本环节教学设计: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产生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语言:师在课本中只有一段歌词,同学们开动脑筋,创编歌词,把二、
三、四段补充完整好吗好,开始。
(师巡视观察学生补充情况)
9、每组找一位代表把创编结果展示给大家。
本环节教学设计:教师事先把创编结果书写到黑板上。
语言:师:大家都想好词了吗生:回答师:下面请每组选一个同学,把创编的歌词展示给大家,请举手。
生:展示师:书写创作结果。
10、以小组和集体唱结合的形式唱创编歌曲(用多媒体播放)本环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展示先以小组的形式演唱自己的创编歌词,采取接歌的形式唱出四段歌词,然后,集体演唱歌词。
语言: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比比谁创作的最好听呀生:回答师:那就请你们各自演唱创作的歌词,要求你们要连接紧凑一些好吗生:回答师:开始生:演唱师:咱们能不能大家一起演唱一遍你们自己创作的歌曲呀生:演唱
11、为打花巴掌选择伴奏噢!你们创作的都很棒!我觉得就这样唱歌曲有点单调了,接下来我们一起为歌曲配伴奏行生:回答师:请看老师这里的乐器,请你们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个伴奏好吗出示节奏型和乐器,进行选择。
12、出示伴奏图谱,练习伴奏。
13、再次唱歌曲(教师找几名同学到台前做乐器伴奏表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边伴奏边演唱)(播放歌曲伴奏或弹电子琴)
本环节教学设计: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和同学们一起为歌曲伴奏,注意学生的节奏要准确无误。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提出创编五-八月歌词要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