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线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章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包括理解弧线的长度测量和计算,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弧长公式来计算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和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弧长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弧长公式,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起跑线位置的确定:学生需要理解如何通过计算弧长来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

2. 情境导入:创设运动会百米赛跑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

二、新课学习1. 弧长公式的介绍:讲解弧长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2. 起跑线位置的确定: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弧长来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3.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1. 基本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弧长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见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弧长公式:l = rθ其中,l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θ表示圆心角的度数。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弧长公式的应用。

2. 提高题:完成提高练习题,运用弧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十章第二节《确定起跑线》,主要包括理解起跑线的概念,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概念,知道起跑线在比赛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确定起跑线的具体方法,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起跑线的确定过程。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的作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起跑线的概念,以及如何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起跑线的确定过程。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起跑线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概念2.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3. 实际问题举例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起跑线的确定方法。

2.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起跑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起跑线的概念和确定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起跑线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演示和分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起跑线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地方。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部分,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学校的环形跑道,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使运动员跑完规定的圈数?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应用课程。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何确定田径比赛中起跑线的位置,引出了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教材的安排由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性质的基础知识,对于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田径比赛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2.探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4.应用: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材六班级上册第80~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同学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详细的实际问题,通过观测、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同学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同学切实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让同学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依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设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校运会100米竞赛和400米竞赛的场面。

老师:看了两个竞赛,在起跑线上你发觉了什么状况?〔组织同学沟通〕预设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预设2: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前面,里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后面,这样公正吗?预设3: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老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了解竞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观测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讨论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明确探究的方向〔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老师:观测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呢?竞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正竞赛?〔二〕合作探究1.小组沟通:观测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详细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同学充分沟通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由于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争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长度之差?预设1: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之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解读问题,找到关键信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确定起跑线”,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确定问题的关键信息。

2.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 理解“确定起跑线”,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 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熟悉教案内容,准备相关教学工具。

2.学生:安排学生座位,准备学生所需的教学材料。

3.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让学生展开思考。

2.老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确定起跑线”?为什么要确定起跑线?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老师向学生讲解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

2.老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确定问题关键信息等。

第三步:练习与训练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训练团队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展示与总结1.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确定起跑线”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完成书本上相关练习。

2.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周长和面积。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对“确定起跑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通过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第一章:起跑线的概念与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起跑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定义:起跑线是运动员开始比赛的标志线。

2. 起跑线的作用:确定比赛起点,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起跑线的理解。

3.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实际体验起跑线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实际体验起跑线的重要性。

第二章:起跑线的设置与标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正确设置起跑线。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标记工具标示起跑线。

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设置: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员的起跑姿势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2. 标记工具的使用:使用彩带、绳子等工具标示起跑线。

1. 教师示范正确设置起跑线的方法。

2. 学生分组实践,尝试设置起跑线并使用标记工具进行标记。

3. 教师对学生的设置和标记进行评估和指导。

评估方式:1. 学生设置起跑线的准确性。

2. 学生使用标记工具的熟练程度。

第三章:起跑线的规则与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起跑线的规则。

2. 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相关的礼仪。

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规则:包括起跑信号、起跑姿势、起跑线的纪律等。

2. 起跑线相关的礼仪:包括起跑前的准备、起跑后的动作、起跑线的尊重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起跑线的规则和礼仪。

2. 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起跑线的情景。

3. 教师对学生的规则遵守和礼仪表现进行评估和指导。

评估方式:1. 学生掌握起跑线规则的准确性。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展现的礼仪表现。

第四章:起跑线的训练与提高1. 让学生掌握起跑线的训练方法。

2. 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高起跑线的表现。

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训练方法:包括起跑姿势的训练、起跑节奏的训练、起跑线的战术训练等。

2. 提高起跑线的表现:包括起跑线的起跑技巧、心理素质的培养、起跑线的观察和应对等。

《确定起跑线》的评课稿3篇

《确定起跑线》的评课稿3篇

(优)《确定起跑线》的评课稿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确定起跑线》的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确定起跑线》的评课稿1《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应用课,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弯道长度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体会确定起跑线的意义;理解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与圆的周长以及起跑线位置之间的关系;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并学会确定起跑线。

在观察、比较、归纳、探究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民主的气氛中探索出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的问题的意识。

重点: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特点,在探究起跑线设计原理中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确定与什么有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试图重点体现以下几点:1、德育的有效渗透。

课前谈话启发学生联想、表达:看到“起跑线”这三个字你想说点什么?看出了学生们的.感悟与理解,在课临结束时又一次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在自己人生的起跑线上走的精彩,累了可以歇一歇,但要一直向前。

有机、有效的进行了德育的渗透。

2、结合教学重、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课一始提出问题,100米和400米比赛规则有什么不同,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后,紧接着一段视频,给学生视觉感官上的冲突,从而认识到起点的不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3、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梯度的、有效的活动内容。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确定起跑线篇一确定起跑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确定起跑线。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跑道的起跑线。

教学设计一、自学1、跑步比赛。

师: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跑到c,d处。

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会不公平。

生: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

师:那它们到底相差多少呢?请同学们起算一下。

生计算并反馈小狗:3.14×10=31.4(m);小兔:3.14×(10+1)=34.54(m)相差:34.54—31.4=3.14(m)2、(出示400米决赛录像)提问:对于运动员在起点所站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生1:运动员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运动员的终点相同,而起点却不一样。

师: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为了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向前移。

3、揭示课题师:相邻两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运动员要向前移动多少距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议学1、确定跑道结构自学书本第75页,完成下面三个小题(1)跑道由()和()组成。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篇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确定起跑线》一课为例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确定起跑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从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应用”领域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见,“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半圆式田径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田径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 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并自发的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围绕“确定起跑线”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在圆形跑道中确定起跑线的数学原理。

学生将学习圆的周长、弧长及其应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圆的周长和弧长,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特别是在确定起跑线的具体情境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跑道模型、计算器、尺子、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体育比赛中起跑线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的计算方法。

3. 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尝试在圆形跑道模型上确定起跑线,并记录过程和结果。

5. 知识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例如设计一个运动会的起跑线设置方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展开,通过图示和公式,直观地展示这些概念,并强调其在确定起跑线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弧长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粉笔、黑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起跑线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比赛场景,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和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用绳子测量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出直径。

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我们将通过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我们将学习使用圆的周长和直径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并了解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目标1. 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圆的周长和直径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3. 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起跑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2. 应用公式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1. 黑板和粉笔。

2. 图表和模型。

3. 计算器和纸张。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起跑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起跑线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3. 示例: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场景下的起跑线位置。

5. 讨论:讨论起跑线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3. 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的公式。

4. 示例和练习。

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场景下的起跑线位置。

2. 探索起跑线计算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起跑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知识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展示了对起跑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起跑线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C)与直径(D)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C = πD 来表示,其中π(pi)是一个无理数,大约等于3.14159。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确定起跑线》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确定起跑线》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确定起跑线
情景导入
100米比赛运动员 起跑情形
400米比赛运动员 起跑情形
探索新知
1
终点线
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 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
所以外圈跑道起跑线 的位置应该往前移!
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
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呢? 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5 ×
π
(1.25×2)× π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我不用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也知道它们相 差多少米?
两条直道是一样的,所以只需要看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这样算的:
第一道:72.6×π 第二道:(72.6+2.5)×π = 72.6π+2.5π 第三道:(75.1+2.5)×π = 75.1π+2.5π 第四道:(77.6+2.5)×π = 77.6π+2.5π 第五道:(80.1+2.5)×π = 80.1π+2.5π
1×≈7.54(米)
2. 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应 该依次提前多少米?(提示:200米比赛有一圈吗?)
1.25×3.14≈3.93(米) 答:起跑线应该依次提前3.93米。
课堂小结
确定起跑线 每一条跑道的长度 C差=2πR-2πr =两个直道的长度+圆的周长 =2π(R-r) =2π×道宽 400米跑相邻跑道相差:跑道宽×2×π
第五条:431.42÷2=215.71(m)
起点
每条道相差3.925m或3,39m。所以起跑线应依次提前约3.925m。
巩固练习
1.校园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400米的跑 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 应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吗?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圆周率取3.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上册
小明的妈妈在自家的墙根下 建了一个花坛。你能计算出 花坛的周长吗?如果这个花 坛是用篱笆围成的,请你算 出篱笆的长度。
8米
小狗和小兔分别从 A , B 处出发,沿半圆走到 C , 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小狗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 10米,它走过的 路程是 米。 (2)小兔所走的路线的半径为 路程是 米。 米,他走过的
(3)两只小动物走过
的路程相差 米。
1m
10m
BA
小狗走过的路程:
CD 3.14×10=31.4(m)
1m
10m
BA 小兔走过的路程:
CD
3.14×(10+1)=34.54(m)
1m
10m
BA 两只动物走过的路程差:
CD
34.54-31.4=3.14(m)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 构,理解相邻两条跑道“全长”之差与“周长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
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
1、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 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 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 线
二、收集数据
1、了解400m跑道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由于测量的误
差,不必让学生到操场测量) 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
得出:直跑道的长度是85.9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之差的关系。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 应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
一、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
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 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 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
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 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运动员跑步时要经过弯 道,弯道的外圈比内圈 长一些,因此起跑线的 位置不一样。
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 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整理数据、呈现思路
提出研究问题
收集数据(呈现数据,不必要实地测量)
得出结论
2、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 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π)
计算价值不大,重视理论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