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比例|西师大版
比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应用比例的性质,求解实际问题。
3.能熟练运用比例的知识验证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安排一、概念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比较生活中的物体或图形,引出比例的概念。
2.教师带领学生思考比例的定义,确立比例的表述形式(如:a:b,或a/b)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根据“相似”的概念阐述比例的性质。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30分钟)1.通过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倍数分比例,等比例线段。
2.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比例的四种关系:比例相等、倒数成比例、反比例、逆比例。
3.教师给出多种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比例的应用(40分钟)1.学生根据书本上的题目练习,了解比例在图形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概念,增加学生兴趣。
3.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比例来解决。
四、综合应用(20分钟)1.学生进行一些综合应用的计算,以考验学生掌握的比例知识。
2.教师可以上板书一些实例,让学生自行解题,在发布改对答案的同时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正确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解题,了解比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四种关系的记忆和应用。
2.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涉及面广,准确性要求高。
教学方法1.形象教学法:通过物品的比较、图形映射等展示抽象的比例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讨论互动法:教师利用具体问题或应用案例,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决策解决方案。
3.练习和实践法:提倡学生多练习、多实践,巩固掌握比例的应用技能。
教学评估1.学生的思考类问题的上述比例的例子和解决方案。
2.学生在练习和综合应用中的得分。
3.学生与老师进行的期末面试。
总结本次数学教学以“比例”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求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四种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比的运算;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1.概念:一种数的比较关系,在相同或不同单位下,用数的比值表示各个数的高低、大小、多少等关系的比数学概念;2.性质:–同比例的比大小相等;–反比例的比相等;–两个比不相等,则可以比出它们的大小关系;–两个比相等,则它们的各项分量分别相等。
3.运算:–比的四种运算:相等、相加、相减、相乘;–用比做加、减、乘、除法的原理。
2. 按比例分配1.比例:两个具有同类关系的量之间的比值;2.比例的意义和应用;3.分配问题:按照一定的比例、量等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对象;4.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比1.复习比的概念,引入比的性质和运算;2.练习计算比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3.进一步练习通过比计算实际问题。
2. 按比例分配1.复习比例及其基本概念;2.引入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通过实际例子讲解;3.练习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的应用;2.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位的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资源教材:《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七、教学后记本次教学重点为比和按比例分配,希望学生能掌握比和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进行比的运算以及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学生的应用能力,多进行一些的练习和例题讲解,让学生在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比例的含义和特征;
2.掌握比例的求解方法;
3.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
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比例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备课PPT;
2.学生用书和课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不同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2.教师可以用PPT来展示一些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到数值上的比例关系。
学习新知
1.比例的概念
–定义:比例是指两个相同类别的量之间的关系。
–性质:比例具有对称性、可加性、可乘性和传递性。
2.比例的求解方法
–知道三个已知量中的任意两个,求第三个量的值。
–比例式的变形。
–图表法。
3.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分配总量的方法。
–分配单价的方法。
–分配时间的方法。
操练巩固
1.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比例的练习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比例求解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拓展应用
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且让其他同学来解答,以此来增加应用场景中的学习效果和乐趣。
总结反馈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答,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总复习 比和比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总复习比和比例︳西师大版一. 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比的概念、比的性质,能够进行比的运算。
2.复习掌握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能够解决各种比例问题。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比的概念和性质。
2.比的运算。
3.比例的定义、性质、基本解法。
难点1.比例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2.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 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复习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通过小组讨论和举例分析,深入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练习题,锻炼比的运算能力。
2.复习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题,回顾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
–通过探究和实际问题应用,提高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1.情境化探究法。
2.分组讨论法。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四. 教学过程与步骤步骤1:回顾比的概念和运算1.回顾比的概念和运算。
2.通过小组讨论和举例分析,深入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
3.练习题:巩固比的运算能力。
步骤2:复习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1.回顾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
2.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题,回顾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解法。
3.通过探究和实际问题应用,提高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3:综合应用1.练习题:综合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
2.小组探究:分析实际问题并应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巩固比和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解法的同时,提高了应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还存在混淆,需要加强对比和比例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综合应用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知识真正用于实际。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 复习课|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复习课|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程,重点复习“比”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将涵盖比的分类、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以及比的化简与比例求解。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巩固比的数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比的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包括同类比和异类比的区分。
2. 熟悉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3. 学会通过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分配、比例求解等。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化简,特别是含有分数的比的化简。
2. 比例关系的建立与求解,尤其是多比例的连比问题。
3. 比的应用题,特别是涉及实际情境的比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讲解。
2. 练习题及答案,用于学生的课堂练习。
3. 数学工具,如计算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回顾(10分钟):快速复习比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演示比的化简和比例求解的过程。
4. 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促进互动与合作。
6. 总结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7. 应用拓展(10分钟):介绍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折扣、浓度计算等。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比的分类、性质、化简和应用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公式和典型例题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覆盖比的各个方面,旨在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比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比例求解和应用题的解决能力。
同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优化。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比和按比例分配”进行复习,包括比的概念、性质、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性质和比的应用;2.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2.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3. 比例尺的应用;4.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计划;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比的性质和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讲解比的应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性质和比的应用;2. 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3. 例题讲解;4. 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比的概念、性质和比例的概念、性质;2.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和按比例分配”的复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和练习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让学生回顾比的概念,理解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2. 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关系、比的倒数、比的同分母和同分子等。
3. 比的运算:让学生学会比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如何将比转化为分数、小数进行计算。
4. 比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难点:比的运算,特别是比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如何将比转化为分数、小数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比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比的性质。
3. 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教学视频进行演示。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比的运算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5.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的基本性质2. 内容: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运算、比的应用3. 板书结构: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介绍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分别介绍比的运算和应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题目。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
3. 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进行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5 比和比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5 比和比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
2.学会化简比例。
3.了解比例中的倍数关系。
4.掌握比例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化简比例和掌握比例的四则运算。
难点是把比例问题转化为口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若干个物品或图形,形成比较,比较它们的大小、长度等等,从而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
2.讲解概念教师介绍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比即为一种相似之处,可以表示为a:b。
而比例由两个或多个比组成,它的表示形式是a:b::c:d 或 a:b=c:d。
3.化简比例教师介绍如何化简比例。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化简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能够简便计算。
4.倍数关系教师介绍在比例中的倍数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找出比例中的倍数关系。
5.比例的四则运算在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化简比例和倍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介绍比例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同样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6.例题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深化和拓展做好铺垫。
四、教学手段1.黑板、白板2.教学PPT3.实物图形比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学会化简比例,掌握比例的四则运算。
为此,我们通过实例,通过化简、排序、计算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教师和学生讨论,学生知道了比与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比较商品价格、计算食品配方等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比例”章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深入理解。
2.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比例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2. 主要内容: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应用技巧。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的比例题目。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的知识。
3. 拓展题:让学生研究一些比例的深入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后作业的设置,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比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深入理解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两个比之间的关系。
在六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比例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符号,而是两个比之间的等价关系。
例如,如果 a:b = c:d,那么 a 和 b 的比与 c 和 d 的比是相等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比》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知道比的意义、性质,会化简比、求比值。
2、通过小组活动和独立思考找出比的知识点;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经历比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哪些知识?等待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将有关比知识点呈现出来。
1、比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2、比的基本性质3、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4、比例尺5、比的应用:利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巩固(一)复习比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名称和性质。
思考: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1)四人一组,共同整理出有关比的知识点。
(2)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
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是:a(b≠0)a :b = a ÷ b =b(三)复习比例尺什么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分为几种?三、智慧大冲关第一关:我会填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4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2、():12= =15 ÷()=()(填小数)=()%3.将10g药放入100g水中,药和水的比是()︰(),药和药水的比是()︰()。
4.若A︰B︰C =3︰2︰1,且A+B+C =30,则A =()、B =()、C =()。
5、0.75:6的比值是(),如果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6、做同一批零件,师傅完成要用3小时,徒弟完成要用5小时。
师傅和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7、大圆的半径是9厘米,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的比是( ):( );大圆的周长和小圆的周长的比是( ):( );大圆的面积和小圆的面积比是( ) : ( )。
8、一面彩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如果这面彩旗的长是192厘米,那么这面彩旗的宽是( )厘米。
第二关:我会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 复习课|西师大版
《比》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2、进一步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3、进一步巩固按比例分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2、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比的意义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同学们,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60人)我们班男、女的人数比是7:5,师:你能提出有关比的问题吗?师:你能像这样编一道题吗?师:你们用学过的比的知识出色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曾经熟悉的知识,看大家是否有新的收获。
课件出示:比的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小组交流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好的有关比的知识,在小组内按温馨提示进行充分交流。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学生交流,师巡视。
2.展示整理成果(游戏环节)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课件出示,翻牌游戏。
学生随意点一张自己喜欢的牌,对应翻出一个知识点,学生回答。
如有遗漏,请学生补充。
3.在翻牌游戏时,对应的知识点也有游戏(1)比的各部分名称,给出一个比,杂乱的放着每个部分的名称,请学生一一对应连接起来(2)化简比和求比值时,有和个“火眼金睛”的游戏。
两两对抗,打地鼠的游戏,出来一个选择,判断是否是最简比。
三、强化练习师: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梳理了有关比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我们要学会解决我们的问题。
比赛竞争(一)我会辨(判断题)(二)我会选(选择题)(三)我会算(按比例分配)(四)拓展练习四、课堂小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整理和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整理和复习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性质,理解比例尺,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与性质:复习比的意义、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 比例尺:理解和运用比例尺,包括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3. 正反比例的辨识: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4. 按比例分配: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的意义、性质,比例尺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按比例分配。
- 难点: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按比例分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PPT课件、黑板、粉笔。
-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 探究与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性质,讲解比例尺的应用,辨识正反比例的实例,并讨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 互动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4. 练习与反馈: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总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 提纲:1. 比的概念与性质2. 比例尺的意义3. 正反比例的辨识4.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关键点:比的性质、比例尺、正反比例辨识、按比例分配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比和比例尺的概念。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实例,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解比例|西师大版
解比例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1页例3)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将这几个比(2:80、80:2、200:5、5:200)组成比例,想一想组成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了?(3)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课件展示)二、揭示课题师:谁能说出下面的比例与前面学的比例有什么不一样?14∶21=2∶x 1.25∶x=2.5∶4以上这两个比例都有一个未知项,我们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这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探究新知(一)、先学。
1、出示学习目标。
(生读)2、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教材第41页的例3(注意例题的书写格式),思考:(1)、怎样解比例?解比例的第一步(将比例变成乘法等式,即我们之前学过的方程)是根据什么得来的?(2)、如果遇到分数形式的比例又怎么变成乘法等式?3、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例题。
(二)、后教。
1、出示例3并分析。
师:解比例的第一步是将比例变成乘法等式,即之前我们学过的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指出: 解比例实质就是解方程,所以要按照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进行。
2、出示:469x师: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请指出它的外项和内项。
像这样的分数形式的比例,同学们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吗?想一想,怎样解?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用交叉法找出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3、完成检测题(第42页第4题)指名演板,师生共同订正,老师酌情讲解,并统计完成情况。
四、知识运用。
师:你能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吗?1、一种轿车模型长24厘米,要求工厂按照1:25的比例生产轿车,轿车的实际长度是多少?2、一种农药需要按照1:700的比例配制杀虫剂,现有15克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克?师:强调用比例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先设未知数,再列出比例式,解比例,写上答语)五、知识拓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比例西师大版
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在教师导学时要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举出实例让学生说说求比例尺相关量的方法以及按比例分配的运用。
(二)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实例吗?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1.课前举例,课中小组内交流,每人说出自己列举的实例,其他学生判断说理,判断方法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是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二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是否也随着变化;三是两个量是否存在比值一定或者积一定,或者是否存在关系式(一定)、xy=k(一定)。
不成比例要找到其不成比例的原因。
2.其他同学补充举例,判断说理,营造生生互动氛围。
二、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比和比例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回顾。
三、复习梳理【互学、展学】(一)按要求把例1完成在书上。
观察图表,从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1.学生独立完成例1,把表中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起来。
2.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数据里时间、路程的变化规律。
结合表格信息说说正比例意义。
时间发生变化,路程也随着发生变化,并且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路程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每小时50千米,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3.观察由点连接的图形的变化,让学生发现正比例图形图像是一条直线。
先估计大巴车行至219千米时到达菏泽市的时间是多少,再估计大巴车行2.5小时大约行了多少千米,行180千米的时间大约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在多次的估计活动中感受正比例的意义和实际运用。
(二)(教科书第79页:例2)独立完成例2,说说怎样解答按比例分配这类题?1.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回答玉米、大麦、豆粕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
2.让学生回顾梳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
这类解决问题的特点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个数是这几个部分量的总和。
求的是某部分量,也就是求这个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另外还可以根据比的理解,弄清楚要分成的总份数找到一份的量,再求每部分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解答。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比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总复习比和比例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比和比例”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够:1. 正确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计算方法。
2.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1. 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计算方法。
2. 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
3. 比和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比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复杂的比的计算。
2. 比例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复杂的比例的计算。
3. 比和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复习1. 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比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第二阶段:讲解与讨论1. 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练习与应用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典型题目,让学生讲解解题思路。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
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基本性质、计算方法。
2. 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计算方法。
3. 比和比例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的比和比例。
2.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3. 思考题:探讨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复习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比和比例西师大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课时二)教学内容:教材79页例1、2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求比值。
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会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了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比和比例的应用(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应用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一课堂基础练习: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2《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3在含糖15%的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2.集中反馈3.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二)分类复习一:比的应用1己知总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妈妈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解题方法:总份数一份几份2已知一个分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六年级二班有男生30人,男生与女生的比是6:7,女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解题方法:一份几份3已知分量差和比,求其它各量。
六(2)男生与女生的比是6:7,女生比男生多5人,男生、女生各多少人?解题方法:相差份数 1 份几份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2集中反馈3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三)分类复习二:比例的应用1小明身高,影长,同一地点和时间,树影长4m,树高多少米解题方法:量一一对应2.甲地到乙地的路长180m。
轮船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照这样的速度,该船从甲地到丙地行了35小时。
甲地到丙地的海路长多少千米?3.学校买了一根长跳绳做短跳绳,如果米一条,可做10条。
如果改为米一条可做多少条?解题方法:判断成什么比例(比值还是乘积一定)列出比例(正比例比例或分数形式;反比例乘法算式)解比例检验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2集中反馈3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和步骤(四)课堂思考: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你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实例吗?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三、巩固练习1教材79页:例1 例2的解答2练习二十第1、8题四、总结全课今天收获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练习二十三9-12题思考题(课堂作业)2实践园地67页(家庭作业)。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解比例|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比例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中的“解比例”部分,涉及比例的基本概念、性质、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进行比例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例性质的深入理解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2. 比例运算中复杂情况的判断和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比例模型。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知识。
2. 新授:详细讲解比例的性质和运算规则,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比例的定义、性质、运算规则和应用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和示例清晰展示每个部分的内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本的比例运算题目。
2. 综合应用:设计一些需要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惑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比例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学生将能熟练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西师大版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内容比和比例概念部分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求比值,化简比,并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的实际距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重点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理清概念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引入1.今天我们班25名男生和24名女生都按时到校了,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谁能配上一个和它相等的比?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
板书课题学们回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交流一下,要求: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整理了哪些知识,把你漏掉的知识补充完整,并向同学习整理方法。
生交流后全班汇报。
2.这么多的知识,你先整理的哪部分?为什么?二,比和比例意义名称性质的对比复习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抽生汇报。
并说出它们各部分名称2.引导生回忆比,分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并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表格,理清内在联系。
3.对比它们的基本性质。
思考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要0除外?基本性质各自的用途。
4.回忆求比值化简比的区别的联系。
5.课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以上知识,帮助生构建知识体系。
试一试,你能行。
1.3:2表示(),两个比相等是指他们的()相等。
2.3/8=()÷()=9:()=( )%=( )(小数)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水的比为(),比值是(),盐也盐水的比为()4.因为3×A=5×B,所以A :B= ():()5.同一段路,甲车行完要2小时,丙车行完要3小时,甲车和丙车的速度比为():()6.求比值4:2/5=()化简比4:2/5=()7.利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3和8:5三,复习比例尺1,比例尺的意义,如何求比例尺?图上距离怎么求?实际距离又怎么求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练一练:1,如图————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是()2一幅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为7。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正比率和反比率整理与复习授课设计授课目标:1、知识与技术:(1)让学生参加系统、全面整理知识的过程,梳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交流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
(2)经过本单元知识的复习,比较熟练掌握比率知识,并能解决一些实责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过回想、讨论和交流,结合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比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授课重点:整理本单元知识,交流知识间的联系。
授课难点:能灵便运用正、反比率的意义,解决实责问题。
授课过程:一、讲话引入,揭穿课题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来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梳理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1、回首知识: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报告交流,师板书:(1)比率的意义和性质(2)解比率(3)正比率的意义和应用(4)反比率的意义和应用3、出示 63 页“议一议”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指名报告,尔后全班交流。
三、复习应用1、达成练习十四第 1 题学生独立达成,指名演板。
提问:经过前面两个题的复习,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率?比和比率有什么差异?2、独立达成练习十四第 3 题,小组内交流校正。
提问:什么叫做解比率?解比率的依照是什么?3、正、反比率关系的判断(1)独立达成练习十四第 4 题,尔后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说一说什么叫正比率关系?什么叫反比率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差异?(3)独立思虑第 5 题,指名回答。
(4)用比率知识解决练习十四第 6 题。
学生独立达成,指名演板,全班交流校正。
说一说:用比率知识解答应用题的重点是什么?解题的步骤有哪些?注意什么问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一同进行了正、反比率这一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五、部署作业:练习十四第 2、 7、 8、 10、11 题六、课后反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比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比例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这一概念,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正确理解比例中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比例进行计算。
3.掌握简单比例的练习方法及步骤,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以下内容:1.什么是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分类3.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重点1.理解比例的概念2.掌握比例计算的方法难点1.比例的分类和应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及步骤教学方法本节课程主要采用讲解、练习、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复习金钱的计数和运算,为本次课程做铺垫。
2.讲解: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分类。
3.讨论:通过实例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4.练习: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5.引导: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为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并尝试解决课堂未完成的问题。
教学资源1.教材:《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练习册或题目集3.课件和媒体设备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的情况。
3.学生在课堂结束后所提供的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练习课本上的例题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县城东小学校校本研修暨“问题式探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和比例总复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
能应用比、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课前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课上引导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应用进行对比复习,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比和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一、导入课题
孩子们,请看黑板,你知道老师今天讲什么内容吗?看起来很吃力对吧,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整理就会变得一目了然,正如我们的数学知识需要整理一样。
请学生们拿出课前自己整理的数学小报或者思维导图,在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如有遗漏及时补充上,请两名学生上来分别说说你整理哪些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二、知识梳理
1.选择几个关于比的知识点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一一回顾比的知识点)
比的意义
求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点
以及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2.选择几个关于比例的知识点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一一回顾比例的知识点)
比例的意义
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
3.根据学生的回顾,初步完善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整理,感知这样整理知识点同样很凌乱,还可以怎样整理呢?
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整理。
因为比和比例有很多的相似性,它们都有研究意义、性质、应用。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从意义对比、性质对比、应用对比三大板块进行再次整理。
4.呈现思维导图(感知这样整理既能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也能从对比中发现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pk赛,教师根据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给分,左边四列研究比的知识,右边四列的研究比例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并在全班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举生活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时,给出一个课堂活动,说说老师举的这些例子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3)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4)3a=b,a与b
(二)知识应用
(1)张伯伯要配制一种混合饲料,其中玉米、大麦、豆粕的比是13:4:3,要配制800千克这种饲料,需要玉米、大麦、豆粕各多少千克?
(2)张伯伯上午9时坐大巴车从郑州市出发开往菏泽市,郑州市至菏泽市国道线长219km。
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1.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什么比例?
2.把表中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起来。
3.根据图像估计张伯伯到达菏泽市的时间。
升华问题四.拓展延伸
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归纳问题说说你的收获!
反思问题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