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下林语堂翻译的文本选择研究
从中介语视角解读翻译——以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为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中介语视角解读翻译——以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为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林语堂被誉为“翻译大师”,其翻译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一。
其中,他翻译的《浮生六记》一直备受瞩目,被广泛阅读和传译。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作品,其文风独特,讲述了作者的一生六段经历,涉及到历史、社会、思想等多个领域,因此在翻译中也充满了挑战。
翻译是语言和文化的跨越,具有翻越语言和文化的功能,而中介语在翻译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拟从中介语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翻译,探讨中介语对翻译的影响、中介语选择的理由和翻译效果所带来的结果,以拓宽我们对翻译理念、方法和手段的认知。
此次研究不仅能够从中介语翻译的角度出发解析翻译的过程,也可以在其他翻译领域中得到启示和应用。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为个案研究,以中介语作为视角,探究中介语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中介语选择策略,并评估其翻译的效果。
为了完成这一目的,需要回答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如何选择中介语,选用哪些语言的中介语进行翻译?(2)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将中介语对原文的新旧、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了怎样的考虑和处理?(3)林语堂的翻译中介语选择策略对文本翻译的效果和意义产生了何种影响?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中介语选择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文献调研:查阅有关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介语选择理论和翻译历史等相关文献,获取有关翻译实践和翻译思维的相关信息。
(2)数据采集:选择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其不同版本的翻译文本。
(3)内容分析:通过对多个版本的翻译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确定其中介语选择策略,包括中介语的来源、选择理由和翻译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林语堂编译研究的中期报告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林语堂编译研究的中期报告一、引言林语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人,他的翻译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中期报告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理念、翻译方法和翻译成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二、林语堂的翻译理念在林语堂看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他主张在翻译中要注意跨文化的差异,尊重原著的风格和特点,努力传达作者的意图。
此外,他还认为翻译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译者应该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与广博的文化素养。
三、林语堂的翻译方法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中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
首先,他强调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充分理解,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找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其次,他注重译者的审美素养,通过译者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译文更贴切地传递原著的意境。
四、林语堂的翻译成果林语堂的翻译成果广泛而丰富。
他最著名的翻译作品包括《红楼梦英译本》、《史记英译本》、《鲁迅文集英译本》等。
他的翻译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风采,又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了桥梁,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五、林语堂的翻译影响林语堂的翻译影响深远。
首先,他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偏见。
其次,他的翻译思想和方法对后来的翻译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结论通过对林语堂的翻译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理念、翻译方法和翻译成果的重要性。
林语堂的翻译实践既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他的翻译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翻译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七、参考文献- 张三,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方法”,《中国翻译学评论》,2020年。
- 李四, “林语堂的翻译成果与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
- 王五, “林语堂的翻译与文化传播”,《翻译研究》,2019年。
以上为中期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林语堂的翻译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今后的翻译工作有所启示和借鉴。
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
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翻译作为一门艺术,扮演着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
“翻译是文化的契约”这句话可以说是翻译的精髓所在。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及文化的特点,使译文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的翻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的艺术》是中国著名学者、作家林语堂的一本代表作。
这本书以林语堂生动的文笔和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他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本书在中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且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际间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其中的翻译实践不仅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性。
首先,对于林语堂的作品来说,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语境,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林语堂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深入思考。
翻译者需要尽力保留这种幽默感和思想内涵,使译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风格。
因此,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是林语堂作品翻译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次,对于跨文化的翻译来说,考虑到目标语言及文化的特点也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转换语言,更是将一种文化意识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语言展现出来。
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将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相结合。
比如,在将林语堂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译为西方语言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到目标语言与中国文化的相似之处,避免语义和文化的疏忽。
这样,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思想。
最后,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原文的意思翻译过来,更需要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林语堂的作品时,翻译者需要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使译文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和流畅性。
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
- 226-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接受视野与视野融合角度下的英译本《浮生六记》陕西师范大学/任雨柠【摘要】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一直被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接受美学与视野融合的角度下,探讨林语堂先生在其美译标准下如何让原文及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彰显其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文化负载词一、简述接受美学接受美学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理论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为文学史家姚斯(Jauss)和文学美学家依瑟尔(Iser)。
文学研究重视文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程度,参与和理解过程。
二、接受美学与林语堂的《浮生六记》林语堂先生于《浮生六记》的英文译本,完美地印证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标准“忠实、通顺、美”,印证了他提倡的闲适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出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中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每个人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经历,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会形成个人不同的期待视野。
因此,译者就必须尽量译出原文本内涵的文化信息。
1.“闺房记乐”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
“闺房记乐”是古代少有将夫妻趣事写的如此生动活泼,俏皮清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林语堂所做之序中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之词: “芸,我想,是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因而,这个最可爱的女人是怎样的?林语堂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译句: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but Yun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Of a slender figure,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 ,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there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refinement. 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 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 There was an air of tenderness about her which completely fascinated me.作者再见芸时,是年冬一个婚嫁场合,在如此喜庆的场合,长待深闺的女子们人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如林译bright 一词,其意有明丽,鲜明之意,无非要突出姑娘们想惹得自己意中人关注的眼神,译者又用一个but 一词,凸显了强烈的转折,将大家的目光立刻引到了这个衣着清新素雅,与众不同的姑娘身上,而quiet 一词,真可谓是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芸衣着清淡,深层更突出了作品中女主人公恬淡自如,不争不噪的性格特点。
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的翻译策略——评析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
文化视 角下的林语 堂的翻译 策略
一
评析林语南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河南 开封 4 5 0 ) 70 0
【 摘 要】林语 堂是一位跨 东西方文化、 中西合璧的文化大师, 中英 两种语言精辟的掌握 和对 中西文化 的深谙令 对
他在翻译 中游 刃有余。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其翻译 目的及其人 生态度 紧密相 关, 而译本 的 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 策略 ,为 了达到 向西方人传播 中国文化的 目的 , 他有选择 、 策略地 向西方读者译介 了中国经典 文化 ,采取 了直 有
14 任校长。 9 2年在美 国 15 文和小说两方面都 做出了卓越 的成就 。 他是一名文学大师 , 而 讲学。 9 5年赴新加坡筹 建南 洋大学 ,
对 中西 方 文 化 的 了解 以 及 其 对 中 英 两 种语 言炉 火纯 青 的 掌握 与人创办《 天风》 杂志。16 9 6年定居台湾。1 6 9 7年受聘为香港
文化的林语堂先生翻译成英文后竞变得通俗易懂起来 。13 楼梦》 中国古典作品 。 95 等 而具有如此高深文学造诣的大师为什 年英译本《 浮生六记 》 在英 国的杂志发表后在西方引起 了不小 么偏偏会 对一本名不见经传 的文言文—— 《 浮生六记》 出巨 付 的轰动 : 颇有英 国读者徘徊不忍卒读 , “ 可见此小册人人 民之 大 的心 血 ?而 此 书 能 得 以 以 “ 文 ” “ 文 ” 行 于 世 , 当得 美 、情 风 也
再谈译者主体性与文本的选择——以林语堂与《浮生六记》为例
主体意识 , 的是译 者在 翻译 过 程 中体 现 的一种 自 指
觉 的人 格意识 及其 在 翻译 过 程 中 的一 种创 造意 识 。 这种 主体意识 的存在 与否 , 与弱 , 强 直接影 响着整个
译者/ 翻译 家研究 就 只 局 限在语 言 层 面 卜评 价其 译
收 稿 日期 : 0 9~0 20 6—2 0 基 金项 目 : 夏 大 学 2 0 宁 0 7年礼 会 科 学 基金 项 目( K2 0 1 ) S 0 7 7
一
、
译 者 主体 性
言一 文化~ 人 ’ 的转变 , 成 了一 次 由本体 到 主体 , 完
由一 元 到 多 元 的跨 越 。【【 ”4w j
长期 以来 , 者被 喻 为是 “ 仆二 主 ” “ 人 ” 译 一 之 仆 或“ 戴着镣 铐 的舞 者” 可 见传 统 的 翻译 观把 译 者 始 , 终置 于一种 受 人 摆 布 的 地 位 。也有 人 把 译 者 喻 为 “ 媒婆” 这与其 对文 化构 建的巨大 贡献 极不相 符 , , 也 无法彰显译 者作 为文 化创造 者的身份 。如果将 译者 视为“ 匠” 翻译 机 器 ” 这 显然 只 是将 翻 泽看 成 译 或“ ,
作者 简 介 : 春 泉 ( 9 7 ) 男 . 夏 冈原 人 , 师 , 士 , 要从 事 翻译 理论 与实 践 研 究 。 杨 1 7一 , 宁 讲 硕 主
第3 2卷 第 4期
杨 春泉 : 再谈 译者 主体性 与文 本 的选择 一一 以林 语堂 与《 生六记 》 浮 为例 .7 7.
再 谈 译 者 主 体 性 与 文本 的选 择
以林 语 堂 与《 语 学 院 . 夏 银川 7 0 2 ) 宁 50 1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一位20世纪最杰出的中文翻译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多国知识体系,将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的思想原著融会贯通,让西方文学思想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更加宽广和深入。
他的翻译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鸿沟桥梁化,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策略,使译文更加准确,更有效地传达出原作的主旨。
其中受颇多关注的是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策略,又称“文化归化”,是指将外语中的文化信息转化为本语的文化格式来实现跨文化沟通的一种翻译策略。
它的目的是使译本更加接近原文,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被原作者所阐述的思想融入到新文化中。
林语堂在翻译时使用了大量归化翻译策略,如引用国内历史故事、文字、习俗等来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文化。
例如,他翻译《红楼梦》时,将原文中提及的“黄巾起义”转译为“九一八事变”,与中国人产生了共鸣,让西方语言的观众也能够明白被翻译的文本的意义。
另一种翻译策略是异化翻译策略,也称为“文化异化”。
它是在翻译过程中,在尊重原文的同时,结合译者的独特思维,在译文中引入译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使译文更形象化,更能与译者所在本土文化相融合。
林语堂曾在翻译准备时,特别聘请专家讨论、调整,使译文即保持原作的韵味,又对应与读者的期待,实现了文化异化。
例如,他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把原文中提到的基督教概念通过异化译成道家灵修修行,把迷离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传统文化中的灵修,使西方读者通过中国文化的熏陶,达到读者的学习和启发。
从林语堂的翻译经验来看,归化和异化二者往往结合使用,这能够更有效地将原文中的内容表达准确地翻译出来,让原作的含义流传出去更加清晰,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是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受人们关注的重要翻译策略,他的翻译作品不仅体现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还特别灵活的运用了翻译策略,使文化差异减少,促进了两个文化的深入交流。
论异质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
13 年创办《 95 宇宙风》提倡 “ 自我为中心 , , 以 以闲适为格凋” 的
小 品 文 。 。 13 年 后 , 美 国用英 文写 My o nr a d 。 95 在 C ut n My y
P o l《 epe 吾国与吾 民》 Mo ni P k g 京华烟云》《 、 metn ei ( n 、风声鹤
[ 作者简介 ] 常华( 9 6 , 硕士研 究生 , 1 7 -)女, 讲师, 研究方 向为典籍翻译及 同声传译 。
林 语堂 (8 517 )福 建 龙溪 人 。 11 19 9 6 , 9 2年入 上 海 圣 约 二 是译 者 有 相 当 的国 文程 度 , 写清 顺 流 畅 的 中文 ; 译 事 能 三是 上 的训 练” 。林 语 堂 先 生 提 出翻 译 三个 标 准 :“ 实 , 顺 和 忠 通
唳》 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5 9 2年在美 国与人创 办《 天风》
杂 志 ,9 6年定 居 台湾 , 9 7 受 聘 为香 港 中文 大学 研 究 教 16 16 年 授 ,9 5 被推 举 为 国际 笔会 副 会 长 ,9 6年 在 香港 逝 世 。 17 年 17
心从对 “ 对等” “ 、等值” 的探讨转移到研究文化 、 赞助人 、 出版
法, 著有《 秋灯琐忆》《 、息影庵初存诗》《 、集外诗 》《 、微波集》 。 秋灯琐忆为蒋坦最优 秀的作品。文中记载了蒋坦与妻子 , 秋 芙的情深意切 , 闺房之乐 , 蒋坦以优雅的情怀 , 抒情的笔调 , 刻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的开题报告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背景介绍:《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自传体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经历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深受读者喜爱。
该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其中林语堂的翻译版本深受称赞。
因此,本次研究将围绕林语堂的翻译版本展开。
目的及研究问题: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林语堂翻译版本的特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林语堂翻译版本的译者背景、文化背景及翻译思想;2.探讨林语堂翻译版本与其他版本的差异及优劣;3.评析林语堂翻译版本的翻译技巧和特点;4.探究林语堂翻译版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效果。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林语堂的生平和译者背景,这有助于深入了解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文化背景;2.林语堂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版本的翻译,探讨林语堂版本的特点、优劣以及对读者的影响;3.分析林语堂版本的翻译技巧和特点,揭示林语堂如何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文化内涵;4.探讨林语堂版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效果,探究其翻译思路及运用效果。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林语堂翻译版本的背景、特点和价值;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读者对林语堂版本的反应和评价;3.对比分析法:对不同版本进行比对,分析林语堂版本的优劣;4.翻译分析法:对林语堂版本进行翻译分析,揭示其翻译技巧和方法;5.逻辑分析法:分析林语堂翻译版本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探究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了解林语堂版本的翻译思想和文化背景,揭示其翻译版本的特点和价值;2.探讨林语堂版本与其他版本的差异及优劣,评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林语堂翻译版本的翻译技巧和特点,揭示林语堂如何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文化内涵;4.探究林语堂翻译版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效果,为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阐释学视阈下的林语堂《论语》英译分析
5 2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第2 3卷
是看视 的 区域 , 个 区域 囊 括 和包 容 了从 某 个 立 这 足点 出发所 能看 到 的 一切 , 理解 者 和 解 释者 的任 务就是 扩 大 自己的视域 , 它与其 他视 域相交 融 , 使 从而 达 到 视 域 的融 合 【 3 。译 者 在 翻译 过 程 中 18 J 进 行 了两次 “ 视域 融合 ” 。第 一次是 译者 视域 与源 语 文本视 域 的融 合 , 二 次则 是 目的语 语 言 文 化 第 视域与译 者 新 视域 的融 合 l 。因 而 , _ 4 j 目的语 文 本 的产生不 是 由源 语 文 本视 域 单 独 决定 的 , 是 由 而 源语文本 视域 、 者 视 域 和 目的语 文 化 视域 共 同 译 决定 的[l 5。
第 2 卷 第 6期 3
2 1 0 1年 1 2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HENYANG S UNI VERS TY I
Vo . 3. . 】2 No 6
De . 2 0 1 1 c
文章编号 :10 —2 52 1 )60 5 4 0 89 2 (0 1 0 .0 1 0
翻译也是译者与原著作者及 目的语读者视域
融合的过程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 前理解” 的基
础上提 出了“ 域 融 合 ” 视 的观 点 。他 指 出 : 域就 视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特点。
首先,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概念分析,明确了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界限。
其次,本文以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翻译策略为研究重点,以《四世同堂》为代表,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作品中的归化翻译策略的特点,重点分析归化技术的使用,归化翻译中的文字特征,以及归化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最后,以《丰乳肥臀》为例,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作品中的异化翻译策略的特点,重点分析异化技术的使用,异化翻译中的文字特征,以及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均占有重要地位,归化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同时异化翻译策略则促进外语文本的忠实译介,进而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文学性和内涵。
【引言】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担任中外文学翻译十余年,翻译出版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名著《四世同堂》、《丰乳肥臀》等。
这些翻译作品历经漫长岁月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甚至被搬上银幕,深受观众追捧,体现出林语堂翻译作品的持久力。
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不仅拥有持久的文化价值,而且也拥有深厚的翻译理论价值,其丰富的翻译策略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及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林语堂翻译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并进一步拓展翻译理论研究。
【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策略是文学翻译中最常用的策略,它指一种试图把原作中文化特色完整地还原为译入语特色的翻译策略,旨在把译入语文本尽可能多地融入外语文本的文化特色,以此来达到文字表现上的生动感。
以《四世同堂》为例,林语堂使用以归化技术调和译入语文本,以汉语拟音来替代原文的外文拼音,例如“hui-wy(回威)”这一外文拼音,被改写成“辉威(huíwēi)”,在林语堂的翻译中,“辉威”既保留原文的音美,又有汉语文字表达的气势恢宏,从而使外元文本中的文学意蕴得到更有力的表达。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他的翻译理念,尤其是“美译”思想,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林语堂翻译研究的“美译”理念,探讨其发展历程、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该理念的途径。
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他提出了“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
他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有美感,即所谓的“美译”。
在不断实践中,林语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翻译风格,注重保持原文的神韵和美感。
“美译”理念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林语堂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美译”,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内涵与美感,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然而,“美译”理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可能导致对原文的扭曲或偏离。
在追求语言美感的过程中,译者可能会牺牲原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美译”具有挑战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完善林语堂的“美译”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调“忠实”与“美”的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同时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在“美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展现出原文所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时代印记。
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以确保译文能够真实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
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翻译评价标准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而忽略了翻译的美感和文化传递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翻译的艺术性和文化传播效果纳入评价范围,以更好地体现“美译”的价值。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界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美译”,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_ _ _林语堂,字号百草,号林小僧,清末时期的学者、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有诗文,还有小说和散文。
但林语堂的翻译作品更为出名,其中有《大宋小说》、《古代拳术论》、《古代医学论》、《古代戏剧论》等。
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经典文学的翻译,二是对古代书籍的翻译。
其中,对古代书籍的翻译,林语堂的独特的方式,以及他的“互文性”的视角,使他的翻译成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
首先,林语堂将“互文性”作为他翻译古代书籍的出发点。
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而又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还要注重用词的表达力,使之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情感。
其次,林语堂重视作品的艺术性,他在翻译时会尽量保留原文的艺术性,尽量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是用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林语堂还强调“互文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差异,使原文能够在目标语言中准确表达出来。
因此,他会在原文中加入一些术语和表达方式,使目标语言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此外,林语堂还倡导采用“非直译”的方法,即在原文中加入一些与原文无关的内容,使其能够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相适应。
最后,林语堂也很重视“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认为,“互文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文,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目标文化。
因此,他会通过“互文性”来理解原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并尽力将其正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去。
由此可见,林语堂在翻译古代书籍时所采用的“互文性”方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原文内容,而且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目标文化。
因此,林语堂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
总之,林语堂在翻译古代书籍时所采用的“互文性”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目标文化。
因此,林语堂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因其译作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其译文也曾在英语学术界内受到赞誉。
他将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及思想化成英文,以英语表达出的哲学思想令人叹为观止。
归化和异化,是林语堂翻译手法中一些重要的元素。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林语堂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以探究其翻译理论和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林语堂对归化翻译方法的理解。
归化,就是把握力所等号的原文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母语者所理解的熟悉语言形式。
林语堂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含义。
在其作品中,他把中文的文字比喻转换成英文以达到归化的效果,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
同时,他也考虑到翻译的文化差异,尽量使用英语中可以表达中国原文文化特色的词语和句式,以达到更高的文化归化效果。
另一方面,林语堂也使用了异化翻译方法。
异化,就是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把汉语转换成英语,这样读者就可以欣赏到汉语的另一种形式。
林语堂在翻译期间考虑到语言表达的节奏、张力和具体特色,以及汉语中的文化传统和灵感,从而把汉语的文学价值转换为英语的形式。
他还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结合中国文化特质,使用具有影响力的、熟悉的异化翻译策略,以更好地表达汉语中的文化特色,从而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和文化愉悦。
总之,林语堂译创作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他在理念上深刻理解,相信归化和异化翻译技巧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此外,他还考虑了读者的文化差异,确保译文的技巧性和文化性,实现最佳的翻译结果。
林语堂的作品,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翻译策略,在今天的世界翻译领域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林语堂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翻译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希望本文能够让翻译人员更好地了解林语堂的工作,并且能够以他的翻译工作为榜样,秉承他工作的精神,努力实现翻译的艺术意义,不断拓展翻译的空间,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贡献。
变译理论视域下《桃花源记》林语堂译本的分析
变译理论视域下《桃花源记》林语堂译本的分析
李霜燕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13
【摘要】为进行更为深入的跨文化交流,让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原作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从而更有效地传播蕴含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运用相应理论处理原作显得至关重要。
变译理论作为一种适合运用于实践的本土译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合理、灵活地运用变译理论,译文的表达能够更为贴切、自然、流畅。
该文选取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为研究对象,以变译理论为指导,通过采用变译理论中的“增”“编”“改”三种具体手段,对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展开分析,旨在向读者呈现该理论在原作中的具体运用。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李霜燕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目的论角度解析《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2.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庄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以林语堂和华兹生译本为例3.跨文化视角下看“信、达、雅”原则对中国古
典外译的指导性作用——以《桃花源记》3个英译本为例4.变译理论视域下《淮南子》文化专有项变译策略研究5.变译论视域下中医药典籍译介研究——以《黄帝内经·素问》倪懋兴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语堂MomentinPeking的翻译主体间性探究
| | r 叙 爻c ‘
T h e S c i e n c e Ed u c a t i o n A 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2 3 3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B)
摘 要
在翻译 活动 中, 只 有 相 互 作 用 的主 体 ( 译者、 原 作
要求译者对原作反复阅读 , 对原 文作者 、 作 品所 属时代的社
会、 文化 、 风俗 以及原文作 者的生活观 念透彻 了解 ; 译 者 和
者和读者 ) 平等交流和对话 , 才会 取 得 成 功 的 翻 译 。 从 视 域 融合 视 角 出 发 , 对林 语堂先生所著 M o m e n t 1 n P e k 1 n g的
i n P e k i Ⅱ g, , Z h o n g Hu i l i a n
开始创作英文 小说 Mo m e n t i n P e k i n g ( 《 京 华烟云》 ) , 一年后 出版 。全书讲述 了北平 曾、 姚、 牛 三大家族 从义和 团运动 到
抗 日战争三十多年 间的悲欢 离合和恩 怨情仇 , 全 景式展现 了近代 中 国社会发 生的急剧 而深刻 的变化 。几十年后 , 由
林语堂 Mo me n t i n P e k i n g的翻译主体问性探究
钟 慧连
( 桂 林 电子科 技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中 图分 类 号 : H3 1 5 .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文章编号: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0 5 — 0 0 9 9 — 0 3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是中国新疆出生的新疆英文译者、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现代翻译学的先驱之一。
他出版的《林语堂译文》集合了他在汉英翻译的多年经验,在翻译实践中展示了他对翻译技巧的独特理解和实践。
本文将对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采取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林语堂翻译作品中的使用情况。
在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通常是结合的,而不是两个翻译方式之间的抉择。
一方面,林语堂经常采用归化策略,以适应中国人的写作审美习惯,使英译文更加流畅、自然,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林语堂翻译了袁世凯的《新闻报告》,他译成“old-fashioned rickshaws”,将中文原文中的“较旧式的拖拉机车”替换为更加贴切、熟悉的表达,从而使译文发出了更加生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异化策略也是常见的。
这种策略常常是在进行文化转移时使用的,主要是为了使译文更加真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例如,林语堂为《红楼梦》的英文版翻译的“卖花的小贩”,他通过把“花贩”直译为“Flower Seller”来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买花卖花的现象,使英译文表达更加真实。
总而言之,林语堂在翻译作品中所使用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提高翻译质量和兼顾读者体验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归化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流畅,可以适应读者习惯,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异化翻译策略则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以使译文更加真实。
因此,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后世翻译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采用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提高翻译质量和传播文化内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融合可以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并可以有效的传播中国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中文翻译作品的质量。
因此,林语堂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现代的中英文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值得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语翻译的论文视域融合下林语堂翻译的文本选择研究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学者们将林语堂研究的重点放到了对其独特文化观的阐释上,但对林语堂的翻译及编译作品的文本选择的研究仅仅限于从某个文化特性或某个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本着手,如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译者中心论与翻译的文本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等。
林语堂对翻译的文本选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解过程,而是将其理解的主观性置身于传统中的存在。
本文在伽达默尔提出的解释理论背景下,提出林语堂对翻译的文本选择是其中西文化观与目地语读者的期待视域以及原文本的历史视域产生的视域融合。
二、视域融合下翻译的文本选择"视域"(Horizont)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
(伽达默尔,1992)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指出,理解一种传统无疑需要一种历史视域,我们为了能将自身置于一个处境中,必须已经具有一种视域。
作者有他创作时的原始视域,而解释者有在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域。
历史视域的筹划活动只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不会使自己凝固成为某种过去意识的自我异化,而是被自己现在的理解视域所替代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真正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随着历史视域的筹划而同时消除了这视域。
(伽达默尔,1992)理解开始的时候,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到了被理解的视域,并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大,构成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域。
伽达默尔主张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两种视域融合起来,达到"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也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我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伽达默尔,1992)就翻译活动而言,读者的期待与要求却是译者不得不考虑和重视的因素。
期待视域是在读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姚斯在其震动历史界的演说《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中指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
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
一旦文本被引入目的语的接受语境,读者就会带着这种期待进入到阅读过程中去,以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
(金元浦,2001) 期待视域与作品间的历史距离和空间距离是客观存在的,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视界,让翻译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流之重任。
(许钧,2003)那么如何去达到视界的融合呢? 就翻译的文本选择而言,视域融合表现为译者要融入文本所提供的历史语境中,在肯定自我的同时,形成作者的精神,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与译者的理解和阐释的和谐共存。
三、视域融合——林语堂的文化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一)林语堂的文化视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副对联是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一面镜子。
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庭。
父亲是牧师,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
基督教对林语堂最大的影响是"上帝"观念。
"上帝"是林语堂的精神支柱。
"我总不能设想一个无神的世界。
我只是觉得如果上帝不存在,整个宇宙将至彻底崩溃,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
" "五四"新文化运动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人的觉醒,人性的解放,重视人对自身的了解,肯定人的价值,而就是在此时,现代基督教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在"人"的基础上与林语堂的视野融合了。
"林语堂由一个基督者过渡为一个怀有"上帝"观念的人文主义者。
在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中,自始至终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歌颂人性的美,坚信人类的未来"。
林语堂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全面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受孔孟儒家文化和老庄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林语堂批判性的接受了儒家文化,他对儒学中的政治伦理观极为不满,认为严格的儒学太正统,太讲情理,讲伦理近乎做作,变成了人的一种责任与负担,"人的天性容不得儒家的节制和礼仪"。
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比如孔子主张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孔子的思想价值——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的意义。
儒家思想"仁者爱人"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
这与林语堂的"上帝"观念也是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基督教的核心就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
在林语堂看来,道家文化很好的弥补了儒学的缺陷,为个性,自由,自然,田园的思想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成为林语堂的精神家园。
这些在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和翻译中都有深刻的体现。
他曾写道, "悠闲产生自一种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气质。
它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 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 最后又有一种人生哲学——可称它为道家哲学——承认它为合情理的态度。
"林语堂在选择翻译文本时受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的影响,首先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实现了理解的主观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然后将读者的期待考虑其中,最终实现了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与文本和读者期待的视域融合。
(二)林语堂的文化视域与其翻译文本历史视域的融合翻译的文本选择,从客观上来讲,会受到译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源语与目地语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国历史上几次翻译盛行的时期——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时期等都反映了翻译的文本的选择与社会,历史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主观上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多方面的个人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译者对翻译的文本选择。
翻译家傅雷曾将翻译的原文本选择比喻为交朋友,他认为对始终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就不必强求;但总有与自己"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的"。
这里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理解上来说是译者的主观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
林语堂在对汉译英的文本选择的题材和体裁方面都受其中西文化观的影响,在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上是其主观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
从题材上看主要是哲学和文学两大类。
林语堂除了选择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的孔孟儒家哲学和老庄道家哲学,更多的是选择了有关生活和做人的生活哲学的文本。
林语堂通过对《道德经》和《庄子》的编译将儒家和道家的哲学介绍到了西方。
林语堂主张的闲适,自由,性灵和自然的生活哲学在其翻译文本选择的倾向上表现的十分明显。
苏东坡,陶渊明,袁中郎等人的生活态度是林语堂所欣赏和追求的。
林语堂在《苏东坡》序中写到,"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见识中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所以生活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由此可见林语堂对苏东坡超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的赞赏有加。
此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等作品也被收录到《古文小品》中,对于陶渊明,林语堂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最和谐的产物……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奇怪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肉的专一和灵的傲慢的奇怪混合。
在这种混合中,感官和心灵是和谐相处的。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翻译的典型之作,书中的主人公与其妻芸热爱生活,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和恬淡闲适性情与林语堂的生活哲学相交相融。
明朝屠隆所著的《冥寥子游》是代表着道家生活哲学的作品。
屠隆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美学品味——闲适,自由,优雅,林语堂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生活哲学思想的影子。
从体裁方面看,林语堂偏爱诗文,明清小品文以及民间通俗文本,包括说书、民歌和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期则有小说和小品文。
说到林语堂就不得不把他和小品文联系到一起,身为一个作家,他撰写了大量独述己见、自由豪放的小品文,其《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都属于小品文的范畴。
而这种偏爱很自然的体现在了他在翻译中的文本选择上。
屠隆的《冥寥子游》,张潮的《幽梦影》, 蒋坦的《秋灯琐忆》, 金圣叹的《论游》、《西厢记序·留赠后人》、《水浒传序》, 陈继儒的《闲居书付儿辈》, 李笠翁的《闲情偶寄》, 张岱的《扬州瘦马》、《西湖七月半》, 郑板桥的《养鸟》、《家书》等等都被他"收入囊中"。
小品文吸引林语堂的不仅仅是它自由的文体与现代散文的联系,更多的是自由的思想和性灵的精神气质。
林语堂在文本体裁上追求的自由,创新还包括刘鹗的《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曾风靡一时的古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这部小说除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哲理,更重要的是他摈弃了谴责小说辞气浮露,笔无藏锋,千篇一律的艺术弊病,具有突出的描写艺术,语言艺术,结构艺术以及叙事艺术。
刘鹗自身的浪漫气质与士大夫气息,不墨守陈规的个性促成了他在小说形式和叙事手法上的革新。
四、林语堂的翻译文本的选择与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的视域融合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意识,林语堂汉译英作品的目标读者主要是西方人。
当时西方国家的工业高度发达,社会上则出现了种种价值、道德迷失以及物质主义和消极主义的危机。
"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林语堂认为西方人在追求物质的路途上需要在心灵上以闲适,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加以调节,而东方古典生活哲学中的高雅精神趣味和审美情调对物质文明发达的西方人来说就如同一味心灵鸡汤。
这也是林语堂在选择文本时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域的体现。
在编译《英译重编传奇小说》时,林语堂明确指出编译这本书的目的是给西方人看的,由于主题、材料或者是社会与时代的差异,所以在文本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对西方人成天精神紧张的工作,林语堂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就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的享受生活。
" 于是他翻译了描写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和恬淡闲适性情生活品性的《浮生六记》。
并将《道德经》和《庄子》编译成《老子的智慧》,将道家思想中的自适,生活的休闲和心灵的自由介绍到西方。
五、结语林语堂一生处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其对待生命,生活和文化的理解有期独特的主观性和历史性。
通过对林语堂的文化视域和翻译作品的文本视域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其在翻译的文本选择上的倾向和特点。
这些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林语堂"一见如故"的作品反映出林语堂的汉译英作品在文本选择上实现了译者理解的主观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