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下林语堂翻译的文本选择研究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以辜鸿铭、
视 域融合视 角下 《 论语 》核心概念词 “ 礼’ ’ 的英译解析
以辜 鸿铭 、林语 堂英译 本为例
王 岩 , 王 金 安
无锡 2 1 4 1 2 2 ) ( 江南 大学 ,江 苏
摘 要 :本文以加达默 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 ,以视域融合原则为视 角,阐述翻译即解释,是 “ 视域 融合”的过程,视域差异会产生不同的 翻译 途 径 。基 于此 , 笔者 以 辜林 《 论 语 》 英译 本 中的核 心概念 词 “ 礼 ”译 为 实例 支撑 ,对 其进 行 了基 于不 同 内涵 的分 类 和分 析 ,并提 出笔者 自己的 译 法 。并 且 指 出 ,关 于 论 语 》核 心 概 念词 “ 礼 ” 的英 译 ,笔 者 建议 在 丈 中采取 “ L () 加 注 的翻译 方法 ,在 译 本 结尾 添 加 注解 指 明核 心 概 念词 “ 礼 ” 在整 部典 籍 中表 明 的不 同 内涵意 义 ,将 其意 义具 体化 。 关键 词 : 《 论 语 》 ;核 心概念 词 “ 礼 ” ;辜 鸿铭 ;视 域 融合 《 论语 》作 为 中华 典籍的代表 作 ,最 集中体 现了孔子 的伦理道 德,其影响遍及政 治、经济 、思想 、文化 、教育、伦理道德等领域 。 《 论语》核心概念 词高度浓缩 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反映了孔学思 想的体系,所以其翻 译绝非 易事 ,不译晦涩难懂,译则招致 争议 。读 者不难发现,孔学思想以 “ 仁 ”为核心 , “ 礼 ”为外在 要求 ,引导人 们 成 为 克 己复 礼 的 “ 君子”。 “ 礼 ”在 《 论 语 》 中作 为 一 种 约 束力 具 有 广 泛 的意 义 。 1视域融合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林语堂的翻译标准研究
语言新探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林语堂的翻译标准研究
袁雅馨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交流频繁的世界,翻译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林语堂曾提出三条翻译标准,即忠实、通顺、美,并且林语堂自身也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林语堂不仅严格遵循其翻译标准,也将中国文化带向了世界。本文以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为研究对象,以其翻译作品为例,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探讨林语堂提出的翻译标准在当今一体化世界的适用性,探究三个翻译标准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林语堂;翻译标准
一、引言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涉及各个领域。翻译的出现,加速了文化传播。同时,一大批翻译理论家也提出了种种翻译理论,比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等等。因此,在如今这个文化交流频繁的世界,用合适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作为时代的主人,有必要接受外国的优秀文化,也有责任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在这一点上,翻译可以帮助我们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外国文化走进中国。
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的一位大家,翻译作品更是部部经典,《浮生六记》英译本是其著名译作之一。
林语堂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造诣很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不朽的建树。他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对于每一条标准,他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今天,我们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再度探讨林语堂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定会对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二、林语堂的三条翻译标准与跨文化传播
林语堂翻译的期待视野研究
林语堂翻译的期待视野研究
摘要:林语堂的翻译及著作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中国传奇》等译著及其其他著作曾一度进入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列。本文试图从林语堂译著对读者审美期待的成功满足极其超越,以期进一步了解对外文化输出所应考虑的读者因素。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05-02
一、引言
由于意识形态和其它一些因素,林语堂研究在国内曾是一个“禁区”。从建国初到上世纪70年代末,林语堂在国内学术界表现出一片空白。
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逐渐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看待林语堂及其作品。但80年代中期以前对林语堂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资料的发掘和整理上。80年代中期以后所进行的林语堂研究方呈现出一定的理论深度。王兆胜以超出前人的多维视角拓宽林语堂研究的领域,谢友祥从人生哲学、宗教观、小说、散文等多方面立体解读林语堂,陈旋波引入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林语堂文化观进行全新的诠释。万平近、施建伟是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林语堂的先驱,并有不少专著出版。
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郭正枢于1991年发表了《林语堂英译六首苏轼词赏析》。陈荣东发表《一篇不该忽视
的译论———从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21世纪,林语堂翻译研究不断升温。研究他的人越来越多,每年都有比较力度的论文问世。此外,研究者们也开始研究他的翻译理论。林语堂的名字也进入了翻译史。但到目前为止,林语堂翻译研究尚不够全面,有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翻译理论和个别代表性译作(尤其是林译《浮生六记》)的介绍和评析。
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
着风土人情,形式不拘一格、雅俗共赏、诙谐自然、妙趣
横生。
邳州的民间曲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百姓所喜爱,从1956年邳州成立了县曲艺协会,会员有165人,到1987年全市的演唱艺人发展到了303人。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和视听艺术的不断提高,邳州民间的传统曲艺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些传统的曲目濒临失传,从艺人员和听众也大大减少,但它们始终是我们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文化传承
价值和研究价值。如同柯达伊所说:
“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2012
年
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131期
Jun2012
[摘要]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其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身份,使得他的古典散文译文清
新隽永、传神达意,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情结和审美价值。论文从跨文化角度来观察和透视其
对中国古典散文的英译,通过分析《扬州瘦马》、《兰亭集序》等中国古典散文名篇的英译实例,探讨并借鉴其高超的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技巧,并进一步挖掘隐藏在“东方主义”文化选择背后的美学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古典散文英译实践。
[关键词]跨文化;美学;散文;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84-02
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
黄丽奇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著名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他倡导的翻译标准是忠实、通顺和美,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三项要求或者说是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新视角,林语堂先生以其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和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也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一部经典巨作,现如今已有四部翻译作品,其中,葛浩文的译本以为读者负责的思想,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巨大成功。那么葛浩文《骆驼祥子》英译文又是怎样体现林语堂的翻译理论的呢?着重分析《骆驼祥子》,研究其中所体现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关键字:《骆驼祥子》;忠实;通顺;美
0 引言
现代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祥子、虎妞等几个人物形象已广为人知。《骆驼祥子》是最早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以讲英语国家为主)的小说,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小说,其中葛浩文的译本广为流传,深得人心。葛浩文虽有其独特的翻译方法,但也包含了许多中国翻译理论。本文对《骆驼祥子》进行详细分析,来解说中国翻译理论家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等翻译理论。
1 《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于1936年出版,作者是老舍。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小说家,他用极其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祥子、虎妞等几个人物形象。故事主要讲了军阀混乱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一生。最初,祥子是一位勤劳勇敢有着梦想并为之而努力的社会青年,然而当时的社会给他带来的却是重重阻力:靠着自己的能力买来的车子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抢走,自己的积蓄被侦探洗劫一空,妻子虎妞因难产而死,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上吊自杀,在经历了种种悲惨事情之后,祥子的信念及梦想被现实社会一点点侵蚀,他慢慢的变得放纵,堕落,最终也没能避免自己的悲惨命运。
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
- 226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
陕西师范大学/任雨柠
【摘要】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一直被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接受美学与视野融合的角度下,探讨林语堂先生在其美译标准下如何让原文及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彰显其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文化负载词
一、简述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理论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为文学史家姚斯(Jauss)和文学美学家依瑟尔(Iser)。文学研究重视文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程度,参与和理解过程。
二、接受美学与林语堂的《浮生六记》
林语堂先生于《浮生六记》的英文译本,完美地印证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标准“忠实、通顺、美”,印证了他提倡的闲适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出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中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
每个人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经历,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会形成个人不同的期待视野。因此,译者就必须尽量译出原文本内涵的文化信息。
1.“闺房记乐”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闺房记乐”是古代少有将夫妻趣事写的如此生动活泼,俏皮清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林语堂所做之序中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之词: “芸,我想,是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因而,这个最可爱的女人是怎样的?林语堂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译句:
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伦理视角下林语堂翻译活动探究——林译《浮生六记》为例
在中国,伦理思想早已有之。而“伦”和“理”在古代却表示不同的含义,曾分别出现于《说文解字》、《尚书·虞书·舜典》、《周易·说卦》、《论语》、《孟子》等文学典著中,概括说来,“伦”和“理”在古代分别表示“人伦”和“准则”的意思。而“伦理”二字连用,却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这时候的“伦理”已经开始泛指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之意了。中国的伦理思想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也可称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时期,“孝”和“德”是当时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由西周时期“孝”演化而来的伦理道德规范“忠”再次对国民产生深厚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和王夫之又对“国”与“天下”的伦理道德进行区分和宣扬,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并在这种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操的驱使下,敦使众多有识之士寻找救亡图存、保卫中华的出路。秦汉时期的“三纲五常”及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准则的提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伦理体系的最终确立。鸦片战争前后,“大同”、“仁”“知行合一”等道德论,都彰显出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林语堂的一生,致力于“对外讲中”。在他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仅常年用英文进行写作,而且翻译了大量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描摹和介绍的文学作品,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贡献非凡。《浮生六记》可以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译作之一,而本文将在伦理视角下,对其译文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伦理视角下林语堂写作活动及选译《浮生六记》的原因探究
《浮生六记》作为唐代自传体笔记的巅峰之作,是作家沈复写作风格和人生感悟的完美展现,其作品风格以“笔墨轻灵、描写细腻、语言清新、形象生动”著称,并深受“性灵说”的影响。著作以沈复夫妇二人的平淡生活为主线,旨在强调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情趣,纵然在后期二人生活坎坷,捉襟见肘,却依旧保持平静豁达的乐观心态,这种心态也让夫妇二人的生活更加艺术化。
视域融合与文学翻译
视域融合与文学翻译
作者:闫嵩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3期
内容摘要: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概念可用于诠释文学翻译中原文视域、译者视域与读者视域之间的融合。本文以《围城》英译本为例,剖析文学翻译中原文视域、译者视域与读者视域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一、视域融合概念对于促进文学翻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二、译者必须经过“接受、想象与重构”三个步骤,才能得到原文视域、译者视域与读者视域相融合的译文,从而实现文学翻译的要求。
关健词:视域融合文学翻译理解接受重构
一.引言
阐释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广泛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主要探究意义的理解和解释。阐释学的研究出发点并不是专门针对翻译的,他主要是针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但是,由于这一点与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理解与传达之间存在很多想通之处,所以从阐释学视角来研究翻译也是大有裨益的。文学翻译向来为翻译界的热点话题。它有别于其他翻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那么,译者如何才能达到文学翻译的要求,译出好的文学作品,就十分值得我们研究。
二.视域融合
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在他的著作《Truth and Method》(《真理与方法》)中提出了关于理解与解释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即“视域融合”。他对“视域”做出了说明:“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含了从某个立足之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洪汉鼎,2002:388)。在文学翻译中,我们通常简单地将翻译模式归纳为:原著→译者→译文,实际仔细分析起来,我们忽略了原著完成之前的原作者与译文完成后的读者。较完整的文学翻译模式应该为:原作者→原著→译者→译文→读者。译者,是两个模式的共同环节,也是文学翻译的主体。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是人,也是(原著的)读者、译者;原著和译文,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译者的创造的客体。相对于原著及其作者,译者是读者;而相对于译文和读者,译者又成为了作者。译者是原著的读者、阐释者,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阐释者,众多的译文读者都是根据他的翻译——阐释去理解原作的。所以,阐释是贯穿翻译整个过程的一个环节。
论异质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
杂 志 ,9 6年定 居 台湾 , 9 7 受 聘 为香 港 中文 大学 研 究 教 16 16 年 授 ,9 5 被推 举 为 国际 笔会 副 会 长 ,9 6年 在 香港 逝 世 。 17 年 17
心从对 “ 对等” “ 、等值” 的探讨转移到研究文化 、 赞助人 、 出版
[ 作者简介 ] 常华( 9 6 , 硕士研 究生 , 1 7 -)女, 讲师, 研究方 向为典籍翻译及 同声传译 。
林 语堂 (8 517 )福 建 龙溪 人 。 11 19 9 6 , 9 2年入 上 海 圣 约 二 是译 者 有 相 当 的国 文程 度 , 写清 顺 流 畅 的 中文 ; 译 事 能 三是 上 的训 练” 。林 语 堂 先 生 提 出翻 译 三个 标 准 :“ 实 , 顺 和 忠 通
Vo .4 NO. 12 4
Ap .2 1 r 01
论异质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林语 堂翻译
常 华 ( 西 学 务 院 山 太 ,0 1 山 大 商 学 ,西 原00 ) 3 3
[ 摘 要 ] 林 语 堂 一直 被 誉 为 “ 中西 文 化之 间 的游 者” 林 语 堂凭借 其 精 湛 的 中西语 言 功底 和 对 中西 文 化 的通 晓 , 中 , 将
民族的文化 , 包括经济 、 政治 、 哲学 、 宗教 、 文学 、 艺术 、 民俗等 等 ,唷 的文章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 , ‘ 有的被政府高层认为 了
阐释学视阈下的林语堂《论语》英译分析
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 , 其基本意思是“ 通过说话 来 达意 ” 。阐释 学进入 我 国翻译视 野始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后期 ,97 18 年袁锦翔首次将翻译与阐释这
一
概念直接联系起来 , 同年杨武能提 出阐释循环
理论 , 以及陈建中对 “ 翻译 即阐释” 的论证等诸多 论文都从不 同角度 阐明 : 翻译 即阐释。根据 阐释 学, 翻译是一种阐释活动 , 译者的文化观、 教育背 景及 成 长 经 历 等 构 成 了他 的 “ 理 解 ” 前 。译 者 的
家无 疑处 于 中心 的 枢纽 地 位 , 挥 着 最积 极 的作 发 用 [l 2。 2 .翻译 是译 者对其 “ 理解 ” 阐释 前 的 “ 理解 ” 阐释 学 的重 要 概 念 , 前 是 海德 格 尔 认 为 , 释从 来不 是 对 先 行 给定 的东 西 所作 的无 前 解 提 的把握 , 释者 在开始 解释 之前 就 已拥 有 “ 理 解 前
翻译也是译者与原著作者及 目的语读者视域
融合的过程 。伽达默Leabharlann Baidu在海德格尔“ 前理解” 的基
础上提 出了“ 域 融 合 ” 视 的观 点 。他 指 出 : 域就 视
者对原著进行创造性 阐释的过程。伽 达默尔在 《 真理与方法》 一书中说过 : “ 一切翻译就 已经是解
收稿 日期 :2 1 —0 —2 01 4 0 作者简介 :边立 红( 96一)女 , 16 , 河南孟县人 , 长沙理工 大学副教授。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的论文
外语翻译论文
摘要: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实践来看,翻译注释策略事实上的缺席往往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后果。该文通过对一个个案在注释方面得失的分析,指出译者必须对目的语读者群体的公共视域有充分的了解,并使译者视域与源语视域融合所产生的新视域与之发生融合,从而制定相应的翻译注释策略,以便使注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注释策略;缺席;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视域融合
1.引言
注释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要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甚至也似乎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以资遵循。翻译注释策略的事实上的缺席所造成的后果是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那么如何使注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艾柯的《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个案:其旁征博引的风格意味着需要注释之处甚多;其中文译本在注释方面的得失也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从视域二度融合的角度对这一个案进行剖析,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翻译注释策略的探讨。
2.个案
《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文译本的译者为读者着想,做出的译注有三十条之多,对读者理解译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注释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先看一些例子:
例1.[原文]i know there are poetics texts whose aim is to show that interpretations can be infinite. i know that finnegans wake was written for an ideal reader affected by an ideal insomnia.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
_ _ _
林语堂,字号百草,号林小僧,清末时期的学者、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有诗文,还有小说和散文。但林语堂的翻译作品更为出名,其中有《大宋小说》、《古代拳术论》、《古代医学论》、《古代戏剧论》等。
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经典文学的翻译,二是对古代书籍的翻译。其中,对古代书籍的翻译,林语堂的独特的方式,以及他的“互文性”的视角,使他的翻译成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
首先,林语堂将“互文性”作为他翻译古代书籍的出发点。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而又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还要注重用词的表达力,使之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情感。其次,林语堂重视作品的艺术性,他在翻译时会尽量保留原文的艺术性,尽量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是用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林语堂还强调“互文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差异,使原文能够在目标语言中准确表达出来。因此,他会在原文中加入一些术语和表达方式,使目标语言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此外,林语堂还倡导采用“非直译”的方法,即在原文中加入一些与原文无关的内容,使其能够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相适应。
最后,林语堂也很重视“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认为,“互文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文,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目标文化。因此,他会通过“互文性”来理解原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并尽力将其正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去。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文化解读
ENGLISH ON CAMPUS
2023年10期总第658期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文化解读
摘 要:林语堂用其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和译著对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翻译思想也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对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进行概述,并从文化视角解读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和体现,分析了“半半哲学”、人文主义精神和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影响,以期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文化解读
作者简介:高笑梅(1975-),女,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英语教学。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作为蜚声海外、饮誉文坛的双语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经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翻译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除了用英文创作了《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以中国为背景和叙事题材的小说代表作外,还将许多中国古典著作编译成英文,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瑰宝展现给西方读者,如《孔子的智慧》和《老子的智慧》,就是他对儒家和道家的经典之作进行整理和集结,并编译成英文。此外,他还翻译了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如沈复的《浮生六记》、张潮的《幽梦影》,整理编译了《板桥家书》《东坡诗文选》等,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大量翻译实践体会和领悟,林语堂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将美学思想、语言学和心理学引入了翻译理论中,为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了解和学习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可以为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启发。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下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下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作者:刘启明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3期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他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在和异域主体进行交流时,国外的文化著作传入我国,学者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本国学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立足自己的文化视野,与原视域进行融合。为了贴合阅读主体的文化倾向,学者还需要对原作进行变形。本文将具体探讨“视域融合”视角下文学译作的创造性,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视域融合”;文学译作;创造性
作者简介:刘启明,女,吉林松原人,1993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文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在文学理论中,创造性叛逆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符号。译者翻译国外的作品,将作品转换成本国文化形态的附属物,对原作进行了二度重造,可以被称为创造性叛逆。文学译作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内蕴,还渗透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学者必须站在“视域融合”的视角下,对文学译作进行文化阐释。
1、文学译作与“视域融合”
翻译具有跨越性特征,译者和作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但却可以实现心灵上的遥契。在对原著进行翻译再创造时,译者无需和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只需深入作者架构的阅读世界,感知作者的悲喜情绪即可。不同译者的关注点迥异,在将译文述诸笔端时,经常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结构形态。而译者翻译的这一特性,就是“视域融合”的直接结果[1]。
《论语》概念词英译之道——和谐翻译
《论语》概念词英译之道——和谐翻译
姬岳江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0)001
【摘要】《论语》概念词的英译是《论语》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词的英译关系着译文的质量.通过译本对《论语》概念词的翻译比较,可以获得概念词英译的概况,从而分析产生《论语》概念词英译可译性限度的原因.综合上述阐释,选择运用和谐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解决《论语》概念词英译的难题.
【总页数】5页(P52-55,66)
【作者】姬岳江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I046
【相关文献】
1.《论语》概念词词义解读与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J], 张继文
2.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以辜鸿铭、林语堂英译本为例 [J], 王岩;王金安
3.《论语》英译困境及思考——以《论语》核心概念词在译本中的英译比较为例[J], 李坤
4.文化翻译观下《论语》中概念词\"仁\"、\"君子\"的英译\r——以理雅各和安乐
哲译本为例 [J], 李娜
5.《论语》概念词词义解读与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J], 张继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247
2020年34期总第526期
ENGLISH ON CAMPUS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
——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文/李媛媛
译。至于“美”这一标准,与林语堂把翻译看作艺术有关。译文要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美”,但当两者矛盾时,就要放弃形式。林语堂认为,翻译其实主要和译者的心理及目的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他“把严复的翻译理论从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美学心理学的高度”。
2. 译者的素质。林语堂对于翻译者所应有的素质,也给出了
清晰的界定。总结起来就是译者要精通双语,既要能读懂原文,又要能熟练地用目的语来表达,同时要知道好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时应该采用的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丰富而深厚,翻译的标准与译者的素质,只是笔者从他的思想中简要提取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英文本为例,分析他在翻译时采取的策略。以及其翻译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三、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
林语堂认为“直译”“意译”这种说法就是不恰当的,会让
人误认为翻译的标准似乎可以有两个。其实标准应该只有一个,好的译作应该能灵活地运用这两者,一方面不失原意,另一方面能够兼顾译文流畅。本文在探讨时,会从 “异化”和“归化”两个大的原则下细分讨论。
1. 异化。这是一种保留原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是
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例如,书名“浮生六记”,沈复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极具本土色彩,里面蕴含的文化意象是西方读者需要用心领会的。林语堂采用异化策略,他将“浮生六记”直译成“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并且译本在国外销量很好,可见,外国读者可以接受。下面探讨的是林语堂在异化策略下,所采用的音译和直译技巧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语翻译的论文
视域融合下林语堂翻译的文本选择研究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学者们将林语堂研究的重点放到了对其独特文化观的阐释上,但对林语堂的翻译及编译作品的文本选择的研究仅仅限于从某个文化特性或某个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本着手,如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译者中心论与翻译的文本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等。林语堂对翻译的文本选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解过程,而是将其理解的主观性置身于传统中的存在。本文在伽达默尔提出的解释理论背景下,提出林语堂对翻译的文本选择是其中西文化观与目地语读者的期待视域以及原文本的历史视域产生的视域融合。
二、视域融合下翻译的文本选择
"视域"(Horizont)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1992)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指出,理解一种传统无疑需要一种历史视域,我们为了能将自身置于一个处境中,必须已经具有一种视域。作者有他创作时的原始视域,而解释者有在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域。历史视域的筹划活动只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不会使自己凝固成为某种过去意识的自我异化,而是被自己现在的理解视域所替代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真正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随着历史视域的筹划而同时消除了这视域。(伽达默
尔,1992)理解开始的时候,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到了被理解的视域,并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大,构成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域。伽达默尔主张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两种视域融合起来,达到"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也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我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伽达默尔,1992)
就翻译活动而言,读者的期待与要求却是译者不得不考虑和重视的因素。期待视域是在读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姚斯在其震动历史界的演说《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中指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一旦文本被引入目的语的接受语境,读者就会带着这种期待进入到阅读过程中去,以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金元浦,2001) 期待视域与作品间的历史距离和空间距离是客观存在的,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视界,让翻译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流之重任。(许钧,2003)那么如何去达到视界的融合呢? 就翻译的文本选择而言,视域融合表现为译者要融入文本所提供的历史语境中,在肯定自我的同时,形成作者的精神,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与译者的理解和阐释的和谐共存。
三、视域融合——林语堂的文化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
(一)林语堂的文化视域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副对联是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一面镜子。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基督教对林语堂最大的影响是"上帝"观念。"上帝"是林语堂的精神支柱。"我总不能设想一个无神的世界。我只是觉得如果上帝不存在,整个宇宙将至彻底崩溃,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人的觉醒,人性的解放,重视人对自身的了解,肯定人的价值,而就是在此时,现代基督教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在"人"的基础上与林语堂的视野融合了。"林语堂由一个基督者过渡为一个怀有"上帝"观念的人文主义者。在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中,自始至终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歌颂人性的美,坚信人类的未来"。
林语堂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全面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受孔孟儒家文化和老庄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林语堂批判性的接受了儒家文化,他对儒学中的政治伦理观极为不满,认为严格的儒学太正统,太讲情理,讲伦理近乎做作,变成了人的一种责任与负担,"人的天性容不得儒家的节制和礼仪"。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比如孔子主张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孔子的思想价值——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的意义。儒家思想"仁者爱人"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这与林语堂的"上帝"观念也是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基督教的核心就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在林语堂看来,道家文化很好的弥补了儒学的缺陷,为个性,自由,自然,田园的思想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成为林语堂的精神家园。这些在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和翻译中都有深刻的体现。他曾写道, "悠闲产生自一种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气质。它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 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 最后又有一种人生哲学——可称它为道家哲学——承认它为合情理的态度。"
林语堂在选择翻译文本时受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的影响,首先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实现了理解的主观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然后将读者的期待考虑其中,最终实现了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与文本和读者期待的视域融合。
(二)林语堂的文化视域与其翻译文本历史视域的融合
翻译的文本选择,从客观上来讲,会受到译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源语与目地语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国历史上几次翻译盛行的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时期等都反映了翻译的文本的选择与社会,历史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主观上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多方面的个人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译者对翻译的文本选择。翻译家傅雷曾将翻译的原文本选择比喻为交朋友,他认为对始终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就不必强求;但总有与自己"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的"。这里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理解上来说是译者的主观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林语堂在对汉译英的文本选择的题材和体裁方面都受其中西文化观的影响,在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上是其主观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
从题材上看主要是哲学和文学两大类。林语堂除了选择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的孔孟儒家哲学和老庄道家哲学,更多的是选择了有关生活和做人的生活哲学的文本。林语堂通过对《道德经》和《庄子》的编译将儒家和道家的哲学介绍到了西方。林语堂主张的闲适,自由,性灵和自然的生活哲学在其翻译文本选择的倾向上表现的十分明显。苏东坡,陶渊明,袁中郎等人的生活态度是林语堂所欣赏和追求的。林语堂在《苏东坡》序中写到,"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见识中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所以生活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由此可见林语堂对苏东坡超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的赞赏有加。此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等作品也被收录到《古文小品》中,对于陶渊明,林语堂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最和谐的产物……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奇怪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肉的专一和灵的傲慢的奇怪混合。在这种混合中,感官和心灵是和谐相处的。"《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翻译的典型之作,书中的主人公与其妻芸热爱生活,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和恬淡闲适性情与林语堂的生活哲学相交相融。明朝屠隆所著的《冥寥子游》是代表着道家生活哲学的作品。屠隆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美学品味——闲适,自由,优雅,林语堂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生活哲学思想的影子。
从体裁方面看,林语堂偏爱诗文,明清小品文以及民间通俗文本,包括说书、民歌和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期则有小说和小品文。说到林语堂就不得不把他和小品文联系到一起,身为一个作家,他撰写了大量独述己见、自由豪放的小品文,其《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都属于小品文的范畴。而这种偏爱很自然的体现在了他在翻译中的文本选择上。屠隆的《冥寥子游》,张潮的《幽梦影》, 蒋坦的《秋灯琐忆》, 金圣叹的《论游》、《西厢记序·留赠后人》、《水浒传序》, 陈继儒的《闲居书付儿辈》, 李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