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策略(论文)
特殊教育----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学习策略
特殊教育----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学习策略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语文教学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殊教育的难点之一。
本研究通过分析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语文学习,让生活语文在学生学习中发挥更有效作用。
关键词:智力障碍;生活语文;教学引言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等,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应了解他们,并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的学习策略,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过程的管理三个方面,其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课堂纪律则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在班级里实行半日开放制。
上课前,我提前来到班级,和同学们打招呼,然后组织同学们有序进入教室,安静地坐好。
课下,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到班内与同学交流,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清晰明确的了解,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之中自觉接触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而感受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
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对学生的生活是更为重要的,好的语文素养可以让学生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也能让他们打破与他人之间沟通交往的壁垒,获得生活能力的提升。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发展相对迟缓,他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感知比较困难,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受损、在智力、学习和适应能力方面存在明显障碍的儿童。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学工作,需要采取特殊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这类学生。
一、个性化教学智障儿童在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如,对于智力发展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材料,通过多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果;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图片、图表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辅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情感关怀智障儿童通常具有较弱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受到挫折时情感波动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和支持。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示范教学、分组合作、个别辅导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游戏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四、积极家校合作智障儿童的学习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支持和配合。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同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智障儿童虽然存在学习和发展的困难,但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呵护,他们同样可以取得进步和成就。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情感关怀、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积极与家庭合作,共同努力,助力智障儿童克服困难,实现自身潜能。
浅谈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由于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特殊原因,智障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要迟钝、缓慢、低下得多,身心发育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又不得不与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之中,相应地也就必须具备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需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的交往中,表达需求、实現人际沟通的语言能力尤其重要。
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单一体验走向复合体验。
由单一的语言智能展示,向多元的智能综合展示过度。
在特殊教育中,有必要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变更加得生动、活泼。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常用语言的意义建构,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效率,可以尝试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的真实场境,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运用语言,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建构起关于这些语言意义的认知图式,更深刻、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在就简要地谈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适用于生活。
”深刻地阐释了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说明了教育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由于智障儿童智力上的缺陷,导致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相对较差。
如何使他们走进生活、学会生活、融入生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出:“以适应生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生活处理能力。
”也就是说,在特殊教育中,中度和重度智障儿童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以衣、食、住、行为主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
着力培养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尽可能地独立适应家庭和社区的生活。
根据这一目标,我不得不做一个有心人,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了侧重点,就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学生在生活中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和知识。
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我广泛查阅资料、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独立编写了《快乐购物》的自编教材。
智障学生需要生活化语文教学论文
智障学生需要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智障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信息的接收、反馈及运用能力都相对较弱。
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展示生活、扮演生活角色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入手,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智障学生普遍存在多种缺陷,适应社会存在困难,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如我在教《有礼貌的孩子》这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模拟生活场景,让智障学生向课文中的“小红”学习,上学时向家人告别,利用学校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到了在学校怎样与老师、学生家长、同学打招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而定。
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感到既新鲜又熟悉,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更容易接受。
在教学时,可结合生活实际,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利于学生的学习。
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培智班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在学习古诗《锄禾》时,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锄禾”,也不知道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我在课前就带领他们唱了《大馒头》这首歌,随后及时问他们:“我们知道了大大的馒头是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的,白白的面粉是黄黄的小麦磨才出来的,黄黄的小麦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那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米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很快就明白了,原来米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这首古诗。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有的语文问题比较抽象,智障学生不能理解,这时,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智障学生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采用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词语“一下子”对学生来说是个新词,一时又很难表述清楚,教师即可举生活中的“一下子站起来”这样的例子,辅以形象动作让学生来感悟。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学习策略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学习策略发表时间:2020-12-30T12:07:03.0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作者:杨松杰[导读] 语文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杨松杰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特殊教育学校265400摘要:语文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具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增强其在生活当中对于语文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力对于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升其自身学习潜力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这便要求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要从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发展计划,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引言:语文学科本身作为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在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积极调动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角度看,由于其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水平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开展生活语文的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要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相关语文知识,减少其学习压力与心理负担,从而有效提升智力障儿童在学习思维、记忆发展、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一、加强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鼓励与赞美由于智力障碍儿童智力发展不同于正常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相对来说智力障碍儿童的由于先天缺陷等因素造成其智力发展相对缓慢,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积极赞美与鼓励,增强儿童的学习信心,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心智积极成长。
例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关表扬奖励,当学生优秀表现次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品与奖状奖励。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语文教育是特殊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针对这一群体的语文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本文将从智障儿童的特点出发,探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方法。
智障儿童主要存在智力发育缓慢、学习能力较差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弱等特点。
由于这些特点,智障儿童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面临着种种困难。
他们往往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智障儿童在语文学习中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难以自发地去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感受和运用语文知识。
1. 使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
在教学语文时,可以以身边的物品、事件、人物等为教学内容,让他们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化。
2. 利用多种教学媒介进行教学智障儿童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介,如图片、视频、实物等。
这些教学媒介可以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增强记忆和理解。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教学媒介,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
3. 强调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让他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和情境来运用并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
只有通过实际的运用,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
4. 配备专业的教育辅助工具和设备在进行智障儿童语文教育时,需要有专业的教育辅助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和设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工具和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 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智障儿童在语文教育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摘要】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现状,探讨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智障儿童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实践案例评估其效果。
研究认为,生活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应侧重于创新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现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的方法,为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本研究对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讨论和探索,为智障儿童的教育发展和未来构建更加包容和关爱的社会环境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受损,使其在认知、语言和社交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智障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语文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障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目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难以贴近生活,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三是缺乏系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
我们迫切需要研究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语文学习的发展,为智障儿童的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并发展潜能。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适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希望借助此研究为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丰富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教学支持,实现他们的教育平等和发展目标。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智障儿童在语文教育中,常常面临着学习成绩低下、学习障碍等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知识水平低于同龄人的儿童。
他们常常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着理解能力差、记忆能力差、学习愿望低等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智障儿童的学习需求,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化教育是指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作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中,生活化教育可以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兴趣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智障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对枯燥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而生活化教育可以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并理解知识点。
在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物品、事件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
智障儿童通常对于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理解。
通过生活化教育,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事物和场景中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成语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故事来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智障儿童往往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生活化教育,可以引入一些小组活动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语文知识,促进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这对于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实现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探索适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教育方式,为他们创设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缺陷的儿童,他们往往在语言交流、认知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困难。
在语文教育方面,智障儿童更需要生活化教育,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首先,让智障儿童感知生活中的语言。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引导他们了解相应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教授动植物词汇时,可以带他们到校园或公园,观察动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在教授食物词汇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烹饪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食物并学习相关的词汇。
其次,关注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例如,在教授情感表达时,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表演来温习情感词汇和表达技巧。
最后,建立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环境。
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语文教学方案。
例如,针对口语训练较弱的孩子,可以增加口语训练的课时和频率;对于阅读能力较低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采用图画、手势等方式辅助阅读。
总之,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教育,引导孩子们通过感知生活、表达情感和建立个性化学习环境,增强他们的语言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语文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语文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语文是儿童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基础,是他们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由于智障儿童的学习困难和生活特殊性,他们在语文教育上常常面临困难。
如何将语文教育与智障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使之生活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生活化的语文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他们的认知和交流能力有限,只有将语文教育内容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将教育内容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为素材,编写课文或故事,引导他们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要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之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进行语文表达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
智障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和竞赛等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要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培养儿童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智障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只限于课堂教学,缺乏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交际能力。
要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语文教育。
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只有家校共同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语文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语文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语文是智障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他们认知世界、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他们融入社会、交往互动的媒介。
由于智障儿童智力发育不全,语文学习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障碍。
如何将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做得更生活化,更富有趣味性,更有意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如何促进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是指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生活化教学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普通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更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促进语文学习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低,对于抽象概念和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单一的传统教学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通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例如让他们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或者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事物来学习语文知识,可以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投入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智障儿童的实践能力。
智障儿童在语文学习中常常面临着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弱的问题。
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生活中的语文实践中去,例如让他们写日记、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情景模拟对话、举行校园活动等,可以使他们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相对较低,但是他们在感知和体验方面的能力却十分敏感。
通过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不仅仅教他们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动手能力等,使他们在语文教育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对于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智力残缺、智力有缺陷而影响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儿童。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都比正常儿童弱。
如何给智障儿童进行语文教育呢?我认为,生活化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领悟、探究和体验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对于智障儿童,生活化教学方法更是必不可少。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注重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授字母、词语和句子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认识身边的物品和场景,通过泡泡堂、拼图、画画等活动,让他们逐渐掌握字母和词汇的拼读和组合,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需要采用生动、活泼、趣味的形式,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采用绘本、游戏、歌曲等形式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特点,借助简单的翻译和肢体语言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活中的情境培养。
比如,在学习句子时,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智障儿童在模拟场景中完成句子,如模拟餐厅点餐环节,让他们说出自己想买的食物和饮料,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智障儿童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也需要更为生动和实际的教育方法。
在语文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只有将教育和生活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是指在智力上存在障碍、学习困难的儿童。
由于智力发育的差异以及认知能力的局限,智障儿童在语文学习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效果,我们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
生活化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和条件受限,他们对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接受。
教师要站在智障儿童的角度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将学习内容融入到生活中去。
教师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他们家庭和社区生活相关的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智障儿童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语文的情感认知存在不足。
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对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和事件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让智障儿童通过朗读、模仿角色的语调和表情等方式感受文本的情感色彩,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情感认知。
生活化的教育方法注重实践和操作的教学方式。
智障儿童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和操作来促进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让智障儿童亲身参与通过亲身实践来了解和感受语文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生活化的教育方法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智障儿童的家庭和社区是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环境,家长和社区成员可以提供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资源和支持。
教师可以与家长和社区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了解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结合,注重情感教育和实践操作,并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1. 引言1.1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是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语文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交流。
通过语文教育,智障儿童可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语文教育还能促进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化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中,生活化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 生活化教育的定义生活化教育是一种注重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内容、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生活化教育旨在通过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适应能力。
生活化教育不仅注重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贴近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化教育要求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
生活化教育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倡导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化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育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生活化教育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生活化教育在智障儿童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生活化教育,智障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智障儿童中,语文学习常常受到种种困难的影响,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弱等。
让生活成为智障生学习语文的舞台——生活语文教学策略浅探
思想·NEW WRITING ◎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顾加美“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活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智力障碍学生因脑部受损造成智力缺陷,他们虽然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拥有生活的经历,拥有对生活同样的美好憧憬,我们可以用美好的生活为语文教学背景,点燃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夯实他们的语用能力。
我作为一名特教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致力于生活语文探究,让生活成为智障生学习语文的舞台。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情趣语境语境是学生进行言语交际的环境背景,语言与语境互相依存,离开语境,语言便毫无价值。
有效的语文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情趣性是良好语境的特征,在充满情趣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这样他们才会主动交往,自由表达。
情趣是生活语文教学的主线,情趣是通向语文知识的桥梁,语文课堂情趣盎然,学生心情愉快,心理轻松,学习就主动积极,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趣激情,以情激学。
有生活才有真情,生活语文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体验,用生活点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情趣语境,唤醒学生生活回忆,让语文富有情趣,激发学生言语表达意识,使学生乐意言说。
《放学以后》是一节看图说话课,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图画,弄懂图意,学会适应看图说话的方式,养成放学后参加一些有意义活动的意识。
我在教学该课时,没有使用静态的挂图,而是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了一段学生放学时的视频,由于这段视频是我偷拍的,学生预先不知情,学生的表情、动作等都很真实,富有童真和童趣,他们有的手拉手,有的笑弯了腰,生活化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而有趣的语境,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素材,生动形象的视频不但吸引了学生眼球,催生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策略(论文)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策略单位:嵊州市剡溪小学姓名:郑红霞【摘要】如何实施好《生活语文》这门课程?如何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语文的学科实效?如何让智障儿童沿着课程总目标的方向发展?文章中,我从课前探究指导策略、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课后实践活动策略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生活语文》是以实际生活中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教材为智障儿童搭建宽阔的舞台。
那我们将如何通过这一宽阔的舞台,让智障儿童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那我们的特教教师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提高活动的高效性呢?如何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呢?这些问题已成为特教教师们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生活语文课程指导纲要》的引领下,在实践探索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探究指导策略《生活语文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把课本内容紧密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其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课后的强化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
那怎样才能让智障儿童“乐学”和“爱学”呢?课前的准备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环节。
课前准备是为了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提升智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针对这次活动的内容布置简单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的体验和学具的准备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用触觉、本体觉、视觉等多感官地去体验、感受,感知,使新课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认识水果》这课时,教师可提前一周,利用点心时间让孩子们每天尝1种水果,并识记水果的形状与名称。
一周后再上《认识水果》这课时,教师们会发现你教的是如此的轻松,智障儿童也可以学的既快又好。
又如教学“睡前准备”这课时,考虑到这是最贴近孩子们实际生活的素材,且每位学生不管他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过刷牙、洗脸、洗脚的亲身体验,语言源于生活,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课外教学生如何科学地刷牙、洗脸、洗脚,学生兴趣很浓。
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
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篇一《智障儿童课堂教育问题研究》摘要: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因此,以人为本,尊重智障儿童的实际状况,构建有效课堂,促进智障儿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障儿童;有效课堂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主动发展是智障儿童生命个体的本真追求。
它是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同时,探寻生命个体发展潜能的必要需求。
一、有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智障儿童的有效参与,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智障儿童的有效发展(一)营造和谐氛围,拓展参与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也就为学生学习、探究、思考、展示等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也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感受自身价值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意识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低于正常儿童的儿童。
他们在语文教育中常常面临一些困难,包括理解能力差、记忆能力差、语言能力差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使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更加生活化和有效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但整体来看,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智障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正常儿童存在较大差异,他们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对语文知识的领会和掌握较困难,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这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不易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而现实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往往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缺乏实践性、生活性。
这样不仅难以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也难以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更难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为了解决智障儿童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加强智障儿童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化教育是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和生活素材,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智障儿童,生活化教育更是重要,以下是一些生活化途径供参考:1. 创设情境化的语文学习环境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情况,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让语文学习与生活更加贴近。
在教学材料中融入儿歌、童话、游戏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通过这些途径使智障儿童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课外阅读、朗读比赛、语文游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1. 引言1.1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语文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文教育智障儿童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语文是认知发展的基础,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力的提升。
语文教育也可以培养智障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上。
通过语文教育,智障儿童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语文教育还可以拓展智障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是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的基础。
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以上为200字内容,不足2000字】1.2 生活化教育的意义生活化教育是指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经验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素养。
对于智障儿童语文教育而言,生活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化教育能够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通过融入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情境,能够使学习变得更加具体和有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育有利于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化教育中,教师可以以生活技能和日常经验为基础,引导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知识,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提升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化教育还能促进智障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会表达情感、解决问题,提高社交技能,增强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生活化教育对于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让学习更加具体和有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促进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谈智障儿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智障儿童是指在智力发育上存在障碍、认知能力和社交行为能力有限的儿童。
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帮助他们以一种特殊的和温暖的方式进行学习。
语文教育作为核心学科之一,在智障儿童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1. 利用儿歌、童谣、诗歌等艺术形式进行语文教育智障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难理解文字和语言的抽象含义,因此适当地运用儿歌、童谣、诗歌等艺术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些形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韵律感和节奏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能方便他们记忆和理解。
比如,可以通过精选儿歌教授拼音和字母,通过诗歌教授汉字和词语,通过童谣教授阅读和书写等。
这些教学方式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 利用实物、图片等视觉形象进行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创造和运用各种视觉形象的教学媒体和工具,比如实物、图片等。
实物可以让儿童身临其境地了解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用途等;图片可以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事物所表达的意义和概念;而教学视频等多媒体工具也可以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儿童通过视觉形象去理解语言,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利用对话、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进行语文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们可以通过对话、口头表达、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为智障儿童提供练习口语、表达和思维的机会。
通过引导孩子们说话,回答问题,讲述故事等方式,他们可以逐渐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和技巧,提高口头表述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角色扮演则是一种非常实际和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儿童体验到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社交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情境识别能力。
除了以上三种生活化的语文教育方式之外,对于智障儿童的语文教育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视听教学,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音准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策略
单位:嵊州市剡溪小学
姓名:郑红霞
【摘要】如何实施好《生活语文》这门课程?如何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语文的学科实效?如何让智障儿童沿着课程总目标的方向发展?文章中,我从课前探究指导策略、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课后实践活动策略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教学活动
《生活语文》是以实际生活中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教材为智障儿童搭建宽阔的舞台。
那我们将如何通过这一宽阔的舞台,让智障儿童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那我们的特教教师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提高活动的高效性呢?如何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呢?这些问题已成为特教教师们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生活语文课程指导纲要》的引领下,在实践探索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探究指导策略
《生活语文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把课本内容紧密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其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课后的强化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
那怎样才能让智障儿童“乐学”和“爱学”呢?课前的准备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环节。
课前准备是为了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提升智障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针对这次活动的内容布置简单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的体验和学具的准备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用触觉、本体觉、视觉等多感官地去体验、感受,感知,使新课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认识水果》这课时,教师可提前一周,利用点心时间让孩子们每天尝1种
水果,并识记水果的形状与名称。
一周后再上《认识水果》这课时,教师们会发现你教的是如此的轻松,智障儿童也可以学的既快又好。
又如教学“睡前准备”这课时,考虑到这是最贴近孩子们实际生活的素材,且每位学生不管他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过刷牙、洗脸、洗脚的亲身体验,语言源于生活,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课外教学生如何科学地刷牙、洗脸、洗脚,学生兴趣很浓。
在语文课时就比较容易掌握词语:刷牙、洗脸、洗脚。
同时我让学生用连接词“先……接着……然后……”说话。
我欣喜地发现,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跃跃欲试,也敢说了,虽然他们有些语无伦次,说得并不完整,说得并不清楚。
但要知道平时的他们是很少说话的。
对于进步的学生,我及时地予以奖励。
当拿到奖品时,那股高兴劲儿就更不用提了,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也有那种渴望进步,渴望奖励,渴望成功的情感,而且还更加强烈。
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一些基础差,平时学习困难的孩子因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之情,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一改往日躲躲藏藏的面目,也积极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起来。
孩子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了。
二、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
在特殊学校的课程中,每节课都会设计学生能操作的和能够玩的小游戏。
《生活语文》这门课程是以生活为题材编成的一本教材,是取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一门课。
它相比于普通小学的课程形式更注重生活性和实用性,注重活动的参与能力。
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们更多地参与活动,通过动脑动手,体验领悟,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学习,也为学生能充分掌握知识提供了多感官的辅助支持。
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更“鲜活”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机械地进行“教学”,不要为了“教”而“教”,恰恰“寓教于乐”是最吸引智障儿童,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让智障儿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
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往往是比较随意的,不积极的,平时我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设计一些能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活动。
有位老师在上《科学食用快餐》这课时,课堂活动设计得很好。
对于智障学生,如果老师光对他们说要吃这个,不可以吃那个,跟他们讲食物的营养价值,可想而知他们是听不懂的。
于是上课老师设计了一个“美味快餐厅”的情景,在这个“美味快餐厅”里,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午餐,接着上课老师在大屏幕上直观地展示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最后让孩子们通过比较,从而对自己的饭菜进行置换,让孩子们知道,只有科学就餐,才能保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活动中,学生既玩到了,又学到了。
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啊!
(二)联系实际,使内容更“充实”
《生活语文》是智障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学生发展思维,补偿缺陷,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
课程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发展智障儿童的识字能力以及生活语文学科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再加上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薄弱,理解能力迟钝,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有来源于生活中的东西才是儿童熟悉的,从心底里乐于接受的,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有位老师在上《游公园》这课时,先让孩子们回忆自己或者由爸爸妈妈带领去游公园时的情景,从而创造情境:“同学们,在这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日子里,你们最想干什么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的公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
最后引出课文的中心——“春天真美丽”以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我们用心来爱春天,用行动来爱春天”。
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孩子说:“看到青青的绿草地,我们不能踩踏。
”;有的孩子说:“花儿五颜六色,很美丽,我们不能采摘。
”;还有的小朋友说:“春天那么美,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
这样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孩子们接受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给予充足的时间,使活动更“高效”
孩子们的学习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
它应该不断地拓展、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所以,我们要安排好活动计划,对所学的内容及早做出规划、安排。
如进行《超市购物》这一主题单元探究时,可以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准备,教师与家长做好共同教育的任务。
在这段时间,多带孩子去超市,认识超市里不同区域的环境,带孩子去不同区域选购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家长要尽可能少地协助孩子完成付款。
教师在上《超市购物》时,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教室,带孩子去模拟超市进行购物,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货架上都有什么等。
通过长时间的校外与校内的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快地学会如何购物,使孩子们对在超市购物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学会购物的基本技能。
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们必须及时地去督促、检查、反馈,特别是我们特教的老师们。
如在上《我会穿衣打扮》这一主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会随不同季节进行适当穿着”的知识与技能外,课外还要多跟踪、多监督,多指导,及时做出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活动更高效。
三、课后实践活动策略
智障儿童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实现情感、认知、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特教老师虽然通过35分钟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指出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课堂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智障儿童能力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通过“小步子,多循环”的策略,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渗透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一次又一次地亲身实践。
只有将实践操作环节和课堂知识巧妙融入,鼓励学生用课堂上所学到的“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去观察、去发现、去深入体验,才能使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得到真正的巩固与强化。
为了让智障儿童所习得的认知技能、行为习惯、生活技能更好地掌握,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强化。
老师们应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将生活语文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例如教学《游公园》这课后,可以借助春游活动的契机,对学生日常的品德进行强化教育,如卫生行为教育,勤俭节约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爱护花草树木教育等等。
《生活语文》是把金钥匙,是连接生活技能与知识技能的桥梁。
《生活语文》“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让智障儿童以教材为舞台,在活动中学,在体验中悟,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希望我们的特教老师们,在传授这门课时能充分做好课前探究指导,设计新颖的课堂活动,同时也要重视课后的实践活动,只有将课前探究指导,课堂活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落实好,组织好,指导好,才能让我们的智障儿童掌握更多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今后的生活,回归社会,提高生活品质,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 于文.《春雨》【J】.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2008.5
[2] 董秀姗.《把握课程性质,发挥互动效应》【J】.2004,(3)
[3] 北京:《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水淼.《小学教学研究》【J】.2012,(3)
[5] 刑同渊.《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