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特色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在我国,艺术歌曲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
正确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造,使艺术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具艺术性和时代性。
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初创阶段的突出收获,是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的确立。
黄自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丰富、体裁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他也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
黄自(1904~1938)中国作曲家。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
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学习钢琴和声乐,1924年赴美国学习心理学,1926年入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8年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
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曾在学院演出,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1929年回国后任教于沪江大学。
1930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教授兼教务主任。
1931年起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等。
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
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
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
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非常显著的特点:黄自先生对音乐的执着的追求,使他不断进取,到处求学以提高音乐上的造诣,属于真正的科班出身。
在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他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
黄自在担负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的著述,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创作领域广泛,创作了中国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清唱剧,以及为电影配乐。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黄自是中国著名的音乐人和作曲家,他的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
本文将从旋律、和声、节奏、歌词和演唱等方面分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1.旋律方面黄自的旋律风格多变,从柔美温婉到激情澎湃,都有着相对明显的个性特征。
他的旋律构建多采用诗歌、词牌等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粤乐或其他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黄自的旋律通常以“古典唱法”为主要风格,既有较高的音乐性,又富有古典文化的韵味。
例如,他的代表作《小城故事》的副歌部分采用了流畅优美的旋律,配以简单的音乐和和声,同时利用一些咬字、停顿等技巧,表现出了小城市的淳朴和温馨。
2.和声方面黄自的和声构建通常相对简单,以艳丽的色彩和流畅的旋律为主要特征。
与相对传统的“古典唱法”相比,他更擅长使用各种非传统的和声手法,例如音阶递增或下降、二度和声、并声等。
通过这些非传统手法、他的音乐作品获得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新颖性。
例如《小城故事》的副歌中使用了简单、朴素的和声安排,创造出旋律和动机的呼应和丰富的歌曲情感。
3.节奏方面黄自的节奏走向相对平稳而稳定,更偏向于抒情性的音乐节奏。
他在音乐创作中包括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粤语流行音乐、歌剧等。
同时,他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大量使用中、小节奏的变化,塑造出复杂而多样化的乐曲形式。
例如,《筝儿吟》、《在水一方》等作品,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使得歌曲更具音乐感与艺术感。
4.歌词方面黄自的歌词具有真诚、朴实、情感真实等特点,它也是他创作的重要一部分。
他的歌词通常伴随着深刻的歌曲主题或启示性的哲思。
他的歌曲的歌词通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诠释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例如,他的代表作《小城故事》的歌词真实地表现了小城市的平凡和温馨,以及人们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5.演唱方面黄自的演唱风格多样,凭借自身的音乐才华和动人的嗓音,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他在演唱上有很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柔情抒发时表现尤为突出。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并在这些歌曲中运用了钢琴伴奏,使得歌曲更加生动和动人。
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优美旋律:黄自的钢琴伴奏通常采用优美的旋律,旋律流畅、抒情、富有感染力。
这样的旋律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歌曲的意境。
2.丰富和谐的和声:黄自的钢琴伴奏注重和声的丰富和谐,通过不同的和弦进行、和声进行和旋律进行来实现音乐的表现力。
这样的和声使得歌曲更加丰满、宏大,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灵活多样的节奏和技巧:黄自的钢琴伴奏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和技巧,包括快速的音符连续、优美的演奏技巧、巧妙的音乐表现手法等。
这样的技巧和节奏使得钢琴伴奏更加生动活泼,更好地支持和衬托歌曲的情感表达。
4.独特的编曲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独特的编曲风格,他善于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质感。
他的钢琴伴奏既有古典音乐的精髓,又注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钢琴伴奏更加富有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5.情感饱满的表演:黄自的钢琴伴奏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他通过细腻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钢琴伴奏更加生动和感人,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优美旋律、丰富和谐的和声、灵活多样的节奏和技巧、独特的编曲风格和情感饱满的表演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钢琴伴奏更加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性。
无论是听众还是音乐爱好者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黄自音乐的美妙和精彩。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黄自是中国当代音乐界的一位创作才子,他的音乐作品涉及民谣、流行、摇滚等多种
风格,而黄自的艺术歌曲则是他创作生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多个方面来分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一、旋律
黄自的艺术歌曲旋律大多采用简单、朴实的旋律线条,并且十分接近古典音乐的格调。
他将音乐与文学结合,旋律和歌词相得益彰,让歌词和旋律之间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融合。
黄自的艺术歌曲在旋律设计上往往注重实用性、易被大众接受性和记忆度,旋律既富有感
染力,也不失清新婉约之美。
二、节奏
黄自的艺术歌曲节奏感比较强烈,他喜欢用易奏、易学习的简单节奏来呈现旋律的魅力,有时在音乐的开头或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复杂的节奏,使整首歌曲更加丰富多彩。
三、和声
在和声设计方面,黄自尤其善于运用和声来突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常常将和声变化
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浓烈、深沉的情感冲击。
他的和声强调旋律主旨,节
奏感较强,色彩丰富,给人以优雅、大气、高深的印象。
四、曲式
黄自的艺术歌曲曲式多变,但总体来说,大部分歌曲采用较为简洁的曲式。
他的歌曲
在形式上紧凑、流畅,旋律感染力强,背后铺陈华美而富有力量感的和声、节奏也颇有风味。
总的来说,黄自的艺术歌曲音乐特征较为明显,其音乐的实质仍然是民谣,注重词和
曲的和谐,强调歌曲情感的表达和旋律主旨的突出,具有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又与时代
精神紧密结合,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黄自是一位中国流行乐坛的音乐才子,他的音乐作品非常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黄自的
艺术歌曲有着独特的音乐特征,以下从歌曲主题、歌词和曲调三个方面对黄自艺术歌曲的
音乐特征进行浅析。
黄自的艺术歌曲主题多样。
他的歌曲主题广泛涉及人生、情感、社会现象等各种不同
领域。
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理想的渴望;《理想三旬》则表达了艺术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歌曲不仅描绘了个体对生活、爱情、友情等个人情感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问题和现象。
这种多样性的主题使得黄
自的艺术歌曲更具有深度和广泛性。
黄自的艺术歌曲歌词富有情感。
他的歌词往往流露出深情和细腻的一面,能够打动人心。
他擅长通过歌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转变,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共鸣。
比如
《童年》这首歌曲,歌词中充满了对逝去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带来的痛苦的思考;而《岁月神偷》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
黄自的歌词通过朴实而直
接的方式,触动了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黄自的艺术歌曲曲调和编曲独特。
黄自的歌曲往往采用流行音乐元素,并融合一些传
统音乐元素,使得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对音乐的处理非常细腻,旋律优美,使得听众
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他的编曲也很精细,往往运用一些特殊的乐器或
音效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比如《不说再见》以轻快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展现了黄自自然
流畅的歌唱风格,使得这首歌更加耐人寻味。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创作的许多歌曲中,艺术歌曲是其经典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有《夜来香》,《茉莉花》,《梅花三弄》等自然风景、人文情怀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伴奏以钢琴为主。
一、氛围浓郁,情感厚重
黄自的这些艺术歌曲所传递的情感都非常浓郁厚重,钢琴伴奏中往往会使用和声和旋律上变化,使听觉上更富有情绪,更富有动态性。
同时,钢琴伴奏还运用了许多不同的音色和弹奏技巧,如化音、闷音等,进一步刻画了歌曲的情绪和氛围。
二、旋律简单,节奏明快
黄自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简单,极具听性,具有一定的流行音乐特点。
钢琴伴奏同时也较为简单,弹奏技巧也较为基础,速度快、节奏明亮,节奏感强烈,展现出良好的韵律感。
三、钢琴伴奏独特性强
黄自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独特性尤为突出,虽然使用的弹奏手法较为基础,但是钢琴与歌曲之间的和声关系和音色处理等方面,全都有着极强的个性和独特性,营造出浓郁的音乐气氛。
总而言之,黄自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具有独特性强、氛围浓郁、情感厚重等特点;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韵律感强烈。
钢琴伴奏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整体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黄自是一位备受赞誉的音乐人和艺术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他通过歌曲传递情感和思想,激发听众的共鸣。
以下是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1. 情感表达:黄自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着称。
他能够巧妙地将个人
情感融入歌曲中,让听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无论是忧郁、温柔还是激情四溢,黄自的音乐都能够触动人心。
2. 独特的歌词和主题:黄自的歌词富有诗意,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他将个人的
思考和观察转化为歌曲中的文字表达,创造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歌曲。
他的音乐探讨了人生、爱情、社会和自我成长等主题,引发了听众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3. 多样化的音乐风格:黄自的音乐风格多变,从流行、摇滚到民谣、电子等,
他涉猎广泛。
他善于融合不同音乐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和谐的乐曲结构。
这使得他的音乐风格独特而丰富,让听众能够享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体验。
4. 精心的编曲和演唱技巧:黄自在音乐的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他精心编曲,确保每个音符都能够完美呈现。
他的演唱技巧也十分出色,能够展现出丰富的音域和情感。
这些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演唱使得他的歌曲更加打动人心。
总之,黄自的艺术歌曲具有情感表达、独特的歌词和主题、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以及精心的编曲和演唱技巧等美学特征。
他通过这些特点展示出他的音乐才华和对艺术的独特追求,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黄自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他的音乐作品独特又多样化。
下面将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黄自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如流行音乐、民谣、摇滚等,使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包容性。
他善于将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风格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既有流行曲调的轻松愉悦,又有民谣歌曲的深情厚重,使他的歌曲既易懂又深入人心。
黄自的音乐作品的编曲和制作非常用心。
他在音乐的编曲上注重细节,注重每一个音符和音色的组合,使得歌曲的整体音乐质感更加丰富多样。
他还善于利用电子合成器等现代音乐技术,使得音乐作品的声音效果更加细腻和立体感。
黄自的歌曲创作中充满了情感和个人主义。
他通过歌词和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歌曲中的歌词通常充满哲理和思考,既能引发听众的共鸣,又能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歌声纯净而真挚,能够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传达给听众,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
黄自的音乐作品中还融入了一些传统中国音乐元素。
他善于将中国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运用到现代音乐中,使得歌曲既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又具有现代音乐的时尚感和观赏性。
这种融合不仅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还为现代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和灵感。
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多元的音乐元素融合、精心的编曲制作、情感与个人主义的表达以及传统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黄自的音乐作品在音乐界独树一帜,也让他成为了众多乐迷追捧的音乐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特色
姓名:李朔
学号:201405015130
专业:音乐学
摘要:黄自(1904—1938)是我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音乐家。
他短暂的一生为我国早期音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后人留下了, 大量的宝贵音乐作品和艺术创作理念。
他创作了各种题材样式的音乐作品,这些艺术歌曲无论从内容、题材和风格方面都独具艺术魅力,堪称艺术歌曲的典范,他的作品根植于民族音乐,文章通过对黄自创作歌曲的梳理,总结出黄自艺术歌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的特点。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
一、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时代性
黄自先生早年在国外留学。
学习西洋的作曲技法、音乐理论和专业技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结合当时知识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想法,他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大胆创新,在中国民族语言音调同歌曲音调结合的基础上,取西洋音乐创作技法的精华部分,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素材,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形式,即中国的艺术歌曲。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国内的形式更加动荡不安,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黄自先生先后创作了《睡狮》、《乡曲》、《抗敌歌》、《热血歌》、《九一八》、《旗正飘飘》等多首歌曲。
其中《抗敌歌》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首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歌曲,歌曲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沉热烈的爱国激情,至今是音乐会合唱的保留曲目受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黄自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爱情的憧憬向往,因此创作上也倾向于浪漫主义色彩,借景抒情、借物咏志的成分较多,听起来简单易懂。
琅琅上口,成为“五四”以后歌曲创作的主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赋予黄自的艺术歌曲鲜明的时代烙印,使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了较高的时代性。
二、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民族性
黄自的音乐创作风格大多都比较严谨、精致、典雅,独到之处在于构思细腻和乐曲结构的简洁、严整他的大量声乐作品主要运用了民族调式以民族语言为基调,将中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也是中国新时期艺术歌曲旋律曲调民族化尝试的一种创举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黄自创作的高峰期,即冲突又融合的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共存着。
黄自大胆将西方作曲技法和和声技法应用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既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要求,也使所创作出的艺术歌曲具有新鲜的气息。
中国的传统音乐素来注重旋律的横向线条。
多以五声调式和以民族五声为骨干音的七声调式为主。
以此方法体现民族化特征如《花非花》是根据唐白居易的诗创作的。
在创作中,低声部重复着旋律音,强调民族调式的旋律,使乐曲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特征。
对语言文字的四声和节奏的和谐做到完美统一,把一种朦胧、难觅踪迹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和声层面,在五声调式和弦的运用基础上,对三和弦结构进行和声色彩性的突破,将歌曲意境上的朦胧气氛进一步得到完美的体现黄自先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采用西方音乐体裁创作的这部多乐章的合唱套曲,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故事他将唐诗宋词中的韵律美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把民族五声音阶运用的淋漓尽致。
又体现出古朴高雅的的艺术特点。
三、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黄子先生的作品非常注重歌曲的艺术性处理。
如《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歌词选用词人龙七的新词“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干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旋律动听委婉。
词曲结合严谨,情景交融采用钢琴伴奏与小提琴协奏相结合的形式小提琴宛如一位温柔、含蓄的女声,如泣如诉,而钢琴则浑厚有力,与声乐、小提琴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又如《踏雪寻梅》:“学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
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
”这首歌曲经常被各种音乐教用,它曲调悠扬,轻松愉悦,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歌曲最有特色的是伴奏部分每小节各拍的后半拍,使用装饰音,模仿驴铃清脆的声音效果,增强了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天寒地冻,百花凋零冰天雪地里唯有那梅花傲雪怒放,幽香袭人。
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踏着雪骑着毛驴.悠然自得赏着梅花,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呀!这种美好生动的画面与富有情趣的想象无不向我们展示着高雅的艺术。
综上所述,在黄自的艺术歌曲中,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艺术性皆有体现,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素与西洋音乐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合的自然、完美,不
仅歌者唱得流畅自如,听者也是舒适自然因此被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广为传唱,也为后期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