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毕生发展(三)

合集下载

毕生发展观的观点

毕生发展观的观点

毕生发展观的观点一、引言毕生发展观是一种关于人类发展的理论,它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毕生发展观的观点,并阐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个体层面:重视自我实现和幸福感在个体层面上,毕生发展观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感。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幸福感则是个体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毕生发展观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个体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感。

三、社会层面:关注教育和公平在社会层面上,毕生发展观强调了教育和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和技能水平,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公平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通过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可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四、环境层面:倡导可持续性发展在环境层面上,毕生发展观强调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等。

只有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保障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有安全、健康和繁荣的生活。

五、结语综上所述,毕生发展观是一个全面、系统地看待人类发展的理论。

在个体层面,它强调了自我实现和幸福感;在社会层面,它关注教育和公平;在环境层面,它倡导可持续性发展。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毕生发展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简述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回复

简述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回复

简述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回复【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毕生发展观是一种关于人类持续不断发展的哲学观点。

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包括身体、心理、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毕生发展观强调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互相影响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内在潜力、外界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以下将逐步回答这个问题,解释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步:人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个体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人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发展。

人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从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再到成人期和老年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毕生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独特的经历。

第二步:发展是多维度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社交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身体发展包括生理成长和健康状况;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绪和个人信念等方面;社交发展包括与他人的交往、社会角色和文化适应等;情感发展包括情绪表达、情感调节和人际关系等。

这些不同维度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步:发展受到内在潜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人的发展受到内在潜力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

内在潜力指的是个体的遗传、天赋和个人特质,它们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

外界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学校等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它们提供了个体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内在潜力和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轨迹和成长的可能性。

第四步:发展需要社会支持和个体努力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个人的努力。

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等各个层面的资源和帮助。

这些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情感和教育方面的支持,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个体努力指的是个人在自我改变、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主动参与和努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自律和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努力,对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毕生发展

人的毕生发展

(Lorenz, K)对动物印刻
(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
印刻反应
劳伦兹研究发现,鹅、鸭、雁等动物在
刚刚孵化出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
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 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 但对自己同类的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 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固称
行有效的学习。
婴儿良好依恋的发展意义重大

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依附于 养育者(大多是母亲)的一种社会性情 绪联系。 艾因斯沃斯及其同事研究发现,有 四种类型的依恋,即:1、安全型依恋; 2、不安全—回避型依恋;3、不安全— 抵抗型依恋;4、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
哈 洛 的 依 恋 剥 夺 研 究
四、关于个体发展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人
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从生 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其中的任何一 个时期都可能存在发展的起点和终点。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从生命
之初开始,儿童青少年是发展的主要年 龄阶段,到成年期处于稳定,到了老年 阶段,心理衰退则成为其主要特征。传 统的心理发展观强调早期发展经验对以 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后继的发展直接 取决于先前的经验。毕生发展观则主张 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且 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 因此,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 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 段对于发展的本质来说特别重要。
“印刻”。这种印刻现象只发生在极其短暂
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就无法再 学会。
据研究认为,小鸡的母亲印刻的 关键期是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
的关键期约在生后3-7周。
过去认为,动物出生后不久就会

03 毕生发展

03 毕生发展

商均 值
遗 传 限

遗传限
一个人的发展水平是指生理、情绪和智 力的发展现状。在生命的任何阶段的发展水 平是由遗传、环境和自身行为三个因素联合 决定的。
新生儿——绝非眼见的那样简单
问题:新生儿有哪些能力?
感觉 适应性反射:
抓握反射
觅食反射 莫罗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挺舌反射 跨步反射
动作发展示意图
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2.前运算阶段 (2~7岁)
思维的主要特征
单维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逻辑思维 守恒 多维性、可逆性、动态性
假设演绎推理、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青少年期与成年早期——最美好的时光,最麻烦的年纪
(Kirsti Dyer,2001) 做回自己,与人沟通 耐心倾听 保持尊敬 主义情感和非言语线索 享受寂静 坦荡真诚 活在当下
临终与死亡——最终边境
问题:人们面对死亡时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不怕死,我只是希望这事发生的时候我不在场。 ——伍迪· 艾伦

对临近死亡的反应

启示
临终前的五个基本反应阶段 (Kübler-Ross,1975)
1. 2. 3. 4. 5. 否定和不接受事实阶段 愤怒阶段 讨价还价阶段 抑郁阶段 接受死亡阶段

教养方式:专制型、放纵型、权威型 母亲和父亲的影响 种族差异



非裔家庭 拉美裔家庭 亚裔家庭 阿拉伯裔
语言发展——快速学话的宝宝
问题: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获得的?

语言和可怕的两岁
语言的起源

第三章 人格的毕生发展 PPT课件

第三章 人格的毕生发展 PPT课件
图式:就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 的认知结构。
认知的功能
主体、客体 主观、客观
同化: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顺应:按照外界信息调整或改变自己主体
原有认知结构,甚至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动思维阶段(2-7岁)


具体运动思维阶段(7-12岁)
2.2儿童的社会发展
早期的社会反应 依恋 性别社会化 家庭中的社会性学习 道德认知发展
2.2.1早期的社会反应
微笑的婴儿与母亲的微笑
妇产科的护士对婴儿微笑
依恋实验
哈洛1958年
实验证明,身体 接触的舒适感比 食物在依恋形成 中具有更重要的 作用。
母亲印刻(Lorenz、1952)
依恋行为的变化
工作环境) 危机与压力(更年期、社会、工作压力) 空巢(父母的落寞)
老年期
60岁到死亡 认知的变化(智力水平,
生理素质) 退休 丧偶 疾病 死亡
13-20岁
高层次认知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分化
20-45岁
职业和家庭发展
45-65岁
事业发展高峰,对自我重新评价,退休
65岁到死亡 享受家庭生活,依赖,失去配偶,健康不良,死亡
2、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的社会发展
2.1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概念
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感觉、 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想象过程。
补充:关于皮亚杰
J.Piaget(1896~1980)
皮亚杰生平
皮亚杰(J.P.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 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5、1918年相继获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学位, 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用儿童测验工作。 曾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和第14 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长期(1929~1967)担任设 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 职。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第一节概述人的毕生发展: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

2、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

3、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完成和建构自己所爱好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

二、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生理学意义上的两种年龄:实足年龄:个体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

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的年龄.两种年龄的关系: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代表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代表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早熟,发展年龄低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晚熟。

三、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一)、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显得较为经济。

不足: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会受世代变迁的影响。

(二)、纵向研究: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材料。

(三)断代—序列研究: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

第二节孕期与婴儿期一、出生前的发展胚芽阶段:受精后的两周.胚胎期:第三到八周.胎儿阶段:第九周之后。

二、婴儿期的发展(一)体能发展1、身体和脑的发展出生后的两年内身体发育的速度最快婴儿期神经系统发展最快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2、反射和运动技能(二)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包括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儿童语言的发展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出生到三个月2、重复连续音节阶段:四到八个月3、不同连续音节阶段:九个月到一岁4、单词句阶段:一岁到一岁半5、一岁三个月到一岁四个月,词成为主要的发音和交际手段,连续音节退居次要地位。

人格的毕生发展课件

人格的毕生发展课件
年期后直至老年期的心理发展问题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论,将人格
发展阶段的划分扩充到老年期 现代发展心理学:从更宏观、更全面、更长远的
角度来考察个体人格的发展变化过程,扩大了传 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6
(三)人格全程研究的主题
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生物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11
(二)环境因素与人格发展 1、胎内环境与出生后环境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例如: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性格特征的
相关系数(表)
12
13
学校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规模、教室大小、座位安排等条件)会影响到学生人格发展。
教师自身状况会影响到学生人格发展。
教材和课外读物也会影响学生人格发展。
31
(二)婚姻关系
1、婚姻关系进入深沉期 2、中年是离婚的危险期
32
三、老年期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 2、记忆减退
33
四、老年期智力的变化
1、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成人阶段呈缓慢下降趋势,老年期明显减退。 2、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到老年期也一样。
(4)潜伏期(6-11岁):儿童解决了恋父或恋 母情结后力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 兴趣被其他兴趣所取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 学习、文体活动、同伴交往等,自我和超我部分 得到更大的发展。
22
(5)生殖期(12岁以后):由于性器官的成熟,性冲动再次萌发,由“自恋”转变成“异性恋”,个体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容易对成人产生抵触情绪,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成员。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1、特点:重视毕生发展、整体发展、社会文化因素

发展心理学——毕生生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毕生生理发展

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婴儿的生理发展
部位
体重 身高 上下部量比值 胸围 牙齿和骨骼
出生时
男:3.3-3.4kg 女:3.2-3.3lg 50cm,男比女略高
男:1.64;女:1.62
男:29.3-35.3cm 女:29.4-35.0cm 乳牙:6-9个月开始

1周岁
增加两倍
增长25cm 男:1.45;女:1.40
3.反射机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 动物的干细胞终生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 人体90%的神经元分布在大脑,约140亿个
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的发展
1.神经元
二、心理活动物质基础形成2.神经系统
3.反射机能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传达知觉和运动的 柱状组织,遍布全身。

青 春 晚 期
成 年 期
壮 老 年 期
(1)个体的心理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2)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
心理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的作用。 (3)动作体现了能动性,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大脑发育、感知觉、认知结构和个体与环境互动的模式
第三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3岁-6、7岁)
• 其中11、12-14、15为少年期,也叫青春期;14、15-17、18为青年初期。 • 青春期(puberty)是一个生物术语。反应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期所发生的生理
变化,是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至性器官发育成熟的一段时期。
43
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青少年的 身心发展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特点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人的毕生发展

人的毕生发展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201 0
2.高中生的心理发展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前与青少年期相接,后与青年中期相 近,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互有交叉。所以将 高中生心里发展的基本特点,归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不平衡性 ,动荡性,自主性 , 进取性 , 闭锁性 , 社会性 。 (二)教育上应注意的问题 1.青少年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 2.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3.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201 0
青少年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 时期.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期最为典型的心 理特点之一。 青少年非常重视同伴交往。 青少年期出现了异性吸引的最初萌 芽。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201 0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1.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益 增长,使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表现在以下 五个方面: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 的矛盾。 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 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自我 要概念和自尊的发展。
6.青少年期:12-18,生理高速发展、生殖成熟、抽象思维、人格独 立发展、建立两性关系。
7.成年早期:18-45,职业与家庭关系的发展、认知能力处于高峰之 后逐渐下降、扮演父母的角色和社会职业角色。
8.中年期:45-65,生理机能出现衰退,活力下降、善于解决实际问 题但学习能力下降、自我进行重新评价。
1.什么是年龄特征 所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儿童青少 年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 理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 形成的一般的(非个别的)、典型的 (有代表性的)和本质的(不是指“现 象”)心理特征。

第四章 人的毕生发展

第四章  人的毕生发展
从离开妈妈体内那刻起, 渐渐地, 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 学会了如何看世界,了解世界, 我的世界,色彩斑斓,丰富多彩, 走过了童年,邂逅了青春,迈向了成年,走向了老 年〃〃〃〃〃〃 蓦然回首〃〃〃〃〃〃
第四章 人的毕生发展
概述 孕期与婴儿期 幼儿期与儿童期 青少年期
成年期
第一节 概述
老年期 (三个 亚阶段) 精力充沛的中老年期(65到75或80岁) 迟缓的高龄期(75或80到大约90岁) 虚弱的老迈期(90岁以上)
四、面对死亡
个体接受死亡大致要经历五个阶段:
死亡
愤怒 沮丧
对剩余时间讨价还价 接受
回顾我所走过的一生,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 青春叛逆,成熟稳重 渐渐年迈〃〃〃〃〃〃 白发苍苍,皱纹满面, 青春虽不再, 我心依旧年轻〃〃〃〃〃〃
二、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发展是一种 适应过程,适应的最高形式是认知。 1、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以上)
2、皮亚杰理论的缺陷:一是研究方法上的缺陷; 而是理论观点上的缺陷。 (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儿童并不是单独活动,而是在由共同文化的 人组成的社会中获取知识。他认为幼儿的自言 自语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具有对行为调节、表 达需求并向思维转化的功能,强调言语对儿童 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2、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实际认知发展水平到他 可能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五、同一性的探索
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早定 同一性延缓 同一性获得
四种同一性状态
青春期,我们奔跑在成长的道路上, 渐渐地学会独立思考, 渐渐地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 寻求自由,寻求独立, 我们共同寻求人生的真谛〃〃〃〃〃〃〃

003 第三讲 人的毕生发展

003 第三讲 人的毕生发展
来自父母双方的生殖细胞分别携带人类各一半的遗 传信息,两部分遗传信息结合后持续地控制机体蛋白 质合成过程,不断地进行细胞层次的复制,细胞层次 的复制构成器官层次的复制,待新的独立个体出生并 存活后即完成了人类个体级别的复制。 当前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进行人工授精、试管婴儿 等辅导生育服务,甚至可以人为地干涉遗传过程。
6
1、发展及毕生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身体、心理及行 为等方面系统性地发生着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理解何为发展,时间的推移是关键,这往往与年龄 联系在一起;其次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各种变化; 系统性则是指变化是有序的,且顺序不可逆;同时, 发展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发展通常既指变化的过程, 也指变化的结果。
27
毕生生理发展的起点:有性生殖
通常情况下,人类正常的有性生殖过程开始于不同 性别个体之间的性行为。分别来自男女双方的生殖细 胞在女性体内结合,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发育为胚胎, 附着于母体子宫内形成胎儿,经过约四十周(280天) 左右妊娠期,胎儿经产道娩出,从而脱离母体成为新 的独立人类个体。
28
人类有性生殖的实质
怀孕、妊娠及出生过程(四)
第四周胚胎,已出现了头部和尾部的分化 分化更为明显的胚胎
36
怀孕、妊娠及出生过程(五)
第十至十二周胎儿,对声音已经做出反应 第十四周胎儿,主要器官形成,骨骼变硬
37
怀孕、妊娠及出生过程(六)
第十六周胎儿,母亲感到胎动,胎儿能够吞咽 第十八周胎儿,可通过超声波分辨胎儿的性别
在整个毕生发展过程中,每个个体必然生活并成长 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发展即因此不免带有特定 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烙印。 当然,应该从广泛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成长的社会历 史和文化条件。譬如,特定区域、人群和时代所具有 精神文明、物质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气等等…

人的毕生发展

人的毕生发展

性别发展
成人期认知的发展 道德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 (0-2岁) 前运算阶段 (2-7岁)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
以生来就有的一小部分 以自我中心为思维特点。 理解守恒。 感觉运动反应开始了生活。 改善了符号思维的能力。 对具体的、实在的物体 发展出客体恒常性。 进行推理。 开始进行符号思维。
目录
生理发展 青春期
成年期
儿童期
认知发展
• 青春期体验 • 社会关系 • 未来目标
• 亲密感 • 再生力 • 老年期的文化建构
• 依恋 • 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 • 接触性安慰和社会经验
语言获得
出生前 (孕期) 受孕—出生 儿童早期 —18个月 ——6岁 ——13岁 青春期 ——20岁 ——30岁 成人中期 ——65岁 65岁以后
毕生生理发展(插图1)
视崖实验
婴儿视觉偏好
毕生生理发展(插图2)
☆ 美 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 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 习爬楼梯。 ☆ 其中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 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C在出 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 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 些呢? ☆ 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 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 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 要20秒钟才能完成。 ☆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 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 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 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 加速孩子的发展。
青春期
第二性征发育。
成人期

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观

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观

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观。

第一,他认为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性本能的产物,因此称自己的理论为心理社会阶段论。

第二,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并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

只有了解现实世界,才能成功地适应,进而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第三,人格的发展并非止于青春期,而是终其一生的。

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亦面临相应的发展危机,只有将危机化解,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健康的人格,否则将产生适应困难。

第四,他认为发展健康的人格特征才是人类发展应追求的目标,因此他的理论是基于健康人格特征的,并不像弗洛伊德重视的是人格异常者的治疗和成长。

按照人在一生中所处的特定时期经历的生理成熟和社会要求,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岁)。

这一阶段婴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对外界的信任感,信任的含义是感到他人是可靠的、可以依赖的。

照顾婴儿的人如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或对婴儿经常采取不一致的态度,婴儿就会认为世界是危险的,他人不值得依赖。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

随着生理的成熟,儿童有了控制自己行为的愿望和能力,希望自主行动,学会照顾自己。

当儿童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不是一个好孩子时就会产生羞怯感,当他们认为自己受制于人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第三阶段: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3~6岁)。

这一时期的儿童精力旺盛,常常试着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他们的目标或行为常和父母的要求发生冲突,令儿童感到内疚。

第四阶段: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1岁)。

这一时期正值小学教育阶段,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儿童在求学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适应学校的生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达到一定的标准。

儿童只有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才能学会他应当掌握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体验到成功感。

如果儿童在学习和交往中屡遭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人的毕生发展

人的毕生发展
婴儿神经系统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因此 对骨骼、肌肉调节功能不强。
发展指导
肌肉的生长与营养状况、生活方式、运动量密切 相关。从小让婴儿经常进行被动性或主动性的运动,如 俯卧、翻身、爬行、行走、体操、游戏等,可促进肌肉 纤维增粗,肌肉活动能力和耐力增强。
出生一个月的婴儿,屈肌紧张性较高,因此四肢总 是蜷曲着。没有经验的母亲,看到这种现象,担心长大 了会腿弯手曲,于是将婴儿的腿和胳膊拉得直直的,将 包被裹得紧紧的,然后用带子捆上。这样会妨碍婴儿的 自然活动,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正确的方法是衬衣要宽 大,包被要松,不要挤压胸部和捆紧腿部,应使他能够 活动,这才有利于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发展指导
婴儿的骨骼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与成人有 所不同。成人的骨骼中,有机物约占1/3, 无机盐约占2/3;而小儿的骨骼中有机物和 无机盐各占一半。所以,小儿的骨骼特点是 较柔软、富于弹性、韧性好,但容易受外力 的影பைடு நூலகம்而发生变形。如长期用裤带或松紧带 束缚胸部,则会影响胸廓发育,发生肋骨下 部凹陷;不正确的坐立姿势、写字姿势及背 书包姿势,都可能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
(四)记忆的发生发展 1.记忆的发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记忆的发生应当在新生儿期。采用习
惯化、条件反射和重学节省等判别指标研究证实:婴儿最 早在生后几小时内便产生了记忆。
但是,近年来胎儿研究工作者发现,人类个体在胎儿末期
(妊娠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 现。对其他动物的比较心理学研究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有 力的佐证。 2.记忆的发展:波尔马特 三阶段
(四)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1.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 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 pdf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 pdf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pdf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发展任务。

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向着成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从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心理发展任务和挑战,以及如何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从出生到青少年期,人类经历了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要面临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建立基本的社会和情感联系,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以及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潜力。

孩子的早期生活经历对其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和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的支持和爱护、教育者的指导和关注,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进入青少年期,个体逐渐面临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建立。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会经历自我寻找和自我肯定的挑战,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建立独立和自主的个性。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能够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一自我成长的过程,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进入成年期和中年期,面临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人们在这一阶段通常会经历事业起伏、家庭关系变化等挑战,需要通过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行为来应对。

社会支持和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同,对于个体在成年期和中年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个体进入老年期,经历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以及生活中角色和身份的转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身心健康。

良好的家庭支持、社会关怀和自我满足感,能够帮助老年人度过晚年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读后感1000字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读后感1000字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读后感1000字(教师:孙丽鹏)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

这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一本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书。

虽然都是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与我们准备复试时读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还是有区别的。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的章节是按照人的年龄阶段来划分的,然后介绍该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而《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章节是先按照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划分了几部分,在按照年龄阶段介绍的。

而且,从书名中也可以看出来,《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介绍的人的发展阶段是从人的出生到死亡,《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着重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进程。

我感叹研究中的观察之细致,思维之巧妙。

比如,我在逗婴儿玩的时候喜欢把我的手指放在婴儿手中,然后婴儿就会抓住我的手指,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等我上了心理学的课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婴儿的反射活动,之前的我从没有想过这个动作会和发展有什么联系。

再比如对于婴儿可管用就行的研究,婴儿都还不会说话,但是研究者们精心的设计还是会让这些婴儿"开口说话".毕生发展还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而且人的发展和衰老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所谓人的老年化是因为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具有不同的教育情况、社会背景及文化特点,因而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然而青年人却把上一代人的不同行为表现看作是老年化的结果。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能力、判断力及学会的各种技能等所谓的晶体智力并不减退,只有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流体智力有所减退。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观念和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上一代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变得无用了,也没有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这却被青年人看作是老年化的标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你有兄弟吗? 儿童: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儿童: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儿童 :没有。 (思维不可逆)
六、智能的发展
• 5-8岁是多元智能发展的关键期
• 指多数人在5-8岁时都是一个全面的多面手, 教什么会什么,如绘画、音乐、舞蹈、钢 琴、跆拳道等。 • 只是现实中很多技能没有被强化,没有训 练,最后逐渐消失。 • 这就是生物界“物竞天择、用进废退”
希腊神话关于
“埃勒克特拉” 的故事
男孩则是缘于钦佩敬仰自己的父亲,无时无刻不 拿父亲当榜样来学习父亲的优点和习惯,而在儿童 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会倾向于和父亲在一起,而不 是和母亲在一起,男孩恋父情结者不会拿父亲当模 板去寻找恋人,只会模仿父亲的言行。 正常适当的恋父情结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一定的 帮助,男孩会因为正确的效仿父亲而变得更加稳重 有责任感,女孩则会孝顺有加,且更具婚姻家庭观。
四、性别意识的发展
• 1.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 一,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时期: 一个是两三岁的幼儿期,另一个是青 春期。 • 2. 3岁前的孩子是不太有性别意识的, 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 开始以男女自居。 • 3.4-5岁是性别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五、思维的发展
特点: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
恋母情结,也叫“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心理固结,是 儿童初步认识父母及肯定他们关系的基础上, 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识的时期。 “恋母情结”的父母不是我们生理意义上的父 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经过加工 后保存在意识领域里的虚像,这个虚像总是集 多种优点于一身,具有超现实的完美性、崇高 性,是现实个体的理想化。
七、儿童依恋的发展
3—8岁 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关键期 恋父情结也叫“埃勒克特拉”情结 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一种现象,即在 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 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 女孩多数表现于喜欢像父亲一 样能让自己依靠的男性,而那位男性性格或者长 相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像自己的父亲。
人的毕生发展(三)
学前期(3-7岁)
1. 游戏
2. 性别角色 3. 依恋
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游戏促进幼儿身心愉悦。 2.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3.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
三、婴幼儿游戏发展的阶段划分
• 0--- 1 岁 合作游戏(需要成年人的合 作) • 1--- 2岁 综合游戏(既可以独立也可 以与他人合作) • 2---3岁 象征性游戏(玩具、滑板车) • 3---4岁 替代性游戏 (用现实中的物 品替代想象中的工具) • 5岁以后 团队游戏(初步具有社会组 织雏形,具有较强的规则性)
希腊神话关于 “俄狄浦斯” 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