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教案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整理了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五篇】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掌握五言古诗的朗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介绍朗诵,其余学生评论。

三认识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说明,借助工具书,疏导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沟通问题及解答。

3、学生谈谈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修业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和境界,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形。

出示问题,小组商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探望的角度有如何的不一样?——商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眺望增补背景知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来延长到淄博市南,长约200 公里。

问 1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安在语气上有什么不一样 ?加夫则诧异、赞叹之情更明亮,也更激烈。

问 2 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诗人是如何写的 ?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开生面的写出自己的领会,以距离之远来衬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可否经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归纳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 ?神或秀,高。

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奇特艳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问睁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未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感情1、问年青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览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悲观颓丧情绪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诗人热忱赞叹了泰山的奇特艳丽,表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特别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登攀巅峰俯视全部的壮心随和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激情壮志。

你还可以联系到境界同样的哪些诗句 ?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敢于进步,踊跃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觉诗人高明的写作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诗优秀教案篇1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

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1.诵读(鉴赏音韵美)(1)按照要求自由诵读(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读出感情)(2)展示教师范读(教给方法:标画韵脚、节拍和平仄)(3)选读(师生简评,鼓励为主)(4)齐读,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悲伤、忧愁、孤独……)2.品读(示范操作步骤,教给学生方法)(1)理解词句含义,培养习惯能力(教给方法:结合注释和语境,联系所学相关材料,推敲词句含义,做好笔记;教师示例:猿啸哀、鸟飞回、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2)感受意象意境,想象贯通诗意(教给方法:抓住意象,联想想象,口述或笔述再现画面,走进意境;教师示例:秋风强劲,蓝天高远,猿啼哀啸,十分悲凄;清清河堤,白白沙洲,鸥鹭盘旋,鸟儿飞舞。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奔腾而去。

万里漂泊,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悲伤;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登临,独自孤苦。

世事艰难,生活困顿,十分遗憾,鬓如白霜;浊酒消愁,怎奈潦倒,病体日衰,需要停杯。

)(3)逐句玩味感情,鉴赏表达方式(教给方法:分析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神韵,概括意境特征;理解概括意象意境中寄寓的情感;分析鉴赏表达方式和作用,在课本空白处批注评点。

教师示例:首联、颔联,意境、情感、写法、作用,营造悲凉氛围、情景交融;颈联、尾联,“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表达忧思深广,国难家愁、悲忧难遣、矛盾心情、尽展无遗。

“诗圣”杜甫教学设计

“诗圣”杜甫教学设计

“诗圣”杜甫教学设计(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陇县中学高二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一课集体备课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

尽管李、杜的年龄只相差十一岁,他们也都经历过唐王朝的全盛时代和由盛入衰的安史之乱,但他们的创作,却存在某些根本的不同。

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其显著特征。

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

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杜甫这里便戛然而止。

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盛唐诗歌的一些重要特征,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仍然有所体现。

激情虽然在他的诗中受到抑制,却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雄伟壮大之美,也仍然是诗人的爱好。

他的那些关于时事政治的诗篇,大抵是真诚情感的流露和结晶,而并非以预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为首要的出发点。

从这些方面来说,杜甫与盛唐文化终究有很深的关联。

为什么唐诗会发生如此变化,为什么历史会贡献这麽一个“诗圣”,多事之秋的时代和不屈不挠的个性怎样成就杜甫独特的个性,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道路对我们成长中的青年人有怎样的人生启迪,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去探寻,去思考,来借鉴。

二、走进杜甫,了解杜甫其人其事(梳理杜甫的成长轨迹,了解杜甫的历史成就)(一)、杜甫的生平和个性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教案

《杜甫》教案

《杜甫》教案杜甫教案引言《杜甫》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中杰出的诗人杜甫的作品。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背景、主题和风格,并通过分析和欣赏他的代表作品来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研究目标通过完成本教案的研究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2. 掌握杜甫作品的一般特点和风格;3. 分析杜甫的代表作品,并理解其主题和意义;4. 能够欣赏和鉴赏杜甫的诗歌作品;5. 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活动1. 杜甫简介:杜甫简介:- 教师通过讲授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与教师一起探讨杜甫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 学生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查找更多关于杜甫的信息,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

2. 杜甫作品欣赏:杜甫作品欣赏:- 教师选取杜甫的代表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诗歌的诗句或整首诗。

- 学生可以自行阅读杜甫的作品,并思考其中的意义、主题和情感表达。

-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杜甫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诗歌分析:诗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杜甫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诗意、文学特点和表达手法。

-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分析一首或数首杜甫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分析结果。

-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分析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诗歌分析。

4. 创作扩展:创作扩展:- 学生可以尝试以杜甫的诗歌作品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诗或散文。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欣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评估方式-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和分析能力等)。

- 学生对杜甫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表达(口头或书面)。

- 学生创作的诗歌或散文作品。

参考资料- 杜甫的诗集和文集- 互联网上关于杜甫的相关资料和资源- 教师自备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杜甫的主要诗作和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

2.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杜甫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杜甫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杜甫诗歌文本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杜甫诗歌,了解其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杜甫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杜甫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诗歌解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诗歌解析,深入剖析杜甫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杜甫诗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6. 课后作业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找出杜甫与其他唐代诗人的不同之处,如与李白、王维等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

2. 现实意义:讨论杜甫诗歌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传承杜甫关注民生的情怀。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杜甫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意象、手法等,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回答环节: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 甫课堂实录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 甫课堂实录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实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杜甫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杜甫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去领略这位诗圣的风采。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杜甫”两个大字,然后问道:“同学们,提到杜甫,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位同学迅速举手回答:“我想到他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国家破败的景象。

”另一位同学接着说:“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种生活的困苦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人感动。

”我微笑着点头,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因为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那老师,为什么说他的诗歌沉郁顿挫呢?”一位同学好奇地问道。

我解释道:“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沉郁,指的是他的诗歌情感深沉、浓郁,蕴含着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顿挫,则是说他的诗歌在表达情感时,不是一泻无余,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婉转。

比如他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壮志未酬的种种愁苦,通过对仗工整的诗句,一层一层地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和无奈。

”“老师,杜甫的一生是不是很坎坷啊?”又有同学问道。

“没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他早年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入朝为官,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但仕途不顺,多次应试都未中。

后来虽然得到了一些官职,但也都是小官,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且,他的生活也十分贫困,经常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我感慨地说道。

“那他在这样的困境中,是怎么坚持创作的呢?”“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诗歌的热爱,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杜甫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3. 激发学生对杜甫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杜甫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地、家庭状况、政治经历等。

2. 讲解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誉为“诗圣”的原因。

3. 简要介绍杜甫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如忧国忧民、豪放奔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杜甫的生平介绍,了解其背景。

2.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杜甫诗歌的初步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杜甫的诗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诗歌创作的背景,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

2. 分析杜甫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1. 讲解杜甫诗歌创作的社会、政治背景,如唐朝的繁荣与衰落、战争动荡等。

2. 分析杜甫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如贫富差距、人民疾苦等。

3. 引导学生阅读杜甫的代表作,如《春望》、《月夜忧思》等,进行鉴赏和分析。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杜甫诗歌创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2. 组织学生阅读杜甫的代表作,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批判思维。

第三章:杜甫诗歌的主题与风格教学目标:1. 掌握杜甫诗歌的主题,如忧国忧民、豪放奔放等。

2. 分析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如雄浑沉郁、严谨精妙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如忧国忧民、豪放奔放等。

2. 分析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如雄浑沉郁、严谨精妙等。

3. 引导学生阅读杜甫的代表作,如《登高》、《佳人》等,进行鉴赏和分析。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2. 组织学生阅读杜甫的代表作,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和风格。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审美情趣。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了解作者生平。

2.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4.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诗歌图片,要求学生欣赏图片,读出感情。

5.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6.合作探究:7.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分析杜甫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杜甫的代表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杜甫的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关爱他人;(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杜甫诗歌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3.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三、教学难点1. 杜甫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2.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3.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相关研究文献;2. 学生准备:预习杜甫的诗歌,了解其基本信息;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诗歌文本、相关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杜甫的诗歌,感受其情感和主题;(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杜甫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关注杜甫诗歌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4. 课堂讲解(1)讲解杜甫诗歌的基本背景和创作动机;(2)分析杜甫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阐述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选取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杜甫的诗歌。

7. 课后作业(1)阅读杜甫的诗歌,深入了解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等方面。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 甫课堂实录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 甫课堂实录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实录《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

他被誉为“诗圣”,其诗作沉郁顿挫,饱含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

生:老师,为什么说杜甫是诗圣呀?师:这是因为杜甫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更重要的是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以诗歌为武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

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家庭,青少年时期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遭遇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生:那这些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影响呢?师:影响非常大。

他的早期作品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比如《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出了他的壮志豪情。

但在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后,他的诗歌风格逐渐变得沉郁顿挫。

师:比如他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大家想想,这几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生:描绘了国家破败、一片荒凉的景象。

师:对,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杜甫内心的痛苦和忧思。

再看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简单的几句就把生活的困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老师,那他自己生活这么艰难,怎么还想着别人呢?师: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啊!他在诗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自己身处困境,却心系天下苍生,希望能为所有穷苦的人提供庇护之所,这种博大的胸怀令人敬佩。

师: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有反映战争残酷的,像《石壕吏》;有描写民间疾苦的,比如《兵车行》。

他用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画卷。

生:老师,那他的诗歌为什么读起来感觉很沉重呢?师:这就是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高中语文【杜甫诗】教案

高中语文【杜甫诗】教案

高中语文【杜甫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掌握其诗歌的基本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分析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杜甫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杜甫生平简介:介绍杜甫的时代背景、家庭状况、政治生涯等,为学生阅读其诗歌奠定基础。

2.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杜甫诗歌的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其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诗歌中的社会现实关注和忧国忧民情怀。

四、教学方法1. 对比阅读法: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杜甫的不同诗歌,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杜甫诗歌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杜甫诗歌,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生平,引导学生关注其诗歌创作。

3. 诗歌鉴赏: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杜甫的诗歌,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4. 课堂讨论:针对诗歌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对比阅读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杜甫诗集:为学生提供杜甫诗歌的文本资源,便于阅读和分析。

2. 相关论文和评论:为学生提供学术观点和研究动态,帮助其拓展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关于杜甫诗歌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杜甫生平,引导学生关注其诗歌创作。

2. 第2周:对比阅读杜甫的诗歌,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杜甫》教学设计

《杜甫》教学设计

《杜甫》教学设计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达。

因此,针对中学生的教学设计,着重介绍杜甫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点,教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杜甫的诗歌。

以下是针对《杜甫》教学设计的推荐方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文学地位和贡献;2. 培养学生对杜甫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与领悟能力;3.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情感。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字数限制)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初探杜甫(10分钟)- 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背景和历史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杜甫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2. 杜甫的代表作品(20分钟)- 指导学生浏览杜甫的代表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分析其中的诗歌结构和意境表达;- 引导学生逐行品读,感受杜甫的诗歌魅力。

3. 杜甫风格特点解析(30分钟)-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如写实性、豪放激昂的情感表达等;- 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杜甫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与现实的联系。

4. 学习杜甫的写作技巧(25分钟)- 分析杜甫的写作手法,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尝试仿写杜甫的诗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和赏析。

5. 学习杜甫的人生智慧(20分钟)- 介绍杜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乐观进取、忧国忧民等;- 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杜甫的为人和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 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杜甫诗歌朗诵会(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并评选出最佳表演者;- 借助朗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杜甫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朗诵会,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导引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本课进行反思;- 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和思考。

初一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杜甫

初一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杜甫

初一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杜甫初一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杜甫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初一语文教学中的一节诗词欣赏课,主要讲授古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通过欣赏杜甫的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特点;2. 理解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意境;3. 学会欣赏杜甫的诗词作品;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 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特点;2. 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诗人杜甫的背景和作品特点,引发学生对杜甫的兴趣。

步骤二:欣赏杜甫的诗词教师精选了几首杜甫的诗词,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学生欣赏杜甫的作品,感受诗词的美。

步骤三:分析杜甫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杜甫的作品,包括词句的表达方式、意象的描绘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杜甫的诗词风格和思想。

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杜甫的诗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合作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合作创作,写一首与杜甫风格相近的诗词。

步骤六: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合作创作进行展示,并分享彼此的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诗词创作上的进一步探索。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杜甫的理解和作品欣赏的水平;2. 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创作的积极性和表现;3. 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拓展延伸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杜甫诗词,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诗词比赛或朗诵活动,拓宽学生对古代诗词的了解和欣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代诗人杜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下一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杜甫的其他作品,扩展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知识面。

统编本三上《杜甫》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

统编本三上《杜甫》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

统编本三上《杜甫》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

2. 掌握杜甫诗歌的主题、风格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杜甫的生平介绍:
- 出生、成长背景;
- 受到的教育和影响;
- 创作生涯及其成就。

2. 杜甫的代表作品:
- 选取几首杜甫的代表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分析作品的主题、内涵、表现手法等。

3. 杜甫与唐代社会背景:
- 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 分析杜甫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杜甫的生平、代表作品和与唐代社会的关系。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作品解读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分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作品解读:学生对杜甫作品的解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五、教学资源
1. 杜甫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形象资料:图表、图片、视频等,用于展示杜甫的生平和作品。

六、教学延伸
1. 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比较他们之间的创作风格和文化背景。

2.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杜甫的诗歌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初中杜甫古诗词的教案

初中杜甫古诗词的教案

初中杜甫古诗词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把握。

2. 诗歌手法的分析。

3. 诗人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

2. 诗人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对“秋风”有什么印象?秋风常常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全班交流: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4. 赏析诗歌(1)分析诗中的关键字词,如“茅飞”、“沉塘坳”、“布衾多年冷似铁”等,理解诗人的写作特色。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感悟诗中的哲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诗中“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精神的理解。

(2)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诗中的道德观念。

7. 作业布置(1)背诵古诗。

(2)写一篇关于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中小学语文杜甫诗教案

中小学语文杜甫诗教案

中小学语文杜甫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1.2 培养学生对杜甫诗歌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1.3 帮助学生理解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1.4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杜甫生平介绍2.2 杜甫诗歌欣赏2.3 杜甫诗歌的主题分析2.4 诗歌创作背景解析2.5 杜甫诗歌中的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介绍杜甫生平、诗歌主题和创作背景。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欣赏杜甫诗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3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4.1 杜甫诗歌选集4.2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4.3 教学多媒体设备4.4 诗歌创作纸张和工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诗歌欣赏:让学生阅读和欣赏杜甫的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5.3 主题分析:分析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5.4 创作背景解析:讲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5.5 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6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和价值。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6.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意象运用。

6.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杜甫诗歌的看法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7.1 杜甫诗歌专题研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杜甫的诗歌作品,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诗歌进行专题研究。

7.2 杜甫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进行杜甫诗歌的朗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欣赏水平。

7.3 杜甫诗歌展览:鼓励学生创作与杜甫诗歌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摄影等,并进行展览。

八、教学资源8.1 杜甫诗歌文本:提供杜甫诗歌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教案
沉郁顿挫,千古诗圣——“读不尽的诗圣杜甫”课堂实录
山东临沭大兴中学春歌守开
导言:
诗需要拓展吗?诗的精髓何在?如何让学生去读?去悟?诗歌课堂教学的标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了课堂,想窥探一下诗歌教学的奥秘。

课堂实录:
师:大家知道杜甫吗?你记得他的哪一首诗歌?
生:知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生:(哈哈大笑)不对,不对,那是白居易的诗。

师:奥,杜甫也有写草的诗,不过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寄寓深沉的忧国之情。

师:杜甫,乃千古诗圣,其诗沉郁顿挫,是诗的大家,他的诗多忧时伤世之作,多忧愤感民生多艰之篇,读杜甫我们会为之深深感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读一读《春望》,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生听录音一遍,随录音小声读,教师范读指点,学生读感受诗所表达的感情,领悟诗的内容。


师: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时值安史之乱,杜甫身陷长安,感受到这场变乱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于是吟出这首绝唱。

诗使我们感到沉重和忧伤,悲愤与痛苦。

你能否谈谈自己对诗的体会及由诗句引发的感想。

生:使我感动的是第二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是为国破而感,“恨”是为离散饿日恨,而“感”至于“花”也见泪,“恨”至于鸟也惊心,可知,此“感”此“恨”非平常之恨,是深沉的感和恨。

拟人手法的运用特精彩。

实际由物写人写情之作在唐诗歌中很多,你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出喜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出深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写出清幽。

师:是的,我也由此想到:“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写出眷念。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道出羁旅之愁。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仅意境开阔,更有壮志满胸。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诗能引发我们无尽的想象,更可让我们由此去开拓和创造。

传说:吴子胥过淆关一夜白了头,杜甫呢?不仅说一封家书抵万金,更因思乡发皆落,“搔”短而“不胜簪”了。

你能想象到那种环境中的杜甫该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想象,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勾画人物,表达情感。


后记:
诗是可以拓展的,由此及彼,贵在恰当、适度。

诗是应该朗读的,读的激情澎湃,读的神思飞扬,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感受节奏和韵律,感受深深的情,殷殷的意。

诗的标高是什么?是学生喜读,爱读,读出情趣,读出感受,读出飞翔的想象。

若此,教师不用一点点拨之功、激发之功、积累之功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