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上课用
4.3群落演替(讲课版)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植__物___覆盖的地面,或者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___彻__底__消___灭__了___的地方发生的演
替。 ②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__地_衣__阶段→苔藓阶段 →___草_本__植_物___阶段→灌木阶段→__森_林__阶段。
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
方
时间 影响因素
经历时间漫长 自然因素
经历时间较短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从起点上判断 ①初生演替的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 的环境。 ②次生演替的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 (2)从时间和速度上判断 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②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
→_草___本__植__物__阶段→灌木阶段→_森__林__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土__壤____条件基本保 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__繁__殖__体____的地方发生的 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 →__多__年__生__杂__草_____→小灌木→灌木丛→___乔__木_____。
【跟踪训练】 1.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初生演替很容易发展到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很难发展到森林阶段
教学设计2:4.4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教案1一、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
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
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
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
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
“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
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讲课——群落的演替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 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A ) • A.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及平衡 • 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 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及平衡 • C.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 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及平衡 • 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 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及平衡
结论
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
讨论三
1、弃耕农田变成森林经历了几个阶段,请写出演替过程。 2、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吗?
进一步探究
一年生草本植物
1、比较裸岩与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两者有什么不同。
二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灌木
森林(乔木)
2、火山爆发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还能恢复原来的群落
结构吗?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或得更多的阳光
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 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 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 系加以控制
2008年4月
苔
藓
北极地区的 苔藓
苔 藓
•
阶
段
草本植物阶段
农
田
弃
耕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树
林
《群落的演替》课件
02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湿度 等土壤条件对群落的演替有重要 影响,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群落会 有不同的演替方向。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变化,如地形、地貌 、海陆分布等,也会对群落演替 产生影响。
01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群落的分布和 组成,如温度、降水、风等的变 化都会对群落产生影响。
优化资源配置
群落演替有助于优化生态系统的资源配置。 随着演替的进行,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 位,利用不同的资源,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 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01 02
提供生态服务
群落的演替对人类生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这些生态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从而 影响群落的演替。
资源开发与利用
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矿产资源、水 资源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 群落的演替。
03
群落演替的实例
森林群落的演替
总结词
森林群落的演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物种竞争 和自然灾害等。
详细描述
1
保护自然环境
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特点启示我们要保护 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 性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群落的良性演 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生态恢复与重建
了解群落演替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开 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通过人工干预 和技术手段,可以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 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森林群落的演替通常从开拓阶段开始,此时森林中的植被较为稀疏,阳光能够照射到地 面。随后是早期阶段,一些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灌木开始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替进 入中期阶段,树木种类增多,高度增加,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结构。在演替的后期阶段
群落演替优秀课件
四、演替的实例: 原生演替: 印尼克拉卡托岛火山口,1883年爆发。
3年后
26种植物,以蕨类为主
14年后
禾本科为主,64种维管植物
30年后
林地
49年后
形成与周围相同的群落
• 特征:
• ( 1)土壤顺行发展,厚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增 加,层次分化明显;
• ( 2)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 ( 3)强烈影响外界环境及群落内的小气候; • ( 4)群落高度增加,层次增加,结构更加复杂; • ( 5)生产力逐渐提高; • ( 6)群落中较小而短命的种为较大而长命的种
所取代;
• *次生演替特点:由外部干扰所引起,基质中有植 物的繁殖体,演替速度往往较快。
• *森林被采伐或火烧之后的恢复过程都可以看作 是次生演替过程。
(二) 按演替初始环 境的水分条件划分: 旱生演替和水生演替
1、旱生演替: 开始于 裸露岩石、沙地等干旱 基质上的 原生演替。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木本植物阶段
(二)外部因素: 1.渐变的环境条件: 冰期 的进退,气候 条件的改变 等。
2.突然改变的环境条件:干扰 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 理位 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 造成 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 的物 理作用或事件。 如,火灾、 风害、病虫 害等。
三、群落演替的分类
• (一)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原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
•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开始 于次生裸地上的植物群落演替。
• *次生裸地:是植物已被消灭,土壤中仍保留原来 群落中的植物繁殖体。例如森林采伐后的皆伐迹 地、开垦草原、火灾和毁灭性的病虫害,都能造 成次生裸地。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灌木阶段
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 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抵御环境变 化的能力增强,结构较为稳定。
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特别思考 提醒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一、 群落的演替概念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1、这个演替分成哪几个阶段? 2、生物种类是如何变化的? 3、环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地衣是 藻 类
和 真 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 菌
上皮层 藻类 菌丝 下皮层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 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
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 去原来 改变的 条件, 人也不 会退回 到原来 的样子 ,因为 经过“ 輮”。 人已经 脱离一 个旧我 ,变成 一个新 我.
•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顺流而下的木材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密集的羊群
废水排入河流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四、退耕还林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还草
还湖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群落的演替》人教版上课用1
2.3群落演替示范课
第二章第三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关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社会责任)【课前准备】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_____的过程。
2.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_____________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次生演替:是指在______________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_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学习过程】一、群落演替的类型1.阅读书本P38-40两种类型群落演替的过程2.阅读书本P40【思考·讨论】(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3.类型(1)初生演替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③特点:经历的时间,速度。
④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⑤举例:沙丘、、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丛→→树林。
③特点a.经历的时间,速度。
b.具有一定方向性,预见性。
④影响因素:人为活动较为关键。
⑤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区别起点经历时长和阶段趋势举例共同点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可能会比苔藓更早的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1.内部因素:群落生物间的______________。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
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群落的演替,如农业、城市 化、森林砍伐等。
影响因素:气候、土壤、生物等因素
气候
气候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温度、湿度、降水等。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导致不 同的群落类型和演替过程。
土壤
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如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 影响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 群落演替的过程 • 群落演替的动力与影响因素 • 群落演替的意义与保护 • 群落演替的实践应用 • 群落演替的研究展望
01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
群落演替的定义
群落演替的分类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03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模拟群落演替过程,提高研究 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生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机器 学习、深度学习等,为生态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THANKS
感谢观看
06
群落演替的研究展望
研究现状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全球范围内,群落演替 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通过对不同时 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演替 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科 学家们已经对群落演替 的规律和机制有了更加 深入的认识。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以下几个方向
不同环境因素对群落演 替的影响:如气候、土 壤、光照等。
根据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将群落演替分 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 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 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二. 演替的类型 1.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形成原因:灌木和小乔木开始 生长。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 “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 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
变化: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 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 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 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一. 演替的概念 1. 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 演替的原因: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 演替的类型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38-40,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1.裸岩上的演替经历了哪些阶段? 2.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3.地衣阶段又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苔藓和地衣有怎样的种间 关系?哪种生物占优势?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这个事 实说明什么呢? 5.就裸岩上的整个演替过程而言,土壤条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6.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二. 演替的类型 1.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形成原因:在地衣开拓的基础 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 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 阳光。
变化: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 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 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 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土壤表层的有机物逐渐增多, 土壤的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 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 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
群落的演替上课使用详解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内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 剂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外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 等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 地、建造水库等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 生的原因之一?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 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 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 林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7.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种群向正面
演替的是( D )
A.封山育林
B.治理沙漠
C.兴修水利
D.围湖造田
D 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
速度时间 缓慢而历时漫长
较快而历时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为主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的景象吗?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 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 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 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 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 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 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
PPT教学课件人教版群落的演替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 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 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 尾酒。
②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_地__衣__阶段→苔藓阶段→ _草__本__植__物__阶
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土__壤__条
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 _繁__殖__体__ (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实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 _多__年__生__杂__草__→小灌木 → _灌__木__丛__→乔木。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或方 向,如放牧引起的草原演替:
2.外来物种的引入 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 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 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 定性。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为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 造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
德国鲁尔区
据图描述鲁尔区的 大致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 部,处于莱茵河, 利伯河和鲁尔河之 间,地处欧洲的十 字路口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思考: 利用煤炭可以发展哪些相关工业部门?
采煤、钢铁、电力、化工、机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这些工业部门之间有何联储系量的?3/4,其 中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4群落的演替(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4.4群落的演替(老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2·滨州高二检测)某山区的原始森林被过量砍伐,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地毁灭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物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C.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没有垂直结构D.演替过程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解析】选C。
由于砍伐后土壤条件照旧存在,所以该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越来越多,即使在草本植物阶段,该群落也是有分层现象的;演替过程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2.(2022·宿迁高二检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洁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解析】选B。
森林阶段与灌木阶段相比,群落的结构更为简洁,故动物的分层更为简洁。
3.(2022·高唐高二检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解析】选A。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渐渐增加,导致群落的结构趋向简洁,进而群落的稳定性渐渐提高。
4.(2022·大庆高二检测)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过程中灌木完全取代草本植物B.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选A。
群落演替过程发生的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草本植物在灌木阶段仍可以生长。
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在从来没有植被掩盖或彻底毁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在生物生存条件极差的环境,比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A
B
C
D
多年生杂草
思考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
{
一年生 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树林
群落演替的类型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乔木(树林)
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植物界的拓荒者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地衣是六亿年前地球陆地的首批客人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特别 提醒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 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粉芽 上皮层 藻类 菌 丝 下皮层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外界水分、 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供给藻类,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生光 物裸 为的 什岩 么地 是上 地首 衣先 ?定 居 的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
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 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
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 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 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始
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 度和方向进行。
小试牛刀
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D )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 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 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紫茎泽兰
危害农、林、畜牧业, 使生态系统单一化
克氏原螯虾
危害土著种,毁坏堤坝等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初生演替
演 替 的 类 型
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发生的演替。
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讨论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小灌木丛 乔木蔚然成林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景象吗?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可演变 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A )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物占 优势的群落类型( B ) A.极地苔原 B.温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时间:1883
事件: 喀拉喀托火山 大爆发
1883年
几年后
火山爆发 小草 蜘蛛 202种动物 群落 群落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621种动物 小树林
880种动物
群落 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群落 被 另一个 群落 代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