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测试题
中图版必修1模块综合测试(9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1—3题。
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解析:本题较容易。
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因要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即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因此要将手表调慢24小时。
答案:D2.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B.短C.一样D.长短无法判断解析:本题属较难题。
从广州飞往美国,总体方向是向东,即沿着太阳直射点飞越,这样就相当于加快了太阳直射点西移的速度,因此看到的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会比正常状况下的要短;反之如果向西运动的话,昼夜交替周期会变长;如果向西的速度是每小时15°,则会出现太阳高度不变的现象。
答案:B3.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应为( )A.5时B.8时C.16时D.21时解析:本题较容易。
格林尼治时间即0时区的区时,此时为0时,而广州用东八区的时间,要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故此时为8时。
答案:B4.科学家把哈勃天文望远镜送入太空,主要是因为那里( )A.来自恒星、行星等天体的光线被削弱得少B.空气洁净,且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C.离宇宙中的天体更近D.太阳辐射更强,亮度更大解析:本题较容易。
太空是一个几乎真空的环境,将哈勃天文望远镜放在这里,可减少大气对天体光线的削弱作用,从而可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答案:A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
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5—8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①24°45′ 2.02 H 1.7 H②40°28′ 1.18 H 1.2 H③35°21′ 1.41 H 1.1—1.2 H④26°36′ 1.86 H 1.6—1.7 H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6.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7.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B.28米C.37米D.40米8.上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解析:第5题,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向北递减,即太阳高度越大,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小,纬度越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章末综合检测(三)
章末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 )A.泥石流 B.风暴潮C.干旱 D.盐渍化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毁坏农作物9月28日4时40分台风“鲇鱼”在福建省厦门附近登陆。
下图为该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27日21时到28日21时,厦门风向和风速变化是( )A.一直吹偏东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B.一直吹偏西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C.偏北风逐渐转为偏南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D.偏南风逐渐转为偏北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4.为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退耕还湖,加固河堤B.整体搬迁,全面撤离C.学校放假,船舶离港D.加强监测,修建海堤5.关于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②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③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6.灾后恢复的目的是( )①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③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④组织民间募捐A.①② B.①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仍是世界性难题。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下图是某年3月9日至21日某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当该热带气旋位于①东侧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10.如果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到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后,其中心控制②地时,②地的大气垂直运动和天气状况分别为( ) A.空气上升、阴雨 B.空气上升、晴朗C.空气下沉、晴朗 D.空气下沉、阴雨下图为美国本土某种地理现象的多发时间和相应的空间分布图。
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中图版)模块综合测评_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2题。
1.液态水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下列叙述与地球存在“液态水”直接相关的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大气;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使其表面日温差较小,温度比较适宜,适宜液态水存在。
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火星和地球都有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所以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①、③两项内容明显与表中所给数据不符。
【答案】 1.D 2.A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3~4 题。
3.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导学号:32980160】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C.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D.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4.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A.1月B.4月C.8月D.12月【解析】第3题,温室效应即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大气的逆辐射导致的。
温室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所以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综合测评
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蓝巨星是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
宇宙中的蓝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
读图,完成第1~2题。
1.蓝巨星属于( )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2.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条件差②宇宙环境不安全③无大气层存在④温度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题,由材料“蓝巨星是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可知,蓝巨星能自身发光、发热,属于恒星,B对。
第2题,蓝巨星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光照条件更好,①错。
蓝巨星有时吞噬行星,行星宇宙环境不安全,②对。
不能判断行星无大气层存在,③错。
蓝巨星温度过高,核反应速率较大,导致周围行星的温度过高,不适宜生命生存,④对。
D对。
2.D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与太阳辐射无关。
4.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A.全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C.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D.地球的热带范围增大;太阳活动对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不大;太阳活动不会影响地球的热带范围;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电磁波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故选C。
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太阳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打破了自以来的耀斑强度纪录。
读图,完成第5~6题。
5.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后,一批摄影师出行拍摄由此带来的奇异景观,推测他们奔赴的纬度地带及拍摄的景观分别是( )A.低纬度日食B.高纬度极光C.低纬度太阳风暴D.高纬度流星雨6.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 )A.多地发生强烈地震B.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C.地表温度明显升高D.电离层受到强烈扰动5题,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后,大量带电粒子流射向地球,出现的奇异景观有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不会出现日食,A错,B对。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中①为黄赤交角),回答1~2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A.黄赤交角变为25°26′B.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C.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解析】第1题,图中P点位于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
第2题,图中②角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如果②角增大2°,则黄赤交角就减小2°,将变为21°26′,那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纬21°26′之间运动,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变为南北纬68°34′~90°,范围缩小了4个纬度。
因此选B。
【答案】 1.B 2.B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3~4题。
3.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A.90° B.23°26′C.66°34′D.60°4.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昼夜交替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极昼极夜D.极光【解析】第3题,显然图中的桌面代表黄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34′。
第4题,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也能反映出地球公转导致的直射点回归运动和极昼极夜现象,但无法反映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现象。
【答案】 3.C 4.D5.读图,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析】气流由乙处向甲、丙两侧流动,说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阶段综合测试1含答案
阶段综合测评(一)一、选择题2022年6月16日,地球上很多区域都可以观赏到“七星连珠”的奇观。
下图为太阳系简图。
据此完成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的()A.丙、丁之间B.丁、戊之间C.戊、己之间D.乙、丙之间2.人类在丁行星上发现了河流痕迹,但这并不能说明丁适合人类居住,图中能体现的原因最可能是()A.运行轨道不固定B.体积质量都较小C.温度不适宜人类生存D.太阳光照不稳定1.B2.C[第1题,太阳系八颗行星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丁、戊轨道之间,B正确。
第2题,丁行星是火星,具有特定的运行轨道,A错误;体积质量适中,属于类地行星,B错误;距离太阳稍远,温度不适宜人类生存,C正确;太阳光照稳定,D错误。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3~4题。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地热能B.重力势能C.太阳辐射D.太阳活动4.该模型中待改进之处有()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C4.D[第3题,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所以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故C正确。
第4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基本上在同一个平面上;公转轨道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太阳位置不需要上移,①不符合题意;太阳系的行星数量是8个,不需要增加,②不符合题意;该模型不能显示公转轨道,需要改进,③符合题意;该模型的行星大小比例不恰当,需要改进,④符合题意,故D正确。
]读我国某地某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论数值,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回答5~6题。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试题
模块综合检测卷(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4分×14=56分)1.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C)A.光球和色球 B.色球和日冕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太阳风解析:光球、色球和日冕层属于太阳大气层,而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分别发生在光球层和色球层的太阳黑子和耀斑。
2.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于北京时间2月18日晚上20:00准时播出。
届时,家住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打开电视机可以观看实况转播的时间是(B)A.18日20:00 B.18日7:00 C.19日0:00 D.18日17:00解析: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2月18日晚上20∶00,纽约(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小时,求纽约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20∶00—13=7∶00,即B答案。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B)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反射4.图中箭头A、B、C、D,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是(C)A.A B.B C.C D.D解析:图中ABCD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反射过程。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过程。
5.下列天气系统中,最有可能导致2012年7月21-22日北京特大暴雨的是(C)解析: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天气系统是暖锋、北半球反气旋、冷锋、北半球气旋。
导致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最有可能是冷锋天气系统。
6.下列四幅地貌示意图中,其形成与流水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是(C)A.Ⅰ和Ⅲ B.Ⅱ 和Ⅲ C.Ⅱ 和Ⅳ D.Ⅰ和Ⅳ解析:图Ⅰ 、Ⅱ 、Ⅲ 、Ⅳ 分别表示的地貌是角峰、冲积扇、沙丘、三角洲。
图Ⅱ 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的冲积扇地貌,图Ⅳ 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沉积形成的三角洲地貌,图Ⅰ和Ⅲ由冰川侵蚀作用和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我国南方不少丘陵地区过去植被茂密,图是南方某山丘毁林开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题。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检测一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4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一次日环食的天象奇观。
本次日环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阳视直径的比例)达到了0.99以上,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只留下一圈金边,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日环食”的形成所涉及的天体有( )①星云②恒星③行星④卫星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2.关于图中发光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炙热的固体组成B.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C.质量比行星大D.外表呈云雾状解析:1.D 2.C 第1题,此次“日环食”涉及太阳和月球,分别属于恒星和卫星,②④正确;没有涉及星云和行星,①③错。
故选D。
第2题,图中发光天体为太阳,由炙热的气体构成,其内部发生核聚变反应,自身能够发光,质量远大于行星,C正确,A、B错;外表呈云雾状是星云的特点,D错。
2024年1月15日,科研人员宣布发觉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
它有色调明丽的羽毛,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中国东北,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
图1示意“彩虹”恐龙化石,图2为“彩虹”恐龙复原图。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恐龙时代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裸子植物繁盛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了联合古陆C.蕨类植物繁盛D.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4.下列生物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C.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D.脊椎动物—哺乳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解析:3.A 4.B 第3题,恐龙时代主要是指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气候暖和潮湿,裸子植物极度繁盛,且此时联合古陆早已形成。
第4题,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因此生物演化的过程为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模块综合测评(B)
模块综合测评(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了珍贵的月壤。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来自月球的样品,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如下图),相当于在大气层上打了个“水漂”。
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返回器从滑翔再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途经的地球圈层结构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大气圈—岩石圈—水圈D.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月球大气较稀薄,可利用推进器反推降低探测器速度B.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地球可为后续载人航天研究提供借鉴C.凌晨发射期间,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较少,便于观测探测器D.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进入地球大气层,可减小返回器速度、降低返回器表面温度2023年7月3日7时许,太阳的X射线流量急剧变化,太阳耀斑爆发。
目前,本次爆发后暂未观测到日冕物质抛射。
2023年正处于耀斑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
据此完成第4~5题。
4.本次太阳耀斑发生在()A.太阳内核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5.耀斑活动的周期约为()A.2年B.4年C.11年D.22年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
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
据此完成第6~7题。
6.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2时前后B.6时前后C.11时前后D.20时前后7.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下沉气流B.白天多上升气流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筹办为契机,杭州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地理必修模块1参考样卷(中图版)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地理必修模块1参考样卷(中图版)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 .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B .产生“磁暴”和“极光”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D .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2),回答5-6题。
5.图2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6.岩石圈位于 A .①顶部 B .②的全部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 .③外部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回答7-9题。
7. 图3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 A B. B C. C D. D8.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图 13① ② ③图29.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 AB. BC. CD. D读“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图4),回答10-12题。
10.甲处是A.高压中心B.低压中心C.冷锋D.暖锋 11.①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2.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②处锋面过境时,将 A .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B .出现连续性降水C .气温升高,天气晴朗D .气温降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5),回答13-14题。
13.图5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 .①-降水 B .②-蒸发 C .③-水汽输送 D .④-地表径流14.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 .海洋蒸发B .地表径流C .水汽输送D .凝结降水 15.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 .使水呈三态变化 C .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 .使海平面上升1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A .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D .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图6),回答17~18题。
【文库精品】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9日上午7时,刚执行完第788批护航任务的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长白山舰停靠萨拉拉港(54°00′E,16°57′N),开始为期5天的补给休整。
读图完成1~2题。
1.长白山舰抵达萨拉拉港时,下列情况属实的是( )A.伦敦正旭日东升,曦光初现B.该国河流正处于枯水季节C.日期为29日的地区范围占全球比例超过3/5D.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解析:伦敦位于中时区,长白山舰抵达萨拉拉港时,还在深夜。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萨拉拉港位于阿曼的南部,由于气候干旱,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被称为无流国。
日期为29日的地区范围为51°W~180°。
答案:C2.若长白山舰完成补给休整后即返回中国湛江,那么它在返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区域定位能力,做到题中无图但心中有图。
从萨拉拉港返回中国湛江,途经北印度洋。
12月份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长白山舰在航程中受东北季风影响,所以返航中国湛江时逆风逆水。
答案:D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依据图示方位,树荫与太阳的方位相反,6月某日的16:00~16:45,太阳应位于该校区的西南方向,树荫应朝向东北方向,故操场①②树荫遮阳范围较大,应选A项。
答案:A4.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解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即6月22日前后,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而题中给的四个日期最接近6月22日的是7月1日。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来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爱好小组自制的日晷,他们每天在12:24定时观测,并将日影端点标于日晷盘面上。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在盘面上确定了二分二至点。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校的地理位置可能是()A.32°18'N,114°EB.19°08'N,114°EC.23°26'N,120°ED.18°17'N,124°E2.当日影到a处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由上海到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B.由上海到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C.珠江口极易毁灭赤潮现象D.长江口不简洁毁灭咸潮解析:第1题,北京时间为12:24时,当地时间为12:00,由此可知当地经度为114°E。
再依据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的日影朝向可知该地位于0°~23°26'N,故只能选择B项。
第2题,当日影到a处时,太阳直射在0°~23°26'S,为北半球的冬半年,依据时间可推断各地地理现象。
答案:1.B 2.A“神舟十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道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和技术试验。
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地面。
依据材料,完成第3~4题。
3.“神舟十号”飞船放射升空时,远在夏威夷群岛某地(30°N,160°W)的华人观看放射直播,当地时间为()A.6月12日22时38分B.6月11日22时38分C.6月10日22时38分D.6月9日22时38分4.当“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的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毁灭的是()A.索马里东侧海疆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淌B.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C.此时是南极地区考察的抱负季节D.此时北半球地中海沿岸地区河流进入汛期解析:第3题,夏威夷群岛经度为160°W,属于西十一区,与北京时间差19小时,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当地时间应为6月10日22时38分。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教师用书独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C.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D.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D[细胞中的每种元素的作用各不相同,生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具有不可替代性;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和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同生物对同一元素的需求量并不相同;C、O、H和N四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含量最多。
]2.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淀粉:碘液,蓝色B.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砖红色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D[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但呈紫色。
]3.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含有C、H、O、N、P元素C.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C[根据五碳糖是核糖及图中所示元素判断,A、B项正确。
RNA可以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C项错误。
由于T2噬菌体为DNA病毒,故其不含有RNA,即不含有核糖核苷酸,D项正确。
] 4.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A.糖蛋白——识别与信息交流B.纤维素——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C.DNA——携带遗传信息D.磷脂——构成生物膜B[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免疫等功能,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B错误;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C正确;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D正确。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有C、H、OB.它们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产能不同,这与它们的分子组成有关D.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糖类只含有C、H、O,脂质的元素组成除C、H、O,往往还含有N、P,A正确;它们并非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如糖类还有单糖、二糖等,B错误;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所含能量多,原因是脂肪结构中C、H比例高于糖类,C 正确;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解析:晴朗、无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明显,水汽易在地表凝结成露。
答案:A读图,完成第2~3题。
2上图是某人在新疆石河子(86°E)旅游时拍摄的一幅日落景观照片,据图中信息判断当日石河子的昼长约为( )。
A.20小时B.16小时32分C.16小时D.15小时28分3图示季节,在我国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2:00,依据该地与120°E的经度差可知,该地日落时间为19:44,故昼长为15小时28分,远大于12小时,为我国夏季。
答案:2.D 3.B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所示城市可能是( )。
A.北京B.上海C.拉萨D.乌鲁木齐57、8月份气温最高,但降水量6月最多,原因可能是( )。
A.6月受台风影响B.7、8月夏季风撤到江南C.6月多气旋雨D.7、8月出现伏旱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雨热同期,降水充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7、8月份受伏旱影响,降水偏少。
答案:4.B 5.D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8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是冷锋并且正好经历阴雨的是( )。
A.甲B.乙C.丙D.丁7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高—低—高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C.气压:高—低—高D.降水:晴—雨—晴8此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挪威可看到不落的太阳B.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北迁徙C.北极黄河站可能是极夜D.印度恒河正值汛期解析:第6题,依据图示,甲、丁位于冷锋附近,而甲地位于冷锋锋后,正经历降水过程。
第7题,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即从冷锋→暖气团→暖锋,气温应为低—高—低,气压为高—低—高,降水为雨—晴—雨,风向为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第8题,依据经纬度及风向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迁徙,恒河正值枯水期。
答案:6.A 7.C 8.C(2010·上海单科)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在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域的是( )。
A.纽芬兰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渔场D.北海渔场10当“拉尼娜”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解析:第9题,纽芬兰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
第10题,“拉尼娜”发生时,热带西太平洋更加高温高湿,为热带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答案:9.A 10.D读“某地景观图”,完成第11~12题。
11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风化作用12关于图示地区水循环环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表径流丰富B.降水丰沛C.下渗缓慢D.蒸发旺盛解析:图示为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其分布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降水少,地表植被缺少,下渗迅速,地表径流稀少。
答案:11.A 12.D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影响,下列对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4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解析:第13题,大型水库建成后,水库周边湿度增加,降水增加。
第14题,海水淡化工厂把海洋的水带到陆地,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
答案:13.C 14.A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6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17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解析:由图示冷气团移动方向可知,图示锋面为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依据岩层弯曲方向可知,图示为褶皱构造,乙地为背斜成谷,丙地为向斜成山;丙丁之间岩层连续,没有断层发育。
乙地岩层缺失最明显,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
答案:15.B 16.A 17.B18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由图可知,甲地地势平坦开阔,且有多条道路通达,交通便利,利于人口和物资的集散,利于集市形成和发展。
答案:C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完成第19~20题。
19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 ⑦自然带为寒带苔原带C. ⑥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高,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D. 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条件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20在T2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解析:第19题,在T1时期,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两种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第20题,由T2时期自然带的分布变化,可以判断出该时期全球气温升高,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升高,我国华北平原将变得更干旱,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增高。
答案:19.A 20.C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1~23题。
2010年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于2010年11月27日晚20时在位于珠江新城南端珠江上的海心沙市民广场举行,20时06分开始文艺表演,21时42分熄灭主火炬,最后是亚运会会旗交接仪式,广州和下一届亚运会举办城市韩国仁川实现完美交接。
21当亚运会主火炬熄灭时,伦敦时间为2010年11月( )。
A.26日13时42分B.27日13时C.27日13时42分D.28日5时42分22当主火炬熄灭的时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B.北京昼短夜长C.地球距近日点越来越近D.南极极昼范围呈缩小趋势23当亚运会会旗从广州到韩国仁川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旗经历的昼长会更长B.会旗绕地轴自转的线速度变大C.会旗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变小D.正午时会旗的影子越长解析:第21题,伦敦时间为零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差8小时。
第22题,11月27日,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北京昼短夜长,地球距近日点越来越远,南极极昼范围呈扩大趋势。
第23题,从广州到仁川,纬度由低到高,自转线速度变小,角速度不变。
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正午时物体的影子越长。
答案:21.C 22.B 23.D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该地的纬度为( )。
A.3°26'NB.10°NC.20°ND.23°26'N25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年内出现频次为( )。
A.1B.2C.3D.4解析:由图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而只有1次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6°34',应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20°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读图可知,该正午太阳高度一年内出现3次。
答案:24.C 25.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50分)26(13分)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时间是每年的。
(2分)(2)图甲中,地球公转到B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向移动。
(2分)(3)图甲中,从D点到A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此期间北京的昼长变化为。
(2分)(4)图乙中,B点该日的昼长为小时,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
(3分)(5)图乙中,D点位于时区,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点位于B点的方向。
(3分)(6)图乙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1分) 解析:读图可知,甲图中B为近日点,E为远日点;图乙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点位于昏线上,此时地方时为20时,故B点该日昼长为16小时。
答案:(1)E 7月初(2)南北(3)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先由长变短,后由短变长(4)16 东北西北(5)西六66°34' 西南(6)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27(10分)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B与C中高压中心是。
(2分)(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1分)(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 A、P B、P A'、P B'的大小顺序是,气温值T A、T B、T A'、T B'的大小顺序是。
(4分)(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1分)(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2分)解析:本题利用等压线图考查气压、气温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第(1)题,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即可确定。
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中上升气流形成的原理可知,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越多,近地面气压越低。
第(3)题,热力环流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
A、B、A'、B'气压大小的判定,A、B大小明确,其对应高空的A'、B'相反,且越向高空气压越低,即高空的气压低于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