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研讨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比例尺冀教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比例尺冀教版(1)

教案:认识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比例尺模型、实际距离模型。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新课讲解:(1)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等。

(3) 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应用,如何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练习,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3. 比例尺的应用(1)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2)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七、作业设计(1)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为 10 厘米的图上距离。

(2)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为 5 厘米的实际距离。

2. 课后思考题:(1)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如何根据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加强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重点关注细节:板书设计一、比例尺的概念1. 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用来表示地图、设计图等图形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比例尺冀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比例尺冀教版(2)

教案:认识比例尺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3. 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 难点:比例尺的换算和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比例尺模型。

2. 学具:学生地图、比例尺模型、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发现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存在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实例讲解:展示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3. 比例尺的应用(1)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2)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比例尺的换算和灵活运用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材内容说明

《比例尺》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比例尺;会按给定的比例画简单的平画示意图;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3、在按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以及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能探索求路程问题的方法,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设计游览路线的问题,能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的合理性。

5、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比例尺的知识有兴趣,能解释示意图中的信息,感受比例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有些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的方法来解决和交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会用比例解方程,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知识块,一是放大与缩小,二是比例尺。

主要内容包括:放大和缩小现象以及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放大或缩小简单图形;认识比例尺以及按给定的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思想、内容编排等方画有两大特点:1、在动手画图中,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典型事例,是比的意义在解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由认识两个数的比,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到按比例画图,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是数学学习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体会用比例尺画图的作用,教材在认识比例尺时,安排了两个动手画图的学习活动。

一是让学生为熟悉的卡通朋友大头蛙设计名片,给出尺寸要求“长4厘米,宽3厘米”,结合按实际尺寸画出的图形介绍按1:1画图的概念。

二是“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镜框示意图”。

首先讨论怎样画,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么大的示意图在练习本上画不下,进而想到可以把它按比例缩小后画在纸上。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研讨课教案_10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研讨课教案_10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1.知识方面: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

2.能力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

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四、教材内容分析“比例尺”是人教版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他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过程活动1【复习铺垫引入新知】1.脑筋急转弯,引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小小设计师,画教室平面图。

活动2【探索交流归纳新知】一、探究比例尺的意义(1)如果想把教室平面图画在本子上,你觉得应该怎样做?﹙生:把长和宽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本子上。

﹚(2)汇报:学生画完后,找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并根据其中一个进行介绍。

(3)你能计算出你画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吗?(4)师:画图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我们就把它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让生说出自己画图的标准即比例尺,并分别说出1:1001:200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比例尺冀教版(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比例尺冀教版(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练习

(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
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B )
A. 5:200 B.
1 4000
C. 5:20000
D.1:4000厘米
(2)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 幅图的比例尺是( B )
(4)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 尺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根据比例尺能算出校园长和宽的 实际长度吗?
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 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
1 400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 ∶400(√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160000( × )
比例尺是长度之间的比。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 )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不能反过来表示。
A. 1:10 B. 10:1
C. 1:1 D. 1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共13张PPT)
1000米 = 100000厘米 2∶100000 =1∶50000 或 1
50000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50000 。
求比例尺应注意的问题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 带有计量单位。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识比例尺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内容为认识比例尺。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比例尺、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比例尺,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比例尺;2.掌握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简单测量;3.理解比例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使用比例尺进行简单测量;2.能够将测量值转换为真实尺寸;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2.掌握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的方法;3.能够将测量值转换为真实尺寸。

2.教学难点1.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理解;2.学生对比例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3.学生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转换为真实尺寸。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短讲介绍什么是比例尺、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等内容;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比例尺。

第二步:讲解•教师讲解什么是比例尺、比例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等知识点。

第三步: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转换为真实尺寸。

第四步: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且在小组中汇报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掌握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的情况;•学生能否准确使用比例尺进行简单测量;•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参与度;•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等。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冀教版

《线段比例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认识线段比例尺以及确定物体方向和位置的过程。

2、能根据图上线段的长度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体会线段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图上线段的长度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过程:◆线段比例尺1、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介绍线段比例尺以及图上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2厘米表示实际1000米。

2、让学生说出教材两幅线段比例尺的意思。

◆确定位置1、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让学生讨论一下怎样做,再鼓励学生自己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测量图上线段的长度和计算出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还要测量出角度。

3、出示教材上标出数据和角度的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描述各场馆的准确方向和位置。

如:体育馆和少年宫都在学校北偏东60°方向上,体育馆到学校的距离是1600米,少年宫到学校的距离是2250米。

◆练一练第1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选择的比例尺不同,面出示意图的大小就不同,但物体的方向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一下画图的步骤和思路,再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提示学生先观察示意图,确定测量哪个角的度数,再测量、计算并完成填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比例尺冀教版(1)第一节:认识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3.能够根据实际长度计算比例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教师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和定义。

2.认识比例尺的意义,通过讲解比例尺的应用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重要性。

2. 模拟练习:计算实际长度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要求学生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2.提供比例尺,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 综合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认识到图片中的比例尺,并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长度。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比例尺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式1.讲授法2.演示法3.模拟练习法4.分组讨论法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打分记录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程度。

2.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练习水平。

3.在总结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比例尺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第二节:细分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能够细分比例尺,理解细分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解决细分比例尺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细分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根据细分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介绍细分比例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细分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实例来解释细分比例尺的应用场景。

2. 模拟练习:计算实际长度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要求学生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2.提供细分比例尺,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加深对细分比例尺的理解。

3. 综合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认识到图片中的细分比例尺,并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长度。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研讨课教案_15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研讨课教案_15

比例尺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比例尺》教学目标:1、结合给大头蛙设计名片和画镜框示意图的活动,经历把实际尺寸按1:1和一定比例缩小的画图过程。

2、理解按比例缩小的含义,初步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按比例缩小、扩大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镜框、盒尺、答题卡。

教学过程: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好朋友大头蛙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新的数学问题!它的公司最近发展了新的业务,为了便于与客户传递信息、介绍自己,(操作课件)需要印制一些名片。

(二)设计名片活动1、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头蛙有哪些要求呢?(课件显示要求:我要求名片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

给大头蛙设计名片。

师:请大家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帮大头蛙来设计一款简单、美观的名片,好吗?2、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设计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来画一画吧!3、学生汇报交流个性化设计的名片,教师表扬“名片”设计精美的学生。

(1)学生展示自己所设计的不同款式的名片。

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设计的名片?两名学生代表上台介绍自己所设计的名片。

预设:学生设计的名片可能出现横长和竖长两种情况。

(2)议一议:这两位同学设计的名片都很美观并且各具特色,想一想,他们所设计的名片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他们所设计的名片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教师小结:看来,这两位同学的设计都符合大头蛙的要求!名片要求的尺寸是长4厘米、宽3厘米,这是实际的长度,在数学上叫做实际距离,我们画的图形也是长4厘米、宽3厘米,画出来的长度在数学上叫做图上距离。

像这样画出的图形,与要求的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1画的,也就是图上距离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1厘米。

(板书)(4)学生尝试描述1:1表示的含义。

(三)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2 认识比例尺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2 认识比例尺

探究新知
画一个长是60厘米、宽是45厘米的镜框的示意图。
怎样画呢? 在我们的纸上可画不下呀!
可以把它按比例缩小后,画在纸上。
自己试着画一画并说出是按什么比例画的。 我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 15
60÷15=4(cm) 45÷15=3(cm) 3cm
4cm
一个
议一议。 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表示什么意思?
3.画一个长48 cm,宽36 cm的画框的示意图。 (1)按1 ∶12的比例尺画出画框。
略 (2)按1 ∶10的比例尺画出画框。
易错辨析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同一个图形,比例尺不同,画出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都不同。
()
(2)把一个正方形按5 ∶1放大后,面积也放大为原来的5
JJ 六年级上册
6 比例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按1 ∶1画图
1.填空。 (1)画出的图形与要求的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
按(1∶1) 画的。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 cm,按1 ∶1画图,画出的图
形的面积是( 64 )cm2。
2.把下面的长方形按1 ∶1的比例尺画出来。 略
知识点 2 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图
冀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6 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给大头蛙设计名片。
我设计的名 片这样:
我设计的名 片这样:
我要求名 片的长为 4厘米,宽 为3厘米。
他们设计的名片符合大头蛙的要求吗?
都符合要求,都是长 为4厘米,宽为3厘米。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课件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课件
(50×9)÷(48+42) =450÷90 =5(时)
答:5小时后两车相遇。

说一说了解 到哪些信息。
0 500 1000 1500 米
图中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 实际距离500米,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
你能说出下面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吗?
0 150 300 450 米
0 1 2 3 千米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 当于实际距离150米。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 当于实际距离1千米。
答:甲、丙的实际距离是200千米。
6 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00千米,在比例尺为 0 80 160 240 千米 的图纸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900÷80=11.25(厘米)
答: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1.25厘米。
7 在比例尺是0 50 100 150 千米 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和重庆两地相距 9厘米。如果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 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
动中心
·学校
·50°
街心公园
30°
·医院
0 500 1000 m
2 以小红家为观测点,测量并填表。
视察示意图,确定 量哪个角的度数。
2 根据你的测量、计算填好下表。
场所 书店 商店 游乐场 汽车站 学校 游泳场
方向
北偏东25° 北偏东50° 北偏东25° 北偏西30°
正西 南偏西45°
图上距离(厘米) 1 2 3 3.5 2.5 4
1 在比例尺是 0 80 160 240 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为8.4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几小时? 8.4×80=672(千米)

最新翼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 线段比例尺

最新翼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  线段比例尺

这是线段比例尺。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500米, 2线厘段米比的例距尺离是相什当么于意实思际?距离1000米, 3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500米。
你能说出下面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吗?
第一幅线段比例尺: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50米,
2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 3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450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完成《新领程》相关练习。
学校—科技馆 学校—体育馆 学校—少年宫 学校—电影院
图上距离(厘米)
3.9 3.2 4.5 2.5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际距离(米)
3.9×500=1950 3.2×500=1600 4.5×500=2250 2.5×500=1250
1250m
要准确描述示意图上各场馆的方向和位置, 还需要知道什么?
还要测量出角度。
(1)学校在街心公园的正北500米处。 (2)老年活动中心在街心公园的北偏西50°的 1500米处。 (3)医院在街心公园的南偏东30°的1000米处。
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教材P82 T2)
2.以小红家为观测点,测量并填表。
提示:先测量出角度,再测量出图上距离,最 后计算出实际距离。
课堂小结
根据下面的图你能说出它们 的准确方向和位置吗?
科技馆在学校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学校1950米。
体育馆和少年宫都在学校北偏东60°方向上,体育 馆距离学校1600米,少年宫距离学校2250米。 电影院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上,距离学校1250米。
练一练
(教材P82 T1)
1.自己确定比例尺,根据下面的信息画出示意图。
义务教育冀教版六年级上册

2023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

2023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
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更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元成才路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
你能说出下面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吗?
图上1厘米距离相当 于实际距离150米。
图上1厘米距离相当 于实际距离1千米。
测量并计算学校到各场馆的实际距离,标在图上。
2250 m
1600 m 1250 m
[提示:点击各地图示出实际距离]
要准确描述示意图上各场馆的方向和位置,还需要知道角什么度?
六 比例尺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
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你知道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吗?
这是线段比例尺。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你知道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吗?
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 于实际距离500米,2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1000米……
· 老年活
动中心
·学校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研讨课教案_1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  比例尺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研讨课教案_1

《线段比例尺》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线段比例尺,能根据图上线段的长度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分析:学生对线段比例尺有初步的认识。

有兴趣进一步探究如何根据给出的图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的距离。

教学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相机点拨。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线段比例尺以及求实际距离的过程。

2.认识线段比例尺,能根据给出的图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3.体验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比例尺,能根据给出的图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流程:一、旧知回放,引入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 10000 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 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 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

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

什么是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了解线段比例尺1.课件出示示意图。

师:观察这个示意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它们的方向和位置是怎样的。

2.引导归纳: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

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教师指着示意图上的线段比例尺说:这就是线段比例尺。

师:线段比例尺是什么意思?生: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500米,图上 2 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米……(二)求实际距离测量并计算学校到各场馆的实际距离,标在图上。

1.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师:如果知道了两个地方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地方之间的实际距离?师:测量学校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再计算出实际距离。

2.师生共同测量,并完成计算。

师:测得学校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为3.9厘米,怎么求实际距离?师: 根据我们上节课学学习的数值比例尺,很容易就能算出来,但这里只告诉我们线段比例尺,应该怎么求?师:1 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500 米)师:我们量的学校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为3.9厘米,就代表几个500米的实际距离? (500×3.9)生: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然后再计算。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线段比例尺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使用线段比例尺进行比例绘图;3.学会在图形中利用已知条件确定物体位置。

二、教学重点1.线段比例尺的概念及其作用;2.使用线段比例尺进行比例绘图;3.利用已知条件确定物体位置。

三、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物体位置;2.在比例绘图中灵活应用线段比例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矩形,然后请学生估算一下矩形的长和宽,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估算过程。

接着,教师出示一张图,上面有一个带刻度的线段比例尺,并让学生猜测一下比例尺的用途。

2. 学习线段比例尺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段比例尺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段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3. 比例绘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或矩形,并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比例绘图。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绘制精度和比例尺的选择。

4. 利用已知条件确定物体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介绍一些已知条件,如某一个点在图形中的位置或某两点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根据这些已知条件确定其他物体的位置。

5.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些相关的课后题目,进行练习巩固。

五、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强调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

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

六、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认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线段比例尺的概念及其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使用线段比例尺进行比例绘图的方法。

在下一节课中,我打算将线段比例尺与其他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融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说课稿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说课稿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X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线段比例尺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计算线段的比例尺,并能运用比例尺准确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求线段比例尺的方法;•运用比例尺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3 教学重点•线段比例尺的计算;•物体位置的确定。

1.4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与热身首先,我将通过活动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将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中找出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让他们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出来。

通过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位置如何确定。

2.2 引入新知识接下来,我将引入线段比例尺的概念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我会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计算步骤来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2.3 多种角度的实例演练在学生理解了线段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后,我将给出多个实际场景的问题,要求学生计算线段比例尺并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多次实例演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并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2.4 拓展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我将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线段比例尺和物体位置信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定其他物体的位置。

这样的拓展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2.5 总结与展望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总结环节中,我会提醒学生关键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方法与教具3.1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物体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

最新冀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3 线段比例尺 (2)

最新冀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3 线段比例尺 (2)

线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线段比例尺以及求实际距离的过程。

2.认识线段比例尺,能根据给出的图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3.体验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具结合体事例,经历认识线段比例尺以及求实际距离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比例尺,能根据给出的图和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
“比例尺”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二、新授:
1.让学生读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它们的方向和位置如
何?
2.教师介绍线段比例尺,并参照兔博士的话说明图中比例尺表
示的具体意思。

3.求实际距离:
4.提出“测量学校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再计算出实际距离的
要求”,师生共同测量,并完成计算。

5.让学生提问题,并尝试解答,如:学校到少年宫比到体育馆
远多少米?
6.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计算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的1、2题。

第一题:
让学生观察动物园景点分布示意图,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

提出“小组合作,设计一条浏览路线,并算出要行多少米?”的师生共同动手测量,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
要求,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

交流各小组设计的路线和行走多少米?
第二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学校周围有哪些主要建筑或单位,大约相距多远等。

然后鼓励学生课下完成。

四、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5课时线段比例尺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5课时线段比例尺
第5课时 线段比例尺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认识线段比例尺
1.填空。
(1)比例尺分为( 数值 )比例尺和( 线段 )比例尺两
种。
(2)
这是( 线段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 50 )m,将这个线段比例尺改
成数值比例尺是( 1∶5000 )。
知识点 2
根据图上线段的长度和线 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9:46:2819:46:2819:46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10.1720.10.1719:46:2819:46:28October 17, 2020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0年10月17日星期 六下午7时46分 28秒19:46:2820.10.17
谢谢大家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10.1720.10.17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9:46:2819:46:2819:4610/17/2020 7:46:28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10.1719:46:2819:46Oct- 2017-Oct-20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9:46:2819:46:2819:46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10.1720.10.1719:46:2819:46:28October 17,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位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二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导入:同学们,我今天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上这节课,首先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位,全名位小东,同学们可以叫我位老师。

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自己吗?人太多了,老师也不能全部都记住,我们每个人除了姓名不同外,在教室里面我们的什么也不相同?你能说说你在教室的位置吗?(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学生在介绍位置时行,列的概念可能区分不清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


二、互动新授
(一)明确行、列的意义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位置的方法。

(板书:数对确定位置)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位置等)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

(学生练习)
(二)认识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王艳在第3列、第4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

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强调并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1.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
置。

(王艳、赵雪等)学生回答: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2.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四)应用知识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做游戏:点兵点将,根据老师的要求对应的学生起立。

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的之外,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还要注意,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前往后数。

四,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3列第4行
(3,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

在前面学习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位置”这一内容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于是我大胆放手,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利用游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课堂的问题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没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在学生“说”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

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