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教案 15篇
《孙权劝学》教案15篇《孙权劝学》教案1课题名称:《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能力目标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
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听讲二、简介作者生平、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
治平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孙权劝学》阅读训练
【1】(四)文言文阅读,完成15—18题。
(20分)【甲】为学(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 不逮人也() (2) 吾欲之南海()(3) 蒙乃始就学() (4) 及鲁肃过寻阳()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1)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学习读书的态度,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这样的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词语及拼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菜畦qí:菜地。
确凿záo:非常真切,真实可靠。
秕谷bǐ:张得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也叫秕谷子。
渊博yuān:形容学识深而广。
缠络chán luò:枝条状物互相缠绕,连续不断。
桑椹shèn:桑树的果实。
轻捷jié:轻快敏捷。
臃肿yōng zhǒng:过度肥胖。
脑髓suǐ:大脑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相宜yí:适宜。
蝉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中医可入药。
攒cuán:聚拢,拼凑。
宿儒sù rú: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人声鼎沸dǐng:形容喧闹.混乱,像水锅里沸腾一样。
方正:正直。
人迹罕至hǎn:人的足迹很少出现.到达(的地方)。
2.《爸爸的花儿落了》肿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叮嘱zhǔ:再三嘱咐。
油鞋:一种涂上桐油,用于下雨天穿的鞋。
挪窝儿nuó: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
这里指起床。
鸡毛掸子dǎn:掸灰尘的用具,把鸡毛扎在藤或竹竿的一端制成。
有的地方叫鸡毛帚。
咻咻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雨篷péng:遮蔽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骊歌lí:告别的歌。
玉簪花zān: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花白色,气味芳香。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蔽雨犹豫不决。
花圃pǔ:种花草的园地。
3.《丑小鸭》来势汹汹xiōng:动作或事情到来时声势盛大的样子。
姊妹zǐ:姐妹。
沼泽地zhǎo:木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沮丧jǔ:灰心失望。
恭恭敬敬gōng: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弥漫mí:充满;布满。
泥泞nìng: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淤积的烂泥。
木屐jī:木板拖鞋。
飕飕sōu:形容风声。
4.《诗两首》镇静zhèn: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yù:忧伤.愁闷。
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家国精神】1.(8分)宣传部的小东同学拟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参与对寄语的修改讨论。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没有他们至死不xiè()的抗争,就不会有民族的解放()的奉献,就不会有国家的富ráo ()()育着我们成长,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①清明将至,一杯酒,一束花。
②继承先烈遗志,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知识。
(1)小东:语段中有几个字我一下子想不起来怎么写了,你能帮我把这些字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吗?(2)小易:我觉得寄语中第②处画横线的句子感觉读起来不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把修改成。
(3)下面是小易同学对①、②处画线句子中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学习”“建设”是动词。
B.“将”“更加”是副词。
C.“至”“把”是介词。
D.“一杯酒”中的“一”是数词,“杯”是量词。
2.(2分)小易找到了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关于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些句子,但在编辑过程中出了问题。
请你帮他重新排序,选出最恰当的选项()①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②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A.④②①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3.(2分)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小易为丰富展板内容,还搜索到了以下内容()A.《黄河颂》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贾平凹《土地的誓言》让我们感受作者为了土地而奋斗的爱国之情;《木兰诗》更是塑造了一个勇敢刚毅、爱国爱乡的女英雄形象。
B.《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此书编纂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C.《谁是最可爱的人》属于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等特点。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10篇]孙权劝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时期孙权的重要地位和其提倡教育的理念;2.通过学习孙权劝学的诗文,感受古代文化和思想内涵,提高语文水平;3.通过阅读和理解孙权的劝学诗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和教育价值;难点:理解古代诗文的意蕴和传达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孙权的生平事迹和其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2.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学习的想法和看法。
二、阅读课文(20分钟)1.学生个别阅读“劝学五首”,理解文中诗句和表达的思想。
2.学生合作阅读,交流和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劝学的深层含义。
3.学生模仿孙权的写作方式,自己写一篇劝学的短文。
三、展示交流(15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自己写的劝学短文,班级同学评价和分享感受。
2.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回顾孙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自主发挥,结合现代时代背景,思考和探讨劝学的现实意义。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孙权的教育思想和劝学的重要性,掌握了古代诗文的阅读方法和深层含义,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自主研究和讨论中增强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江东小霸王”,他在治理国家方面颇有建树。
而在教育方面,孙权更是重视和提倡,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教育并提倡劝学,劝导人们勤学苦读,为国家建设和个人成长做出贡献。
孙权将自己的劝学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他所写的《劝学五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劝学五首》总共五首,都是孙权针对不同的读者面向全社会进行劝学的。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 》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孙权劝学班级姓名小组评价________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积累“卿、岂、孰”等词语。
2、背诵课文并能准确翻译课文,理解鲁肃、吕蒙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对话的情味。
3、理解刻苦治学、提升自己学识和修养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准确的背诵及默写;重点词的翻译;对话的含义。
【分步学习】自主学习一:【了解文体掌握常识】一、走进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
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介绍作品《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相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自主学习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 自以为/大有所益2. 试着解释划线的生字词。
《孙权劝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孙权劝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该文既记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本文简练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其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富有情趣,尤其值得玩味。
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课文节选:初1,权2谓3吕蒙4曰:“卿5今6当涂7掌事8,不可不学。
”蒙辞9以10军中多务11。
权曰:“孤12岂13欲卿治经14为博士15邪16!但17当18涉猎19,见往事20耳21。
卿言多务22,孰若23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4。
"蒙乃25始26就学27。
及28鲁肃过29寻阳30,与蒙论议31,大32惊33曰:“卿今者34才略35,非复36吴下阿蒙37!”蒙曰:“士别三日38,即39更40刮目相待41,大兄42何43见事44之晚乎45!”肃遂46拜47蒙母,结友而别48。
词句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现在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2021年部编语文中考考点之文言文比较阅读系列三
2021年部编语文中考考点之文言文比较阅读系列三(一)【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別。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分)⑴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5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5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先集体背诵课文。
预设:大多数同学背的不错。
还有几位同学不熟。
所以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对一些不肯用功学习的同学应该如何劝导他呢。
无独有偶,三国时,孙权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怎么劝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孙权劝学》。
(板书课题及作者)2.了解作家作品谁能简介作家作品,要求背着说。
二、引导自学,发现问题1.根据你们的学习经验,你觉得本课我们应重点学习什么。
(提示:知识、写法)认定目标:学生根据所学参与确定学习目标。
师总结出示目标。
孔子云:“学然后知不足。
”教师云:“自主学习,体会深刻。
”专家说:“喂大的学生是无能的学生。
”现在你们就自己动手,丰富头脑吧。
出示自学提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并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三、点拨导学,合作探究(一)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你们是烧多大的火呢,谁来说说你的疑问。
学生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
竞争促进合作,我们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哪组能把文中的人物读活。
(分旁白、孙权、鲁肃、吕蒙)(二)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幸运总是爱给有准备之人的,智慧之花会落入谁家呢?(三)备选题目。
由学生自选人物。
点击后直接链接到备选题目中的'某一道题。
然后教师给小组打分。
张弛有度,紧张过后我们一起来思考。
(四)思考讨论1.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板书)劝-学-赞2.课文在情节详略处理上有什么特点?引申出__重点在劝及侧面描写的作用。
如果我把后两个情节改一下: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蒙侃侃而谈。
你看如何?3.如果把课文的题目换成“刮目相待”怎么样,说说你的意见。
预设:__重点写的是劝,比较有特色的也是劝。
看来劝中有深意。
从学生的回答中导出本课重点及难点:体味人物语言的情味。
揣摩并想象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扩写其中的某个片段或某句话。
设置意图:为了让学生体验本课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课文的题目换成“刮目相待”怎么样,说说你的意见。
《劝学》教学设计
15 《孙权劝学》教案温长军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教法设计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投影片教时1课时导语设计: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
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
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认定目标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对之进行概括,或辅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确。
导学达标一竟读课文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学生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
(完整版)《孙权劝学》重点字词
孙权劝学
1、谓:对……说。
2、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3、辞:推托。
4、以:介词,用、拿。
5、岂:副词,表示反问。
译为“难道”“怎么”。
6、欲:想要
7、为:成为。
8、邪(yé):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
9、但:只,仅。
10、涉猎:粗略地阅读;泛览。
11、见:了解。
12、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
若:比得上,不如。
13、乃:于是,就。
14、始:开始。
15、就学:指从事学习。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
18、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复:再。
20、即:就。
21、更:重新。
22、何:为什么。
23、见事:认清事物。
24、遂:于是,就。
25、而:表承接,就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我的事务还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读书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谋略才干,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兄长怎么知道的这么晚呀!”于是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孙权劝学》教案(合集15篇)
《孙权劝学》教案(合集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孙权劝学》教案(合集15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孙权劝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学情分析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但是,吕蒙年青的时候不喜欢学习,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怎么会后来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呢?他的成长离不开孙权的劝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孙权是如何劝的,吕蒙又是怎么做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但是,吕蒙年青的时候不喜欢学习,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怎么会后来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呢?他的成长离不开孙权的劝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孙权是如何劝的,吕蒙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孙权劝学》幻灯篇)。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幻灯片)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家、家。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3、生难字:卿()岂()邪()孰()遂()即更()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朗读指导1、自由朗读(两遍)2、听示范朗读3、全班齐读(二)请同学复述课文: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哪些事?(师生归纳,出示幻灯片)四、请学生结合注解,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新人教版第三单元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甲)孙权劝学初,权①谓吕蒙曰:“卿②今当涂掌事③,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④.权曰:“孤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①权:指孙权。
③涂:通“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④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⑤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答: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
翻译下列句子。
(2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答:(三)【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传.不习乎:(2)曲肱.而枕之:(3)夫君子之行.: (4)意与日去.:2。
劝学古今异义-劝学中的古今异义
《孙权劝学》古今异义 《孙权劝学》古今异义 辞 古义:推脱。 今义:美好的文言汉语。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就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司马光是猪古今异义学生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当堂练习:1.行李:古,,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2.夫人:古,,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丈夫:古,,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4.地方:古,,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5.大方:古, 计较,言谈举止自然。6.山东:古, 东省。7.非常:古, 词。8.足下:古,9.幼稚:古, 简单或缺乏经验。10.扶老:古,11.学者:古, 定成就的人。12.众人:古, 大家,很多人。13.不必:古,14.可怜:古, 不幸表示感谢怜悯。15.方丈:古, 持。16.颜色:古,17.不行:古,18.成立:古, 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19.辛苦:古, 见明知”;今,身心劳苦。20.偏僻:古, 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今,程度副,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如“弟子
孙权劝学 改写为800字左右作文
孙权劝学改写为800字左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孙权劝学改写为800字左右作文篇1吕蒙是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孙权曾找到吕蒙,要求他学习,了解经典诗经。
当初,孙权对这个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治,不可以不学习呀!但是吕蒙却用军中事务繁多而一再推脱,这样孙权有点生气了。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那些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你现在这个身份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学习一下历史罢了。
怎么还能推脱,你说你那军中事务有很多,我就想知道,有谁的事情比我的还多呢?我经常读书,我认为读书对我有着很大的好处,我这么忙都有时间读书,你不学,难不成你的.事务我的还要多吗?”于是,吕蒙从此开始学习。
无论什么时候,在家中、在军中,怀里总是揣着一本正在看的书,只要有空,他就去学习、读书,从来不闲着。
不久,鲁肃经过寻阳,在营帐里与吕蒙一起商论着国家上面的大事,鲁肃很惊讶地说:“就以你现在这才干和那些谋略,可想而知,你费了多大功夫来学习,你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却早已见怪不怪,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目光看那个人了,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
”于是,鲁肃去吕蒙家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了好友,然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改写为800字左右作文篇2孙权劝学(改写)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的六年级学生。
最近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改写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篇《孙权劝学》。
这篇文章讲述了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对自己儿子的一次劝学。
老实说,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感觉非常枯燥乏味,里面包含了很多生僻字和古文典故,让我完全无从下手。
不过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对文章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体会到了劝学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以下这番话想对大家分享。
首先,我要感谢孙权这位历史名人,他知识渊博、思维缜密,劝学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反思。
孙权说,读书学习是一件极其重要且艰辛的事情,我们应该刻苦钻研,日夜兼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7年级下册语文15课的笔记
7年级下册语文15课的笔记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出处。
二、字词积累。
1. 重点字词。
- 初(当初),权(孙权)谓(对……说)吕蒙曰:“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今当涂(当道,当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托)以(用)军中多务(事务)。
权曰:“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yé,通“耶”,语气词)!但(只,只是)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历史)耳。
卿言多务,孰(谁)若(比得上)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于是,就)始就学。
- 及(到,等到)鲁肃过(经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如今,现在)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重新)刮目相待,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何见事(知晓事情)之晚乎!”肃遂(于是,就)拜蒙母,结友而别。
2.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3.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最高一级。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 但:古义指只,只是;今义指转折连词,但是。
- 见:古义指知晓;今义指看见。
- 更:古义指重新;今义指更加。
4. 一词多义。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当涂掌事(当权)- 但当涉猎(应当)-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三、内容理解。
1. 情节结构。
- 孙权劝学(开端):孙权劝吕蒙学习,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孙权以自身为例,说明读书的好处,吕蒙开始学习。
- 吕蒙就学(发展):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
- 鲁肃赞学(高潮、结局):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的才略增长,吕蒙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回应,鲁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一词多义
孙权劝学一词多义1.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正)卿今当涂掌事(掌管)木兰当户织(对着)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于舅家见之(见到)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子墨子见王(拜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3.乃: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蒙乃始就学(于是,就)4.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以为)一儿以日出初远(认为)以虫蚁为兽(把)以其境过清(因为,由于)以激怒其众(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5.而:结友而别(就,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愠(却)学而时习之(表顺接,不译)使之冲烟而飞鸣(并且,表并列)6.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此人可就见(靠近)蒙乃始就学(从事)7.更:更刮目相待(重新)三更半夜(夜间计时单位)更若役,复若赋(改变)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更加)8.始:蒙乃始就学(开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初)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才)9.学:孙权劝学(学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问)10.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做,变为,用,成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译为被)11.书:即书诗四句(书写,动词)孤常读书(书,名词)12.复:复到舅家问焉(又,再次)非复吴下阿蒙(是)13.目:即刮目相看(目光)能张目对日(眼睛)14.谓:权谓吕蒙曰(告诉,对…说)何谓(是)15.掌:卿今当涂掌势(掌权)掌中之物(手掌)16.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旦辞爷娘去(告辞)17.自:自以为大有所益(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起)18.与:与蒙议论(和)借旁近与之(给)19.待:刮目相待(对待)待之离去(等待)20.言:卿言多务(说)五言律诗(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初、见、过、更”等,了解一些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
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诵,复述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可进行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对自己的成长意义重大;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录音机,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2.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
(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
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背诵全文。
3.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教后记: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学生能够理解和找到文中的主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