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龙芳蓉 平移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
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FLASH《赚钱了》多媒体播放
出示"月光族" 多媒体展示
生:思考:这样花钱(指片中的相关情节)你赞同吗?钱应怎么花?
师引导:不合理的理财、非理性消费后果严重。
那么,钱怎样花才有意义、有价值,这就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
念,学会合理消费。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动漫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消费面面观:(设计意图:认识消费的多元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教师活动:(师讲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消费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今天就从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机开始。
我们共同来看看商场的电视机销售员的感受。
杨洲一直在一家商场卖电视,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工作很轻松,因为电视的品牌和型号很少,顾客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后来他要记住越来越多的品牌,越来越多的新性能,而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问价格,还要问节能效果、环保的性能等。
杨洲不禁感叹:这个工作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活动一:考考你:。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1.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巩固与提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交流)
示例:
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业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备课组的两次磨课,从教学环节、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从讲与练、课内与课外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论证与实践,最后定稿,进行实践与再探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我在分析时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触动。在第一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结合课后练习向学生提问:“‘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学生分小组探讨对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理解。在交流中,有的学生只谈了课文中的一些理论,而忽视了问题中结合中学生实际的要求。对此,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多列举事例,这样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具有积极的实际教育意义。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学生对当前爱岗敬业的事迹知之甚少,那么就在课后扩充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以增强他们敬业乐业、敬学乐学的意识。在第二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将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展开辩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质疑能力,也探讨了有关人生的一些问题,增加了文章的实际教育意义,效果较好。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1]
(3)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重知识,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4)认同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相对基础可以,知识点熟悉,接收较容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了解其交往的对象——教师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全面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教师。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读(见教材P43页材料)
(2)学生说:
①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程度。)
(二)后教:
检查自学效果,收集反馈信息(在学生自学过程结束后,采用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情况。)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这是我国北齐颜直推《颜氏家训》中的一句湖啊。意思是说,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容易相信;所敬佩的人所发出的指令,人们愿意接受。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一位心系讲台,业精于勤,把满腔热血都投入到工作中的老师。英语老师:
如此年岁的人,竟还会有如此激情,这不能不算是奇迹。生物老师:
惊叹于那阳光灿烂的笑容,惊叹于那勃发旺盛的活力,更惊叹于那广博的学识。历史老师:
心目中的历史老师应该是长胡子的,但秀气的王老师比胡子爷爷更有学问。美术老师:
举手投足幽雅得体,和他的画作一样令人着迷。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5.图 1 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个建筑物的影子: 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 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
B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图1
6.如图,身高为 1.6m 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 BA 由 B 到 A 走去,当走到 C 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 合,测得 BC=3.2m,CA=0.8m,则树的高度为( (A)4.8m (B)6.4m (C)8m ) (D)10m
7. 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短 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
8. 某数学课外实验小组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 他们在同一时刻测得一身高 为 1.5m 的同学影长为 1.35m ,因为大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会在地 面上(如图 1),他们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 BC=3.6m,墙上影长 CD= 1.8m,则树高 AB 为
分别自两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 若两直线平行, 则 为平行投影;若两直线相交,则为中心投影,其交点是光源的位置.
二、教师点拨:
例 1:王丽和赵亮两个小朋友晚上在广场的一盏灯下玩,如图 1,AB 的长表示王丽的身高,BM 表示她的影子,CD 的长表示赵亮的身高,DN 表 示他的影子,请画出这盏灯的位置. A MB C D N
图1
例 2、某时刻两根木棒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图所示,此时,第三根 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的是【 】
例 3: 如图, 路灯距地面 8 米, 身高 1.6 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 (点 O)20 米的点 A 处,沿 OA 所在的直线行走 14 米到点 B 时,人影的长度 【 】 A.增大 1.5 米 小 3.5 米 B. 减小 1.5 米 C. 增大 3.5 米 D. 减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学情预设]:上挑式、下压式
(二)揭示主题:
1、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下压式传接棒,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并且运用在比赛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学情预设]: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立棒式迎面接力,思考如何进行相同方向接棒,启发学生思维,意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动作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多看标准动作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帮助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运用集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分解、完整练习法:使学生更快、更简单的掌握动作技能。
分组练习法:根据个体差异,分成若干小组练习并展示成果,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本次“磨课”活动即将结束,但我对教学的思考远没有结束,“磨课”将成为我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活动,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课的内容】
1、传接棒技术练习2、传接棒后的快速跑练习
(1)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学习
【教师主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介绍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接力跑比赛中的作用
二、[形成正确动作成象]
教师完整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传入接棒人手中。
5、社会适应:通过教学,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学会相信自己和同伴。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作业要求: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
(设计意图:体会1秒的时间价值,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个人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及新课程的要求,而磨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3.磨课活动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1、菱形边的性质。
2、菱形角的性质。
3、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
4、菱形对称性。
教师强调,并板书:二、菱形的性质:
(让学生动手操作后,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合理的研究,并合情地做出猜想.最后学由生口头表述性质,如所用的语言表述不恰当时及时给予纠正。)
(三)、例题评讲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菱形的性质
姓名
学科
数学
学校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菱形性质的过程,熟练的掌握菱形两条特有的性质。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2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30人。从整体上来说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比较弱,但所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强的,与上一学年比较学习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的兴趣浓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尖子生不够突出。从测试的情况看,男生普遍比女生占优势,并且学生对代数类和几何类内容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着几何偏好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尤为突出,这直接影响学科的合格率。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进一步地提高学习成绩交换了意见,将对相关知识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板书:一、菱形的定义:
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2、探索性质
(1).做一做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菱形
7
D
5
O
4
2
8
3CA1来自6B将一个矩形的纸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同桌互相帮助)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1.参考模板来填写;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31465263872174二、新课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
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
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和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
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
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
下面咱们就用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出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
“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试商的?是怎样想的?”“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三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实践
1、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看,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地图、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在河流这一节的前面,学习了有关河流的分类、分布、水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一节课是对前一节课知识的延续;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学生比较喜欢大自然的事物,特别是山川河流的学习,喜欢自己探索自然的奥妙,所以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活动反思
活动
反思
1.“集体磨课,探索新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通过政史地教研组磨课教研,老师们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构建了“试卷评讲“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表扬鼓励,让地理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采取“自查自纠”与“小组合作“的活动,学生学习效果均有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激励、互相帮扶、团结合作的精神。要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就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磨课教研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上游和中游的分段点是?
中游和下游的分段点是?
很好,从源头唐古拉山到湖北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段,从湖北的宜昌到江西的湖口是长江的中游段,那长江的下游段呢?
很好。就是湖口到入海口——东海。这就是长江的分段情况。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得出,长江上游段整体上呈现什么形状?
中游和下游段共同构成什么形状?
不错,那我们是不是已经记住长江干流的形状并能够很轻松地描画出来了?请大家拿出手中的那张中国地形图和笔,跟着老师一起画长江。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赞美的是我国哪一条大河吗?
对,就是长江。这首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长江
用歌曲引出讲课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10月16日,我们研修组开展了磨课活动,首先研修组共同制定了本次磨课计划;二是采用“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基本形式进行磨课备课,我们磨课的主题是:《钓鱼的启示》;三是进行观课议课;最后进行总结反思。通过本次磨课活动,老师们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受到了启迪和教育,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取长补短,对今后的教学定会有很大帮助。
2.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无保留,还时有小小的争论,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也完善了自己。
3.磨课活动中执教者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有取舍地吸取他人的意见由于磨课活动时间长,参加人员多,各人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中不乏许多亮点,这为执教者提供了许多帮助,使他教学思路更加开阔。但同时也有可能把执教者带入一个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觉得这些建议都特别好,因而全盘吸取、不忍舍弃,想处处求完美、样样求精彩,最终却导致教学成了精品“大拼盘”,没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希望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
师: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
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学生交流。(高兴、兴奋……)(板书:得意)
齐读句子。说说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你们能用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深深吸引着我,我当然不愿意放。)
2、品析词语,感受钓鱼之不易
这条大鱼非常难钓?读第三自然段,划一划体现大鱼难钓的词。
学生自由读,划。交流,品味。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1.参考模板来填写;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知识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解如木箱放在水平的地面上,虽然木箱底面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它们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但它们之间由于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木箱不受摩擦力。
A、C选项是错误的。
当木箱放在水平运行的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木箱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木箱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木箱与传送带之间将要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所以木箱不受摩擦力,故选项B也不对,选项D是正确的。
答选D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知识点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点拨只要记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这一类题目都比较容易解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都是用增大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拔河比赛时,人能握住绳子是手对绳子的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手对绳子的静摩擦力,绳子就要滑出.因此,在拔河比赛时,手对绳子的摩擦力是有益的.所以A、C、D选项都属于增大有益摩擦.在B选项中,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有害摩擦力,它是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从而达到减小摩擦力目的.答选B题型二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荣彩霞
通过研修,我经历了痛且快乐的磨课过程,磨课使我受益匪浅。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姓名
荣彩霞
学科
数学
学校
临澧二中初中部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情况
分析
对于刚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尽管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但是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的引导,通过类比,归图象,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顾:如何用描点法画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根据它的图象,请你说说它的性质。
二、新授
1、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①、师生共同画出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光滑的曲线连线
②、让学生画出反比例函数y=-6╱x y=2╱x y=-2╱x的图象
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所画出的函数的图象的形状是什么?图象所在象限,其增减性如何?对称性怎样?和坐标轴是否有交点?
2、结合图象,归纳性质
分k>0和k<0两种情形,从四个方面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练习题见小黑板
三、小结
四、作业。
教学设计
初稿的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华师版§2.2 数轴 学 科 年 级 数学 七年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二、揭示内涵,得出定义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演示幻灯片 3,边说边画,学生边练习) 1.画直线,取原点。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 的位臵,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 0℃); 2.标出正方向。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 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 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 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 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 依次表示为-1、-2、-3、…。 师: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 4)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 的点在什么位臵?表示-1 的点在什么位臵? (4)原点向右 0.5 个单位长度的点 A 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 1.5 个单位长度的点 B 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 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直线上都画了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点 P 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的位臵, 而改选在另一位臵,那么点 P 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 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 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的三要素,教师出示投影,学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 5) 1.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题 2 原来是用幻灯片 2 直接演示,后改为先由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再用幻 灯片演示,进行对比。 2、把用幻灯片演示数轴的画法修改为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示范。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6.有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布置。
练笔:
《我是一只小小的蝴蝶》
这只扇动着彩色翅膀的小蝴蝶,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窗前看望辛劳一天的战士,因为这是一群多可爱的战士啊,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心改造着祖国的海岛,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也有了多彩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让我们也扇动着彩色的翅膀,放飞想象。想一想,经过十几代海岛战士的努力,现在的海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写下来吧。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3)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觉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赞扬了海岛战士建设海岛、热爱海岛的高尚品德。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基于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时,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分法二:分成三类,1号和3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直角;4号、6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小;2号、5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大。
教师评价:小朋友经过观察,动脑,把这六个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直角”;一类──“比直角小”;一类──“比直角大”,你能给这两类角取个名字吗?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姓名
黄琴
学科
数学
学校
四川省渠县青龙乡中心学校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经历认识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会借助三角板等工具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3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比较浓,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预定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设计意图】重点复习直角的判定方法,抓住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生继续认识锐角和钝角奠定认识基础。
二、互动新授
1.感知角。
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相同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这些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在找出的角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请说出它的名字。
2.给“角”分类。
师:那现在你们能对这六个角进行分类吗?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师:由于上一场的胜利,“快乐队”的队员们开心极了,可是在第二场比赛的赛前“快乐队”的狮子却意外扭伤脚,只好退出比赛,在没有替补的情况下,快乐队只好以3人迎战。虽然如此他们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必胜队”更是憋足劲,要取得胜利。经过激烈的角逐下面宣布比赛成绩:
↓快乐队:必胜队: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颁奖:通过两场激烈角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快乐队获得“投球比赛”的冠军。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见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挑战第一关:“火眼金睛”
(1)下面是妈妈星期一到星期五给我的零用钱的统计图(○表示1元。)我这个星期一天的平均零用钱是2元。()
○
○○ ○○
○○○ ○ ○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三备两磨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作业 廖龙芳
在教学中,集体观察了各种学生带来的秤和配套的教学图片,目的在于,突破难点,加深印象。观察商店物品的重量,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重量的知识。介绍各种称的名称及称量规则;演示称2千克、3千克、4千克等物体的重量。
(2)、学生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的重量。
2、掂黄豆(给出大于1千克的黄豆)
先用手掂一掂,感觉比1千克重还是轻,如果多就抓出一些,再掂一掂,直到觉得正好是1千克为止,比一比哪一组抓得最准。
学生活动。
各组把抓好的黄豆到讲台上称一称。
3、称鸡蛋。
小组派代表先掂一掂一袋鸡蛋(1千克)的重量,并估计一下有多重。
你们想不想也学会这种本领?
2、出示盐水鸭、大米图片,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片上获得的数据。
3、你们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让我们的书本来告诉大家吧。
学生自学书本第30页上关于净含量的知识。
4、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净含量。
5、出示几袋标有净含量的东西,让学生说出其重量。
五、应用拓展。
1、判断练习。
(1)、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
称鸡蛋的重量。
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呢?有谁知道?我们来数一数。
4、感知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
出示3袋不同的物质(重量都为1千克),让学生猜一猜哪一袋重。
称一称。说明:物体的重量与它的大小无关。
四、教学净含量。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不用秤称,老师也能知道它的重量,你们相信吗?
1、老师拿出几袋东西并说出其重量,并通过称来验证。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没有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的结合,导致效果没有想象中的理想。
改进:在第六点总结之前中加入判断练习,给同学以直观感受。
磨课活动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
①将点A向___平移__格,
再向__平移__格,得点P ;
②点B,C与点A平移的
一样,得到B′,C′;
ABC平移后的三角形面积是
③以C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各点的坐标
CFBE
三、课后练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
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特征的探索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授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漂亮的图案,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相似,好像是由某一个图形移动而得到的(展示平移的图片,也可观察书本上的图片。)今天让我们也一起去设计这些美丽的图片吧!
二、基本知识
1、平移定义及性质
(1)平移定义: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的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
四、学习反馈(本节课学完了,谈谈你的感受吧)
1、在这节课里你收获了什么呢?
2、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
3、你还想研究的知识是什么?
教学设计
初稿的
修改点
1、教学的重难点——做平移图形。
2、教学中作业的布置要不要与中考连接起来。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
过程分析
在上平移这节课时,我们几个老师坐在一起认真的讨论了很久。从谁去上这节课到这节课的重难点再到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如怎样引入新课,在作业方面应该怎样布置,布置哪些作业,使得作业有层次感学生也能很好的吸收,最后联系中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学生情况
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而且都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教学
重难点
本节课与生活联系很密切,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多个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作切入点,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按照活动-发现-应用-感悟”的模式展开,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猜测、验证、交流与反思,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
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
义的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
景,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主
图形,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
注意:①图形的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②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水平.
(2)平移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②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③对应线段与对应点所连线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2:作平移图形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动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
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尽情地遨游,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迸发出创造
性的火化。学生通过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帮助,给对方提供有用的信息,自己也认
真听取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取长补短,去伪存真,从而掌握知识,认清事物本质。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平移
姓名
龙芳蓉
学科
数学
学校
保靖县水田河民族中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移的特征,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手持式图形计算设备充当数学认知工具的乐趣,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与探究的热情。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1.、注重情景的创设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的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去。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中的情景,使原有方向移动DB长; B.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
C.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
2、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3、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4,将三角形
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
边形ABED是什么图形?面积等于多少?
AD
4、在梯形ABCD中,对角线AC垂直于BD,且AC=8cm,BD=6cm,求梯形的高为cm。
5、探究:如图1是10枚硬币的三角形,现在只许你移动3枚硬币,使图1中变成图2的倒三角形,请同桌为一组,合作交流,动手移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