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其中包括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食品安全。
以下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食品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以及其对健康的风险等级。
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变化。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源等因素,同时也涉及到食品安全风险相关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三、食品安全风险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主要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等方面。
例如,对于食品生产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和供应商的审核,确保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强对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在食品销售环节,加强对食品的标签和包装的检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类食品安全信息,及时预警食品安全风险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将迅速采取措施,通报并公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食品安全风险溯源食品安全风险溯源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在民生领域,政府和社会各界始终重视风险防控工作,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就民生领域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分别详细探讨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食品安全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防止食品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措施。
首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
其次,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对食品进货、存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此外,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医疗卫生措施医疗卫生领域是民生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风险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医疗安全,政府加强了医疗卫生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措施。
首先,完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力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推行全民健康体检计划,定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
此外,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监管,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设备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住房保障措施住房保障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防控风险的一个重点领域。
为了确保人民的住房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良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措施。
首先,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标准,加强对住房建设的监管,确保住房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人民提供购房和租房的经济支持,提高人民的住房保障水平。
此外,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保证工地的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
四、教育保障措施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保障,风险防控措施在教育领域同样重要。
为了保证人民的教育权益和教育质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保障措施。
首先,加大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申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民生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和担忧,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保障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监管,可以防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掺杂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只有确保食品安全,人民才能安心吃饭,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频繁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还导致了人们对食品市场的信任度下降,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力的释放。
加强监管,建立起严密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加强监管,可以及时排查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多方合力。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
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提高辨别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民生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风险防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在民生领域中的风险防控措施方案,以确保公众的利益和福祉。
一、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食品安全风险。
1.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定期检测市场上的食品样品,检查其安全性和合格率,以确保公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可靠。
3.加强公众教育宣传: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环境污染风险防控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防控。
1.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及时了解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等,加强环境管理,限制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3.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三、医疗卫生风险防控医疗卫生领域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关乎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防控。
1.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建立严格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工作符合规范和标准。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加强疾病防控:完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疫情预防和应急响应,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四、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社会安全是指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1.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确保市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稳定。
防控农村食品安全风险八项措施
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食品行业从业 任调查,帮助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不强,设备投入资金困难,有些企业
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 依法从重追究法律责任。。
不按规定开展出厂检验等问题,我县
行处罚。二是坚持联合执法机制。加
强化提优升级。积极开展创建活 在小微食品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强部门协作齐抓共管,明确牵头部门, 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内部运 试点食品生产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
食品经营环节。在食品流通环节, 存在散装食品销售防护设施不到位、 产品标签不规范等现象;部分单位不 按食品贮存要求贮存食品,食品与非 食品、生食品与熟食品不分区(货架) 销售;销售农产品无提供产地证明或 销售凭证,少数水产品销售者在暂养 过程中添加违禁物品;不少农贸市场 开办者管理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落 实,对市场农产品经营户缺乏管理与 监督。餐饮服务环节,专间存在杂物
农村集体聚餐。风险具体表现在: 一是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食品安 全意识不强,规范操作能力不够。二 是基本条件较差,农村集体聚餐没有 固定场所,没有相应的防蝇防尘、保 洁与冷藏设施。三是风险点源较多, 对餐饮具缺乏消毒保洁,冷盘菜大多 使用外购食品直接食用,不能进行食 品留样,存在生熟不分等交叉污染现象。
刑事司法衔接。
强化社会共治。一是宣传工作常 构,对高风险生产企业、大中型餐饮
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加强能力建 态化,引导群众积极举报食品违法犯 单位等行业进行风险隐患检查评估,
设。推进专业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完 罪行为,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尚德守 向监管机构提交评估报告,监管机构
善实验室装备配备标准,规范检测流 法意识。二是教育培训制度化。各地 按照评估报告中的企业存在的风险隐
Industry 行业 行业聚焦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为了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概念、意义和建设方法。
一、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概念和意义1.1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概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的系统。
它包括了各个环节的责任、标准、控制措施和风险评估与监测等要素。
1.2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意义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强化监管措施和推行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公众的权益。
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2.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首要环节是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2 食品生产环节的风险管理食品生产环节是食品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
2.3 食品供应链的风险控制食品供应链的风险控制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规范食品标识和包装,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4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建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现率和监测灵敏度。
同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引导消费者科学选择食品。
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案例3.1 欧盟欧盟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以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托,通过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内容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民族未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规定。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食品安全工作。
2. 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3. 设立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负责食品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
4. 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中心,负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1.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2.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加强对食品污染、食品中毒等风险的监测。
3. 加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严惩违法行为。
4.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四、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1. 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鼓励制定更严格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 定期更新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标准与时俱进。
3. 加强对食品安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
4. 加强对食品安全法规的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五、食品安全查验与追溯1. 建立食品安全查验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查验。
2.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3.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记录并保存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相关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4. 加强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监管,确保追溯体系有效运行。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1.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2.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4.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食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
政务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
政务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举措,包括加强监管法规、提高监督力度、加强监测监控、推动技术创新等。
一、加强监管法规为了确保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合规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法规。
这些法规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以确保食品安全。
其中包括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等。
这些法规的出台,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制基础,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权力和责任,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二、提高监督力度为了更好地监管食品安全,政府加大了对食品企业的监督力度。
首先,加强了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和抽检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生产。
其次,完善了投诉举报制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利益。
三、加强监测监控为了及时掌握食品安全状况,政府建立了全面的食品监测监控体系。
这包括对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监测。
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定期抽检、随机抽检、风险监测等,不断提高监测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监测监控,政府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
四、推动技术创新为了更好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在监管领域的应用。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建立食品溯源系统,实现对食品全程的追溯管理;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监管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监管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政务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包括加强监管法规、提高监督力度、加强监测监控和推动技术创新等。
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实施,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为公众提供了更安全、更可靠的食品。
农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农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在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们需要对农村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
一、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的类型及特点(一)农药残留农村地区农药使用较为普遍,但部分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使用现象,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严重。
一些农药生产厂家生产质量不达标,农药成分超标,也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
(二)兽药残留农村地区兽药使用同样存在问题,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滥用兽药,甚至使用违禁兽药,导致兽药残留问题严重。
一些兽药生产厂家生产的兽药质量不达标,也会导致兽药残留问题。
(三)非法添加农村地区一些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塑化剂、吊白块等,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四)假冒伪劣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微生物污染农村地区食品加工条件相对简陋,部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忽视食品卫生,导致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严重。
农村地区一些餐饮服务单位卫生条件较差,也容易导致食品微生物污染。
二、农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一)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二)提高农民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食品安全意识,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能自觉地遵循食品安全规范。
(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定期对农产品、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四)严格执法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查处食品安全事故,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食品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食品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保障食品安全是重要的
民生工作,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的风险。
法律法规和监管
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进行了规范。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定期开展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合乎标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从源头控制
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符合标准,不使用有害农药、添加剂,减少农药残留等问题。
来源追溯和溯源体系
建立完善的食品来源追溯和溯源体系,可以帮助追查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一
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加强消费者教育
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参与者,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可以帮助他们
更好地选购安全食品,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强化企业自律
食品生产企业要自觉遵守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自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食品安全技术手段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溯源技术等,可以提高食品安全
监管的效率和精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加强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加强卫生监督能够有效防止食品受到污染,保障食品的卫生质量。
在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意识下,各方都在积极努力,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
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保障人们健康的饮食。
以上是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措施,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大家的健康。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
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风险防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民生领域,各种自然灾害、食品安全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
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民生领域风险防控措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自然灾害是民生领域面临的首要风险,涵盖了地震、洪涝、台风、雪灾等各种灾害类型。
为了应对此类风险,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 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
目前,各种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已广泛使用,但仍有不少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预警系统的资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预报准确率。
2. 加强防护工程建设。
例如河堤加固、山体防护网等,能够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在加强防护工程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
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公众不仅需要有预警,还需要知道如何应对。
政府需要加强预案制定与发布,向公众提供相关应急知识以及救援机构与热线电话。
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一大危害,由于涉及众多的食品种类、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保证公众食品安全,我们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监管机制及其体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及时处理并公开通报食品安全事件。
2.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使之成为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底线。
三、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公共卫生事件是国家民生领域发展面临的一项大风险。
譬如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传播的新冠病毒,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为了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我们建议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 提高公共卫生意识。
政府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地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地方案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在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性。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监督执法、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有效落地方案。
I. 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风险防控的第一步,通过科学评估各类食品的潜在风险,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在此过程中,需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监测系统,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库,有助于提高风险预警和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II. 监督执法监督执法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执法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检查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对于涉嫌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要立即采取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重罚,形成震慑力。
III. 完善食品追溯制度建立食品追溯制度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追溯制度,可以追溯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提高食品的安全可追溯性,为食品安全事件的溯源、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追溯体系的推广和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IV. 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中,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后台监测和信息分享能力,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
同时,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科学、迅速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
V.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需要依靠科学的研究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VI.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1. 引言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保障食品安全,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企业的义务,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2.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食品生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合规使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仍然存在。
2.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监管漏洞。
一些不法商贩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3.食品消费环节存在知识普及不足。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容易受到虚假广告和不良商家的欺骗。
4.食品安全事故应对能力不足。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3. 食品安全工作原则为确保食品安全,各方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依法监管。
依法履行职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3.社会共治。
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合力。
4.公开透明。
食品安全信息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4. 食品安全工作措施4.1 政府层面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3.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5.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4.2 企业层面1.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2.加强原料采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3.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4.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
4.3 消费者层面1.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既关乎人们的饮食健康,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从源头控制、加强监管、加强法规、加强宣传以及强化责任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
为了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风险,必须从源头控制开始。
首先,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督。
其次,加强生产企业的自律,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最后,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督和检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避免因加工过程产生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加强监管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
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和配备,提高监管水平。
同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三、加强法规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需要有科学的法规作为依据。
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其科学性和适用性。
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执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宣传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启动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媒体曝光,增加舆论监督压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五、强化责任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协同作战。
政府、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生产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负责。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日管控、周排查清单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日管控、周排查清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通过制定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控,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任何食品安全事故都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各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是实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具体来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严格审查和核准后才能获得许可证。
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明确办证流程和要求,规范许可证的使用和保存,确保许可证的合法有效。
(二)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食品的原材料来源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安全,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原材料采购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三)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制度食品生产加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环节,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制度,明确食品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
(四)食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食品质量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确定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加强对检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食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食品包装标签管理制度食品包装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包装标签管理制度,确保包装标签的真实合法,标明产品的真实信息,不得虚假宣传。
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实施细
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实施细食品安全是关乎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为了确保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质量和安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实施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周排查和月调度工作,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在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控和检查。
要加强对重点食品和脆弱人群食品安全的监控,及时掌握并排查风险,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清单和风险控制计划,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并及时评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同时,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应建立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日常巡查和抽检工作,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要开展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生产。
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和提升,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合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风险警示机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权益。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溯源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
在周排查工作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有序。
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清单和排查计划,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推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排查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月调度工作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调度会议,总结和评估上月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情况,制定下月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和调度安排,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和重点任务,组织开展相关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食品安全防范化解工作措施
食品安全防范化解工作措施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事关生命安全与民生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与社会的稳定。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食品安全防范化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添加物滥用。
一些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使用过量或者不合规定的食品添加物,如酸味剂、抗氧化剂等,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2.食品质量不合格。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使用劣质原材料或者不符合标准的工艺,导致食品质量不合格。
3.不合理的食品销售环节。
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将过期食品或者次品重新包装销售,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4.农药、重金属残留。
一些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往往会滥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超标。
此外,一些地区的土壤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也会导致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
5.食品畜产品质量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缺乏规范的养殖方法,农产品中会有一些畜产品质量问题,如兽药残留等。
二、食品安全防范化解工作的措施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法律法规的建设。
国家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立法的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一套有关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检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法律基础。
2.完善监管体系。
国家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监管体系,增加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公开曝光。
3.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素质,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明明白白买食品,放心吃食品”。
4.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研究与监测。
国家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并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测和检测力度,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制度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民族未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二、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风险管理。
坚持以预防为主,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2. 全程控制,无缝衔接。
强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形成无缝衔接的全程控制体系。
3. 分类管理,重点监管。
根据食品种类、风险程度等因素,实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食品实行重点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4. 社会共治,协同监管。
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形成协同监管的良好格局。
三、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农田环节: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兽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 生产环节: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
3. 流通环节: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流通追溯体系。
加强对食品物流配送的监管,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4. 消费环节:餐饮服务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原料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防止滥用和非法添加。
5. 风险监测与评估: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6. 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高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食品安全问题。
7.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有标可循。
食品安全保障方案
(3)定期对销售的产品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五、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
1.制定食品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2.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3.鼓励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升食品安全素养。
六、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3)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生产加工过程控制
(1)制定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卫生管理制度。
(2)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生产环境整洁、卫生。
(3)对生产设备、工器具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4)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保产品质量。
(3)对成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合格后方可出厂。
4.储存与运输
(1)加强仓储管理,确保原料、成品分类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2)定期对仓库进行清理、消毒,保持仓库整洁、卫生。
(3)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5.销售环节管理
(1)加强对销售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目标
1.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2.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3.增强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员工食品安全素养。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
1.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价。
2.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检查和整改工作。
2.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反馈,及时调整食品安全管理策略。
3.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计划一、前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制定本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二、总体目标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三、重点任务1.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2.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重点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的风险评估,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3.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规程,明确预警级别和处置程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4.强化食品安全风险处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风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风险管理工作,定期研究部署。
2.落实监管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健全监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的经费。
3.完善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5.鼓励社会参与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一份比较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计划框架,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
只有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各项措施,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作者:孙春伟来源:《社会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食品安全风险是当前世界性普遍存在的社会风险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包括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食品安全风险威胁着公众的安全,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
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可以预防食品安全事故,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要确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原则的价值取向,要建立与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及预警制度,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公开工作。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社会;风险预防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5-0037-07作者简介:孙春伟,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重大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未来的奋斗目标之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加强社会治理”,需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保障民生的根本措施。
一、风险社会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风险社会是指当代人类社会所处的全球性社会风险的社会。
德国学者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社会风险》一书中,阐释了其风险社会的理论。
风险社会下的社会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突出地表现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化风险出现在地理上特定的地域,同时它也是非特定的、普遍的;其次,它们形成有害影响的曲折途径是多么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
”这种社会风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消极方面,也是必然结果。
社会风险是现代科技运用于工业、农业生产所遗留下的隐患,这种风险隐患有的已经开始造成实际的危害并且存在危害不断扩大的趋势,有的虽然还没有造成实际危害但是将来一定会造成危害。
风险社会的风险造成的危害,突出表现为现代工业化、化学化以及科技成果应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种社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全球性,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
“各种风险在我们当今的世界里以一种压倒性的方式存在着。
就我们所经验的风险无处不在而言,我们只可能做出如下三种反映:否认、漠视和转型。
”这样的社会风险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但又是潜在的,文明的风险一般是不被感知的,现代社会的风险隐患必将导致未来世界性的共同危机或者危害,例如全球变暖问题,存在于食物中的毒素或者核威胁。
食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风险性,能够引发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食品安全危机,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危害消费者,影响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风险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能够导致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引发食品安全危机。
食品安全风险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不等于是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风险既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体现,又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食品安全危机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在范围上包括已经造成实际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还包括没有造成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
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威胁到公众的安全,成为社会风险。
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也会直接导致食品安全危机,并且影响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风险属于风险社会中的技术性风险,具有技术性风险的显著特征。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技术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现代化社会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当代的社会风险具有技术性的显著特征,食品安全风险也同样具有技术性的特征。
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问题,是现代社会伴随着大量高科技的应用而出现的。
食品安全风险的技术性,表现为食品安全风险的形成与存在往往与技术的应用有关。
当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量地表现为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违法滥用食品工艺技术造成的。
现代科技成果与科技手段的滥用,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违法使用添加剂、使用禁用的化学品等,形成了各种食品安全风险。
对此,国际社会对食品贸易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形成食品安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人为的食品安全风险与事故,人类用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反而引起了新的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表现为各种食品安全风险因素。
食品安全风险表现为各种风险因素,可以用食品安全风险指标来表示。
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是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化。
众多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构成了风险整体。
例如,一些动植物自身含有的对人具有危害性的致病病菌、致病病毒、致病毒素,都属于具体的风险因素。
这些动植物固有的风险因素,都属于食品中的自然风险。
食品安全风险是能够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的危险,但食品安全风险不等于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通过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可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⑥。
二、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及对民生的威胁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理解为能够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各种潜在的威胁。
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是造成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但不等于有食品安全风险就一定能够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就不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也不会造成消费者的危害。
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危险性,威胁公众的食品安全,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HACCP工作程序手册(1997年版)明确:风险(risk)是指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危害(hazard)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包括有意加入的、无意污染的和天然存在的。
由此可知,食品安全风险是由于食品中存在着危害因素而可能导致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状况。
食品中存在着危害因素,就存在着风险。
这里的“危害”仅指有害因素或者成分,是指客观存在的因素,但不是指实际的损害结果,不同于其他语境中的危害的意思。
食品安全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的自然属性。
一方面,食品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属性。
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以一定的物质因素作为存在的载体。
食品安全风险不是虚拟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风险或者事实,表现为各种对消费者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是真实存在的。
例如,食品中微量有害金属的存在,微量有害微生物的存在。
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在没有达到破坏性的数量值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实际的损害。
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不等于食品安全损害或者事故同样存在。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的零风险情况是不存在的。
食品安全的零风险,即食品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是指任何种类、任何大小的风险都绝对不存在的。
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可能存在零风险的情况。
因为,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危害是无所不在、不可能被消灭的。
”食品安全的零风险,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安全食品与不安全食品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与法律范围内的安全食品,法律所准许存在的食品,并非是绝对没有任何风险的食品。
所谓安全食品,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只是在当前的法律与技术背景下,在正常食用的情况下不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当前的食品安全风险,一部分来自于现代科技成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成果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已经为社会认可。
但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新技术所可能造成的风险还需要暴露的过程。
这就造成了科技成果应用上的不确定性及不可预见性,形成了科技应用上的风险。
例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科技发达的美国已经广泛生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粮食的种植已经合法化。
但是,转基因农业以及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以及对自然生态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人们还缺乏认识,问题还没有体现出来。
这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就无法确定。
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识,受到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
一定时期或者地区的科技水平存在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社会将对工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安全要求。
一些原来符合科学要求、具有合法性的活动,由于存在风险将被禁止。
例如,我国1986年准许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2011年以后就禁止使用,当前在面食中添加增白剂就成为违法。
我国取消面粉增白剂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立意见。
国家有关部委、面粉加工企业、广大消费者都参与了是否取消面粉增白剂的讨论。
国外对待面粉增白剂的情况也不一样,欧盟在1997年就禁止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美国则许可使用。
是否许可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关系到公众的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众多面粉加工企业的利益与生存。
面粉增白剂存废的意见分歧与制度安排,实质上是价值取向与利益的冲突。
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例如,三氯氰胺奶粉事件,直接造成的受害儿童到达20万人以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危害公众健康与利益,也损害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公众的食品安全保障,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三、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治理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基本方针。
解决食品安全这样的重大民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关键也是采取“治本”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风险的产物或者结果,食品安全风险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食品安全危机的解决,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与措施。
一是在问题或者危机出现后针对问题与危机的被动的应对。
二是在问题或者危机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以避免问题的出现。
前者是被动的治标的措施,后者是主动的治本的措施。
控制风险,消除造成危机的因素,无疑是一种更加理性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式。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与危机都是由食品安全风险造成的,因此,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就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与危机,保障食品安全,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这也是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意义。
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在公共政策的选择与法律制度的制定上,关键是价值取向。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具有其复杂性,问题的解决也有相当的难度。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控制风险来预防危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制度,通过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则是价值取向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是制定相关公共政策与法律制度必须首先明确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要解决的是不同社会群体、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权利义务划分问题,也是解决利益与责任的基础性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都是不同社会群体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甚至是斗争的结果。
即使是食品安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这样看似科学性的内容,也存在着价值取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