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运算技能。
二、教学重点1.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板书。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关注。
2. 学习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1.介绍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介绍减法的应用法则和余数定理。
3.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3. 进行简便计算1.练习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拓展练习1.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运算定律相关问题。
2.师生互动,互相分享答案和思路。
5. 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2.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感悟。
七、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运算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如凑整十、估算等。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3+4和4+3的和都是7。
•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法的顺序,和不变。
例如,(2+3)+4=2+(3+4)。
2. 简便计算方法•凑整十法:以9为基数,通过凑整十使计算更简便,例如9+7可以理解为9+1+6,先将7补足成10,再减去多出来的1,得到10+6=16。
•估算法:快速估算出运算的结果,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节省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通过具体例子和抽象符号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概念。
3. 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4. 简便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通过凑整十法和估算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以及简便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的概念。
2.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2.进行多步计算时的策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讲解及例题。
2.习题册:准备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讲解
1.介绍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提供简单例子进行解释。
2.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三)练习
1.让学生针对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练习题。
2.给学生时间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练习。
(四)应用
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包括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性质三个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运算定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性质的含义。
2.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3.除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运算定律;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橙子,一共花了50元,其中苹果每千克10元,橙子每千克5元,问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和橙子?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性质的定义和公式。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运算定律的概念。
3.操练(20分钟)针对每个运算定律,给出几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例如,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以下表达式:1.25 × (4 + 3)2.12.5 × (0.2 + 0.3)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以下表达式:1.12 × 15 × 202.0.12 × 15 × 20根据除法性质,计算以下表达式:1.100 ÷ 25 ÷ 22.100 ÷ (25 × 2)4.巩固(10分钟)针对每个运算定律,给出几个综合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
这些运算定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四则运算,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
2.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发现和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运算定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采用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讲解运算定律。
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出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讲解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教案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实例推导、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运用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并通过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来巩固旧知识。
2. 学习加法的交换律(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交换律的作用,例如:“3个苹果+5个苹果=8个苹果,5个苹果+3个苹果=8个苹果,无论先加哪个数,最后结果都一样。
”3. 学习加法的结合律(15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4= ? ,4+2+3=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结合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相同的几个数,可以按任意顺序相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结合律的含义和作用,如:“小明用2元买了一支铅笔,之后又花3元买了一根橡皮,最后花4元买了一本书,共花费多少钱?2+3+4=9;小明又花4元买了一本书,先花了4元再花2元再花3元,还是花费多少钱?4+2+3=9。
同样的数按不同顺序相加,结果都一样。
”4. 学习乘法的交换律(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交换律:乘法运算中,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交换律的作用,例如:“5个鸡蛋共有35个鸡蛋黄,那么是先分2个蛋子还是先分3个蛋子,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8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8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几内亚湾与算式数学楼的概念。
2.学会应用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应用计算规则。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教学草图。
3.教具:计算器,游戏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
2. 学习新知
1.讲解几内亚湾与算式数学楼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通过案例演示,介绍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解决简便计算的方法。
3. 操练环节
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题。
2.利用游戏卡片设计互动游戏,巩固运算定律的应用。
4.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行设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运算定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灵活运用。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并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自己身边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几内亚湾与算式数学楼
•运算定律应用案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需要加强,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和案例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大单元(教学设计)
难点举例:将a ÷ b ÷ c转化为a ÷ (b × c)的形式,并进行计算。
(5)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时,如何正确把握运算顺序。
难点举例:解决类似a + b × c ÷ d这样的复杂计算问题,确保运算顺序正确。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律》是三年级数学的第三单元,本章节主要围绕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加法运算定律:重点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算。
2.减法运算定律:介绍减法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计算游戏的设置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参与度很高。但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过于关注游戏过程,而忽略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会在下次活动中,适时提醒学生们关注游戏背后的运算原理,引导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算定律。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针对本次教学反思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算定律,提高数学素养。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除法运算定律:讲解除法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5.混合运算:教授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计算中正确运用运算定律。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将紧扣教材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2)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在减法计算中,如何将减法性质应用于简化计算。
难点举例:将a - b - c转化为a - (b + c)的形式,并进行计算。
数学四年级下《运算定律》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运算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算中运用这些定律,简化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定义和特点。
2.定律的实际应用和计算例子。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基本概念。
•难点:在实际运算中运用这些定律,并能够正确判断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教学软件:数学计算器或相关的教学APP。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激活学生的前知。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小组讨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导入,如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时间等,引出加法和乘法运算的定律。
2.讲授新课:详细讲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巩固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然后小组讨论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定律的应用。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定律的重要性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定律。
6.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定律。
7.教师自我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这些运算定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运算定律,但如何将其运用到计算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2.难点:如何将运算定律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运算定律的相关图片、例子。
2.练习题:针对本课时的运算题目。
3.小组讨论工具:纸、笔、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运算例子,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算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2.呈现(10分钟)介绍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通过PPT展示相关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挑选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家超市本周的销售额,或者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运算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2.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3.发现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3.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简要介绍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2.让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讲解乘法分配律1.通过例题和练习,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乘法分配律;2.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3.请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2.督促学生认真思考和应用乘法分配律,解答练习题。
4. 拓展应用1.让学生动手尝试不同的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2.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5. 总结1.审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2.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3.结合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2.思考并总结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3.准备下节课的知识预习。
五、反思与改进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思考;2.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程度;3.下次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能够将所学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了解“分配律”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3.能够正确运用“分配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配律”原理和运用方法。
2.能够应用“分配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将“分配律”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根据具体问题正确运用“分配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配律与简便计算。
2. 讲解“分配律”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配律”的含义:a×(b+c) = a×b + a×c。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加深对“分配律”的理解。
3. 练习应用“分配律”•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应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运用“分配律”计算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分配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5. 总结与讨论•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意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巩固“分配律”的应用。
2.搜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分配律”原理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配律”展开,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分配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定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运算定律的概念和运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题目,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定律。
3.学生活动用品:如计数器、纸牌等,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23 + 45”,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运算定律。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例如,展示两组数字相加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含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四个运算定律。
这些定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够解释运算定律的实际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运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定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总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讲解:对运算定律的概念和运用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运算定律的核心内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PPT或教案内容。
2.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
3.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教学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第二步: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讲解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讲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第三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第四步:拓展延伸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2.组织小组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步:总结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解题技巧。
五、课堂作业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鼓励学生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1.思考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2.思考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调整下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和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意识。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二)》简案
能
发现
问题
课堂上首先继续从主题图引入,引出新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自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比较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接着让学生自己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最后用判断的习题形式巩固这个规律。培养学生数学发现和数学交流的能力;通过巩固练习,培养计算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标题
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二)
教
学
目
标
四
基
基础
知识
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基本
技能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基本
思想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发现运算定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符号表示思想、归纳思想、代换思想等。
基本
经验
活动
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操作的经验和和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情感
态度
在合作探究发现数学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美,提高审美意识。
小学“略备”课时用表(数学)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除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内容,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2.使用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运算定律,巩固所学知识。
3.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通过实例和图示来解释和展示这些运算定律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分数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一、【教学内容】运算定律二、【教材分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五、【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新课二、讲解提出问题(播放媒体资料):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课件设计见课件展示)问题就是(板书)“1+2+3+4……+10=?”(板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分组讨论与分析(1)有没有简单一点的算法呢?(2)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可以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来进行简算这样:2、学生列式验算是不是50个101。
通过验证,的确是50个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交流后,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1、出示例一:“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a+b=b+a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探索加法结合律1、观察例二师:从例2的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88+104)+96=192+96=288(千米)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88+(104+96)=88+200=288(千米)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88+104)+96=88+(104+96)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组讨论。
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们的和不变。
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a+b)+c=a+(b+c)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5+36)+64=45+(36+ ) (560+ )+ =560+(140+70) (360+ )+108=360+(92+ ) (57+c)+d=57+( + ) (三)巩固发散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1)470+320=320+470(2)a+55+45=55+45+a(3)(27+65)+35=27+(65+35)(4)70+80+40=70+40+80(5)60+(a+50)=(60+a)+50(6)b+900=900+b(四)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 = +(b+c)125+38+75=(125+ )+38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1、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方法一:115+132+118+85=247+118+85=365+85=450(千米)方法二:115+132+118+85=115+85+132+118=(115+85)+(132+118)=200+250=450(千米)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5.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三)检测评价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0+145+40+355 372+42+258 146+143+54+257(四)评价反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观察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4、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为什么?234-66-34与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如果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5、发现、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师: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①交流讨沦: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交流后出示:a-b-c=a-(b+c)。
6、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第4课时练习六一、教学目标:1、完成加法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减法的有关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1、回忆知识,明确重难点。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2、指名学生口答,全班集体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
(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题。
组织学生计算,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2、3、4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哪里可以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完成教材第23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应用减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4)完成第6、7、8、9题。
(四)板书设计练习六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 a-b-c=a-(b+c)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