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秭归实验小学王双英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
”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音乐学具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激发性趣。
1、诗歌激趣:课件出示两幅图,学生欣赏并配与风有关的诗句。
我们今天来继续学习一篇与风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二、复习并书写生字。
⑴看,三个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这儿,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⑵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了,还认识吗?咱们来开火车读。
⑶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朋友,躲在这儿呢。
谁来读读?3、指导书写2个上下结构的生字:艺、丝。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现在我们来写写字,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艺”和“丝”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1)结构:“丝”字上长下短。
“艺”上短下长,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
(2)、生练写生字。
展示评价。
三探究体验,朗读感悟。
1、风看不见,摸不着。
那么,这三个小朋友究竟是怎样画风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师指导朗诵。
(1)、有答案了吗?谁来告诉大家?指名说。
(2)、想不想看看赵小艺他们的画呀?(出示赵小艺的画)仔细看看这幅画,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谁能给它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师相机出示句子)(3)、指导朗读第一个句子。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画风》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有感表地朗读课文;2、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相合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美术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猜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也来出个谜语请你们来猜,好吗?谜面: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
生:是风。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板书:风)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风的课文(板书:15 画风)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谁在画风?为什么画风?风能画出来吗?……二、复习生字1、出示课件:三位小朋友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呀,今天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名字就藏在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中,看看谁认得它们,带着同学们读一读。
指名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2、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现在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谁了吗?生:是宋涛、陈丹、赵小艺。
喊喊他们的名字,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
三、分段学习课文1、同学们真热情,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生:想)那咱们赶快找开课文读一读吧,老师有个小小有要求,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知道三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吗?请帮我来连一连吧宋涛小树陈丹雨丝赵小艺旗子风车对上号了吗?表扬他!3、出示课件:三幅画老师这里有三幅小朋友的,看看哪位同学能很快辩认出是谁的画,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知道的?a、认出宋涛的画⑴读出相应的段落⑵有风了吗?“斜斜的”、“吹斜了”应该重读。
b、认出陈丹的画⑴找到相应的段落了吗?请读一读。
⑵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树了,读出风的感觉了就把腰弯一弯c、认出赵小艺的画⑴指名相应的段落⑵重点指导读出有风的感觉“旗子在空中飘着”、“风车在呼呼地转”。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1、朗读领会小朋友的创意。
2、培养学生遇事要善观察,善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分享故事:《风躲在布袋里》课件
过渡:我们读过有关风的诗歌,听过有关风的故事,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15课,看看文章的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老师想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
二、朗读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配上彩色图像、打招呼)
2、生评价(老师及时发问引导生成并评价)
3、组合朗读
4、老师小结:
你们的朗读让大家知道了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让大家看到了敢于发问的宋涛,勇于改变的陈丹,善于思考的赵小艺,。
相信你们也能像
他们一样想办法,不仅能画风,还到画同样看到见摸不着的声音,气味。
老师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你们的作品了。
三、展示交流:
1、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2、展示绘画作品
3、分享小诗歌(写得这么有诗意,能否邀请大家和你一起读一读?)
4、师评价:例如:随风舞动的落叶,伴着簌簌地声音,好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悠扬动听的琴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音乐的天堂。
5、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的创意实在太棒了!善于观察,善于大胆想象,没有什么能难倒你们,让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四、拓展阅读: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
2、圈一圈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3、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4、。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揭题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画风。
(生读题)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小朋友,他们是谁呀?(生答是板书)二、读文感悟1、在风和日丽的一个上午,这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他们画了什么呢?请你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你觉得他们的画怎样呀?(很美、漂亮)这么美的画面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3、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第一段)4、宋涛、陈丹、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请你用“——”画出他们三个怎样画风的句子。
(生读文并画句子)5、这是三个小朋友画的画,你知道他们画的哪一幅吗?谁上来把画贴到他们的名字下。
(指名上台贴图)。
6、真聪明!原来他们就是这样画风的啊!那谁来读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一)预设生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1、你是从哪里知道有风了?2、赵小艺眨眨眼表示她在干什么?3、她还想到了画什么呢?4、你从哪里感受到风呢?5、现在请你的脑筋也转动起来。
想想找小艺第一个画出风,她心里会怎样?(自信、自豪、高兴)6、谁来把她这种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7、你觉得赵小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她吗?那就用朗读告诉老师:你喜欢她!(男女读)8、多聪明的赵小艺!用飘动的旗子、转动的风车告诉我们风来了,聪明的宋涛也发现了风原来就藏在——飘动的旗子里,所以他惊喜地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生接读)9、哦,原来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
(出示句子)10、那赵小艺画的风还藏在哪里呢?(出示句子让学生填)过渡:爱动脑筋的赵小艺画出了风,陈丹呢?(二)生读陈丹画风的句子1、你从哪里知道风来了?(弯)2、呼——呼呼,风来了!弯弯的小树在哪里呀?(生做动作)3、你们知道吗?陈丹的画后面还藏着秘密呢?(出示句子)4、原来陈丹不但会画画,还会写诗呢?谁来夸夸她?5、听到你们的夸奖,陈丹(自豪、高兴、自信)地说——生接读第六段。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学习他们互相启发,相互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文中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们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互相启发,相互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一、复习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书的生字词,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1、齐读生词。
2、指名读生词。
二、感悟课文内容。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
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这时候,宋涛给大家出了一个难题。
出了一个什么难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各自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出答案,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难题】宋涛给大家出的难题是:“谁能画风?”【解决】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漂浮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3、从哪句话看出赵小艺画出了风?探究: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他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漂浮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A、男女分角色读文;B、“赵小艺眨眨眼睛”说明什么?C、你觉得赵小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我也会说。
仿照例子,说一说:例: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浮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我会说:“是风,。
”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我会说:“是风,。
”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我会说:“是风,。
”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画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画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画风》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学生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设计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教学准备】CAI课件生字卡片简笔画【学生准备】白纸,画笔。
【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继续学习《画风》。
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画风)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还认得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赵小艺、陈丹、宋涛。
相机贴在黑板上)齐读名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直接出示课题,同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二、引导朗读对话过渡: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吸引了三个画画的孩子。
他们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呢?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全文,重点把他们画风的句子读一读。
2、抽学生读,教师相机在名字下一一对应粘贴简笔画,同时读图下句子,再说说还可以用哪些句子表达图的意思。
3、三个孩子边画画,边交谈,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快速读课文,找找看,并把他们的对话勾下来。
(多媒体展示对话内容)问:爱提问题的宋涛说的这三次话语气有什么不同?该怎样读?(第一次疑问的语气,他也认为风不能画,同时也带有为难别人的意思;第二次表现出惊喜,读得大声,而且十分高兴)问:宋涛提的问题难住了陈丹,陈丹是怎么回答的?(第一句用为难的语气;第二句受到启发,带有兴奋的心情,用肯定的语气读。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喜欢李卫。
因为李卫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吗?[点李卫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丹丹。
丹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点丹丹画风的句子]
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瓜,你来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就拿起笔来把风画在纸上。(真像一群小画家。)
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放在投影上]告诉大家你画的风在哪里?不但画的好,表达的(用词)也很棒!
六、作业: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齐读
3、生读课文
4、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李卫、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谁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小结,
李卫、丹丹、小艺他们那么聪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老师看你们更聪明!
五、扩展画画。
5、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你喜欢谁?
1、说说读读
2、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
3、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
9、பைடு நூலகம்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
10、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分角色读课文,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画风》第二课时集备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撰写赵代媛杨水清李文娟何玲一、文本分析及教学理念《画风》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是用心思考善于创造,旨在启发学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画风》是一个简短的故事,课文以三个孩子间有趣的对话展示了故事过程,学生很容易读懂。
其中文段结尾部分的想象句学生可能稍微难理解些,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启发。
编者的意图是以该文本为媒介,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并能将所想写下来。
根据课标中对低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为主,积累词语为辅,尝试写话。
二、学情分析及策略选择二年级学生喜欢唱读,且借助拼音识字能力不强,故需要指导学生识字和熟读课文,必要时教师边范读边要求学生跟读,小组读时要求学生进行结对帮扶。
三、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 积累语言,启发想象,尝试写话。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 难点:积累语言,启发想象,尝试写话。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策略启发引导法、小组学习法七、教学过程课前互动:组织纪律。
(准备迅速,坐姿端正,立即奖励小贴纸)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一)激趣导入(3分钟)1、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你能猜出是什么声音吗?生答略。
2、师:同学们真会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风的课文,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写“风”。
(板书“风”)3、师:谁能用风字组词?生答略。
4、师:同学们的词语真丰富!风能听得见,能写出来,也能说出来,但是,能画出来吗?5、A生:能;师:哇!老师很期待哟!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位和你们一样聪明的小朋友,他们也会画风,咱们一起去瞧瞧吧。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最新)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4到9小节,领会他们的创意,并学着他们的样子写写自己的创意.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一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过程:一.复习(4分)1、开火车读生字,句子.(1)昨天我们开始学习了15课,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一起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
(2)读得真棒,那你们能不能读这个。
先请同桌二人先读一读,指名读二人,齐读.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赵小艺,宋涛,陈丹三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在一起画画,忽然间,宋涛有了一个疑问__谁能画风?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16分)1、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后来究竟谁能画风呀!(生答)请你们到课文的4到8小节中找一找他们是怎么来画风的?请你划一划相关的句子.3.学生交流,老师出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4.反馈.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赵小艺让我们先来学一学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一)出示: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1.请你读一读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赵小艺是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圈出来体会飘,板书.2.赵小艺画出风来了,那你能用朗读把风表现出来吗?赵小艺除了用飘着的旗子来画风,他还怎么来画风了.(二)出示:赵小艺―――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1.请你读一读句子,说说他还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了?圈出来2.又是一阵风,你能用朗读把这阵风表现出来吗?可以边读边做做(三)齐读第4.5.8小节.赵小艺用了两种办法画出了风,请你自由读一读4.5.8小节,边读边想一想你从写赵小艺的句子中发现了什么?四.学习陈丹和宋涛怎么画风的.你知道别的二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1.出示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五宝镇学校廖晓玲【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爱猜谜语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仔细听啰(看不见她影子,抓不住他身子,花儿见他点点头,小草见他弯弯腰)打一自然现象。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师板书:风师:能找到有关风的诗句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你能给风组个词吗?(大风、微风、狂风、龙卷风、画风)你能说说风是什么样子的吗?师: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见,可以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画风,让生齐读两遍课文。
二、新课1、在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又来到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要有礼貌,语气要温和。
2、看到大家对谈们这么热情,他们非常高兴。
现在他门要考考大家是不是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都认识了,敢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洁白、忽然、旗杆、乌云、雨丝、眨眨眼睛、景物、显得、擦去、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指导多音字杆出示课件3、师:他们看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郊外,深深地吸引他们画风。
那么,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自由度读课文三、感知交流(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我们来读一读宋涛、陈丹、赵小艺第一轮对话?师:1、出示句子█我们把他的句子读一读生:齐读师:请你演宋涛读这句话,生:……师:你真是一个爱提问的孩子,你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呢?师:我们来请“陈丹”读句子,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生:他觉得画不出来师:你真是一个……的孩子,赵小艺又是怎么说的?生: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师:赵小艺为什么要:“眨眨眼睛,想了想”生:因为她动脑筋了师:1、你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画风》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在画风这篇课文里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2、课件出示宋涛、陈丹、赵小艺配图师: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生:宋涛、陈丹、赵小艺3、复习词语他们还带来了几个词语朋友,我们一起来读出它们。
(乌云、斜斜的、雨丝、转动、显得、旗杆等)二、自主探究,品读句子1、自由读,画出画风的句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来画风。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大家打开书66页。
宋涛、陈丹、赵小艺把他们画风的办法都藏在了课文里,现在请大家先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把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1)自由读课文。
2)读完后把三个孩子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3)找完的同学还可以把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生找、读)2、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找到了宋涛画风的句子?来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指生读找到的句子。
(生读,课件随机出示)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师相机指导:1)课件直观展现。
师:宋涛已经把画画在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咦,画上哪里有风呢?指生答。
(风把雨丝吹斜了,风就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课件宋涛的画和句子。
板书:雨丝斜2)指导朗读。
师:宋涛把风画出来了,我们现在把风读出来!谁来读一读?指生读。
重点指导:斜、斜斜的。
(他读得真好!他读得好在哪里?)指生读,指生评。
师:我现在就是小雨点,看看是哪家的风能把我吹斜了?谁再来读一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特别重视了哪个词语?大家说一说。
)师:谁能读得更好?指生读,指生评。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风格的概念和意义;2.学习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培养学生对绘画风格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绘画风格?2.常见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写实主义风格–抽象主义风格–表现主义风格–水墨画风格–油画风格3.比较不同绘画风格的优缺点;4.学习如何创作不同的绘画风格;5.绘画风格的变化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幅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风格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对绘画风格有什么了解?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绘画风格的概念和意义,然后逐一介绍常见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风格的表现方式。
3. 绘画风格的比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绘画风格的优缺点,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创作实践(3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自由,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展示和评价活动。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不同风格的特点和差异。
6. 绘画风格的变化和发展(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绘画风格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绘画风格特点,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是绘画风格,了解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并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
此外,通过比较和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学生还能培养自己对绘画风格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如观摩大师作品、模仿绘画等,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绘画视野。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兴小学:刘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
学生准备:白纸、画笔。
教学流程:一、猜谜激趣,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
这是什么?谜底:风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听写词语,订正。
4、齐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他们到底是怎么把风画出来的呢?默读课文,“”勾出有关的句子。
3、谁来说说你找到谁画的风,看出他是怎样画的风呢?(学生评议,并指导朗读对话)a 赵小艺的画:(板书:旗子飘)(指导宋涛的话,用什么语调读)(提示用惊喜的语气)b 陈丹的画:(板书:小树弯)c 宋涛的画:(板书:雨丝斜)d 赵小艺的画:(板书:风车转)4、赵小艺他们的画究竟是怎样的画,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美丽的郊外,几棵小树被风吹得弯弯的……想看看他们的画吗?看三幅图,看图并给它配上课文的几句话。
5、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课件出示“我会读”,指导读好语气。
7、读最后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8、咱们认真地读了课文,欣赏了三个小朋友的画,还给他们的画配上课文的句子,能不能换个方式读读课文呢?那现在就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分角色练习朗读,等会儿请你们来表演。
a、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b、小组表演读。
三、体会升华。
1、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板书:爱动脑筋,积极思考总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那都是因为有了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是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东西来表现,你们还有别的方法画风吗?课件出示:张兰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2、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给大家瞧瞧四、拓展练习。
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设计简析《画风》一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
由于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
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
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学生的朗读感悟造成困难,而且对学生通过学文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也会成为负担。
基于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将采用逐步展开、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知道通过哪个词语表现风的存在。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并试着用准确的语言表现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准备:课件、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
连同名字出示三个小伙伴的头像,以向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检查巩固认字。
二、细读学文。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用指名读、教师引读的方法读第1-3自然段。
2、质疑:陈丹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风,谁也画不出来。
”教师用电风扇演示风吹纸条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消除孩子们理解上的难点。
从而感悟陈丹语气肯定的原因。
3、指导朗读2、3段对话。
(二)精读学习第4-5自然段。
1、从赵小艺的表现“眨眨眼睛,想了想”,体会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随机指导朗读“我能!”读出赵小艺的自信来。
2、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飘”。
感悟表现风的巧妙的用词的精准。
相机指导朗读宋涛的话,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3、学生试着用诗一样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
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实践性。
【学情分析】风摸不着,看不到。
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方法】读--悟--说--画【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男女同学赛诗。
师:同学们,平时有很多同学主动找老师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其实不乏跟风有关的古诗。
有谁能和在座的同学交流交流?生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无形的风不仅可以听得到,感受得到,还能被我们灵活的双手——生:画出来师:对,还能画出来。
那风要怎么画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画风》。
一起把课题齐读一遍。
生:第十五课《画风》。
二、温故知新(一)复习旧知1、复习生字词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生:记得师:让我们一起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生:赵小艺你好!陈丹,你好!宋涛,你好!师:看到大家对他们三个小朋友这么热情,他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不过他们三个只喜欢和爱动脑筋的同学交朋友。
他们想看看大家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掌握了没有。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画风其次课时教案1【学习目标】1、会写涛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中小伴侣的创意。
【学习重难点】1、写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具预备】贴图、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三位爱动脑筋的伴侣,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出示贴图,相机贴出〕2、指名三人贴名字。
3、复习生字:请大家叫出他们的名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自由打招呼〕二、指导写字1、过渡:哎,他们的名字你们会写吗?〔会〕黄老师也信任你们会,会写这不难,但要写好就有点难了,你们能写好吗?〔能〕好,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2、那我们就先来写这个字吧:〔生字卡出示:涛〕请小伴侣们仔细观看,要在田字格中写好涛字要留意什么呢?〔指名说〕3、范写涛字。
4、下面,请小伴侣们那诞生字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
〔提示同学留意写字姿态,老师巡堂指导〕5、展现作业,进行评价。
三、朗读感悟1、出示三幅画,指名三人上来给画找仆人。
2、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三幅画的语句。
3、你画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引导读完这三幅画的内容为止〕4、过渡:小伴侣们真聪慧,一下子就把句子找到了。
〔课件出示:4~8段〕老师信任你们肯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对吗?〔对〕⑴ 就请你们先自由地练练吧。
⑵ 指名读,同学评: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⑶ 过各种方式的读,把读不好的部分练习读好。
〔如:挑战读,男女赛读,小组读等〕⑷ 齐读。
5、分角色朗读:如今,你们想不想换一个方法来读一读?〔想〕这个部分有几个角色?〔指名回答〕⑴ 下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工练习读一读吧。
⑵ 汇报:哪个小组能英勇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⑶ 同学评价: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⑷ 全班合作读:刚刚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6、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
画风第二课时教案画风第二课时教案画风第二课时教案1 【学习目的】1、会写涛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学习重难点】1、写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贴图、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爱动脑筋的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出示贴图,相机贴出〕2、指名三人贴名字。
3、复习生字:请大家叫出他们的名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自由打招呼〕二、指导写字1、过渡:哎,他们的名字你们会写吗?〔会〕黄老师也相信你们会,会写这不难,但要写好就有点难了,你们能写好吗?〔能〕好,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2、那我们就先来写这个字吧:〔生字卡出示:涛〕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要在田字格中写好涛字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3、范写涛字。
4、下面,请小朋友们那出生字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
〔提示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老师巡堂指导〕5、展示作业,进展评价。
三、朗读感悟1、出示三幅画,指名三人上来给画找主人。
2、请同学们赶快翻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三幅画的语句。
3、你画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引导读完这三幅画的内容为止〕4、过渡: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句子找到了。
〔课件出示:4~8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对吗?〔对〕⑴ 就请你们先自由地练练吧。
⑵ 指名读,学生评: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⑶ 过各种方式的读,把读不好的局部练习读好。
〔如:挑战读,男女赛读,小组读等〕⑷ 齐读。
5、分角色朗读:如今,你们想不想换一个方法来读一读?〔想〕这个局部有几个角色?〔指名答复〕⑴ 下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工练习读一读吧。
⑵ 汇报:哪个小组能英勇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⑶ 学生评价: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⑷ 全班合作读:刚刚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6、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沙湾西村育才小学韩少琼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都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
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过渡:他们看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郊外,深深地吸引他们画风。
那么,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看看你喜欢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能表现风的词语下面画“△”。
2、汇报: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他们为什么能画出风来?并指导朗读。
⑴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
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用“因为……所以……”说话。
)
⑵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
体会:因为风把小树吹弯了,所以画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用“因为……所以……”说话。
)
⑶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
体会:因为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
板书:雨丝斜(用“因为……所以……”说话。
)
⑷赵小艺:
句子:“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有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用“因为……所以……”说话。
)
⑸原来陈丹认为风是不能画的,但现在她也能画出风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三个好朋友能互相启发,互相鼓励,结果他们用了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欣赏句子,仿说句子:
看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4、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
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只要通过思考、想办法,就能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5、总结全文:就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一起去思考,去实践。
下面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组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假如有人问宋涛、陈丹、赵小艺怎样展示了画风的本领,你能帮他们说出来吗?请看:
课件出示: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赵小艺说:“我会在房子前面画一根旗杆,让旗子在空中飘着。
”
陈丹说:“我会在大树旁边画几棵弯弯的小树。
”
宋涛说:“我会画几片乌云,再画几条斜斜的雨丝。
”
赵小艺说:“我会画一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
2、假如你是他们的其中一个,你会怎样画风呢?
我说:“。
”
3、写话:把自己刚才说画风的方法写下来,可以吗?
(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飘动的窗帘等等,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四、课堂总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
希望同学们能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
五、作业
1、画画风,画好后与同学交流。
2、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板书设计
赵小艺旗子飘风车转
15、画风陈丹小树弯敢想敢做
宋涛雨丝斜善于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