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提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论顾城诗歌的意象艺术
引言
对于中国当代诗坛来说,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日子。朦胧派诗人顾城杀妻后然后自杀的事件宣告了一个充满彩云、塔松和雨珠的童话世界在一瞬间坍塌。对此,受到刺激的读者、评论家一时众说纷纭。但大多数都停滞于这一爆炸性事件的感情用事的道德评说上.当一个诗人用握笔的手最终操起一柄斧头时,一切语言都变的软弱无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血迹都变的黯淡而冰凉,诗人留下的诗作为一种固化的精神产品继续延续着诗人的精神生命.他的诗集主要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诗全编》等.其公认的代表作主要有《一代人》《远和近》《生命幻想曲》等。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特风格的诗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在冰冷的一闪中制造了那个邪恶的瞬间?逝者已逝,许多喧嚣和聒噪已渐渐平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于诗人顾城——这个爱幻想的孩子,怎样在自己构筑的童话王国中一步步走向幻灭的呢?与同期的诗人相比,他既不象北岛冷峻、深沉、富批判精神,又不象舒婷的人道、自尊、富有温情,他显得纯净、有灵性而富幻想。顾城的诗歌是特殊的,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意义,并且有着一个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特别表现在意象、意境及语言等方面。意象作为诗歌的元素,是体现着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结于意象之中”,意象犹如情节之于戏剧与小说,“它诗歌独特的叙述方式”[1]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天才人物,以他那不泯的童心,既爱幻想又敏感忧思的气质,用他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建造了一座与尘俗对抗,充满温情、纯洁的童话世界。本文通过对顾城诗作的剖析,结合他的人生历程,力图剥去他身上云山雾罩的意象屏蔽,根据意象所形成的意蕴,来展示他走向终结的过程,探询其迷幻的内心世界.最终解开他飘忽不定、猝然陨落的秘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探寻顾城诗歌中的意象呈现
探寻顾城诗歌中的意象呈现
魏榕(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一(3)班 310023)【摘要】意象是诗歌灌注生气的前提。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我对顾城诗歌的阅读鉴赏,以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呈现为突破口。
【关键词】顾城,意象,诗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摘自《一代人》
“意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诗歌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既是意象构造过程,更是意境营造过程。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所以,我对顾城诗歌的阅读鉴赏,以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呈现为突破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这首诗里的意象便是组合意象。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诗中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
《一代人》中,它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它们既有其本身的意义,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加上题目的指示,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眼睛”象征一代人探索的眼睛,双是渴望光明的眼睛,而诗中的“我”则象征着一代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渴望光明,充满希望的情感
黑屋里的一线阳光_顾城诗歌_太阳_意象解读
在 不 同 的 时 期 , 顾 城 诗 歌 里 的 “太 阳 ”意 象 呈 现 出 不 同 色 正 在 谈 论 航 天 旅 行/他 , 站 定/然 后 大 声 宣 布/“地 球 是 圆 的 , /它
彩 。总 体 归 纳 其 诗 歌 的 “太 阳 ”意 象 的 表 征 主 要 表 现 为 两 个 大 在 绕 太 阳 转 动 ! ”/咦 ? 奇 怪/怎 么 没 有 掌 声/有 两 人 斜 了 斜
的方面: 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眼/— —— “神 经 ! ” ”( 《无 名 “英 雄 ”》) 长 期 以 来 对 “死 亡 ”潜 意
1 在 顾 城 诗 歌 里 “太 阳 ”意 象 积 极 的 一 面
识的追求, 让诗人产生了一种对崇高的死的渴求, 希望以身
1.1 表童贞
殉太阳, 殉真理, 然而在那个没有崇高的时代, 等待诗人的只
剧 意 识 与 酒 神 精 神 结 合 在 一 起 , 即 产 生 了 诗 人 所 独 具 的 意 “爱 ”与 “力 量 ”得 到 了 升 华 , 让 诗 人 由 小 写 的 “我 ”转 化 为 超 越
念 , 更 由 于 特 定 的 历 史 对 诗 人 心 中 造 成 的 思 维 观 念 , 也 就 促 的 “我 ”, 像 太 阳 一 样 普 照 万 物 : “我 要 走 向 那 个 绝 望 的/地 方 ,
太阳是永恒的, 而世间万物不变的却是变, 太阳孤独的 永恒与诗人孤独的心灵在异域空间结合, 让诗人产生一种永 生 感 , “与 光 同 往 者 永 驻 , 与 物 同 驻 者 俱 注— —— 互 为 像 ”。在 火 道 村 孤 独 的 日 子 里 , 顾 城 思 念 着 朋 友 , 可 是 他 很 快 地 明 白 “我 看 见 ‘友 谊 ’像 花 朵/我 知 道 花 会 凋 零//我 看 见 ‘友 谊 ’像 纯 洁 的 雪/我 知 道 雪 会 溶 化 ”。 可 是 太 阳 它 不 会 有 黑 夜 , 也 不 会 死 亡 , 让 诗 人 的 一 颗 渴 求 安 定 的 灵 魂 找 到 了 皈 依 : “在 这 条 路 上 , 我 们/将 和 太 阳 的 孩 子 相 认 ”( 《我 们— —— 给 姐 姐 和 同 代 人 》) 2.3 表希望的破灭
顾城诗歌的特点
顾城
被誉为童话
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家,顾城的诗歌
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特点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顾城给我们留下的经典,虽然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份量,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在其短暂的生命里,抒写了诸多作品《黑眼睛》、《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等诗集,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当代的唯美浪漫主义诗人。
二、唯美浪漫——纯净的美顾城诗歌的浪漫与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
他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在他十二岁写成的《星月的由来》中充满了童年的天真和幻想,甚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纯净。他刚读完初一上学期时,席卷全国的文革就波及他的家,他随父亲下放到了农村,一去就是十多年。农村明丽恬淡的山水风光,善良纯朴的人性深深感动了顾城。当他返城后,由于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差距而产生的种种格格不入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就油然而生。于是他就不由自主地回想幸福的童年时光,回想在农村耳闻目睹的一切,加深对它们的热爱,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灵魂放逐于充满纯真美的童年和充满自然美与人性美的乡村。更为重要的是,年少时代在城市所看到的血腥、暴力图景难以忘怀,更使他对城市产生了极大厌恶感,使他更加偏向于对农村自然的描绘。正如他自己所说:“新的‘自我’,正是在这一片瓦砾上诞生的,他打碎了迫使他异化的模壳,在并没有多少花香的风中伸展着自己的躯体……他相信自己应作自己的主人走来走去。”我们分析这段话可以发现:这里“新的自我”应就是“无目的的我”,是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个体而存在的。在顾城的艺术追寻中,他将“新的‘自我’”的重建锁定于“天国”——由“童心”和“自然”构筑的具有精神家园意义的“天国”。他决心“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因而他幸福的童年,童年生活的农村便是“天国”的世间原形,如他的《生命幻想曲》中的沙漠和森林。少年的顾城,在离开农村回到他厌恶的城市之后,并没有激烈地抗争现实,他借鉴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避世传统,独自在寻找他梦中纯净的天国,借此来宣泄对人性沦丧的痛苦和失望,让自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静和慰藉。这些都让他的诗歌不含有人世间的一切丑恶,而只是一种对人性复归的美好憧憬。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继承,也是他的诗歌能打动那么多读者的根本原因。他说:“我喜欢古诗
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顾城,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欢迎参考学习!
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常用意象
张虹摘要: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象叠合法;第五是物人转换法;第六是因意取象法;第七是省
略跳跃法。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意象
顾城的诗,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代人》,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在顾城的诗作中,人们总能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第一种意象表现手法是象征隐喻法
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2)“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是的,诗的魅力不体现在直观和如实地描绘,也不是在证明什么,它总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的加以启迪也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言此意它”的比兴手法极其相近,从根本上说,象征也是一种比兴,或者比兴是象征的一种表现手法,比是求诗的形象化,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诗歌主题也就呈现了多义
浅析顾城的诗中“树”的意象
浅析顾城的诗中“树”的意象
第一章序言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顾城)
顾城的这首诗已经成为现代诗的一座丰碑,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成为那个年代回响至今的时代声音。诗的成功有其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理由,但无疑意象的运用也是其作为文学作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充分地体现了顾城的艺术特色,在意象构造上匠心独具。在审美上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用意象、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体现了意象在现代诗歌创作手法上核心地位和巨大作用。
诗歌的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意象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形象。主观通过客观事物形象来表达,表达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赋予客观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诗人的主观激情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自身完整的复合体。意象所表之“意”便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或者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是象征,意象的哲理性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形象的象征或暗示来达到,象征的“形象“实际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载体。象征意象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真理和观念,对象征意象的审美过程变成了不断追问的审美鉴赏过程。通过思索和求解,读者可以慢慢领悟意象所负载的某些观念和哲理。好的审美意象,往往使人始终很难得出最为精确的结果,好像有无数多个解,这就使得意象具有多义和歧解性,能在最广泛的范围和多维度上调动起受众的共鸣。
顾城是上世纪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风格天真空灵。用丰富的意象诠释主题,用多变的手法运用意象,是顾城诗歌创作技法上的显著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城的诗, 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
代人, 短短的两行诗句, 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
人独特的想象, 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 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在顾城的诗作中, 人们总能找到一种
与众不同的感觉。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意象的呈现。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
法: 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 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 诗
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 也无所指, 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 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 早期象征主
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 2)诗只能暗示, 如直呼其名, 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这三。是的, 诗的魅力不体现
在直观和如实地描绘, 也不是在证明什么, 它总是在暗示什么, 象征性的加以启迪也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
特点。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 言此意它的比兴手法极其相
近, 从根本上说, 象征也是一种比
兴, 或者比兴是象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是求诗的形象化, 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 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
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 诗歌主题也就呈现了多义性。例如开头出现的小诗一代人 , 它是由黑夜 , 我
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 它们既有其本身的客观意义,
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
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 加上题目的指示, 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 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
顾城诗中的童话意象
顾城诗歌中的“童话意象”
毕节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黄海
学号:11110801004
内容提要: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童话般的诗作中洋溢着他纯净的童心。他总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童话国度中,希望那里有彩云、有湖泊、有一片纯静的天空,能够容纳沾满尘埃的心灵。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关键词:
童话诗人创作阶段童话世界孩子视角
正文: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顾城的诗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
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孩子的固执来憧憬美,去构造一座诗的童话花园,并以此表达对人类的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希望每一时刻都像彩色蜡笔一样美丽,用诗来弥合世界的一切不公平,不和谐,不圆满。顾城成为“童话诗人”,他的心理机制对他的创作追求与诗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天赐予他一颗充满灵气,朴素活跃的童心,而且在顾城童年时代他就因十年动乱就被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这使他得以逃避和掠过现实这一令人惊恐的世界。早在文革初期,顾城就已经“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眼睛,躲开喧嚣,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有人只有天籁的世界。”他曾固执地说:“我是在一片碱滩上长大的孩子。”“我是个放猪的小孩,没受过教育”他忘情于无忧无虑的童年和自在的自然,并使记忆固执地停留在那个时代。由于他一直有意无意地游离于人群、游离于社会,他的心理层次中具有主观性、幻想性的下层仍然没有被现实层所压迫,从而导致上下两层的混成。在王国里,他永远是一位拥有不衰童心的“王子”。就是凭着这不衰的童心,他的成功早已据有先天的优势了。
顾城的诗的赏析
顾城的诗的赏析
顾城的诗的赏析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顾城的诗的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顾城的诗的赏析一
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及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
这首诗短短 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及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一团一团一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一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一团一团一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
试论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试论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摘要: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在他用诗歌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总是有许多外表美丽、纯净,又充满灵性和蕴藉的审美意象。本文将运用文艺学以及美学的相关原理探讨顾城诗歌当中独特的审美意象,并分析其审美风格,从而了解诗人如何驾轻就熟地组织语言,如何巧用艺术技巧来表达他的梦幻,探索他的童话王国的奥秘,以求对诗人的艺术追求以及他的个性气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顾城;审美意象;异想化;象征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一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许许多多经历过文革伤痛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让顾城一下子站到了中国当代诗坛的中心。诗人凭借着他的聪慧,独到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许多让人感动、给人慰藉的诗歌,他的诗歌是一片“花与梦”的海洋,这其中有着许多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选取视角
朦胧诗人舒婷曾为顾城写了一首《童话诗人》:“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在顾城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象。
顾城曾深受法国的法布尔和丹麦的安徒生的影响,法布尔的《昆
虫记》向童年的顾城打开了活泼生动富有诗意的昆虫世界,以至于他时常如痴如醉地翻阅那本《昆虫记》,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小的昆虫。
顾城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唯“灵”者,他认为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就应该剔除所有外在物质的假相与诱惑,唯有至真才能达到至美,而美的极致就是“自然”,顾城很欣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很崇尚“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最好的诗应该是来自自然的,自然会赋予你灵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捕捉。他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里的“神”应该是指“精神、灵性、纯粹、信仰”。精神与物质相对,当人逐渐剥离了物质性,脱离了物质而存在,就会变得如玻璃般剔透,成为没有杂质,不受污染的一种灵性,一种绝对的纯粹。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学生姓名曲彦翰
学号081140115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吕刚
时间2012 年 6 月 6 日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摘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享有“童话诗人”的美誉。诗人一直保有一颗童心,始终是用孩童的单纯天真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他一直对大自然有着特殊的眷恋,将自然的山川、太阳、云彩、小兽作为他诗歌的主角,来表达他那对世界对生命的思考。
之所以称顾城的诗为朦胧诗,是因为顾城的独特的诗歌表现手法。他用意象作比时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使诗歌的主题呈现出多义性,增加了诗歌朦胧的韵味。这样的诗歌读来如雾里看花,回味无穷。
顾城用童心和自然之美构建了他内涵极其丰富的童话世界。本文对顾城诗歌的意象入手,体味其诗歌意象的精妙之美。
关键词:顾城意象朦胧诗童真
Abstract
Gu Che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poet of the Misty camp, enjoy the fairy tale poet's reputation. The poet has been to maintain a childlike innocence, always look at things in the world with a child's pure and innocent eyes. He has been a special attachment to nature, natural mountains and rivers, sun, clouds, small mammals as the protagonist of his poetry, to express his thinking of the world of life.
浅析顾城诗歌中的意象特征
浅析顾城诗歌中的意象特征
作者:尹黛琳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4期
摘要:20世纪的后半期是中国诗坛风起云涌的时代,八十年代开始朦胧诗派以其有别于以往诗歌流派的艺术特点与独特魅力而成为诗坛中璀璨夺目的明星。而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童话诗人”的顾城更是用其天才般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诗歌的童话王国,令读者惊叹。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涵义丰富、特色鲜明的意象成为其创作特色的写照。顾城用童真般的心灵与哲人般的审视描写了大量关于儿童、自然、爱情的意象,同时也将笔触伸向了死亡与政治,运用象征隐喻、夸张变形、意象重组等手法使得这些意象融入了诗人的审美性体察与哲学性思考从而熠熠生辉。本文将从顾城诗歌的意象特征及其表达魅力方面来探讨其诗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顾城;意象特征;艺术魅力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零件,涵义丰富的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审美性,“意象体现了人与世界的本然的关系。意象就是事物显现在意识活动中的本然状态,其实就是‘现象’。根据现象学,我们知道,这种意象涵义,就是意向对象。它不是实在对象、观念对象,而是‘意义’;不是预先就存在的客观自在之物,而是在意识活动中由意识构成的‘对象’。”[1]通过考察顾城诗歌中的意象特征,我们能进一步分析诗人独特的意识活动与其和世界的关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内涵,品味其艺术魅力。
一、丰富而鲜明的意象
(一)孤独而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对于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童年生活对其创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如故乡月亮的清辉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洒在每一个游子的身上。顾城的童年正处于那动荡的十年文革时期,他跟随父亲四处漂泊,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的精神诉求被搁置与遗忘。童年时期的顾城孤僻而敏感,却喜欢用那一双敏锐的目光观察大自然的一切。他“常常凝视,凝视在雨云下忙于搬家的蚂蚁;在护城河里游动的蝌蚪和鱼苗:在屋檐下筑窝的燕子。”[2]然而这双渴望探求新鲜事物与神秘的眼睛却被时代蒙上了灰色的阴翳,在文革期间,善良的人遭受到了莫须有的打压和迫害,顾城亲眼目睹了社会黑暗残忍的一面,那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影响了他之后的诗歌创作。后来顾城随父被下放去农场喂猪,在那儿12岁的顾城开始写诗,他的诗歌里有稚嫩的儿童与甜美的梦幻,浪漫而纯真,但也充满了孤独的气息,从此顾城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
顾城没有名字的诗歌欣赏
顾城没有名字的诗歌欣赏
摘要:
1.顾城的简介
2.顾城的诗歌创作特点
3.顾城的诗歌欣赏
4.顾城诗歌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顾城,原名顾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坛独行侠”。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简约、清新、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著称。
顾城的诗歌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象奇特,他擅长运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组合,创造出充满诗意的意象;二是语言简洁,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直接而富有力度,给人一种直指人心的感觉;三是思想深邃,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顾城的诗歌欣赏,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门》、《水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作品中,感受到他诗歌的魅力。比如《门》中的“门,是一片叶子/门,是一朵花/门,是一个世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奇特的意象,展现了门的多样性和神秘性,引人深思。
顾城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诗歌艺术,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审美。他的诗歌,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学的世界。
总的来说,顾城的诗歌是我国诗歌艺术的瑰宝,他的诗歌创作特点和欣赏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论顾城诗歌意象表达的魅力
论顾城诗歌意象表达的魅力-大学语文论文
论顾城诗歌意象表达的魅力
○赵毅
摘要:作为朦胧诗派的魁首诗人,唯灵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顾城以一颗童心,创作了无数童话般的诗作。因为独特的看待世间万物的视角,顾城的诗,总是带有纯洁的想象色彩,而这种色彩体现在阳光、白云、山峦和小兽等不同的意象上。顾城运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感觉沟通、物象重叠、物人转换、因意取向、省略跳跃的表现手法,借由意象表达出作品独有的意象魅力。顾城的诗歌中意象表达充满了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强烈的童话色彩与深入的自我表现的美学色彩。
关键词:朦胧诗意象顾城
在我国整个诗坛当中,朦胧诗可谓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派,而顾城作为二十世纪的朦胧诗代表人物,在朦胧诗派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说他是朦胧诗派的“诗魁”也不为过。他的诗天真空灵、恍如梦幻,充满着扑朔迷离的意象元素,而种种意象交互编织,就构成了属于顾城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绚丽夺目、多姿多彩。顾城用纯熟的意象表现手法将其朦胧诗的魅力显露在字里行间,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获得读者的喜爱与共鸣。
一、顾城诗歌作品中意象的表现手法
顾城有着自己的童话世界,他的天赋和才思,都只在那个地址发挥,童年生活在那个童话世界里无穷地延续下去,因此那些回忆中的阳光、沙滩、松树、海浪、瑚草、昆虫也就永久都是主角。由于顾城初期生活经历的阻碍,其对自然物象的感知也比其他人灵敏,加上顾城杰出的创作天赋,使得顾城的表现手法超级灵活,乃至能够说是信手拈来。具体的表现手法有以下七种:
(一)象征隐喻
象征隐喻法是顾城最常见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同样也是朦胧诗乃至整个新诗的艺术中心,它突破了原有的直白和写实,让诗人的抒情显得和现实无关,表面看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深入分析又能察觉诗歌之下的无数可能,朦胧诗的感染力于是凸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异想化的形象特征
任何审美意象虽都是“以表达某种哲理为目的的,”但它毕竟不是哲理本身,它会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让人可观可感可品,同时,大脑中的虚的思维、哲理要化为实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就必须抓住一些共同的特征,使之变形、异化,从而让普通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多义、若有似无的哲思。
顾城的诗歌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总是用尽量浅显通俗同时又天真有趣的语言向人们传达他所体会、感悟到的一切。顾城诗歌中意象的形象特征最突出地体现了异想化,也即梦幻化。异想,就是一种变形,异化,它同样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并不一定遵循人们普遍的思维轨迹,可以更加的天马行空,是以陌生化导致的阻距心理让人感觉新奇独特。在他的诗中,直接以梦为标题直接描摹梦境,或与梦有关描写梦的生发、延展的诗占据了大多数,如《梦曲》《风的梦》《生命幻想曲》,“我醒着,就梦见了一切”,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爱做梦,“以梦为诗,以诗为生”,他已然将诗歌当作了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朦胧诗派的诗人当中,顾城的诗不及北岛诗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以及思考政治人生的深刻性;也不及舒婷诗歌折射的人生姿态的可看性和情感方向的可信度。顾城的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不宽泛的,甚至是狭窄的,所反映的维度也显得比较单一,但这并不能抹煞他的诗歌的美学意义,他的诗具有很鲜明的内倾性,自我心灵的指涉性,他的一生都在追寻美,追寻纯净的灵性,他用他的笔,他的手,他的心编织一个过于美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梦境,他的童贞式的热爱,他孤独的反抗着世界的秩序,游离在生活的常规轨道之外,只为寻找他心中那纯粹的信仰(他的那盏“爱之灯”),好让爱能够让人体内重新流淌着温情的血液,跟随着他的笔触,你会发现原来万物都是通灵的,你可以摆脱自身的束缚,置身与一个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天国。
2象征化的表现特征
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某种形象暗示多种寓意,使之超越这种形象本身所带表的含义。
在顾诗中随处可见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如《布林的档案》:“他一步跨出了摇篮/用一张干羊皮/作了公文包/里面包着一大堆高度机密的尿布/他开始到政府大厦去上班。”在艺术表现手法中,象征、通感、变形、意识流这些技法通常是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的,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有很多共通之处。在上面的诗中,“摇篮”是指让人类幼年的孕育期,“跨出了摇篮”即是说走出了幼年、童年,迈向了成人世界,“干羊皮”指的是羊皮卷,是十分庄重的,原本拿着“干羊皮”作的“公文包”去政府机关上班应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但那公文包里包的却是“一大堆尿布”,使之显得十分滑稽荒唐可笑,而且那公文包前的修饰词是“高度机密”,其调侃反讽的语气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在《布林好像死了》:“墓地上乒乒乓乓的/开出了正方形的花朵”。花开是无声无息的,但这里却用“乒乒乓乓”这个表示声音的词来指视觉上的花开的过程,“乒乒乓乓”此时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听觉上的意义,更是一种思维的流动。这奇妙的语言组合,不能不说是诗人发挥了他奇特的想象力,虚拟的花开的声音实则是他的感觉、心理意识,是心理在发生变化,情感的微妙变化、升腾使人产生了幻听,他“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会贯通,打破了传统的理性逻辑,如能体会到意识的变化,也就会觉得翻逻辑的语言是合情合理的。”
一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选取视角
朦胧诗人舒婷曾为顾城写了一首《童话诗人》:“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在顾城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象。
顾城曾深受法国的法布尔和丹麦的安徒生的影响,法布尔的《昆虫记》向童年的顾城打开了活泼生动富有诗意的昆虫世界,以至于他时常如痴如醉地翻阅那本《昆虫记》,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小的昆虫。
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顾城
,被称为“童话
诗人”,在他用诗歌
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总是有许多外表美丽、纯净,又充满灵性和蕴藉的审美意象。
一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许许多多经历过文革伤痛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让顾城一下子站到了中国当代诗坛的中心。诗人凭借着他的聪慧,独到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许多让人感动、给人慰藉的诗歌,他的诗歌是一片“花与梦”的海洋,这其中有着许多独特的审美意象。
顾城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唯“灵”者,他认为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就应该剔除所有外在物质的假相与诱惑,唯有至真才能达到至美,而美的极致就是“自然”,顾城很欣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很崇尚“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最好的诗应该是来自自然的,自然会赋予你灵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捕捉。他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里的“神”应该是指“精神、灵性、纯粹、信仰”。精神与物质相对,当人逐渐剥离了物质性,脱离了物质而存在,就会变得如玻璃般剔透,成为没有杂质,不受污染的一种灵性,一种绝对的纯粹。
二、审美意象的内在寓意
既然顾城眼中的“神”是一种“绝对的信仰”,那么对于失去信仰或从未有过信仰的人来说重建或开始塑造心中的“神”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敏感的诗人似乎很早就已经感受到这份隔膜对他造成的压抑感,他不得不发出声音,如《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虽然彼此wenku.baidu.com熟悉并且对望着,但“我”却仍然能捕捉到对方眼中那若有似无、漫不经心的神色,顾城在写人心理的距离时运用了“云”这个意象,“云”在空间距离上是十分遥远的,会让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带来心理上的苦恼、失落感,因而他选取的这个意象是十分恰当而有深意的。
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里:“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这里的“灯”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信仰,它指引人前进的方向,找寻前进的道路,让人越走越开阔,若找到了它,那么昏暗的生活一定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一种充满鲜艳明亮色彩的生活,人也变得鲜活起来。这盏“信仰的灯”,就是“我们”要找的,也就是顾城终生一直在探寻的,只有这盏温暖的“信仰之灯”(“爱之灯”)才能让世间充满温情,让血液重新热腾起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